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延边市二中2020届高三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吉林省延边市二中2020届高三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延边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三年级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1.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西周分封制的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记述 出处 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方百里,伯田七十里,子男五十里 ‎《礼记·王制》‎ 公方五百里,候四百里,子二百里,男百里 ‎《周官》‎ ‎(周)然封伯禽、康叔于鲁卫,地各四百里……太公于齐,兼五侯地 ‎《史记》‎ A. 西周疆域极其辽阔 B. 天子对地方控制严密 C. 西周分封等级分明 D. 西周的诸侯势力强大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按照等级高低来分封诸侯封土的大小,但是具体面积的大小从题干中无法看出,不同的史书有不同的记述,故C项正确。材料强调按照等级的高低来分封诸侯封土的大小,没有涉及疆域的信息,排除A。西周实行分封制,天主对地方的控制力有限,排除B。材料强调按照等级的高低来分封诸侯封土的大小,没有涉及诸侯势力强大,排除D。‎ ‎2.历史解释是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评判的能力。基于下列史料可以得出的历史解释是 时间 史实 周平王四十七年 晋之曲沃庄伯弑主国晋孝侯 周平王四十九年 郑伯弟段作乱 周桓王二年 卫弑其君桓公 周桓王十年 宋太宰华督弑其君殇公 A. 封邦建国,众星拱月 B. 王室衰微,诸侯兼并 C. 礼崩乐坏,等级不存 D. 宗法破坏,贵族内讧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基本的史学素养,意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晋之曲沃庄伯弑主国晋孝侯”、“郑伯弟段作乱”、“卫弑其君桓公”、“宋太宰华督弑其君殇公”,这四段史料都表明贵族集团中的以下犯上,表明此时宗法制的破坏,贵族内讧,D项正确;A项材料未体现,且不符合材料信息;材料未体现王室衰微,诸侯兼并,B项排除;C项等级不存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D。‎ ‎3.宁夏首次发现的大型西周遗址彭阳姚河塬商周遗址,其灰坑及墓葬出土卜骨和卜甲计7块,其中有文字的刻字卜甲2块,总计34字,大意为:有2个人分别率领了30个人到夜、宕、复等地巡查、巡视。这说明 A. 甲骨文是当时唯一文字资料 B. 西周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 C. 中央对地方的监察体制完善 D. 西北地区设郡县加强中央集权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中只是提到“西周遗址彭阳姚河塬商周遗址…..其中有文字的刻字卜甲2块,总计34字”,并不能表明甲骨文是当时唯一的文字资料,排除A;由材料“有2个人分别率领了30个人到夜、宕、复等地巡查、巡视”,体现了西周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故选B;西周时期,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排除C;材料没有提到郡县的信息,排除D。‎ ‎4. 秦汉以后,中国存在一种“官无封建,而吏有封建”的政治现象。它指的是官员和胥吏的职位均不得世袭,但胥吏却常常利用日常工作程序繁琐、官员不熟悉政务之机,使其职位实际成为自家的“封建”领地。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  )‎ A. 分封制的长期存在 B. 官僚政治的弊端 C. 中央集权的削弱 D. 胥吏的权力大于官僚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秦汉以后,分封制逐渐被废除,故A项错误;依据题干材料“它指的是官员和胥吏的职位均不得世袭,但胥吏却常常利用日常工作程序繁琐、官员不熟悉政务之机,使其职位实际成为自家的“封建”领地。”可以看出官僚政治下,胥吏却常常利用日常工作程序繁琐、官员不熟悉政务之机,使其职位实际成为自家的“封建”领地,故B项正确;题干材料没有强调地方对中央的影响,而是强调官僚借机建立自家封建领地,故C项错误;题干材料并没有比较胥吏和官僚的权利大小,故D项错误。‎ ‎5.根据《汉书·百官公卿表》的记载,丞相是金印紫绶、俸禄万石,御史大夫是银印青绶、俸禄二千石。这说明了 A. “汉承秦制”说法错误 B. 御史大夫几无实权 C. 汉代“三公”是虚设 D. 丞相一职位高权重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丞相的职责是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丞相的俸禄是御使大夫的5倍之多,由此可见丞相一职位高权重,故D正确。