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疫情防控延期开学期间辅导测试(三)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疫情防控延期开学期间辅导测试(三)试题(解析版)

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 高一下学期疫情防控 延期开学期间辅导测试(三)试题 一、选择题 ‎1.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 A. 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B. 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C. 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D. 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答案】C ‎【解析】西周初期分封制,周天子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同、异姓贵族,让他们去建立诸侯国,姬姓诸侯国是主体,题干三例都是姬姓诸侯国。受封到各地建国的贵族会带去官吏、军队和少量的周民,也会把周文化带到各地,所以分封制也起到了促进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作用,故选C。君主专制是从秦朝开始、直至清朝这一历史阶段政治体制的一个主要特征,西周初期肯定是不存在“君主专制”现象的,无所谓“强化”之说,A不符合史实,排除;周天子对地方是间接控制,在政治上无权废立各国的国君,无权干涉各国内政,在经济上只能收取各诸侯国的职贡,但无权对各国征收税赋,各国税赋均归各国,周天子的财政来自于直接统治和治理的王畿,以及诸侯及四方的纳贡,诸侯国有相对的独立性,所以B不符合史实,排除;夏商时期的政治也是贵族政治,分封制中固然含有贵族世袭特权的因素,但不是确立,而是延续了过去的做法,所以D不符合史实,排除。‎ ‎2.下表为中国古代不同时期官民比例情况。据此可得出的正确结沦是 时期 西汉 唐高宗时 元成宗时 清康熙前期 全国人口(丁)‎ ‎5959万 ‎5238万 ‎5816万 ‎2459万 官员 ‎7500人 ‎13465人 ‎22500人 ‎27000人 官民之比 ‎1:7945‎ ‎1:3927‎ ‎1:2613‎ ‎1:911‎ A. 古代官民数量增长成正比例 B. 官员增加大大推动了廉政建设 C. 有利于减轻人民的赋税负担 D. 专制和集权导致行政成本增加 ‎【答案】D ‎【解析】根据表格信息可知,官民之比,越来越大,表明需要供养的官员数里越来越多,行政成本越来越高昂,故专制和集权导致行政成本增加,D项正确。由西汉到唐高宗时期,人口减少,官员数里增加,这说明不是正比关系,故A项错误。官员增加并不能推动了廉政建设,B错误。官员增多导致行政成本增加,必然会增加劳动人民的负担,故C项错误。‎ ‎3.宋朝皇帝的指令原则上须经二府,以“敕牒”(诏书)方式颁布执行,在这个程序中可以“封驳”(说明理由拒绝)。皇帝自宫内直接发出批示,认为是“灭裂纪纲”的源头,经常受到臣僚的批评和抵制。这种设计 A. 使宋代君主权力受到相权的严重制约 B. 表明宋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相当完善 C. 有利于政府各部门分工合作提高效率 D. 使皇权受到决策程序的制度化制约 ‎【答案】D ‎【解析】从材料中“在这个程序中可以“封驳”(说明理由拒绝)”说明皇权受到了决策程序的制约,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A选项没有注意到材料中“原则上”这三个字;B选项错在本题涉及的是君主专制,并不是中央集权;C选项没有理解材料的真实含义。‎ ‎4.咸丰十一年(1861年),上谕命督抚要“不拘资格”保举武职人员,于是督抚纷纷借军功之名保举下属官员。《清史稿》记载称:“时督抚权宜行事,用人不拘资格,随时举措,固不能以大计举例绳其后也。”这表明 A. 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逐步削弱 B. 清政府适时调整用人体制 C. 清朝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 D. 国家权力转移到督抚手中 ‎【答案】A ‎【解析】从材料中的“时督抚权宜行事,用人不拘资格,随时举措”等信息来看,地方用人权大为增强,表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逐步削弱。故答案为A项。材料反映的是用人体制的不正常现象,不是清政府对用人体制的调整,排除B项;地方用人权扩大,表明中央集权有所削弱,排除C项;地方督抚用人权扩大,并非国家权力转移到督抚手中,排除D项。‎ ‎5.《罗马法史》载:“‘万民法’概念有着双重的含义:一个是理论上的含义,它的根据是存在一种所有民族共有的法并且认为自然理由是这种普遍性的基础;另一个是实在的和具体的含义,它指的是产生于罗马人与异邦人之间关系的那种罗马法体系。”据此判断 A. 第一种含义的万民法能激发和调动平民的爱国热情和参政积极性 B. 罗马由共和国到帝国的过程中形成的万民法体系属于第二种含义 C. 万民法具有很强的包容性,标志着罗马法学的成熟 D. 万民法注重形式,侧重国家事务,成为了罗马成文法的起点 ‎【答案】B ‎【解析】从材料中的“它指的是产生于罗马人与异邦人之间关系的那种罗马法体系”来看,万民法符合第二种含义,故答案为B项;第一种含义的“万民法”是指自然法,不是法律制度,只是一种理论,排除A项;标志着罗马法成熟的是自然法,排除C项;公民法注重形式,侧重国家事务,排除D项。‎ ‎6.古代雅典公民在公共事物案件中如果输掉了官司会被罚很重的罚款,其中很大一部分罚款将被用于支付原告的偿金,公民为了赢得官司,经常反复上诉,于是法庭开庭时间由每年150天左右变为几乎天天开庭。这种现象说明 A. 雅典司法审判注重维护原告的利益 B. 雅典法庭坚持了公平正义的原则 C. 