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20届高三上学期阶段考试试题(二)(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20届高三上学期阶段考试试题(二)(解析版)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20届高三上学期阶段考试 历史试题(二)‎ 一.选择题 ‎1.如表为战国时期的货币及流通区域表。这可以说明当时 刀币 齐、燕等国 布 韩、赵、魏等国 圜钱 秦国和东周、西周等地 铜贝、郢爰 楚国 A. 民间商业勃兴 B. 国内缺乏统一市场 C. 货币流通量大 D. 诸侯争霸战争不断 ‎【答案】B ‎【解析】‎ 从“战国时期的货币及流通区域表”不难看出,战国时期,不同地区所使用的是货币是不一样的,这主要是因为战国时国家分裂,没有统一的市场,故B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民间商业的信息,故A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货币流通量的信息,故C不符合题意;战国时期,诸侯是兼并战争而非争霸战争,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2.西汉成帝时,以骠骑将军为大司马,御史大夫为大司空,封列侯,俸如丞相,且职权和地位都与丞相一样。这一举措 A. 扩大了宰相职权 B. 提升了地方诸侯影响 C. 加强了君主权力 D. 导致了官僚机构膨胀 ‎【答案】C ‎【解析】‎ 由材料“以骠骑将军为大司马,御史大夫为大司空,封列侯,俸如丞相,且职权和地位都与丞相一样”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举措有利于削弱相权,加强君主专制,故C符合题意;题干所给材料反映的是宰相权力的削弱,“扩大了宰相职权”与题干所给材料主旨相反,故A不符合题意;“地方诸侯的影响力”在题干所给材料中没有涉及,故B不符合题意;题干所给材料反映的是宰相权力的削弱,“官僚机构的膨胀”在题干所给材料信息中没有体现,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3.隋代,儒学大师王通提出“三教归一”的口号,主张以儒为主,援引佛、道入儒。这一口号的提出 A. 顺应了大一统的需要 B. 确立了儒学正统地位 C. 推动了佛教的中国化 D. 实现了思想上的统一 ‎【答案】A ‎【解析】‎ 主要考查儒家三教合一的社会背景。通过所学知识可知,隋朝时期结束了南北朝的分裂局面,实现了统一,此时隋朝提出“三教归一”,主要是为了维护大一统的需要,故A符合题意;儒学正统地位确立于汉朝,B不符合题意;佛教的中国化趋势在南北朝时期就已经出现,C不符合题意;“实现了”的说法过于绝对,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4.唐代后期的扬州城“十里长街市井连”“夜市千灯照碧云”,杭州则“骈樯二十里,开肆三万室”。这反映了当时 A. 社会秩序的稳定 B. 坊市界限的打破 C. 对外贸易的活跃 D. 商业环境的宽松 ‎【答案】D ‎【解析】‎ 材料“十里长街市井连”“夜市千灯照碧云”“骈樯二十里,开肆三万室”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当时商业环境相对宽松,故D符合题意;题干所给材料反映的是扬州城的商业经济发展,“社会秩序的稳定”与题干所给材料主旨不符,故A不符合题意;唐代执行坊市制度,题干所给材料反映的只是扬州、杭州坊市制度的打破,故B不符合题意;“对外贸易状况”在题干所给材料信息中没有涉及,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 ‎5.南宋时期,民众在长江中下游各地大筑圩田(即在低洼地筑田)的同时,许多地方原来的一般山田,都陆续改造成梯田。这些做法 A. 适应了南方深入开发需要 B. 加速了北人南迁进程 C. 促使了经济重心南移开始 D. 导致了自然经济解体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通过材料可知,南宋时期大筑圩田并开发山田,这促进了南方地区土地开发,满足了南方发展的需求,故A符合题意;南方土地开发是因为北人南迁,B因果关系颠倒,B不符合题意;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C不符合题意;自然经济解体出现于鸦片战争后,D不符合题意。故选A。‎ ‎6.元代杂剧作品中出现了不少指天骂地、揭露贪官污吏的作品,但没有文人因此而获罪。这反映出元朝 A. 社会腐败比较严重 B. 法律存在较大弊端 C. 文人政治地位较高 D. 思想环境较为宽松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戏曲成就。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元代杂剧作品虽然指天骂地、揭露贪官污吏,但没有文人因此而获罪,这说明元朝艺术创作的思想环境较为宽松,故D符合题意;A项说法与材料的主旨不符,B项说法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项说法与元朝史实不符,故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7.明代,采取定期与临时相互交替的巡按方式对地方官员进行考察监督。同时,对于外派的监察官吏,也采取定期更换的政策。这说明明代监察 A. 重视地方吏治 B. 具有动态机制 ‎ C. 强调相互制衡 D. 形成严密体系 ‎【答案】B ‎【解析】‎ 由材料“采取定期与临时相互交替的巡按方式对地方官员进行考察监督。