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福建省东山县第二中学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福建省东山县第二中学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

‎2017-2018学年福建省东山县第二中学高二6月月考历史 ‎(范围:中国古代史;世界古代史)‎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请把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1、周人认为“追孝”“享孝”祖先,可以祈福长寿,并将“孝”的含义从“事死”扩大到“事生”,不仅要孝顺父母、祖父母,还要孝顺宗室、宗庙以及兄弟、朋友、姻亲诸侯等。这反映出周代(  )‎ A.宗法观念的淡化 B.伦理政治的建构 C.神权政治的强化 D.君主专制的加强 ‎2、有历史文化学者在评价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时认为:“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该学者揭示了(  )‎ A.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 B.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 C.宗法制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 D.分封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弊大于利 ‎3、孔子主张对民众要“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而荀子却主张“由士以上则必以礼乐节之,众庶百姓则必以法数制之”。这种变化体现了(  )‎ A.士阶层开始崛起并受到重用 B.战国时期阶级矛盾日趋尖锐 C.儒家治国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D.荀子摒弃了儒家的德治思想 ‎4、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西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对“现代化”理解准确的是(  )‎ A.郡县制度取代分封制度 B.由古代人治到现代法治 C.由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 D.君主专制取代贵族政治 ‎5、右图是新疆吐鲁番出土的唐景龙四年(710年)抄本《论语郑氏注》‎ ‎(部分),12岁的作者在旁边留有小诗:“写书今日了,先生莫嫌迟。‎ 明朝是假日,早放学生归。”此文物可佐证(  )‎ A.唐太宗推行“崇儒尊孔”的国策 B.《四书章句集注》已成为考试用书 C.唐朝人普遍用诗歌表达生活体验 D.儒家思想在西北边疆地区也有所传播 ‎6、“耒”是传说中神农发明的农具,人们约定俗成地将“耒”作为与农具有关的字的部首。常见的有“耕”(用犁松土)、“耘”(田地除草)、“耦”(两人或两牛并耕)、“耧”(播种工具)等等。通过这些汉字可以了解古代中国的(  )‎ A.重农抑商政策   B.农业生产技术 C.土地私有制度 D.农业管理方式 ‎7、关于秦朝设郡的数目,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某同学在考证时,‎ 收集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资料,其中最可信的应是(  )‎ A.《史记》的记载 B.秦简的记载 C.民间的传说 D.史家的学术观点 ‎8、中国古代的赦免制度源远流长,战国时秦国多次颁布赦免令,秦始皇在位期间多年不赦,两汉时期记录在案的大赦达140余次。这反映了(  )‎ A.君主专制逐步加强 B.治国理念发生变化C.法律制度日益完善 D.外儒内法成为主流 ‎9、下表是根据东汉《四民月令》统计的田庄内商业贸易(部分月份)状况。材料可以说明东汉 二月 可粜粟、黍、大小豆、麻、麦子,收新碳 三月 可粜粟,买布 四月 可粜穰及大麦,收敝絮 五月 可粜大小豆、胡麻,籴大小麦,收敝絮及布帛 A.土地兼并现象盛行 B.地方经济独立性强 C.田庄自给自足特征D.商品经济迅速发展 ‎10、东汉章帝初年,“有人侮辱人父者而子杀之,肃宗贳(赦免)其死,这种做法此后便作为司法断案可以比附的典型案例——决事比,直到汉和帝时被整理成‘轻侮法’,对类似复仇规定了从轻处罚的条款。在以后的复仇判决时,地方官吏往往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减免其死刑。”汉代的做法从本质上反映出(  )‎ A.司法程序已日渐完备 B.中央集权在不断加强 C.君主专制影响政治生活 D.