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7 发布 |
- 37.5 KB |
- 1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四川省乐山市沫若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ww.ks5u.com 沫若中学高2019级高一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 共48分) 1.有学者在研究中国早期国家时注意到:周“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这表明 A. 官僚体制成为当时社会的主宰 B. 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 C. 以分封制构架国家垂直管理地方形式 D. 国家制度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 【答案】D 【解析】 由“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可以得出,西周建立之后,其分封的诸侯国主要有功臣和宗室贵戚统领,故选D;当时是贵族政治体制,故A不符合史实;题干说到的诸侯国不是以素养作为依据的,而且也不是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故排除B;分封制不是构建的国家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故C也不符合史实。 点睛: 概念学习和理解是历史考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为有些题目就是在偷换概念,考生如果不是很熟悉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就很难做对,在考题选项设计中的偷换概念中导致理解失误而丢分。还有的题涉及的是几个概念的区分和准确理解,只有把握每个概念的具体含义才可以,这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就深入理解才能做对。这一题实际上是考查分封制的概念理解及其阶段特征。 2.考古工作者在河南辉县琉璃阁发掘了一座春秋时期的诸侯墓,出土了只有周天子才能使用的九鼎。这反映了 A. 宗法制度的瓦解 B. 等级制度的顾覆 C. 礼乐制度的破坏 D. 分封制度的崩溃 【答案】C 【解析】 【详解】周礼规定: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乘。材料中诸侯中出现九鼎,说明春秋时期礼乐制度的破坏,故C项符合题意;宗法制强调血缘关系,材料无法体现,A 不符合题意;材料信息说明的是等级制度的破坏,不能说颠覆,故B不符合题意;分封制的崩溃是在战国时期,D不符合题意。 3.“宗”是一个会意字,在甲骨文中,宗字作“”,“”象宫室屋宇之形,“”可能表示 A. 青铜兵器 B. 铁制农具 C. 皇帝宝座 D. 祖先牌位 【答案】D 【解析】 【详解】会意字,是指用两个及两个以上的独体汉字,根据各自的含义所组合成的一个新汉字。所以,和都有自己的含义。“宗”字,结合所学,与祖宗、宗法制、宗庙等相关联,体现出对祖先的尊重,因此代表宫室屋宇,表示宫室屋宇中的祖先牌位,D选项符合题意。结合上述分析可知ABC选项错误,排除。 4. 以下是周代世系略图,它透露出的相关制度信息有 ①禅让制 ②分封制 ③世官制 ④宗法制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禅让制于夏启时期就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周代不可能实行禅让制,所以①不选。故选D。 【考点定位】必修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5. 《左传》日:“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周。”下列成语中的“鼎”与材料中的“鼎”含义相同的是 A. 人声鼎沸 B. 鼎鼎有名 C. 三足鼎立 D. 问鼎中原 【答案】D 【解析】 材料反映了从夏到西周“鼎”的迁移,“鼎”被赋予权力的象征,夏、商、周三代以九鼎为传国重器,为得天下者所据有。问鼎中原比喻企图夺取天下,“鼎”被赋予国家权力的象征,符合题意。 6.有学者认为“由于夏、商、西周朝代的共主与各诸侯国都是作为相对独立的国家政治行为体并列存在,使得该时期的大一统主要体现在士地、民心层面,而秦统一六国则最终实现了制度层面的天下大一统。”材料表明先秦至秦朝时期“大一统”内涵变化的主要趋势 A. 从天下共主到中央集权 B. 民族认同感的增强 C. 各地区经济联系加强 D. 中原文化已经统一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共主与各诸侯国都是作为相对独立的国际政治行为体并列存在”、“主要体现在土地、民心层面”、“制度层面的天下大一统”可知从先秦到秦朝时期“大一统”内涵变化的主要趋势是从天下共主到中央集权,不能体现民族认同感的增强和各地区经济联系的加强,故排除B、C项;中原文化已经统一的说法明显不符合史实,故排除D项。故选A。 7.在秦朝朝议中,有发言权的不仅是三公九卿,没有具体行政职责的博土也可进言。据此可知,朝议制度 A. 对政治事务的决策实行民主协商 B. 保证了中央机构的至上权力 C. 有利于减少重大事务的决策失误 D. 