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7 发布 |
- 37.5 KB |
- 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鹤壁淇滨高中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第二次月考 生物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命题人:王解晴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题2分) 1.对下列图中有关的生物学意义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图若在c点切断,则刺激b点后,a点会兴奋,肌肉会收缩 B.乙图人体物质交换中体内细胞与B间不能直接物质交换,体内细胞与A之间才能直接进行物质交换 C.丙图中,对向光弯曲的植物而言,若茎背光侧为B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则茎向光侧不可能为C对应的浓度 D.图丁中靶细胞裂解与效应T细胞内的溶酶体有关 2.下列选项中,与图中所示概念的从属关系相符的是( ) 3.图Ⅰ是某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图Ⅱ是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示意图,甲、乙、丙分别代表腺体名称,X、Y代表激素名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Ⅰ中,A液与B液中的各种成分含量基本相同 B.图Ⅰ中B液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血糖的含量有关 C.图Ⅱ中甲所代表的结构名称是下丘脑,激素Y的名称是促甲状腺激素 D.图Ⅱ中①②③④四个过程,具有抑制作用的是②③④ 4.下图细胞Ⅰ、Ⅱ和物质E、F的关系可能是( ) 细胞Ⅰ 细胞Ⅱ 物质E 物质F A 下丘脑细胞 垂体细胞 促甲状腺激素 受体 B 效应T细胞 病原体 抗体 抗原 C 甲状腺细胞 垂体细胞 甲状腺激素 受体 D T细胞 浆细胞 淋巴因子 受体 5.下图是人体内血糖平衡调节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血糖平衡的调节是由神经-体液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完成的 B. 图中甲表示胰岛B细胞,乙表示胰岛A细胞 C. 结构①通过传出神经释放神经递质,直接影响甲的分泌 D. 血糖升高能直接刺激胰岛通过主动运输分泌相应激素 6.生活中有以下现象:①婴幼儿经常尿床,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现象会明显减少;②由于惊恐、害怕而出现无意识排尿。以上现象说明( ) A.婴幼儿在夜间产生的尿液较白天多 B.婴幼儿排尿反射的传入神经兴奋只到达脊髓 C.无意识排尿不属于神经反射活动 D.脊髓的生理活动依赖于大脑皮层的功能状态 7.下图是描述生命现象的模型(部分),以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若A代表人体下丘脑,a为血浆渗透压升高,则b、c分别代表产生渴觉和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B. 若A代表棉铃虫种群,a为诱捕雄虫,则b、c可分别代表性别比例失调和种群密度下降 C. 若A代表燕麦胚芽鞘,a为单侧光,则b、c分别代表生长素在尖端下部横向运输和向光弯曲生长 D. 若A代表人体B淋巴细胞,a为抗原刺激,则b、c可分别代表浆细胞和记忆细胞的形成 8.以下关于蛋白质及其功能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动物激素都是蛋白质,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调节作用 B.神经递质受体位于突触前膜,能与递质发生特异性结合,从而改变突触后膜对离子的通透性 C.抗体由浆细胞分泌,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该过程属于体液免疫 D.生长激素由下丘脑分泌,主要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骨的生长 9.下列关于人体调节的图解或曲线中,正确的是( ) 10.下图甲表示人体内免疫细胞的起源和分化,图乙表示一正常人注射疫苗以及再次接触抗原后体内产生抗体的反应。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图甲①~⑥中不需抗原刺激就能进行的只有①②③ B. 图甲②受一些类固醇药物阻碍而出现细胞免疫功能降低 C. 图乙d时表示抗原直接刺激浆细胞,快速产生大量抗体 D. 图乙中抗体浓度由n上升到m,表示出现过敏反应 11.某患者一只眼球受伤导致晶状体破裂,若不立即摘除,则另一健康眼睛也将失明,这在免疫学上称为自身免疫病,其主要致病过程如图。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 )。 A. ①代表过敏原 B. ②代表溶酶体酶 C. ③保留了对抗原的记忆 D. ③在再次接触相同抗原刺激时,可合成并分泌抗体 12.下列有关生物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 ) A.神经细胞的树突可以为酶提供更大的附着面积,提高代谢效率 B.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血液中葡萄糖过少,导致细胞供能不足 C.单侧光照射后,胚芽鞘向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背光一侧,从而造成向光弯曲 D.过敏反应属于特异性免疫 13.如图,一棵植物被纸盒罩住,纸盒在左侧开口,右侧照光。如果固定幼苗,旋转纸盒;或固定纸盒,旋转幼苗;或将纸盒和幼苗一起旋转。一段时间后,幼苗的生长状况分别是( ) A.向右弯曲生长、向左弯曲生长、直立生长 B.向右弯曲生长、直立生长、弯向盒开口方向生长 C.直立生长、向右弯曲生长、弯向盒开口方向生长 D.向左弯曲生长、直立生长、弯向盒开口方向生长 14.图甲是一盆栽植物,图乙表示该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若图甲植物①处的生长素浓度为图乙中的B,则图甲植物②处的生长素浓度大于D B.将图甲中植物置于右侧光照射下,③侧生长素浓度用图乙中C表示,则④侧生长素浓度小于C C.若将图甲中植物向左侧水平放置,则⑤处的生长素浓度大于⑥处,植物的根向地生长,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D.经浓度大于10-6mol.L-1的生长素溶液处理的某植物器官,因受到抑制而不再生长 15.荷兰学者 Went于1928年把燕麦胚芽鞘尖端切下,放在琼脂薄片上,约1h~2h后移去胚芽鞘尖端,将琼脂小块放在去顶的胚芽鞘一侧,然后置于黑暗条件下培养,胚芽鞘逐渐向放置琼脂小块的对侧弯曲生长。