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7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度尾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www.ks5u.com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个小题,9分) 城中水景 城市景观中不可无水。即使不傍河海,亦无湖泊,或虽有河湖,但某些大的建筑物与公众共享空间却离那些自然水域颇远,那么,以人工力量来营造小规模的水景便成为必要的了。 中国古典建筑的庭院乃至园林的布局中极少有喷泉的设置,是由中国与西洋不同的文化心理所决定的。在中国人的心目中,“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不仅是诗,也是理。中国的地势总体而言是朝东倾斜,因此在经济、文化一贯比较发达的东部地区,人们认为水的存在常态一是“泻”,一是“平”。而中国文化中影响最大的儒家文化与道家文化都强调顺应事理天意,故而在中国古代的诗词曲赋中,存在着大量咏赞瀑布与平湖的文句,以水的自然泻落与若镜映物为美:“日照香炉生紫烟……疑是银河落九天”,“庐山秀出南斗旁……影落明湖青黛光”等等。“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此为大景;“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这是小景。总之绝少歌咏赞叹水的上喷蹿跳。 以北京为例,紫禁城那么堂皇富丽的庞大建筑群,景点繁多,花样迭出,可是却无一处喷泉。而在西洋,哪怕是规模要小得多的皇宫里,也总会有不止一处的喷泉设置。此非不能也,而是不爱也。我们都知道乾隆在位时,宫中的西洋供奉曾为他在圆明园中设计过有“大水法”的西洋楼景点,李翰祥拍《火烧圆明园》时还搭出了大堂的布景,展示那一喷泉齐溅的景观。其实我们并不能找到自乾隆到慈禧特别喜欢那喷泉的文献资料,圆明园的“大水法”只不过是中国统治者偶尔容忍一点西洋“淫巧奇技”的小例子罢了,喷泉始终未能进入中国园景文化的主流。 没有喷泉的中国园林,顺应“水往低处流”的自然属性,却也创造出了种种至美的佳境。《红楼梦》所描写的大观园,以沁芳闸为核心的水景布局,基本上概括出了中国人对水的审美心态。 随着审美情趣的丰富,城市人造景观中对人工喷泉的营造成了越来越热门的事情。以北京而论,虽未必有昔日圆明园那么集中、复杂的喷泉组出现,但节日期间天安门广场的喷泉,北京游乐园的“水幕电影”,一些公众共享空间的音乐喷泉,以及各大饭店宾馆内外的大大小小的形态各异的喷泉,已然构成了一派新的 - 16 - “城中水景”。喷泉不仅润泽着城市空气,可以与现代化的建筑物整合为一种美妙的景观,而且,这种偏“逆水性而嬉弄之”的浪漫情怀,激发出人们一种昂扬的创新精神。 然而,目前一些建筑物内外的喷泉,有一种赶时髦甚至是盲目“西化”的倾向,或者是“为喷泉而喷泉”,又全然道不出之所以那样“嬉水”的美学动机。其实,如果建筑物整体是民族风格的,那么,在以水布景时,无妨仍取中国古典式的“泻”与“平”的造境法。即使是西洋人以洋美学追求为主体的设计,有时也很会从中国古典美学中汲取精华,取得“出奇制胜”的效果。如果在宏阔的公众共享空间中对水的运用,主要不是使其上扬,而是用沿着墙面流泻与营造出大面积水池的方式,就会很有点“水自天来眼波横”的意趣。 (节选自刘心武《我眼中的建筑与环境》) 1.下列关于“城中水景”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城中水景”包括在离自然水域颇远的某些大型建筑物和公众共享空间内外以人工力量营造的小规模水景。 B.“城中水景”不拘一格,既可以是形态各异、“上喷蹿跳”的喷泉,也可以是具有“水往低处流”自然属性的瀑布。 C.“城中水景”能润泽城市空气、与现代化的建筑物整合为一种美妙景观,对城市来说,它是一种很必要的景观。 D.在营造“城中水景”时,中国古典式“泻”与“平”的造境法也会被西洋人在主体设计中出奇地运用。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的文化心理,使人们认为水的存在常态是“泻”和“平”,所以,中国古典建筑的庭院乃至园林的布局中大多没有喷泉的设置。 B.