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6 发布 |
- 37.5 KB |
- 3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18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教案
【时空坐标】 【线索引领】 线索1:改革开放以前,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也遭受了重大挫折,大体上可分为三个不同阶段: (1)第一阶段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时期。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第二阶段是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的十年,既取得了重大成就,也有曲折和失误。 (3)第三阶段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经济建设遭到严重破坏,但在周恩来和邓小平主持工作时,国民经济得以回升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线索2:改革开放以来是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探索时期,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历史现象: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2)20世纪80年代中期,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也全面展开。 (3)对外开放经历了创办经济特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开发和开放上海浦东等步骤。 (4)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建立起来。 第19讲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考纲要求]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考点一 过渡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1.国民经济的恢复(1949-1952年) (1)背景:由于帝国主义和国民政府长期的掠夺搜刮,加上多年战争破坏,国民经济全面崩溃。 (2)成果:1952年,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3)意义: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 2.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 (1)背景: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 (2)内容:优先发展重工业,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 (3)成就: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先后建成投产。 (4)意义: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3.三大改造(1953-1956年底) (1)内容 ①农业: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②手工业:手工业者参加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③资本主义工商业:对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实行国家资本主义的和平赎买政策。 (2)实质:使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3)意义: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概念阐释] 过渡时期 过渡时期指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时期。所谓“过渡”是指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 此时期内中国的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而不是社会主义社会。 [轻巧识记] “一、二、三、四”归纳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一个创举:和平“赎买”。 两个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经济建设与改造并举。 三项成果:初步奠定工业化基础;计划经济体制形成;单一公有制确立。 四项准备:政权巩固、经济恢复、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中苏建交。 [答题术语必备] 1.1949-1956年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和建设起步阶段,被称为过渡时期,其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而非社会主义社会。 2.“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建设的重点在东北地区。“一五”计划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3.三大改造是“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之一,是一场用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私有制,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代替旧生产关系的革命,具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考向 “一五”计划的特点 [史料研读] 史料一 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中心环节是发展国家的重工业,以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因为我国过去重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经济上不能独立,国防不能巩固,帝国主义国家都来欺侮我们,资本主义国家从发展轻工业开始, 一般是花了五十年到一百年的时间才能实现工业化,而苏联采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从重工业建设开始,在十多年中就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史料二 在国民收入中,1957年同1952年相比,国营经济所占比重由19%提高到33%,合作社经济由1.5%提高到56%,公私合营经济由0.7%提高到8%,个体经济则由71.8%降低到3%,资本主义经济由7%降低到1%以下。 1.史料一表明新中国成立初期,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这是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加强国防建设的需要。 2.史料二主要是反映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使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在国民经济中占了绝对优势。 1.根据史料一与当时历史背景,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启动时采取“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 试答:重工业基础薄弱;面临帝国主义的军事威胁和经济封锁;借鉴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验。 2.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大改造完成的历史意义。 试答:三大改造完成,使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生产资料公有制,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中国基本确立,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史论归纳] “一五”计划的历史背景、内容、特点及实质 1.背景:新中国建立以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但是我国那时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我国的工业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同时也落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 2.内容: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3.特点 (1)集中力量优先发展以能源、原材料、机械工业等基础工业为主的重工业。 (2)从中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统筹兼顾。 (3)在投资结构的安排方面,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同时,兼顾其他。 (4)在发展速度上主要考虑原有企业增产能力与农业发展水平,留有一定余地。 (5)坚持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 (6)性质:这是一条把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结合起来的总路线。 4.实质:既是我国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又是国家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开始。 [对点训练] 1.(2017·安徽蚌埠一模)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发动了一次农村生产关系改革,其宗旨是提高农业产量、防止富农重新冒头、争取更大程度的农业专业化。对此次改革认识正确的是( ) A.消灭农村封建土地关系 B.主要服务于工业化建设 C.对农民实行军事化管理 D.土地经营权下放到农户 解析:选B。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与工业化的关系。从“防止富农重新冒头、争取更大程度的农业专业化”可知,此次生产关系改革是1953-1956年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消灭农村封建土地关系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的影响,故A项错误;1953年在实行三大改造的同时进行的是优先发展重工业的“一五”计划,而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由个体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以便为工业生产提供服务,故B项正确。 对农民实行军事化管理是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内容,与材料中改革宗旨不符,故C项错误;土地经营权下放到农户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内容,宗旨是改变计划经济的弊端,故D项错误。 2.(2017·黑龙江大庆一模)1953年10月16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的决议》,随后不久又对油料、棉花、棉布等实行统购统销政策。这一政策( ) A.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推动了国家工业化的建设进程 C.标志着计划经济体制形成 D.促进了农村的基层民主建设 解析:选B。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经济建设。根据题目中的时间“1953年”,当时中国面临着内部经济恢复和建设、外部帝国主义的封锁和孤立,为此提出“一化三改”,优先发展重工业,实行统购统销政策以及配给制,故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是错误的,A项错误;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B项正确;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是在1956年,故C项错误;农村的基层民主建设是在改革开放后,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3.中国“一五”计划国家财政预算支出中,工业建设占58.2%,交通、邮政和通讯占19.2%,农业、林业和水利占7.6%,文化、教育和卫生事业占7.2%。以此推知,“一五”计划的核心目标是( ) A.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B.发展经济改善民生 C.建立工业化的基础 D.平衡发展国民经济 解析:选C。本题考查“一五”计划。材料不涉及经济体制的变革,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文化、教育和卫生事业占7.2%”可知,民生的内容只占一小部分,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工业建设占58.2%”可知,“一五”计划重点发展工业,故C项正确;从材料中的数据可看出,国民经济发展不平衡,故D项错误。 考点二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曲折历程 1.成功探索:中共八大 (1)内容 ①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②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中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2)意义: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 2.探索失误 (1)1958年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2)“大跃进”:急于求成和片面追求经济建设发展的高速度。 (3)人民公社化运动:建立以“一大二公”为特点的人民公社,违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 (4)“文化大革命”的动乱由思想文化领域、政治领域扩展到经济领域。 3.政策调整 (1)1960年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2)1971年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1973年国民经济出现复苏。 (3)1975年邓小平提出全面整顿的思想,国民经济呈现迅速回升状态。 [易错提醒]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区别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虽然都是“左”倾错误的体现,但两者本质属性不一样,“大跃进”运动属于生产力的范畴,人民公社化运动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两者都不符合科学发展观,都破坏了经济发展。 [轻巧识记] “一、二、三、四、五”记忆社会主义建设曲折探索的20年 一条主线: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前进。 二个探索问题:阶级斗争问题和经济建设的规模与速度问题。 三面红旗: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四项内容:单一公有制;计划经济体制;集中发展重工业;重视规模和速度。 五大经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遵循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生产关系变革必须适应生产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结合国情不照搬外国模式。 [答题术语必备] 1.“大跃进”的特点是各行各业追求高指标、高速度,即“多”与“快”,危害是浮夸;人民公社是农、工、兵、学、商合一的组织,特点是“大”与“公”,即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危害是平均。 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都是“左”倾错误的体现,但两者的本质属性不一样:“大跃进”运动属于生产力的范畴,人民公社化运动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两者都不符合科学发展观,都破坏了经济发展。 3.“八字”方针以农村为起点,核心是调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问题,到1965年,国民经济基本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4.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指的是调整国民经济的比例关系,并不是纠正“左”倾错误。“文革”时期邓小平的“全面整顿”才是系统地纠正“文革”的“左”倾错误。 5.“文革”是一场动乱,应该从根本上否定;而“文革”时期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这些成就是党和人民对“左”倾错误进行抵制的结果,而不是“文革”的成就。 考向 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的“左”倾错误及其教训 [史料研读] 史料一 我国今年钢的生产量,要比去年翻一番,就是说从去年的五百三十五万吨钢跃增至一千零七十万吨。这是一个有历史意义的振奋人心的伟大号召。全力保证钢产量翻一番,是全党全民当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务…… ——《立即行动起来,完成把钢产量翻一番的伟大 任务》,《人民日报》(1958年9月1日) 史料二 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成为群众性的行动,进一步提高了五亿农民的共产主义觉悟;公共食堂、幼儿园、托儿所、缝衣组、理发室、公共浴堂、幸福院、农业中学、红专学校等等,把农民引向了更幸福的集体生活,进一步培养和锻炼着农民群众的集体主义理想。 ——《人民日报》社论(1958年4月3日) 1.史料一主要体现了“大跃进”运动的出现。其中“跃增”一方面说明超越常规,另一方面也说明脱离社会实际。 2.史料二体现了人民公社化的特点:扩大公有化、集体化的规模,军事化形式管理,违背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 1.史料一表明“大跃进”的核心是什么?反映了“大跃进”的特点及影响如何? 试答:(1)核心:大炼钢铁。(2)特点: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3)影响:不仅造成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而且造成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史料二是针对哪一事件发表的社论?该事件有何特点? 试答:(1)事件:人民公社化运动。(2)特点:一大二公。 [史论归纳] 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的“左”倾错误及其教训 事件 特征 影响 教训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多快好省 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 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经济建设要遵循客观规律,不能盲目求快;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发扬党内民主,坚持群众路线 “大跃进” 大炼钢铁 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态环境严重破坏 人民公社化运动 一大二公 严重挫伤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 “文化大革命” 以阶级斗争为纲 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 [对点训练] 1.(2017·河南适应性考试)1956年6月20日,《人民日报》发表《要反对保守主义,也要反对急躁情绪》的社论指出:“我们对中央提出的‘又多、又快、又好、又省’的方针要有一个正确的了解,不要把它片面化、绝对化……只有这样,才不至于犯右倾保守或急躁冒进的错误。”这篇社论( ) A.开始大力宣传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B.助长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开启了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D.认识到三大改造中存在“左”的倾向 解析:选D。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后经济建设中的“左”倾错误。1958年提出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与此题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1958年出现“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与此题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1953年就已经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中提到的社论,《要反对保守主义,也要反对急躁情绪》重点强调反对急躁情绪,即重点强调反对“左”倾错误,而此时正处于三大改造时期,故D项正确。 2.(2017·江西南昌一模)“单干好比独木桥,走一步来摇三摇;互助好比石板桥, 风吹雨打不坚牢;合作社铁桥虽然好,人多车稠挤不了;____________是金桥,通向天堂路一条。”歌谣空白处应该是( ) A.农业改造 B.“大包干” C.公私合营 D.人民公社 解析:选D。本题考查人民公社。题干中“单干……互助……合作社铁桥虽然好,人多车稠挤不了”说明歌谣描述的是农业生产组织形式的演变,农业生产合作社之后我国实行了人民公社化运动,故D项正确。 3.(2017·河南驻马店调研)1958年6月12日,钱学森在《中国青年报》发表科普文章指出:“土地所能供给人们的粮食产量碰顶了吗?科学的计算告诉人们:还远得很!……因为,农业生产的最终极限决定于每年单位面积上的太阳光能,如果把这个光能换算农产品,要比现在的产量高出很多。……那么稻麦每年的亩产量就不仅仅是现在的2 000多斤或3 000多斤,而是2 000斤的二十多倍!”这反映出( ) A.大众传媒传播信息推动社会发展 B.人民公社化运动调动了科学家的工作热情 C.科学家的科学成果为农业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D.经济建设的“左”倾错误正潜滋暗长 解析:选D。本题考查“大跃进”。《中国青年报》发表钱学森的缺乏事实依据的文章,实际上是助长了经济建设领域的“左”倾错误,故A项错误;1958年8月中央北戴河会议通过在农村建设人民公社的决议,题干中的时间表明人民公社化运动尚未在全国兴起,故B项错误;“稻麦每年的亩产……是2 000斤的二十多倍”反映了人民群众迅速建成社会主义的主观愿望,但却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缺乏科学依据,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当时一些科技工作者、新闻媒体都在迎合片面追求社会主义建设高速度的心理,在经济建设领域急于求成,故D项正确。 (2015·高考全国卷Ⅰ)如图为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美国、英国主要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的比较。据此可以推知( ) A.中国原有工业基础很薄弱 B.冷战制约美英工业发展 C.中国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 D.美英传统工业产业衰落 [思路点拨] 定位 知识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一五”计划(工业化) 解读 题干 信息:“一五”计划期间,中国主要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超过英美国家(注:是增长速度而不是工业基数) 主旨:增长速度横向比较高于英美,纵向说明中国工业发展速度快,但不能说明基数大 辨析 选项 观察图可知,中国年均增长速度超过英美,结合史实分析,中国原有工业基础很薄弱,“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所以主要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超过英美国家,故选A项。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冷战下的东西方对抗不会制约美英工业发展,故B项错误;中国优先发展重工业是两极格局下巩固国防的需要,并非急躁冒进,故C项错误;美英传统工业产业年均增长速度不及中国,是因为其已经确立优势地位,达到较高水平,与产业衰落无关,故D项错误 [方法点拨] “审、读、联、析”四步法突破历史定量分析型试题 1.“审”:审读题干及求答项,明确考查意图。要明确题干考查主题是什么?明确设问中的中心语、限定语和求答项,这些信息从“为什么读?”“读什么?”“怎么读?”等角度直接指导学生如何阅读图表,明确阅读图表的方向。 2.“读”:一般说来解读此类试题主要运用比率对比法、趋势分析法、结构分析法、相互对比法等解读方法。全面阅读图表,提取图表蕴含的有效信息。先读图表外部再读内部:图表内部和外部都有解题信息,考生往往十分重视图表内部的信息,却忽视了图表外部的信息。一定要注意题干下面图表外所标注的“xxx表”“xxxx示意图”等,这是有助于学生紧扣考查主旨和解读表中信息的关键。特别注意:该类试题中坐标轴图、柱状图、饼形图比表格更直观,读图难度也相对较低;坐标轴图重点看曲线大致的走向和上下波动的幅度、频率;柱状图、饼形图在比较时要注意不仅要和自己比,也要和别人比;不仅要横向比,也要纵向比。 3.“联”:迁移所学知识,解读图表信息,进行图文互换。解读图表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是成功解答历史定量分析类试题的关键,学生一定要注意多角度、多领域、多层次、全方位地进行联系,为图表提供的信息寻找到更准确的史实定位,从而实现图表信息与所学知识的完美对接。 4.“析”:仔细鉴别信息,展开定性分析。鉴别从图表中所提取的信息是否科学、全面、有效,是我们在解答历史定量分析型试题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其做法主要有两种,一是注意思考从图表中提取的信息是否仅集中于某一方面或侧面的阐释,是否带有明显的局限性;二是全面甄别所掌握的信息,确认信息主流,切忌随意择一信息就妄加断言,甚或是脱离图表空泛谈论。 1.(2016·高考课标全国卷Ⅱ)“一五”计划期间, 我国住宅建设占基本建设投资额的比重不断减少,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也开始受到抑制。这表明我国( ) A.致力于奠定工业化基础 B.国民经济结构臻于平衡 C.大力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 D.城市化的进程趋于缓慢 解析:选A。材料关键信息:一是时间“‘一五’计划期间”,二是压缩住宅建设和非生产性建设投资。这说明国家的投资主要用在了生产领域,这是为了满足国家工业化的需要,为工业化奠定基础,故选A项。B项本身与材料矛盾,排除。C项反映的是表面现象,未反映深层原因,排除。D项与材料矛盾,工业化必然促进城市化发展,故排除。 2.