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宁夏银川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宁夏银川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宁夏银川一中2019-2020学年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 ‎1.历史现象发生在特定的时空之中。与如图对应准确的经济现象是 A. 农业的生产采用集体劳作 B. 农业生产以青铜农具为主 C. 铁犁和牛耕逐步得到推广 D. 南方经济逐步超过了北方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诸侯国分布可以判断出这一时期是战国时期,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逐步推广,促进了生产力产生质的飞越,C正确;战国时期的农业生产主要是以小农经济个体劳作为主,A排除;战国时期的生产工具主要以铁质农具为主,B排除;南方经济逐步超过北方是在唐中叶后,D排除。故选C。‎ ‎2.在历史学习中,从图片中获取有效信息是一项重要技能。如图反映的中国古代经济特点是 A.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B. 农村商品经济的发达 C. 家庭手工业规模扩大 D. 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 ‎【答案】A ‎【解析】材料体现的是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A正确;BCD与材料无关,未涉及,排除。故选A。‎ ‎3.清朝唐英《陶冶图说》记载景德镇“商贩毕集,民窑二三百区,终岁烟火相望。工匠人夫不下数十余万,靡不借瓷资生”。这反映了当时 A. 政府放弃了抑商政策 B. 瓷器出口量大幅增长 C. 手工业分工日益细密 D. 私营制瓷业发展迅速 ‎【答案】D ‎【解析】材料“商贩毕集,民窑二三百区,终岁烟火相望。工匠人夫不下数十余万,靡不借瓷资生”表明当时景德镇私营制瓷业发展较快,从业人数较多,故D正确;清朝依然坚持重农抑商政策,故A不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瓷器出口和分工问题,故BC均不正确。‎ ‎4.“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材料所描述的商业现象出现在 A. 秦朝咸阳 B. 汉朝洛阳 C. 唐朝长安 D. 宋朝东京 ‎【答案】D ‎【解析】由材料“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可知当时的商业发展已经突破了时间限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突破了时空限制,故D正确;ABC三朝商品经济均有着严格的时空限制,排除。‎ ‎5.下边文本框内是某同学总结的某一时期的经济现象。根据内容判断,他学习的主题应该是 ‎1.民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2.大量白银流入中国,成为流通货币 ‎3.甘薯、玉米等外来作物传入中国 A. 西汉的农业 B. 唐朝的商业 C. 元朝的外贸 D. 明朝的经济 ‎【答案】D ‎【解析】由材料信息“民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大量白银流入中国,成为流通货币”“甘薯、玉米等外来作物传入中国”可知,该学生学习的主题是明朝的经济,故D正确;材料信息不是西汉农业、唐朝商业、元朝外贸的特征,故ABC错误。‎ ‎6.明清统治者推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其主要影响有 ‎①阻碍了中外之间的贸易往来 ②避免了西方殖民侵略 ‎③失去了开拓海外市场的契机 ④保护了民族工业发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明清时期的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中西方之间的经济文化交往,失去了开拓海外市场的契机,使中国落后于历史的发展潮流,因此①③正确,B符合题意;避免西方殖民侵略的说法不符合史实,②错误,AC排除;当时民族工业尚未产生,④错误,D排除。故选B。‎ ‎7.19世纪中期,中国经济结构的主要变化是 ‎①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②近代工业开始出现 ‎③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④小农经济完全破产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⑧ D. ②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列强对华经济侵略,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洋务运动产生,近代工业开始出现,故①②正确;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故③排除;“小农经济完全破产”说法过于绝对,故④排除。故选A,排除BCD。‎ ‎8.1872年轮船招商局成立后,遭到外国轮船公司的打压,经过激烈竞争,招商局扭亏为盈,迫使美国旗昌公司破产,英国太古、怡和等公司与招商局签订和解合同。这说明洋务运动 A. 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侵略 B. 实现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强国目标 C. 将外商企业彻底挤出了中国市场 D. 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答案】A ‎【解析】材料体现的是轮船招商成立后将美国旗昌公司挤破产,并和英国轮船公司签订和解合同,体现的是洋务运动中的民用企业对外国资本主义起到了一定程度的抵制作用,A正确;洋务运动并未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B排除;C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新中国成立后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D排除。故选A。‎ ‎9.1873年,华侨商人陈启沅在家乡广东南海创建继昌隆缫丝厂,史书记载该厂“出丝精美,行销于欧美两洲,价值之高,倍于从前,遂获厚利”。该史料可以用于研究 A. 列强开始在中国投资办厂 B. 