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考化学必记知识总结1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人教版中考化学必记知识总结1

九年级化学 知识点 1、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以实验为基础自然科学。 2、物理和化学的共同点:都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物理变化 无新物质生成。形状改变(玻璃破碎等)、状态改变(干冰升华、水结冰等) 有新物质生成。 【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反应前后本身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燃烧:C—白光、S—蓝紫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时)、P—白烟、Fe—火星四射、Al—耀眼白光、 Mg—耀眼白光、H2—淡蓝色火焰、CO—蓝色火焰、CH4—蓝色火焰。都放热。 气泡——在溶液中生成 O2、H2、CO2 等气体; 沉淀—【CaCO3/AgCl/BaSO4 不溶于酸;Mg(OH)2/BaCO3】均为白色沉淀;Cu(OH)2 蓝色沉淀 化 学 变 化 常伴 的现 象 溶液变色——含 Cu2+、Fe2+、Fe3+溶液的生成或消失;石蕊、酚酞遇酸碱溶液 CO32— Cu2+遇 OH— 变蓝色沉淀, Fe3+遇 OH— 变红色沉淀; 物理性质 色、态、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导电(热)性、延展性 化学性质 可燃性、助燃性、稳定性、活泼性、氧化性、还原性、酸性、碱性、毒性、腐蚀性、 物质分类 混合物(多物)、纯净物(一物)、单质(一元)、化合物(多元)、氧化物(二元必有 氧)、酸(H++酸根离子)、碱(金属离子+OH-)、盐(金属离子+酸根离子)、有机 化合物(含碳)、无机化合物(不含碳以及部分含碳化合物如 CO、CO 2、H2CO3、 CaCO3、……) 从宏观角度来描述:物质质量守恒【物质总质量不变】;元素质量守恒【元素质量不变】。 从微观角度来描述:原子种类、原子个数、原子质量都不变。 质量 守恒 定律 用途:根据“定律”确定 化学式〖微观〗、物质质量〖宏观〗; 化合价 原则: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 0。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 0。【确定化合价】 化学式的 意义 物质的元素组成、类别(有机、无机);分子由哪些原子构成;简单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分子中原子总个数、原子个数比、元素质量比、元素质量分数 燃烧与灭 火 同时满足⑴可燃物⑵氧气(空气)⑶温度达到着火点 三个条件,才能燃烧。相反的,灭火 的措施可以是使其中任一条件不成立,比如让空气不足,在火上面扑沙就是这个效果。 环境 保护 空气污染原因——煤、石油燃烧,工厂废气,汽车尾气排放的烟尘和有害气体(CO、SO2、 NO2); 水污染原因——工业“三废”任意排放,不合理使用农药、化肥;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温室效应——空气中 CO2 等气体含量过高;酸雨——SO2、NO2 气体溶于雨水。 有害物质 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甲醛(蛋白质变性)、黄曲霉素、亚硝酸钠;汞。 原子中 ⑴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⑵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酸性土壤 用熟石灰〖氢氧化钙:Ca(OH)2〗改良。 铁生锈 满足⑴铁⑵氧气⑶水,会生锈〖缺一:防锈措施——干、净、油、漆、镀金属、合金〗 硬水软水 含钙、镁化合物的多少。区分:肥皂水,泡沫多是软水。硬水软化:煮沸(蒸馏)。 溶解热现 象 浓硫酸、生石灰、氢氧化钠(固体)遇水放热(升温)。硝酸铵(NH4NO3) 遇水吸热(降 温)。 去油污的 方法与原 理 洗涤剂——乳化〖小液滴分散于水中〗。汽油——溶解。氢氧化钠——反应。【原理不同】 固体——块状用镊子,粉末用药匙。【用后擦净】 液体——量多:倾倒〖瓶塞倒放、标签向上、两口紧挨、管倾斜〗; 少量:胶头滴管(垂直,悬挂——不碰杯壁); 极少量:玻璃棒沾取。 托盘天平——调零、放纸〖NaOH 用烧杯〗、左物右码。 〖精确到 0.1g〗 量筒——放平、视线与液体凹液面最低处相平。【规格的选择】 〖精确到 0.1mL〗 酒精灯——防失火〖酒精量≤2/3 容积、点燃、熄灭方法(用酒精灯冒盖住)、泼洒燃烧的 处理〗。 加热——直接加热:先预热。 间接加热:垫石棉网(为了受热均匀)。 基本操作 过滤——滤纸紧贴漏斗壁,滤纸边缘低于漏斗口,液面低于滤纸边缘,烧杯口靠玻璃棒,玻 璃棒末端靠三层滤纸一边,漏斗下端管口靠烧杯内壁。(一贴二低三靠) 白色污染:废弃塑料 蒸发——蒸发皿,用玻璃棒搅拌防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有较多固体析出时停止加热 用余热蒸干。 结晶——根据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情况:影响大降温结晶,影响小蒸发结晶。 溶液 特征:均一、稳定(混合物)组成:溶质——固、液、气态;溶剂——水、酒精、汽油【碘 酒】 溶液分类 一定温度、一定量溶剂,不能继续溶解溶液中的溶质是饱和溶液,反之则不饱和。 转化:饱和→不饱和——加水、升温;不饱和→饱和——加溶质、蒸发溶剂、降温。 溶液配制 ⑴计算⑵称〖天平、药匙〗量〖量筒、滴管〗⑶溶解〖烧杯、玻璃棒〗⑷装瓶【标签】 金属物性 铁锅——导热性,电线——导电性,铜丝——延(展)性,铝箔——(延)展性,…… 物质的用途:【性质决定用途】 金刚石:硬——钻头、划玻璃。 石墨:软——铅笔芯、滑——润滑剂、导电——电 极。 氧气(助燃、供呼吸,但会使食品腐败)、【空气中体积分数:21%,约占 1/5 体积】 氢气(密度小——气球浮在空中的原因、可燃——高能燃料【最理想、零污染】、还原性——冶炼金属) 氮气(不活泼——食品保鲜)、【空气中体积分数:78%,约占 4/5 体积】 磷(燃烧后生成固体——测空气中氧气含量【判定方法】;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可以作烟幕)、 稀有气体(很不活泼——食品保鲜、保护气;通电发光——霓虹灯)、【空气中体积分数:0.94%】 铁(导热性——铁锅;与盐酸反应——人体补铁;遇水和氧气会生锈——“双吸剂”:食品保质;制成铁 合金可耐腐蚀——不锈钢,另外合金的强度及硬度也增强。铁合金包括生铁和钢——含碳量不同)、 铝(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密度小、耐腐蚀【致密氧化膜 Al2O3】——铝合金门窗)、 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且密度比空气大——灭火;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汽水;干冰升华吸热—— 制冷、人工降雨、云雾缭绕;使石灰水(Ca(OH)2)浑浊;光合作用(温室气体肥料),【空气中体积 分数:0.03%】 一氧化碳(可燃——气体燃料;还原性——冶炼金属:炼铁。毒性——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氧) 氧化钙(与水反应——制氢氧化钙;与水反应——作为 干燥剂) 盐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除锈;胃酸——助消化), 硫酸(稀硫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除锈;浓硫酸吸水——干燥剂),浓硫酸一般与金属不反应 氢氧化钠(吸水——干燥剂;与二氧化碳反应——除二氧化碳;与油污反应——除油污), 氢氧化钙(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与酸反应——改良酸性土壤;与碳酸钠反应——制氢氧化钠;农 药波尔多液——与硫酸铜混合;农药石硫合剂——与硫混合), 氯化钠(调味、防腐、选种、融雪、医疗), 碳酸钙(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盐酸反应——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石灰石高温分解——工业制二氧化碳和生 石灰;大理石——装饰;碳酸钙——补钙剂)、 碳酸钠(蒸馒头——除酸并使其松软;显碱性——去油污), 碳酸氢钠(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与盐酸反应——治疗胃酸过多)。 蛋白质 供能:动物蛋白——鱼、蛋、肉……;植物蛋白——大豆、花生; 【酶:生物催化剂】 糖类 人体主要供能物质:米面——淀粉;葡萄糖——人体能直接吸收;蔗糖; 油脂 供能与储能:动物脂肪——牛油、奶油;植物油——菜籽油、花生油、豆油……; 维生素 (不供能)蔬菜、水果。缺维生素 A——夜盲症、缺维生素 C——坏血病; 无机盐 (不供能)微量元素缺乏:铁——贫血;锌——生长迟缓发育不良;硒——表皮角质化、 癌症;碘——甲状腺肿大;氟——龋齿。常量元素缺乏:钙——佝偻病、骨质疏松易骨折; 水 (不供能)六大营养素之一。 (六大营养素为斜体字) 塑料 聚乙烯塑料可包装食品,它具有热塑性可加热封口;炒菜锅手柄、插头(座)用热固性塑料; 化学符号 元素符号:C、H、O、Mg、Fe、Cu、Hg、……【意义:表示一种元素;及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化学式:C、O2、Mg、CO2、CaO、HCl、NaOH、NaCl、NaHCO3、CuSO4、FeSO4、FeCl2…… 【意义:表示一种物质;物质的组成元素;一个分子;一个分子的构成。】 离子符号:【注意离子符号与下面化合价的“两同两不同”】〖多个分子、原子或离子可在符号前添系数〗 化合价: 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 0;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 0,比如:CO2 4+(—2)*2=0 、、、、、、、、、、、、、、 −+−+−+−+−+−+−+ 343 22 3 2 4 223 HCONHNOAgOHCaCONaSOHClBaOFe …… −+−+−+−+−+−+−+−+−+ 、、、、、、、、、、 1 3 1 4 1 3 11 2 22 3 1 2 2 4 1 2 1 2 22 2 42 3 3 2 2 2 40 2 )( HCONHNOAgOHCaCONaSOHClBaOSOFeOCO 3.微粒构成物质、元素组成物质: 【地壳中前四位元素:氧—O、硅—Si、铝—Al、铁—Fe】 分子、原子模型: —可能是 CO(两种原子,且均为 1,是 1:1); —可能是 H2、O2(一种 原子,有两个); —CO2(两种原子,且 1:2); —H2O。 微粒的性质:共同点:“小”、“动”、“间”。【解释现象】【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化变中可不可分】 氨在空气中扩散、品红在水中扩散、湿衣服晾干(水的蒸发)、闻到花香等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的运动着; 物质的三态变化、物体的热胀冷缩、酒精与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等现象说明分子间有间隔,且间隔大小会 发生变化。 原子结构: 原子不带电 4.原子(离子)结构示意图: 不 n 0 N 个 正 N 个 负 N 个 正 图 A 中,核电荷数为 11,质子数为 11,电子数为 11,电子层数为 3,最外层电子数为 1。 图 A~E 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A 与 D,只是 D 带离子,A 是原子。 【元素种类由核电荷数(即质子数) 决定】 微粒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C、D 、E。 【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化性不一定相同〗 属于原子的是 A、B、C;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属于阳离子的是 D;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属于阴离子的是 E。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的是 A(最外层电子层<4 易失去电子,一般化合价显正价),易得到电子的是 B (最外层电子层>4 易得到电子,一般化合价显负价)。化学性质稳定的是 C、D、E。【8 电子稳定结构】 根据原子(离子)结构示意图不能确定相对原子质量,因为根据示意图无法确定中子数。 5.溶解度曲线: 〖结合右图回答问题〗 会画:【描点、连线】 会查:30℃时 A 的溶解度为 40g。60℃时 B 的溶解度为 30g。 会比较大小:0℃时溶解度 A<B<C;t℃时溶解度 A=B>C; 30℃时溶解度 A>B>C;……。 确定结晶方法:结晶 A〖陡升型〗——冷却热饱和溶液; 结晶 B〖缓升型〗——蒸发溶剂。 溶解度概念:“一定温度”“100g 溶剂”“饱和”“溶质质量” 溶解性表:含 H+、K+、Na+、NH4+、NO3-的化合物都溶于水。 含 Cl-的化合物只有 AgCl 不溶。 含 SO42-的化合物只有 BaSO4 不溶,CaSO4、Ag2SO4 微溶,其余都溶。 含 CO32-的化合物中(NH4)2CO3、K2CO3、Na2CO3 可溶,MgCO3 微溶,其余不溶。 含 OH-的化合物中 NH3· H2O、KOH、NaOH 可溶,Ca(OH)2 微溶,其余不溶。 6.周期表方块: 右图中元素名称为磷、元素符号 P、质子数(核电荷数)为 15、相对原子质 量为 30.97、元素类别为非金属。 【元素类别在周期表中用不同的颜色来区分,但实际问题中可根据元素名称 来判断】 7.金属活动性强弱的判断及应用: 金属 X 与酸 金属 Y 与酸 金属 Z 与酸⑴金属与酸能否反应以及反应的剧烈程度: 右表中金属活动性 Z>X>Y。 产生气泡慢(+) 无气泡产生(-) 产生气泡快(++) 金属 M 与含金属 N 的盐溶液 金属 M 与含金属 N 的盐溶液⑵金属与盐能否反应:右表中 金属活动性①M≤N;②M>N。 ①M 表面无变化 ②M 表面有 N 析出 8.化学方程式:【略】。四大基本反应类型: 化合反应〖多变一〗、 分解反应〖一变多〗、 置换反应〖单 1+化 1→单 2+化 2〗、 复分解反应〖化 1+化 2→化 3+化 4 必须相互交换成分〗。 9.能源:煤、石油——污染环境。天然气——较清洁的化石燃料。新能源——氢气〖零污染〗等。 10.溶液中的粒子:酒精溶于水——酒精分子和水分子。氯化钠溶于水——钠离子、氯离子和水分子。 不能共存的离子:【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1)【相遇后能生成水】: H+和 OH- 【H2O】。 〖酸碱中和〗 (2)【相遇后能生成沉淀】:Ca2+与 CO32-【CaCO3↓】; Ba2+与 CO32-【BaCO3↓】; Cu2+与 OH-【Cu(OH)2↓】; Ag+与 Cl-【AgCl↓】; Ba2+与 SO42-【BaSO4↓】; Mg2+与 OH-【Mg(OH)2↓】;……。 (3)【相遇后能生成气体、水】: H +和 CO32- 【CO2↑和 H2O】; NH 4+和 OH- 【NH3↑和 H2O】。 推断题的“题眼” 1.通电条件 电解水【反应物——水,生成物——氢气和氧气。2H2O 通电 2H2↑+O2↑】 2.高温条件 一物变二物——CaCO3 高温 CaO+CO2↑; 二物变二物——C+2CuO 高温 2Cu+CO2; Fe2O3+3CO 高温 2Fe+3CO2 二物变一物——C+CO2 高温 2CO 3.点燃条件 反应物之一是氧气 4.一物变三物 2KMnO4 △ K2MnO4+MnO2+O2↑; NH4HCO3 △ NH3↑+CO2↑+H2O 5.二物变三物 CaCO3+2HCl=CaCl2+CO2↑+H2O; Na2CO3+2HCl=2NaCl+CO2↑+H2O; NaHCO3+HCl=NaCl+CO2↑+H2O 6.蓝色沉淀 氢氧化铜〖化学式:Cu(OH)2〗。 变蓝色——含 Cu2+、石蕊遇碱; 变黄色——含 Fe3+;(不包括 Fe(OH)3)7.溶液变色(不包 括有颜色沉淀) 变浅绿色——含 Fe2+; 变红色——石蕊遇酸、酚酞遇碱。 8.A+B→A+C+ D 2H2O2 2H2O+O2↑;2KClO3 2KCl+3O2↑ 【催化剂(MnO2):一变两不变】 9.A→B→A CO2→CO→CO2;CO→CO2→CO;H2→H2O→H2;……。 3.气体的检验:【检验混合气体成分时,先检验水蒸气,后检验其他气体】 甲——无水硫酸铜【白色→蓝色】——检验 H2O; 乙——铜【红色→黑色】——检验 O2 ; 【另:带火星木条复燃——O2 。】 丙——石灰水【澄清→浑浊】—检验 CO2 〖H2、CO 可先转化为 H2O,CO2 后检 验〗 4. 气体的除杂装置:【除去多种气体时,先除去其他气体,最后除去水蒸气】 甲——无水硫酸铜——除去(吸收)H2O; 甲——无水氯化钙——除去(吸收)H2O; 甲——碱石灰〖NaOH 和 CaO〗——除去(吸收)H2O 和 CO2;【分别或同时】 乙——氧化铜——除去中 CO2 的 CO;【转化】 乙——碳粉——除去中 CO 的 CO2 ; 【转化】 乙——铜——除去(吸收)氧气; 丙——浓硫酸——除去(吸收)H2O; 丙——氢氧化钠溶液——除去(吸收)CO2 ; 丙——碳酸钠或碳酸氢钠溶液——除去 CO2 中的 HCl ;【转化】 5.其他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纤维的检验方法: 酸溶液(H+): ⑴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⑵pH 试纸;〖<7〗 ⑶Zn、Fe 等活泼金属〖气泡〗 碱溶液(OH-):⑴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⑵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⑶pH 试纸〖>7〗 CO32-或 HCO3-:稀盐酸和澄清石灰水。【加盐酸产生气泡,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铵盐(NH 4+):与熟石灰混和、研磨,有刺激性的氨味产生 盐酸及可溶性氯化物(Cl-):硝酸银溶液(AgNO3)和稀硝酸 【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硫酸及可溶性硫酸盐(SO 42-):硝酸钡溶液〖Ba(NO3)2〗和稀硝酸 【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1.气体发生装置:A:固体+固体 △ 气体; B:固体+液体 气体【常温】 2.收集装置:C——排水法〖气体不易或难溶于水〗; D——向下排气法〖气体密度比空气小〗; E——向上排气法〖气体密度比空气大〗。 注:空气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29,规定其密度为 29;所以在比较 密度时,可以比较某气体与空气的相对分子质量,比如,H2 (2)、N2(28)等的相对分子质量均小于 29,所以用向下排 气法——记忆方法:将空气向下排; O2(30)、CO2(42)、 NO2(44)、 SO2(62)、HCl(36.5)、 Cl2(70)等的相对 分子质量均大于 29,所以用向上排气法——记忆方法:将空气 向上排,使密度大的气体能沉在集气瓶底部。 动物纤维、植物纤维以及合成纤维的鉴别方法 ★灼烧时,有烧焦羽毛气味的是动物纤维(毛、丝);无烧焦羽毛气味的是植物纤维(棉、麻)。 ★灼烧后,用手挤压灰烬,易碎的是天然纤维,捏不碎的是合成纤维。 6.其他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除杂方法: 操作方法 示 例 物 过滤法 粗盐提纯(只除去不溶性杂质)、Na2CO3(可溶)与 CaCO3(不溶)混合物分离 放液体 制取的气体 结晶法 粗盐提纯实验中滤液蒸发得 NaCl 晶体——【蒸发结晶】 NaCl 与 KNO3 混合物的分离——————【降温结晶:KNO3 析出】 理 方 法 磁吸法 分离铁粉与铜粉的混合物【铁粉被磁铁吸引,铜粉未被吸引】 沉淀法 除去 NaCl 中混有的 Na2SO4:〖加 BaCl2 溶液〗Na2SO4+BaCl2=BaSO4↓+2NaCl KNO3(KCl)〖加 AgNO3 溶液〗:KCl+AgNO3= AgCl↓+KNO3 【转化】 气化法 除去 NaCl 中混有的 Na2CO3:〖加稀 HCl 溶液〗 【转化】 Na2CO3+2HCl=2NaCl+H2O+CO2↑ NaCl(NH4Cl):〖加 NaOH 溶液〗 NH4Cl+NaOH= NaCl+NH3↑+H2O 置换法 除去 FeSO4 中混有的 CuSO4:〖加 Fe 粉〗 CuSO4+Fe=FeSO4+Cu【转化】 吸收法 除去 CO 中混有的少量 CO2:〖通过 NaOH 溶液〗 2NaOH+CO 2 = Na2CO3+ H2O 【CO2(CO):〖通过灼热的 CuO〗 CuO+CO △ Cu+CO2】 【转化】 加热法 除去 CaO 中混有的 CaCO3:〖高温〗CaCO3 高温 CaO+CO2↑ 【转化】 化 学 方 法 溶解法 BaSO4(CaCO3)〖加稀盐酸碳酸钙溶解,然后过滤〗; 【转化】 Cu(CuO)〖加酸或通足量 CO 加热〗; Cu(Zn)〖加酸或 CuSO4 溶液后过滤〗 7.化肥的检验 8.氢氧化钠的变质探究: 验证已经变质:加足量稀盐酸——有气泡冒出。(变质成含有 Na2CO3 的混合物) 验证部分变质:加足量 CaCl2 溶液后,用石蕊(变蓝)或酚酞(变红)或 pH 试纸(pH 大于 7)(证明 了除去 Na2CO3,还有 NaOH,所以 PH>7)。 除去变质生成的 Na2CO3:溶解后,滴加 Ca(OH)2 溶液至无沉淀产生,然后过滤、蒸发。 植物缺乏氮肥:叶片发黄。缺乏磷肥:植株特别矮小。缺乏钾肥:易倒伏,叶片的边缘和尖端呈褐色 9.尾气处理装置:有 CO 生成或参加的反应如下: CO2 与 C——黑粉消失;CO 与 CuO——黑变红;CO 与 Fe2O3——红变黑。 尾气中 CO 的处理方法:用酒精灯点燃或用气球收集或用排水法收集。 10.电解水装置:通电后,电极上出现气泡,一段时间后试管 1(O2)和试管 2 (H2)中所收集的气体体积比约为 1∶2。 【负氢】 〖O 2、H2 的质量比为 8∶1。〗 结论: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11.净化水装置及多种方法: 自来水厂:取、沉淀、过滤、吸附、消毒、供 明矾(絮凝剂):胶状物→小颗粒聚集→大颗粒沉降。 活性炭:有吸附性,起脱色去味作用。 蒸馏:净化程度最高。【蒸馏水可视为纯水】 上述净化水的方法中,只有蒸馏能使硬水软化。 棉花 (防水) 12.铁(铜)生锈实验、防锈方法: ⑴探究铁生锈条件:A:Fe、O2、H2O;B:Fe、H2O;C:Fe、O2。 防锈措施:洁净干燥、涂油、喷漆、镀其他金属、烤蓝、制成合金。〖资源 保护〗 ⑵铜生锈的条件:铜、氧气、水、二氧化碳四种物质共同作用。 如何探究铜生锈的条件?【可做七个对比实验】〖铁生锈做三个对比实 验〗 12.模拟炼铁:验纯后〖防爆〗,通 CO、加热〖防爆〗,停止加热、继续通 CO 至冷却(为了防止有铁 的氧化物未被还原,又和已还原的铁单质发生反应)。【尾气处理】 CO+Fe2O3 △ Fe+CO2 Fe+4 Fe2O3 △ 3 Fe3O4 计算题 1.盛不同药品的装置的总质量的变化: 甲——无水硫酸铜或无水氯化钙——吸收 H2O (反应前后增加的质量就是吸收的水的质量) 甲——碱石灰——吸 H2O 或吸收 CO2 或同时吸收 H2O 和 CO2 增 乙——氧化铜和碳粉——释放 CO2 质量减少 (反应前后减少的量就是 CO2 的质量) 乙——氧化铜或氧化铁——通过 H2 或 CO 后失去氧元素 质量减少 丙——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CO2 质量增加 (反应前后增加的质量就是吸收的 CO2 的质量) 丙——浓硫酸——吸收 H2O 质量增加 2.不同物质混合后总质量的变化: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CO2——质量增加;碳酸钙高温分解释放 CO2—— 质量减小;铁合金遇酸以及黄铜(铜锌合金)遇酸释放 H2——质量减小;石灰石或大理石或碳酸钠遇酸释 放 CO2——质量减小;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混合释放 O2——质量减小 3.计算公式: ; M 质=M 液×w; M=ρ×V; M 质=ρ×V×w; M 纯=M%100×= 剂 质 M Mω 混×w。 (空气)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实验现象:①红磷(不能用木炭、硫磺、铁丝等代替)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 ②同时钟罩内水面逐渐上升,冷却后,水面上升约 1/5 体积。 若测得水面上升小于 1/5 体积的原因可能是:①红磷不足,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②装置漏气③没有冷却到室温 就打开弹簧夹。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提出了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舍勒和普利斯特里先后用不同的方法制得了氧气。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为 78%、氧气为 21%(氮气比氧气约为 4︰1)、稀有气体(混合物) 为 0.94%、二氧化碳为 0.03%、其它气体和杂质为 0.03%。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混合物。 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粉尘和气体两类,气体污染物较多是 SO2、CO、NO2,这些气体主要 来自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 (水) 1、水在地球上分布很广,江河、湖泊和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 3/4,人体含水约占人体质量的 2/3。淡水资源却 不充裕,地面淡水量还不到总水量的 1%,而且分布很不均匀。 2、电解水实验可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却不能再分。 3、电解水中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体积比(分子个数比)为 1︰2,质量比为 8︰1,在实验中常加稀 H2SO4 和 NaOH 来增强水的导电性。通的是直流电。 (O2、H2、CO2、CO、C) 1、氧气(O2)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液氧是淡蓝色的。 氢气(H2)是无色无味,密度最小,难溶于水。 二氧化碳(CO2)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干冰是 CO2 固体。(碳酸气) 一氧化碳(CO)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甲烷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俗名沼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CH4) 2、金刚石(C)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石墨(C)是最软的矿物之一,活性炭、木炭具有强烈的吸附性,焦炭 用于冶铁,炭黑加到橡胶里能够增加轮胎的耐磨性。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排列的不同。 CO 和 CO2 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分子的构成不同。 生铁和钢主要成分都是铁,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含碳量不同。 3、反应物是固体,需加热,制气体时则用制 O2 的发生装置。 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制气体时则用制 H2 的发生装置。 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CO2、HCl、NH3 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 难或不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CO、N2、(NO)只能用排水法) 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 4、①实验室制 O2 的方法是:加热氯酸钾或高锰酸钾(方程式) KClO3— KMnO4— 工业上制取 O2 的方法是:分离液态空气(物理变化)。原理:利用 N2、O2 的沸点不同,N2 先被蒸发,余 下的是液氧(贮存在天蓝色钢瓶中)。 ②实验室制 H2 的方法是:常用锌和稀硫酸或稀盐酸。(不能用浓硫酸和硝酸,原因:氧化性太强与金属反应 不生成 H2 而生成 H2O)(也不能用镁:反应速度太快了;也不能用铁:反应速度太慢了;也不能用铜,因为不 反应)Zn+H2SO4— Zn+HCl— 工业上制 H2 的原料:水、水煤气(H2、CO)、天然气(主要成分 CH4) ③实验室制 CO2 的方法是: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不能用浓盐酸(产生的气体不纯含有 HCl),不能用 稀硫酸(生成的 CaSO4 微溶于水,覆盖在大理石的表面阻止了反应的进行)。 CaCO3+ HCl— 工业上制 CO2 的方法是:煅烧石灰石 CaCO3— 5、氧气是一种比较活泼的气体,具有氧化性、助燃性,是一种常用的氧化剂。 ①(黑色)C 和 O2 反应的现象是: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更旺,发出白光。 ②(黄色)S 和 O2 反应的现象是:在空气中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蓝紫色的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SO2。 ③(红色或白色)P 和 O2 反应的现象是:冒白烟,生成白色固体 P2O5。(用于发令枪) ④(银白色)Mg 和 O2 反应的现象是:放出大量的热,同时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氧化镁。