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7 发布 |
- 37.5 KB |
- 2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海南省海口市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ww.ks5u.com 2019-2020年度海口四中高一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考试时间:60分钟 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8题,每一小题2分,总分76分) 1.央视《探索·发现》栏目曾播放过专题片《我们的祖先是怎样生活的》。通过这部专题片我们不可能看到的原始人类生活场景有 A. 元谋人使用石器或者木棒劳动 B. 北京人用火御寒照明烧烤食物 C. 北京人使用磨制石器猎取动物 D. 山顶洞人用穿孔骨针缝制衣物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北京人生活于旧石器时代,他们使用的石器是打制石器,故C项错误,但是符合题意;云南元谋人已经使用石器或者木棒劳动了,故A项正确,但是不符合题意;北京人已经开始用火御寒、照明、烧烤食物了,故B项正确,但是不符合题意;山顶洞人已经用穿孔骨针缝制衣物了,故D项正确,但是不符合题意。所以本题答案为C项,ABD错误。 2.考古学家采用新的技术复原了一位半坡人(下图)他手握一把双刃石矛,背后是一处河畔,散落几处茅屋,山间炊烟袅袅。这是一个宁静而美丽、原始而淳朴的世界。下列哪一现象不会出现在这“原始而淳朴的世界”之中 A. 农田里粟谷长势喜人 B. 荒地上人们用石铲耕地 C. 半地穴式房屋错落有致 D. 青铜器工艺精美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青铜技术是在商周时期才出现的,故半坡居民时期不可能出现,符合题意,故选D。生活于距今约五六千年的半坡原始居民,已经种植粟,使用石铲等磨制石器,住半地穴式房子,故ABC有可能出现在这“原始而淳朴的世界”之中,不符合题意,排除。 3.“国王在占卜者的帮助下向其祖先提问。然后对甲骨进行加热,最早是使用猪、羊或牛的肩胛骨,后来主要是龟壳。裂缝出现时,答案就由此推得”。该情景最有可能出现于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春秋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占卜”、“甲骨”、“肩胛骨”信息可知当时的国王利用甲骨等器物进行占卜,并由此产生了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甲骨文是我国目前所发现的比较成熟的汉字,主要使用于商代。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甲骨文出现于商朝,不是夏朝;C选项错误,西周时期的文字主要是金文;D选项错误,春秋时期已不再使用甲骨文。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4.西周时期,一诸侯王娶了一位妻子,为他生了一个女儿,再娶了一个妾,为他生了大儿子,后来妻子又为他生了二儿子,妾为他生了三儿子,当该诸侯王死后,继承他的王位的应是: A. 女儿 B 二儿子 C. 大儿子 D. 三儿子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周为了确保分封制的统治秩序正常运行,实行了宗法制,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因此妻子所生的二儿子是嫡长子,将来要继承王位,故B项正确;女孩不能继承王位,故A项排除;大儿子和三儿子是妾所生,不是嫡子,故CD项排除。 5.《太史公自序》载:“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从这段材料所获得的最全面、最准确的信息应是 A. 争霸战争使诸侯国数目减少 B. 诸侯国之间互相厮杀 C. 诸侯弃国逃跑井田制瓦解 D. 分封制遭到破坏 【答案】D 【解析】 由题目中的信息“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可知春秋时期,分封制逐渐瓦解,故本题应选D项;A、B两项均由D项所致,故与设问要求“最全面、最准确的信息”不符;题目中未涉及井田制的瓦解,故排除C项。 点睛:由“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联系分封制的特点分析解答。 6.春秋时期,诸侯国间的争霸战争,促进了中原的“诸华”“诸夏”与周边民族的碰撞,周边民族不断融入到华夏族。材料反映了春秋争霸过程促进了 A. 社会变化 B. 民族交融 C. 经济发展 D. 技术进步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材料“春秋时期,诸侯国间的争霸战争,促进了中原的‘诸华’‘诸夏’与周边民族的碰撞,周边民族不断融入到华夏族”并结合所学可知,在春秋争霸的过程中,很多诸侯国被灭掉,一些强国的疆域得以扩大,同时中原人民在与周边的戎、狄、蛮、夷等民族的交往与争斗中,周边民族不断融入到华夏族,出现了民族交融局面,B正确;A、C、D均不是材料主旨。 7.“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从历史上看,促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的重要水利工程是 A. 都江堰 B. 大运河 C. 六辅渠 D. 白渠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故A正确;大运河是隋朝兴建的,B错误;六辅渠、白渠是汉朝时期在关中地区兴建,C、D错误。 