表明秦代中央官制发展完善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我们可以看出在朝议中允许更多的人来发表意见,这样能够集思广益,有利于减少重大事务的决策失误,正确答案为C。虽然朝议允许各种人发言,但是没有体现对政治事务的决策实行民主协商,A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中央机构具有至上权力,B错误。材料只是讲了“朝议”制度,不能表明秦代中央官制发展完善,D错误。 8.传说古代帝王在阴历一月決定一年的政事,所以阴历一月叫政月。到了秦朝,由于避讳嬴政的名,就把政月改为正月,并且把“正”字的音读作“征”了。一月的这种变化体现了 A. 皇帝独尊 B. 皇位世袭 C. 君权神授 D. 皇权至上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中“由于避讳嬴政的名,就把政月改为正月”,这体现了皇帝独尊,正确答案为A。皇位世袭和君权神授与材料没有关系,故B、C错误。皇帝独尊是建立在皇权至上的基础上的,乃是皇权至上的一种具体体现,皇权至上是一种中央决策方式,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利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军、政财大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D。 【点睛】皇帝独尊单指的是皇帝本人,是一个具体的人。皇帝独尊是建立在皇权至上的基础上的,乃是皇权至上的一种具体体现,皇权至上是一种中央决策方式,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利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军,政,财大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 9.柳宗元认为,秦末农民起义“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西汉七国之乱“有叛国国无叛郡”,“秦制之得亦明矣”。柳宗元意在强调 A. 分封制不利于政权的长期稳固 B. 都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C. 分封子弟是皇权专制的一种体现 D. 汉初分封必然导致七国之乱 【答案】B 【解析】 【详解】题干“有叛国而无叛郡”强调的是郡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秦实行郡县制是正确的。故B项正确。分封制发生在西周时期,与材料中柳宗元强调的郡县制时间不符,A错误。从材料中柳宗元的观点是强调郡县制的优点,无法体现C的内容,C错误。汉初实行的分封目的是为了巩固统治而实行的,与齐国之乱没有必然性,D错误。 【点睛】郡县制 (1)由来及演变:春秋时期,就已有县和郡。商鞅变法时,废分封,行县制。秦统一后,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在全国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后世沿用,不断修正,元朝行省制度是对这一制度的大变革。 (2)特点:①是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一种形式。②郡县长官一律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 (3)作用:①是中央集权制度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②是官僚政治代替世袭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10.下列为秦朝和唐朝的中央机构权力运行图,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秦朝中央机构的决策更科学 B. 都通过分权维护了皇帝集权 C. 唐朝缺乏监察更易出现权臣 D. 都防止了地方剖据势力出现 【答案】B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的三公九卿和唐代的三省六部制都削弱了相权维护了君主集权,故B项正确;三省六部制通过程序性分权比秦朝的三公九卿更为科学一些,故A项错误;唐朝中央有掌管监察的御史台,故C项错误;两者都是中央官制,故D项错误。 11.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和教化,郎中令掌宫廷警卫,少府管皇家财政及官府手工业,宗正管皇室宗族事务等。这反映了古代中国政体的本质是 A. 职分细化,各负其责 B. 化国为家,君权至上 C. 选贤举能,唯才是用 D. 官员众多,政务繁杂 【答案】B 【解析】 【详解】秦朝的“三公九卿”中的一些职位是专为皇帝事务所设,即皇帝事务与国家事务同等对待,反映出古代中国政体的本质是化国为家,皇权至上,答案为B;材料反映的是这些职位与皇室的关系,A不符合材料主旨;材料没有涉及官员产生方式,C错误;材料没有反映D内容,排除。 12.“秦兼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不师古,始罢侯置守。太尉主五兵,丞相总百官,又置御史大夫以贰于相。设郡守、郡尉、县令等以统地方。”材料主要表明秦朝 A. 创立官僚政治体制 B. 监察体制正式形成 C. 等级制度日趋固化 D. 郡国并行体制终结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太尉主五兵,丞相总百官,又置御史大夫以贰于相。