同时,对于外派的监察官吏,也采取定期更换的政策”表明,明代监察制度具有动态机制,故B符合题意;题干所给材料反映的是明代监察制度,“重视地方吏治”在题干所给材料信息中没有体现,故A不符合题意;题干所给材料反映的明代监察制度的动态机制,“强调相互制衡”与题干所给材料主旨不符,故C不符合题意;题干所给材料反映的明代监察制度的动态机制,“形成严密体系”与题干所给材料主旨不符,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8.鸦片战争后,湖南、福建的农民开始大量种植茶叶,他们将茶叶“卖与收购商贩,收购商贩或将茶运到通商口岸去出卖,或在当地卖与茶商,洋商又从茶商之手购买”。这种状况表明 A. 国内市场受到了列强控制 B. 商品经济取代了自然经济 C. 民众与世界市场联系加强 D. 中国商品竞争力日益提高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化。由材料“他们将茶叶卖与收购商贩……当地卖与茶商,洋商又从茶商之手购买”可以看出,中国茶叶生产主要销售给外国人,说明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C符合题意;材料说明中国卷入世界市场,不能看出受到列强控制,A不符合题意;B说法过于绝对,B不符合题意;D不符合材料主旨,D不符合题意。故选C。‎ ‎9.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主张奖励民间开矿、制定火轮车、轮船及其他“器皿技艺”,提出“准富者请人雇工”,对穷人“宜令作工,以受所值”。其意在 A. 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B. 维护广大民众利益 C. 获取西方国家支持 D. 解决太平天国危机 ‎【答案】D ‎【解析】‎ ‎1859年,太平天国面临深刻的统治危机,为了重振太平天国,挽救统治危机,洪仁玕颁布《资政新篇》,故选D;由材料“准富者请人雇工”等,可知洪仁玕提倡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但它是为挽救统治危机服务的,故A不符合题意;发展本主义不符合农民阶级的利益和愿望,故B不符合题意;西方国家要获得在华利益的最大化,不会支持陷入困境 的太平天国,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C。‎ ‎10.1901年4月,清政府成立督办政务处,作为规划“新政”的机构,命奕劻、李鸿章等人为督办政务大臣,逐步推出各项“新政”。这说明清政府 A. 迫于形势作出改变 B. 积极响应列强要求 C. 加强对内控制力度 D. 开始发展资本主义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清末新政。20世纪初,列强侵略加剧,民族危机严重,当时革命形势高涨,清政府为了挽救统治,被迫推行“新政”,故A项符合题意;清末新政不是响应列强要求,故B项不符合题意;新政不是为了加强对内控制力度,也不发展资本主义,故CD两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11.如表为1913年和1918年中国工厂使用的蒸汽动力表(单位:马力)。据此可知,这一时期中国 年份 ‎1913‎ ‎1918‎ 动力 ‎43448‎ ‎82750‎ A. 厂矿企业数量不断增加 B. 经济发展的重点转向工业 C. 重工业实现了长足进步 D. 民族工业得到了较大发展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从表中可知,中国工厂使用的蒸汽动力呈上升趋势,表明这一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较大发展,故D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厂矿企业数量、经济发展的重点和重工业发展的信息,故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12.1923年11月,登记在册的国民党党员人数仅3649人;1925年,国民党入党党员人数为27411人。这变化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A. 国民党影响扩大 B. 共产国际的支持 C. 国共合作的实现 D. 北伐战争的展开 ‎【答案】C ‎【解析】‎ 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中共党员可以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导致国民党入党党员人数大增,故C符合题意;AB不符合题干主旨,AB不符合题意;1926年北伐战争开始,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3.抗战时期,在山西的一个村庄里,外国记者贝特兰亲眼看到大雨滂沱也冲不散台下密密麻麻的群众,他们冒雨在临时搭起的舞台前看话剧,“它的主题是武装农民参加游击队”。这说明当时 A. 民众娱乐生活贫乏 B. 中共重视宣传动员 C. 群众抗日运动高涨 D. 敌后武装力量壮大 ‎【答案】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抗日战争。从材料“它主题是武装农民参加游击队”可知是在乡村动员农民参加游击队,这是进行抗日宣传活动,故B符合题意;从材料内容可以看出是强调宣传农民参加游击队。不是强调民众缺乏娱乐生活,故A不符合题意:材料突出强调的是中共对民众的抗日宣传。而不是从群众角度强调抗日运动的高涨,故C不符合题意;材料体现不出敌后抗日武装力量的壮大,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4.如图是1960年的一幅名为《高速度地建设社会主义》的宣传画。这反映了当时我国 A. 工人成为经济建设主要力量 B. 迫切改变经济落后面貌的愿望 C. 社会主义建设有计划地开展 D. 国民经济调整任务的基本完成 ‎【答案】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社会主义道路的建设。