儒家伦理已渗透到法律 ‎11、唐代有法律规定:“奴婢等同于家产”,同时也规定奴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得到解放,获得人身自由,即是必须由一家之主的家长提供证明书,并由诸子同意签名,再送交本地官府,依据法定程序办理。这说明当时(  )‎ A.家父长权力独大  B.诸子权利、地位相同 C.以家庭为单位的财产观念 D.政府明确保障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12、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发出这样的感叹:“中国科举制度是世界各国中所用以选取真才之最古老最好的制度。”甚至称之为“中国第五大发明”。从时代发展以及创立角度看,该“发明”的着眼点在于(  ) ‎ A.强化君主专制,培养忠臣顺民 B.弘扬儒学正统,约束官吏言行 C.防范武将专权,完善官僚体制 D.抑制门阀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13、下表是根据白寿彝《中国通史》编制的北宋某一时期部分州县商税数额统计表,该表反映了 州县 苏州 杭州 桂州(今桂林)‎ 陕州(今陕县)‎ 数额(单位:贯)‎ ‎51000‎ ‎82000‎ ‎6600‎ ‎22000‎ A.自然经济开始逐渐瓦解 B.江南地区商品经济繁荣 C.黄河流域经济发展落后 D.北宋政府不再重农抑商 ‎14、学者何新在《哲学思考》中提到:儒教有两个发展阶段,在夏商周,是敬祖事天的原始儒教……以后,是敬祖事天尊孔的国家宗教。在这种国家宗教中,孔子由一位学者、思想家而被教主化、神圣化了。材料观点反映了 (  )‎ A.儒家的政治化趋势 B.儒学思想出现质变 C.中央集权逐渐强化 D.儒学的不断世俗化 ‎15、王阳明认为士、农、工、商“其归要在于有益于生人之道,则一而已”,且进一步说明“古者四民异业而同道,其尽心焉一也”的观点,他把传统观念中一直被视作“贱业”的工商摆到与士同等的水平(《节庵公墓表》)。王阳明《传习录拾遗》说:“虽经日作买卖,不害其为圣为贤”。这些看法(  )‎ A.反映了当时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 B.阐发了“存理去欲”的重要性 C.旨在表明士农工商“四民平等” D.论证了个体“良知”的相对性 ‎16、清朝规定江苏省的出海船只,“每年每船准绸缎三十卷,每卷重一百二十斤”,私自将丝绸贩卖出洋的将被治罪,“船只货物入官”。从历史发展趋势看,这种做法(  )‎ A.强化了重农抑商的政策 B.以法律和行政命令干预经济 C.使专制统治开始受到了挑战 D.阻碍新经济因素的发展 ‎17、“公安三袁”和“临川四梦”是明代文学流变中的突出现象。湖北公安散文家袁氏三兄弟认为“出自性灵者为真诗”,应当“言人之所欲言,言人之所不能言,言人之所不敢言”;江西临川人著名戏剧家汤显祖则在其四大戏剧中质疑政治权力的意义,同情妇女的社会处境。这反映了明代文学(  )‎ A.出现了对传统伦理思想的反思 B.追求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 C.开始宣传民主自由的启蒙思想 D.男尊女卑的思想基础动摇 ‎18、明清时期,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 “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城镇中“经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这反映了(  )‎ A.官营手工业已经衰落B.家庭手工业面向市场C.民营手工业开始发展D.小农经济已经破产 ‎19、梭伦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抽签选举绝大多数国家官职,就是先由各大行政单位(当时称部落)投票预选出各官职的候选人,然后再进行二级选举,在候选人之间差额抽签产生各级公职人员。以执政官为例,当选人数与候选人数比例为1:3。这一选举法 (  )‎ A.维护了贵族统治地位 B.完善了权力运行机制 C.未采用财产资格限制 D.有利于民主政治发展 ‎20、古代雅典法律明确规定:当发生政治争论时,公民不得中立,必须追随一派,反对一派,否则将予以严惩,剥夺其公民权。这反映出当时的雅典(  )‎ A.法律制度达到完备   B.民主政治导致政局混乱 C.民主政治更加完善  D.公民个人自由受到限制 ‎21、《十二铜表法》中说:“以后凡人民会议的所有决定都应具有法律效力。”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A.奴隶参与了立法 B.习惯法的内容被摒弃 C.贵族对法律的垄断被打破 D.成文法的规定不能改变 ‎22、古代罗马法规定,奴隶必须无条件服从主人,对逃亡的奴隶严加惩治。但又规定无故杀戮奴隶的,按杀人罪论处。这反映出罗马法旨在( ) ‎ A.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宣扬天赋人权 C.维护社会秩序稳定 D.调和阶级矛盾 ‎23、《论真理》中记载了普罗塔戈拉留传下来的哲学名言:“人是万物的尺度,存在时万物存在,不存在时万物不存在。”