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历史试题 第一卷 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1、春秋战国时期, 出现百家争鸣的盛况,有一家的思想价值原则可概括为“当今争于气力”。那么这一家是 ( )‎ A.法家 B.儒家 C.道家 D.墨家 ‎2、“仁义制度之数,尽取之天。天为君而覆露之,地为臣而持载之;阳为夫而生之,阴为妇而助之;春为父而生之,夏为子而养之,秋为死而棺之,冬为痛而丧之。王道之三纲,所求于天。”(《春秋繁露·基义》)这一理论有利于 ( )‎ A.将自然之天发展为神灵之天 B.提升儒生的社会地位 C.利用宗教神学为统治服务 D.构建完整的天人之学 ‎3、朱熹曾讽刺北宋理学家张载的元气(物质)不灭的思想为佛教的“大轮回”;后来的王夫之指出,恰好是朱熹自己的学说和佛教的唯心主义相一致。这主要反映出 ( )‎ A.宋明对外来文化的抵制 B.理学各学派间的相互攻讦 C.理学对佛教思想的吸收 D.明清之际儒学的新发展 ‎ ‎4、孔子主张“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顾炎武提出“政教风俗苟非尽善,即庶人之议矣”。顾炎武这一主张 ( )‎ A.背离了先秦儒家的政治理念 B.丰富发展了传统儒家思想 C.彻底否定了孔子的思想权威 D.是对专制君主的猛烈抨击 ‎5、下面是几副颂扬元明时期著名科学家,发明家的对联。哪副对联所颂扬的名人曾在其著作中介绍了欧洲的水利方法。 ( )‎ A.一梭穿行宇宙,两手织就云裳 B.治水业绩江河长在,观天成就日月同辉 C.钜著仰先贤纲举目张传本草,大名驰四极西欧东亚拜崇丘 D.虔信天学泛爱众人富国利民树贤范,深研博物躬行农政学贯中西创伟功 ‎6、2016年为农历猴年,古人认为,猴子有善变多计、狡猾伪善的天性,与古时候诸侯性质很相近,古时候诸侯们各据一方,个个计谋善变,狡猾欺诈,所以当初形容他们像猴子的王一样,因而诸侯的“侯”字是将“猴”的犬去除,代表人而成 “侯”,由此可见 ( )‎ A.汉字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B.文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C.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D.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 ‎7、“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咫尺地五湖四海,几更时万古千秋”等表达的是对中国戏曲形象生动的描述。这种描述反映了中国古代戏曲的主要特点是 ( )‎ A.场景虚拟化 B.动作程式化 C.人物脸谱化 D.语言音乐化 ‎8、公元前5世纪,希腊出现了智者学派。下列有关其表述不确切的是 ( )‎ A.他们的思想蕴含着人文主义的萌芽 B.它是希腊民主政治的产物 ‎ C.它使哲学真正成为研究“人”的学问 D.它促进了希腊文化的发展 ‎9、苏格拉底批评他们(指智者)收费的根据与众不同,他主张,由于收受金钱,他们剥夺了自己的自由。他们只能同可以付给他们费用的人接触,而他(指苏格拉底)自由地享有由他任意挑选的人组成的团体。苏格拉底 ( )‎ A.反对开放式的教育模式 B.提倡自由精神 C.反对将学术直接商业化 D.肯定民主政治 ‎10、薄伽丘的《十日谈》因充满“可怕的人欲”而为教会所不容,该书所反映的人文主义的 内涵是 ( )‎ A.反对专制王权 B.批判古典主义 C.讴歌自然的人性 D.追求伦理道德 ‎11、“(人们)开始穿与以前不同的服饰,不再把全部思想与精力集中在天堂、等待幸福的永生,他们试图在今生、在地球上建立他们的天堂。”这样的“改变”始于 ( )‎ A.工业革命 B.启蒙运动 C.宗教改革 D.文艺复兴 ‎12、伊拉斯谟在《愚人颂》中说:“如果生活中没有那种傻得可爱的感官快乐来调剂和平衡,那么……人生就是一个充满忧郁、单调乏味、令人讨厌、无法忍受和十分艰难的过程。”这表明伊拉斯谟( ) ‎ A.反对社会不平等现象 B.宣扬了新兴资产阶级人生观 C.批判世俗的享乐主义 D.开启了追求理性人生的先河 ‎13、马丁·路德认为:“那些说为求获得救赎或购买赎罪券就不需要痛悔的人,宣传的不是基督教的道理……每一个真悔改的基督徒,即令没有赎罪券,也应完全赦免惩罚和罪责。”该主张的直接目的是 ( )‎ A.推动宗教信仰自由 B.抵制天主教会的掠夺 C.否定教会的权威 D.传播无神论思想 ‎14、“一场严肃的祷告,同样可以在草屋中或者猪圈里进行。……‎ 有说话声音的地方,就是上帝的所在。……只有在最后一个穷人得到照应后,才能考虑兴建教堂。至于教堂的建造、风格和装饰都无关紧要。”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 )‎ A.旨在冲破封建专制制度的束缚 B.使人开始摆脱基督教神学的统治 C.构筑了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 D.使人获得灵魂自救的自主权 ‎ ‎15、下列事件中促进欧洲民族意识高涨和民族国家发展的是 ( )‎ A.新航路开辟 B.百家争鸣 C.文艺复兴 D.