设郡守、郡尉、县令等以统地方”可知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已经建立,取代了以前的贵族政治,官僚体制建立,故A正确。题干没有体现监察制度的相关信息,故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等级制度,排除C。郡国并行制在西汉初才有,故排除D。 13.唐赵暇有诗云:“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唐太宗本人也曾在洛阳登端门,见新科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圈套)中矣!”材料从本质上说明科举制 A. 打破了世家大族对官位的垄断 B. 带动了唐朝社会尚学风气的形成 C. 加强了对文人的思想文化控制 D. 提高了封建官僚集团文化素养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天下英雄入吾彀(圈套)中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通过科举制加强了对文人的思想文化控制,C项正确;材料无关科举制打破世家大族垄断官位的信息,A项不符合题意;材料无关科举制对社会风尚的影响,排除B项;科举制用做官控制知识分子,不能说明封建官僚集团的文化素养有所提高,D项不符合题意。 14.西汉一代政区变化较大。汉初七国四十余郡,七国分领二十余郡;景帝中元六年,郡四十三,王国二十五;武帝天汉以后,基本维持在郡八十三,王国二十。这一变化说明汉代 A. 地方行政机构不断完善 B. 始终未能解决王国问题 C. 国家统治区域日趋扩大 D. 中央集权得到不断强化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材料“汉初七国四十余郡,七国分领二十余郡”“景帝中元六年,郡四十三,王国二十五”“武帝天汉以后,基本维持在郡八十三,王国二十”可知,从汉初到汉景帝再到汉武帝郡县制不断扩大,王国缩小,说明中央集权得到不断强化,正确答案为D。材料只是讲述郡增多,王国减少,不能体现地方行政机构不断完善,A错误。从材料可以看出到汉武帝时基本解决了王国问题,B错误。材料中无法体现统治区域扩大,故C错误。 【点睛】汉高祖刘邦建汉之初,在地方上则实行"郡国并行制",即一方面设郡,另一方面分封同姓和异姓子弟为王,建立诸侯国。诸侯国后来逐渐成为割据一方的地方势力。文帝、景帝时,为消除地方势力对中央的威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文帝采把齐国分成六个小王国,把淮南国分为三个小王国,以削弱其力量;景帝采纳晁错"削藩"的建议,削减了几个诸侯王的封区,导致了以"清君侧"为借口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国之乱。七国之乱平定后,景帝下基本上解决了刘邦实行诸侯王制度的弊病,到了汉武帝时期又实行推恩令,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15.“该制度是我国古代少数民族蒙古族入主中原后其统治者在政治制度方面留给后世的一份重要遗产,亦是我国封建社会基本的政治制度即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材料中的制度是 A. 三公九卿制 B. 三省六部制 C. 通判监督制度 D. 行省制度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材料“古代少数民族蒙古族入主中原后”“留给后世的一份重要遗产”,结合所学,材料评价的是元朝在地方上实行的行省制度,故D正确;A是秦朝实行的,B是隋唐朝实行的,排,C是宋朝设置的,排除ABC。 16.据史料记载:琅琊王氏,从东晋的王导到南齐的王俭,“六世名德,海内冠冕”,当宰相的接二连三,甚至连白痴也可出任高官。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 察举制的推行 B. 九品中正制的实施 C. 科举制的设置 D. 中央集权制的加强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时间上“东晋”到“南齐”处于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的选官制度正是九品中正制,同时九品中正制依据出身和门第将人划分九品,将出身作为选官的标准,并不考察才干,因而会出现甚至连白痴也可出任高官”,与题意相符。故B项正确。察举制主要在汉朝时期,与材料的时间不符,排除A。从“东晋”到南齐”可以看出此现象出现的时间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而科举制的设置是在隋朝,故时间上不符;排除C。本题中的现象是由于选官制度所导致的,与加强中央集权并无关系。故D项错误。 【点睛】九品中正制的实行一方面解决了选拔官吏无标准的问题,使当时一时间吏治澄清。另一方面缓解了中央政府与世家大族的紧张关系。依据出身和门第将人划分九品,将出身作为选官的标准,并不考察才干,使士族完全垄断了官场,门阀制度处于统治地位,隋朝被科举制所取代。 17.“南朝多以寒人掌机要”,如帮助皇帝处理日常务的中书通事舍人,处理日常军务的制局监,监管控制出镇州郡的藩王的典签,大都由寒门子弟担任。这一现象从侧面反映出当时 A. 科举已取代九品中正制 B. 寒门子弟已成为治国核心 C. 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D. 