据此判断:普罗塔戈拉认为国家治理好坏的标准应是 (  )‎ A.是否由“哲学王”来做统治者 B.是否民主和强盛 C.是否人人都遵守习俗和法律 D.是否对人有利和符合人性 ‎24、古希腊的宗教是由诗人、艺术家以神话故事为主要内容创造出来的,并且各城邦分别建立起他们自己信仰的神。他们对神的祭祀仪式非常简朴,祭司从普通民众中进行选任,没有专门的祭司阶层,也没有统一的宗教信条的束缚。古希腊的这种宗教观 (  )‎ A.促进民主政治的确立 B.推动了商品经济发展C.孕育了人文主义传统 D.促使基督教的产生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2分)‎ ‎25.(14分)中央集权制度作为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突出特色,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国体与政体、官僚政治与行政管理,以至文化教育传统,无不与此有着密切的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中央集权制度含中央行政制度和地方行政制度两个系统。简述秦、唐、明、清四个朝代中央行政制度的演变情况。(6分)‎ ‎(2)在地方行政制度中,秦朝全面推行的郡县制和元朝创立的行省制度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各有怎样的开创性贡献?(2分)‎ ‎(3)对中央集权制度影响的评价在史学界有争论,主要可以概括为两种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中央集权制度对社会发展所起的积极影响占支配地位。‎ 第二种意见则认为:中央集权制度对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起了阻碍作用。‎ 你同意哪一种意见?试以明清(鸦片战争前)的史实为例扼要加以阐述。(6分)‎ ‎26. (14分)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繁荣,海外贸易一度活跃。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 明朝中后期,原产美洲的玉米、红薯传入中国,提高了粮食产量,使许多原本用以种植粮食作物的耕地改种桑树、棉花等经济作物。在浙江湖州,每亩桑田出售桑叶可获利5两白银,比种植水稻要高出一到两倍。当地部分养蚕人自己不种桑树,依靠购买桑叶养蚕。嘉定县因种植棉花,“不产米,仰食四方”。当时商业很发达,商人拥有雄厚的资本。例如,徽州商人“藏镪(白银)有至百万者”,而资本二三十万两白银的,只能算是中等规模的商人。‎ 材料二 明朝嘉靖、万历年间,民间海外贸易兴起,‎ 中国海商的足迹几乎遍布东南亚各国。他们用瓷器、丝织品换取南洋的香料、药材和珠宝。欧洲的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到来后,则用白银换取中国的生丝和瓷器。隆庆元年(1567年),明朝政府开放海禁,在漳州府的月港设督饷馆,私人海上贸易取得某种程度的合法地位。在明朝的海外贸易中,中国始终处于出超地位,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不得不用大量白银来支付贸易逆差。海外白银的流入,增加了国内白银的总量,扩大了白银的流通范围。货币开始以白银为主。‎ ‎ ——以上材料摘编自卜宪群《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4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明朝海外贸易“一度活跃”的原因,说明海外白银流入中国的主要背景。(7分)‎ ‎(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海外白银流入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3分)‎ ‎27.(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 中国历代人口数量估计 ‎ 时间 ‎ 人口数 ‎ 时间 ‎ 人口数 西周、春秋中后期 ‎ 2 000万 唐代安史之乱前 ‎ 8 000万 战国中期 ‎ 3 200万 五代十国时期 ‎ 3 000万 西汉初年 ‎ 1 500万 两宋时期 ‎ 10 000万 西汉末年 ‎ 6 000万 元朝 ‎ 6 000万 东汉初年 ‎ 3 000万 明朝中期 ‎ 16 000万 东汉后期 ‎ 6 000万 清朝初年 ‎ 9 000万 魏晋南北朝后期 ‎ 3 000万 清乾隆年间 ‎ 20 000万 ‎ ——张善余《中国人口地理》等 请回答:根据材料,指出中国古代人口发展的特点,并选择其中一个人口增长时期,分析其人口快速增长的原因。‎ ‎28.(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一个青年跑进太学求学,毕业后被派到地方服务。