(2014·高考课标全国卷Ⅰ)“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制度,各地根据国家粮食计划供应的相关规定,以户籍为依据确定粮食供应的对象与数量。这一制度的实行( ) A.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B.保障了工业化战略实施 C.缓解了灾害造成的粮食短缺 D.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解析:选B。粮食计划供应制度是我国国民经济不发达、粮食相对短缺时期的产物。实行该制度可以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粮食计划供应制度可以集中有限的粮食以保障工业化战略实施,故选B项。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属于生产关系的调整,与粮食计划供应无必然联系,排除A项;此时国家并未出现“灾害”,排除C项;1952年底,我国国民经济已基本恢复,排除D项。 3.(2014·高考课标全国卷Ⅱ)1953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在农村向余粮户实行粮食计划收购的政策,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粮食的统购统销( ) A.加快了我国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B.有力地促进了各地农村的政权建设 C.将农民经济生活纳入国家计划体制 D.为国家工业化建设提供劳动力资源 解析:选C。粮食的统购统销政策是当时我国国民经济不发达、粮食生产短缺的产物,实行粮食统购统销后,农民生产的粮食只能由国家统一收购、统一销售,这样农民的经济生活就被纳入了国家计划体制,故选C项。1952年底,我国农村经济已恢复到历史最高水平,故A项与史实不符;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属于经济政策,与农村政权建设无关,排除B项;实行粮食统购统销后,形成了城乡二元体制,农村并不能为国家工业化建设提供劳动力资源, 排除D项。 4.(2014·高考课标全国大纲卷)1958年一则新闻报道称,某县一农业社创造了平均亩(0.067公顷)产36 956斤(18 478千克)的惊人记录。来自各地的参观者普遍认为,人的智慧和大自然的潜力是无穷无尽的。这( ) A.显示出农业合作化运动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 B.体现了集体经营对提高生产效率有一定作用 C.反映了科学技术进步极大提高了粮食产量 D.折射出人们改变经济落后面貌的迫切愿望 解析:选D。材料信息反映了“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的浮夸风,而许多参观者普遍认为这是人的智慧和大自然的潜力无限的表现,其实际上折射出人们改变经济落后面貌的迫切愿望,故选D项。由材料中的“1958年”“农业社”可知此时处于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浮夸风而非生产效率的真实提高和粮食产量的真实增长,排除B、C两项。 5.(2012·高考新课标全国卷)1958年,美国一份评估中国“二五”计划的文件认为,中国虽然面临着农业生产投入不足与人口快速增长的压力,但由于中苏关系良好而可以获得苏联援助,同时减少粮食出口,中国可以解决农业问题,工业也将保持高速发展。这一文件的判断( ) A.对中美关系的急剧变化估计不足 B.低估了苏联对华经济援助的作用 C.符合中苏两国关系的基本走向 D.与中国工农业发展状况不符 解析:选D。本题考查现代中国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的探索。从时间信息入手,结合时代背景分析。50年代末中国开展“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这是错误的探索,带来严重的后果,因此,D项正确;20世纪50年代末中美关系未发生“急剧变化”,中苏两国关系趋于恶化,故A、B、C三项排除。 第20讲 新时期的改革开放 [考纲要求] 1.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3.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考点一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背景:粉碎“四人帮”后,国民经济仍处于停滞状态。 2.内容 (1)思想路线: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2)政治路线: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3.意义 (1)是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揭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 (2)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 二、从农村到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农村改革 (1)背景:人民公社体制的弊端,严重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2.城市改革 (1)背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挫伤了企业生产的积极性。 (2)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 (4)意义:增强了企业活力,调动了工人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过程 (1)解放思想: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2)明确目标: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确立框架: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4)完善理论: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5)初步建立:到21世纪初,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 2.意义:创造经济增长的新奇迹,人民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易错提醒] 正确认识“左”倾错误结束的时间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左”倾错误并没有完全结束,“文化大革命”中的“左” 倾错误仍然继续。十一届三中全会才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 [图示记忆]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名师指津]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但并不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措施不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而是发展乡镇企业、非农产业。 [名师指津] 市场经济体制与计划经济体制的区别 计划经济是指以国家指令性计划来配置资源的经济形式,市场经济是承认并维护私人拥有生产资料和鼓励自由竞争、通过市场交换中的价格调节供求和资源分配的经济运行体制。这是两种根本对立的经济体制主要区别有: 一是经济运行的机制不同:计划经济是无所不包的国家计划,市场经济是市场机制,即价格供求竞争利率等; 二是调节经济的手段不同:前者主要是行政手段,后者主要是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 三是调节经济的方式不同:前者是国家直接调控企业,后者是国家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 四是所有制结构不同:前者的所有制结构单一,后者所有制结构多元; 五是利益分配不同:前者平均主义严重,后者注重效率。 [轻巧识记] “一、二、三、四”归纳经济体制改革 一个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二个重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改革。 三个关键点:小岗村突破、“南方谈话”、中共十四大。 四个转变:从单一公有制到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平均分配到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优先发展重工业到国民经济平衡协调发展。 [图解历史]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过程 [概念阐释]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为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答题术语必备] 1.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开始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折。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没有改变土地公有制,农民对土地只有使用权和经营权,而没有所有权。