8.“儒家经典蕴含着丰富的仁爱、民本、诚信、正义、中和、大同等思想资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统文化基源。”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 A. 孔子 B. 老子 C. 孟子 D. 韩非子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所学可知,儒家学派创始人是春秋时期的孔子,A正确;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B错误;战国时期的孟子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发展为“仁政”,C错误;韩非子是法家学派的代表,D错误。 9.商鞅变法法令规定,“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没收其妻子为官奴婢)。”这说明商鞅变法主张: A. 重视农业,抑制工商业 B. 保持和稳定小农经济 C. 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 D. 确立土地私有制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商鞅变法法令规定: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可免除本人劳役和赋税,以农业为“本业”,以商业为“末业”。因弃本求末,或游手好闲而贫穷者,全家罚为官奴。这是商鞅变法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B项内容不是商鞅变法的内容,不符合题意;CD项虽然是商鞅变法的内容,但是与题干描述的内容无关,排除。 10.秦朝创立了一套中央官制,其中“三公九卿”中的“三公”是指 A. 丞相、太尉、廷尉 B. 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C. 丞相、卫尉、奉常 D. 太仆、太尉、奉常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秦朝建立三公九卿制度,三公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故B正确;ACD不符合题意,排除。 11.吕思勉先生在《中国政治史》中写道:“小康之世,所以向乱世发展,是有其深刻的原因的。世运只能向前进,要想改革,只能顺其前进的趋势而加以指导。先秦诸子中,只有……最看得出社会前进的趋势。”文中省略部分的思想流派应该是 A. 儒家 B. 道家 C. 墨家 D. 法家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诸子思想。从材料的内容可知,省略的思想流派应是法家。法家主张历史是向前发展的,今世胜过前世;主张法治,建立中央集权的国家。这种主张符合战国时期社会发展的趋势。所以应选D。 考点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 法家思想 12.观察下图所示,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有 ①秦朝创立皇帝制度 ②秦朝颁行标准衡器 ③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 ④秦朝统一文字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适应新的统一形势,加强封建统治,秦朝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至高无上,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在地方,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故①正确,③错误;秦灭六国后,秦始皇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铜钱,同时统一度量衡,②正确;秦朝还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文字,通行全国,④正确;①②④正确,故选C;③错误,排除ABD。 13.“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诗中提到秦朝的历史事件是 A. 政治改革平定山东 B. 统一六国焚书坑儒 C. 焚书坑儒农民起义 D. 农民起义刘项文盲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竹帛烟销”,“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结合所学可知,这首诗中提到的事件分别是焚书坑儒和秦末农民起义,C项正确;诗中没有提及新的政治制度,所以与政治改革无关,而平定山东也与“山东乱”不符,A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及秦灭六国,B项错误;刘项不读书说明焚书坑儒没能保证秦朝统治的长久,并非指刘邦项羽是文盲,D项错误。 14.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已有诸侯。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秦始皇这样说的目的是 A. 想实行焚书坑儒 B. 准备攻打匈奴 C. 反对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D. 