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河南省洛阳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河南省洛阳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洛阳市2018—2019学年高一质量检测 历史试卷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共6页。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48分)‎ ‎1.周灭商后,面对广大的土地和空间,摈弃了夏商时代的外服制统治方式,而将土地分封给功臣、子弟和臣服的异姓诸侯,让他们去拓荒、保土和安民,推广周天子的一统政治。这说明西周的分封制 A. 确立了中央集权体制 B. 强化了周天子对地方直接控制 C. 保证了统治秩序稳定 D. 推动国家政权由松散趋向严密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摈弃了夏商时代的外服制统治方式,而将土地分封给功臣、子弟和臣服的异姓诸侯”“ 推广周天子的一统政治”等信息可知,西周的分封制比夏商时代的制度强化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控制力,因此西周的分封制推动国家政权由松散趋向严密,故D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秦朝时期建立,而不是西周时期,故A选项错误;西周的分封制下诸侯独立性大,周天子不能通过分封制对地方直接控制,故B选项错误;一定程度上能够保证统治秩序的稳定是宗法制,而不是分封制,故C选项错误。‎ ‎2.宋太祖时期曾颁布诏令,要求科举及第举人不得“辄拜知贡举官”,不得称呼考官为恩门、师门,亦不得自称门生,而只能称“天子门生”。这些诏令 A. 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B. 有利于皇权的加强 C. 推进科举的制度化 D. 打击了贵族的特权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要求科举及第举人不得‘辄拜知贡举官’”“ 不得称呼考官为恩门、师门,亦不得自称门生,而只能称‘天子门生’”等信息可知,宋太祖这样做是防止负责科举的官员对应试举人有所偏私,形成师生关系,影响国家政治秩序,因此材料中的诏令旨在防止选官结党营私,这有利于加强皇权,故B选项正确;材料“不得称呼考官为恩”可知,宋太祖防止负责科举的官员,而不是针对丞相,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体现了宋太祖防止负责科举的官员而颁布的诏令,没有体现科举的制度化问题,故C选项错误;材料内容强调了防止形成师生关系而结党营私的问题,没有体现贵族特权的问题,故D选项错误。‎ ‎3.在《利维坦》中,霍布斯谈到:“古希腊人经常推崇的自由,不是个人的自由,而是国家的自由。”由此可知,古希腊 A. 个人自由缺乏制度保障 B. 民主政治进人衰退时期 C. 城邦政治注重集体意志 D. 城邦剥夺公民个人自由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古希腊的民主政治。根据材料“不是个人的自由,而是国家的自由”体现出集体主义下的自由,说明古希腊城邦政治注重集体意志,故C选项正确;根据材料内容可知,国家自由高于公民个人自由,即可以理解为公民的许多利益来自于城邦,没有城邦为基础,公民的权利便无法得到保障,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体现了古希腊民主政治的特点,没有体现民主政治进人衰退时期,故B选项错误;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城邦体制下,公民具有各项民主权利及个人自由,故D选项解读材料有误。‎ ‎4.公元前5世纪中期,罗马制定了内容广泛,条文比较明晰的《十ニ铜表法》・实现了从习惯法到成文法的转变。这一转变 A. 目的在于维护平民的利益 B. 巩固了罗马帝国的统治 C. 缓和了贵族与平民的矛盾 D. 适应了外来移民的需要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十二铜表法》的意义。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十二铜表法》的制度改变了以往贵族随心所欲解释法律的局面,使得审判、量刑皆有法可依,贵族对法律的随意解释受到限制,这有利于缓和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故C选项正确;《十二铜表法》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平民的利益,但其制定的目的不是为了维护平民的利益,故A选项说法有误;《十二铜表法》制定于公元前5世纪,不是制定于罗马帝国统治时期,故B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万民法才是适应了外来移民的需要,而不是《十二铜表法》,故D选项错误。‎ ‎5.1688年11月,荷兰执政威廉率领远征军登陆英国,国王詹姆士二世出逃。英国议会通过了詹姆士二世“退位”的决议,正式立威廉为国王,玛丽为女王。此举 A. 冲击了传统的“君权神授”观念 B. 使英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C. 意在通过双王相互牵制防止独裁 D. 解决了英国国王与议会间的矛盾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荷兰执政威廉率领远征军登陆英国,国王詹姆士二世出逃”“ 英国议会通过了詹姆士二世‘退位’的决议,正式立威廉为国王,玛丽为女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88年光荣革命,议会战胜了王权,国会决定由威廉和玛丽共同继承王位,冲击了传统的“王权神授”观念,故A选项正确;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君主立宪开始确立,国王仍然掌握行政权,以后英国国王逐渐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故B选项错误;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使君主的权力受到宪法制约,并非通过双王相互牵制防止独裁,故C选项错误;英国国会与议会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能解决的,故D选项错误。‎ ‎6.1875年,法国国民议会仅以一票多数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在法律上确立了共和政体。1884年,法国议会又通过决议“政府的共和国形式不得作为宪法修改提议的对象”。这反映出当时的法国 A. 总统和议会之间相互制约 B. 君主派的力量仍然强大 C. 民主政治进程具有曲折性 D. 