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但并不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 4.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全国展开,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 5.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 考向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的原因、特点及其实质 [史料研读] 史料一 1998年,江泽民在安徽农村考察时指出:“改革从农村开始不是偶然的,是由我国基本国情和当时农村的困境决定的……当时有二亿五千万人吃不饱肚子,吃饭问题成为最紧迫的大事,不改造已经没有出路了。” 史料二 联产承包责任制采用了统一经营和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使集体优越性和个人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各项农村政策的推行, 打破了我国农业长期停滞不前的局面,促进农业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着较大规模的商品生产转化,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化。 ——《中共中央一号文件》(1983年) 史料三 到1979年,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正发生一场意义更为深刻的变化。在中国最贫困的省份,中国领导阶层开始了“生产责任制”的某些尝试。……到1983年底,甚至这些集体农业的痕迹,也大量从中国农村消失了。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下卷 1.史料一中“二亿五千万人吃不饱肚”强调了农村改革的迫切性,也说明了农村改革符合中国的国情和实际。 2.史料二中“统一经营和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使集体优越性和个人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说明农民有了经营权或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 3.史料三中“某些尝试”主要指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集体农业的痕迹”指人民公社下的集体生产。 1.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否改变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 试答:没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农民获得的是土地使用权和分配经营自主权,生产资料所有制并没有改变。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史料三中率先“尝试”变革的“中国最贫困的省份”有哪些?这种变革主要针对什么问题?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试答:①安徽、四川。②针对当时人民公社体制的弊端。③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史论归纳]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的原因、特点及其实质 1.原因 (1)人民公社体制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农业生产发展十分缓慢,严重影响了国家的现代化建设。 (3)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改革开放、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方针。 2.特点 (1)它以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为前提,坚持了农村的社会主义制度。 (2)它把集体统一经营和家庭分散经营有机结合起来,既发挥了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又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3)它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伟大创举。 3.实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质上是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的调整,是从根本上解放农村生产力。 [对点训练] 1.(2017·安徽淮北质检)1978年底,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不想饿死的农民在一起赌咒发誓,签下分田到户的“生死契约”,成为中国改革的一个起点。他们的这一举动( ) A.超越了我国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 B.是政府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 C.实质上是对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 D.改变了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 解析:选C。人民公社具有社会主义化和集体化的特点,违反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分田到户改变了这种体制,实质是对生产关系的调整,故C项正确。 2.(2017·山东齐鲁名校协作体调研)有学者在评述20世纪一段中国农村制度变革史时说:“在生产管理上,由‘大兵团作战’转变为‘各自为战’,农村社会实现了生活单元与生产单元的统一。”该制度变革的核心内容是( ) A.建立人民公社 B.“包产到户” C.农业生产合作社 D.“耕者有其田” 解析:选B。本题考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人民公社在生产管理上属于“大兵团作战”,与此题所指不符,故A项错误;由人民公社的集体经营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个体经营,此时的一个重要内容即“包产到户”,故B项正确;农业生产合作社是在建国初期的三大改造中建立的,其并没有实现一种从“大兵团作战”到“各自为战”的转变,故C项错误;“耕者有其田”反映的是农民土地私有制,故D项错误。 3.(2017·重庆调研)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农村率先进行了改革。随后在农村中盛传一些民谣:“全家一齐干,不到天黑不吃饭”“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农业实行大包干,粮食年年都翻番”。下列对民谣的解读,错误的是( ) A.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后的高兴心情 B.农民获得了自主分配农产品的权利 C.兼顾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利益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解析:选A。材料中民谣盛传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之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获得了自主分配农产品的权利,“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体现了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利益,“粮食年年都翻番”表明农业生产的发展,故B、C、D三项正确;通过改革,农民获得了土地的经营、使用权,却并未获得所有权,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 考点二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1.经济特区的创办 (2)特点:以吸收和利用外资为主,实行多元化经济所有制形式,经济活动以市场调节为主。 (3)影响: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成为全国排头兵,对沿海地区具有探索和示范作用。 2.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1)沿海开放城市:1984年,国家开放天津、上海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2)沿海经济开放区:1985年以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及环渤海地区相继成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3)经济技术开发区 ①设立:在沿海和内地开放城市中,划出一定区域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 ②特点:引进外资,生产高新技术产品,具有知识密集的特点。 ③意义:是学习先进管理经验、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场所,也是了解国际行情的重要窗口。 