汉代继承了秦朝的政治制度,御史大夫有实权,汉代“三公”不是虚设,有实权,故ABC项说法错误。‎ ‎6.从秦汉时期开始,地方官员任命实行流官制度,即地方官员不得在原籍为官,不能在一地久任。对流官制度认识正确的是 A. 易导致官员之间的疏离 B. 促进了中央集权的建立 C. 消除了地方割据的隐患 D. 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治理 ‎【答案】A ‎【解析】‎ 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古代的地方管理制度。战国时期开始,中国就建立了中央集权,排除B;由材料可知,地方官员不能在原籍为官,也不能在一个地方久任,这就避免了地方官员在地方坐大,威胁到中央的统治,但是不能说消除了地方割据的隐患,而这样的做法也会导致官员之间感情的淡薄,所以排除C,答案选A;由于地方官员经常更换,这样也不利于地方政策稳定地执行,所以排除D。‎ ‎7.有学者认为,春秋以前的中国是个族群社会,以封地为族姓、以族姓为地名是常见的现象。自秦以后,族群社会被官僚帝国的编户齐民社会取代,乡村聚落的命名也就彻底的非族姓化,其名大多取自“吉语”、地理方位或俚俗等。这种村落命名的变化,本质上体现了 A. 宗法观念的弱化 B. 中央集权的强化 C. 风俗观念的演化 D. 社会治理的僵化 ‎【答案】B ‎【解析】‎ ‎“族群社会被官僚帝国的编户齐民社会取代”说明随着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传统的族群社会逐步被取消,B正确;宗法观念不符合材料主旨,A错误;风俗观念不是材料主旨,C错误;社会治理作用逐渐加强,D错误。‎ ‎8.下列两则材料分别对应的朝代是 A. 汉朝、清朝 B. 唐朝、元朝 C. 唐朝、清朝 D. 宋朝、元朝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解题关键是仔细读图。依据“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可知这是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依据“一出中书左右丞相”可知这是元朝的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故B正确。‎ 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9.以下是张岂之所著《中国历史十五讲》第六讲的部分目录内容,其中空缺的部分最可能是 第三讲中国古代的政治、法律和选官制度 宗法血缘关系与国家制度 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制度的诞生 官僚政治的完善与科举制的创立 皇权的强化及其制度的逐渐完备 辽金元政治法律制度的特色 皇权专制的再度强化与体制弊端 A. 燔诗书而明法令 B. 多元一体的政治制度 C. 门阀政治的兴起和式微 D. 部族政权下之考试制度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项内容与中央集权加强,君主专制诞生同时期,故排除;B项多元一体政治制度,从秦统一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建立到近代一直是其特征,不属于哪一个时期,故排除;C项门阀政治的兴起和式微,门阀制度是汉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制度特征,与隋唐官僚政治的完善与科举制的创立正好衔接,故C正确;D项中的部族政权主要是在辽宋夏金元时期,与“辽金元政治法律制度的特色”相重合,故排除。‎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门阀制度 ‎【名师点睛】门阀政治是指中国东晋时期出现的士族与皇权的共治的历史现象,是一种在特定条件下出现的皇权政治的变态。东晋百年的门阀政治中,曾经居于权力中心的士族只有几家。其中颍川庾氏受桓温诛戮;谯郡桓氏在桓玄败后死绝;太原王氏世称华胄,它的两支也都在政争中覆灭。只有琅邪王氏和陈郡谢氏,在长时间的复杂冲突中,没有受到集中的毁灭性的打击。所以王、谢家族人物就成为替新朝奉玺缓的工具而受到特别的重视,家族发展得以延绵久长,至于南朝之末。‎ ‎10.终元一代,行省官发动叛乱或自行举兵约有三次,这三次短暂的反叛或举兵,均是以皇位争夺为中心的朝廷政治斗争的组成部分,而且多半是在皇位空虚之际,行省官各保其主所致。这表明行省的设置 A. 使国家的军政大权旁落 B. 导致地方割据势力膨胀 C. 容易引发皇族内部纷争 D. 有利于社会政治的稳定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中元朝只发生三次叛乱,说明大多数情况下,地方都比较安定,故D正确;题干中“终元一代,行省发生三次叛乱”,次数少,说明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很严密,故A错误;材料中的三次叛乱,都是“皇位空虚之际”,即叛乱与争夺皇位有关,而非割据,故B错误;‎ 题干中“皇位空虚”导致叛乱,而非行省引发皇族内部纷争,故C错误。‎ ‎11.“惧宰官之不修,立监牧以董之,畏监督之容曲,设司察以纠之”反映了中国古代的某种政治制度。这一制度的宗旨是 A. 巩固皇权 B. 监视官吏 C. 治理百姓 D. 服务社会 ‎【答案】A ‎【解析】‎ ‎【详解】“惧宰官之不修……设司察以纠之”反映的是古代中国的监察制度。监察制度是君主专制的组成部分,其宗旨是维护皇权,故A符合题意;“监视官吏”属于古代中国监察制度的目的之一,并非宗旨,故B不符合题意;治理百姓和服务社会不属于古代中国监察制度的目的,故CD不符合题意。