总统共和制更符合国情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国国民议会仅以一票多数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政府的共和国形式不得作为宪法修改提议的对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国的君主派和封建势力强大,共和制度仍然面临众多反对势力,需要立法保护,故B选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法国共和制度以微弱的一票通过,说明当时的君主派势力也强大,没有体现总统和议会之间制约的问题,故A选项错误;法国共和之路确实曲折,但材料中没有反映政权几度更迭的民主政治进程,故C选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总统共和制和其他制度的比较,不能得出“更符合”的结论,故D选项错误。‎ ‎7.下图是英国输华货物总值变化示意图(单位:万英镑)。图中所示现象 A. 说明闭关锁国政策仍然在执行 B. 表明传统自然经济未发生变化 C. 缘于近代民族工业的快速发展 D. 成为列强再次武装侵华的原因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1842-1845年,英国输华货物呈现上升趋势,主要是因为《南京条约》开五口通商,之后呈现下降趋势,主要原因是自然经济的抵制作用,正是由于英国输华货物未达到预期,故归结于清王朝开放程度不够,于是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故D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开五口通商即打破了闭关锁国的政策,故A选项错误;鸦片战争后,沿海地区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故B选项错误;中国民族工业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故C选项错误。‎ ‎8.袁世凯幕僚张一鏖曾说“清之亡实亡于庚子而非亡于・辛亥”。孙中山则说庚子事变后,“同情革命的與论大增。有志之士多起救国之思”。导致该认识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庚子事变后 A. 清政府的民族抵抗意识丧失 B. 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C. 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 D. 民族民主意识开始觉醒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清之亡实亡于庚子而非亡于辛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庚子国变即是八国联军侵华后清政府成为洋人统治中国的工具,清政府的民族抵抗意识丧失,故A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战败后至八国联军侵华战败后,中国一直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这时中国社会性质没有发生变化,故B选项错误;甲午中日战败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但这与材料中的认识无关,故C选项错误;八国联军侵华战败后,清政府成为洋人统治中国的工具,有识之士认识到推翻清政府的必要性,民族民主意识逐渐觉醒,但不能说民族民主意识开始觉醒,故D选项说法有误。‎ ‎9.1931年的一份中共党内出版物论述:要反对“枪杆子主义”和“农民意识的地方观念和保守观念”,要准备中心城市的武装起义,以期达到革命在“一省或数省的首先胜利”。上述主张 A. 推动了工农革命根据地的壮大 B. 直接导致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 C. 未能正确认识当时中国的国情 D. 体现了党中央坚持右倾错误方针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要反对‘枪杆子主义’和‘农民意识的地方观念和保守观念’”“ 要准备中心城市的武装起义”等信息可知,这时期仍然主张城市中心论,还没有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说明这时期还未能正确认识中国的国情,故C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随着中共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才推动了工农革命根据地的壮大,故A选项错误;直接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是博古、李德等人执行王明的“左”倾教条主义路线,导致红军损失惨重,故B选项错误;这时期准备中心城市的武装起义是属于“左”倾错误,不是“右”倾错误,故D选项错误。‎ ‎10.1935年,苏维埃工农共和国改为苏维埃人民共和国,1936年又改为民主共和国。1937年,工农民主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回民革命军,直接受南京中央政府与军事委员会指导。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国共两党开始由对峙走向合作 B. 适应民族革命战争的需要 C. 国共达成建立联合政府的协议 D.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30年代,随着日本侵略的不断加剧,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为了适应民族革命战争的需要,中共做出了上述调整,故B选项正确;西安事变促使国共两党由对峙走向合作,并不是题干所描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故A选项错误;国共达成建立联合政府的协议是在重庆谈判上,故C选项错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于1937年9月,材料内容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无关,故D选项错误。‎ ‎11.下图是一幅近代战争示意图,这一军事行动 A. 粉碎了国民党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 B. 标志着人民解放军展开战略反攻 C. 使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 D.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图体现了解放战争中三路大军挺进中原,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故B选项正确;材料图中的三军配合体现了三路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而不是粉碎了国民党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故A选项错误;使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是通过三大战役,而不是这时期,故C选项错误;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是新中国的建立,故D选项错误。