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复习学案1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复习学案1

‎ ‎ 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复习课学案 复习目标 ‎1.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 ‎2.知道1954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3.知道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 ‎ ‎4.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 ‎5.讲述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等先进人物艰苦创业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 ‎6.简述“文化大革命”中民主法制和国民经济遭受严重破坏的主要史实,认识“文化大革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严重灾难。‎ 复习过程 ‎【理清时序·知识整合】‎ 过渡时期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 “文革”的十年 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 ‎ 新中国成立 三大改造完成 文革开始 文革结束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 ‎1949年 1956年底 1966年 1976年 1978年 ‎【教材框架·知识结构】‎ 一、构建知识网络。依据课本知识,自主完成下列填空。‎ 二、考点解读、知识梳理 ‎(一)工业化的起步 工业化的起步 第一个五年计划 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时间 ‎1953年开始执行,1957年底完成 成就 工业 ‎(1)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到1956年,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交通运输业 ‎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新建鹰厦铁路和宝成铁路,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即建成“一桥二铁三路”。‎ 5‎ ‎ ‎ 意义 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中华 人民 共和 国第 一部 宪法 名称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时间 ‎1954年9月 制定机构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内容 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性质 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真正反映了人民利益 ‎(二)三大改造 ‎1.内容:‎ ‎(1)对农业、手工业的改造(农业手工业合作化运动)‎ 目的:把小农经济逐步改造成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实现共同富裕。‎ 方式:建立生产合作社。 ‎ ‎(2)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主要方式:进行公私合营。‎ 方法(手段):赎买。(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2.三大改造的实质: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到来的标志——三大改造的完成 ‎(1)时间: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 ‎(2)意义: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从此,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三)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1.成功的探索:中共八大 时间:1956年,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主要内容:明确指出,当前党和人民主要的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意义:为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八大的许多方针、设想富有创造性、科学性,是一次成功的探索。)‎ ‎2.失误的探索: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得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的左倾错误泛滥。‎ 失误的原因:党和人民对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又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失误的教训:实事求是,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四)“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1.文革的原因:毛泽东对国内阶级斗争形势的错误分析。党内“左”倾错误严重发展的结果。‎ ‎2.性质:“文化大革命”是一场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政治内乱。‎ ‎3.后果:政治上长期动乱;②经济上国民经济(社会生产)大幅度下降;③科学文化教育事业被严重摧残;④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典题讲解·分析运用】‎ ‎1.在1964年的一份报纸上刊登了一个报道,里面包含了这样的信息:兰考、治沙、党的好干部。请你判断他是下列人物中的( )‎ A.邓稼先        B.王进喜         C.雷锋          D.焦裕禄 5‎ ‎ ‎ ‎【解析】焦裕禄、邓稼先、王进喜和雷锋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模范。其中焦裕禄在河南省兰考县带领人民治沙、防沙,艰苦创业,被誉为党的好干部。‎ 答案:D ‎2.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口号、标语往往有着强烈的政治色彩,被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下列口号、标语出现在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年)的是( )‎ A.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B.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C.一切以阶级斗争为纲           D.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解析】要注意“文化大革命”这一关键词。A项是西安事变前后全国人民的呼声;B项出自“大跃进”期间的口号;D项则是改革开放期间的。“文革”期间以阶级斗争为纲。