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辽宁省本溪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寒假验收考试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辽宁省本溪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寒假验收考试试题(解析版)

辽宁省本溪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 寒假验收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商代实行内外服制,内服是商王直辖区,外服是一些附属国,外服对商王没有隶属关系。西周在直辖区外分封诸侯,各诸侯国定期向周天子朝贡,并提供赋役。这表明西周 A. 继承和发展了商代政治制度 B. 废除内外服制而推行分封制 C. 扩大了原有政权的统治区域 D. 实现了对诸侯国的直接控制 ‎【答案】A ‎【解析】商代外服对商王没有隶属关系,西周在直辖区外分封的诸侯则定期向周天子朝贡和提供服役,说明周代继承与发展了商代的政治制度,故选A;西周仍然实行内外服,但在外服实行分封,不是废除内外服,排除B;材料不能表明西周扩大了原有政权的统治区域,排除C;西周没有对诸侯国实行直接控制,排除D。故选A。‎ ‎2.“从理论上讲,秦汉以后的皇帝跟西周和西周之前的王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不是天下共主而是独主,是国家所有人唯一的君主。”材料中“共主”到“独主”的变化反映了 A. 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转变 B. 集体统治到君主专制的转变 C. 诸侯割据到国家统一的实现 D. 地方分权到中央集权的建立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天下共主”说的是分封制,能够被分封的都是贵族,分封制下,各诸侯国在自己的疆域内还可以自己再分封;而天下“独主”是指皇权独尊,中央官员和地方官员的任命都掌握在皇帝一人手中,所以这体现的是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演变。故答案为A项。B项,集体统治到君主专制的转变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CD项,题干体现的是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过渡,没有体现诸侯割据到国家统一的实现、地方分权到中央集权的建立,排除。‎ ‎3.东汉时,察举制逐渐形成了由本乡名士主导的乡闾品评的传统,乡闾清议成为大族扩张势力的工具。曹魏时九品中正制形成,中正官由政府委任,把私人品评变作官家品评,强迫乡闾清议与政府一致。由此可知,九品中正制实行之初 A. 有利于维护中央集权 B. 克服了察举制的弊端 C. 更加注重德行的考查 D. 不利于选拔有用人才 ‎【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察举制逐渐形成了由本乡名士主导的乡闾品评的传统,乡闾清议成为大族扩张势力的工具……九品中正制……把私人品评变作官家品评,强迫乡闾清议与政府一致。”可知,九品中正制实行之初以官家品评取代私人品评,有利于削弱地方大族的势力,维护中央集权,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的弊端都是民众不得参与,权操于上,民意无从体现,弊端并未得到克服;C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九品中正制更加注重德行的考查;D选项表述过于绝对,材料并未体现,错误。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4.元代行省重大事务的议事程序如下:其一,长官拟定所议之事;其二,官员同堂议论;其三,长官综合所议做出裁决;其四,所有议事官员联名签字画押。这一做法 A. 便于实现对朝政的控制 B. 制约了行省长官的权力 C. 避免了官僚之间的内斗 D. 提高了行省议事的效率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其二官员同堂议论”“所有议事官员联名签字画押。”可知上述议事程序对"行省"长官的权力一定程度上有监管、制约的作用,故B正确;A项,中书是中央的最高行政机关,行省是地方制度,排除。C项,材料中“所有议事官员联名签字画押”并不能避免官僚之间的内斗的,排除。