‎ ‎12.在解释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时,列宁这样说道:“胜利的社会革命至少要有两个条件:生产力高度发展和无产阶级准备成熟。但是在1871年这两个条件都不具备。”对列宁的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 A. 生产力的发展将必然导致革命 B. 1871年是革命条件成熟与否的分水岭 C. 巴黎公社失败具有历史必然性 D. 在无产阶级准备成熟前不要进行革命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但是在1871年这两个条件都不具备”可知,这时期社会革命胜利的两个条件都不具备,说明革命成功需要成熟的主客观条件都不具备,巴黎公社失败具有历史必然性,故C选项正确;生产力的发展是革命的客观必要条件,但是生产力发展不一定会导致革命,只有在无产阶级的主观努力下,革命才有可能发生,故A选项错误;革命条件的成熟是一个过程,不能以1871年巴黎公社的失败为分水岭,故B选项错误;材料并没有否定条件未成熟前的革命斗争,故D选项错误。‎ ‎13.“通过这次会议,印度支那的战火熄灭了,越南北部完全解放,这就再一次打乱了美国从朝鲜、台湾、印度支那三条战线威胁新中国的战略部署,现固了中国南方边陲的安全。”这次会议 A. 打破了美国对新中国的外交孤立 B. 表明新中国外交已走向国际舞台 C. 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 D. 增强了新中国与亚非国家的联系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印度支那的战火熄灭了”“ 越南北部完全解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内瓦会议的中心议题是关于重建印度支那和朝鲜和平的问题,因此材料指的是日内瓦会议,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表明新中国外交已经走向国际舞台,故B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打破美国对新中国的外交孤立是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故A选项错误;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是在1971年10月25日,而不是日内瓦会议,故C选项错误;增强新中国与亚非国家的联系是万隆会议,故D选项错误。‎ ‎14.下图是1952年苏联报刊上的一幅漫画,漫画左下角的美国人在呼呼“和平、防卫、裁军”,而美国将军正在欧洲地图上标注美国的军事基地。(右上角的CCCP是苏联国名的俄文缩写)这反映了 A. 美苏重新划分势力范围 B. 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局面出现 C. 美国加紧控制欧洲各国 D. 美苏之间的对立日益加剧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图片内容可知,美国所标注的军事基地在苏联周围均匀而密集分布,对苏联形成了包围圈,这说明美苏战时的同盟关系转变为冷战和对峙,两国矛盾加剧,故D选项正确;图片中美国标注部署的地方围绕苏联周围,要对苏联形成包围,说明两国之间的对立,而不是美苏重新划分势力范围,故A选项错误;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局面出现于1955年,即华约组织的建立,标志着两极格局最终形成,故B选项错误;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控制欧洲,材料没有体现,故C选项错误。‎ ‎15.1948年4月,美国国会通过《1948年对外援助法》,规定“马歇尔计划”的金额应逐年审批,不确定4年的总金额,拨款53亿美元作为头15个月的授欧资金,但只是最大限额,并规定受资国须承担某些具体义务。据此可知,马歇尔计划 A. 依靠的是民间和私人资本 B. 有利于加强美国对西欧的控制 C. 美国和西欧处于平等地位 D. 由国会负责该计划的具体实施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表明,马歇尔计划的金额需要美国国会逐年审批,受援国必须承担某些具体义务,这些规定有利于加强美国控制西欧,故选B;马歇尔计划采用国家拨款的形式,排除A;当时西欧普遍衰落,不可能与美国平起平坐,排除C;国会负责审批,不负责该计划具体实施,排除D。‎ ‎16.1956年,南斯拉夫、印度、埃及三国领导人发表《联合公报》,强调坚持民族独立反对参加对立的军事集团,这成为不结盟运动的前奏。该公报的发表 A. 推动了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出现 B. 标志着发展中国家登上了国际舞台 C. 目的在于摆脱美苏大国的控制 D. 表明发展中国家走上了联合的道路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5年华约组织成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美苏两个大国之间争夺势力范围的斗争,对第三世界国家的主权、独立和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广大新独立的国家不希望卷入大国集团之间的冲突,迫切要求团结合作,反帝反殖,走和平中立和不结盟的道路,故C选项正确;1956‎ 年时期世界还处于冷战背景下的两极格局状态,故A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不结盟运动兴起之后第三世界国家逐渐登上国际舞台,而不是这时期,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表明这时期第三世界国家提出不结盟运动的中立道路,而不是联合,故D选项错误。‎ ‎17.据史料记载,南宋时湖南、湖北一带、“民计每岁种食之外,余米尽以贸易。大商则聚小家之所有,小舟亦附大舰同营,辗转贩菜,以规厚利。父子相袭,习以为俗”这表明当时两湖地区 A. 稻米的商品化程度较高 B. 商人垄断粮食贸易 C. 已成为全国的粮食中心 D. 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民计每岁种食之外,余米尽以贸易”“ 大商则聚小家之所有,小舟亦附大舰同营,辗转贩菜,以规厚利”可知,人民把剩余的稻米都投入市场以追逐利润,说明稻米的商品化程度较高,故A选项正确;材料内容体现了南宋时期两湖地区人们把剩余的稻米投入市场贸易的现象,没有体现商人垄断粮食贸易,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只是体现了南宋时期的两湖地区,没有体现其他地区,无法得知已成为全国的粮食中心,故C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体现的是民间的商业活动,没有体现重农抑商政策,故D选项错误。‎ ‎18.汉武帝时,在全国27个都国设立了36处盐官,置盐官令和盐官丞具体负责;在40个郡国设立了50处铁官,置铁官令和铁官丞具体负责。这反映了西汉 A. 政府加强对盐铁经营的管理 B. 盐铁行业发展迅速 C. 民间私营工商业发展的滞后 D. 