雅典法庭切实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D. 雅典民主制度与运行机制有待于完善 ‎【答案】D ‎【解析】材料“公民为了赢得官司,经常反复上诉,于是法庭开庭时间由每年150天左右变为几乎天天开庭”说明雅典公民利用司法程序上的漏洞造成浪费司法资源,故D符合题意;材料说明雅典司法审判存在漏洞,故A不符合题意;材料中的司法实践未必能维护公平正义,难以真正做到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故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7.从英国历史的发展轨迹看,1832年改革法第一次对英国议会选举制度进行了重大调整,标志着从贵族寡头制度向西方民主制度的转变,奠定了一个现代工业国家扼守渐进和非暴力的道路。但1832年10月25日的《贫民卫报》则指出:“提出改革法案的人,不是想推翻,甚至也不是为了改造贵族制度,而是为了从中等阶级那儿获得一支准贵族增援军队以巩固自己的地位”。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 英国的议会制度是高度民主制度 B. 英国议会始终被少数大贵族控制 C. 遏制民主的举措却促进了民主的发展 D. 英国中产阶级和工人阶级都获得选举权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中“提出改革法案的人,不是想推翻,甚至也不是为了改造贵族制度”可以看出,这是一项想要“遏制民主的举措”;根据材料中“1832年改革法……标志着从贵族寡头制度向西方民主制度的转变”可以看出,改革法案最终的结果是“促进了民主的发展”。综上所述,C项能够准确、完整的表达材料的原意。故答案为C项。A项,该项表述与“甚至也不是为了改造贵族制度”矛盾,排除;B项,“始终”一词表述太绝对,且该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根据所学可知,1832年议会改革使更多工业资产阶级进入议会获取了更多的议席,英国中产阶级和工人阶级都获得选举权的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 ‎8.美国总统威尔逊称:“州政府与联邦政府的关系是我们宪政制度中最重要的问题……实际上,哪一代人都不可能解决,因为这个问题是不断发展的,每一个新时期的政治和经济发展都给它增添了新内容,使它成为一个新问题。”文中的“新问题”是指联邦政府 A. 与州政府分权导致联邦的地位不稳定 B. 与州政府的权力均相互来自对方 C. 与州政府的关系随社会的发展而变化 D. 与州政府均直接向人民行使权力 ‎【答案】C ‎【解析】材料“这个问题是不断发展的,每一个新时期的政治和经济发展都给它增添了新内容,使它成为一个新问题”,说明联邦制不是一成不变的,即联邦政府与州政府的权力关系伴随社会发展而变化,C选项正确。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联邦制实行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分权,同时联邦的地位高于各州,A选项排除。联邦政府与州政府的权力都源于1787年宪法,B选项错误。D选项符合1787年宪法,不是“新问题”,排除。‎ ‎9.阅读下表,下列各项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国家 标志性事件 政体 英国 ‎《权利法案》的通过 君主立宪制 美国 ‎1787年宪法的制定 民主共和制 德国 ‎1871年宪法的通过 君主立宪制 法国 ‎1875年宪法的通过 民主共和制 A. 美、法两国政体优于英、德两国 B. 英、德两国资本主义发展落后于美、法两国 C. 四国均通过立法方式确立代议制 D. 德、法两国分别全盘接受了英、美两国制度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英国通过《权利法案》、德国通过1871年宪法确立君主立宪制,美国通过1787年宪法、法国通过1875年宪法确立民主共和制,四国均通过立法方式确立资产阶级代议制,故C正确;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都是不同的资产阶级民主政体,不能说美、法两国政体优于英、德两国,排除A;B表格信息不能体现,也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中“全盘接受”表述太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 ‎10.朱维铮在《重读中国近代史》中认为:“太平天国是中国民主化进程中偏离轨道的插曲”,以如图片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 B. ‎ C. D. ‎ ‎【答案】B ‎【解析】从“天王洪秀全玉玺”可以看出 ‎,洪秀全试图恢复君主专制,是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倒退,故答案为B项;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满足农民对土地的愿望;设置女官,一定程度上表明男女平等;《资政新篇》要求发展资本主义,具有进步性,其他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A、C、D项。‎ ‎11.金冲及在《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中说:“它带来两个结果:一个是大大加深清政府对帝国主义列强的依赖,只能大量举借外债来支付赔款。这便成为列强借以在华争夺和划分势力范围的发端。”材料中的“它”是指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马关条约》签订后,清政府不得不举借外债来支付赔款,使帝国主义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马关条约》割地的条款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在华争夺和划分势力范围,故“它”指《马关条约》,故选C;《马关条约》割地的条款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在华争夺和划分势力范围,AB不符合题意,排除;D不符合“在华争夺和划分势力范围的发端”,排除。