D项,议事程序加强了行省官员间的制约,不利于提高行省议事的效率,排除。‎ ‎5.古希腊学者伊索克拉底说:“我们甚至在同一天对同一件事都会持有不同态度。我们进入公民大会时所谴责的事情,却恰恰是我们在投票表决时赞成的事情;过一段时间,在离开公民大会回家的途中,我们又不赞成在这里表决的议案。”据此可知,在当时雅典 A. 公民大会不能体现民意 B. 民众决策具有情绪化特征 C. 公民决策缺乏制度保障 D. 公民的参政能力大为提高 ‎【答案】B ‎【解析】根据“在同一天对同一件事都会持有不同的态度”,“进入公民大会时所谴责的事情,却恰恰是我们在投票表决时赞成的事情”,“过一段时间,在离开公民大会回家的途中,我们又不赞成在这里表决的议案”可知,当时雅典民众决策具有主观随意性,容易受到情绪的影响,故选B项;雅典每个公民在公民大会上都有发言权和表决权,A项错误;公民大会是雅典事实上的最高权力机关,保障公民的参与权力,排除C项;材料中公民想法和态度的不稳定等问题,不能证明公民参政能力的提高,排除D项 ‎6.如下表是近代中国大冶铁矿生产经营情况表,该表反映出当时 年份 铁砂产量 出口量 光绪二十四年 ‎37500‎ 光绪二十八年 ‎75496‎ ‎48921‎ 光绪三十四年 ‎171934‎ ‎133401‎ 清末宣统二年 ‎343076‎ ‎132503‎ A. 民族重工业普遍获得发展 B. 西方列强对华资本输出扩大 C. 政府新政改革有一定成效 D. 民主政治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答案】C ‎【解析】宣统二年为1910年,宣统二年大冶铁矿的铁砂产量和出口量较之前均有了较大增长,结合所学可知这种变化应该与清末实行新政有关,故选C;单一一个大冶铁矿不能得出民族重工业普遍获得发展的结论,排除A;表格内容不能体现列强的资本输出,排除B;宣统二年实行的仍然是君主专制,不是民主政治,排除D。故选C。‎ ‎7.1933年4月1日,蒋介石批准成立鄂豫皖赣四省农民银行。最初其主要经营业务集中于农业信贷与农村救济。1933年底,四省农民银行开始更多地担负起军事经费调拨等工作。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A. 日本侵华范围不断扩大 B. 革命根据地日益壮大 C. 国民经济建设深入开展 D. 世界性经济危机扩散 ‎【答案】B ‎【解析】材料反映了随着工农革命根据地壮大,蒋介石增加军事经费调拨来围剿红军,所以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工农革命根据地壮大,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未涉及到日本侵华范围不断扩大的信息也未涉及国民经济建设的问题,所以选项A、C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军费调拨围剿红军而非世界性经济危机扩散,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8.吉尔伯特·罗兹曼在《中国的现代化》中说:中国共产党人是在20世纪的民族主义和反帝国主义的气氛中成长起来的,它强调反对强权,与弱小、不发达的“农村”国家为伍,反对“城市”国家。这一论断 A. 说明中国共产党找到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B. 反映了20世纪中外交往的全貌 C. 反映了中国注重发展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 D. 反映了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新中国初期,中国重视与第三世界等不发达国家的交往,而与西方大国的关系则相对紧张,故C正确;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A项;B项表述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是1953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D项错误。‎ ‎9.唐宋时期,江浙所产粮食,通过运河,大量运往北方。到了明末清初,江浙地区每年要从湖广、四川等地调运大量粮食。这一变化表明江浙地区 A. 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B. 农业生产衰退明显 C 人口数量快速增长 D. 商品经济发展迅速 ‎【答案】A ‎【解析】从唐宋到明清,江浙地区由粮食运出区成为粮食输入区,这种变化主要和江浙地区商品经济发展,经济结构发生变化,大量种植经济作物,减少种植粮食作物有关,故选A;江浙成为粮食输入区并不能说明当地农业生产衰退,排除B;这种变化主要和江浙地区减少粮食种植有关,而不是由于人口数量增长,排除C;商品经济发展是表面原因,排除D。