重视解决民生问题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在全国27个都国设立了36处盐官,置盐官令和盐官丞具体负责”“ ‎ 在40个郡国设立了50处铁官,置铁官令和铁官丞具体负责”可知,反映了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加强干预操控经济,故A选项正确;题干的主旨反映了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没有反映盐铁行业的发展迅速问题,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只是体现了汉武帝时期实行的盐铁官营制度,没有体现民间私营工商业的状况,故C选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是为了加强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并不是为了解决民生问题,故D选项错误。‎ ‎19.16~18世纪,欧洲从海外进口的商品主要是香料、烟草、蔗糖、茶、咖啡、瓷器等,19世纪,欧洲在海外寻求的主要产品逐渐成为金属、植物油、染料、棉花和麻等出现这种变化表明 A. 世界市场规模的扩大 B. 欧洲生产方式出现变革 C. 全球殖民强国的更替 D. 亚非拉美地区不断衰落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可以看出,16~18世纪欧洲主要进口的商品是生活用品和奢侈品,而19世纪主要进口是工业原料,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期,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欧洲机器生产导致工业原料需求增大需,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世界市场的规模和殖民强国的变化,故AC项排除;工业革命开展导致亚非拉美地区更加衰落,故D项排除。‎ ‎20.1847年,英国爆发经济危机并波及欧洲,1857年,英国再次爆发经济危机却波及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出现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 A.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张性 B. 民主制度的普遍确立 C.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D. 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57年英国已经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而工业革命促使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资本主义世界经济联系增强,故D选项正确;材料内容体现了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而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加强,导致英国爆发经济危机时波及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这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张性无关,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强调的是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加强,而与民主制度的普遍确立无关,故B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866年,故C选项错误。‎ ‎21.民国初年到1920年,中国工业增长速度达到年均8%;1927~-1936年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另一个黄金十年。这两个时期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共同原因是 A. 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 B. 国内政治局面的稳定 C. 政府扶持国民经济的发展 D. 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第一个时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企业的热情;在第二个时期,南京国民政府积极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政府扶持民族工商业的发展,故C选项正确;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是在一战期间,而不是这两个时期,故A选项错误;民国初年到1920年,北洋军阀政府把持国内政治,局面不稳定,故B选项错误;在第一个时期“民国初年到1920年”,北洋政府当政,不是资产阶级掌握政权,故D选项错误。‎ ‎22.1938年国民政府规定,工矿业、制造军用品工业和电器工业,得收归政府办理或由政府投资合办;生活日用必需物品,经济部“随时分别种类地域,直接经营之”。这一规定 A. 导致官僚资本迅速膨胀 B. 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C. 强化了国民党一党专政 D. 消除了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内容反映的是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经济政策,为抗战积累物质基础,使国民经济主要为抗战服务,国民政府加强对经济的控制,这导致官僚资本迅速膨胀,故A选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国民经济的国有化,以适应抗战需要,与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无关,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论述的措施主要是为了适应当时抗战的需要,国民政府加强对经济的控制,主要体现了这时期国民政府的经济政策,而不是为了强化了国民党一党专政,故C选项错误;D选项消除了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在材料中未体现,并且说法过于绝对,故D选项错误。‎ ‎23.1961年5月中央工作会议决定在1960年底城镇人口1.29亿的基数上,三年内减少城镇人口2000万以上。到1961年底,全国减少城镇人ロ1300万,其中,精简职工950万人。该政策 A. 意在缓解严重的经济困难 B. 加速了农村城镇化进程 C. 推动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D. 