《红楼梦》大观园中以沁芳闸为核心的水景布局,基本上反映了中国人顺从和适应水的自然属性的传统审美心态。 C.人工喷泉偏“逆水性而嬉弄之”的浪漫情怀能激发人们昂扬的创新精神已成共识,这种共识导致城市人造景观中对喷泉的营造越来越热。 D.“水自天来眼波横”的意趣,能在宏阔的公众共享空间通过让水沿着墙面流泻与营造出大面积水池的方式来表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16 - A.儒家文化与道家文化都强调顺应事理天意,因此人们以水的自然泻落与若镜映物为美。中国古代的诗词曲赋中有关水的文句,很多都是咏赞瀑布和平湖的。 B.“日照香炉生紫烟……疑是银河落九天”表现了水“泻”的常态,“庐山秀出南斗旁……影落明湖青黛光”表现了水“平”的常态。 C.紫禁城庞大的建筑群无一处喷泉,而规模要小得多的西洋皇宫里,总会有不止一处的喷泉设置,这表现了当时中国社会闭关自守缺乏文化交流的状态。 D.道不出喷泉“嬉水”的美学动机,为赶时髦而盲目设置喷泉,倒不如采用中国古典式的造境法,或许还能营造出“水自天来眼波横”的意趣。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个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战争打得很苦,一个连的兵力被吞噬。敌人的炮火还在猛攻,连长放下望远镜,掏出烟,指指身后的山崖,对身边的丁二娃说,看到了吧,那有一线天,不怕死就从那攀上去,或许有救;还有就是做假投降,等敌人上来和他们同归于尽。 丁二娃想了想,说,听你的连长,我这命,活着是你的,死了是阎王的。 连长拍着丁二娃的肩说,好小子,下辈子若带兵,我还带你。 丁二娃嘿嘿地笑,黑一块白一块的脸,到处是憨相。 鬼子的又一轮冲锋开始了。连长把十几颗手榴弹依次捆在内衣里。连长瘦,穿上衣服和没捆一个样。 丁二娃也想像连长那样往腰间捆,可是办不到,没有了,他除了有七颗子弹,别的什么都没有了,这让他很沮丧,有一身的力气没处使,只等着送死。 连长捆好手榴弹,他回过头对丁二娃说,娃子,你上一线天吧,全国解放那天,你给我立个碑,也好在人世留个念想儿。丁二娃听了连长的话,打了个立正,连长,丁二娃誓死陪你战斗到底! 鬼子越来越近了,前一排已经直起了腰身。 二娃,把前边那个军官干掉。连长说。二娃躲在树后,只一抬手,那个军官应声倒下。二娃退下来,跑向南边的阵地,还是手起枪落,又一个鬼子应声倒下。 鬼子开始小心了,他们由站着迫近改为匍匐前进,而二娃的子弹也快用完了。 二娃只有在死去的战友身上寻找武器,正翻着,就听连长哼了一声,之后倒在了他的脚下。二娃看到,一颗子弹,正中连长的眉心,就像小时候,妈妈在姐姐的眉心点上个小红点。 - 16 - 妈的小日本!二娃向着鬼子的队伍甩了两枪,可是子弹太贵重了,就剩三颗了,由不得他浪费。他勉强在一战友身下翻出一颗手榴弹,迅速抛了出去。随着轰隆一声巨响,二娃突然改了主意,何不趁机逃跑,逃跑可比和敌人同归于尽更有赚头。二娃看一眼连长说,连长,反正你也死了,我就不跟你去了,我会给你报仇的!他把刚才对连长的许诺忘个一干二净。 二娃双手遮住嘴巴对着鬼子喊,别开枪,我们投降! 二娃又喊,我们身上都捆着手榴弹,你们若开枪,就连你们一起炸飞喽。 鬼子真就没有开枪,但也没有向前半步,二娃趁机把连长抱起放在战壕沿上,只露出上半身,两边用战友的尸体支撑着。连长的头一直傲立着,不偏也不倒,两眼怒目圆睁,身旁的战友也簇拥着他,如同抬一部轿子,去和小日本算账。阵地静了下来,小鬼子在一步步靠近,而这会儿的二娃,已经不在连长的身边了,他凭着一身好功夫,两腿蹬住崖壁,双手倒换着,一点一点攀上一米宽、二十几米高的一线天。 几乎是一眨眼的光景,鬼子上来了,他们战战兢兢、层层叠叠围住了连长,判断他是否还活着,就在他们举棋不定,想上前试试连长还有没有气息时,不知从什么方向,射来三枪,一枪打死鬼子为首的军官,一枪打翻了想试连长是否还活着的那个士兵,而第三枪则打在连长腰间那捆手榴弹上。 顿时,数声爆炸,火光冲天,一朵朵红磨菇瞬间绽放,染红了半个阵地。 (有删改) 4.下列对这篇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连长为丁二娃指出了两条路,他希望丁二娃选择生路,因为丁二娃很年轻,而且非常服从命令。 B.文中写连长往身上捆手榴弹时,强调“连长瘦,穿上衣服和没捆一个样”,是为结尾鬼子被炸死埋伏笔。 C.连长被子弹击中的眉心使丁二娃联想到妈妈在姐姐的眉心上点的小红点,这个细节表现出了战争的残酷。 