世家大族的势力日趋衰落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南朝后期,为了重新实现大权独揽,皇帝常常刻意任命一些出身地位卑微的庶族小地主来担任诸多位卑权重的官职,意图逐渐削弱士族门阀特权,这从侧面上反映出世家大族势力的日趋衰落,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科举制开始于隋唐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B选项错误,材料仅体现了寒门士子被皇帝任用,无法得出他们已经成为治国核心,结合所学可知,南朝时期国家政权仍由士族把持;C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皇帝借用寒门子弟削弱世家大族的势力以加强皇权,并非是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18.元代在地方设行御史台,其主要职权是监察地方尤其是行省的工作,但行御史台对行省官的纠劾,常常引起行省官的反纠劾,行台官因纠劾行省官而反遭迫害的,也不乏见。该现象表明元代( ) A. 监察的实际效能有限 B. 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C. 行省的权力缺乏监督 D. 行御史台形同虚设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元代行御史台监察行省工作时,频繁出现反纠劾甚至遭到迫害,可知当时监察实效有限,A项符合题意;材料只涉及监察与反监察,没有相关君主权限信息,不能得出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B项错误;元代设行御史台与相关矛盾,说明元朝有对行省的监督机制,C项错误;行御史台遭反纠劾和迫害,说明其履行职责,并不是虚设机构,D项错误。 19.唐代宰相之女大多嫁入王室。北宋宰相的女婿,则不乏有出身商家的状元、也有刚出科场入仕的八品小官。择婿标准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门阀制度的消亡 B. 社会阶层流动加快 C. 重文轻武的影响 D. 政府放弃抑商政策 【答案】B 【解析】 【详解】唐宋宰相之女的择婿标准变化反映了当时社会变化,即科举制发展导致社会阶层流动加快,选项B正确;选项A表述绝对,排除;重文轻武政策实行于北宋,但是这并不能说明唐宋之际宰相之女择婿标准变化,因为唐代王室并不都是武将出身,选项C排除;选项D不符合史实,排除。 20.《元代政治制度研究》认为,元世祖末年,行省逐渐演化为常设的、固定的地方最高官府,但是终元一代,行省官名义上一直属于中央机构官员,其代表中央分驭各地的使命依然如故。这说明元代的行省制度( ) A. 达到中央与地方势力平衡 B. 削弱了中央与地方的联系 C. 实现了地方政府高度自治 D. 具有决策重大事务的权力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材料“元世祖末年,行省逐渐演化为常设的、固定的地方最高官府,但是终元一代,行省官名义上一直属于中央机构官员,其代表中央分驭各地的使命依然如故。”可知元世祖末年行省逐渐成为地方行政机构,行省官员直属于中央机构,代表中央管理地方,从而达到中央与地方势力平衡,A正确;行省制度的设立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因此BC说法错误;据所学可知,行省是中书省的派出机构,权力很大,但受中央节制,D说法错误。 21.下列中国古代官职,按其设置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中书省 ②御史大夫 ③刺史 ④内阁学士 A. ③②①④ B. ②③④① C. ②③①④ D. ②①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书省属于隋唐三省制,御史大夫属于秦朝三公之一,刺史属于西汉,内阁学士属于明朝,故②③①④排序正确,故选C,排除ABD。 22.明代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权重,吏、户、兵三部尤位高任重。清代有名无实,每部尚书及左右侍郎各二人,满、汉各一,互相牵制,职掌有同事务官,而非决计定策的政务官。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清朝六部名存实亡 B. 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 C. 宰相制度被废除 D. 厚满薄汉的民族政策 【答案】B 【解析】 【详解】清代六部不再执掌决策权反映了君主专制的强化,故选B项;清朝六部内部官员互相牵制有利于强化皇权不等同于其丧失实权,排除A项;明代六部权重始于宰相制度的废除,排除C项;材料主要变化为六部管理的权力缩小源于增强皇权的需要,厚满薄汉的民族政策是增强皇权的具体措施,排除D项。 23.光绪《大清会典》载:“谕军机大臣行者,既述,则封寄焉。凡有旨存记者,皆书于册而藏之,届时则提奏。议大政,谳(审)大狱,得旨则与。”这说明军机处的特点是 A. 地处内廷位高权重 B. 跪受笔录奉旨承办 C. 机构简单有官无吏 D. 参与政务职能单一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谕军机大臣行者,既述,则封寄焉。凡有旨存记者,皆书于册而藏之,届时则提奏”可知清朝的军机大臣可参与政务。由“议大政,谳(审)大狱,得旨则与”可知,军机大臣无決策权,跪受笔录奉旨承办,故B项正确。地处内廷位高权重材料无法体现,排除A。机构简单有官无吏是其特点之一,但是与题目材料不符,C排除。从材料看军机处起初只参与处理军务,后来职权扩大可以议论军国大计,审理大案等,所以D排除。 