故选A。‎ ‎10.北宋前期,统治者提倡江南江北不同农作物的”参植”,要求各地官吏大力宣传,并制定了如由北方官府供给南方所缺的粟、麦.豆的种子,北方种稻免其租等优惠政策。其主要目的是 A. 提高粮食产量 B. 増加政府的财政税收 C. 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 D. 维护国家统一 ‎【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统治者提倡南北不同作物“参植”,并采取了相应鼓励政策,政府这样做是希望通过提高作物产量,最终达到增加政府财政税收的目的,而增加粮食产量并不是最终的目的。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提高粮食产量不是统治者的根本目的;C选项错误,材料中政府所采取的措施并不能改变宋朝政府积贫积弱的局面;D选项错误,统治者所采取的措施是有关经济方面的,其主要目的并不是维护国家统一。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11.19世纪中期,西方在中国设立新式企业时,清政府不允许华商设立类似的企业,在此情况下,华商采取的方式是“附股”于外商,参与外商在华经济活动并赚取利润。华商的这种行为 A. 表明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B. 使中国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 使列强控制了中国经济命脉 D. 有利于新的生产方式的产生 ‎【答案】D ‎【解析】材料中华商的行为,有利于了解、学习西方新式企业的管理经验,为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提供了参考和借鉴,即有利于新的生产方式的产生,故选D。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是在甲午战争之后,即19世纪末,排除A;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是因为列强的入侵,而不是因为华商“附股”的行为,排除B;列强控制中国经济命脉是在甲午战争后,排除C。‎ ‎12.根据国民政府经济部统充计,至1940年止,分布在湘西辰沅区的工厂达69家,其中机械厂49家,冶炼厂3家,电器厂3家,化工厂7家,纺织厂5家,其它厂2家。拥有厂矿之多,在当时大后方各重要工业区内,仅次于四川的重庆区、川中区,和云南的昆明区,排列于第四位。这表明当时 A. 湘西工业以轻工业为主 B.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C. 官僚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D. 中国的工业布局有所改变 ‎【答案】D ‎【解析】1940年为抗战时期,受战争影响当时国内的主要工业都分布在内陆地区,从而是中国的工业布局发生变化,故选D;湘西的工厂中机械、冶炼占据主要地位,并不是以轻工业为主,排除A;抗战期间我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发展迅速,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官僚资本主义,排除C。故选D。‎ ‎13.1965年10月,苏联政府通过《社会主义国营生产企业条例》,决定实施“新经济体制”,扩大企业在经营和生产上的自主权,加强经济杠杆和物质刺激的作用,调动职工的劳动积极性。新经济体制的实施 A. 是列宁时期经济政策的再现 B. 使苏联摆脱了斯大林体制的束缚 C. 丰富了对社会主义改革的认识 D. 反映出苏联以重工业为改革重点 ‎【答案】C ‎【解析】苏联实行的“新经济体制”扩大了企业经营生产的自主权,加强经济杠杆和物质刺激的作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斯大林体制的束缚,是对社会主义改革的探索,C项符合题意;“新经济体制”不能等同于列宁时期的新经济政策,排除A;“新经济体制”并没有摆脱斯大林体制的束缚,排除B;“新经济体制”主要是扩大了企业经营生产的自主权,没有体现出以重工业为改革重点,排除D。故选C。‎ ‎14.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英国颁布系列法律,把医院管理、社区服务、社会治安和教育等都交给相关公司承担。通过市场竞争机制让大量私有部门和志愿部门参与到地方自治中来,从而使得地方治理的效率更高、成本更低了。