D.丁二娃最后仅剩下三颗子弹这个情节非常重要,与后文的三枪相呼应,可见此处并非闲笔,体现了作者的精心构思。 5.小说中丁二娃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 - 16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有人认为小说的标题应该是“第三条路”,也有人认为小说的标题应该是“英雄”,你认为哪一个标题更合适?请结合文本谈谈自己的观点和理由。(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个小题,12分) 材料一: 《中国农村发展报告(2018)》显示,城乡在供水、燃气、污水处理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等方面均存在较大的差距:城市的燃气普及率是村庄的4.26倍,城市的污水处理率是村庄的4.67倍。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平均标准和平均支出水平分别是农村居民的1.6倍和2.1倍,全国乡村65岁及以上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高达12.5%,比城镇高2.9个百分点。 大规模快速城镇化带动了中国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空间结构的变迁,大量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就业和生活,农民提高了收入,推进了农村的城镇化。《中国农村发展报告(2018)》认为,在快速城镇化过程中,我国乡村发展面临着一系列的困境,突出表现在:一是现代农业发展乏力,滞后于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二是农村环境问题突出,老龄化、空心化较为严重;三是农业劳动力人力资本水平较低。 (摘编自温源《乡村振兴 如何增优势补短板》,《光明日报》2018年8月7日) 材料二: 2013-2017年中国农民工统计表(资料国家统计局) 材料三: 当前,各类人才短缺成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难点。随着城镇化加速推进,乡村特别是贫困村,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青壮年劳动力外流,出现农村人口“老龄化”、农村“空心化”现象,致使农村发展中人才短缺的问题日益突出。 造成乡村人才短缺的原因众多:教育的目标偏失,导致高等教育或职业技术培养的“人才” - 16 - 和升学无望的初高中毕业生都主动或被动地向经济发达地区单向输出。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迫使农村人才为改变自身或家庭命运通过各种途径离开农村流向城市。农业产业投资大、风险高、效益难以保障的先天劣势,使得农村难以留住人才,大量优质青壮劳动力离开乡土。政府培训错位,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缺乏吸引力且形式不合理,致使在乡人才难以得到“营养补充”。 人才兴则乡村兴。为破解乡村振兴人才短缺这一困局,各地应牢固树立“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理念,坚持立足中国国情,借鉴国际有益经验,从不同方面聚集人气共建美丽乡村。盘活人才存量,减少人才外流,扩大人才增量,鼓励人才进村。打好感情牌,广泛深入挖掘域外人才资源,通过亲情、乡情感召他们参与“反哺工程”,支援家乡建设。 (摘编自郭君平《激活乡村振兴的人才活力》,《光明日报》 2018年8月7日) 材料四: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古代道路饱含岁月之美、文明之美,但随着现代交通运输体系的建立和高速的城市化,许多古道被遗忘在深山之中,道路所承载的宝贵文化遗产也逐渐凋敝。近年来广东省积极开展相关工作以修复和活化古驿道。这些举措不仅有助于寻找历史的根、追溯精神的魂,而且还能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整合各方资源、助推乡村振兴。 