有利于工业布局的合理化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三年内减少城镇人口2000万以上”“ 到1961年底,全国减少城镇人ロ1300万,其中,精简职工950万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政府缩减城镇人口主要是在解决“左”倾错误及其所造成的粮食短缺等问题,因此材料中的做法意在缓解严重的经济困难,故A选项正确;材料“到1961年底,全国减少城镇人ロ1300万,其中,精简职工950万人”可知,该措施的实施不利于农村城镇化的进程,故B选项错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改革开放后进行的,故C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这时期为了缓解经济困难而减少城镇人口的问题,没有涉及对工业布局的影响,故D选项错误。‎ ‎24.“一五”计划时期,国家将东北地区作为经济建设的重点;改革开放新时期,国家将东部沿海地区作为对外开放的前沿。影响这两次决策的共同因素是 A. 苏联对我国的积极援助 B. 国内阶级矛盾的发展变化 C. 对国家安全战略的考虑 D. 便于接受国外资金和技术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地理位置上考虑,东北地区与苏联相邻,“一五”计划时期,将东北地区作为经济建设的重点,是为了便于引进苏联的外资和技术;东部沿海地理位置优越,对外交流和联系便利,新时期,将东部沿海地区作为对外开放的前沿,也是为了方便引进外资和国外先进技术,故D选项正确;苏联对我国的积极援助是在“一五”计划期间,因此A选项不是材料中的共同因素,故A选项错误;“一五”计划期间和改革开放新时期将东部地区作为重点的共同因素是便于接受国外资金和技术,与国内阶级矛盾的发展变化无关,故B选项错误;材料论述的将东部地区作为重点主要是利用其地理位置为经济建设服务,与国家安全战略无关,故C选项错误。‎ ‎25.罗斯福指出:1936年全国47%的家庭和个人的年均收入不足1000美元,而1.5%的家庭的收入相当于这47%的家庭的总收入;少数人暴富而多数人贫穷,民主制度国家的自由就不会是安全的。这说明“新政”的根本目的在于 A. 推行以工代赈增加就业 B. 防止贫富差距过大 C. 维护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D. 完善社会福利制度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少数人暴富而多数人贫穷,民主制度国家的自由就不会是安全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在当时是不希望人均收入过于悬殊,因为这不利于“民主制度国家的自由”,因而可以推知罗斯福新政的主要目的在于维护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故C选项正确;以工代赈主要是为了增加就业,缓解经济危机的影响,是罗斯福新政的具体措施,故A选项错误;防止贫富差距过大是为了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因此该选项从属于C选项,故B选项错误;完善社会福利制度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故D选项错误。‎ ‎26.1980年,美国通货膨胀率接近10%,有25%的企业开工不足。里根上台后…要求政府、企业主和雇工三者共同承担社会保障基金来源,并鼓励私人企业投资保障行业,提出由“福利国家”过渡为“福利社会”。这表明当时的美国 A. 社会阶层贫富分化日益严重 B. 开创了西方福利制度的先河 C. 试图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D. 加强了政府对经济宏观调控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80年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福利国家”也产生了许多弊端,导致国家财政负担沉重,80年代后,英、法、美等国都不同程度地减少政府开支,缩小“福利国家”规模,里根总统鼓励私人企业投资保障行业,表明政府开始减少对经济的干预,故C选项正确;根据材料“要求政府、企业主和雇工三者共同承担社会保障基金来源”可知,美国政府与企业等共同承担社会保障金来源,体现美国财政负担沉重,意要减少国家干预,无法体现社会阶层贫富分化日益严重的问题,故A选项错误;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当时美国的福利制度陷入困境,美国正缩小“福利国家”规模,而并未体现美国开创了资本主义福利制度的先河,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体现了美国通过“要求政府、企业主和雇工三者共同承担社会保障基金来源,并鼓励私人企业投资保障行业”来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而不是加强,故D选项错误。‎ ‎27.1921年7月,为了燃料供应,苏维埃政府建立了“顿巴斯小煤矿利用委员会”,把小型煤矿出租给私人。这些煤矿采煤量占到顿巴斯总采煤量的11.9%。这表明苏维埃政府 A. 保留部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实施新经济政策的效果有限 C. 注重利用市场规律发展经济 D. 加速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把小型煤矿出租给私人。这些煤矿采煤量占到顿巴斯总采煤量的11.9%”可知,这时期苏维埃政府允许私人经营小煤矿,说明此时苏俄利用市场规律发展经济,故C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非常时期的非常政策,取消自由贸易,不会把“小型煤矿出租给私人”,故A选项错误;材料“这些煤矿采煤量占到顿巴斯总采煤量的11.9%”可知,体现了对新经济政策的肯定,而不是强调其效果有限,故B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时期是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时期,社会主义制度还没有建立,故D选项错误。‎ ‎28.到1940年,原本落后的苏联东部地区建起了具有全国意义的煤炭、冶金、石油、机械、化工等产业基地,其工业总产值相对于1913年增长了13.5倍,超过了同期全苏工业增长的平均值。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苏联大量引进欧美新技术 B. 原有工业布局的逐渐调整 C. 苏联人民饱满的建设热情 D. 发挥计划经济体制的优势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40年代苏联工业发展较快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计划经济体制的推动,D选项符合题意。苏联大量引进欧美新技术是在经济大危机时期,A选项排除。原有工业布局的逐渐调整不属于工业发展较快的原因,B选项排除。苏联人民饱满的建设热情属于原因之一,不属于主要原因,C选项排除。‎ ‎29.1957年,苏联进行工业体制改革,撤销汽车工业部、机器制造部等7个全联盟部,保留了航空工业部、无线电工业部等6个全联盟部、在地方设立了105个经济行政区,把被撤的全联盟部所管帮的企业移交给相应的经济行政区。上述举措表明苏联 A. 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 B. 