(用 于照明弹等) ⑤(银白色)Fe 和 O2 反应的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Fe3O4,注意点:预先放入少量 水或一层沙,防止生成的熔化物炸裂瓶底。 ⑥H2 和 O2 的现象是: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⑦CO 和 O2 的现象是:发出蓝色的火焰。 ⑧CH4 和 O2 的现象是:发出明亮的蓝色火焰。 酒精燃烧 C2H5OH+ 3O2==2CO2+ 3H2O 甲醇燃烧 2CH3OH+3O2==2CO2+ 4H2O 6、H2、CO、C 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①可燃性 ②还原性 ① 可燃性 H2+ O2— 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一定要检验纯度 CO+ O2— H2 的爆炸极限为 4——74.2% C+ O2— (氧气充足) C+ O2— (氧气不足) ②还原性 H2+CuO— 黑色变成红色,同时有水珠出现 C+ CuO— 黑色变成红色,同时产生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O+CuO— 黑色粉末变成红色,产生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O2 ①与水反应: CO2+H2O— (紫色石蕊变红色) ②与碱反应: CO2+Ca(OH)2— (检验 CO2 的方程式) ③与灼热的碳反应:CO2+C— (吸热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CO2 是氧化剂) (1)除杂:CO[CO2] 通入石灰水 CO2+Ca(OH)2— CO2[CO]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CO+CuO— CaO[CaCO3]只能煅烧 CaCO3— (2)检验:CaO[CaCO3]加盐酸 CaCO3+ HCl— (3)鉴别:H2、CO、CH4 可燃性的气体:看燃烧产物 H2、O2 、CO2:用燃着的木条 [(H2、CO2),(O2、CO2),(CO、CO2)]用石灰水 8、酒精 C2H5OH,又名乙醇,工业酒精中常含有有毒的甲醇 CH3OH, 醋酸又名乙酸,CH3COOH,同碳酸一样,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 无水醋酸又称冰醋酸。 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矿物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煤是工业的粮食,石油是工业的血液。其中气体 矿物燃料是:天然气,固体矿物燃料是煤,氢气是理想燃料(来源广,放热多,无污染)。 (铁) 1、铁的物理性质:银白色金属光泽,质软,有良好的延性和展性,是电和热的导体。 2、铁生绣实际上是铁、氧气和水等物质相互作用,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 Fe2O3(红棕色)。全世界每年因 生绣损失的钢铁约占世界年产量的 1/4。 3、防止铁制品生绣的方法:①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洁净和干燥,②在铁制品的表面涂上一层保护膜。具体操作是:① 在其表面刷油漆,②在其表面涂油,③金属制品表面镀上其它金属,④通过化学反应使铁制品的表面生成致密的 氧化膜。 4、黑色金属:Fe、Mn、Cr(铬) 有色金属:除前三种以外都是,如 Cu、Zn、Al 5、合金(混合物):是由一种金属与其它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铁的合金有:生铁和钢(混合物) 生铁的含碳量在 2%—4.3%之间,钢的含碳量在 0.03%—2%之间。 生铁分为白口铁、灰口铁和球墨铸铁,球墨铸铁具有很高的机械强度,某些场合可以代替钢。钢分为碳素钢 和合金钢。 6、炼铁的主要设备是高炉,主要原料是铁矿石、焦炭和石灰石。原理:在高温条件下,用还原剂一氧化碳从铁的 氧化物中将铁还原出来。(不能:置换) 炼钢设备:转炉、电炉、平炉。 原理:在高温条件下,用氧气或铁的氧化物把生铁中所含的过量的碳和其它 杂质转变为气体和炉渣而除去。 7、白口铁的用途:用于炼钢、灰口铁的用途制造化工机械和铸件。 低碳钢和中碳钢用来制造机械零件,钢管。高碳钢用来制刀具、量具和模具。 8、锰钢中合金元素为锰,韧性好,硬度大;不锈钢中合金元素为铬、镍,抗腐蚀性好;硅钢中合金元素为硅,导 磁性好;钨钢中合金元素为钨,耐高温,硬度大。 9、导电性:银>铜>铝,铝和锌在空气中能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可阻止进一步氧化。铜生锈是铜和水、 氧气、二氧化碳发生的反应。钛耐腐蚀性好。 (溶液) 1、溶液的特征: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①加水②升温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熟石灰对温度例外 ①增加溶质②降温③蒸发溶剂 饱和石灰水变成不饱和的石灰水的方法是:①加水②降温 (对于同一种溶质的溶液来说,在同一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要浓。) 2、20℃时,易溶物质的溶解度为﹥10g,可溶物质的溶解度 1g—10g,微溶物质的溶解度为 0.01g—1g,难溶 物质的溶解度为﹤0.01g。 分离: KCl 和 MnO2 方法为过滤,步骤:溶解、过滤、蒸发, NaCl 和 KNO3 方法为结晶,步骤:溶解、冷却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法) 对溶解度受温度变化不大的物质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来得到晶体(如 NaCl)。 对溶解度受温度变化比较大的物质采用冷却热的饱和溶液的方法来得到晶体(如 KNO3、CuSO4) 冷却饱和 CuSO4 溶液析出晶体的化学式为 CuSO4·5H2O。 4、碘酒中溶质是碘,溶剂是酒精。盐酸中溶质是 HCl,石灰水中溶质为 Ca(OH)2,食盐水中溶质为 NaCl,氧 化钙溶于水溶质为 Ca(OH)2,三氧化硫溶于水溶质为 H2SO4,胆矾 CuSO4·5H2O 溶于水溶质为 CuSO4,医用 酒精中溶质为 C2H5OH。 (组成与结构) 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离子也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例如:保持氯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D(氯分子)(A、Cl B、Cl- C、2Cl D、Cl2)。保持 CO2 化学性质 的最小粒子是 CO2 分子;保持水银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汞原子。在电解水这一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 氧原子。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构成原子的三种粒子是:质子(正电)、 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一切原子都有质子、中子和电子吗?(错!一般的氢原子无中子)。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某原子的质量/C 原子质量的 1/12。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它是一个比值。 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是“1”。 由于原子核所带电量和核外电子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因此整个原子不显电性(即电中性)。 2、①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但一定不可能是 化合物。) ②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纯净物不一定是由一种分子构成的。 ③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化合物,但化合物一定是由不 同种元素组成的。 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是物质的种类不同。 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是元素的种类不同。 ④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氧化物一定是含氧化合物,但含氧化合物不一定 是氧化物。 ⑤元素符号的意义:表示一种元素,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⑥化学式的意义:表示一种物质,表示这种物质的元素组成,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 分子的原子构成。 ⑦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 由原子直接构成的: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硅和碳。 由分子直接构成的:非金属气体单质如 H2、O2、N2、Cl2 等、共价化合物、一些固态非金属单质如磷、硫等。 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的。 共价化合物是由非金属与非金属(或原子团)组成,如 CO2、H2O、SO3、HCl、H2SO4。 由离子直接构成的:离子化合物(金属与非金属或原子团)如 NaCl、CaCl2、MgS、NaF、ZnSO4。构成氯 酸钾的微粒是 K+、ClO3-。 3、决定元素的种类是核电荷数(或质子数),(即一种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或者核电荷数 不同);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 同种元素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如 Fe、Fe2+、Fe3+因核电荷数相同,都称为铁元素,但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所以他们的化学性质也不同。 核电荷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如 Ne、HF、H2O、NH3、CH4。 已知 RO32-有 32 个电子,则 R 的质子数为:R+8×3+2=32(2 是第一层电子数,8 是外面几层的电子数) (质量守恒定律) 1、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①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②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③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所 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2. 小结:在化学反应中: 一定不变的是:①各物质的质量总和②元素的种类元素的质量④原子的种类⑤原子的数目⑥原子的质量; 一定改变的是:①物质的种类②分子的种类; 可能改变的是分子的数目。 3.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守的两个原则:一是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二是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等号”表示两 边各原子的数目必须相等。 (酸、碱、盐) 1、固体 NaCl、KNO3、NaOH、Mg(NO3)2 等不能导电,其水溶液能导电,所以酸碱盐溶液能导电,但有机物 溶液不导电。 2. 氯酸钾溶液中是否含有自由移动的氯离子?(没有,只含有自由移动的氯酸根离子) 3. 能导电的溶液中,所有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所以整个溶液不显电性。 例如某溶液中 Na+︰Mg2+︰Cl-=3︰2︰5,如 Na+为 3n 个,求 SO42-的个数,(此类题要会) 解:3n+2×2n=5n+2x,则 x= 4、盐中一定含有金属离子或金属元素(×) 碱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化合物中一定含有非金属元素(√) 碱中一定含有氢氧元素(√) 酸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 5、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但一定是酸性溶液;(如 NaHSO4 溶液是盐溶液,但溶液显 酸性) 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但一定是碱性溶液。(如 Na2CO3 溶液是盐溶液,但溶液显 碱性) 6、X-和 Cl-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说出 HX 的化学性质(酸的通性) i. 与酸碱指示剂作用,紫色石蕊遇 HX 变红色,无色酚酞不变色。 ii. 与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条件:①在活动性顺序表中,只有排在 H 前面的金属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② 酸除了 HNO3 和浓 H2SO4,氧化性强,与金属反应时,不生成氢气而生成水,H2CO3 酸性太弱) iii. 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一定反应) iv. 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一定反应) v.与某些盐反应生成另一种酸和另一种盐(条件:生成物有沉淀或气体) 7、溶液的酸碱度常用 pH 来表示,pH=7 时溶液呈中性,pH<7 时呈酸性,pH>7 时呈碱性。 PH=0 时呈酸性,pH 越小,酸性越强,pH 越大,碱性越强。 蒸馏水的 pH=7(雨水的 pH<7 显弱酸性),SO3 溶于水,溶液 pH<7,CO2 溶于水,溶液 pH<7;pH 升 高可加碱(可溶性碱)或水,pH 降低可加酸或水。PH=3 和 pH=4 混合溶液 pH<7,测定 pH 的最简单的方法是 使用 pH 试纸,测定时,用玻璃棒把待测溶液滴在 pH 试纸上,然后把试纸显示的颜色跟标准比色卡对照,便可 知溶液的 pH。pH 数值是整数。 8、碱的通性 由于碱在水溶液里都能电离而生成 OH-离子,所以它们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 (1) 碱溶液能跟酸碱指示剂起反应。(条件:碱必须可溶)紫色的石蕊试液遇碱变蓝色,无色酚酞试液遇碱变 红色。例如 Fe(OH)3 中滴入紫色的石蕊试液,石蕊不变色。 (2) 碱能跟多数非金属氧化物起反应,生成盐和水。条件:碱必须可溶,例如 Cu(OH)2+CO2 不反应 (3) 碱能跟酸起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4) 碱能跟某些盐起反应,生成另一种盐和另一种碱,条件:反应物均可溶,生成物有沉淀。 9、盐的性质 ①跟某些金属反应生成另一种金属和另一种盐,条件:①盐可溶②在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 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K、Ca、Na 太活泼,不和盐置换) ②盐与酸反应 (与前面相同) ③盐与碱反应 (与前面相同) ④盐与盐反应 条件:反应物均溶,且生成物中有沉淀。 10、氧化物 ① 定义:凡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碱性氧化物,金属氧化物大多数是碱性氧化物。(除 Al2O3、ZnO 外);凡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酸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大多数是酸性氧化物。(除 CO、H2O 外) ② 性质 与 水 反 应 ( 碱 可 溶 ) 碱 性 氧 化 物 大 多 数 不 溶 于 水 中 , 除 了 Na2O 、 K2O 、 BaO 、 CaO 外 , Na2O+H2O=2NaOH,CuO+H 2O=不反应。酸性氧化物大多数溶于水(除了 SiO2 外)SO3+H2O=H2SO4, CO2+H2O=H2CO3, SiO2+H2O 不反应。 11、物质的检验 酸液(H+):只能用紫色石蕊试液 碱液(OH-):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酞均可。 盐酸和 Cl-:用 AgNO3 溶液和稀 HNO3 硫酸和 SO42-:用 BaCl2 溶液和稀 HNO3 区别 Cl-和 SO42-:只能用 BaCl2 溶液不能用 AgNO3 溶液 CO32-:用盐酸和石灰水 铵盐(NH4+):用浓 NaOH 溶液(微热)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12、物质的俗名或主要成分、化学式: 氢氯酸(俗名为盐酸)HCl 氯酸 HClO3 氢硫酸 H2S 硫酸 H2SO4 硝酸 HNO3 磷酸 H3PO4 氧化钙(生石灰)CaO 氢氧化钙(熟石灰 消石灰)Ca(OH)2 Ca(OH)2 水溶液俗名石灰水 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CaCO3 磷酸氢二钠 Na2HPO4 氢氧化钠 NaOH(火碱、烧碱、苛性钠) 氯化钠 NaCl(食盐) 粗盐中含有 MgCl2、CaCl2 杂质而易潮解 尿素 CO(NH2)2 工业盐中含有亚硝酸钠 NaNO2 亚硫酸钠 Na2SO3 碳酸钠 Na2CO3(纯碱)(水溶液呈碱性,但不 是碱) 纯碱晶体 Na2CO3·10H2O 波尔多液 CuSO4 和 Ca(OH)2 硫酸铜晶体 CuSO4·5H2O (蓝 矾、胆矾) 磷酸二氢钙 Ca(H2PO4)2 碳酸氢钠 NaHCO3 硫酸氢钠 NaHSO4 氨水 NH3·H2O (属于碱类) 过磷酸钙是混合物 有关物质的颜色: (1)固体物质的颜色 A 白色固体:氧化镁 MgO 五氧化二磷 P5 O2 氧化钙 CaO 氢氧化钙 Ca(OH)2 碳酸钠 Na2CO3 碳酸钙 CaCO3 氯酸钾 KClO3 氯化钾 KCl 氢氧化钠 NaOH 无水硫酸铜 CuSO4 等。 B 黄色固体:硫粉 S C 红色固体:红磷 P(暗红色) 氧化铁 Fe2O3(红棕色) 铜 Cu(亮红色) D 蓝色固体:胆矾 CuSO4·5H2O E 黑色固体:木炭 C 氧化铜 CuO 二氧化锰 MnO2 四氧化三铁 Fe3O4 生铁 Fe FeS(硫化亚铁) F 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 Cu2(OH)2CO3 FeSO4•7H2O 硫酸亚铁晶体(俗称绿矾) G 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KMnO4 H 无色固体:冰 干冰 金刚石 I 银白色固体:银 铁 镁 铝 汞等金属 (2)生成沉淀的颜色 A 白色沉淀: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氯化银 AgCl 硫酸钡 BaSO4 不溶于水但溶于稀硝酸或稀盐酸: 氢氧化镁 Mg(OH)2 碳酸钙 CaCO3 碳酸钡 BaCO3 B 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 Fe(OH)3 【Fe(OH)2 为白色絮状沉淀,但在空气中很快变成灰绿色沉淀,再变成 Fe(OH)3 红褐色沉淀】 C 蓝色沉淀:氢氧化铜 Cu(OH)2 CuCO3 沉淀能溶于酸并且有气体(CO2)放出的:不溶的碳酸盐 沉淀能溶于酸但没气体放出的:不溶的碱 (3)溶液的颜色 A 蓝色溶液 Cu2+: CuCl2、 Cu(NO3)2、 CuSO4 溶液(即 Cu2+的溶液)蓝色 B 黄色溶液 Fe3+: Fe2(SO4)3、FeCl3 、Fe(NO3)3 溶液(即 Fe3+的溶液)黄色 C 浅绿色溶液 Fe2+: 氯化亚铁 FeCl2、硫酸亚铁 FeSO4、硝酸亚铁 Fe(NO3)2 溶液(即 Fe2+)浅绿色 D 无色液体:水,双氧水 E 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F 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Fe(OH)3 红褐色沉淀 Fe2O3 红(棕)色 Fe2(SO4)3、FeCl3 、Fe(NO3)3 溶液(即 Fe3+的溶液)黄色 FeSO4、FeCl2 、Fe(NO3)2、(即 Fe2+)浅绿色 Fe 块状是白色的,粉末状是黑色,不纯的是黑色 Cu(OH)2 蓝色沉淀 CuO 黑色 CuCl2、 Cu(NO3)2、 CuSO4 溶液(即 Cu2+的溶液)蓝色 无水 CuSO4 是白色 CuSO4·5H2O 是蓝色 Cu(紫)红色 (4)气体的颜色 A 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 NO2 B 黄绿色气体:氯气 Cl2 C 无色气体:氧气 氮气 氢气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二氧化硫 氯化氢气体 甲烷等大多数气体。 (液态固态的氧气是淡蓝色) D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NH3(此气体可使湿润 pH 试纸变蓝色) SO2 E 有臭鸡蛋气味:H2S 13、用途、性质 ⑴浓 HCl、浓 HNO3 具有挥发性,放在空气中质量减轻。 ⑵浓 H2SO4 :吸水性,放在空气中质量增重。使纸张或皮肤变黑是硫酸的脱水性。 ⑶粗盐(因含有 CaCl2、MgCl2 杂质而潮解),放在空气中质量增重。 ⑷NaOH 固体(白色)能吸水而潮解,又能与空气中的 CO2 反应而变质,所以 NaOH 必须密封保存。放在空 气中质量增加且变质。NaOH 中含有的杂质是 Na2CO3。 ⑸碳酸钠晶体 Na2CO3·10H2O,由于在常温下失去结晶水(叫风化),放在空气中质量减轻且变质。 ⑹无水 CuSO4:能吸水(检验水的存在)。 ⑺铁、白磷放在空气中质量增加。 ⑻生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2O=Ca(OH)2 Ca(OH)2+CO2=CaCO3↓+H2O ⑼需密封保存:浓 HCl、浓 HNO3、浓 H2SO4、NaOH、CaO、Ca(OH)2、铁、白磷、纯碱晶体。 ⑽稀 HCl、H2SO4 用于除锈。 ⑾ NaOH 不能用于治疗胃酸(HCl)过多,应用 Al(OH)3 Al(OH)3+HCl ⑿ 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农业上农药波尔多液[CuSO4 和 Ca(OH)2] ⒀ 粗盐中含有杂质是 CaCl2、MgCl2 工业用盐中含有杂质是 NaNO2(亚硝酸钠) 工业酒精中含有杂质是 CH3OH(甲醇) NaOH 中含有杂质是 Na2CO3 CaO 中含有杂质是 CaCO3 ⒁ 检验 Cl-:AgNO3、HNO3 溶液 检验 SO42-:BaCl2、HNO3 溶液 区别 HCl、H2SO4:用 BaCl2 溶液 ⒂ 改良酸性土壤用 Ca(OH)2, 制取 NaOH 用:Ca(OH)2+ Na2CO3— 制取 Ca(OH)2 用:CaO+H2O— 波尔多液不能使用铁制容器是因为:CuSO4+Fe— 不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KNO3、NaCl 14、制碱 (1)可溶性碱  ①碱性氧化物溶于水 CaO+H2O= Ca(OH)2 ②碱和盐反应 Ca(OH)2+ Na2CO3=CaCO3↓+2NaOH (2)不溶性碱 碱和盐反应 2Cu+O2 △ 2CuO,CuO+2HCl=CuCl2+H2O, CuCl2+2NaOH= Cu(OH)2↓+2NaCl 不溶性碱可受热分解:Cu(OH)2 △ CuO+ H2O 15. 制金属铜:两种方法 ①还原剂还原 CuO ②金属与盐反应,如:CuSO4+Fe 16. 制盐例如 MgCl2: ①Mg+HCl ②MgO+HCl ③Mg(OH)2+HCl (实验部分) 学会观察化学实验。观察实验现象的程序: 变化前: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 变化中:物质发生的主要现象,如是否发光、放热、颜色怎样变化、是否有气泡产生,产生的气体是否有 气味,有什么颜色的沉淀产生等。 变化后: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 描述实验时应注意语言清晰、准确,只说现象不说结论。 一.常用仪器与基本操作 1:常用的仪器(仪器名称不能写错别字) A:不能加热:量筒、水槽、集气瓶、漏斗、温度计、滴瓶、表面皿、广口瓶、细口瓶等 B:能直接加热:试管、蒸发皿、坩埚、燃烧匙 C:间接加热:烧杯、烧瓶、锥形瓶 (1)试管——常用做①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 ②也可用做收集少量气体的容器 ③或用于装置成小型气体的发生器 (2)烧杯——主要用于①溶解固体物质、配制溶液,以及溶液的稀释、浓缩 ②也可用做较大量的物质间的反应 (3)烧瓶——有圆底烧瓶,平底烧瓶 ①常用做较大量的液体间的反应 ②也可用做装置气体发生器 (4)锥形瓶——常用于①加热液体,②也可用于装置气体发生器和洗瓶器③也可用于滴定中的受滴容器。 (5)蒸发皿——通常用于溶液的浓缩或蒸干。 (6)胶头滴管——用于移取和滴加少量液体。 注意: ①使用时胶头在上,管口在下(防止液体试剂进入胶头而使胶头受腐蚀或将胶头里的杂质带进试液 ② 滴管管口不能伸入受滴容器(防止滴管沾上其他试剂) ③用过后应立即洗涤干净并插在洁净的试管内,未经洗 涤的滴管严禁吸取别的试剂 ④滴瓶上的滴管必须与滴瓶配套使用 (7)量筒——用于量取一定量体积液体的仪器。 不能 ①在量筒内稀释或配制溶液,决不能对量筒加热 。 不能 ②在量筒里进行化学反应 注意:在量液体时,要根据所量的体积来选择大小恰当的量筒(否则会造成较大的误差),读数时应将量筒垂直 平稳放在桌面上,并使量筒的刻度与量筒内的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在同一水平面。 (8)托盘天平——是一种称量仪器,一般精确到 0.1 克。 注意:称量物放在左盘,砝码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放在右盘,取用砝码要用镊子,不能直接用手,天平不能称 量热的物体, 被称物体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要在两边先放上等质量的纸, 易潮解的药品或有腐蚀性的药品(如 氢氧化钠固体)必须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 (9)集气瓶(瓶口是磨毛的):①用于收集或贮存少量的气体 ②也可用于进行某些物质和气体的反应。 (10)广口瓶(内壁是磨毛的)——常用于盛放固体试剂,也可用做洗气瓶 (11)细口瓶——用于盛放液体试剂 ,棕色的细口瓶用于盛装需要避光保存的物质,存放碱溶液时试剂瓶应用橡 皮塞,不能用玻璃塞。 (12)漏斗——用于向细口容器内注入液体或用于过滤装置。 (13)长颈漏斗——用于向反应容器内注入液体,若用来制取气体,则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要插入液面以下,形 成“液封”,(防止气体从长颈斗中逸出) (14)分液漏斗——主要用于分离两种互不相溶且密度不同的液体,也可用于向反应容器中滴加液体,可控制液 体的用量 (15)试管夹——用于夹持试管,给试管加热,使用时从试管的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16)铁架台——用于固定和支持多种仪器, 常用于加热、过滤等操作。 (17)酒精灯——①使用前先检查灯心,如果灯芯顶端不平或已烧焦,需要剪去少使其平整,然后检查 灯里有无酒精,灯里酒精的体积应大于酒精灯容积的 1/4,少于 2/3。 ②也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酒精灯(以免失火),应用燃着的火柴或木条来引燃 ③酒精灯的外焰最高, 应在外焰部分加热 先预热后集中加热。 ④要防止灯心与热的玻璃器皿接触(以防玻璃器皿受损) ⑤实验结束时,应用灯帽盖灭(以免灯内酒精挥发而使灯心留有过多的水分,不仅浪费酒精而 且不易点燃),决不能用嘴吹灭(否则可能引起灯内酒精燃烧,发生危险) ⑥万一酒精在桌上燃烧,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18)玻璃棒——用做搅拌(加速溶解)、转移如 PH 的测定等。 (19)燃烧匙 (20)温度计——刚用过的高温温度计不可立即用冷水冲洗。 (21)药匙——用于取用粉末或小粒状的固体药品,每次用前要将药匙用干净的滤纸揩净。 (22)石棉网——使受热温度均匀,避免一些玻璃仪器受热不均而爆裂。 (23)玻璃导管与橡胶管——其正确的连接操作是右手玻璃导管用水湿润使其润滑,然后稍稍用力转 动插入胶皮导管中;长的玻璃导管有冷却与导流的作用,比如在制取蒸馏水的实验中。 2:基本操作 (1) 药剂的取用: “三不准”原则①不准用手接触药品 ②不准用口尝药品的味道③不准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气味 注意:已经取出或用剩后的药品不能再倒回原试剂瓶,应交回实验室。 A:固体药品的取用 取用块状固体用镊子(具体操作:先把容器横放,把药品放入容器口,再把容器慢慢的竖立起来);取用粉 末状或小颗粒状的药品时要用药匙或纸槽(具体操作:先将试管横放,把盛药品的药匙或纸槽小心地送入试管底 部,再使试管直立)—— 一横、二放、三竖立 一定量的固体药品取用要使用托盘天平 —— 一调天平、二放固体、三将天平回零 B:液体药品的取用 取用很少量时可用胶头滴管,取用较多量时可直接从试剂瓶中倾倒(注意:把瓶塞倒放在桌上,标签向着手 心,防止试剂污染或腐蚀标签,斜持试管,使瓶口紧挨着试管口)—— 一倒、二向、三紧靠 一定量的液体药品取用要使用量筒 —— 一将盛有液体的量筒放平、二按照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相 平看刻度、三读数 注意:酸碱液体流到桌上—— 一中和、二水洗、三擦干 酸碱液粘在皮肤上—— 一擦、二洗、三涂液 (2)物质的加热:给液体加热可使用试管、烧瓶、烧杯、蒸发皿; 给固体加热可使用干燥的试管、蒸发皿、坩埚 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试管一般与桌面成 45°角,先预热后集中试管底部加热,加热时切不可对着任 何人;液体量不能超过试管溶剂的 1/3。 