‎ ‎12.民国七年,孙中山在《建国方略·自序》中怀着痛苦的心情回顾以往的历史:“夫去一满洲之专制,转生出无数强盗之专制,其为毒之烈,较前尤甚。于是而民愈不聊生矣!”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A. 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宣告结束 B. 民主共和的理念尚未深入人心 C. 新文化运动没有办法开启民智 D. 专制遗毒导致了地方军阀割据 ‎【答案】D ‎【解析】从材料中的“夫去一满洲之专制,转生出无数强盗之专制”并联系所学史实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专制统治,但专制遗毒导致地方军阀割据,故答案为D项;辛亥革命推翻的是专制制度,当时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A项;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排除B项;新文化运动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排除C项。‎ ‎13.下面框内所叙内容是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中某一历史事件的评论,这一事件是 评论一:中国人民抗日史的第一步——尽管是以和平的方式进行 评论二:(此次革命运动)的实际参与者,既有上层政府官员,更有大批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甚至还有相当多的普通市民,包括工人和店员卷入其中。‎ A. 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 B. 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C. 基本上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D. 开启了十四年抗战的历程 ‎【答案】A ‎【解析】材料“中国人民抗日史的第一步”说明与反抗日本侵略有关。材料“更有大批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甚至还有相当多的普通市民,包括工人和店员卷入其中”说明此次事件参与阶层广泛。结合所学,五四运动反对巴黎和会把山东权益转让给日本,参与阶层广泛,采取罢课等和平方式。五四运动激发民众对国家事务的关心,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故A符合题意;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于甲午中日战争之后,时间不符,故B不符合题意;1924年到1927年的国民革命基本上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采取军事斗争方式,故C不符合题意;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启了十四年抗战的历程,且采取的不都是和平斗争方式,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14.1922年9月,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向导》发文指出,在军阀割据的现状下,战乱是不可避免的,只有建立“统一全国的中央政府,然后国内和平才能够实现”。这表明,“打倒军阀”正在成为 A. 人民的迫切愿望 B. 国民政府的执政理念 C. 知识分子的共识 D. 全体国民的共同选择 ‎【答案】A ‎【解析】材料中“建立‘统一全国的中央政府,然后国内和平才能够实现’”与当时中国革命的目标相差甚远,只能是人民的一种愿望,故A项正确。当时是北洋军阀执政时期,B项说法错误;C项中“知识分子”的说法太过局限;D项说法过于绝对。‎ ‎15.1930年,武汉、长沙、广州等南方的大中城市,陡然增加了许多豪绅地主,尤其是江西的南昌、赣州等地,更是在短时间内涌人了十多万地主及其家属。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实践 B. 国内发生严重经济危机 C. 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影响 D.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受阻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0年前后,在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指导下,中共在江西等地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领导人民进行土地革命,使当地的豪绅地主大量涌人城市,故A项正确;B不是主要原因,排除;1926年北伐战争,C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D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 ‎16.从1939年初起,国民党政府陆续编写了《游击队整理办法》、《游击队整顿训练大纲》、《游击战纲要》等文件和书籍,分发给各战区、各军事学校,作为研讨游击战的教材;还在南岳举办了游击干部训练班。这表明 A. 国民党放弃正面战场的抵抗 B. 抗日战争开始进入相持阶段 C. 国共两军相互借鉴取长补短 D. 