24.1771年秋天,承德避暑山庄的万树园里灯火辉煌,鼓乐喧天,歌舞欢腾,洋溢着一派民族团结的欢乐气氛。某位皇帝在这里摆下盛宴,招待从伏尔加河下游回归祖国的土尔扈特部首领渥巴锡。这一欢乐场景发生在( ) A. 隋朝 B. 唐朝 C. 明朝 D. 清朝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1771年”,“从伏尔加河下游回归祖国的土尔扈特部”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事件发生在清朝乾隆年间,D项正确;隋朝于618年灭亡,唐朝结束于907年,明朝在1644年为清朝代替,ABC三项不符合题意。 二、材料解析题(共52分) 25.政治活动是人类社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漫长的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曾出现过各种各样的政治模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秦始皇全面推行郡县制,以郡统县,郡行政长官称守,掌一郡行政等事务,设郡尉负责军事。郡下设县,县行政长官称县令。每年岁末,郡守派遣官吏赴京师上计,向中央呈交记录本郡情况的计簿。朝廷据此行赏罚。县则在郡上计前,向郡守呈交县计簿。中央派监御史监察郡政,纠举弹劾有罪过的官吏。 ——摘编自《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材料三 与分封制相适应,商周的官员选拔采用“世卿世禄制”。三代(夏商周)时期治理国家的统治者是贵族……从诸侯到士,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世代为官…… 春秋时期,随着兼并战争的进行,秦、楚等国都在新占领的地方上设立县和郡,作为新的行政建制。一般县在中心区域,郡在边远地区。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四 自元代开始,我国地方行政区划进入省制时代,历经元明清,直至当今。元代实行省、路、府(州)、县四级。一级政区是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 ——梁励《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沿革述论》 (1)材料一中是中国古代哪项政治制度?出现的时间是什么时候?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制度的作用。 (2)据材料二,概括秦朝中央政府通过郡县制来加强对地方控制的措施。 (3)根据材料三,概括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差异。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不断演变的原因。 【答案】(1)政治制度:郡县制。 出现时间:春秋战国时期。 历史作用: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是中央集权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官僚政治确立的重要标志;有利于社会安定;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2)措施:郡县官员分工负责;定期对郡县长官实行考核;中央派员监察地方官。 (3)差异:依据不同:分封制——出身、血缘宗族;郡县制——军功、选贤任能。 方式不同:分封制——世袭;郡县制——君主任命。 (4)原因:国家疆城的变化;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吸取前朝的经验教训等。 【解析】 【详解】(1)制度:根据材料一中众多的郡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指的是郡县制。时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郡县制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作用:根据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地方社会秩序,国家统一和政治文明发展趋势等方面分析郡县制的作用。 (2)措施:根据材料二“郡行政长官称守,掌一郡行政等事务,设郡尉负责军事……”可知郡县官员分工负责;由“每年岁末,郡守派遣官吏赴京师上计,向中央呈交记录本郡情况的计簿”,可知中央定期对郡县长官实行考核;由“中央派监御史监察郡政,纠举弹劾有罪过的官吏”可得知中央派员监察地方官等。 (3)差异:根据材料三“三代(夏商周)时期治理国家的统治者是贵族”、“世卿世禄制”,和“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结合所学知识,从对地方管理的方式和任官依据等方面区别分封制与郡县制。 (4)原因:综合以上四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不断演变的主要原因在于客观上国家疆城的发展;主观上统治者要加强中央集权,同时还会不断吸取前朝的经验教训等。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代实行以察举、征辟为主体的人才选拔制度。东汉中后期强调文治,高级官员往往是儒学名家,拥有成百上千的门生。某人一旦成为某位官员的下属,则终生为其“故吏”。