摒弃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 C. 适度扩大地方经济自主权 D. 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在地方设立了105个经济行政区,把被撤全联盟部所管帮的企业移交给相应的经济行政区”表明苏联适度扩大地方经济自主权,促进经济的发展,故C选项正确;斯大林模式是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模式,上述改革并未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故A选项错误;材料“航空工业部、无线电工业部等6个全联盟部”等依然是重工业,苏联并未摒弃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故B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7年,苏联依然是计划经济体制,并且材料并没有体现市场对经济调节的作用问题,故D选项错误。‎ ‎30.1930年3月美国通过的《斯穆特一一霍利关税法》规定,进口商品的税率平均从40%升至48%。其他国家纷纷做出反应,全球贸易总量缩水达60%以上。为避免这一现象的再次重演,二战后国际社会采取的揹施是 A. 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B. 建立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C. 签订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D. 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区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从材料中可知,1930年的《霍利——斯穆特关税法》挑高关税,实行贸易保护主义,严重影响了国际贸易的发展;针对这种情况,二战后国际社会成立了关税和贸易总协定,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所以答案选C项。A、B、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31.1999年1月,欧元在欧盟各成员国范围内正式发行,被11个欧洲国家承认为官方货币。现在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流通货币和第二大储备货币。欧元的问世 A. 促进了欧盟对外贸易额增加 B. 巩固了欧洲在世界经济中的领导地位 C. 推动欧盟内部统一市场的发展 D. 消除了欧盟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欧元在欧盟各成员国范围内正式发行”,欧元在欧盟内部的流通有利于欧盟内部国与国之间统一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故C选项正确;材料主要体现了欧元在“欧盟各成员国范围内正式发行”,与对外贸易没有直接的关系,故A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资本主义世界是美国、日本、西欧三足鼎立的格局,欧洲并不是居于世界经济的领导地位,更谈不上这一地位的巩固,故B选项错误;“消除了”的表述过于绝对,且欧元的流通与贸易壁垒没有关系,故D选项错误。‎ ‎32.2014年北京APEC会议指出,过去25年,APEC成员经济体平均实施关税降低超过10个百分点,推动区域内贸易额和区域总贸易额提升7倍。这说明APEC的成立 A. 使成员国间贸易壁垒消除 B. 得益于经济一体化的推动 C. 受到其他经济组织的欢迎 D. 促进了亚太地区经济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经济区域集团化。依据材料可知,APEC使成员经济体平均实施的关税降低,推动了区域内贸易额和区域总贸易额提升,这说明APEC的成立促进了亚太地区经济发展,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APEC成员经济体平均实施的关税降低,但不等于成员国间贸易壁垒消除;B选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APEC的成立推动了经济一体化,并非经济一体化推动了APEC的成立;C选项错误,材料并未表明其他经济组织对APEC的态度。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題(共52分,其中33題16分,34题和35题各18分)‎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 ‎ 汉代私营手エ业主要集中于盐铁业。唐代以前,私营手工业主要以农民家庭副业和城镇家庭小作坊的形式进行。唐宋以后,除纺织品外,城乡所需的日常用具及用品也主要出自民营手工业。元朝时,民间棉纺能手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明中叶以后,纺织、制瓷、矿冶等行业中,民营手工业甚至超过官营手エ业,江西景德镇的民窑达到二三百座,窑身比官窑大三四倍。明清时期,江南出现许多工商业市镇,一些手エ业部门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摘编自傳筑夫《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李龙潜《明清经济史》等 材料二 传统观点认为:明清时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它以生产技术的迟滞为其时代特征。实际上,随着明清时代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国的手エ业技术出现了重大进步对开拓中国手エ业的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都有重大的贡献。明清时期的中国手工业技术有较大的进步,表现在四个方面:其一,红茶、白檐、生丝、瓷器等手工业产品对国际市场的开拓;其二,基础工业冶金技术的进步;其三,手エ业中机械使用的水平;其四,手工业分工的细化与设备的大型化。实际上,中国的手エ业技术在西方エ业革命发生的前期,仍然不亚于西欧,只是在蒸汽机的发明之后,西欧国家的エ业才明显地超越中国。‎ ‎——摘编自徐晓望《论明清时期中国手工业技术的进步》‎ ‎(1)根据材料一,概括从汉到清私营手工业的发展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中国手工业仍有较大进步的原因。‎ ‎【答案】(1)变化:生产领域扩大,由盐铁扩展到纺织、制瓷、矿冶等领域;生产形式不断进步,由家庭小作坊式到手工工场;生产技术不断提高;规模不断扩大;地位不断提高,由从属于官营手工业到超过官营手工业而居主导地位;一些私营手工业部门出现新型生产关系。‎ ‎(2)原因:明清时期国家统一,社会相对安定:农业的发展为手工业进步提供了物质基础: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手工业技术的不断革新;人口的快速增长.为手工业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国内外市场的扩大,为手工业的进步提供了动力:工匠制度的变革推动了民营手工业的迅速发展。