‎ ‎12.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政制》中提道:“民众会(公民大会)并不能通过未经议事会准备和未经主席团事先以书面公布的任何法案”,同时“凡议事会所通过的判决必须送交陪审法庭,而陪审官的任何投票都应当具有最高权力”。这揭示了古代雅典 A. 公民大会权力最大 B. 审判流程公开公正 C. 公民是城邦的主体 D. 具有权力制约思想 ‎【答案】D ‎【解析】‎ ‎【详解】“议事会所通过的判决必须送交陪审法庭”说明议事会所通过的判决必须送交陪审法庭,说明雅典权力之间具有制约思想,故D项正确;材料并不能反映公民大会作为权力的最高机构,故A项错误;材料中论述的是权力制约关系,并不能说明审判流程公开公正性,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说明城邦主体的组成部分,故C项错误。‎ ‎13.登特列夫认为:“如果没有自然法,意大利半岛上一个农民小共同体的渺小法律,绝不可能演变成为后来国际文明的普遍法律。”他的意思是罗马法 A. 演变为成文法是历史的进步 B. 成为世界各国法律的蓝本 C. 维护了奴隶主阶级根本利益 D. 体现基本正义和理性原则 ‎【答案】D ‎【解析】‎ 材料强调的是罗马法正义、公平、理性等自然法的精神具有普遍性,影响广泛深远,即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并未涉及成文法的问题,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罗马法并未成为世界各国法律的蓝本,选项B不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自身是正确的但材料并未强调这一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14.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评价说:罗马法是“简单的商品生产即资本主义前的商品生产的最完善的法”,也是“纯粹私有制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生活条件和冲突的十分经典性的法律表现”。对此理解最全面的是 A. 罗马法强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B. 罗马法随国家疆域拓展而发展完善 C. 罗马法为社会生活提供了法律保障 D. 罗马法有助于缓和阶级矛盾和冲突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罗马法是“简单的商品生产即资本主义前的商品生产的最完善的法”,也是“纯粹私有制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生活条件和冲突的十分经典性的法律表现”,说明法律不但涉及到经济及社会纠纷等各方面内容,因此C项最为全面,故C项正确;A、D项从属于C项之中; 材料中没有体现出罗马法与国家疆域之间的关系,故B项排除。‎ ‎15.英王乔治三世(1760-1820)改变了之前两任先王不问国事的惯例开始直接干预政治,通过封官许愿、收买贿赂的方法在议会中造成一个“国王之友”派,并且根据个人喜好在不停地更换政府首相,但是乔治三世又不得不接受一些他不喜欢的辉格党人到内阁中供职并为此而苦恼。这说明在当时英国 A. 议会的合法权力遭到了破坏 B. 王权重新凌驾于议会之上 C. 代议制缺乏必要的经济基础 D. 政治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中的信息说明英王乔治三世时期出现国王直接干预政治,内阁首相权力受到国王的干涉,说明此时英国的代议制仍需进一步完善,故D项正确;此时议会仍然是权力中心,并没有受到破坏,故A项错误;王权在《权利法案》颁布之后就受到限制,国王权力逐渐下降,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说明代议制和经济的问题,故C项错误。‎ ‎16.美国具有独特的立国经验,无论是在建立邦联体制和根据1787年宪法建立联邦体制的过程中,立国者在作出某种重大决策时,都把地方利益作为优先考虑的因素。这主要是由于 A. 美国先有州府后有国家的特殊性 B. 启蒙思想在美国得到广泛传播 C. 对欧洲各国立国经验的批判借鉴 D. 美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答案】A ‎【解析】‎ 美国独立之初实行的是邦联制度,中央政府软弱无力,所以在制定政策的时候不得不优先考虑地方的利益,故A正确;材料主要介绍的是美国独立之初制定政策时优先考虑地方利益,与启蒙思想传播无关,排除B;美国独立之初制定政策时优先考虑地方利益,是由其特殊性的国情决定的,并非批判借鉴欧洲各国立国经验,排除C;D表述太绝对,错误。‎ ‎17.美国独立战争爆发之初,古希腊时期雅典人在马其顿的大举进攻面前不肯齐心抵抗,以致城邦沦陷的历史事实得到广泛宣传;而随着战争的结束,斯巴达人随时都准备为国家的利益而献身却成为反面的例证。上述材料主要说明 A. 牺牲个人利益以巩固国家的重要性 B. 动员美国民众参与对英战争的迫切性 C. 独立后维护自由和个人权利的重要性 D. 古希腊政治体制孕育了美国共和政体 ‎【答案】C ‎【解析】‎ 材料的关键语句也是中心语句是“而随着战争的结束,斯巴达人随时都准备为国家的利益而献身却成为反面的例证”,说明材料强调战争结束后注重维护个人利益、不倡导牺牲个人利益,C正确;A、D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主要说明战后“斯巴达人随时都准备为国家的利益而献身却成为反面的例证”,B不是材料的主要思想,排除。