早期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经营状况 C. 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 D. 民国时期官僚资本主义迅速膨胀 ‎【答案】B ‎【解析】材料体现的是在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生初期,以陈启沅为代表的继昌隆缫丝厂生产的产品精美和利润甚厚,说明的是早期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经营良好的状况,B正确;材料与列强在华设厂无关,A排除;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是在甲午战后,C排除;材料与官僚资本主义发展无关,D排除。故选B。‎ ‎10.甲午战争后,康有为、梁启超等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这一运动的社会经济背景是 A. 传统自然经济彻底瓦解 B. 洋务运动创办军事工业 C. 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D. 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 ‎【答案】C ‎【解析】戊戌变法的经济背景是甲午战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C正确;A是在三大改造后,排除;甲午战争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B排除;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是在一战后,D排除。故选C。‎ ‎11.下图为民国初期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简称“南洋公司”)产品销售示意图 这一时期,南洋公司等民族工业发展的外部原因是 A. 辛亥革命推翻专制统治 ‎ B. 南京临时政府发展实业的法令 C. 提倡国货运动 ‎ D. 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答案】D ‎【解析】由图表数据可知,民国初期南洋兄弟烟草公司产品销售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南洋公司等民族工业发展的外部原因是欧洲列强忙于欧战,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故D正确;辛亥革命推翻专制统治、南京临时政府发展实业的法令、提倡国货运动都是内部原因,故ABC错误。‎ ‎12.‎1881年12月25日《申报》有诗云:“从此千里争片刻,无须尺幅费笔砚。雁帛鱼书应共妒,声气相通快胜箭。枝枝节节环四海,地角天涯连一线。”该诗赞颂的文明成果是 A. 留声机 B. 火车 C. 电报 D. 电影 ‎【答案】C ‎【解析】由材料“从此千里争片刻,无须尺幅费笔砚。雁帛鱼书应共妒,声气相通快胜箭。”可知所述为通讯工具,故C正确;留声机是播放音乐的,故A不正确;火车是交通工具,故B不正确;电影与材料信息无关,故D不正确。‎ ‎13.“自电法既创,开古今未有之奇,泄造物无穹之秘。如影戏者,数万里在咫尺,不必求缩地之方,千百状而纷呈……人生真梦幻泡影耳,皆可作如是观。”其描述的是 A. 电灯 B. 电报 C. 电影 D. 广播 ‎【答案】C ‎【解析】电影是由活动照相术和幻灯放映术结合发展起来的一种连续的视频画面,是一门视觉和听觉的现代艺术。材料“影戏”“数万里在咫尺……人生真梦幻泡影耳,皆可作如是观。”可以看出,这正是对电影这一艺术形式的感受,故C符合题意。电灯用于照明,电报不能传播视频信息,故AB不符合题意;广播能传播音频信息,但不能传播视频信息,故D不符合题意。‎ ‎14.下图展现了我国某一时期工业和交通建设的主要成就,这一时期是 A.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B.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C. “大跃进”运动期间 D.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答案】B ‎【解析】由图片信息“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等可以得出所述为一五计划期间我国经济建设的成就,故B正确;ACD均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 ‎15.下图是某一时期经济建设的宣传画,上面有“社社亩产万斤粮”“人人共庆丰收年”等标语。它反映了当时 A. 农业生产的真实情况 B. 不切实际的浮夸之风 C. 农业科技的巨大进步 D. 经济建设的重大成就 ‎【答案】B ‎【解析】“社社亩产万斤粮”这种情况是不可能存在的,是违背客观实际的,因此这一时期应是“大跃进”时期,浮夸风现象严重,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错误,亩产万斤在当时根本做不到;D选项没有理解此时期的真是状况是“浮夸风”;C选项错误,这是严重与事实不符的,不可能是科技进步造成的。‎ ‎16.阅读下表,说明农业总产值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化的原因是 年代 农业总产值(亿元)‎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978年 ‎1397‎ ‎133.6‎ ‎1988年 ‎3666.9‎ ‎544.9‎ ‎1990年 ‎7662.1‎ ‎686.3‎ A.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B.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C.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D.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 ‎【答案】C ‎【解析】由表中数据变化可以得出,农业总产值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结合时间信息可以得出其原因在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故C正确;三大改造时间在1953—1956年,与题干时间信息不符,故A不正确;人民公社化运动束缚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故B不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农村经济的发展变化,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无关,故D不正确。