材料反映了 A. 西方政府行政能力的削弱 B. 西方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 C. 西方福利国家政策的调整 D. 西方国家干预经济加强 ‎【答案】C ‎【解析】从材料内容中明显可以体现出西方国家福利制度有意识的削弱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削减国家制度性福利,也就是对福利国家政策进行调整,故C 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西方政府行政能力削弱的内容,故A错误。西方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是在二战以后,并不是70年代。故B错误。从材料中叙述来看,国家干预经济是在削弱而不是在加强。故D错误。‎ ‎15.《礼记》曰:“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孔子却提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民)有耻且格。”这表明孔子主张 A. 以德为主,礼法并重 B. 礼制下移教化百姓 C. 为政以德,体恤百姓 D. 恢复西周礼乐制度 ‎【答案】B ‎【解析】据材料“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可知,材料强调“礼、刑”的阶级性;而孔子提出“……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民)有耻且格。”可知,其认为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制去同化他们,百姓不仅有羞耻之心,而且有归服之心,这体现了礼制下移教化百姓,B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礼法并重”,且“礼法并重”是荀子的观点,A错误;材料体现的是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制去同化他们,C片面;D与题意无关。‎ ‎16.朱熹认为,家庭、家族的“冠婚丧祭仪章度数”隐含着“名分之守”“爱敬之实”。他据此将古礼中繁琐的婚礼“六礼”简化为便于实行的“三礼”。他这样做旨在 A. 推广儒家礼仪 B. 实现儒学生活化 C. 重塑儒家伦理规范 D. 巩固儒学主导地位 ‎【答案】D ‎【解析】朱熹简化儒式婚礼目的在于巩固儒学的主导地位,D正确。推广儒家礼仪、生活化均属于手段,不是其目的,题目考查的是行为背后的目的,AB不正确;据材料“他据此将古礼中繁琐的婚礼‘六礼’简化为便于实行的‘三礼’”可知,朱熹没有重塑儒家伦理规范,C错误;故选D.‎ ‎17.王学(王即王阳明)在明中后期广泛传播,其中“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的命题,不仅给士大夫大开眼界,也受到庶民百姓的欢迎。这表明王学 A. 冲击了封建伦理纲常 B. 倡导民主、自由和平等 C. 成为明清的主流思想 D. 有利于个体意识的觉醒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可知,王阳明认为庶人百姓也都拥有良知良能,有利于庶人百姓意识的觉醒,故选择D选项;王阳明主张“致良知”“知行合一”,维护了封建伦理纲常,故排除A选项;材料没有体现民主、自由思想,故排除B选项;程朱理学是明清的主流思想,不符合史实,故排除C选项。‎ ‎18.美国学者特林考斯在其著作《意大利人文主义思想中的人性与神性》中,对早期意大利人文主义者思想中的宗教取向做了细致而全面的分析,得出重要结论:“意大利的人文主义是一种基本在寻求将基督教义与世俗思想做出更紧密相连之神学综合的思想运动。”该观点主要 A. 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仍是宗教信仰虔诚的时代 B. 反映了基督教义与人文主义精神具有融合共同性 C. 表明意大利的人文主义源于宗教改革运动的推动 D. 表明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比中世纪思想更为“人性”‎ ‎【答案】B ‎【解析】由材料“意大利的人文主义是一种基本在寻求将基督教义与世俗思想做出更紧密相连之神学综合的思想运动“可知,早期人文主义依附于基督教,两者有许多融合的共性,故选B。文艺复兴批判宗教神权,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要求将人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排除A;宗教改革运动开始于16世纪,意大利的人文主义要早于这个时间,排除C;材料强调的是基督教义与人文主义的共通性,而非差异性,排除D。