‎ 点睛:应该把握住材料的核心语句“而随着战争的结束,斯巴达人随时都准备为国家的利益而献身却成为反面的例证”,是材料强调的重点。‎ ‎18.法国1791年制宪会议之后,国王路易十六不得不从以前的“路易,承上帝之命,法兰西及纳瓦尔之王”,改称为“路易,承上帝及国家宪法之命,法兰西人之王”。这一变化所体现的政治原则是 A. 三权分立 B. 民主法制 C. 分权制衡 D. 自由平等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的“路易,承上帝及国家宪法之命,法兰西人之王”来看,国王路易十六的权力是来自宪法,且受到法律的制约,因此这一变化体现的是民主法制。故答案为B项。其他三项材料信息没有反映,排除A、C、D项。‎ ‎19.1908年,德意志部分议员提出议案,要求详细规定帝国宰相的职责,规定皇帝的宣战权必须得到议会的赞同。此议案没有获得通过,但帝国议会获得了在质询宰相时通过多数决议确定国会意见的权力,还可以宣布对宰相不信任。这一变化表明德意志帝国 A. 责任内阁制形成并得以完善 B. 资产阶级代议制有所发展 C. 皇帝权力受到了严格限制 D. 权力中心变为帝国议会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帝国议会获得了在质询宰相时通过多数决议确定国会意见的权力,还可以宣布对宰相不信任。”可知由普选产生的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帝国议会权力有所扩大,说明德意志资产阶级代议制有所发展,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依据所学可知,德意志帝国实行君主立宪制下,内阁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德意志并未实行责任内阁制;C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只是帝国议会获得了在质询宰相时通过多数决议确定国会意见的权力,还可以宣布对宰相不信任,无法体现皇帝权力受到严格限制;D选项错误,依据材料无法得知帝国议会的权力超过了皇帝,德意志帝国的权力中心变成帝国议会,结合所学可知,在德意志君主立宪政体下,权力中心为皇帝而非帝国议会。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20.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形成了只有外国商人才能享受的“子口税”特权。无论进口洋货或出口土货,交纳子口税后,一律免征内地税;而子口税的税率远低于内地税。子口税制度 A. 增加了清政府的收入 B. 刺激了民族工业发展 C. 便利了外国商品倾销 D. 减轻了民众赋税负担 ‎【答案】C ‎【解析】‎ 材料“无论进口洋货或出口土货, 交纳子口税后,一律免征内地税;而子口税的税率远低于内地税”表明外国商品在中国享有极大的税收特权,低税收有利于增强其产品的竞争力,便利了外国商品在中国倾销,C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对外国商品免征内地税,不利于政府财政收入增加,B不正确;材料所述不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B不正确;材料所述与民众赋税负担减轻与否无关,D不正确。‎ ‎21.《上海县志》记载:“当时划定此界,系允许外人于此界内可以随便寄居,非即将此界交与外人管理,则当时所谓开埠者,尚未至喧宾夺主,而‘租借’二字之名词亦末成立也。”这表明租界设立之初 A. 英国人在租界受到完全限制 B. 英国人已经获得领事裁判权 C. 租界主权仍在中国手中 D. 上海尚未成为通商口岸 ‎【答案】C ‎【解析】‎ 从材料“系允许外人于此界内可以随便寄居,非即将此界交与外人管理”中可以看出,当时租界主权等仍然由中国管理,故C项正确,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司法方面的内容,故B项错误;1842年《南京条约》开放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故D项错误。‎ ‎22.英国人密迪乐向太平天国将领提出进行鸦片贸易的主张,遭到严厉拒绝。后英国特使又就《南京条约》中的“条约权利”向太平天国提出要求,被置之不理。这说明太平天国领导者 A. 认清了资本主义侵略的本质 B. 具有朴素的独立自主思想 C. 反侵略成为运动的主要目标 D. 初步形成了近代外交理念 ‎【答案】B ‎【解析】‎ ‎【详解】太平天国领导人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本质还缺乏认识,甚至还抱有幻想,缺乏应有的警惕,排除A;由材料“行鸦片贸易的主张,遭到严厉拒绝”可看出,太平天国不承认清朝与列强签订的条约,这都说明太平天国在外交上并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故选B;材料中太平天国没有把斗争矛头指向列强,排除C;结合所学,太平天国尚无成熟的外交政策,排除D。‎ ‎23. 某学者说:“农民造反者……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则是他们的悲剧。”“他们”从“喜剧”走向“悲剧”的根本原因是( )‎ A. 定都天京的战略失误 B. “人间小天堂”的腐朽享乐 C. 