国民政府重视敌后抗日作战 ‎【答案】D ‎【解析】材料“国民党政府陆续编写了《游击队整理办法》、《游击队整顿训练大纲》、《游击战纲要》等文件和书籍,……还在南岳举办了游击干部训练班”反映了国民党重视敌后抗日作战,故D项正确;国民党一直坚持正面抗战,故A项错误;抓住题干时间“1939年初”,抗日战争开始进入相持阶段是在1938年,故B项“开始”表述错误,排除;“国共两军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C项。‎ ‎17.读图①到图④,下列根据图中的口号概括的主题,最准确的是 A. 近代反侵略斗争的发展历程 B. 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历程 C.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 D. 近代民主革命的风起云涌 ‎【答案】C ‎【解析】①为五四运动,②为土地革命时期建立革命根据地,③为抗日战争,④为解放战争中的渡江战役,四幅图的主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故答案为C项;②④两幅图与反侵略无关,排除A项;中国共产党成熟的标志是1935年的遵义会议,不是解放战争,排除B项;四幅图反映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D项不符合“最准确”的要求,排除。‎ ‎18.(2017年江苏卷)1917年,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7月,他又在《国家与革命》中阐明,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代替,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来实现。以上论断 A. 明确指出武装起义条件已经成熟 B. 凝聚布尔什维克全党的政治智慧 C. 逐步明确俄国革命的任务和方式 D. 说明仍存在和平取得政权的可能 ‎【答案】C ‎【解析】“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指的是当时的俄国革命应该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代替,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来实现”指明了革命的斗争方式,故C项正确。A项应发生在彼得格勒武装起义之前;B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代替,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来实现”说明和平夺权已经不可能了,故D项错误。‎ ‎19.恩格斯在晚年不但高度评价了股份制企业的制度模式,还认为它是从私有制向真正的公有制过渡的模式。这反映出恩格斯 A. 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自我反思 B. 放弃了“暴力革命”的理论 C. 借鉴资本主义私有制模式 D. 认同资本主义运行模式 ‎【答案】A ‎【解析】由“高度评价了股份制企业的制度模式”,“认为它是从私有制向真正的公有制过渡的模式”等可知恩格斯在反思马克思主义理论,A项正确;正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调整在历史进程中的积极作用,并不能说明恩格斯放弃了暴力革命的理论,B项错误;恩格斯重新认识垄断和垄断公司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并不能说明他借鉴了私有制模式,也不是对资本主义运行模式的肯定,CD两项错误。‎ ‎20.法学家在评价某部法律文献时指出:“(它)既传承了解放区宪法性文件的文本、内容与精神,又是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这一过渡进程中的根本大法,开启了新中国人民民主宪政的基础。”这部文献 A. 成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的施政纲领 B. 确立了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向和途径 C. 成为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D. 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既继承了解放区宪法性文件的文本”“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这一过渡进程中的根本大法”可知,材料指的是新中国的《共同纲领》,是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的施政纲领,A选项正确;确立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向和途径的是1954年宪法,B选项错误;成为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1982年宪法,不选C选项;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1954年宪法,不选D选项。‎ ‎21.1982年以来,中国政府多次对政府职能进行调整,以精简机构和人员为主题。2003年,国家进一步推进政府职能转型,通过部门整合,职能归并,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并颁布了《行政许可法》。据此可知政府职能调整的主要目的是 A. 积极顺应经济全球化 B. 助推国家经济体制改革 C. 对接世界市场的需要 D. 