材料反映了我们要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反映了当时中国人民迫切改变落后面貌的愿望,故B符合题意;材料是强调经济建设的高速度,而不是强调工人是建设的主力,故A不符合题意;材料体现不出有计划的开展建设,故C不符合题意;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应该是在1965年,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5.1970年12月,毛泽东说:“美国和中国之间不该存在偏见,应当坚持互相尊敬和平等。”1971年2月,尼克松总统给美国国会的文书上正式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代替“共产主义中国”。这说明 A. 和平外交成为中美共识 B. 美国已放弃意识形态斗争 C. 中美双方谋求关系改善 D. 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中美关系的正常化,由材料“1970年”“美国和中国之间不该存在偏见,应当坚持互相尊敬和平等”尼克松总统给美国国会的文书上正式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代替“共产主义中国”,说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美关系逐步缓和,C符合题意;AB材料不能体现,故AB不符合题意;1972年尼克松访华并发表上海《中美联合公报》,标志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6.公元3世纪,在罗马法系中已看不出任何伦理道德色彩。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都由法律独立地规制、调整。这一现象的出现 A. 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B. 稳定了罗马帝国的统治 C. 保证了广大平民的利益 D. 解决了不同民族的矛盾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罗马法。“公元3世纪”是罗马帝国时代,联系所学可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罗马版图的扩展,罗马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所以材料现象的是出现适应了商业经济的发展,A符合题意;“稳定了”“保证了”“解决了”说法太绝对,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17.薄伽丘确信,人的高贵并不取决于出身,而是决定于人的才智。即便是伺候国王的马夫,其仪表和聪明同国王相比,毫不逊色。据此可知,薄伽丘 A. 肯定人的价值 B. 崇尚科学知识 ‎ C. 具有平等理念 D. 抨击封建专制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文艺复兴。依据材料可知,薄伽丘认为人的高贵并不取决于出身,而是决定于人的才智,认为马夫的仪表和聪明同国王相比,毫不逊色,说明他主张平等思想,故C项符合题意;A项不是材料的主旨,A不符合题意;BD两项是启蒙运动的内容,薄伽丘是文艺复兴的代表,故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8.16世纪,探险家卡迪埃航行到圣劳伦斯河,为其国家找到了把加拿大东部归入版图的某些理由。这里的“国家”是 A. 葡萄牙 B. 西班牙 C. 英国 D. 法国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西方的早期殖民扩张。16世纪时,法国探险家卡迪埃受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派遣,航行到圣劳伦斯河,为法国找到了把加拿大东部归入版图的理由,后来,这一带开拓成法国的殖民地﹣﹣新法兰西,故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均不符合“加拿大东部归入版图”,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19.在1660—1684年的24年中,英国议会通过了533个法案,1689—1702年的13年间则通过了809个法案。这说明英国 A. 议会立法权扩大 B. 完备的法律体系建立 C. 国王权力已丧失 D. 资产阶级力量的增强 ‎【答案】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由材料“在1660—1684年的24年中,英国议会通过了533个法案,1689—1702年的13年间则通过了809个法案”可知,这说明英国议会的立法权扩大,故A符合题意;题干所给材料反映的是英国议会立法权的扩大,“完备的法律体系建立”与题干所给材料主旨不符,故B不符合题意;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形成后,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这与题干所给材料中的时间不符,故C不符合题意;“资产阶级的力量”在题干所给材料信息中没有涉及,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20.巴黎公社时期,公社发行公报公告,邀请群众团体代表列席公社会议、答复群众质询以及成立各级监督机构。公社的目的是 A. 加强工农联系 B. 强化监督机制 ‎ C. 树立廉洁形象 D. 完善政权建设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巴黎公社。