B: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试管口应略向下(防止产生的水倒流到试管底,使试管破裂)先预热后集中药 品加热,要均匀加热。 注意点:被加热的仪器外壁不能有水,加热前擦干,以免容器炸裂;加热时玻璃仪器的底部不能触及酒精灯 的灯心,以免容器破裂。烧的很热的容器不能立即用冷水冲洗,也不能立即放在桌面上,应放在石棉网上。 (3) 溶液的配制 A:物质的溶解——加速固体物质溶解的方法有搅拌(不可碰壁)、振荡(腕动臂不动)、加热、将固体研细。 注:试管里所盛的溶质和溶剂总量较少时,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1/3。就用振荡的方法。用右手的拇、食、中三指 握持试管上端,无名指和小指弯向掌心,用适当大小的腕力来回甩动试管,振荡时,不能上下振荡,更不能 用拇指堵住试管口。 烧杯里溶解物质时,用玻璃棒在烧杯中绕圈搅动,搅动时不要使玻璃棒和器壁撞击,以防止容器破裂。 烧杯底部的固体不能用玻璃棒捣碎,以防止杵破玻璃。为防止搅拌时玻璃棒碰撞烧杯,可在玻璃棒一端套上 一小段(1cm~2cm)橡皮管,使玻璃棒的顶端不露出。 烧瓶溶解物质时,当溶液不超过烧瓶容积 1/2 时,也可用振荡方法加速溶质的溶解。 B:浓硫酸的稀释——由于浓硫酸易溶于水,同时放出大量的热,它的密度又大于水。若将水注入酸中,水会 浮在硫酸上面,溶解时放出的热会使水沸腾,使硫酸向四周飞溅,发生事故。因此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 把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地注入水里,并不断搅动,使产生的热量迅速地扩散。(酸入水) C: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①固体物质的配制过程:计算、称量量取、溶解 用到的仪器:托盘天平、药匙、量筒、滴管、烧杯、玻璃棒 ②液体物质的配制过程:计算、量取、溶解 用到的仪器:量筒、滴管、烧杯、玻璃棒 (4)过滤:是分离不溶性固体与液体的一种方法(即一种溶,一种不溶,一定用过滤方法)如粗盐提纯、氯化钾 和二氧化锰的分离。 操作要点:“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 指用水润湿后的滤纸应紧贴漏斗壁; “二纸”指①滤纸边缘稍低于漏斗边缘②滤液液面稍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指①烧杯紧靠玻璃棒 ②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边 ③漏斗末端紧靠烧杯内壁 (5)蒸发与结晶 A、蒸发是浓缩或蒸干溶液得到固体的操作,仪器用蒸发皿、玻璃棒、酒精灯、铁架台 注意点:①在蒸发过程中要不断搅拌,以免液滴飞溅,②当出现大量固体时就停止加热③使用蒸发皿应用坩 埚钳夹持,后放在石棉网上 B、结晶是分离几种可溶性的物质①若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不大,则可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②若 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的,则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法。 (6)仪器的装配: 装配时,一般按从下(低)到上(高),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 (7)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先将导管浸入水中,后用手掌紧物捂器壁(现象:管口有气泡冒出,当手离开后导管 内形成一段水柱。) (8)玻璃仪器的洗涤: 注水半,振荡。用试管刷柔力刷洗 如仪器内附有不溶性的碱、碳酸盐、碱性氧化物等,可加稀盐酸洗涤,再用水冲洗。 如仪器内附有油脂等可用热的纯碱溶液洗涤,也可用洗衣粉或去污粉刷洗。 清洗干净的标准是:仪器内壁上的水即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而均匀地附着一层水膜时,就表明已洗 涤干净了。 (9)常用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 A:使用酒精灯时,不慎而引起酒精燃烧,应立即用湿抹布。 B:浓酸洒在桌上时,应立即用适量的碳酸钠溶液中和 C:碱溶液不慎洒在桌上应用醋酸冲洗,然后用水冲洗,用布擦干;不慎洒在皮肤上应用硼酸溶液冲洗。 D:若浓硫酸不慎洒在皮肤上,应先用布擦去,再用水洗,然后用 3%~5%的碳酸氢钠溶液中和。 二.药品的存放  白磷:因易氧化且能自燃,但它不与水反应,所以应放在水中存放。 强碱: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因它们易潮解、易与二氧化碳反应,又能与二氧化硅反应而腐蚀试剂瓶瓶口, 所以应放在用胶塞密封的试剂瓶内。 浓硝酸:因具有挥发性,见光受热易分解,应在低温处的棕色瓶内存放。 氨水:因易挥发,所以应放在低温处,密封在试剂瓶内。氨水对多种金属有腐蚀作用,在运输和贮存氨水时, 一般要用橡皮袋、陶瓷坛或内涂沥青的铁桶等耐腐蚀的容器。 金属钾、钠、钙:因它们易氧化、易跟水反应,但它们不和煤油或石蜡油反应,所以应在煤油或石蜡油里存放。 硝酸银:因见光受热易分解,所以应在低温处棕色瓶内存放。 浓硫酸易吸收空气中的水份,浓盐酸易挥发,应放入试剂瓶里用磨口塞盖严 三.气体的制取、收集 制备纯净干燥气体的步骤是: 气体发生装置—除杂质装置—干燥装置—气体收集装置→尾气处理 1.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 A:固体之间反应且需要加热,用制 O2 装置(NH3、CH4);一定要用酒精灯。 B:固体与液体之间且不需要加热,用制 H2 装置(CO2);一定不需要酒精灯。 2.常见气体的净化和干燥 : 一定先净化后干燥 除去杂质和干燥的装置一般用洗气瓶或干燥管。在洗气瓶中导气管一般是长进短出,在干燥管中一般是大进小出。 (1)气体的净化(除杂)(括号内的是杂质) H2(HCl)用 NaOH 溶液 CO(HCl)用 NaOH 溶液 CO(CO2)用澄清石灰水 CO2(HCl)用 NaHCO3 溶液 CO2(H2、CO)用 CuO CO(O2)用铜网 O2(CO2、HCl、H2O)用碱石灰(CaO 和 NaOH 的混合物)① 气体除杂的方法: A 水吸收法:易溶于水的气体杂质用水吸收。(如 HCl) B 酸碱吸收法:酸性气体杂质用碱性试剂吸收。(如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CO2、HCl。) C 沉淀法:将杂质气体转变为沉淀除去。(如用澄清石灰水除 CO2) D 固化法:将杂质气体与固体试剂反应生成固体而除去。(如除去 O2 用灼热的氧化铜) E 转纯法:将杂质转化为所需气体。(如除去 CO 中的 CO2,可将气体通过炽热的炭粉) ② 气体除杂的原则:不减少被净化气体的质量,不引进新的杂质。 ③ 气体除杂的注意事项: A 选择除杂试剂:一般只能跟杂质起反应,而不能与被净化的气体反应。 B 除杂务尽:选择除杂试剂要注意反应进行的程度。(如除去 CO2 时用氢氧化钠溶液比用澄清石灰水要好。 因为氢氧化钠的溶解度比氢氧化钙要大很多,因此其溶质质量分数较大。) C 有许多杂质要除去时,要注意除杂的顺序。一般来说,杂质中有许多酸性杂质时,先除酸性较强的杂质; 而水蒸气要放在最后除去 (2)气体的干燥(除去水) 实验室制取的气体常常有酸雾或水份:酸雾可用水、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的石灰水或饱和碳酸钠(碳酸氢钠) 溶液除去;水份可用干燥剂如:浓硫酸(酸性)、碱石灰(碱性)、固体氢氧化钠(碱性)、氧化钙(碱性)、 五氧化二磷(酸性)、无水氯化钙(中性)、无水硫酸铜(中性)等除去。 干燥剂有浓硫酸(酸性)、碱石灰(碱性)、固体氢氧化钠(碱性)、氧化钙(碱性)、五氧化二磷(酸 性)、无水氯化钙(中性)、无水硫酸铜(中性) 酸性干燥剂不能干燥碱性气体如氨气; 碱性干燥剂不能干燥酸性气体如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三氧化硫、氯化氢等。 注意:证明时,一定要先证明水再证明其它物质,证明水一定要用无水硫酸铜;如果后证明水时,水也许是在干 燥其他物质时新引进的。 除去水时,先除去杂质,再除去水。因为其最终目的是除去水分,不管有没有引进水,都没有影响,证明 二氧化碳一定要用澄清石灰水。 3.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 A:排水法 适用于难或不溶于水且与水不反应的气体,导管稍稍伸进瓶内,(CO、N2、NO 只能用排水法) B:向上排空气法 适用于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CO2、HCl 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 C:向下排空气法 适用于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排气法:导管应伸入瓶底 4.气体的验满: O2 的验满:用带余烬的木条放在瓶口。 CO2 的验满:用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证明 CO2 的方法是用澄清石灰水。 5.气体的溶解——处理装置一般有三种:用溶液吸收;点燃尾气;回收。   根据气体在水或吸收剂里的溶解性不同,可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吸收气体使之溶解。 在水中极易溶解的气体如氨、氯化氢、溴化氢等应采用 B 法,装置特点是导气管连接了一个倒扣的漏斗,漏 斗边缘浸入水中约 1mm~2mm。它的优点是可防止水倒流入气体发生装置,又可增大吸收面积,利于气体充分 溶解。它有自动调节气体发生装置内外压力趋于平衡的作用。即有自控倒吸作用。 如果气体的溶解度不太大,如氯气、硫化氢等应采取 A 法。 注意:对于实验中的有毒气体,要采取相应的措施,通风排毒,保证人体的健康,防止环境的污 染;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先试验它的纯度 氧气、氢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和收集 氧气 氢气 二氧化碳 药品 氯酸钾和二氧化 锰或高锰酸钾 过氧化氢溶液与二 氧化锰 锌粒和稀硫酸(或稀盐酸) 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 化学反应原理 分解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置换反应 中和反应 反应物状态 固体与固体混合 固体与液体混合 固体与液体混合 固体与液体混合 反应条件 加热 不需加热 不需加热 不需加热 制得气体在水中 的溶解性 氧气不易溶于水 氢气难溶于水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制得气体的密度 与空气的比较 氧气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氢气密度比空气密度小 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收集方法 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 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 向上排空气法 检验方法 将带火星的木条插入集气瓶内,若复燃, 说明是氧气。 点燃该气体,检验其生成的产 物。 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 其变浑浊,说明是二氧化碳 验满或验纯 将带火星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若木条 复燃,说明已收集满。 用拇指堵住倒置已收集满氢气 的试管,靠近火焰移开手指, 若为“噗”的一声,说明已纯。 将燃着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 若木条熄灭,说明已收集满。 实验装置 实验室制取三大气体中常见的要除的杂质: (1)制 O2 要除的杂质:水蒸气(H2O) (2)用盐酸和锌粒制 H2 要除的杂质:水蒸气(H2O)、氯化氢气体(HCl,盐酸酸雾)(用稀硫酸没此杂质) (3)制 CO2 要除的杂质:水蒸气(H2O)、氯化氢气体(HCl) 除水蒸气的试剂:浓流酸、CaCl2 固体、碱石灰(主要成份是 NaOH 和 CaO)、生石灰(CaO)、无水 CuSO4(并 且可以检验杂质中有无水蒸气,有则颜色由白色→蓝色)等 除 CO2 可用:澄清石灰水(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 CO2)、NaOH 溶液、KOH 溶液、碱石灰等 除 HCl 气体的试剂:AgNO3 溶液(并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 HCl)、澄清石灰水(Ca(OH)2)、NaOH 溶 液(或固体)、KOH 溶液(或固体)。[生石灰、碱石灰也可以跟 HCl 气体反应] 常用实验方法来验证混合气体里含有某种气体 (1)有 CO 的验证方法:(先验证混合气体中是否有 CO2,有则先除掉) 将混合气体通入灼热的 CuO,再将经过灼热的 CuO 的混合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现象:黑色 CuO 变成红 色,且澄清石灰水要变浑浊。 (2)有 H2 的验证方法:(先验证混合气体中是否有水份,有则先除掉) 将混合气体通入灼热的 CuO,再将经过灼热的 CuO 的混合气体通入盛有无水 CuSO4 中。现象:黑色 CuO 变成红色,且无水 CuSO4 变蓝色。 (3)有 CO2 的验证方法:将混合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注意的地方: ①防爆炸:点燃可燃性气体(如 H2、CO、CH4)或用 CO、H2 还原 CuO、Fe2O3 之前,要检验气体纯度。 ②防暴沸: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倒入水中,不能把水倒入浓硫酸中。 ③防中毒:进行有关有毒气体(如:CO、SO2、NO2)的性质实验时,在通风厨中进行;并要注意尾气的处 理: CO 点燃烧掉;SO2、NO2 用碱液吸收。 ④防倒吸:加热法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气体,要注意熄灯顺序。 设计实验 (1) 试设计一个实验证明蜡烛中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①将蜡烛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洁净的烧杯 烧杯内壁有小水珠生成 证明蜡烛有氢元素 ②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证明蜡烛有碳元素 (2)试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 CO2 具有不支持燃烧和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图 把两支蜡烛放到具有阶梯的架上,把此 架放在烧杯里(如图),点燃蜡烛,再 沿烧杯壁倾倒 CO2 阶梯下层的蜡烛先 灭,上层的后灭。 