强化基层民主法制建设 ‎【答案】B ‎【解析】改革开放后国家在不同时期对政府职能的调整,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后,“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并颁布了《行政许可法》”,是为了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减少权力对市场的干预,助推国家经济体制改革。故答案为B项。政府职能调整的目的是为了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A、C项不是主要目的,均排除;材料反映的措施并非只是针对基层政府,排除D项。‎ ‎22.知名报人徐铸成回忆:“回想起那时,共产党和民主党派人士平等相待,赤诚相见,各路英豪济济一堂,各抒己见。共商建国大计,每人都有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之感,与刚刚结束的那个旧时代相比我真切地感到了民主的滋味。”材料反映的是 A. 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的胜利召开 B. 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诞生 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切实保障人民民主 D.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到正式确认 ‎【答案】A ‎【解析】根据“共产党和民主党派人士平等相待,赤诚相见,各路英豪济济一堂,各抒己见。共商建国大计”,结合所学可知,1949年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的胜利召开,共产党和民主党派人士各抒己见,共商建国大计,故选A;1954年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此时新中国已经建立,与“共商建国大计”不符,排除BCD。‎ ‎23.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是新时期中国外交工作的突出成就。它 ‎①突出了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②丰富结伴而不结盟的新型国家关系 ‎③提供互利协作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 ‎④培育了尊重多样性文明的精神力量 A.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建立,倡导结伴而不结盟的原则,提供了以大小国家共同倡导、安全先行、互利协作的新型的区域合作模式,尊重文明的多样性,②③④正确;上海合作组织是区域合作组织,不是以联合国为中心开展的多边外交,排除①;故选C。‎ ‎24.2014年,当埃博拉病毒肆虐西非时,中国向科特迪瓦等疫区周边10个国家及时提供防疫物资援助,同时也向联合国世卫组织和非盟等国际和地区组织提供资金和政治支持,为遏制疫情扩散做出了积极贡献。这体现了新时期中国外交的特征是 A. 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 B. 积极参加地区性的国际组织活动 C. 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D. 努力构建睦邻友好的周边国家关系 ‎【答案】C ‎【解析】A项不是题干的主旨,排除;题干反映的是新中国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而不是参加地区性的国际组织活动,故B错误;根据题干“中国向科特迪瓦等疫区周边10个国家及时提供防疫物资援助,同时也向联合国、世卫组织和非盟等国际和地区组织提供资金和政治支持”可以看出这是新中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的表现,故C正确。联合国、世卫组织和非盟等不是睦邻友好的周边国家,故D错误。‎ ‎25.观察如图,据此判断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 1949年出现建交高峰具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 B. 1972年建交高峰的原因是因为中美关系正常化 C. 三次建交高峰都坚持了不结盟的原则 D. 建国以来我国外交取得显著成就 ‎【答案】C ‎【解析】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结盟外交,与苏联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形成盟友关系,C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项;新中国成立初期出现的建交高峰具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1972年出现的建交高峰是受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影响,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外交取得了显著成就,其他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 二、材料题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秦汉起,各级官员均由国家任命,无论是各地贤能被征辟或举荐到中央当官,或原在京畿居住者被外放到各地当官,大多存在有异地仕宦解决住所的需要。因此,由国家向赴任官员提供住房,大约也就在秦汉之际逐渐趋向制度化。……住房以外,官吏住所内的一应家具杂用亦由机关按入住者的身份提供。以明代淳安县署为个案,据《海瑞集·兴革条例》载,知县的家具杂用有六十三种二百余件,县丞、主薄等有六十种,典史仅十九种。洪武时,黄州府有个同知安贞,因“搜造公宇器用”,被部下吏员向按察司检举,按察司又向中央汇报。朱元璋得知后,为安贞开脱,说是:“房宇器用都是公家的,安贞若另迁他官,一样也带不走。”