由材料“公社发行公报公告,邀请群众团体代表列席公社会议、答复群众质询以及成立各级监督机构”表明公社的目的是强化监督机制,故B符合题意;ACD材料未体现,故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21.19世纪后半期,德国出现了历史上最引人注目的经济转变。在大约30年时间内,将一个农业占统治地位的落后国家转变为一个现代高效率的工业技术国家。推动这一转变的主要因素是 A. 国家统一的完成 B. 民主制度的确立 C. 科技革命的开展 D. 经济政策的调整 ‎【答案】A ‎【解析】‎ 依据题干所给材料中“19世纪后半期”“主要因素”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后半期,德国统一的完成为德国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故A符合题意;德国民主制度的确立以德国统一的完成为前提,故B不符合题意;德国统一的完成为德国科技革命的开展提供了前提条件,,故C不符合题意;“经济政策的调整”是德国经济发展的原因之一,但非主要原因,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22.俄国苏维埃政权建立后至1940年间,一段时期内经济进入停滞状态,工业和生活用品的生产极度萎缩,可耕地面积缩减,粮食不断减产,牲畜大幅度减少。为解决这一困境,苏俄(联)‎ A. 采取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实施了新经济政策 C. 推行了农业集体化运动 D. 实行了国家工业化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由材料“一段时期内经济进入停滞状态,工业和生活用品的生产极度萎缩,可耕地面积缩减”,依据所学,苏俄国内战争爆发后,苏俄的粮食、煤炭、石油和钢铁的主要产地陷入敌手,苏维埃国家处境十分困难,采取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故排除B,A符合题意;CD出现在斯大林执政时期,故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23.如表为1933—1938年美国国家救济与联邦工程计划支出表(单位:万美元)。这可以说明当时美国 年份 ‎1933‎ ‎1934‎ ‎1935‎ ‎1936‎ ‎1937‎ ‎1938‎ 金额 ‎122332.9‎ ‎238086.5‎ ‎253251.2‎ ‎311901.3‎ ‎265391.8‎ ‎323660.0‎ A. 工人失业问题并未解决 B. 提升国家行政权力 C. 经济改革重点转向救济 D. 重视社会秩序稳定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由材料“1933—1938年美国国家救济与联邦工程计划支出表”可知,1933—1938年美国国家救济与联邦工程计划支出总体呈现上升趋势,表明美国重视社会秩序稳定,故D符合题意;ABC材料未体现,故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24.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的“欧洲复兴计划”指出,美国的援助不能零敲碎打,至少是其中的一部分国家联合提出一个总体方案,作为美国援助考虑的基础。这说明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A. 加强了对西欧国家控制 B. 增强了美国的综合国力 C. 促进了欧洲一体化进程 D. 推动了两极格局形成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马歇尔计划。由材料“美国的援助不能零敲碎打,至少是其中的一部分国家联合提出一个总体方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马歇尔计划实施有助于欧洲的联合,西欧部分国家为促成煤炭和钢铁工业一体化而成立的经济联合体。故C符合题意。A不合题干主旨,故A不符合题意;B与题干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1955年“华约”的成立,标志美苏两极格局形成,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25.《经济学人》杂志指出:“目前的全球一体化只是一种选择性的现象,有的国家获益,有的国家则没有。其意在说明 A. 全球一体化推进较为困难 B. 经济全球化下的利益失衡 C. 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 D. 发达国家主导经济全球化 ‎【答案】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经济全球化。从材料中有的国家从经济全球化中获益,有的国家则没有,可以看出经济全球化下利益会失衡,故B符合题意;从材料可以看出,有的国家获益,有的国家没有,所以是强调经济全球化会导致利益的失衡,而不是强调推进比较困难,故A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特别强调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剧,故C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出发达国家的主导作用,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二、非选择题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孔子希望用法先王、行德治的方法,使当时动乱的社会恢复稳定,人民所受的痛苦得以减轻。