‎ ‎【解析】‎ ‎【详解】(1)根据材料“除纺织品外,城乡所需的日常用具及用品也主要出自民营手工业”“ 明中叶以后,纺织、制瓷、矿冶等行业中,民营手工业甚至超过官营手エ业”可知,生产领域扩大,由盐铁扩展到纺织、制瓷、矿冶等领域;根据“元朝时,民间棉纺能手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生产技术不断提高;根据“江西景德镇的民窑达到二三百座,窑身比官窑大三四倍”可知,规模不断扩大;根据“民营手工业甚至超过官营手エ业”可知,地位不断提高,由从属于官营手工业到超过官营手工业而居主导地位;根据“一些手エ业部门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可知,一些私营手工业部门出现新型生产关系等结合材料内容分析回答。‎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国家统一,社会相对安定,为这时期手工业的进步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明清时期农业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为手工业进步提供了相应的物质基础;根据“随着明清时代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国的手エ业技术出现了重大进步”可知,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手工业技术的不断革新;明清时期,我国人口不断增长,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劳动力;根据“红茶、白檐、生丝、瓷器等手工业产品对国际市场的开拓”可知,国内外市场的扩大,为手工业的进步提供了动力;并且可从明清时期的工匠制度的变革推动了民营手工业的迅速发展等角度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回答。‎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00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认可了“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法人地位,正式授予其皇家特许状。这一时期的英国东印度公司处于单次航海时代,即在每次出征前征集資金,当船只从亚洲栽满货物返航后,再将其进口货物或进口货物的销售,按照投资比例回馈给各个股东。然而,不管收益如何,每航海一次就清算一次的体制,终归难以同已经具备持久稳定组织的荷兰东印度公司相抗衡。于是,相对持久稳定的合黄企业,包括多次航海的形式便被组织了起来。1657年,它确立有限责任制,开始步入快速发展时期。但随着エ业革命的进行,东印度公司的发展日益困难。1813年,英国议会通过特许状法案,终止其对印度貿易茎断权。1833年,英国议会通过特许状法案,终止其对中国贸易垄断权。‎ ‎——摘编自【日】浅田实《东印度公司——巨颜商业资本之兴衰》‎ 材料二 一直以来,东印度公司在大多数作品中总是以负面的形象出现。在亚当·斯密等启蒙学者眼里,它是妨碍自由贸易的“反面代表”;而对于卡尔·马克思等左翼学者来说,它又是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代理人。但我们又不能忽略,它的确是实施现代企业制度的先驱者,是股份制的最早实践者,也是世界市场的推动者。‎ ‎——摘编自严杰夫《东印度公司的阴影,仍未从全球化进程中消散》,《经济观察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东印度公司兴起的背景和经营方式的变化。‎ ‎(2)材料二反映了英国东印度公司在近代世界经济发展进程中扮演了多种角色。请任选其中一种角色,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的世界近代史相关知识予以阐释。(要求:明确写出所扮演的角色,阐释要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答案】(1)背景:新航路开辟后,英国对外进行殖民扩张;英国与荷兰、法国的海上竞争;英国政府大力支持海外贸易(英国发生资产阶级革命或推行重商主义政策);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变化:由特许垄断经营到被终止;由“单次航海”到“多次航海”制;由临时合资到建立稳定的有限责任制。‎ ‎(2)‎ 示例一角色:英国东印度公司是自由贸易的“阻碍者”。阐释:英国东印度公司自17世纪初得到政府的特许,直到19世纪30年代被取消前,长期垄断着与东方尤其是与中国、印度的贸易。它通过垄断鸦片、茶叶和纺织品等手段牟取暴利,阻碍了自由贸易的发展。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进行,垄断式的贸易妨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和自由贸易的进程,英国议会最终取消了东印度公司的贸易垄断特权,加速了东印度公司的解体。英国东印度公司凭借贸易垄断权曾获取暴利.但因为违背了自由贸易的潮流而最终衰败。‎ 示例二角色:英国东印度公司是殖民主义代理人。‎ 闸释:英国东印度公司是西欧国家对东方进行商业垄断贸易和殖民扩张的产物。在印度,公司不仅享有垄断贸易权,实际上还成为英国政府入侵印度的代理人和统治印度的殖民机构:在中国,为扭转对华贸易逆差,他们不道德地向中国走私鸦片,进而引发了鸦片战争,成为英国侵华的急先锋。东印度公司的殖民扩张.给印度、中国等国家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道到了当地人民的反抗。英国东印度公司既是西方国家推行殖民主义的代理人,也是西方侵略东方国家的殖民者。‎ 示例三角色:英国东印度公司是世界市场的推动者。阐释:17世纪初成立的英国东印度公司凭借政府授予的对外贸易特权,加入到亚洲的贸易行列.在经历了三次英荷战争后,逐渐在全球贸易尤其是东印度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英国东印度公司将美洲的银元流通到中国、印度.将东南亚的香料、印度的棉织品、中国的陶瓷与茶叶运往欧洲、北美,加强了各地区间的经济联系,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发展。英国东印度公司通过海外贸易与殖民扩张,加强了各地区间的经济联系,促进了世界市场的拓展。‎ ‎【解析】‎ ‎【详解】(1)第一问,根据材料“这一时期的英国东印度公司处于单次航海时代,即在每次出征前征集資金,当船只从亚洲栽满货物返航后,再将其进口货物或进口货物的销售,按照投资比例回馈给各个股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建立的背景是新航路开辟后,英国对外进行殖民扩张;根据“具备持久稳定组织的荷兰东印度公司相抗衡”结合所学知识可从这时期英国与荷兰、法国的海上竞争;英国东印度公司兴起与当时英国政府大力支持海外贸易离不开;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也推动了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建立等角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回答。