该实验结果不能直接证明的问题是( ) A.胚芽鞘顶端能产生影响生长的物质 B.影响生长的物质自顶端向下运输 C.该物质能促进胚芽鞘的生长 D.单向光使该物质在胚芽鞘内呈不均匀分布 16.将甲、乙、丙三株大小相近的同种植物,分别进行如下表的处理,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据图表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别 甲 乙 丙 顶芽 摘除 保留 保留 细胞分裂素 (浸泡浓度) 0PPm 2PPm 0PPm A.细胞分裂素的应用可在一定程度上抵消顶端优势 B.顶芽摘除后,侧芽生长停滞 C.顶芽的存在并不影响侧芽的生长 D.细胞分裂素与侧芽的生长无关 17.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下图中虚线表示对植物生长既不促进也不抑制的浓度。据此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图可表示水平放置的根近地侧生长素浓度的变化 B. 该图可表示水平放置的茎近地侧生长素浓度的变化 C. 该图可表示正常放置的胚芽鞘尖端向光侧生长素浓度的变化 D. 该图可表示去掉顶芽后侧芽处生长素浓度的变化 18.下列活动中所得到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 ) A.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 B.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时没有打开电灯 C.标志重捕法调查池塘中鲤鱼的种群密度时,部分鲤鱼身上的标志物脱落 D.样方法调查草地中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时,样方线上的个体都被统计在内 19.如图表示某地域中以湿度和温度为变量,描绘出的两个种群能存活和增殖的范围。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湿度和温度相互作用是种群数量变化的决定因素 B.甲种群与乙种群之间存在的只是竞争关系 C.甲种群在该地域的分布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D.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乙种群具有更大的生存优势 20.下图表示一个生物群落中甲、乙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t1~t3时间内甲、乙种群均呈“S”型增长 B.t4~t5时间内乙种群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但出生率仍大于死亡率 C.t3~t5时间内甲、乙两种群的年龄组成不同 D.t2时刻甲种群数量接近K/2 21.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随机分布属于群落的空间结构 B.池塘养鱼过程中为保持鲫鱼种群持续增长需定期投放饵料等 C.弃耕农田上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 D.自然条件下种群增长曲线一般呈“S”型,且K值往往在一定的范围内波动 22.如图表示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间的关系,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 A.b可表示一个鱼塘中所有的动植物 B.c的结构主要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C.d的主要成分是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D.a、b、c、d依次表示生态系统、群落、种群、个体 23.以下三图分别表示两个生物种群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数量变化。那么甲、乙、丙三图表示的关系依次是 ( ) A.竞争、捕食、互利共生 B.捕食、竞争、互利共生 C.竞争、互利共生、捕食 D.互利共生、捕食、竞争 24.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内蒙古草原上的全部羊是一个种群 ②池塘中全部的动物、植物和真菌是一个群落 ③稻田中所有的东亚飞蝗是一个种群 ④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均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来影响种群密度 ⑤决定种群密度大小的最直接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A.③④⑤ B.③⑤ C.②④⑤ D.①②④ 25.下图是有关生态系统的概念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是( ) A. 生态系统的结构 生态系统的种类 食物链和食物网 信息传递 B. 生态系统的种类 生态系统的成分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 C. 生态系统的结构 生态系统的成分 食物链和食物网 信息传递 D. 生态系统的成分 生态系统的结构 食物链和食物网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 26.在某草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假设羊摄人体内的能量为n,羊粪便中的能量为36%n,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为48%n,则( ) A. 贮存在羊体内的能量为52%n B. 羊同化的能量为64%n C. 由羊流向分解者的能量为16%n D. 由羊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为36%n 27.读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图1中属于次级消费者的是食草鸟、蜘蛛、蟾蜍、猫头鹰 B.图1中猫头鹰占有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共4个营养级 C.图2中,若黄雀的全部同化量来自两种动物——蝉和螳螂,且它们各占一半,则当绿色植物增加G kg时,黄雀增加体重最多是G/125 kg D.图1中蛇突然减少,猫头鹰的数量也将大量减少 28.如图,有关新型农业生态系统的正确叙述是( ) A. 该生态系统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良性循环 B. 该生态系统提高了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C. 建立该系统的目的是提高生态系统的能量利用率 D. 该生态系统中,属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家畜和蚯蚓 29.