绝对平均的社会纲领 D. “农民造反者”的社会角色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源是由于小农经济出身农民阶级局限性所致,因为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胜利,故D项正确;“长歌涌入金陵”,定都天京后孤军北伐,是失败的主观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故A项错误;“腐朽享乐”导致内部矛盾尖锐,以致发生内讧,这是领导者被胜利冲昏头脑,进取心逐渐衰退的表现,但不是根本原因,故B项错误;《天朝田亩制度》主张绝对平均,在当时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空想,但这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的表现之一,故C项错误。‎ ‎【考点定位】近代中国民主革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24. 法国政府曾向各国递交一份备忘录,为将要到来的议和定调子。其中写道:“由于各国使馆希望前往沿海或各国部队想要从沿海前往首都(北京),为了保持道路始终畅通起见,各国对某些地方进行军事占领。”该条文的核心内容最终写入了 A. 《黄埔条约》 B. 《天津条约》 C. 《北京条约》 D. 《辛丑条约》‎ ‎【答案】D ‎【解析】‎ 此题难度不大,识记层次。关键信息:各国使馆希望前往沿海或各国部队想要从沿海前往首都(北京)、各国对某些地方进行军事占领。题干核心内容对应《辛丑条约》中的“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各国驻兵北京到山海关沿线”内容。‎ ‎25.1894年7月28日《申报》载:“以我堂堂天朝,幅员之广大,人民之多,财赋之厚,兵卒之精,十倍于尔(日本)。尔乃不自量力,轻启兵端是不明乎大小之势矣。”这反映当时 A. 清政府死守“天朝上国”理念 B. 统治者动员民众策略巧妙 C. 国人过分夸大洋务运动的成果 D. 舆论界存在盲目自信心态 ‎【答案】D ‎【解析】‎ 据材料“《申报》……以我堂堂天朝,幅员之广大……尔乃不自量力,轻启兵端是不明乎大小之势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申报》的观点,不是清政府的理念,故A错误;材料也不能说明统治者动员民众策略巧妙,故B排除;材料并未涉及洋务运动的成果,故C错误;《申报》的观点说明舆论界存在盲目自信心态,故D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扣住材料关键信息,学生再结合所学知识从甲午战争的背景出发,注意分清《申报》与清政府的不同,据此即可得出“舆论界存在盲目自信”的结论。‎ ‎26.陈旭麓指出:“由传统意识所维系的民族心理防线在震荡中的解体成为当时中国社会的显著变化之一,慈禧太后的奴颜和谀态是过去所未曾有过的。在她身上,民族战争的失败同时又意味着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这一论述 A. 表明了鸦片战争后清朝政府的态度 B. 表现了甲午战争失败后清朝的反应 C. 反映了《辛丑条约》签订后的现实 D. 揭示了武昌起义爆发后政府的心态 ‎【答案】C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清朝皇帝是道光帝,故A项错误;甲午战后,慈禧太后没有体现出“奴颜和谀态”,民族抵抗意识也没有全部丧失,故B项错误;武昌起义时,慈禧太后已经去世,故D项错误;《辛丑条约》签订后,慈禧太后“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反映出奴颜和谀态,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民族抵抗意识也全部丧失,故C项正确。‎ ‎27.中华民国建立后,孙中山把政府官员称作“人民之公仆”,民众心理随之变化,他们觉得自己成了国家的主人,有权对国家的事情发表自己的意见,社会舆论空前活跃。这主要是因为辛亥革命 A. 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B. 宣传了民主共和的理念 C. 推翻了封建专制的统治 D. 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 ‎【答案】B ‎【解析】‎ ‎【详解】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故A错误;由于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宣传了民主共和的理念,故“民众心理随之变化,他们觉得自己成了国家的主人”,故B正确;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并未推翻封建专制的统治,中国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C错误;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故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的关键信息“‎ 民众心理随之变化,他们觉得自己成了国家的主人”,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的角度出发,即可排除不符合材料和史实的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28.