3.浦东的开发和开放 (1)目的:尽快把上海建成国民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新飞跃。 (2)表现:1990年,中央政府决定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3)成果:成为中国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4.对外开放格局 (1)表现: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 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的开放体系。 (2)特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易错警示] 正确认识经济特区与特别行政区的区别 (1)经济特区的“特”指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和经济政策。经济特区不是政治特区,仍然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2)特别行政区的“特”指享有特殊的法律地位和特殊的社会制度与生活方式,即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生活方式。 [轻巧识记] “一、二、三、四”归纳对外开放 一个特征:渐进性。 二个趋势:从封闭到开放,从“引进来”到“走出去”。 三个特点(开放格局):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四个步骤:“打开窗口”(建立经济特区)→“连点成线”(开放沿海港口城市、建立外向型开发区)→“全面开放”(开放内地城市)→“融入世界”(加入WTO)。 [答题术语必备] 1.经济特区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成为全国的排头兵,对沿海地区实行外向型经济战略,具有探索和示范作用。 2.14个沿海城市的开放,有力地增强了中国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的活力;沿海经济开放区的设立,进一步深化了对外开放;浦东的开发开放,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 3.通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 考向 新时期中国对外开放的原因、形式及发展阶段 [史料研读] 史料一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闭关自守。建国以后,人家封锁我们……总之,三十几年的经验是,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 史料二 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议在北京召开,决定举全国之力建设新疆,设立喀什经济特区。喀什将以“东有深圳、西有喀什”为目标,依托国家批准设立“中国——喀什经济特区”的特殊扶持政策,面向东亚、南亚、西亚广阔市场,加快超常规发展步伐,努力把喀什建设成为世界级的国际化大都市。 史料三 21世纪中国的城市群示意图 1.史料一说明中国吸取了历史上闭关锁国导致日益落后的教训,从而实行了对外开放的政策。 2.史料二中“东有深圳、西有喀什”“面向东亚、南亚、西亚广阔市场”是对外开放“多层次”和“全方位”特点的重要体现。 3.史料三反映了我国环渤海、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等东部三大城市群,发挥了其对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领和支撑作用。 1.依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政治、经济两个方面说明党和政府在喀什设立经济特区的原因。 试答:(1)政治:有利于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和边疆地区的稳定。 (2)经济:可以推动西部边境地区经济的发展,缩小东西部差距,贯彻西部大开发的既定方针。 2.依据史料三指出东部三大城市群在现代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这三大城市群形成的主要历史因素。 试答:(1)地位:支撑、引领全国经济发展。(2)历史因素: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或经济全球化的推动)等。 [史论归纳] 新时期中国对外开放的原因、形式及发展阶段 1.开放原因 (1)从历史角度而言,是吸取历史经验教训的结果,关闭国门一定会脱离世界发展的大势。通过对外开放,利用和吸收外国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加快我国的发展。 (2)从世界角度而言,对外开放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国际化、全球化的必然趋势,是世界各国发展经济的基础战略。 (3)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改革目标看,只有对外开放才能跟踪世界先进水平,推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完成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 2.具体形式 (1)利用国外的资金和技术是对外开放的重要形式。 (2)扩大商品和服务贸易是对外开放的基本形式。 (3)兴办经济特区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对外开放的特殊形式。 3.发展阶段 (1)第一阶段:从1978年底到1992年,这个阶段实际上是一个放权、让利、减税来培育市场经济因素的阶段。 (2)第二阶段:1992年到2001年,这个阶段实际上是一个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阶段。 (3)第三阶段:从2001年至今,这个阶段中国加入了WTO,经济体制与国际规则全面接轨。 [对点训练] 1.(2016·湖北武汉六校二模)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指出:“关起门有两种, 一种是对国外;还有一种是对国内,就是一个地区对另外一个地区,一个部门对另外一个部门”,我们的经济改革“就是对内搞活,对外开放。对内搞活,也是对内开放”。下列对“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的理解,正确的有( ) ①两者主要目的分别是改善国际关系与发展国内经济 ②两者都起到了开拓市场、助推经济的作用 ③“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相互促进 ④两者都具有经济体制改革性质 A.①③ B.①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解析:选D。对外开放、对内改革是为了发展经济,并不是为了改善国际关系,故①错误;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都是为了发展经济,故②正确;对内改革更有利于对外开放,而对外开放可以学习先进的理念,更有利于对内改革,因此二者相互促进,故③正确;“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都有利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故④正确,选择D项符合题意。 2.(2016·广西桂林、北海、崇左二模)袁庚(1917—2017),被誉为“改革先锋”。1979年他开始担任深圳特区蛇口工业区管委会主任时,曾提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一极具争议的口号。此口号( ) A.体现了经济特区开拓创新的实干精神 B.拉开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大幕 C.突破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D.最早打破“吃大锅饭”的体制弊端 解析:选A。本题考查对外开放。“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体现了改革开放之初深圳特区积极创新,倡导实干的精神,故A项正确;中国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的,故B项错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故C项错误;最早打破“吃大锅饭”的体制弊端指的是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打破了原来的人民公社体制,与题意不符,故D项错误。 3.(2017·湖北部分重点中学联考)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央重新界定了经济特区的“特”:“保持经济特区优势的立足点……主要应通过深化各项改革、调整经济结构……健全法制规范……”。这一定位的时代背景是( ) A,围绕特区“姓资”“姓社”的争论 B.沿海和内地经济发展差距消失 C.平等竞争的统一国内市场完全形成 D.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确定 解析:选D。本题考查对外开放。