‎ ‎19.霍克海默在《启蒙的辩证法》中指出: “就进步思想的最一般意义而言,启蒙的根本目标就是要使人们摆脱恐惧,树立自主。但是,被彻底启蒙的世界却笼罩在一片因胜利而招致的灾难之中。”以下对作者观点理解最准确的是 A. 过分否定权威产生社会性危机 B. 教会不满被抨击进行疯狂报复 C. 理性要成为判断是非唯一标准 D. 启蒙思想导致了社会秩序混乱 ‎【答案】A ‎【解析】由“被彻底启蒙的世界却笼罩在一片因胜利而招致的灾难之中”可以看出彻底启蒙,过分否定权威是会带来灾难的,故A项正确;B项中“教会报复”材料中没有体现;C项中的“理性”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说法与“被彻底启蒙的世界却笼罩在一片因胜利而招致的灾难之中”不符。‎ ‎20.19世纪末,《时务报》“译欧美报纸,载瓜分之说,以激厉人心,海内为之振动”。材料表明《时务报》的宣传 A. 推动向西方学习进入新阶段 B. 有利于促进民族意识的觉醒 C. 意在倡导思想革命以救亡图存 D. 担负起开民智育人才的重任 ‎【答案】B ‎【解析】据“以激厉人心,海内为之振动”可知《时务报》通过刊登欧美报纸关于瓜分中国的主张,对民众意识造成了振动,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故选B;题意中《时务报》主要是刊登了欧美报纸的言论,没有体现向西方学习,排除A;《时务报》是维新派的报纸,宣传维新改革思想,并不是倡导思想革命,更不是培育人才,排除CD。故选B。‎ ‎21.《天工开物》收载了倭缎织造法,朝鲜及西洋棉布染整法,红夷炮、佛朗机冶铸法,日本与朝鲜海船制造法等自国外传来的技术。这说明当时 A. 中外科技融合推动近代科学产生 B. 工艺技术成果反映工业革命成就 C. 传统科技发达推动世界文明交流 D. 海外技术传入丰富国人科学认知 ‎【答案】D ‎【解析】《天工开物》虽收载了自国外传来的技术,但没有推动我国近代科学产生,排除A;《天工开物》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当时工业革命尚未展开,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中国科技外传,不符合“世界文明交流”,排除C;材料中体现了《天工开物》中收录了日本、朝鲜等国的技术,表明海外技术传入丰富国人科学认知,故选D。‎ ‎22.毛泽东在一次会议上强调:“禁止给党的领导者祝寿,禁止用党的领导者的名字作地名、街名和企业的名字,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制止歌功颂德现象。”这一主张的贯彻 A. 巩固了土地革命战争的社会基础 B. 有益于内战向抗日战争的转变 C. 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 D. 适应了民族解放战争形势需要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毛泽东是在1949年3月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上述主张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革命的转变关头,为党夺取全国胜利和建设新中国,作了政治上和思想上的准备,因此这些主张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故答案为C项;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1949年3月召开,不是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也早已结束,排除A、B项;1949年3月属于内战时期,D项“民族解放战争”说法错误,排除。‎ ‎23.1989年,美国总统布什制定了对苏联的新政策,称之为“超越遏制”战略,主旨是加强美苏合作,把苏联拉进“国际大家庭”,使其融合到国际社会中来。这一政策 A. 促使苏联改革偏向 B. 是和平演变战略体现 C. 使美苏实现战略和解 D. 促进苏联经济发展 ‎【答案】B ‎【解析】美国加强美苏合作、把苏联拉进“国际大家庭”的措施目的上还是为了遏制苏联,其意图在于使苏联认同资本主义社会政治经济秩序,是对苏联的和平演变,故选B;A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该政策最终目的还是为了遏制苏联,不是实现美苏战略和解及促进苏联经济发展,排除CD。故选B。