一些家族有人长期担任朝廷重要官职,如弘农杨氏、汝南袁氏“门生故吏”遍布天下,成为影响人才选拔的重要因素。官员们互相嘱托,推荐亲属故旧,所推荐的人才“不复依其质干,准其才行,但虚造声誉”。外戚、宦官轮流把持朝政,任人唯亲,以便控制朝廷与地方政治,世家大族干预人才选拔,一些地方的人才选拔甚至是被数个家族长期把持。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著名学者余英时指出:科举不是一个单纯的考试制度,它将社会结构紧密地联系了起来,形成一个多面互动的整体,一直发挥着无形的统合功能。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二 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 材料三 渐渐地,这些考试(指科举)开始集中于文学体裁和儒家正统观念,最后的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尊敬和羡慕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只要中国仍相对地孤立在东亚,它就会继续提供稳定性和连续性。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 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东汉中后期人才选拔的弊端。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东汉中后期人才选拔弊端的影响。 (3)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晋时期的选官制度,并通过与上述选官制度的比较,说明科举制的历史进步性。 (4)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举制所具有的政治、思想以及整体的统合功能。 (5)据材料四,说明科举制对于现代人才选拔的历史借鉴价值。 【答案】(1)弊端:选用门生、故吏;官员间相互关照;外戚、宦官任人唯亲;世家大族操纵人才选拔 (2)影响:人才选拔多名实不符,官员行政能力下降;腐败之风盛行;助长了世家大族的发展。 (3)选官制度:察举制;九品中正制。 进步性:有利于破除结党营私之弊;限制了徇私舞弊的发生;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特权;扩大了官员的来源;提高了从政人员的文化素质。 (4)功能:加强中央集权;保证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正统);维护文明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5)借鉴价值:人才流动机制;客观公平理念;人才激励机制 【解析】 【详解】(1)弊端:根据材料一“高级官员往往是儒学名家,拥有成百上千的门生。某人一旦成为某位官员的下属,则终生为其‘故吏’”,可得出门生、故吏选官中存在派系、集团操作,世家大族操纵人才选拔。由“官员们互相嘱托,推荐亲属故旧”可知官员间相互关照;人才选拔的。另外还存在“外戚、宦官轮流把持朝政,任人唯亲”等弊端。 (2)影响:根据材料一选官制度的各种弊端,特别是“不复依其质干,准其才行,但虚造声誉”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其人才选拔造成的恶劣影响有人才名实不符、官员行政能力下降、社会腐败之风盛行,同时还助长了世家大族的发展等。 (3)制度:根据材料二“权在举之之人”,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汉晋时期实行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选官。进步性:根据材料二“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和“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之前察举制的弊端及“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等问题,可知科举制的历史进步性有利于破除结党营私之弊、限制了徇私舞弊的发生、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特权,同时扩大了官员的来源;提高了从政人员的文化素质等。 (4)功能:根据材料三“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尊敬和羡慕、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只要中国仍相对地孤立在东亚,它就会继续提供稳定性和连续性”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的作用有加强中央集权,保证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正统)和维护文明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等。 (5)价值:据材料四中“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等”相关信息,从人才流动、社会理念;人才激励机制等方面分析科举制对于现代人才选拔的历史借鉴价值。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