南粤古驿道,是古代广东境内用于传递文书、运输物资、人员往来的通道,包括水路和陆路,官道和民间古道。700余公里的古道为岭南大地留下了数不胜数的历史文化遗产。南粤古驿道对于岭南文化的形成也产生过重大影响。如今南粤古驿道的保护与利用为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的发展动能,许多沿线村庄采用“古驿道+文化”“古驿道+体育”“古驿道+旅游”和“古驿道+特色农业”等创新模式,活化利用沿线历史文化遗产,打造多元文化主题线路,带动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摘编自许振声、吴春燕《广东“古驿道+”串起1320个贫困村振兴路》,《光明日报》2018年8月7日)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空间结构的变迁,大量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就业和生活、农民收入增加,都得益于大规模快速城镇化。 B.从材料二看,0013-2017年间,农民工外出务工的规模逐年递增,而增速则从2013年的2.4%降至1.7%,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 C - 16 - .加速推进城镇化,使得农村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青壮年劳动力外流,出现了农村人口“老龄化”、农村“空心化”现象。 D.保护南粤古驿道,活化利用历史文化遗产,打造富有特色的旅游线路,带动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发展动能。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城市燃气普及率、污水处理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平均标准和平均支出水平、65岁及以上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等均高于农村。 B.现代农业发展乏力,环境问题突出,老龄化、空心化较为严重,农业劳动力人力资本水平较低,是我国乡村发展面临的问题。 C.各类人才短缺,已经成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难点,乡村振兴需要破解乡村建设中人才不足的困局。 D.积极开展修复和活化古驿道工作,有助于寻找历史的根、追溯精神的魂,还能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整合各方资源、助推乡村振兴。 9.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人才。造成了乡村人才短缺有哪些因素?对此,你有怎样的建议?请结合文本分析作答。(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李觉,字仲明,本京兆长安人。太平兴国五年举九经,起家将作监丞、通判建州,秩满,州人借留,有诏褒之,就迁左赞善大夫、知泗州,转秘书丞。太宗以孔颖达《五经正义》诏孔维与觉等校定。王师征燕、蓟,命觉部京东诸州刍粮赴幽州。维荐觉有学,迁《礼记》博士,赐绯鱼。 雍熙三年,与右补阙李若拙同使交州,黎桓谓曰:“此土山川之险,中朝人乍历之,岂不倦乎?”觉曰:“国家提封万里,列郡四百,地有平易,亦有险固,此一方何足云哉!”桓默然色沮。使还,久之,迁国子博士。 - 16 - 端拱元年春,初令学官讲说,觉首预焉。太宗幸国子监谒文宣王毕升辇将出西门顾见讲坐左右言觉方聚徒讲书上即召觉令对御讲。觉曰:“陛下六龙在御,臣何敢辄升高坐。”上因降辇,令有司张帟幕,设别坐,诏觉讲《周易》之《泰卦》,从臣皆列坐。觉因述天地感通、君臣相应之旨,上甚悦,特赐帛百匹。 俄献时务策,上颇嘉奖。是冬,以本官直史馆。右正言王禹偁上言:“觉但能通经,不当辄居史职。”觉仿韩愈《毛颖传》作《竹颖传》以献,太宗嘉之,故寝禹偁之奏。淳化初,上以经书板本有田敏辄删去者数字,命觉与孔维详定。二年,详校《春秋正义》成,改水部员外郎、判国子监。