准备修筑长城抵御匈奴进攻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材料“秦始皇……战斗不休,已有诸侯……又复立国……是树兵也……”等关键信息可知,秦始皇反对分封制实行郡县制,C选项符合题意;材料与焚书坑儒、攻打匈奴和修筑长城无关,ABD选项排除。 15.秦朝时期“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这些措施的深远历史影响是 A. 加剧了社会矛盾,无益于社会发展 B. 缓和了社会矛盾,有助于长治久安 C. 避免了国家分裂,增强了民族的凝聚力 D. 造成君主独裁,导致政治黑暗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秦朝统一度量衡、法律等措施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便利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避免国家分裂,增强民族凝聚力,选项C正确;统一措施有利于社会发展,排除A;秦朝并未实现长治久安,排除B;统一措施并不是君主独裁的原因,排除D。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认识到秦朝的在统一后采取的种种措施有利于地区间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维护国家稳定。 16.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材料中的两个“制”分别是 A. 分封制和郡县制 B. 宗法制和郡县制 C. 分封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D. 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材料的意思是,分封制导致了周的灭亡。而秦朝的灭亡并不是推行郡县制,在于暴政,故A正确;周的灭亡主要是的分封制的弊端造成的,而不是宗法制,排除B、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造成秦朝暴政,导致秦朝灭亡,不符合题意,C错误。 17.他对手下人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只有夜袭匈奴使者,才可以解除危机。”于是趁夜纵火,斩杀匈奴使者。他对管理西域和维护丝绸之路作出了重要贡献。他是 A. 张骞 B. 班超 C. 卫青 D. 霍去病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班超在西域广泛进行活动,并担任了西域都护。他帮助西域各国摆脱匈奴的统治,恢复和加强西域同内地的联系,故B正确;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做出最重要贡献,不符合题意,排除A;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不符合“管理西域”,排除C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对管理西域和维护丝绸之路作出了重要贡献”,联系所学东汉对西域的管理分析解答。 18.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分天下为13州,每一州设刺史一名。刺史的主要职责是 A. 负责监察 B. 征收赋税,征发徭役和兵役 C. 推荐和选拔地方人才 D. 加强对地方官的控制和管理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汉武帝时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设立刺史制度,分天下为13州,每州设刺史一名,负责对地方诸侯王和地方高官的监察,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是地方郡县长官的职责,与刺史无关;C选项是地方长官的职责,与刺史无关;D选项错误,西汉时期刺史不是郡县上一级的行政长官,州不是行政区划,不能对地方官加强控制和管理。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19. 下列四个朝代,按时间顺序先后排列,正确的次序应是 A. 魏、北魏、东魏、西晋 B. 魏、西晋、北魏、东魏 C. 东魏、西晋、魏、北魏 D. 西晋、魏、北魏、东魏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朝代更替的常识。结合所学,选B项是符合史实的。 考点:中国朝代顺序 点评:中国古代朝代顺序是中国古代历史的基本功,可以采用朝代歌等灵活手段熟读而牢记,最好也要记住起止年份开国君主和末尾君主 。 【详解】 20.公元496年,孝文帝下诏称“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为德”,而土为“黄中之色,万物之元”,故改拓跋氏为元氏。这表明孝文帝改姓氏的直接目的是 A. 宣示北魏政权的正统性 B. 加强拓跋氏对中原的统治 C. 缓和鲜卑与汉族的关系 D. 彻底改变北方的社会习俗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的是孝文帝改革的封建化,材料中的“土德”“万物之元”等都是明显的封建正统思想的表现,故A正确;BC项是孝文帝改姓氏的作用之一,不是改姓氏的直接目的,故BC错误;改姓氏并未彻底改变北方的社会习俗,故D错误。 21.