第二问,根据材料“正式授予其皇家特许状”“ 终止其对印度貿易茎断权”可知,由特许垄断经营到被终止;根据“这一时期的英国东印度公司处于单次航海时代”“包括多次航海的形式便被组织了起来”可知,由“单次航海”到“多次航海”制;“它确立有限责任制,开始步入快速发展时期”可知,由临时合资到建立稳定的有限责任制。‎ ‎(2)本小问属于开放性小问,解答本小问的关键是读懂材料并最大限度地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然后再调动所学知识加以阐述。材料中对东印度公司的角色提供了若干个,解答时选择自己熟悉的角度,可以选择英国东印度公司是自由贸易的“阻碍者”的角度,它通过垄断鸦片、茶叶和纺织品等手段牟取暴利,阻碍了自由贸易的发展方面分析回答;可以选择英国东印度公司是殖民主义的代理人的角度,它是英国政府入侵印度的代理人和统治印度的殖民机构等方面论述;也可以选择英国东印度公司是世界市场的推动者的角度,它在历史上所发挥的积极性影响方面论述。要求史论结合,论从史出,言之有理。‎ ‎3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 ‎ 在6月3日北京学生爱国运动再掀高潮之际,上海的学、工、商界群起响应,成为五四运动由学生爱国运动普及为全民爱国运动的转折点。中国人民对政治发出了自己的声音,从而使政府再不能完全轻視社会民意的表达。学生对政治的热情并不始于五四运动,资产阶对政治的参与在清末則有明显的表现,唯有エ人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对政治的参与开始于五四运动,并表现出不可低估的阶级力量。中国エ人阶级成长为自为阶级时代的到来,对中国未来的政治发展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摘编自张海鹏主編《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后、从稚嫩到成热、从弱小到强大,一次次遭受挫敗,一次次カ挽狂潮,一次次浴火重生。1927年春夏,国民党叛变革命实行屠杀政策,使处于幼年时期的党猝不及防,遭到慘重损失。但是,党并没有被巨大的困难压倒,而是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领导人民顽强地战斗。…1934年10月,由于“左”倾错误,中央根据地红军末能打破敌人第五次“剿”,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南方其他根据地的红军也先后进行了长征。这次严重失误,使红军和根据地损失了90%,党在国民党统治区的力量几乎损失殆尽。中国革命再次濒临绝境。最终,中国共产党在挫折之后敦然奋起,推动了全民族抗日战争新局面兴起。‎ ‎——摘编自何教亭《中国共产党95年来应对危局和困境的伟大实践及历史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的新特点,并概述五四运动在中国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国共产党为应对危局和困境做出的主要努力。‎ ‎【答案】(1)特点:青年学生发挥先锋作用,工人阶级是主力军;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群众基础广泛。作用: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推动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或推动工人阶级成长为自为阶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2)努力:总结大革命失败的教训,发动一系列武装起义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召开“八七”会议,纠正右倾错误,确定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总方针,为革命从失败走向胜利指明了方向;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开创“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长征途中,召开遵义会议,纠正博古等人 ‎“左”倾军事路线错误:实行战略转移,粉碎国民党的“围剿”,使革命转危为安;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解析】‎ ‎【详解】(1)第一问,根据材料“北京学生爱国运动再掀高潮之际,上海的学、工、商界群起响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青年学生发挥先锋作用,工人阶级是主力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是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等角度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回答。第二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是一次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的革命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工人阶级在五四运动后期起到了主力军的作用,推动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五四运动也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基础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回答。‎ ‎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国共产党为应对危局和困境而做出的努力众多,这些努力也使中共党由幼稚走向成熟,如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国民大革命失败后,总结大革命失败的教训,发动一系列武装起义,如南昌起义,标志着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1927年8‎ 月,召开“八七”会议,纠正右倾错误,确定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总方针,为混乱的党指明了方向;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开创“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促进中国革命的发展;长征过程中,1935年召开遵义会议,独立解决纠正博古等人“左”倾军事路线错误,逐渐走向成熟;抗日战争期间,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6年12月,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国共两党由对峙走向合作等角度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