四年,迁司门员外郎,被病。假满,诏不绝奉,卒。 觉累上书言时务,述养马、漕运、屯田三事,太宗嘉其详备,令送史馆。觉性强毅而聪敏,尝与秘阁校理吴淑等同考试开封府秋赋举人,语及算雉兔首足法,觉曰:“此颇繁,吾能易之。”及成,果精简。淑意其宿制,即试以别法,皆能立就,坐中皆叹伏。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九十》)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宗幸国子监/谒文宣王/毕升辇将出西门/顾见讲坐左右/言觉方聚徒讲书/上即召觉/令对御讲/ B.太宗幸国子监谒文宣王毕/升辇将出西门顾见/讲坐左右/言觉方聚徒讲书/上即召觉/令对御讲/ C.太宗幸国子监谒文宣王毕/升辇将出西门/顾见讲坐/左右言觉方聚徒讲书/上即召觉/令对御讲/ D.太宗幸国子监/谒文宣王/毕升辇将出西门/顾见讲坐/左右言觉方聚徒讲书/上即召觉/令对御讲/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秩满:谓官吏任期届满。如唐代钱起“秩满归白云,期君访谷口”中“秩满”即为此意。 B.《礼记》:据传成书于西汉,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是儒、释、道思想的资料汇编。 C.国子监:中国古代隋朝以后的中央官学,为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又称国子学或国子寺。 D.秋赋:也称秋贡、秋荐,唐宋时州府向朝廷荐举会试人员的选拔考试。因于秋季举行,故有此称。 - 16 -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觉学问精深,政绩卓越。他明晓《九经》,参与孔颖达《五经正义》校定;担任将作监丞、建州通判,受到朝廷褒扬。 B.李觉涉远为官,不畏艰苦。与李若拙出使交州时,别人认为前往此地辛苦劳累,他却认为不足挂齿。 C.李觉仕途顺畅,颇受赏识。皇上对他所献策略以及所作《竹颖传》大加赞赏,王禹偁也大力举荐他。 D.李觉关心时局,聪慧机敏。他对当时的一些政务有很好的论述,得到太宗认可;在计算方法上也有独到见解。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上因降辇,令有司张帟幕,设别坐,诏觉讲《周易》之《泰卦》,从臣皆列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淑意其宿制,即试以别法,皆能立就,坐中皆叹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秋风(其二)杜甫 秋风渐渐吹我衣,东流之外西日微。 天清小城捣练急,石古细路行人稀。 不知明月为谁好,早晚孤帆他夜归。 会将白发倚庭树,故园池台今是非。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的第一句直陈题目,写秋风的声响,又以“我衣”二字引人入境,让人似感身上寒意,为全诗奠定基调。 B.第二句为诗人远望所见,逝水滚滚东流,残日西堕,光线微弱,让人顿生暮年如是、桑榆晚景的感伤。 C.第三、四两句写秋风起天气清,风中传来声声急促的戍军练兵之声,山高路窄,小径少人行,四周一片寥落。 - 16 - D.诗的前四句重在写景,诗人身上所感到的,眼中所见到的,耳中所听到的,天地四方,暮景处处,寒冷凄绝。 15. 这首诗的后两联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悲喜之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诗人不惧挫折、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2)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节选)》中表达求学时苦中作乐、不在意物质匮乏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琵琶行》里琵琶女演奏时,用“ ”的指法弹奏出美妙的《霓裳》和《六幺》;最后,“”,使四弦齐响,余味无穷。