表1 史书 成书朝代 史家 特点 《宋书》 南朝梁 沈约 称北朝政权为“岛夷” 《南齐书》 南朝梁 萧子显 称北朝政权为“岛夷” 《魏书》 北齐 魏收 称南朝政权为“索虏” 《南史》 唐代 李延寿 把南朝诸帝列入帝纪 《北史》 唐代 李延寿 把北朝诸帝列入帝纪 导致表1史书呈现不同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A. 史书体例的变化 B. 儒家思想的影响 C. 北人南迁的推动 D. 政治局势的变化 【答案】D 【解析】 表格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政权的更替以及政治局势的频繁变化,即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史书体例是一样的,没有变化,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表格未涉及儒家思想,选项B 不符合题意,排除;北人南迁的推动只是次要原因而非主要原因,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22.俗语“家家观世音,人人阿弥陀”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佛教在中国民间的盛行。请问佛教传入我国是在 A. 秦朝时期 B. 两汉之际 C. 魏晋时期 D. 隋唐时期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两汉之际佛教从印度传入我国,故B正确;ACD不符合题意,排除。 23.东汉中期以后,中央政权的典型特征是 A. 地方豪强独霸一方 B. 朝中大将篡夺皇位 C.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D. 农民起义风起云涌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题干“东汉中期以后,中央政权的典型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汉中期以后中央政权最显著的是外戚宦官交替专,故C正确;地方豪强独霸一方,不属于中央政权,故A排除;朝中大将篡夺皇位,不符合东汉史实,故B排除;农民起义不属于中央政权的典型特征,故D排除。 24.文物中包含着时代特征的信息,观察下面一组文物,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A. ①②④③ B. ③②①④ C. ②③①④ D. ②①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这四个文物出现的先后顺序是秦代的小篆体石碑,汉高祖初定天下时制的“汉并开下”瓦当,西汉结束后新朝的货币、南朝时期的越窑青瓷,②③①④的顺序正确,C项符合要求;其他ABD三项均存在时间顺序上的错误。 25. 下面《唐朝河西节度使张议潮统军出行图》,描绘的是唐朝敦煌地区最高统治者张议潮接受唐朝廷敕封为河西节度使后,统军出行的浩大场面。下列与图片历史信息相关的是 A. 节度使在政治上享有较大的自主权 B. 节度使镇守边关,享受超官秩的仪仗 C. 节度使接受敕封,加强了君主专制 D. 藩镇势力强大,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此图反映节度使统军出行,无法反映出节度使在政治上享有较大的自主权,故A项错误;张议潮出行场面如此浩繁是因为他“敦煌地区最高统治者张议潮接受唐朝廷敕封”,并非表明节度使享受超官秩的仪仗,故B项错误;节度使管理地方,与君主专制关系不大,故C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节度使名为朝廷藩镇,实则拥有政治、经济、军事等特权,不利于中央集权,故D项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藩镇割据 26.唐政府同以前历代统治者“贵中华,贱夷狄”的做法不同,采取“抚九族以仁”的政策,说明唐朝 A. 国力十分强大 B. 支持少数民族建立自己的政权 C. 需要依靠少数民族保卫边疆 D. 民族政策比较开明 【答案】D 【解析】 【详解】“贵中华,贱夷狄”中的“中华”指的是中原的汉族,“夷狄”是对少数民族的一种歧视性的称呼。自古以来的统治者,都重视中原的汉族,而轻视那些少数民族。但是唐朝“抚九族以仁”,对少数民族一视同仁,说明唐朝在民族关系上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对促进民族融合起到了积极意义,故D正确;ABC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 27.关于唐朝两税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是赋税制度一次重大变革 B. 以土地和财产为征税标准 C. 两税法的实行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 D. 承认了官僚地主对土地的兼并 【答案】C 【解析】 【详解】唐朝后期,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政府支配的土地日益减少,均田制无法推行,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国家财政收入大大减少,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唐朝推行两税法,并非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C错误,符合题意,故选C;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每户按资产交纳户税,按田亩交纳地税,取消一切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两税法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实际上承认了官僚地主对土地的兼并,ABD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 28.