宗教改革 ‎16、伏尔泰研究了牛顿的科学成就,孟德斯鸠写过多篇自认科学的论文,康德在46岁之前著述也集中在自然科学方面,他们“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审视自然、人类与上帝的关系,形成了自然法轮中具有新精神的人文主义”。据此可见启蒙运动时期的“人文主义” ( )‎ A.汲取了理性思考的精神 B.偏离了文艺复兴的轨道 C.划清与自然科学的界限 D.开启近代思想解放序幕[]‎ ‎17、“当立法者图谋破坏人民的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使其处于专断权力的奴役状态时,人民就无须再予以服从,而只能寻求上帝给予人民的抵抗强暴的共同庇护。”材料体现的主要思想是( ) ‎ A.民主共和 B.君主立宪 C.主权在民 D.三权分立 ‎ ‎18、“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都是平等的;当他们发挥各种动物机能的时候,以及运用他们的理智的时候,他们是平等的。”这一言论体现的启蒙思想包括 ( )‎ ‎①天赋人权 ②理性主义 ③主权在民 ④社会契约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9、《美国宪政历程》指出:“美国法制的中心内容是政府是自由的、是具有道德的人们自愿同意的人为产物,不存在天然的政治权威。”这一思想源于 ( )‎ A.西塞罗的自然法精神 B.伏尔泰的天赋人权 C.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 D.卢梭的社会契约论 ‎20、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是欧洲向近代社会迈进时期发生的三次思想解放潮流,它们共同的历史作用有 ( )‎ ‎①发展了人文主义思想 ②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 ‎③冲击了天主教会的精神束缚 ④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1、1843年,魏源的《海国图志》出版,在国内几无反响,印数不过千册。1851年,该书传入日本后,连印十五版,极为畅销,1859年价格已达首版三倍。该现象说明 ( )‎ A.日本民族危机比中国更加严重 ‎ B.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整体上比日本守旧 ‎ C.《海国图志》只关注了西方的新技术,中国人对此不感兴趣 ‎ D.《海国图志》要求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在日本国内更有市场 ‎22、有人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提出此观点的是 ( )‎ A.林则徐、魏源等人 B.康有为、梁启超等人 C.李鸿章、张之洞等人 D.慈禧、光绪 ‎23、“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是指戊戌变法 ( )‎ A.阻止了民族危机的继续加深 B.改革了封建君主专制体制 C.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D.动摇了儒家思想正统地位 ‎24、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的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标志着中国近代化历程深入到思想文化领域。下列评述不正确的是 ( )‎ A.使封建思想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B.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存在全盘否定的倾向 ‎ C.从思想上召唤了五四运动的到来 D.认为中国的落后是列强侵略的结果 ‎25、列宁在辛亥革命后指出,孙中山的思想首先是同“防止资本主义的愿望结合在一起的”。列宁具体指的是孙中山的 ( )‎ A.民生主义思想 B.民权主义思想 C.民族主义思想 D.国民革命思想 ‎26、《1921中国社会图景》一文指出,五四运动后,民族主义、自由主义和社会主义成为主要的三大社会思潮。将三大思潮紧密结合的是 ( )‎ A.中国共产党“一大”制定的最高革命纲领 B.中国共产党“三大”的革命统一战线政策 C.中国国民党“一大”上形成的新三民主义 D.国民革命时期“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口号 ‎27、根据毛泽东同志的论述,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终结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建立社会主义社会之间的过渡阶段 B.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新民主主义革命禁止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D.新民主主义革命为社会主义创造前提 ‎28、“一切科学的东西,都是在辩论、求证中获得发展,一切优秀的文艺都是在包容、并存中得到繁荣”。