‎ ‎17.如图中②是某位航海家开创的新航路,该航海家是 A. 哥伦布 B. 迪亚士 C. 达·伽马 D. 麦哲伦 ‎【答案】A ‎【解析】②开辟的通往美洲的航线,这主要和哥伦布航海有关,A正确;迪亚士开辟的是到达非洲南端好望角的航线,B排除;达·伽马是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C排除;麦哲伦及其船队完成的是环球航行,D排除。故选A。‎ ‎18.巴勒克拉夫《处于变动世界中的历史)说。“如果全球化把欧洲人进入大洋当作开始的话.那么走在前列的首先是伊比利亚半岛国家。他们……怀揣着传播天主教和对贵金属的期盼揭开了不同种族、不同文明的大碰撞……。”文中迈入大洋走在前列的国家是 A. 英国、法国 B. 荷兰、意大利 C. 英国、荷兰 D. 西班牙、葡萄牙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西班牙、葡萄牙是伊比利亚半岛国家,这两个国家率先进入大洋,进行了新航路开辟。由此可知,D项符合题意;英国、法国、荷兰、意大利都不是伊比利亚半岛国家,故ABC错误。‎ ‎19.17世纪欧洲一本书中记载了风梨、马铃薯、木薯等农作物品种,它反映出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是 A. 商路和国际贸易中心的转移 B. 洲际之间农业物种的交流 C. 美洲传统社会遭到巨大破坏 D. 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加速 ‎【答案】B ‎【解析】由材料“17世纪欧洲一本书中记载了风梨、马铃薯、木薯等农作物品种”可知新航路开辟后,一些外来物种传入欧洲,由此可知,其反映的是新航路开辟后各地物种交流越来越多的影响,故B正确;新航路开辟后商路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与材料无关,故A不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欧洲新的农作物品种的引进,与美洲社会遭到巨大破坏无关,故C不正确;材料与欧洲资本原始积累无关,故D不正确。‎ ‎20.如图是某同学整理的知识结构示意图,空格中应该填写的是 A. 人类史上的首次环球航行 B. 西方列强的早期殖民扩张 C. 德国卡尔·本茨发明汽车 D. 美国莱特兄弟制成了飞机 ‎【答案】B ‎【解析】西欧早期殖民扩张使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B正确;麦哲伦及其船队完成的是环球航行,A排除;CD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排除。故选B。‎ ‎21.如下图所示,19世纪英国铁路里程迅速增加。这一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A. 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B. 石油的大规模开采 C. 发电厂的广泛建立 D. 城市人口迅速增长 ‎【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数据和时间信息,可以得出英国特路运输事业的迅速发展得益于,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车的发明应用,故A正确;BC均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排除;城市人口的增加与铁路运输业的发展没有直接必然联系,故D不正确。‎ ‎22.下列科技成就出现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是 A. 珍妮纺纱机 B. 汽船 C. 电灯 D. 计算机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的发明创造为电的发明和应用,故C正确;AB均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排除;D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就,排除。‎ ‎23.20世纪三十年代,为应对严重的经济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开创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即 A. “自由放任” B.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C. 发动对外战争 D. 保护广阔的殖民地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故B项正确;自由放任是在经济危机前,排除A项;罗斯福新政并没有发动对外战争,也没有涉及到保护广阔的殖民地,故排除CD项。‎ ‎24.二战后初期,英国政府颁布了《家庭补助法》《国民保险法》《国民救济法》等法案;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又陆续颁布了《工资委员会法》《劳动合同法》《就业保障法》等法案。这些法案的实施 ‎①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支出 ②消灭了资本主义的弊端 ‎③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 ④保障了低收入者的生活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C ‎【解析】①③④均属于英国福利制度推行的影响,C正确;资本主义主义制度的弊端是制度本身带来的,不改变制度是不可能消灭的,②错误,ABD排除。故选C。‎ ‎25.20世纪80年代,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说,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文中的“安全网”应理解为 A. 社会保障政策 B. 强大的国防体系 C. 劳动安全保护法 D. 发展农业生产 ‎【答案】A ‎【解析】20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普遍实行社会福利制度,t符合“安全网”的理解,故A项正确。‎ ‎26.为了解决斯大林模式给苏联经济造成的困难,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到戈尔巴乔夫都进行了经济改革,他们改革的共同点是 A. 优先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 B. 发展重工业以进行军备竞赛 C. 调整所有制结构发展个体经济 D. 