- 2021-04-27 发布 |
- 37.5 KB |
- 3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年中考物理总复习课件:测量和机械运动
第一章 测量和机械运动 复习课件 各位同学,我们学习了这么久的物理,还记得以前学过的物理的基本知识吗? 现在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本章节的主要内容。 测量和机械运动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速度的测量 长度的测量 时间的测量 误差 : 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参照物:选作标准、假定为不动的物体 速度 运动的形式 测量工具:刻度尺、停表等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运动的描述 运动的快慢 测量原理: v=s/t 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定义:路程与时间之比 匀速直线运动:沿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 变速运动:速度发生变化的运动 考点一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AB 和 CD 哪个较长? 中心两个圆哪个较大? 只靠感官判断不准确 考点知识归纳 1. 长度的单位:国际单位是米( m ),常用单位有千米( km )、分米( dm )、厘米( cm )、毫米( mm) 、微米 ( μ m )、纳米( nm ) . 换算关系为: 1km=10 3 m 1m=10dm 1dm=10cm 1cm=10mm 1mm=10 3 μ m 1 μ m =10 3 nm 2 、长度的测量: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 刻度尺的使用规则 : A 、 “ 选 ” :根据 选择适当的刻度尺。 B 、 “ 观 ” :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零刻线 、 、 。 C 、 “ 放 ” 用刻度尺测长度时,零刻度要 , 有刻度线的一边要 被测物体且与被测边保持平行 (即 “ 紧贴物体且不 ” )。 D 、 “ 看 ” :读数时视线要 刻度线(与尺面垂直)。 E 、 “ 读 ” :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 。(要估读且只能估读一位) F 、 “ 记 ” :测量结果由 和 组成。(也可表达为:测 量结果由 值 ﹑ 值和 组成)。 测量要求 是否磨损 量程 分度值 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 紧靠 歪斜 正对着 分度值的下一位 数字 单位 准确 估读 单位 3. 时间的单位 : 国际单位是秒( s ),常用单位有分( min )、小时( h ) 天、月、年等 . 4. 测量时间的工具 : 钟表、秒表等 . 5. 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 误差只能减少,不能避免 . 减小误差的方法: ( 1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 2 )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 ( 3 )改进测量方法 . 考点二 运动的描述 哈雷彗星、飞奔的猎豹、爬行的蜗牛,它们的运动有没有共同点,共同点是什么? 1. 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是在不停地运动着的 . 飞奔的猎豹 穿梭宇宙的彗星 缓慢的蜗牛 他们的共同特点: 位置 随时间不断地 变化 . 2. 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 做机械运动 . 珠穆朗玛峰由于地 壳运动高度在变化 日本茨城县鹿岛町与中国上海 市的距离由于板块运动缩短 3. 参照物 a .参照物:判断物体是运动和静止时, 被选作标准的物 体 叫做参照物 。 b .观察研究对象相对于参照物之间的 位置(距离或方 向 上是否变化。 c . 运动的物体 和 静止的物体 都可以作为参照物。通常 情况下,选择 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 作为参照 物,在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可略去不提 。 参照物的选择 研究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必须选择一个物体作为参照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就是参照物,参照物是人们假定为静止的物体,有关参照物的选择是描述物体运动的关键。 参照物的选择 ( 1) 不要将研究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 ( 2) 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 ( 3) 一般选地面或场面上静止的物体为 参照物。 4.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就是说 运动和静止具有 相对性。 思考: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空战中,一名飞行员发现自己的机舱有一只“小虫”在飞来,于是一把抓住,一看才发现是一颗正在飞行的子弹!我们知道徒手抓住正在飞行的子弹一般是不可能的,那么这位飞行员为什么能抓住呢? 因为子弹相对于飞机的飞行速度很小或一样,它们之间近似相对静止。 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世界上的一切物体都是运动的(运动是绝对的) 。 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世界上的一切物体都是运动的(运动是绝对的) 。 考点三 运动的快慢 飞奔的猎豹 缓慢爬行的蜗牛 运动的物体,有的运动得快,有的运动得慢 怎样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呢? 龟兔赛跑 1.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式 . 相同时间比较路程 相同路程比较时间 物理学中采用“ 相同时间比较路程 ”,也就是 将物体运动的路程除以所用的时间。 定义: 路程和时间之比叫速度。 物理意义: 表示物体的运动快慢。 速 度 2. 速度 a. 速度的定义式: v=s/t, 其中 v 表示速度, s 表示路程, t 表示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 . b. 路程和时间的计算: s=vt 、 t=s/v. c. 