证明 CO2 具有不支持 燃烧和密度比空气大 的性质 初中物质性质实验比较简单,多在集气瓶或试管中进行,现分别叙述如下: (1)反应器为集气瓶,进行固体与气体的反应。例如木炭、硫、磷、铁、蜡烛在氧气中的燃烧。(图 1) 现象:铁丝——火星四射 木炭——发白光 硫——明亮蓝紫色火焰 注:对剧烈的放热反应(如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应在集气瓶底部,留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 (2)反应器为试管,反应物之一是液体。 (3)反应器为试管,反应物之一是固体。 进行 H2 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图 2) 注意:试管口稍向下倾斜;铁夹夹持试管中上部;导气管插入靠近试管底部。操作时应先通入纯净 H2,将试管 中空气排净再加热。反应完毕先熄灭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再停止通入 H2。 (4)反应器为硬质玻璃管 气体和固体的反应,如 CuO+CO Cu+CO2(图 3) 注意:先将管内空气排净再加热;反应后应使生成物在 CO 气流中冷却。 (5)洗气装置(图 4) 将不纯气体通过选定的洗涤剂,其中杂质气体被吸收(溶解或发生化学反应)从而达到净化气体的目的。 注意:气流方向,“长进短出”。 (6)二氧化碳灭火 现象:烧杯中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 结论:CO2 气体比空气重,一般情况下不支持燃烧。 四.酸、碱、盐 1.指示剂的使用 使用指示剂只能说明溶液呈酸性或碱性,不能确定溶液一定是酸或碱。 操作方法:用玻璃棒沾取少量被测溶液滴在试纸上,绝不能将试纸伸入待测试液中,更不能将试纸投入到待测 溶液中去。 紫色石蕊遇酸性溶液显红色,遇碱性溶液显蓝色;记忆—石蕊指示剂的颜色:酸里红、碱里蓝、中性紫。 无色酚酞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显红色;记忆—酚酞指示剂的颜色:本身无色、遇酸不变、遇碱变红。 2.溶液的酸碱度常用 pH 表示,测定 pH 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 pH 试纸。 PH 的范围在 0——14 之间,pH>7 溶液呈碱性,pH=7 溶液呈中性,pH<7 溶液呈酸性。PH 越大碱性越强, pH 越小酸性越强;pH 升高加碱(或水),pH 降低加酸(或水)。 3. 证明盐酸和可溶性盐酸盐(Cl-):用 AgNO3 和稀 HNO3,产生白色不溶于稀硝酸的沉淀。 证明硫酸和可溶性硫酸盐(SO42-):用 BaCl2 和稀 HNO3,产生白色不溶于稀硝酸的沉淀。 证明碳酸盐(CO32-):用盐酸和石灰水 证明铵盐(NH4+):用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是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4. (1)试管夹应夹在的中上部,铁夹应夹在离试管口的 1/3 处。 (2)加热时试管内的液体不得超过试管容积的 1/3,反应时试管内的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1/2。 (3)使用烧瓶或锥形瓶时容积不得超过其容积的 1/2,蒸发溶液时溶液的量不应超过蒸发皿容积的 2/3;酒 精灯内的酒精不得超过其容积的 2/3,也不得少于其容积的 1/4。 (4)在洗涤试管时试管内的水为试管的 1/2(半试管水);在洗气瓶内的液体为瓶的 1/2;如果没有说明用 量时应取少量,液体取用 1—2 毫升,固体只要盖满试管的底部;加热试管内液体时,试管一般与桌面成 45°角, 加热试管内的固体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5.部分酸、碱、盐的溶解性规律: (1)酸: 全部溶于水 ; (2)碱: 大多数不溶于水,NH3·H2O、KOH、NaOH、Ba(OH)2 溶于水,Ca(OH)2 微溶; (3)盐:a、 钾盐 、钠盐 、铵盐 、硝酸盐 四类盐都易溶于水; b、盐酸盐(即氯化物) 绝大多数溶于水 , 只有 AgCl 不溶于水 ; c、硫酸盐 绝大多数溶于水, 只有 BaSO4 不溶于水 ,Ag2SO4 、 CaSO4 微溶于水 ; d、碳酸盐 绝大多数不溶于水, Na2CO3 、K2CO3 、(NH4)2CO3 溶于水 ,MgCO3 微溶于水 。 五.物质的鉴别和推断 1.气体的检验 [1] 氧气: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瓶中,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 [2] 氢气:在玻璃尖嘴点燃气体,罩一干冷小烧杯,观察杯壁是否有水滴,往烧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不变 浑浊,则是氢气. [3] 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4] 氨气:湿润的紫红色石蕊试纸,若试纸变蓝,则是氨气. [5] 水蒸气:通过无水硫酸铜,若白色固体变蓝,则含水蒸气. [6]一氧化碳:在玻璃尖嘴点燃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小烧杯,观察烧杯内壁无水珠生成,然后将烧杯迅速倒 转,往烧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是一氧化碳. [7] 氮气:将燃烧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熄灭,然后向集气瓶中倒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不变浑浊。 2.离子的检验. (1)酸液(H+):①用紫色石蕊试液或 PH 试纸 ②活泼金属(如:镁条、锌粒等) ③不溶性碱(如:氢氧化铜等) ④某些金属氧化物(如:铁锈) ⑤碳酸盐(如:碳酸钠等) (2)碱液(OH-):①紫色石蕊试液或无色酚酞或 PH 试纸 ②某些可溶性盐(如:硫酸铜、氯化铁) (3)盐酸和 Cl-:用 AgNO3 溶液和稀 HNO3,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氯离子 (4)硫酸和 SO42-:硝酸钡溶液 Ba(NO3)2 和稀硝酸/先滴加稀盐酸再滴入氯化钡 BaCl2 区别 Cl-和 SO42-:先用 Ba(NO3)2 溶液 再用 AgNO3 溶液 (5)CO32-:用盐酸和石灰水 (6)铵盐(NH4+):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 蓝的气体。 (7)Cu2+:用可溶性碱(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若产生蓝色沉淀则是铜离子 (8)Fe2+:用可溶性碱(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若产生红褐色沉淀则是铁离子 (9)Ca2+:用可溶性碳酸盐(如:碳酸钠)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钙离子 3.相关例题 (1)如何检验 NaOH 是否变质: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变质 (2)检验生石灰中是否含有石灰石: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含有石灰石 (3)检验 NaOH 中是否含有 NaCl,先滴加足量稀硝酸,再滴加 AgNO3 溶液,若产生白色 沉淀,则含有 NaCl (4)检验三瓶试液分别是稀 HNO3,稀 HCl,稀 H2SO4? 向三只试管中分别滴加 Ba(NO3)2 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稀 H2SO4;再分别滴加 AgNO3 溶液,若产生 白色沉淀则是稀 HCl,剩下的是稀 HNO3 (5)淀粉:加入碘溶液,若变蓝则含淀粉。 (6)葡萄糖: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若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就含葡萄糖 4.常见的鉴别方法 (1)如何用化学方法鉴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根据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两种气体性质的不同进行鉴别,有以下两种方法。 方法 1:取两支洁净的试管,里边分别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然后将两个贮气瓶中的气体分别通入两个试管里, 其中一个试管内的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另一个试管内的石灰水不变,则该气体是一氧化碳。 CO2+Ca(OH)2=CaCO3↓+H2O CO 与 Ca(OH)2 不反应 方法 2:将两个贮气瓶导气管的阀门(活塞)打开,用燃着的木条接近导气管口。其中一个气体能燃烧且发出蓝 色火焰的,则证明该气体为一氧化碳;另一个使燃着的木条熄灭,则是二氧化碳。 2CO+O2 2CO2 (2)如何鉴别氢气、一氧化碳、甲烷三种无色气体?  分别点燃三种气体,在三个火焰的上方各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过一会儿,会看到有两个烧杯的内壁变得 模糊并有水蒸气凝结,则说明这两种气体中有一个是氢气,另一个是甲烷。在烧杯内壁没有水蒸气凝结的那种气 体一定是一氧化碳。 再向另外两个烧杯内分别注入少量的澄清的石灰水,振荡,见有石灰水变浑的,则说明那种气体为甲烷。石 灰水不变浑的,说明那种气体为氢气。 (3)有氧气、氢气、氮气、空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6 种气体,怎样鉴别它们? 取 6 支试管,并分别倒入澄清的石灰水。然后将 6 个贮存气体的橡胶袋上的导气管分别插入 6 个试管的石灰 水中,打开自由夹,观察 6 个试管中石灰水的变化。其中有一支试管中的石灰水变浑浊,此种气体必为二氧化碳。 其它五支试管中无变化。关闭自由夹。 取一个水槽并放好水。再取 5 个集气瓶在其内部也全装满水并倒立在水槽中。将剩余的 5 种气体均采用排水 取气法各收集一集气瓶气体,并将此 5 瓶气体用玻璃片盖好,从水槽中取出,放置在桌面上。 用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在 5 个集气的瓶口,观察现象。 其中一瓶气体能使木条越着越旺的,则一定是氧气。 其中一瓶对于木条燃烧没什么影响,而瓶中气体也没有燃烧现象的,则一定是空气。 其中一瓶能使燃着木条熄灭的一定为氮气。 有两瓶气体在遇燃着的木条时,瓶中的气体被点燃了,且燃烧时的火焰均为淡蓝色,此时迅速地往两个集气 瓶中都倒入少量的澄清的石灰水,盖上玻璃片,摇动集气瓶,观察石灰水的变化。其中有一瓶中的石灰水变浑浊 了,则原来的气体一定为一氧化碳,因为一氧化碳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使石灰水变浑浊。而另一集气 瓶中的石灰水没变化,则原来的气体一定为氢气,因为氢气燃烧只能生成水。 (4)今有水、盐酸、氢氧化钠 三瓶无色液体,怎样鉴别它们?  取三支试管,并分别倒入未知液 1mL 至 2mL,然后各滴入石蕊试液 2 滴至 3 滴,振荡,石蕊试液不变色仍为 紫色者,原液体为水。 (5)用一种试剂,如何将碳酸钾、硝酸银、硫酸锌三种溶液区别开? 取三支试管,并分别倒入未知液 1mL 至 2mL,然后各倒入 1mL 至 2mL 盐酸,观察现象。若一个试管中有无色 气泡放出者,原溶液为碳酸钾溶液。 K2CO3+2HCl=2KCl+H2O+CO2↑ 若一个试管中有白色沉淀生成者,原溶液为硝酸银溶液。 AgNO3+HCl=AgCl↓+HNO3 如一个试管中既无气泡放出也无白色沉淀生成,又无其它现象发生的,原溶液为硫酸锌溶液。 (6)今有氯化钾、硝酸钾、碳酸钾、硫酸钾四种白色固体粉末,怎样鉴别它们? 取氯化钾、硝酸钾、碳酸钾、硫酸钾四种白色固体粉末各一药匙,分别放入四个烧杯中。再在各烧杯中加适 量蒸馏水使其完全溶解,得四种无色溶液。 取四支试管分别倒入未知液 1mL 至 2mL,并往四支试管中加入 1mL 至 2mL 盐酸。其中一支试管中有无色气泡 产生,则原物质为碳酸钾。K2CO3+2HCl=2KCl+H2O+CO2↑ 其它三支试管中没有气泡生成,也无其它现象发生。因氯化钾、硝酸钾、硫酸钾三种溶液跟盐酸都不反应。 再取三支试管分别倒入余下的三种未知液 1mL 至 2mL 并往三支试管中加入 1mL 至 2mL 氯化钡溶液,其中一个 有白色沉淀生成,再滴入 1mL 至 2mL 稀硝酸。如果白色沉淀不消失,则此原物质为硫酸钾。 K2SO4+BaCl2=BaSO4↓+2KCl 其它两支试管中没有白色沉淀生成,也无别的现象发生。因为氯化钾、硝酸钾两种溶液跟氯化钡溶液都不反 应。 再取两只试管分别倒入余下的两种未知液 1mL 至 2mL,并往两支试管中加入 1mL 至 2mL 硝酸银溶液,其中一 个有白色沉淀生成,再滴入 1mL 至 2mL 稀硝酸,如果白色沉淀不消失,则此原物质为氯化钾。 KCl+AgNO3=AgCl↓+KNO3 在另一试管中没有白色沉淀生成,也无其它现象发生。因为硝酸钾溶液跟硝酸银溶液不反应。 所以,余下的一种原物质为硝酸钾。 (7)如何鉴定一瓶无色液体为盐酸?  盐酸溶液中的阳离子为氢离子(H+),阴离子为氯离子(Cl-)。如果通过一定的实验步骤和具体的实验现象能确 定溶液中既含有氢离子又含有氯离子,就能确定该无色溶液一定为盐酸。 检验氢离子(H+)。把两块锌粒放入一支试管中,将少量待鉴定的无色溶液倒入试管中 3mL—5mL,用拇指堵住 试管口,待试管中气体对拇指的压力较大时,移开拇指,立即用燃着的火柴点燃试管中的气体,如果气体安静燃 烧或发出尖锐的爆鸣声,证明有氢气生成,也就证明原无色溶液中含有氢离子(H+)。 或用干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无色溶液滴在蓝色的石蕊试纸上,若蓝色石蕊试纸变红,则证明溶液中氢离 子(H+)的存在。 检验氯离子(Cl-)。取一支试管,倒入待测溶液 1mL 至 2mL 然后加入 1mL 至 2mL 硝酸银溶液,振荡,观察现象。 如果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 1mL 至 2mL 稀硝酸,若沉淀不消失,则证明氯离子(Cl-)的存在。 该无色溶液中既含有氢离子又含有氯离子,则此溶液为盐酸。 (8)如何检验 H+、Ag+、OH-、Cl-、SO42-、CO32-六种离子? ① H+检验。 方法 1 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石蕊试液变红,则证明 H+存在。 方法 2 用干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如果蓝色试纸变红,则证明 H+的存在。 方法 3 用干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 pH 试纸上,然后把试纸显示的颜色跟标准比色卡对照,便可知道溶 液的 pH,如果 pH 小于 7,则证明 H+的存在。 ② Ag+检验。 将少量盐酸或少量可溶性的盐酸盐溶液倒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 少量的稀硝酸,如果沉淀不消失,则证明 Ag+的存在。 ③ OH-的检验。 