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二轮复习(江苏专用):通史整合(五)中华文明的拐点——晚清时期(1840~1894年)【课件】(77张)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二轮复习(江苏专用):通史整合(五)中华文明的拐点——晚清时期(1840~1894年)【课件】(77张)

社会性质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国内政局 满洲贵族势力削弱,以曾、李为代表的汉族地方官僚地主势力增强 斗争性质 进入反封建反侵略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太平天国是民主革命的先声 社会阶层 买办作为一个新兴的社会阶层兴起 1840 年鸦片战争 以前 贵华贱夷,闭关锁国,清朝与周边国家维持着长期的和平 19 世纪四五十年代 清朝缺乏主权观念 ( 如领土、司法、关税等 ) ,但增加了开眼看世界的意识 19 世纪 60 至 80 年代 筹办洋务以自强,设立总理衙门开展近代外交,筹划海防,近代海权意识觉醒,以夷制夷维持和局 19 世纪 90 年代至 20 世纪初 逐渐丧失抗拒列强的信心,开始主动地适应列强的要求,进行一定程度的外交政策调整 解体的动力 主要来自外国资本主义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解体的速度 国内发展不平衡,东南沿海尤其是通商口岸远比内地迅速 解体的结果 在自然经济解体的过程中,一直没有建立起有序的商品经济体制 背景 ①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面临内忧外患 ( 太平天国运动和列强侵略 ) 的严峻形势 ② 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的科技维护清朝统治的洋务派出现 内容 ① 军事工业的创办:创办安庆内军械所、福州船政局等带有资本主义因素的封建工业 ② 民用工业的创办:洋务运动后期兴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主要是解决军事工业在资金、燃料、运输上出现的困难,这些工业已经具有资本主义的性质 失败 原因 ① 根本原因:仅仅引进先进的生产力 ( 机器 ) 而不变革落后的封建制度 ② 具体原因:洋人对技术的封锁;顽固派的阻挠;洋务派缺乏领导核心,力量分散 评价 这是一场清朝统治者面对内忧外患进行的自救运动。虽然没有达到 “ 富国强兵 ” 的目的,但是引进了先进的生产力,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 产生及初步发展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受外商企业和洋务工业的刺激与诱导,一些官僚、地主、商人开始投资近代企业;甲午战争以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 特点 规模小,资金少,技术力量薄弱;地区、行业分布不均衡 ( 大多在沿海,多是轻工业 ) ;受本国封建势力和外国资本主义双重压迫;缺少手工工场阶段和资本原始积累过程 评价 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有利于社会进步;促进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为资产阶级改良和革命提供了阶级基础 “ 师夷 长技 ” 思想 其思想来源于鸦片战争当中的抵抗派,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他们的目的很鲜明,即抵抗外来侵略,主张 “ 师夷长技以制夷 ” “ 中体 西用 ” 思想 其思想提出者是洋务派,以奕  、曾国藩、李鸿章等为代表,主张通过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维护旧的纲常礼教,口号是 “ 师夷长技以自强 ” ,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的统治,镇压人民的反抗斗争,当然也含有抵御外侮的意图 早期 维新 思想 其成员大部分来源于洋务派。洋务运动后期,其弊端日渐暴露,出现了早期维新思想,其一方面继承了洋务派 “ 师夷长技 ” 和 “ 中体西用 ” 的思想,另一方面超越了 “ 中体西用 ” ,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和政治制度,以此强大中国,但其思想没有形成体系,也没有付诸实践 第一次高潮 明万历年间耶稣会传教士传入大量科学技术。当时中国一些士大夫及皇帝接受了科学技术知识,但在思想上基本没有受到影响 第二次高潮 19 世纪中叶前后开始,两次鸦片战争的刺激、洋务运动的兴办,促使西方的科学技术再一次传入中国。洋务派以 “ 中体西用 ” 的态度只关注西方先进武器及器械技术等,而未学习制度及思想 第三次高潮 19 世纪 70 年代以后,洋务运动的局限性逐渐暴露,许多有识之士开始更积极全面地向西方学习,出现了冯桂芬、王韬、郑观应、康有为、梁启超等一批思想家。他们向西方学习大量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知识,政治上也要求改革 类别 命题者 试题 格致 ( 自然科学 ) 类 龚照瑗 泰西格致之学与近刻翻译诸书,详略得失,何者为最要论。 教育类 刘坤一 中国一乡一邑,皆有书院,大率工文章以求科举。而泰西艺学,亦各有书院 …… 中西书院不同,其为育才一也。或谓纲常政教,中国自有常经,惟兵商二途,宜集思以广益,第中西之载籍极繁,一人之材力有限,果何道而使兼综条贯,各尽所长欤?试互证而详论之。 治术类 周馥 中国近日讲求富强之术,富以何者为先论。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