在物理学上,我们用 来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速度的计算公式是 ,速度的国际单 位是 ,符号是 ,在交通运输上通常用 千米每小时 做速度单位,符号是 。 相同时间内比较运动路程的长短 v=s / t 米每秒 m/s k m /h 列车沿直线运动 过山车沿曲线运动 按照运动路线,机械运动分为 直线运动 和 曲线运动 。 3. 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 通俗地说,就是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和速度方向都不改变 . 反之,速度大小和方向只要有一者是变化的,这样的运动叫变速运动 . 0 0 10s 20s 30s 40s 300m 600m 900m 1200m 甲车 : 在各段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同。( 30m/s ) 在变速直线运动中,如果不关心在某处的快慢情况,只粗略计算全过程总体的快慢情况, 能否用 v = s / t 求速度?这时的意义如何 ? 4. 可用 v=s / t 计算总体运动速度 , 此时的速度称为 平均速度 课本题例分析 我国优秀运动员刘翔在 2004 雅典奥运会上勇夺 110m 跨栏金牌并打破奥运会纪录,成绩是 12.91s 。他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考点四 速度的测量 草地上滚动的足球 从房檐落下的水滴 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1. 实验原理: 2. 实验器材:小车、斜面、停表、刻度尺 S 2 实验步骤:课本第 23 页。 注意: 1 .小车运动距离为车头到车头的距离。 2 .小车从斜面顶端要从静止释放。 3 .测量过程中不要改变斜面的坡度。 (同组的两名同学分别完成一次,并对比。) 3. 刻度尺和停表的使用和读数 4. 实验设计中斜面的倾角较小的原因:使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所用的时间较长,从而可方便测量时间,减小误差 . 5 . 斜面的作用 : 使小车获得向前运动的动力 . 6. 金属片的作用:确定小车运动的终点在同一位置 . 实验记录表格 : (记录结果要有单位) 路 程 运动时间 平均速度 s 1 = t 1 = v 1 = s 2 = t 2 = v 2 = 重点实验解读 实验 测量平均速度 考查要点: 1. 实验原理: v=s/t 2. 测量工具:斜面、金属片、小车、刻度尺和停表 . 3. 刻度尺和停表的使用和读数 . 4. 实验设计中斜面的倾角较小的原因:使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所用的时间较长,从而可方便测量时间,减小误差 . 5. 斜面的作用:使小车获得向前运动的动力 . 6. 金属片的作用:确定小车运动的终点在同一位置 . (2017 年广州 ) 小明看到滑雪运动员从越陡的坡滑下时,越快滑到底端.对此他猜想:“物体离地高度一定时,斜面坡度越大,物体从静止开始滑到底端的平均速度也越大”.请你设计实验验证其猜想. (1) 实验所需的公式 : . (2) 实验器材:除了如图所示的器材,你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 (3) 实验步骤(可用画图或文字表述) : 【 答案 】 (1) v=s/t (2) 刻度尺、停表( 3 )①用木板作支撑物将木板搭成斜面 ;② 用刻度测长木板 ( 斜面 ) 的长度 ;③ 让小车从斜面的顶端自由释放 , 用秒表记下小车从顶端到底端的运动时间 ;④ 改变斜面的坡度 , 重复第 3 步实验 ;⑤ 再改变斜面的坡度 , 重复第 3 步实验 ;⑥ 由速度公式 v=s/t, 求出小车的速度 , 比较速度与坡度的关系 , 得出实验结论 . 真题体验 1. (2017 年海南 ) 琼岛四季瓜果香,下列四种海南瓜果成熟后,一般情况下,单个瓜果体积最接近 2cm 3 的是 ( ) A. 木瓜 B. 菠萝 C. 龙眼 D. 椰子 【 解析 】 海南瓜果木瓜、菠萝、龙眼、椰子成熟后,一般情况下,单个瓜果体积最接近 2cm 3 的是龙眼,其余水果的体积都远远大于 2cm 3 . 故 ABD 错误, C 正确 . 【 答案 】 C 真题体验 2. (2017 年邵阳 ) 2017 年 4 月 327 日,我国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对接,首次完成推进剂在轨补加试验,实现了空间推进领域的一次重大技术跨越,如图是它们成功对接时的情形,此时若认为天宫二号是静止的,则所选的参照物是 ( ) A . 太阳 B. 月亮 C. 地球 D. 天舟一号 【 解析 】 天宫二号相对于地球、月球、太阳,均有位置的变化,故以它们为参照物,天宫二号是运动的,故 ABC 错误,天舟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实现成功对接后,保持相对静止,以对方为参照物,两者都是静止的,故 D 正确 . 【 答案 】 D 真题体验 3. (2017 年济宁 ) 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 s - t 图象如图所示,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不正确的是 ( ) A. 物体在 6s 内运动的路程为 15m B. 以地球为参照物,物体在中间 2s 内静止 C. 物体在前 2s 内和后 2s 内的速度相等 D. 物体在 6s 内的平均速度为 2.5m/s 【 解析 】 由 s - t 图象可知 , 当 t =6s 时 . 路程 s =15m, 即物体在 6s 内运动的路程为 15m, 故 A 正确 ; 由 s - t 图象可知 , 在 2 ~ 4s 内 , 物体运动的路程为零 , 其速度为 0, 则以地球为参照物 , 物体在中间 2s 内静止 , 故 B 正确 ; 物体在前 2s 内运动的路程为 5m, 后 2s 内运动的路程为 15m-5m=10m, 即在相等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不相等 , 根据 v= 可知 , 物体在前 2s 内和后 2s 内的速度不相等,故 C 不正确 ; 物体在 6s 内的平均速度 v= = =2.5 m/s, 故 D 正确 . 【 答案 】 C 真题体验 4. (2017 年怀化 ) 2017 年 5 月 5 日,我国自主研制生产的首架大飞机 C919 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首飞成功,飞机在跑道上滑行大约 3000m 后起飞升空,用时约 50s ,则飞机在滑行过程中的平均速度约为 m/s, 起飞后,以地面为参照物,飞机是 (选填“静止”或“运动”)的 . 【 解析 】 飞机滑行的距离是 3000m, 时间是 50s, 则飞机的平均速度 v= =3000m/50s=60m/s; 起飞后,以地面为参照物,飞机相对于地面的位置在不断变化 ,所以飞机是运动的 . 【 答案 】 60 运动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