力图缓解计划经济造成的弊端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都是因为“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因此三者改革的共同点是解决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问题,故D项正确;A项只符合赫鲁晓夫改革,排除;B只符合勃列日涅夫改革,排除;C只符合戈尔巴乔夫改革,排除。‎ ‎27.宣传画以宣传鼓动、制造社会舆论和气氛为目的。下列苏联不同历史时期的宣传画,按照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玉米运动” ②“改革与新思维” ③“新经济政策” ④“农业集体化运动”‎ A. ①④③② B. ②③①④ C. ③④①② D. ④③②①‎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玉米运动是赫鲁晓夫改革时期,改革与新思维是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期,新经济政策是列宁时期,农业集体化是斯大林时期,由此可知,③④①②正确,故选C;ABD排序均不正确,排除。‎ ‎28.下图反映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立的某一经济体系特点的直观表示。 这一体系是 A.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B. 布雷顿森林体系 C. 雅尔塔体系 D. 世界贸易体系 ‎【答案】B ‎【解析】由图示可知,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会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由此可知,美元获得了“等同黄金”的 特殊地位,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故B正确;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一战后的国际政治格局,故A错误;雅尔塔体系是二战后的国家政治格局,故C错误;世界贸易体系成立于1995年,是国际贸易组织,故D错误。‎ ‎29.某一区域性经济组织地跨亚洲、大洋洲、北美洲和南美洲四大洲,各成员国之间差异性明显,但在经济结构上又有很强的互补性。这一区域性经济组织是 A. 亚太经合组织 B. 北美自由贸易区C. 东南亚国家联盟 D. 欧洲经济共同体 ‎【答案】A ‎【解析】亚太经合组织是亚太地区重要的经济合作论坛,也是亚太地区最高级别的政府间经济合作机制,A正确;BCD机构包括的范围显然和材料不符合,排除。故选A。‎ ‎30.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领域的全球化速度大大加快,主要原因有 ‎①两极格局的结束及市场经济被广泛接受 ‎②世贸组织的仲裁使各国不再有经济纠纷 ‎③跨国公司发挥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④交通运输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两极格局的解体为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消除了障碍,故①正确;世贸组织不可能消除各国的贸易纠纷,故②错误;跨国公司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大大发展,故③正确;交通运输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经济全球化进程提供了条件,故④正确。所以本题答案为C项,ABD错误。‎ 二、非选择题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随着一系列新的交通工具的出现,全世界交通运输业有了迅猛发展,世界铁路的总长度成倍增长,汽轮普遍代替帆船,汽车、飞机迅速成为重要的交通工具。人类从平面交通时代迅速步入水、陆、空立体交通时代。‎ ‎——摘自高中人民版《历史》必修三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科技在世界所处的地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取得其地位的原因。‎ ‎(2)有人认为,从生产力角度看,材料二的瓦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时代的发展。这种观点对不对?说明理由。‎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发明于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交通工具。材料中“一系列”交通工具的发明对人类社会有何影响? ‎ ‎【答案】(1)地位:世界领先。原因:小农经济的发展;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保证;国家统一,社会相对稳定;科学家的努力。‎ ‎(2)对。原因:瓦特改良的蒸汽机大大推动了工业革命的进程,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3)交通工具:汽车、飞机。影响:推动了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改变了人们出行方式等。‎ ‎【解析】(1)“地位”,根据材料一表格数据可知,中国古代科技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从小农经济的发展、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保证、国家统一、科学家的努力等角度分析。‎ ‎(2)“态度”,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正确。“理由”,依据所学知识从瓦特改良的蒸汽机大大推动了工业革命的进程、人类从此进入“蒸汽时代”等角度分析。‎ ‎(3)“交通工具”,根据材料三信息“汽轮普遍代替帆船,汽车、飞机迅速成为重要的交通工具”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汽车、飞机。“影响”,依据材料三信息“人类从平面交通时代迅速步入水、陆、空立体交通时代”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推动了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改变了人们出行方式等角度分析。‎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