该讲话 ( )‎ A.明确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B.体现了“双百”方针的精神 C.反映了学术问题政治化的要求 D.奠定了“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 ‎29、1992年,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基于此,我国积极探索 ( )‎ A.发展外向型经济 B.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C.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0、时代精神凝结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建国后,从大庆精神到“两弹一星”精神到特区精神再到载人航天精神,其说明了 ( )‎ A.我国工业化建设 B.“双百”方针的执行情况 C.改革开放的实践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与成就 第二卷 非选择题(共40分)‎ 二、材料解析题(本题共3小题,31题14分,32题16分,33题10分,共40分)‎ ‎31、经世致用的思想为明清之际思想家所提出,对近现代思想解放起到重要作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所谓天子者,执天下之大权者也,其执大权奈何?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而权乃归之于天子。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而天子之权乃益尊。后世有不善治者出焉,尽天下一切之权而收之在上。而万几之广,固非一人之所能操也。 ‎ ‎——顾炎武《日知录》卷九《守令》‎ 炎武之学,大抵主于敛华就实。凡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之属,莫不穷原究委,考正得失,撰《天下郡国利病书》百二十卷;别有《肇域志》一编,则考索之余,合图经而成者。 ‎ ‎——《清史稿》卷四八•《儒林二•顾炎武》‎ 材料二 清初之儒,皆讲“致用”,所谓“经世之务”是也。(黄)宗羲以史学为根柢,故言之尤辩。其最有影响于近代思想者,则《明夷待访录》也。……此等论调,由今日观之,固甚普通甚肤浅,然在二百六七十年前,则真极大胆之创论也。故顾炎武见之而叹,谓“三代之治可复”。而后此梁启超、谭嗣同辈倡民权共和之说 ‎,则将其书节钞印数万本,秘密散布,于晚清思想之骤变,极有力焉。 ‎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 材料三 夫利用厚生,崇实际而薄虚玄,本吾国初民之俗;而今日之社会制度,人心思想,悉自周、汉两代而来……名教之所昭垂,人心之所祈向,无一不与社会现实背道而驰。倘不改弦而更张之,则国力将莫由昭苏,社会永无宁日。 ‎ ‎——陈独秀《敬告青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顾炎武的政治主张和治学理念并予以简要评价。(6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的“此等论调”指的是什么。阐述“此等论调”与“民权共和之说”的关系。(4分)‎ ‎(3)材料三中“改弦而更张”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思想解放的历史趋势(4分)‎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 根据自然,我们大家在各方面都是平等的,并且无论是蛮族人,还是希腊人,都是如此。在这里,应当适当地注意,所有人的自然需求都是一样的。‎ ‎——安提丰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有许多东西是我们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 ‎ ——普罗泰戈拉 认识人自己。如果认识包括了一切的善,那么我们认为美德即知识就将是对的。‎ ‎——苏格拉底 材料二 近代欧洲之所以然,在政治经济上的表现是“民族国家”作用的普遍显现,和相伴而来的诸民族间在历史文化方面的认同。近代欧洲的精神因素,则是人本位的逐渐回归,并且由此导向人性的解放,即从神的束缚下解放出来,从世界本身去认识世界。‎ ‎——摘自陈乐民《欧洲文明扩张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希腊先哲对“人”的认识。(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欧洲是如何实现“人本位”回归的。(12分)‎ ‎33、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奋斗九十年的峥嵘岁月和光辉业绩,如同一幅逶迤而又气势磅磷、雄浑而又绚丽多彩的画卷,展现在世人面前。