五代十国是个大混乱、大破坏时期。这一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实质上是 A. 豪强地主势力发展的结果 B. 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 C. 汉族政权和少数民族政权的并立 D. 唐末藩镇割据的继续和扩大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实质上是唐末藩镇割据的继续和扩大,D项正确。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导致东汉开始衰落,A项不合题意;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指一个政权内部的斗争,B项不合题意;汉族政权和少数民族政权的并立不是五代十国时期的特征,C项不合题意。 29.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中,不断削弱地方的权力,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是一项重要内容,下列历史现象不能说明此过程的是 A. 汉朝的推恩令 B. 隋唐的三省六部制 C. 宋朝的通判 D. 秦朝的郡县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不断削弱地方的权力,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这是中央集权问题,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加强了君主专制,与“不断削弱地方的权力,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无关,符合题意,故选B;汉朝的推恩令削弱了王国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属于中央集权问题,A不符合题意,排除;宋朝的通判监督知州,加强了中央集权,不符合题意,排除C;秦朝的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不符合题意,排除D。 30.《资治通鉴》记载:“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救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这说明唐代门下省的职能是 A. 监督尚书行政 B. 审核国家政令 C. 草拟皇帝诏令 D. 执行中书政令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书诏救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门下省的职责是审核诏令,即审核国家政令,故B选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提到了中书省和门下省,没有涉及到尚书省,故A选项错误;根据材料“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救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可知,中书省负责草拟皇帝诏书,故C选项错误;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尚书省执行中书政令,故D选项错误。 31. 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高宗时,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义行宰相权,参预朝政。其目的是 A. 重用人才,推行科举取士 B. 分割相权,加强君主专制 C. 分工协作,提高行政效率 D. 缓和矛盾,抑制朋党之争 【答案】B 【解析】 题中,唐高宗时宰相资历门槛更低、数量更多,这是弱化相权、强化君权的反映。 32.隋唐时期,中日僧人为两国的文化交流做出过突出的贡献,“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歌颂的高僧是 A. 弘法大师 B. 鉴真 C. 玄奘 D. 阿倍仲麻吕 【答案】B 【解析】 【详解】“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歌颂的是唐朝的高僧鉴真,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佛法,增进了中日友谊,故B正确;弘法大师是日本高僧,阿倍仲麻吕是日本遣唐使,不符合“舍己为人传道艺”,排除AD;玄奘从印度取得佛经,不符合“中日僧人为两国的文化交流做出过突出的贡献”,排除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中日僧人为两国的文化交流做出过突出的贡献”“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联系所学隋唐时期中日文化交流的史实分析解答。 33.中唐诗人刘禹锡感叹:“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造成这一历史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民族融合,血统不保 B. 南北统一,武人当道 C. 科举推行,名门败落 D. 