……另外,官员调任或退休时一所有家具杂用,都要按清单归还。‎ ‎——摘自完颤绍元《古代怎样解决官员住房问题》‎ 材料二 ‎ ‎ 法国很早就开始实施官邸制,该制度具体名称是“公职人员职务用房制度”。……法国法律规定,住房大小与付费标准根据职务需要与地位确定。例如担任部长以上的公职,一般可以享受完全免费的职务用房,标准是家庭1-2人住3房套间,3个人住4房套间,4—5人住5房套间。中下级公职人员如果无住房就无法工作者,也参照上述标准分配住房。如果只是一般需要分配职务用房者,则应缴纳正常租金标准一半的房租。……美国官邸制适用范围则是总统、副总统、州长、副州长以及具有一定规模的大、中城市市长。在美国,各级官员官邸的购买、日常使用和维护费均由政府预算负担,居住者只需每年交纳象征性的租金1美元。此外,除了国际通行的驻外大使配有官邸外,一些大学校长也住“官邸”。‎ ‎——摘自《看各国如何实施官邸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官员公房制度实行的目的和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与西方的官邸制有何异同?谈谈你对实行官邸制的认识。‎ ‎【答案】(1)目的:解决官员异地为官的住房需要,减轻官员的经济负担。‎ 特点:官员住房公有住房有明确的等级规格限制;公有住房及所用物品严禁私自增减;官员调任或离职所用物品都要按清单归还政府。‎ ‎(2)同:都由国家给官员提供公有住房;都有官员职务与住房规格标准的规定;都对官员公有住房制定了法律或条例规定。‎ 异:西方官邸要缴纳一定的租金;西方除官员外还为一些非官员提供公有住房。‎ 认识:实行官邸制可以解除官员的后顾之忧;官邸的大小应适用而不能奢侈;官邸制有利于减少浪费,促成廉洁之风。‎ ‎【解析】(1)目的:据材料“自秦汉起,各级官员均由国家任命,无论是各地贤能……大多存在有异地仕宦解决住所的需要。”可知,解决官员异地为官的住房需要,减轻官员的经济负担。特点:据材料“由国家向赴任官员提供住房,大约也就在秦汉之际逐渐趋向制度化”可知,由国家为官员提供住房且趋于制度化;据材料“……住房以外,官吏住所内的一应家具杂用亦由机关按入住者的身份提供。”可知,一应家具杂用亦由机关按身份提供;据材料“……另外,官员调任或退休时一所有家具杂用,都要按清单归还。”可知,官员调任或退休,所有的家具杂用都要归还政府。‎ ‎(2)同:据材料一“由国家向赴任官员提供住房,大约也就在秦汉之际逐渐趋向制度化”和材料二“法国很早就开始实施官邸制,该制度具体名称是“公职人员职务用房制度”。”可知,都由国家给官员提供公有住房;据材料一“……住房以外,官吏住所内的一应家具杂用亦由机关按入住者的身份提供。”和材料二“……法国法律规定,住房大小与付费标准根据职务需要与地位确定。”可知,都有官员职务与住房规格标准的规定;据材料一“由国家向赴任官员提供住房,大约也就在秦汉之际逐渐趋向制度化”和材料二“……法国法律规定,住房大小与付费标准根据职务需要与地位确定。”可知,都对官员公有住房制定了法律或条例规定。‎ 异:据材料二“……法国法律规定,住房大小与付费标准根据职务需要与地位确定。……在美国,……居住者只需每年交纳象征性的租金1美元。”可知,西方官邸要缴纳一定的租金;据材料“中下级公职人员如果无住房就无法工作者,也参照上述标准分配住房。”可知,西方除官员外还为一些非官员提供公有住房。‎ 认识:本题可结合实际来分析。如住房问题的解决可解除官员的后顾之忧,减少浪费,扭转奢靡之风等方面分析即可。‎ ‎27.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列强在中国放弃领事裁判权是一个缓慢而痛苦的过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俄、奥先后放弃在华领事裁判权。1930年蒋介石国民政府掀起了改订新约运动,要求废除所有外国的领事裁判权,但是在列强的抵制下新约迟迟不能签订。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人民的浴血奋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战场的作用和地位日益提高。1943年1月,中国政府同英美签订协定,废除了此两国在中国的领事裁判权,以后几年,其他国家的类似权力亦被废除。‎ ‎——来自互联网 材料二 对于新中国而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在当时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消耗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朝鲜战争于1953年才刚刚结束,如果不能在1954年阻止印度支那战争升级并扩大的趋势,新中国的财政将会雪上加霜;此外,新中国也面临着周边的安全环境恶化的危险:一方面是因为美国逐渐加强在亚太地区的军事部署,另一方面是由于周边国家对新中国红色政权的“恐惧”,使得一些周边国家也希望美国扩大在亚洲地区的军事存在。这给中国的安全防务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摘编自孙天旭《浅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当下中国外交的意义》‎ 材料三 2015年9月28日上午,习近平登上联合国讲台,发表了题为《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讲话。这是习近平首次在联合国阐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他强调: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他还呼吁: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近三年来,习近平至少已70次提到命运共同体。从国与国的命运共同体,到区域内的命运共同体,再到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一次次阐述着“中国主张”。