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城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地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 ‎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0年1月)‎ 材料二 以为不要城市工人而用农村包®城市可以取得胜利,这无论在理论上与亊实上都是不通的,假使没有城市做领导,則任何乡村都是不能“狭合起来”的,并且,没有城市工人激烈斗争,则—切“包围城市”的计划完全是空谈 ‎——《红旗》(‎1930年5月24日)‎ 材料三 研究邓小平的外国学者,根据邓小平在当代扮演的重要角色,从四个方面对邓小平历史地位做出了枳极评价。其一,最成功的改革家;其二,"中国现代化之父”;其三,世界和平的维护者:其四社会主义思想(即社会主义亊业)的救星”。‎ ‎——《国内外邛小平理论研究之比较》‎ 材料四 “……‎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走进新时代》‎ ‎(1)阅读材料一、二,分析材料中的不同观点及其分歧的实质。(3分)‎ ‎(2)外国学者关于邓小平历史地位的评价是否符合实际?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理由(4分)‎ ‎(3) 材料四是建国以来党的三代领导集体丰功伟绩的写照。歌词中“当家作主站起来”“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描绘的分别是哪三大理论成果的产物?这些理论成果的共同特点是什么?(3分)‎ 历史期中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D C B D A A C B C D B B D D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A C A D B B C C D A C C B D D 二、非选择题 ‎31(14分)‎ ‎(1)政治主张:批判君主专制制度,提出“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的“众治”主张。治学理念:注重实学,考察源流,审名辨实 ‎(在著书过程中经常实地考察,并随身携带书籍,随时对历史地理和典故进 行核实)。‎ 评 价:①对封建专制的切中要害的批评,反映出变革封建专制制度的时代要求;‎ ‎②顾炎武“众治”的主张蕴含着进步、民主的思想;‎ ‎③其思想中依然保留着较强的封建皇权意识;‎ ‎④顾炎武探索出了一条相对客观的治学方法来扭转学风,遂开清朝考据之 学风。(4分,每点2分,四取二)‎ ‎(2) “此等论调”:批判君主专制,提出君臣平等、限制君权的主张。(2分)‎ 关 系:为中国近代反专制主义的政治思想,如维新思想、民主革命思想,提供了 有力的思想武器。(2分)‎ ‎(3) “改弦而更张”: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封建迷信与专制;‎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2分,每点1分,三取二) ‎ 历史趋势: 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领域不断拓展,内容不断深化。(2分)‎ ‎32(16分)‎ ‎(1)根据自然,人是平等的。人是认识客观事物的主体。人应该具有道德和知识。(4分) ‎ ‎(2)文艺复兴:提倡人性,反对神性,把人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树立了人的尊严、人 的价值。 (4分)‎ 宗教改革:否认了教皇和教会的权威,使人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肯 定了人的世俗活动和个人奋斗的合理性。 (4分)‎ 启蒙运动:运用理性批判封建专制制度和宗教对人性和自由的束缚,确立了人的主体 地位。 (4分)‎ ‎33(10分)‎ ‎(1)不同的观点: 材料一主张以乡村为中心,坚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1分)‎ 材料二坚持以城市为中心,反对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1分)‎ 分歧的实质: 是从中国实际出发,还是照抄照搬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1分)‎ ‎(2)态 度: 符合。(1分)‎ 理 由: 实行改革开放,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主张不与任何大国结盟,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了世界和平;‎ 创立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 ‎(3分)‎ ‎(3)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3分)‎ 共同特点: 与时俱进,不断创新(1分)‎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