‎ 答案:C ‎【达标测试·学以致用】‎ ‎1.2009年9月2日,“新中国成立60周年百项重大经典建设工程”张榜,武汉长江大桥与天安门广场建筑群等100项经典工程入选。武汉长江大桥作为万里长江第一桥,建成通车是在(    )‎ A.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B.“一五”计划期间 C.“文化大革命”期间                 D.十一届三中全会 ‎2.“大国脚印”是腾讯网报道新中国建国60周年策划的重要活动之一,由网友根据60年里最重要的10件事选出一个自己心中最具影响历史进程的事件。1954年宪法在1954年的10件大事中位居第二。那一年,制定这一宪法的机构是(   )‎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新中国第一届人民政府               D.中共“八大”‎ ‎3.王小明同学对“我国对个体手工业者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办法”在网络上进行了认真的查找,其查找的正确答案是(    )‎ A.没收其工具,将其转化为农民        B.把他们转化为工厂工人 C.办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D.把他们并入农业合作社或国营农场 ‎4.直到“一五”计划实施之前,中国人民还不能自己制造汽车。而今天满大街都奔跑着中国人制造的汽车。中国人制造的第一批汽车是( )‎ A.“解放”牌汽车     B.“长安牌汽车”   ‎ C.“吉利”牌汽车 D.“奇瑞QQ”牌汽车 ‎5.下图反映的是新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出现图中B点到C点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 A.经济建设没有计划性               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D.“文革”扩展到经济领域 ‎6.“公社的山羊长得壮,上山碰到非洲象,山羊打个大喷嚏,轰隆一声比雷响,大象吓得直哆嗦,扑通跪倒直喊娘‘娘啊娘,还是公社的山羊大,跟它比,我简直就是屎克郎’”。这首歌谣体现哪个时期的特色(  ) ‎ A.大跃进时期 B.农业合作化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5‎ ‎ ‎ ‎7.张艺谋的电影《活着》中最具震撼力的一个场景是:小孩找出父亲的铁皮包的箱子要交给街道干部用来炼铁。这个以大炼钢铁为中心的大跃进运动场景应该发生在20世纪( )‎ A.二十年代  B.三四十年代   C.五十年代     D.七十年代 ‎8.2010年央视一套黄金时段的开年大戏《奠基者》真实再现了大庆石油会战。下列哪一位人物的事迹会出现在剧情中(     )‎ A.雷锋          B.邓稼先         C.王进喜         D.焦裕禄 ‎9.中国社科院研究员茅于轼先生在北大讲学时说:“不能借口少数服从多数而剥夺少数人的基本权利,因为少数人的基本权利若得不到保障,最终可能连国家主席的基本权利也得不到保障。”这里的“国家主席”指的是 “文革”中被迫害致死的(  )‎ A.彭德怀 B. 刘少奇 C. 贺龙 D. 朱德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图一  向农民宣传土地改革法 图二  农民申请加入合作社 材料二 2010年 1月1日,胡锦涛到河北省廊坊三河市农村考察时表示,中央将下发2010年一号文件,出台一批新的强农惠农政策。随着这些政策的贯彻落实,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一定会上一个新台阶。‎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图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它的推行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 ‎ ‎ ‎(2)根据材料一中的图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开展农村合作化运动的主要原因。该运动又使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 ‎ ‎ ‎(3)材料二集中体现了什么?党和人民政府在不同历史时期不断调整农村政策说明了什么道理?‎ ‎【实战演练】‎ ‎1.1958年底,我国农村实现了人民公社化,实行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统一劳动和统一分配的体制。这种体制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 A.经营形式从家庭私人经营到集体经营转变 ‎ B.所有制结构从私有制到公有制转变 5‎ ‎ ‎ C.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 ‎ D.为工业化的开展奠定基础 ‎2.12月4日是全国普法宣传日,2011年的主题是“深入学习宣传宪法,大力弘扬法治精神”。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颁布于( )‎ A.1949年    B.1953年 C.1954年     D.1956年 ‎3. “我们都是搞革命的.搞革命的人最容易犯急性病。我们的用心是好的,想早一点进入共产主义。这往往使我们不能冷静地分析主客观方面的情况,从而违反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邓小平的这一席话总结的是( )‎ A.第五次反“围剿”的教训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教训 C.“文化大革命”的教训 D.三大改造的教训 ‎4.某地一家院门上有一幅对联:“放开肚皮吃饭饭,鼓足干劲搞生产”,横批是“多快好省”。这副对联大致出现在( )‎ A.土地改革运动期间 B.农业合作化运动期间[‎ C.“大跃进”运动期间 D.改革开放时期 ‎5.今年春天热播的电视剧《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表现了老一辈科学家成功研制“两弹一星”的故事。下列人物在此电视剧中必然出现的是( )‎ A.邓稼先 B.袁隆平 C.詹天佑 D.邓世昌[‎ ‎6. “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等先进人物,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成为全国人民的楷模。他们身上共同体现出的时代精神是( )‎ ‎①艰苦创业 ②国际主义、人道主义 ③同仇敌忾抗击侵略 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当堂反思,自我总结】‎ 第二单元参考答案 达标测试答案:1.B  2. B  3.C  4.A  5.C  6.A  7.C  8.C 9.B ‎ ‎10(1)1950年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农民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巩固了人民政权,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2)小农经济无法满足工业化发展的需要;由农民土地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3)集中体现了党中央关心农民,重视农业生产的发展,以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说明了党和政府在根据中国国情制定农村政策。‎ ‎1.A 2.C 3.B 4.C 5.A 6.B 5‎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