方法 1 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石蕊试液变蓝,则证明 OH-的存在。 方法 2 用干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红色石蕊试纸上,如果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证明 OH-的存在。 方法 3 将无色的酚酞试液滴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酚酞试液变红,则证明 OH-的存在。 方法 4 用干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 pH 试纸上,然后把试纸显示的颜色跟标准比色卡对照,便可知道溶 液的 pH,如果 pH 大于 7,则证明 OH-的存在。 ④ Cl-的检验。 将少量的硝酸银溶液倒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少量的稀硝酸,如 果沉淀不消失,则证明 Cl-的存在。 ⑤ SO42-的检验。 将少量氯化钡溶液或硝酸钡溶液倒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少量的 稀硝酸,如果沉淀不消失,则证明 SO4 2-的存在。 ⑥ CO32-的检验。 将少量的盐酸或硝酸倒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如果有无色气体放出,将此气体通入盛有少量澄清石灰 水的试管中,如果石灰水变浑,则证明原待测液中 CO3 2-的存在。 化学方程式汇总 一. 物质与氧气的反应: (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 1.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 现象: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同时放出耀眼的白光 2.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 Fe3O4 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固体 3.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 加热 2CuO 现象:加热后亮红色的铜丝表面生成一层黑色物质(CuO) 4. 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 点燃 2Al2O3 现象:铝在氧气中加热时剧烈地燃烧,发出炫目的白光,并放出大量 的热 5.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 2H2O 现象:淡蓝色的火焰 6.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 点燃 2P2O5 现象::生成白烟 7.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2 点燃 SO2 现象:空气中是淡蓝色的火焰;纯氧中是蓝紫色的火焰;同时生成有 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8.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 CO2 现象:生成能够让纯净的石灰水浑浊的气体 9.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 点燃 2CO 现象:燃烧现象外,其他现象不明显 (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10. 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 点燃 2CO2 11.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12.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 点燃 2CO2 + 3H2O (3)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 双氧水在催化剂二氧化锰下产生水与氧气:2H2O2(MnO2)====2H2O+O2↑ 现象:溶液里冒出大量的气 泡 2Na2O2(过氧化钠)+2H2O=4NaOH+O2 现象:有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生成 用催化剂-二氧化锰并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2KClO3(MnO2)====2KCl+3O2↑ 现象:生成能让带火星的木条 复燃的气体,是放热反应。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2KMnO4 △====K2MnO4+MnO2+O2↑ 现象:同上 二.几个分解反应: 13. 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 通电 2H2↑+ O2 ↑ 14. 加热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加热 2CuO + H2O + CO2↑现象:固体由绿色逐渐变成黑色,同时有能 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且管口出现小水滴 15. 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2KClO3 ==== 2KCl + 3O2 ↑ 16. 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加热 K2MnO4 + MnO2 + O2↑ 17. 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 18. 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 高温 CaO + CO2↑现象:有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三.几个氧化还原反应: CO2+C 高温====2CO 现象:黑色固体逐渐减少 3C+2H2O==CH4+2CO 现象:生成的混和气体叫水煤气,都是可以燃烧的气体 19. 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加热 Cu + H2O 现象:由黑色的固体变成红色的,同时有水珠生成 20. 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 2Cu + CO2↑现象:固体由黑色变成红色并减少,同时有能使纯净石灰 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21.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 加热 Cu + CO2 现象:固体由黑色变成红色,同时有能使纯净石灰水变 浑浊的气体生成 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 高温 4Fe + 3CO2↑现象:固体由红色逐渐变成银白色,同时黑色的固体减少, 有能使纯净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2Fe2O3+3H2 =====2Fe+3H2O 现象:有水珠生成,固体颜色由红色变成银白色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 Fe2O3 高温 2Fe + 3CO2 现象:固体由红色逐渐变成银白色,同时有能使纯净石灰 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24. 焦炭还原四氧化三铁:2C+ Fe3O4 高温 3Fe + 2CO2↑ 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4CO+ Fe3O4 高温 3Fe + 4CO2↑ 两者现象相同:固体由黑色变成银白色,同时有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25. FeO+CO===Fe+CO2 现象:固体由黑色逐渐变成银白色,同时有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四.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关系 (1)金属单质 + 酸 -------- 盐 + 氢气 (置换反应) 26. 锌和稀硫酸 Zn + H2SO4= ZnSO4 + H2↑现象:有可燃烧的气体生成 27. 铁和稀硫酸 Fe + H2SO4 = FeSO4 + H2↑现象:变成浅绿色的溶液,同时放出气体 28. 镁和稀硫酸 Mg + H2SO4 = MgSO4 + H2↑现象:同 26 29. 铝和稀硫酸 2Al +3H2SO4 = Al2(SO4)3 +3H2↑现象:有气体生成 30. 锌和稀盐酸 Zn + 2HCl === ZnCl2 + H2↑现象:同 29 31. 铁和稀盐酸 Fe + 2HCl === FeCl2 + H2↑现象:铁粉慢慢减少,溶液变成浅绿色,同时放出气体 32. 镁和稀盐酸 Mg+ 2HCl === MgCl2 + H2↑现象:同 29 33. 铝和稀盐酸 2Al + 6HCl == 2AlCl3 + 3H2↑现象:有气体生成 3Ag+4HNO3(稀)==3AgNO3+NO↑+2H2O 现象:银逐渐溶解,生成气体遇空气变棕色 Ag+2HNO3(浓)==AgNO3+NO2↑+H2O 现象:银逐渐溶解,生成棕色气体 Cu+2H2SO4(浓)==CuSO4+SO2↑+2H2O 现象:铜逐渐溶解,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2)金属单质 + 盐(溶液) ------- 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 34.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现象:有红色金属生成 锌和氯化亚铁溶液反应:Zn+FeCl2==ZnCl2+Fe 现象:锌粉慢慢溶解,生成银白色的固体(铁) 35. 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Zn + CuSO4 === ZnSO4 + Cu 现象:同 34 36. 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Cu+2AgNO3==Cu(NO3)2 +2Ag 现象:铜表面慢慢生成了银白色金属 Fe+AgNO3==Fe(NO3)2+Ag 现象:铁溶解生成银白色的金属 (3)碱性氧化物 +酸 -------- 盐 + 水 37. 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现象:红色固体逐渐溶解,形成黄色的溶液 38. 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现象:红色固体溶解,生成黄色溶液 39. 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CuO + 2HCl ==== CuCl2 + H2O 现象:黑色固体溶解,生成黄绿色的溶液 40. 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CuO + H2SO4 ==== CuSO4 + H2O 现象:黑色固体溶解,生成蓝色溶液 41. 氧化镁和稀硫酸反应:MgO + H2SO4 ==== MgSO4 + H2O 42. 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CaO + 2HCl ==== CaCl2 + H2O (4)酸性氧化物 +碱 -------- 盐 + 水 43.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2NaOH + CO2 ==== Na2CO3 + H2O 现象:不明显 44.苛性钠吸收二氧化硫气体:2NaOH + SO2 ==== Na2SO3 + H2O(用于吸收尾气中的二氧化硫) 45.苛性钠吸收三氧化硫气体:2NaOH + SO3 ==== Na2SO4 + H2O(用于吸收尾气中的三氧化硫) 46.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2 + CO2==== CaCO3↓+ H2O 现象:生成白色的沉淀,用于检验二氧化 碳,以及在除杂过程中吸收二氧化碳 47. 消石灰吸收二氧化硫:Ca(OH)2 + SO2 ==== CaSO3↓+ H2O 现象:生成白色的沉淀,用于检验以及吸收二 氧化硫 (5)酸 + 碱 -------- 盐 + 水 48.盐酸和烧碱起反应:HCl + NaOH ==== NaCl +H2O 现象:不明显 49. 盐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Cl + KOH ==== KCl +H2O 50.盐酸和氢氧化铜反应:2HCl + Cu(OH)2 ==== CuCl2 + 2H2O 现象:蓝色沉淀溶解,形成黄绿色的溶液 51. 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2HCl + Ca(OH)2==== CaCl2 + 2H2O 52. 盐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Cl + Fe(OH)3 ==== FeCl3 + 3H2O 现象:红棕色絮状沉淀溶解,形 成了黄色的溶液 盐酸和氢氧化亚铁反应:Fe (OH) 2+2HCl==FeCl2+2H2O 现象:白色絮状沉淀溶解,溶液呈浅绿色 53.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3HCl + Al(OH)3 ==== AlCl3 + 3H2O 现象:白色沉淀溶解 54.硫酸和烧碱反应: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现象:无明显现象 55.硫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2SO4 + 2KOH ==== K2SO4 + 2H2O 现象:无明显现象 56.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H2SO4 + Cu(OH)2 ==== CuSO4+ 2H2O 现象:蓝色沉淀溶解,生成蓝色溶液 57. 硫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2SO4 + 2Fe(OH)3==== Fe2(SO4)3 + 6H2O 现象:同 52 58. 硝酸和烧碱反应:HNO3+ NaOH ==== NaNO3 +H2O 现象:酸碱中和反应,无明显现象 (6)酸 + 盐 -------- 另一种酸 + 另一种盐 59.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现象:白色固体溶解,生成能使纯净石 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60.