三省六部,权相难现 【答案】C 【解析】 【详解】科举制目的是为政府从民间提拔人才,相对于世袭、举荐等选材制度,科举考试无疑是一种公平、公开及公正的方法,改善了用人制度。因此科举制导致了士族制度的衰落,因此出现“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一社会变化,故C正确;材料信息与民族融合、武人当道无关,排除AB;三省六部制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中唐诗人”“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联系所学科举制的内容和影响分析解答。 34.北魏广建佛窟,石刻艺术宝库龙门石窟便始凿于这一时期;南方佛法兴盛,后人诗云“南朝四百八十寺”;而北周武帝却下令灭佛。这反映了南北朝时期 A. 外来文化成为主流思想 B 中外思想冲突不断 C. 神权与王权的矛盾尖锐 D. 佛教的影响力较大 【答案】D 【解析】 材料涉及佛教的发展,但并不能说明外来文化成为主流思想,与史实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中外思想冲突不断,故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神权与王权的矛盾,故C项错误;据材料“北魏广建佛窟,石刻艺术宝库龙门石窟便始凿于这一时期;南方佛法兴盛,后人诗云‘南朝四百八十寺’”可知佛教的影响力较大,故D项正确。 点睛:材料“北魏广建佛窟,石刻艺术宝库龙门石窟便始凿于这一时期;南方佛法兴盛,后人诗云‘南朝四百八十寺’”是解题的关键。 35.《全唐诗》中收录了许多和尚、道上、尼姑、宫人、歌妓以及无名氏的作品。唐代的小说、其他通俗文学作品也大量引用五言、七言诗歌作唱词。对此合理的解释是,唐代 A. 具有重诗的社会风 B. 对等级制度执行不力 C. 文学创作日趋平民化 D. 官府垄断教育被打破 【答案】A 【解析】 联系所学可知,唐朝时期诗歌达到了高度成熟的黄金时代,材料“《全唐诗》中收录了许多和尚、道士、尼姑、宫人、歌妓以及无名氏的作品”“也大量引用五言、七言诗歌作唱词”说明唐朝时期出现了重诗的社会风气,故A项正确;BC项材料没有体现;官府垄断教育被打破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所以排除D。 点睛:本题解答的关键是从“《全唐诗》中收录了许多和尚、道士、尼姑、宫人、歌妓以及无名氏的作品”“也大量引用五言、七言诗歌作唱词”切入,结合唐诗进行思考。 36. 《齐民要术·序》中载:“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厥(通“缺”)而不录。”材料表明,贾思勰对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态度是( ) A. 反对 B. 赞同 C. 听其自然 D. 主张适当改变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由“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故商贾之事,厥而不录”可以看出作者对本和末的态度是重本抑末,故选B,其中的“本”和“末”分别指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商业,材料的观点也与当时统治者的重农抑商政策有关。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重农抑商”。 37.某种书体产生于汉末,是追求形体美的进一步发展。之后,汉字的书写逐渐变波、磔而为撇、捺,且有了“侧”“掠”(长撇)“啄”(短撇)“提”(直钩)等笔画,使结构上更趋严整。这种书体是 A. 篆书 B. 隶书 C. 楷书 D. 行书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汉末时期”“结构严整”可以判断这种书体为楷书,故选C;篆书属于秦朝,故A排除;隶书有秦隶、汉隶等,字形多呈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故B排除;行书比楷书灵活、流动,故D排除。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信息“汉末时期、结构严整”,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楷书的特点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 38.玄学出自《老子》“玄而又玄,众妙之门。”魏晋时期的王弼在《老子指略》中说:“玄,谓之深者也。”“玄”就是蕴藏于天地万物一般规律的“‘道”。他们认为纲常礼教、君巨上下,多是“天理自然”,应任其发展。这表明魏晋玄学 A. 继承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B. 偏离了孔孟传统儒学 C. 糅合了儒道的思想内涵 D. 削弱了佛教文化影响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玄学出自《老子》”“他们认为纲常礼教、君巨上下,多是‘天理自然”,应任其发展。’”可知这表明魏晋玄学是儒道思想相结合的产物,故C项正确。魏晋玄学是融合儒、道两派思想而成,材料中没有涉及天人感应思想,故A项排除。从材料信息看,玄学从道家的角度解读儒学,发展了孔孟传统儒学,故B项排除。材料反映玄学是儒学和道家思想的结合,没有涉及弱化了佛教的社会影响,故D项排除。 【点睛】本题属于概念型选择题,每一历史概念都有客观存在的特定的历史时间、特定的历史空间、特定的历史内涵(本质属性)和特定的历史外延(结果、作用、影响、意义等)。本题考查玄学,根据材料“玄学出自《老子》”“魏晋名士认为纲常礼教、君臣上下,多是‘天理自然’”即可得出答案。 