孔子认为,要实现“德治”(礼治),必须提倡“仁”学,即通过各人内心修养,形成“仁”这个无美不备的德性。“仁”是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是他给“仁”所下的两个最主要的定义。孔子倡导的“仁”学,是以调整阶级关系为出发点的。他把伦理范畴的“仁”和政治范畴的“礼”密切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摘编白朱绍侯、王育济等主编《中国古代史上册》‎ 材料二 与孔子的“仁”相对应,并能与之媲美的是古希腊雅典伦理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善”。苏格拉底是在对宇宙进行思辨以及对自然哲学的批判中提出了“善”的根源性思想的,把“善”的根本性意义贯彻于对伦理道德的研究,致力于人的心灵的改造。苏格拉底提出改造人的自我灵魂所依靠的根本力量是知识。‎ ‎——摘编自刘彦生《论中西哲学伦理方向的分异一孔子 ‎“仁”与苏格拉底“善”的比较分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仁”学提出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格拉底的伦理思想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答案】(1)背景:周王室衰徵,诸侯争霸;社会动乱,人民生活困,礼崩乐坏;社会上思想活跃。(任答3点,言之成理)‎ ‎(2)伦理思想:以知识为基础的“善”。‎ 原因:自身研究方向转移的推动;重建人们道德价值观的需要;挽救陷人危机的城邦制度。(任答2点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1)由材料“当时动乱的社会”,结合所学可以得出周王室衰徵,诸侯争霸,礼崩乐坏;由材料“人民所受的痛苦”并结合所学,可得出人民生活困;除此之外,还可以答出思想活跃。‎ ‎(2由材料“把‘善’的根本性意义贯彻于对伦理道德的研究,致力于人的心灵的改造”、“改造人的自我灵魂所依靠的根本力量是知识” 可得出以知识为基础的“善”。关于“原因”,根据所学,苏格拉底所生活的时代,智者忽视道德、讲求功利,世风日下,雅典民主政治走向衰落;苏格拉底试图重建道德价值观,挽救城邦政治。‎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抗日战争爆发后,随着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相继沦陷,国民经济遭到致命摧残,中国一时间出现了物资供应极度匮乏,人心又极其恐慌的危险状况。1937年9月,国民政府成立贸易委员会,下设复兴公司、富华公司、中国茶叶公司三大公司,对国统区的桐油、猪鬃、茶叶等主要出口物资,实行统购统销,后来扩大到羊毛和丝。钨、锡、汞等主要出口矿产品,则由资源委员会统购统销。‎ ‎——摘编自龚书铎主编《中国近代史1919—1949》‎ 材料二 第一个五年计划全面展开以后,新中国于1953年10月开始对粮食等主要农产品采取了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即实行统购统销政策。统购统销政策是新中国为了缓解商品粮危机和积累工业化资金而出台的。它的推行和不断发展不仅对此后中国农产品的生产和流通体制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成为建国初期计划经济体制确立的一个重要标志,并与中国的工业化进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摘编自崔晓虎《论新中国推行统购统销政策的原因及其深远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国民政府实行统购统销的目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初期推行统购统销政策的积极作用。‎ ‎【答案】(1)目的:缓解物资产品供需矛盾;稳定大后方军心民心;打破日本经济包围封锁;保证战时经济正常运转;使抗战得以长期坚持并取得胜利。‎ ‎(2)积极作用:有利于缓解城市粮食危机;有助于“一五”计划的顺利实施;促进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进程;使社会得于稳定。‎ ‎【解析】‎ ‎(1)由材料“中国一时间出现了物资供应极度匮乏”,可得出缓解物资产品供需矛盾;由材料“人心又极其恐慌的危险状况”,可得出稳定大后方军心民心;由材料“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相继沦陷”,可得出打破日本经济包围封锁;国民政府实行统购统销的目的还可从保证战时经济正常运转,坚持长期抗战等角度分析。‎ ‎(2)由材料“新中国为了缓解商品粮危机和积累工业化资金而出台的”,可得出有利于缓解城市粮食危机,使社会得于稳定;由材料“第一个五年计划全面展开以后”,可得出有助于“一五”计划的顺利实施;由材料“统购统销政策”,结合所学,还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相关。‎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的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的棉纺织业,随着纺织机器的发明,使用机器生产的大工厂兴建起来,特别是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推动了冶铁和采煤工业的发展。……蒸汽机的推广和各生产部门的机械化,对机器制造业本身提出了技术革命的迫切要求。18世纪末,英国开始使用汽锤和简单的车床制造金属部件,后来实现了用机器生产机器。到19世纪40年代,英国的大机器生产基本取代了工场手工业,用机器生产机器的机器制造业也建立起来,工业革命基本完成。