“世界似乎没有一个国家的学生像中国的学生这样,一致而热切地追求现代的和新的思想。”这种社会和思想的酝酿,引发了一场大规模的全国性运动。这场“大规模的全国性运动”的主要影响是 A. 推动现代科学的传播 B. 促进民众的思想解放 C. 加速国家统一的进程 D. 掀起抗日救亡新高潮 ‎【答案】B ‎【解析】‎ 材料“大规模的全国性运动”指的是五四运动。五四运动的实践使部分先进知识分子看到改造中国的新途径,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社会上广泛流传,促进民众的思想解放,故选B;A是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排除;五四运动时期,国家没有实现统一,排除C;五四运动时期,中国人民没有把斗争矛头指向日本,排除D。‎ ‎29.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下列关于中共‘一大’的叙述,符合实际的是 A. 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农民运动 B. 认识到建立革命武装的重要性 C. 决定进行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的北伐战争 D. 明确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是党的革命任务 ‎【答案】D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共一大规定党的任务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阶级剥削,实现共产主义。故D项的表述正确;中共一大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故A项的表述错误;B项应为1927年八七会议的决议、C项发生在国民革命时期(1924—1927年),均晚于题目中的时间。故选D。‎ ‎30.1927年10月,国民党在纪念辛亥革命宣传中提出,辛亥革命至少含有两层重大的意义,其一,“民族革命一部分的成功”,其二,“民权革命的确立……开政治革命的新纪元”。这一态度旨在 A. 巩固和扩大革命统一战线 B. 突出辛亥革命反帝的内涵 C. 有意淡化民生主义的宣传 D. 委婉承认辛亥革命的失败 ‎【答案】B ‎【解析】‎ 材料信息突出了三民主义中的民族革命和民权革命,故B项正确;1927年“七一五”反革命政变意味着国共合作的失败,故A项不符合材料的时间信息;材料未涉及民生主义不是有意淡化,故C项错误;材料是肯定辛亥革命,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 ‎(1)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2)近来以国王权威擅自废除法律或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4)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9)议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议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讯问。‎ 材料二 1912年3月11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正式予以公布。‎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以下简称《临时约法》)共7章56条。‎ 第一章“总纲”,规定了中华民国的主权归属、领土范围和行使统治权的国家机构,贯穿了“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这一基本原则。‎ 第二章“人民”,根据资产阶级民主自由原则,具体地规定了人民的各种权利和义务。‎ 第三章“参议院”、第四章“总统”、第五章“国务员”和第六章“法院”,根据资产阶级三权分立的原则,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体制。《临时约法》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种,规定分别由三种不同的国家机关掌握和行使,以达到以权制权的目的,从而防止专制独裁并保障自由。‎ 第七章“附则”,规定了《临时约法》的效力以及严格的修改程序,以防袁世凯之流随意篡改《约法》。‎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权利法案》体现的宪政原则。‎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中英两国立法的主要共同目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两部法律实施结果不同的原因。‎ ‎【答案】(1)原则:议会主权(或议会至上,议会高于王权);限制王权;法律至上;君主立宪;议会自由。 (2)目的:防止专制,维护民主。‎ 原因:中国失败: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封建军阀势力强大;帝国主义干涉;民众思想落后;传统思想根深蒂固;约法本身因人立法的缺陷。‎ 英国成功:资本主义发展较充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力量较强大);英国固有的议会历史传统;民众对君主有着强烈的感情;渐进性的改革。