围绕特区“姓资”“姓社”的争论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沿海和内地经济发展差距消失不符合史实,故B项错误;平等竞争的统一国内市场完全形成不符合史实,故C项错误;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确定是在1992年中共十四大上, 符合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央对经济特区定位的时代背景,故D项正确。 (2013·高考课标全国卷Ⅰ)有俄罗斯学者认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属于新版的苏俄新经济政策。这一认识的依据是两者都( ) A.处于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 B.面临着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 C.巩固了农村的集体所有制经济 D.促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思路点拨] 定位 知识 苏俄新经济政策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解读 题干 信息: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与新版的苏俄新经济政策 主旨:苏俄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利用商品、市场和货币的关系来发展社会经济,突出了市场的作用。再联系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同样是计划与市场相结合 辨析 选项 据所学分析可知,新经济政策是苏俄在1921年3月开始实行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策,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是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并且恢复商品货币关系进行调节生产的作用;据此判断,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被认为是新版的新经济政策,其依据在于二者同样面临着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故选B项。A、C、D三项都是二者的不同点,排除 [方法点拨] “一审、二联、三比、四查”四步骤解答比较型试题 1.一审:即仔细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注意题干考查的角度,看题干是考查两者的区别,还是考查两者的联系,或者是考查两者的所有关系包括区别与联系,还是逆向考查两者的关系。 2.二联:联系教材中相关的知识,抽取与题意相关的基础知识,并进行简单对比的认识。 3.三比:把题肢和题干进行联系比较,看题肢表述是否本身错误,或题肢观点是否满足题干考查的角度。 4.四查:对排选出的选项进行审查,只有本身是正确的且符合题干要求的题肢,才能最后当选。在解答此类型试题时可能步骤会有变化,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2016·高考课标全国卷Ⅲ)1980年与1975年相比,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减少6 884万亩,总产量却增加674亿斤;棉花播种面积减少53万亩,总产量增加652万担;油料作物和甜菜播种面积共扩大3 626万亩,其总产量分别增加70%和150%。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农民生产自主权的扩大 B.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革命性的改变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完成 D.国家取消对农副产品的统销政策 解析:选A。题干中农业种植结构发生的变化以及农产品产量的增加,主要原因在于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扩大了农民的生产自主权,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A项符合题意。当时农业生产技术没有出现革命性的改变,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正在进行,国家也没有取消对农副产品的统销政策,故排除B、C、D三项。 2.(2012·高考课标全国卷)据统计,1992年全国辞去公职经商者达12万人,未辞职而以各种形式投身商海者超过1 000万人,这种现象被称为“下海潮”。这反映了( ) A.市场经济改革成为社会共识 B.多种经济成分开始共同发展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D.计划经济开始转向市场经济 解析:选A。从时间信息入手,联系“南方谈话”的重要史实来分析,南方谈话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认识到计划与市场仅是一种手段,最终目的都是发展生产力,达到共同富裕,故A项正确。 3.(2017·安徽安庆模拟) 《南行纪——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全记录》一书通过亲历者的叙述还原当时南行的细节,在平实的记录和表述中渗透了他们对“南方谈话”的感想和思考。他们“感想和思考”后可能得出的结论之一是( ) A.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南方谈话”的核心 B.“南方谈话”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真正起点 C.规划20世纪中国前进航程是“南方谈话”的目标 D.“南方谈话”加快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 解析:选D。本题考查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并规划了20世纪中国前进的航程;中国改革开放始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排除A、B、C三项。 4.(2017·河北石家庄质检)至2013年,我国改革开放大业已进行35周年。我国经济建设总量也由1978年的3 600亿元增加到47万亿元,35年间增加了近120倍。下列促进上述数字变化的因素不包括( )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目标确立 B.什么是社会主义理论问题的解决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明确 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提出 解析:选D。D项中的“八字”方针提出于1960年,而题干中数字却始于1978年,故选D项。 5.(2017·江西鹰潭一模)1978年,安徽小岗村18家农户决定分田到户,揭开了中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序幕。2006年1月,该村决定重新走上合作经济的道路,规划了“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红色旅游、着力办好工业园”的发展战略。这个变化说明( ) A.分田到户的小岗村道路不利于中国农业现代化 B.分田到户的小岗村做法不适合当时生产力水平 C.分田到户没有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推动农业发展 D.小岗村走合作经济的道路是历史的倒退和否定 解析:选A。依据材料“安徽小岗村18家农户决定分田到户”至“2006年1月,该村决定重新走上合作经济的道路”可以看出以家庭为单位的土地经营方式已经严重阻碍农业现代化的推广,故A项正确;分田到户适应了当时生产力水平,故B项错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当时农业的发展,故C项错误;依据材料“2006年1月,该村决定重新走上合作经济的道路,规划了‘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红色旅游、着力办好工业园’的发展战略”,可以看出这是土地经营方式的转变,调整发展思路更有利于农业现代化和经济的发展,故D项错误。 单元总结提升 【单元概览】 一、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 原因 核心内容 意义 土地 改革 新解放区的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 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私有制 解放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发展 农业 合作化 分散的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要 把土地等生产资料变为公有制,实行集体经营 进一步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人民 公社化 党的一些领导人主观地认为农业合作化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越能促进生产力发展 提高公有化程度和扩大公有化规模 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阻碍了生产力发展 家庭 联产承 包责任制 党中央在总结教训的前提下,决定实行经济体制改革 在坚持公有制前提下,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发展 1.