‎ ‎——摘编自齐涛主编《世界通史教程近代卷》‎ 材料二 苏联的现代化模式与西欧的现代化模式不同。“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工业化首先应当理解为发展我国的重工业,特别是发展我国自己的机器制造业这一整个工业的神经中枢,否则就谈不到保证我国在经济上的独立。”在这种思想指导下,苏联的工业化走的是内部积累及以牺牲农业、轻工业和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为代价的道路。作为苏联工业化的核心,大规模的基本建设资金投入成为重要内容,其工业化的资金来源只能依靠国内的积累。‎ ‎——摘编自乔瑞雪、孟凡东《计划与市场的悖论——再评苏联模式》‎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工业革命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相对于英国,苏联现代化模式的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答案】(1)特点:过程较长;由轻工业开始;实行机器大生产;以工厂为生产组织方式 ‎(2)不同:优先发展重工业;借助国内积累解决资金问题。原因: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 ‎【解析】‎ ‎(1)由材料“英国的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的棉纺织业”可得出由轻工业开始;由材料“到19世纪40年代,英国的大机器生产基本取代了工场手工业,用机器生产机器的机器制造业也建立起来,工业革命基本完成”可得出过程较长,实行机器大生产;结合所学,在生产组织方面,以工厂为生产组织方式。‎ ‎(2)关于“不同”,由材料“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可得出优先发展重工业;由材料“在这种思想指导下,苏联的工业化走的是内部积累及以牺牲农业、轻工业和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为代价的道路”,可得出借助国内积累解决资金问题。关于“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社会制度、经济模式等方面归纳。‎ ‎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 如图是一幅有关中国近代前期列强侵略和中国人民抗争的思维导图。结合所学知识,对该图提出两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所提修改建议及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 ‎【答案】示例1:建议: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增加“俄国割占大片领土”内容。‎ 理由: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俄国趁火打劫,借助1858年中俄《璦珲条约》及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等,从中国割占了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示例2:建议:在“鸦片战争”中增加“将领海龄殉人民抗英”内容。‎ 理由:鸦片战争中,面对英国的侵略,中国军民奋起反抗,清军满族将领海龄率守军同敌人浴血战斗,壮烈殉国;三元里人民自发组织起来,英勇抗击侵略者。这二者都符合“中国人民的抗争”主题,应予增加。‎ 示例3:建议: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增加“反割台斗争“内容。‎ 理由:《马关条约》规定割台湾及澎湖列岛给日本,遭到台湾人民的反对;台湾人民自发组织起来,组成义军与日军血战,誓死捍卫祖国领土完整。这符合“中国人民的抗争”主题,应予增加 ‎【解析】‎ 本题考查列强侵略和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图示信息,结合两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以及近代中国人民抗争史实的结果和影响进行修改。首先,依据图示中的信息,结合两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以及近代中国人民抗争史实的结果和影响分析,如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增加“俄国割占大片领土”内容。理由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俄国趁火打劫,借助1858年中俄《璦珲条约》及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等,从中国割占了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在“鸦片战争”中增加“将领海龄殉人民抗英”内容。理由是鸦片战争中,面对英国的侵略,中国军民奋起反抗,清军满族将领海龄率守军同敌人浴血战斗,壮烈殉国;三元里人民自发组织起来,英勇抗击侵略者。这二者都符合“中国人民的抗争”主题,应予增加。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增加“反割台斗争“内容。理由《马关条约》规定割台湾及澎湖列岛给日本,遭到台湾人民的反对;台湾人民自发组织起来,组成义军与日军血战,誓死捍卫祖国领土完整。这符合“中国人民的抗争”主题,应予增加。‎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