‎ ‎24.1979年,联邦德国上映了电影《玛丽亚・布劳恩的婚姻》。影片中女主角从二战的废墟上爬起来,抛弃了过去的历史,投入到全民性的赚钱行列,为了生存变得玩世不恭。她心系关押在战俘营的丈夫,然而苦心经营的婚烟却被丈夫出卖。影片意在 A. 剖析冷战态势下人的矛盾心理 B. 唤起民众对战争的深层反思 C. 揭示经济繁荣背后的道德危机 D. 反映民族分裂的痛苦现实 ‎【答案】B ‎【解析】据材料“影片中女主角从二战的废墟上爬起来,抛弃了过去的历史,投入到全民性的赚钱行列,为了生存变得玩世不恭。她心系关押在战俘营的丈夫,然而苦心经营的婚烟却被丈夫出卖”可知,二战后德国经济迅速发展,给人们带来了丰富的物质生活,但却不能弥补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内心空虚和心灵创伤,因此电影的目的是唤起民众对战争的深层反思,B正确;据影片内容分析可知,女主角为了生存变得玩世不恭,但其心系关押在战俘营的丈夫,A说法错误;C不是材料主旨;D与材料无关。‎ ‎25.历史研究强调“论从史出”,下列选项中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 结论 A 汉武帝时由大将军、大司马、侍中、常侍、给事中、诸吏等官组成的中朝,逐渐成为决策机关 君权和相权矛盾的结果 B ‎《宋书。天文志》载:“晋康帝建元二年闰月乙酉,太白犯南斗,九月康帝崩,太子立,大赦”。‎ 反映了“君权神授”思想 C ‎《查士丁尼法学总论》的法律条文 罗马法已经发展到一个完备的阶段 D ‎1919年6月初上海等城市工人进行罢工斗争 五四运动属于无产阶级革命的范畴 ‎【答案】A ‎【解析】‎ 汉武帝组建中朝是为了削弱丞相权力,中朝的出现是君权和相权矛盾的结果,A项符合题意;晋康帝驾崩,太子即位属于正常的权力交接,不能体现君权神授,排除B;《查士丁尼法典》的颁布标志着罗马法发展到一个完备的阶段,而不是《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排除C;上海等城市工人进行罢工并不能证明五四运动属于无产阶级革命范畴,五四运动从性质上来说还是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排除D。故选A。‎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朝设立內阁后,阁臣选拔有特简和廷推两种方式。由皇帝直接任命,不通过吏部为特简。由吏部会同九卿、科道推举若干名人选,再由皇帝选择点用为廷推。内阁建立初期,阁臣均由皇帝亲自选任。正统时,曹鼎、马愉等均由推举入阁。宣德时期,内阁的官职由正五品一跃成为正三品。嘉靖以来,内阁规模扩大,还设立内阁首辅。在朝位座次上,内阁首辅已经超过尚书。特别是万历年间的张居正,总揽朝政,权倾朝野,势力漫布经济、政治、军事等各个方面。崇祯时期,阁臣选任继续釆用特简方式外,在廷推的过程中引入了“校卜”的方法,又采用了考试的方式来选拔。‎ ‎——摘自冯宪军《明代内阁阁臣的选任》‎ 材料二 1714年,新任英国国王乔治一世不懂英语,内阁会议由指定一名大臣来主持。1721年,罗伯特沃尔波尔任首席财政大臣,他被认为是英国历史上的第一任首相。英国的责任内阁制在1832年议会改革之后得到进一步发展。1841年,罗伯特皮尔获得大选胜利,迫使维多利亚女王命其组阁。首相和内阁需从下院多数党中挑选,并依靠其多数优势以保证执政党政策和法令的顺利实行。两党制形成后,执政党可以利用其议会多数的优势改变和操纵议会工作议程。1887—1897年,政府议案占下院工作时间由83%增加到84.5%。1905年,经国王爱德华七世批准,内阁长官正式被授予“首相”称号,在法律上明确了首相与其他阁员的主次关系。‎ ‎——摘自阎照祥《英国责任内阁制的确立和职能强化》‎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中、英内阁大臣产生的方式。‎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责任内阁制发展呈现出的特点和历史意义。‎ ‎【答案】(1)产生方式:明朝:阁臣选拔有特简、廷推皇帝选定校卜、考试英国:议会选举产生首相首相提名,议会投票国王任命 ‎(2)特点:内阁制度不断发展完善;内阁权力不断加强;首相地位不断攀升。‎ 意义:有利于防止专制独裁,推动了政治民主化法制化;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对欧美等过的民主政治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解析】‎ ‎(1)据“阁臣选拔有特简和廷推两种方式”可知明代内阁大臣的产生方式主要是特简和廷推两种方式;据“相和内阁需从下院多数党中挑选”并结合所学可知英国内阁大臣的产生方式是议会选举,国王任命。