二、材料题(本大题共两小题,总分24分) 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前11世纪,在牧野之战中周人战胜了曾经相当强大的商人,获得了对中原地区的统治权。为了能在更加广阔的领域内迅速建立并巩固自己的统治,他们推行了分封制,“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李凤琴《西周分封制与西欧中世纪分封制之比较》 材料二 分封制在联系制度上就已经决定了周天子的政权不稳,国家的动荡。面对众多力量强大且不受约束的诸侯,假使一家的实力真正成长到能够与天子抗衡,那么王朝的覆灭也就不远了。况且世袭制的延续性,就能够让一方诸侯持续的累积实力。而郡县制联系于任免制而非世袭制。郡守与县长官均由中央皇帝直接任命,并且还设立监察使,行政、军事与司法三权分立,层层将权力集中到中央。这样,不仅减少了地方实力超越中央的可能,还将权力集中于皇帝一人手中,大大推进了中央集权的程度。 ——陈鑫高、刘红琪《郡县制较于分封制优势分析与反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答分封制实施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历史影响。 【答案】(1)历史背景:武王伐纣,西周建立;井田制的实施;宗法制的影响;为了扩大疆域、巩固统治。 (2)分封制的影响: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森严的等级秩序;易形成割据势力,不利于权力的集中和统治的长期稳定。 郡县制的影响: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体制;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解析】 (1)由材料“在牧野之战中周人战胜了曾经相当强大的商人,获得了对中原地区的统治权。为了能在更加广阔的领域内迅速建立并巩固自己的统治”可见:武王伐纣,西周建立, 为了扩大疆域、巩固统治。结合所学,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井田制是分封制的经济基础。 (2)“面对众多力量强大且不受约束的诸侯,假使一家的实力真正成长到能够与天子抗衡,那么王朝的覆灭也就不远了……而郡县制联系于任免制而非世袭制。郡守与县长官均由中央皇帝直接任命,并且还设立监察使,行政、军事与司法三权分立,层层将权力集中到中央”结合所学,分封制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森严的等级秩序;易形成割据势力,不利于权力的集中和统治的长期稳定。郡县制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体制;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4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 ——《礼记》 材料二 汉代察举制“四科取士”为:“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 ——《后汉书·百官志注》 材料三 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沈者哉! ——《晋书·段灼传》 材料四 唐人沈既济说:“故太平君子,唯门调户选,征文射策,以取禄位,此行己立身之美者也。父教其子,兄教其弟,无所易业,大者登台阁,小者任郡县,资身奉家,各得其足。是以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是以进士为士林华选,四方观听,希其风采。每岁得第之人,不浃旬而周闻天下,故忠贤隽彦韫才毓行者,咸出于是。” ——韩国磐《隋唐五代史论集》 (1)材料一表明先秦时期人才选拔的标准是什么? (2)材料二与材料一的选官制度相比,有何进步性? (3)材料三中说的是哪一种选官制度?其主要弊端是什么? (4)据材料四,概括说明科举制的影响。 【答案】(1)材料一表明先秦时期人才选拔的标准是什么? 血缘、门第、等级、世袭。 (2)材料二与材料一的选官制度相比,有何进步性? 注重品行、才学,打破血缘、世袭 (3)材料三中说的是哪一种选官制度?其主要弊端是什么? 九品中正制。世家大族把持人才选拔,任人唯亲,压制人才。 (4)据材料四,概括说明科举制的影响。 张扬了“学而优则仕”;科举成为读书人最高最迫切的追求,推动社会向学(读书)风气的形成;科举成为当时人们走向官场的重要途径;有助于提高个人政治影响力。 【解析】 【详解】(1)依据材料一“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可知先秦时期选官制度是世袭制,结合材料和所学这一选官的标准是依靠血缘、门第、等级以及世袭。 (2)依据材料二“皆有孝悌廉公之行”可知材料二选官制度是察举制,这一制度注重品行、才学,打破血缘和世袭的特点。 (3)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三“九品访人,唯问中正”可知是九品中正制。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二“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可知是世家大族把持人才选拔,任人唯亲以及压制人才。 (4)依据材料四“不浃旬而周闻天下,故忠贤隽彦韫才毓行者,咸出于是”的信息可知是科举制。结合所学可知这一制度张扬了“学而优则仕”、推动社会向学风气的形成、科举成为当时人们走向官场的重要途径以及有助于提高个人政治影响力。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