待服务地方行政有了政绩,再经长官察选到中央,又须经过中央一番规定的考试,然后才始正式入仕。那是当时入仕从政的唯一正途,政府的一切官吏,几乎全由此项途径出身。这样的政府,我们再也不能叫它做贵族政府……我们只能叫它做读书人的政府,或称士人政府。 ‎ ‎ ——摘自钱穆《中国历史政治得失》‎ 材料二:由于古希腊的教育家们在从事教育的时候,没有历史负担。既没有既成的、公认的文化传统可资遵循,也没有权威的古圣先贤规范他的思路……古希腊先哲的著作都是私人著述、一家之言,对后人只有启示、教益,而没有约束力。‎ ‎ ——摘自张瑞璠、王承绪《中外教育比较史纲》‎ 材料三:公元前5世纪,雅典民主制达到高峰,平等的概念被用于政治领域,公民不分贫富和出身均有参与政治生活的同等权利。后来,平等观念随着罗马法的实施而传播开来。西塞罗在《论共和国》中进一步论述道:“真正的法律乃是正确的理性,与自然相吻合……它是惟一的法律……对所有的人是共同的、如同教师和统帅的神”;“既然法律是公民联盟的纽带,由法律确定的权利是平等的,那么当公民的地位不相同时……作为同一个国家的公民起码应该在权利方面是相互平等的。” ——摘自西塞罗《论共和国》‎ 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怎样的选官制度?(2分)依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这样的政府,我们再也不能叫它做贵族政府”的原因。(2分)‎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古希腊教育思想产生的政治、经济背景。(4分)‎ ‎(3)概括材料三西塞罗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雅典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同等权利”的方式体现在哪里?(4分)‎ 答案 ‎1-24:BACCD/ BBBCD/ CDBAA/ DABDD/ CCDC ‎25.(14分) (1)秦朝首创皇帝制度,建立了较为完备的中央政权组织(习惯上称为三公九卿制);唐朝完善了三省六部制;明朝废除丞相、设立阁;清初设立军机处。(6分)‎ ‎(2)秦朝通过郡县制对地方实行直接有效(或垂直)的管理;元朝行省制度是中国省制的开端。(2分)‎ ‎(3)同意第一种意见: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有利于反抗外来侵略;有利于各民族的融合;有利于修建大规模的工程(长城);有利于全国范围内的经济交流和商品流通;它保障了我国古代文明的持久性。(6分)‎ 同意第二种意见: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加强,造成政治腐败,阶级矛盾激化;闭关锁国、海禁等政策,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使中国与世界隔绝;八股取士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6分)‎ ‎26.(14分)(1)表现:经济作物大量种植;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商人资本雄厚;商帮(徽商、晋商)活跃。(4分)‎ ‎(2)原因:中国商人主动参与海外贸易;政府开放(放松)海禁;设立专门管理机构。(3分)‎ 背景:新航路开辟;殖民者掠夺美洲白银(贵金属);中国手工业品在海外受欢迎;外国无合适商品与中国交换,不得不用白银支付。(4分)‎ ‎(3)作用: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商业繁荣);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经济联系。(3分)‎ ‎27.(12分)特点:人口数量周期性大起大落:总体呈上升趋势。(4分)‎ 示例一:两宋时期 原因:国家局部统一,政治相对稳定;商品经济发展;经济重心南移,南方经济发展迅速;农业生产技术进步和农作物品种增加;宗法观念影响。‎ ‎ (答出任意4点即可得8分)‎ 示例二:清乾隆年间 原因:政治清明,社会稳定;农业生产的发展,尤其是玉米等高产作物的推广极大地增加了粮食产量;人头税的废除刺激了人口的增加;人口基数大;政府鼓励;“传宗接代”“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观念的影响;医学的发展。‎ ‎ (答出任意4点即可得8分)(选取一个示例回答即可)‎ ‎28.(12分)(1)察举制(2分)‎ 原因:政府官员的组成不是依据门第或是血缘选拔,改变了世卿世禄制。(2分)‎ ‎(2)政治:小国寡民,奴隶制城邦民主政治发达 (2分)‎ ‎ 经济:奴隶制工商业经济发达,海外贸易发达 。(2分)‎ ‎(3)思想主张:在自然法体系下,人人生而平等,都有资格享有基本权利。(2分)‎ ‎ 方式: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2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