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化学信息的实例是某种动物用自己的尿液来标记领地 B.昆虫被蜘蛛网粘住时,蜘蛛网的振动频率是一种物理信息 C.利用特殊的化学物质扰乱有害昆虫的雌雄交配,使昆虫的繁殖力下降,属于生物防治 D.孔雀开屏这种“求偶炫耀”是一种行为信息,行为信息只能在同种生物间传递信息,不能在异种生物间传递信息 30.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不正确是( ) A. 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B.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大 C. 抵抗力稳定性弱的生态系统,其恢复力稳定性一定强 D. 人们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扰”不应超过其承受能力 二、综合题(共40分) 31.(每空1分,共9分)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如图表示下丘脑、垂体、甲状腺之间的关系及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的发病与治疗机理,请回答相关问题。 (1)寒冷刺激时__________分泌增多,说明它具有加速体内物质氧化分解的功能。此实例说明人的体温调节方式为_______调节。 (2)下丘脑和垂体功能衰退会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说明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_____调节,体温调节的枢纽是_____。 (3)从图中可看出,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是由于机体产生抗体A,该抗体能与甲状腺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发挥与____激素相同的生理作用,从而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从免疫学角度来看,这是一种____病。 (4)从图中可看出,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临床上可以用物质C进行治疗,该物质可以通过抑制细胞X分泌_______及细胞Y的_______过程来减少抗体A的产生。 (5)和浆细胞相比,图中细胞W不仅能增殖分化而且还能_______。 32.(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11分)如图1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根、芽和茎生长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1 (1)由图1可知,生长素的作用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C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芽、根的作用效果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三种器官对生长素反应的灵敏程度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 (4)(每空2分)某小组的同学进行了“植物生长调节剂2,4—D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的有关实验。 图2 ①图2为由10mL10-8mol/L的2,4—D溶液配制系列浓度溶液的操作示意图(由10mL10-8mol/L的2,4-D溶液的烧杯中取1mL至2号烧杯中,再向其中注入9mL水,摇匀后取1mL至3号中,以此类推),对5号烧杯中的2,4—D溶液的操作还有________________,该操作体现对照实验的________原则。 ②该实验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观察指标。 33.(10分,每空2分)图1为某温带稀树草原食物网的一部分示意图,图2为某生物的种群密度与出生率、死亡率的关系图,请据图回答: (1)在图1所示的食物网中,狼与兔的捕食与被捕食过程中,反应敏捷的兔和跑得快的狼均能很好地生存。从生态系统的功能角度分析,信息传递能够___________,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2)若图2所示的种群为某鼠种群。在C点时,鼠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为___________。在无迁入和迁出的情况下,该种群数量每年均以150%的速率(出生率-死亡率)增长,若该种群初始数量为N,则两年后它们的数量将达到___________________。 (3)采用样方法调查该稀树草原中风信子的种群密度,选取样方的关键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年气温明显增高,食物丰富,稀树草原昆虫数量也增多,但并没有呈现“J”型增长的状态,这是___________(填“负反馈”或“正反馈”)调节的结果。 34(10分,每空2分).如图A为碳循环示意图,图B为食物网。请据图回答: (1)碳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主要是以__________形式进行循环。 (2)图A中①、④代表的生理过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了图B中所示的成分外,还应该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鹰体内有机物增加15克,假设鹰从各条食物链中获得的能量是均等的,至少需要消耗植物_______克。 高二生物参考答案 1.C 2.D 3.C 4.C 5.D 6.D 7.C 8.C 9.A 10.A 11.C 12.D 13.B 14.D 15.D 16.A 17.D 18.B 19.D 20.A 21.A 22.B 23.D 24.B 25.C 26.B 27.B 28.C 29.D 30.C 31. 甲状腺激素 神经﹣体液 分级 下丘脑 促甲状腺 自身免疫 淋巴因子 增殖分化 保留对抗原的记忆(或识别抗原) 32. 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两重性) 促进 促进 抑制 根>芽>茎(或茎<芽<根) 移去1mL 等量 生根的平均条数 33. 调节种间关系 增长型 6.25N 随机取样 负反馈 34. CO2 光合作用 分解作用(或呼吸作用) 非生物成分(或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 875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