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2019年4月,巴黎圣母院起火的消息掀起了一阵波澜。一场大火来势汹汹,有800多年历史的巴黎圣母院遭严重损毁。2018年9月,一场持续整晚的大火使巴西国家博物馆几乎毁于一旦。 这些 的教训提醒我们,人类历史中的文化古迹有可能会消逝。文化保护是一场同时间的赛跑,因为随着时间推移,那些的文物都不可避免地日渐老化。保护,意味着老与新的巧妙结合。( ),使文化记忆得以传承,这是历史的使命,每一代人。文化保护工作要凝聚社会共识,让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进来,形成合力。有些损毁或许无法避免,但有没有对保护工作,结果会大不一样。如果巴黎圣母院在翻新工程伊始,就对各种可能出现的火情有所警惕、建立预案,或许我们今天目睹的结果又会是另一番场面。虽然文化保护并不追求绝对性,但可以最大限度地限制文物损毁和文物衰老,为文化延续活力注入源源不竭。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沉痛 留传 责无旁贷 全力以赴 B.沉痛 流传 义不容辞 全神贯注 C.沉重 流传 责无旁贷 全神贯注 D.沉重 留传 义不容辞 全力以赴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我们应最大可能地重新激活文物,在过去与未来的往复行进中 B.在过去与未来的往复行进中,我们应最大可能地重新激活文物 - 16 - C.在未来与过去的往复行进中,文物应最大可能地被我们重新激活 D.文物应最大可能地被我们重新激活,在未来与过去的往复行进中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虽然文化保护并不追求绝对性,但可以最大限度地延缓文物损毁和文物衰老,为文化延续注入源源不竭的活力。 B.文化保护虽然并不追求绝对性,但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文物损毁和文物衰老,使文化延续的活力源源不竭。 C.文化保护虽然并不追求绝对性,但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文物损毁和延缓文物衰老,为文化延续注入源源不竭的活力。 D.虽然文化保护并不追求绝对性,但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文物损毁和延缓文物衰老,为文化化延续的活力注入源源不竭。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6个字。(6分) 植物的传粉方式主要分为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 ① ,一棵植物就能产生种子;异花传粉则需要传粉媒介的帮助。通常的观点可能认为,在恶劣的环境中多数植物应该通过不依赖媒介传粉的自花传粉的方式产生种子。 ② ,高海拔地区采用异花传粉产生种子的植物比例要高于低海拔地区。在高海拔地区,传粉媒介通常是昆虫。 ③ ,其中最主要的一种方式就是增强花的展示度以增加对昆虫的吸引力。 2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5分) Copyleft指著佐权,意为著作权方允许二次创作者使用,传播,修改,但二次创作出来的作品需要以相同方式回馈社会。通俗地讲,就是创造性抄袭。从综艺节目、电影、电视剧、歌曲、网络小说等大众文化,到新闻稿件、绘画、学术论文等专业领域,创造性抄袭几乎无处不在。 你对于“创造性抄袭”持什么观点?请扼要表达,并通过举例(或比喻、引用、因果分析等)阐述理由。 所持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0字以内)(2分) 阐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0字以内)(3分) 四、作文(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材料一: - 16 - 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十九大政府工作报告》 材料二: 《任正非正传》记录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新员工,北大毕业,刚到华为时,就公司的经营战略问题,洋洋洒洒写了一封“万言书”给任正非,原以为自己独到的见解能够打动领导,却收到任正非批复:“此人如果有精神病,建议送医院治疗,如果没病;建议辞退。”