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 2HCl === 2NaCl + H2O + CO2↑现象:生成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61.碳酸镁与稀盐酸反应: MgCO3 + 2HCl === MgCl2 + H2O + CO2↑现象:同 59 62.盐酸和硝酸银溶液反应:HCl + AgNO3 === AgCl↓ + HNO3 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这个反应用于检验氯 离子 63.硫酸和碳酸钠反应:Na2CO3 + H2SO4 === Na2SO4 + H2O + CO2↑现象:同 60 64.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H2SO4 + BaCl2 ==== BaSO4↓+ 2HCl 现象:生成不溶于强酸的白色沉淀,用于检验 硫酸根离子 (7)碱 + 盐 -------- 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 65.氢氧化钠与硫酸铜: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 现象:生成蓝色絮状沉淀 66.氢氧化钠与氯化铁:3NaOH + FeCl3 ==== Fe(OH)3↓ + 3NaCl 现象:生成红棕色絮状沉淀 氢氧化钠与氯化亚铁:FeCl2+2NaOH==Fe(OH)2↓+2NaCl 现象:有白色絮状沉淀生成 67.氢氧化钠与氯化镁:2NaOH + MgCl2 ==== Mg(OH)2↓ + 2NaCl 现象:生成白色沉淀 68. 氢氧化钠与氯化铜:2NaOH + CuCl2 ==== Cu(OH)2↓ + 2NaCl 现象:同 65 69. 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现象:生成白色沉淀 (8)盐 + 盐 ----- 两种新盐 70.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NaCl + AgNO3 ==== AgCl↓ + NaNO3 现象:同 62 2AgNO3+Na2SO4==Ag2SO4↓+2NaNO3 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 71.硫酸钠和氯化钡:Na2SO4 + BaCl2 ==== BaSO4↓ + 2NaCl 现象:同 64 BaCl2+Na2CO3==BaCO3↓+2NaCl 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但可溶于盐酸和硝酸,其实也溶于硫酸,但生 成硫酸钡沉淀,不容易看出来 五.其它反应: 72.二氧化碳溶解于水:CO2 + H2O === H2CO3 73.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 现象:放出大量的热 74.氧化钠溶于水:Na2O +H2O ==== 2NaOH 75.三氧化硫溶于水:SO3 + H2O ==== H2SO4 76.硫酸铜晶体受热分解:CuSO4·5H2O 加热 CuSO4 + 5H2O↑ 现象:固体由蓝色变为白色 77.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CuSO4 + 5H2O ==== CuSO4·5H2O 78. 4Fe(OH)2+O2+2H2O==4Fe(OH)3 现象:氢氧化铁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变成红棕色 79. 2FeCl3+Fe==3FeCl2 现象:铁粉逐渐溶解,溶液由黄色变成浅绿色 初中化学知识小辑 一.化学之最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 4、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5、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 6、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活动性最强的金属是钾。 7、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CH4 8、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 9、导电性最强的金属是银。 10、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是氢。 11、熔点最小的金属是汞。 1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13、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 14、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铁 二.有关不同 1、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碳原子排列不同。 2、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是因为含碳量不同。 3、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 (氧气和臭氧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水和双氧水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 4、元素种类不同:是因为质子数不同。 5、元素化合价不同:是因为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6、钠原子和钠离子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三.有毒的物质 1、 有毒的固体:亚硝酸钠(NaNO2),乙酸铅等; 2、 有毒的液体:汞,硫酸铜溶液,甲醇,含 Ba2+的溶液(除 BaSO4); 3、 有毒的气体:CO,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 四.初中化学之“三” 1、我国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2、氧化反应的三种类型:爆炸,燃烧,缓慢氧化。 3、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4、构成原子的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不带电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中子。 5、物质组成与构成的三种说法: (1)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 (3)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 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6、 由双原子构成分子的气体:H2、O2、N2、Cl2、F2 7、造成水污染的三种原因: (1)工业“三废”(废渣、废气、废水)任意排放 (2)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3)农药化肥任意施放 8、收集方法的三种方法:排水法(不容于水的气体);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 (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9、从宏观和微观上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可归纳为五个不变、两个一定改变,一个可能改变: (1)五个不改变:认宏观看元素的种类和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从微观看原子质量、原子的种类和原 子数目不变; (2)两个一定改变:认宏观看物质种类一定改变,从微观看分子种类一定改变; (3)一个可能改变:分子的总和可能改变。 10、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三种方法: 增加溶质,减少溶剂,改变温度(升高或降低)。 11、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的三个条件:生成水、气体或者沉淀。 12、三大化学肥料:N、P、K 13、排放到空气中的三种气体污染物: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 14、燃烧发白光的物质:镁条,木炭,蜡烛(二氧化碳和水)。 15、具有可燃性,还原性的物质:氢气,一氧化碳,单质碳。 16、具有可燃性的三种气体是:氢气(理想),一氧化碳(有毒),甲烷(常用)。 17、CO 的三种化学性质:可燃性,还原性,毒性。 18、氢气和碳单质有三个相似的化学性质:常温下的稳定性、可燃性、还原性。 19、三大矿物燃料:煤,石油,天然气。(全为混合物) 20、三种黑色金属:铁,锰,铬。 21、铁的三种氧化物:氧化亚铁(FeO),三氧化二铁(Fe2O3),四氧化三铁(Fe3O4)。 22、炼铁的三种氧化物:铁矿石,焦炭,石灰石。 常用于炼铁的铁矿石有三种:(1)赤铁矿(主要成分为 Fe2O3);(2)磁铁矿(Fe3O4);(3)菱铁矿(FeCO3)。 23、常见的三种强酸:盐酸,硫酸,硝酸。其中浓硫酸的三个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 24、氢氧化钠的三个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 25、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的三种氧化物:氧化铜,水(氧化氢),二氧化碳。 26、实验室制取 CO2 不能用的三种物质:硝酸,浓硫酸,碳酸钠。CO2 可以灭火的原因有三个:不能燃烧、不 能 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27、酒精灯的三个火焰:内焰,外焰,焰心。 28、使用酒精灯有三禁:禁止向燃着的灯里添加酒精,禁止用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禁止用嘴吹灭酒精灯。 29、玻璃棒在粗盐提纯中的三个作用:搅拌、引流、转移 30、液体过滤操作中的三靠: (1)倾倒滤液时烧杯口紧靠玻璃棒,(2)玻璃棒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端,(3)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31、固体配溶液的三个步骤:计算,称量,溶解。 32、浓配稀的三个步骤:计算,量取,溶解。 33、浓配稀的三个仪器:烧杯,量筒,玻璃棒。 34、三种遇水放热的物质:浓硫酸,氢氧化钠,生石灰。 35、过滤两次滤液仍浑浊的原因:滤纸破损,仪器不干净,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36、药品取用的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37、金属活动顺序的三含义: (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在水溶液中越容易失去电子变成离子,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2)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里的氢,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置换出酸里的氢; (3)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38、温度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 (1)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2)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 (3)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39、影响溶解速度的因素:(1)温度,(2)是否搅拌(3)固体颗粒的大小 40、使铁生锈的三种物质:铁,水,氧气。 41、溶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42、影响溶解度的三个因素: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温度。 43. 启普发生器由三部分组成:球形漏斗、容器、导气管。 44. 教材中出现的三次淡蓝色: (1)液态氧气是淡蓝色(2)硫在空气中燃烧有微弱的淡蓝色火焰(3)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有淡蓝色火焰。 45. 化学方程式有两个原则:以客观事实为依据;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方程式有三个意义:(1)表示什么物质参加反应,结果生成什么物质; (2)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问的分子或原子的微粒数比;(3)表示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五、初中化学溶液的酸碱性 1、显酸性的溶液:酸溶液和某些盐溶液(硫酸氢钠、硫酸氢钾等) 2、显碱性的溶液:碱溶液和某些盐溶液(碳酸钠、碳酸氢钠等) 3、显中性的溶液:水和大多数的盐溶液 六、初中化学敞口置于空气中质量改变的 (一)质量增加的 1、由于吸水而增加的:氢氧化钠固体,氯化钙,氯化镁,浓硫酸; 2、由于跟水反应而增加的:氧化钙、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钠,硫酸铜; 3、由于跟二氧化碳反应而增加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氢氧化钙; (二)质量减少的 1、由于挥发而减少的:浓盐酸,浓硝酸,酒精,汽油,浓氨水; 2、由于风化而减少的:碳酸钠晶体。 (三)1、浓硫酸敞口放置质量会增加,因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2、浓盐酸敞口放置质量会减少,因为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3、氢氧化钠(NaOH)敞口放置,质量会增加,因为氢氧化钠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而且可以和空 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 4、用石灰浆(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抹墙,逐渐变硬的原因是由于石灰浆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 了碳酸钙。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