‎ ‎——摘编自和讯网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列强通过了哪一条约攫取了领事裁判权的特权。并回答中国后来成功收回领事裁判权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指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共通之处。‎ ‎【答案】(1)条约:《五口通商章程》‎ 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做出巨大贡献,中国国际地位提高;有利的国际时机;中国人民的抗争 ‎(2)新中国成立初期恢复经济、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需要和平安定的周边国际环境;打破美国的孤立和封锁;消除周边国家对新中国的恐惧。‎ ‎(3)以和平外交为核心;倡导互惠共赢;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体现的新型国际关系是一个相互联系、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解析】本题考查近现代中国外交,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联系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1)联系所学可知,列强通过《五口通商章程》攫取了领事裁判权的特权。中国后来成功收回领事裁判权的原因,可以根据材料中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人民的浴血奋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战场的作用和地位日益提高”等信息,并联系所学从中国国际地位提高、有利的国际时机、中国人民的抗争等方面来回答。‎ ‎(2)新中国成立初期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原因,可以根据材料中的“消耗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朝鲜战争于1953年才刚刚结束”“一方面是因为美国逐渐加强在亚太地区的军事部署,另一方面是由于周边国家对新中国红色政权的‘恐惧’”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 ‎(3)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共通之处表现在:以和平外交为核心,倡导互惠共赢,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体现的是新型国际关系。‎ ‎2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30、40年代,毛泽东进行了一系列农村社会调查,系统分析了中国的农村社会和农民状况。在贫困根源上,他明确指出:.“现今中国的贫困问题主要是由已经被推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制度造成的。”因此“社会主义是中国的唯一出路”,“只有进到社会主义时代才是真正幸福的时代”。并试图从制度上消除贫富不均的根源和保障人民的基本政治权利。‎ 材料二 习近平同志强调:“‘三农’工作是重中之重,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在‘三农’工作中要把扶贫开发作为重中之重,这样才有重点”。精准扶贫需要制度保障。‎ ‎(1)根据材料,毛泽东认为农村贫困的根源和消除贫困的办法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新中国建立之初“保障人民基本政治权利”的三大政治制度。改革开放以来,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不断发展完善。请举三例予以说明。‎ ‎【答案】(1)根源:半殖民地半封建制度;办法: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2)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展完善:1982年,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完善;1984年颁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998年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农村基层民主等。‎ ‎【解析】(1)根源:依据材料一“现今中国的贫困问题主要是由已经被推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制度造成的”可知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制度;办法:依据材料一“并试图从制度上消除贫富不均的根源和保障人民的基本政治权利”可知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2)政治制度:依据所学围绕建国初期建立的三大政治制度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回答。发展完善:结合所学围绕新时期的民主政治建设从1982年,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与各民主党派十六字方针、1984年颁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以及1998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方面回答。‎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