没有脚踏实地实践的人,如果给了他发言的机会,往往会坑了一个管理者。 以上材料给了你怎样的感悟和启示?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 1.C(对象搞错,“能润泽城市空气……美妙景观”说的是“喷泉水景”的作用。文章第5节“喷泉不仅润泽着城市空气,可以与现代化的建筑物整合为一种美妙的景观”。) 2.C(原因分析错误,“已成共识”的说法与原文末段第1句内容相矛盾) 3.C(曲解文意,“表现了当时中国社会闭关自守缺乏文化交流的状态”有误,应为 - 16 - “表现了当时中西文化心理的差异”。当时还有有文化交流的。) 4.AE.(A项“因为丁二娃很年轻,而且非常服从命令”,强调因果,不是年轻的问题,而是展示的服从天职;E项无中生有,就没有明暗两条线索) 5.①忠诚勇敢。连长跟他说有两条路时,他选择了陪连长战斗到底;②为人憨厚。文中有对他的肖像描写“黑一块白一块的脸,到处是憨像”;③枪法精准。连长让他射击谁,他都是一枪命中,最后三枪也是准确无误;④机智变通。他在连长死后故布疑阵,引敌人上钩,消灭了很多敌人,没有死守和连长的约定,改变主意决定留得有用之躯,为连长报仇。(1点2分,任答3点5分) 6.示例一:以“第三条路”做标题更合适。①使主人公丁二娃形象更加鲜明。连长指出了两条路,丁二娃却找到了第三条路,从而表现出他的脑筋灵活、善于变通。②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看完题目,读者在阅读中就会有意识去寻找“第三条路”,但谜底却直到结尾才揭晓,有戏剧化效果。③有利于深化文章主旨。文章赞扬了丁二娃坚定而又善于动脑的战斗精神,“第三条路”正是对这种精神的集中表现。 示例二:以“英雄”做标题更合适。①有利于突出主人公群像。本文中的主人公不只丁二娃一个,连长也是主人公,用“英雄”做题目更有概括性。②英雄事迹贯穿全文情节。全文都是围绕两位主人公的英雄表现来写的,文题相符。③有利于凸显文章主旨。连长以身殉国,丁二娃全身而退,结局虽然不同,但都是值得赞扬的大英雄,表达了对他们的礼赞。 7.B(“增速则……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错,从图中可以看出2013—2017年的增速分别是:2.4、1.9、1.3、1.5、1.7,2013年到2015年为递减,从2015年到2017年则是递增。) 8.A(“65岁及以上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等方面城市均高于农村”错,原文是“全国乡村65岁及以上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高达12.5%,比城镇高2.9个百分点。”) 9.①教育目标偏失,导致人才向经济发达地区单向输出。②城乡二元结构体制,迫使农村人才流向城市。③农业产业投资大、风险高、效益难以保障,使得农村难以留住人才。④政府培训错位,乡村人才难以得到“营养补充”。(集中在“材料三”第二段。每答对一点1分。) 建议:①乡村在城镇化进程中要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让人才有用武之地(根据材料一概括)。② - 16 - 要优化乡村文化环境,拓宽乡村振兴渠道,通过创新发展模式留住人才(根据材料四概括)。③盘活人才存量,扩大人才增量,通过亲情、乡情感召他们参与家乡建设,聚集各类人才共建美丽乡村(根据材料三概括)。(2分,能结合材料,合情合理概括两点即可。) 10.C 11.B 12.C 13.①皇上于是下了辇车,让官吏张设帐幕,另外设置座位,令李觉讲解《周易》中的《泰卦》,随从的大臣都依次而坐. ②吴淑怀疑(猜测)他是预先做好的,就用其他的方法来测试他,他都能够立即完成,在座的人都赞叹佩服. 参考译文: 李觉,字仲明,本是京兆长安人.太平兴国五年因通晓《九经》被举荐,开始做官担任将作监丞、建州通判,任期将满,建州百姓请求让他留下,皇上下诏书褒奖他,晋升做左赞善大夫,掌管泗州,转任秘书丞.宋太宗拿孔颖达的《五经正义》下令让孔维和李觉校定.