‎ ‎(2)特点:据“英国的责任内阁制在1832年议会改革之后得到进一步发展。……首相和内阁需从下院多数党中挑选,……经国王爱德华七世批准,内阁长官正式被授予“首相”称号,在法律上明确了首相与其他阁员的主次关系”等信息可知英国内阁制度发展的特点主要是不断发展完善,内阁权力不断加强,首相地位不断上升。意义: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英国责任内阁制发展的历史意义主要应该从防止专制独裁、推动政治民主化、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对欧美等国民主政治产生积极影响的角度进行总结概括。‎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棉花品种主要是亚洲棉,来自印度。秦汉时期,经东南亚传入海南岛到达福建、广东、四川等地。在古代先民的辛勤培育下,亚洲棉逐渐适应中国环境,棉花产量和品质逐渐提高。南宋时期,棉布虽未撼动桑麻织品在衣被市场的重要地位,但棉花种植已深入到长江流域。元朝统一后,随着南方棉纺织技术向北方迅速推广,棉花也受到了政府的重视,江南地区“夏税则输以木绵布绢丝绵等物”。明清时期,“松江织造之精,誉满全国,产布之盛,衣被天下”。‎ ‎——摘编自宋鑫秀《元代植棉研究》‎ 材料二陆地棉原产美洲危地马拉和墨西哥高原地带,纤维长、韧度强、适合机器纺织。19世纪80 年代初,李鸿章在上海筹办机器织布局,传统棉花绒短而缺乏弹性、加之产量较低,难以满足机器纺织的需要。1892年清政府第一次正式、有规模地引种陆地棉,输入湖北种植。但引种初期由于缺乏科学的方法,棉种退化迅速,引种效果差强人意。直到20世纪30年代,中央农业实验所成立,陆地棉的科学引种与驯化改良才取得了较大突破,并逐步取代我国传统棉种。‎ ‎——摘编自羌建《美洲陆地棉的引种、推广及其影响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棉花广泛种植的原因和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棉花种植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答案】(1)原因:古代丝绸之路发展的推动;古代先民的勤奋与智慧;棉花种植技术的提高;棉纺织技术的发展与推广;国家统一,政府政策的影响。影响:推动了手工业的进步;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棉布逐渐取代桑麻,成为中国人的衣被原料;推动了国家税收政策的转型。‎ ‎(2)变化:棉花品种发生变化;政府直接推动棉花的种植;科技在棉花种植中发挥更大作用。原因:洋务运动的推动;近代工业化发展的需要;列强侵华,与西方国家联系紧密;近代自然科学的进步。‎ ‎【解析】‎ ‎(1)原因:由材料“秦汉时期,经东南亚传入海南岛到达福建、广东、四川等地”可知,古代丝绸之路发展推动推动了棉花的种植;由材料“在古代先民的辛勤培育下,亚洲棉逐渐适应中国环境”可归纳为古代先民的勤奋与智慧;由材料“棉花产量和品质逐渐提高……棉花种植已深入到长江流域”可归纳为棉花种植技术的提高;由材料“元朝统一后,随着南方棉纺织技术向北方迅速推广,棉花也受到了政府的重视”可知,棉纺织技术的发展、推广和国家统一、政府政策等因素均对棉花种植有一定程度上的影响。‎ 影响:由材料“南宋时期,棉布虽未撼动桑麻织品在衣被市场的重要地位……明清时期……衣被天下”可知,棉布逐渐取代桑麻,成为中国人的衣被原料;由材料“夏税则输以木绵布绢丝绵等物”可知,棉花的广泛种植推动了国家税收政策的转型;由材料“松江织造之精,誉满全国”可知,棉花的广泛种植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其中松江的发展尤为典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棉花广泛种植之后,为后世革新棉纺织工艺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从而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 ‎(2)变化:由材料“1892年清政府第一次正式、有规模地引种陆地棉,输入湖北种植”可知,棉花品种发生变化,且这种变化由政府直接推动;由材料“中央农业实验所成立,陆地棉的科学引种与驯化改良才取得了较大突破”可知,与古代棉花种植相比,科技在近代棉花种植中发挥更大作用。