(2017·河南信阳高三调研)1979年9月中共中央决定指出:“可以在生产队统一核算和分配的前提下,包工到作业组,联系产量计算劳动报酬,实行超产奖励。不许分田单干。除某些副业生产的特殊需要和边远山区、交通不便的单家独户外,也不要包产到户。”这反映了( ) A.人民公社旧体制已经正式废除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到中央肯定 C.对“包产到户”认识有待突破 D.农村经济形势从根本上得到了改变 解析:选C。根据“包工到作业组……不许分田单干。除某些副业生产的特殊需要和边远山区、交通不便的单家独户外,也不要包产到户”说明中央对包产到户还没有完全肯定,把“包产到户”等同于“单干”,对“包产到户”的认识还有待突破,故C项正确。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结构和经济体制的变动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调整 建国初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前,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20世纪90年代以来, 从建立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体制,向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 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体制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体制 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式经营转变 原因 (1)照搬苏联模式 (2)中共缺乏经济建设的经验 (3)主观上追求“一大二公”,急于完成工业化 党中央总结了建国以来工业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特别是吸取了“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并借鉴外国经验,决定对工业体制进行改革 党中央在认识国情和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决定加快经济体制改革 核心 内容 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片面追求工业发展的高速度 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调整产业结构,改变企业管理方式,实行政企分开等 把企业推向市场 结果 这种体制在建国初期对于恢复国民经济、发展工业建设曾起到积极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它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使企业失去了活力 增强了企业活力,解放了生产力,工业得到发展,成就举世瞩目 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使经济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跃局面 2.(2017·辽宁本溪一中月考)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从根本上说就是( ) A.管理体制的转变 B.所有制性质的转变 C.对外政策的转变 D.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 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计划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均属于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体制和所有制性质并未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故排除A、B两项;“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属于经济体制改革,故排除C项;计划经济主张以行政命令来配置资源,市场经济主张以市场调节来配置资源,故本题应选D项。 三、比较苏俄新经济政策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异同 苏俄新经济政策 中国改革开放 不同点 背景 国内外敌人的进攻被粉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经过时,一些地方发生叛乱 “文化大革命”刚结束,国家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工作重心亟待转移 内容 以农业为核心,涉及工业、流通、分配等领域 先农业后工业,全面改革 特点 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 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相同点 (1)都是在面临国内经济困难的背景下展开的 (2)都采用了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相结合的方式 (3)都符合本国国情与经济发展规律,都是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成功探索 3.(2017·河南衡阳五校高三联考)有学者认为,列宁实行的新经济政策和邓小平实行的改革开放,其实质是相同的。这里所说的相同实质是指( ) A.实行改革,发展资本主义 B.从产品交换发展到商品交换 C.把商品经济关系引入到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 D.利用政治力量从计划经济退却到多种经济形式并存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注意题干中强调的是“实质”,新经济政策和改革开放都是利用市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措施,故A项错误,C项正确;B项是现象,不能反映本质,故B项错误;新经济政策和改革开放都是发展经济的措施,不能简单的把其归结为退却,故D项错误。 史学素养 计量史学 理论阐释 计量史学又称历史计量分析方法或历史定量分析方法,是指运用数学方法、统计学方法和电子计算机技术,通过各种数据关系,揭示和认识历史的一种方法。就是运用自然科学中数学方法对历史资料进行定量分析,让史学趋于精确。主要类型包括:历史统计法和历史模拟分析法。计量史学的适用范围:适用有量或数量概念的历史分析, 只是从数量关系上帮助揭示事物的性质;适用于对存在某种依赖关系的历史现象的研究;适用于对某些历史结构的分析;适用于对历史变化、发展及运用规律的分析。定量分析主要研究事物的数量关系,定性分析主要研究事物的性质,传统史学实际上就是运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因此,计量史学出现的本身就是对传统史学的否定。 典题例证 (2017·河北冀州高三月考)对下表解读合理的是( ) 1992—2000年我国东、中西部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变化表 年份 1992 1995 1998 2000 东部 总量/亿美元 98.6 319.7 386 348.9 所占比重% 89.6 85.9 85.2 86.5 中西部 总量/亿美元 11.3 52.5 66.8 54.4 所占比重% 10.4 14.1 14.8 13.5 A.加入世贸组织使中国经济与世界接轨 B.外商投资加大了区域经济的差距 C.从增幅看中西部对外开放程度高 D.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发展的推动 解析:题干所给表格数据表明1992-2000年我国东、中西部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总量呈增长趋势,这是不断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结果,故D项正确。我国于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与题干所给“1992-2000年”不符,故A项错误。区域经济的发展程度在题干所给材料中没有涉及,故B项错误。依据题干所给表格数据,东部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总量大于中西部,这表明东部对外开放程度高,故C项错误。所以应选D项。 答案:D 史学新论 史学界对开放沿海地区原因的论述 [史界观点] 有的学者从中国面临20世纪80年代世界第二次重大产业梯度转移出发,提出只有采取率先加快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的战略,才能抓住这个难得的机遇。“因为内地无论从区位上、与海外的联系上还是从工业基础上、科学技术水平上、劳动者的素质上,都与沿海存在差距。能较快扩大开放,转换机制,吸引海外资金和技术,吸收和借鉴外国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率先接收东亚地区第二次重大产业梯度转移的, 还是沿海地区。” ——夏禹龙《加速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 [思考感悟] 本观点主要描述了部分学者对开放中国沿海地区原因的分析。重点开放沿海地区有以下原因:(1)沿海地区具有经济技术优势。(2)便于吸收海外的资金、技术、先进的经营管理方式,有利于对外贸易。(3)抓住产业梯度转移的机遇。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