‎ ‎【解析】‎ ‎(1)原则:根据“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得出议会主权,限制王权,法律至上;根据“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得出君主立宪;根据“国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得出议会自由。 ‎ ‎(2)目的:根据“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以达到以权制权的目的,从而防止专制独裁并保障自由”得出防止专制,维护民主。‎ 原因:中国失败:结合近代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封建军阀势力强大、帝国主义干涉、传统思想根深蒂固、约法本身因人立法的缺陷等角度分析回答。‎ 英国成功:可从资本主义发展较充分、英国固有的议会历史传统、民众对君主有着强烈的感情和渐进性的改革等角度分析回答。‎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 ‎ 隋文帝改革地方行政制度的一项重大措施,是完全废除了汉代以来州郡长官可以自行辟署置僚佐的制度。州郡牧守自辟僚佐,是形成地方割据势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有的属吏和举主之间,由于形成了牢固的封建依附关系,往往唯主之命是从,而置封建国家的利益于不顾。自魏晋实行九品中正制以后,世家大族垄断了品第人物、荐举官吏的权力,州郡僚佐的辟署,实际上又为世家大族所左右。这种情况,不利于中央集权。北魏末年和北齐时期,州郡僚佐大多由吏部铨授,但州郡长官自署僚佐的制度并未废除。隋文帝把州郡僚佐的任命权,完全收归吏部,全国九品以上地方官均由中央任命,吏部考核。同时规定县佐必须回避本郡,任期三年,不得连任。这样就大大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 ‎——陈茂同《中国历代职官沿革史》‎ ‎(1)根据材料,分析隋文帝改革选官制度的原因。‎ ‎(2)根据材料,指出隋文帝改革地方行政的措施及影响。‎ ‎【答案】(1)原因:地方割据势力威胁中央政权;地方置国家利益于不顾;世家大族垄断选官权力。‎ ‎(2)措施:官员任命、考核由中央掌握;官员回避本郡,有任期限制。‎ 影响: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解析】‎ ‎【详解】(1)依据材料中“州郡牧守自辟僚佐,是形成地方割据势力的一个重要因素”、“牢固的封建依附关系,往往唯主之命是从,而置封建国家的利益于不顾”、“辟署,实际上又为世家大族所左右”等信息从地方割据势力威胁中央政权、地方置国家利益于不顾、世家大族垄断选官权力等方面分析隋文帝改革选官制度的原因。‎ ‎(2)依据材料中“僚佐的任命权,完全收归吏部”、“吏部考核”、“回避本郡,任期三年,不得连任”等信息从官员任命和考核由中央掌握、官员回避本郡、有任期限制等方面指出隋文帝改革地方行政的措施。依据材料中“大大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等信息可知,隋文帝改革地方行政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 ‎ 郑和下西洋时曾多次抵达东南亚、南亚和非洲东海岸。作为明朝的外交使节和贸易代表,郑和始终奉行“不欺寡、不凌弱、友好相处,共享太平”的准则,和沿途国家相互尊重,友好相待。英国学者李约瑟博士评价说:“东方的航海家中国人从容温顺,不记前仇,慷慨大方,从不威胁他人的生存,虽然以恩人自居;他们全副武装,却从不征服异族,也不建立要塞。”在贸易活动中,采取议价成交方式和厚往薄来的做法,以丝绸、瓷器等中国特产与当地人平等交易。同时,郑和船队还把中国的一些生产技术、生产工具、医学等带到了沿途国家,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与进步,赢得了沿途各国人民的欢迎和赞扬。直到今天,索马里和坦桑尼亚仍然把当地出土的明代瓷器视为和中国传统友谊的象征。‎ ‎——摘编自《郑和下西洋论文集》‎ ‎(1)根据材料,概括郑和下西洋活动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郑和下西洋活动的影响。‎ ‎【答案】(1)和平外交;平等贸易;友好交流。‎ ‎(2)加强了中国和亚非国家的联系和友谊;传播了中华文明,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推动了亚非许多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 ‎【解析】‎ ‎【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不欺寡、不凌弱”,“议价成交”,“赢得了沿途各国人民的欢迎和赞扬”等,可概括郑和下西洋活动的主要特点是和平外交、平等贸易和友好交流。‎ ‎(2)影响:根据材料“不欺寡、不凌弱、友好相处,共享太平”, “采取议价成交方式和厚往薄来的做法,以丝绸、瓷器等中国特产与当地人平等交易”,“索马里和坦桑尼亚仍然把当地出土的明代瓷器视为和中国传统友谊的象征”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加强友谊、促进交流和经济文化发展的角度评价郑和下西洋活动的影响。‎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