‎ 原因:由材料“陆地棉……适合机器纺织”可知,种植陆地棉是出于近代工业化发展的需要;由材料“李鸿章在上海筹办机器织布局……1892年清政府第一次正式、有规模地引种陆地棉”可知,棉花品种的转变与洋务运动的开展也有一定的关联;由材料“中央农业实验所成立……并逐步取代我国传统棉种”可知,近代自然科学的进步是推动变化产生的重要原因;由材料“陆地棉原产美洲危地马拉和墨西哥高原地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陆地棉之所以能引进中国与列强侵华有着密切关联,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与西方国家联系紧密。‎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信用”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多表述为“诚信”‎ ‎。在中国古代,作为伦理准则的诚信,适用于封闭的以血缘和地缘为纽带的“熟人社会”。诚信的实现要依靠“上行下效”,依靠榜样的力量。诚信是由社会舆论和个体内心信念保障实施的,如果不履行道德义务(如对君尽忠、对父母尽孝、对朋友诚信等)就会失去面子,不仅会受到他人谴责,而且会被人群疏远从而失去在社会关系中的地位。对于背信之人的惩罚,无需借助法律手段。诚信作为立身之本,作为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甚至成为治国之道,是社会正常运转的重要基础。‎ ‎——摘编自王玉花、宋桂红《谈中、西方文化中信用的观念》‎ 材料二 西方传统信用文化认为个人自由是缔结契约的前提。“信”是适用于“陌生人”之间的原则,是体现社会正义的重要方面,人们普遍认同诚信观念的经济价值。罗马法中已建立了相应的诚信契约制度。在诚信契约中,债务人不仅要承担契约规定的义务,而且必须承担诚实、善意的补充义务。建立在契约关系之上的西方信用文化带有法律和秩序的属性,能够起到协调人际关系、净化经济活动运行环境的作用。‎ ‎——摘编自李新庚《信用理论与制度建设研究》‎ ‎(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与西方在传统“信用”文化上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西方传统“信用”文化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共同的历史价值。‎ ‎【答案】(1)不同之处:‎ ‎(2)背景:中国:农业经济为主导;宗法观念的影响;儒家思想成为主流。‎ 西方:商品经济的发达;罗马法的影响;契约精神影响广泛。‎ 历史价值:协调人际关系,有利于社会稳定;净化经济活动的运行环境;是东西方思想发展史上的宝贵遗产。‎ ‎【解析】‎ ‎(1)不同之处:中国方面:由材料一“在中国古代,作为伦理准则的诚信,适用于封闭的以血缘和地缘为纽带的‘熟人社会’”可知,中国的信用文化适用于以血缘关系和地缘为纽带的“熟人社会”;由材料一“诚信的实现要依靠‘上行下效’,依靠榜样的力量……对于背信之人的惩罚,无需借助法律手段”可知,中国的信用文化是以榜样、社会舆论和道德约束进行保障的;由材料一“如果不履行道德义务(如对君尽忠、对父母尽孝、对朋友诚信等)就会……”可知,中国的信用文化侧重于社会伦理道德义务;由材料一“诚信作为立身之本,作为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甚至成为治国之道”可知,中国信用文化是立身之本、治国之道。‎ 西方方面:由材料二“‘信’是适用于‘陌生人’之间的原则,是体现社会正义的重要方面,人们普遍认同诚信观念的经济价值”可知,西方的信用文化适用于“陌生人之间”,是社会正义的表现,在内容上侧重于社会经济活动;由材料“罗马法中已建立了相应的诚信契约制度……建立在契约关系之上的西方信用文化带有法律和秩序的属性”可知,西方的信用文化是以制度和法律进行保障的。‎ ‎(2)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进行归纳分析。中国信用文化的产生主要和农业经济的发展、宗法观念的影响、儒家思想的影响等。西方信用文化的产生主要和商品经济的发达、罗马法的影响、契约精神的影响等。‎ 历史价值:首先,文明具有多样性,即使中西方的信用文化在侧重点、适用范围等方面存在差异,但必须要肯定的是它们都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宝贵遗产;其次,结合材料一、二的相关论述可知,中西方的信用文化都是人的立身之本,能有效地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稳定;最后,中国古代的商人群体同样也非常推崇信用文化,讲究诚信经营,再结合材料二的相关论述可知,中西方信用文化都有利于净化经济活动的运行环境。‎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