朝廷的军队出征燕、蓟,命令李觉布置将京东各州粮草运往幽州.孔维推荐李觉,认为他有学问,李觉升迁为《礼记》博士,赏赐绯袍鱼袋(五品官职). 雍熙三年,和右补阙李若拙一同出使交州,黎桓对他说:“这地方山川艰险,中原的人忽然到这里,难道不疲倦吗?”李觉说:“我们的国家疆土有万里之广,郡县有四百个,土地有平坦的,也有险峻的,这样的地方哪里值得说呀!”黎桓不说话,神色沮丧.李觉出使回来,很久之后晋升为国子博士. 端拱元年春天,刚让学官讲学,李觉首先参与.宋太宗驾临国子监拜谒文宣王结束,登上辇轿要从西门出去,回头看见有人在座位上讲学,左右侍臣说李觉正在聚集门徒讲授经书,皇上就召来李觉,让他对着皇上讲学.李觉说:“您高高在上,我怎么敢就登上讲说之位呢.” 皇上于是下了辇车,让官吏张设帐幕,另外设置座位,令李觉讲解《周易》中的《泰卦》,随从的大臣都依次而坐.李觉于是讲述天地感应相通、君臣相合的要旨,皇上非常高兴,特意赏赐他百匹布帛. 不久李觉进献论时务的对策,皇上对他十分嘉奖.这年冬天,凭主管官员的身份在史馆当值.右正言王禹偁进言说:“李觉只是能通晓经书,不应当就这样担任史官职务.” - 16 - 李觉模仿韩愈的《毛颖传》写了一篇《竹颖传》来献给皇上,宋太宗赞许他,因此搁置了王禹偁的奏章.淳化初年,皇上因为经书的版本被田敏擅自删去了许多字,任命李觉和孔维详细校定.淳化二年,详细校定的《春秋正义》完成了,改任水部员外郎、做国子监判官.淳化四年,升任司门员外郎,遭受疾病.请假期满,皇上下诏不断绝他的俸禄,直到去世. 李觉多次上书谈论时务,阐述养马、漕运、屯田三件大事,宋太宗赞许他写得详细齐备,让人把奏章送交史馆.李觉的性格刚强坚毅、聪慧敏锐,曾经和秘阁校理吴淑等人一同考开封府的秋赋举人,谈及雉兔首足的计算方法,李觉说:“这个方法太繁琐,我能使计算变得简易.”等到完成,果然精巧简便了.吴淑怀疑(猜测)他是预先做好的,就用其他的方法来测试他,他都能够立即完成,在座的人都赞叹佩服. 点评 文言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14. C。本题中,C项“风中传来声声急促的戍军练兵之声”理解有误,“捣练”是捣洗丝绢,意指家中人为远行人备置寒衣。故选C。 15. ①诗歌的后两联抒发诗人漂泊在外,既悲又喜的思归之情。②最后四句,句句饱含悲情,望月思归而难归为悲,挂帆可还乡却不是今夜为悲,他日归家却已漂泊一生华发满头为悲,牵挂故园池台不知是否残毁为悲。③但悲情中也有乐笔,诗人想象早晚有一天会在月夜乘舟归乡,会倚靠庭园旧树欣然满足,饱含希望之乐。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6.(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3)轻拢慢捻抹复挑 曲终收拨当心画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A - 16 - 。沉痛:深深的悲痛;深刻而令人痛心的。沉重:分量中,程度深;(心情)忧郁,不愉快。流传:遗留下来传给后代。流传:传下来或传播开。责无旁贷:自己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义不容辞:道义上不允许推辞。全力以赴:把全部力量投入进去。全神贯注:全副精神高度集中, 18.B。“在过去与未来的往复行进中”与上文“意味着老与新的巧妙结合”衔接并照应;下文“使文化记忆得以传承”的主语应是“我们”。 19. C。 A语序不当,“文化保护”应移到“虽然”前面;搭配不当,“延缓”与“损毁”不搭配。B搭配不当,“减少”与“衰老”不搭配。D语序不当,“文化保护”应移到“虽然”前面;“为文化延续的活力注入源源不竭“句式杂糅 20、①自花传粉不依赖传粉媒介 ②但实际调查的结果恰好相反 ③植物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吸引昆虫 21、(1)创造型抄袭,要依著作权方的要求,做好合理借鉴演绎,回馈社会。 (2)创造型抄袭,不是照搬复制,是有条件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借鉴,要以诚信为镜,激发新灵感,完成超越。 四、写作。(60分) - 16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