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卷·2019届云南省腾冲市第八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卷·2019届云南省腾冲市第八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腾八中2017—2018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 ‎(历史)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答案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先秦时期有一个流派主张“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这个流派应是 A. 墨家 B. 道家 C. 法家 D. 兵家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法家变法革新的主张,故C正确。墨家主张兼爱非攻,与材料无关,故A错误。道家主张无为而治,故B错误。兵家也没有变法革新的主张,故D错误。‎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法家 ‎【名师点睛】家思想源头可上溯于春秋时的管仲、子产。战国时李悝、吴起、商鞅、慎到、申不害等人予以大力发展,遂成为一个学派。战国末韩非对他们的学说加以总结、综合,集法家之大成。法家强调“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法家是先秦诸子中对法律最为重视的一派。而且提出了一整套的理论和方法。这为后来建立的中央集权的秦朝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后来的汉朝继承了秦朝的集权体制以及法律体制,这就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政治与法制主体。‎ ‎2. “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徒役。”这句话主要反映了战国时期的 A. 墨家思想 B. 儒家思想 C. 道家思想 D. 法家思想 ‎【答案】A ‎【解析】材料中“贤者”指有才能的人,有才能的人通过推举可以成为官长;“不肖者”指的是没有才能的人,没有才能的人只能是贫穷的人。联系诸子百家的主张,这是墨家的代表人物墨子的“尚贤”思想,故A项正确;B项强调仁政;C项强调无为而治;D项强调建立中央集权。故选A。‎ ‎3.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大一统”思想之间的关系应该是 A. 用政治上的统一来保证思想上的统一 B. 用阴阳五行的思想来巩固统一 C. 用思想上的统一来巩固政治上的统一 D. 使儒家思想逐步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汉武帝为了实现政治上的统一,通过独尊儒术等一系列措施实现了思想上的统一,以思想上的统一巩固政权为政治上的统一服务。A项颠倒了因果关系,B项中的阴阳五行思想表述片面,D 项是说影响而非关系。因此选C.‎ 考点:董仲舒儒学 点评:董仲舒兼采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改造,使其具有综合性、时代性和实用性,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使汉武帝能够通过思想统一来实现政治上的大一统。‎ ‎4. 有位古代思想家认为:通过读书等外在手段来明理自然是好,但“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重要的是先确立仁义这一根本。这位思想家可能是 A. 孔子 B. 董仲舒 C. 朱熹 D. 陆九渊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通过读书等外在手段来明理自然是好,但“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重要的是先确立仁义这一根本。”说明该思想家主张内心明晓仁义或天理比通过外在手段知晓天理更为重要,显然这是陆王心学的观点,故D项正确;ABC三项与心学主张无关。所以答案选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儒学新发展·陆王心学 ‎5. 余英是雯:“如果一定要在中国思想流派中找出一家与西方科学精神最相近的,我个人认为只有程、朱一系的理学足以当之。”其依据是程朱理学主张 A. 格物致知 B. 心外无理 C. 心即理也 D. 知行合一 ‎【答案】A ‎【解析】西方科学精神强调实践,格物致知也强调实践,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心外无理不强调实践,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心即理也不强调实践,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知行合一认为行便是知,也不强调实践,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6. 传统文化强调人要奋发有为,勇于担当。下列名句中体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有 ‎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③位卑未敢忘忧国 ‎④天下兴亡,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⑤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⑤‎ C. ②③④⑤‎ D. ①②④⑤‎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所学,①体现的是个人修养问题,与社会责任感无关。其它表达的都与社会国家的发展、兴亡紧密联系,强调的都是人的社会责任感,答案为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程朱理学、陆王心学 ‎7. 人们总是希望有一个“好皇帝”,依靠他拯救众生,农民战争也不反对这种意识,企图用一个“明君”去代替“暴君”。开始对这种看法提出质疑的是 A. 董仲舒 B. 朱熹 C. 黄宗羲 D. 王阳明 ‎【答案】C ‎【解析】农民没有认识到君主专制的危害,只是寄希望于一个好的皇帝来拯救众生,黄宗羲是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对君主专制制度进行猛烈抨击,指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主张限制君权,C正确;董仲舒、朱熹、王阳明都是为君主专制服务的,排除A、B、D。‎ ‎8. 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格拉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觉,好坏优劣取决于个人的尺度,对这一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 束缚了人的思想 B. 树立了人的尊严 C. 限制了人的自由 D. 否定了人的地位 ‎【答案】B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对智者学派思想的理解。人是万物的尺度,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强调人是认识客观事物的主体,否定神对社会人生的作用,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因此答案为B。‎ ‎9. 文德尔班《哲学史教程》说:“在希腊民主政治确立以前,古希腊人认为自己的一切都是发戏定的,神授的,也是最好的,以服从法律为最高职责。他们只知道服从命令,而不问命令从何而来,命令是否正当。在智者学派以前,无一人曾想到过检验这一法律,问一问法律自称的合法权利空间基于什么。”这说明智者学派所起到的社会作用是 A. 中断了古希腊法制建设 B. 促进了古希腊人个人意识的觉醒 C. 阻碍了古希腊的民主制度 D. 使得神学思想逐渐绝迹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材料信息的分析理解能力。由材料中以前只知“服从法律”到现在去“检验”法律的合法与否,可以看出智者学派促使了古希腊人个人意识觉醒,开始用理性思维去判断事物的正确性与合理性,故B项正确。‎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智者学派。‎ ‎10. 学者麦马虹在总结西方从古希腊至今两千多年来的幸福观时指出:荷马时期,幸福就是幸运;公元前五世纪的古希腊,幸福等同于_______;启蒙时期,幸福就是及时行乐。文中的空白处是 A. 智慧与德行 B. 民主与科学 C. 金钱与权力 D. 法律与宗教信仰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认识你自己”等观点。故本题应排除C项,选择A项;B项应为17—18世纪启蒙运动的思想,D项应为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的思想。均与题目中的时间“公元前五世纪”不符。‎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苏格拉底·苏格拉底的思想观点 ‎11. 在中世纪的欧洲,“人类把自己用才华和智慧创造的一切几乎都视为上帝的恩典。”下列各项中,最先对这种认识带来冲击的是 A. 新航路的开辟 B. 文艺复兴 C. 宗教改革 D. 启蒙运动 ‎【答案】B ‎【解析】试题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在中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最早提倡人性,反对神性,反对神学世界观。A.B.C.D从时间上看,B也最早,且是其他选项的条件。故应选B。‎ ‎12. 有学者认为:欧洲近世史之曙光,发自两大潮流,其一,希腊思想之复活;其二,原始基督教复活。这“两大潮流”指的是 A.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 B. 智者运动文艺复兴 C. 宗教改革启蒙运动 D. 文艺复兴启蒙运动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由所学可知“希腊思想之复活”指的是文艺复兴,“原始基督教复活”指的是宗教改革,所以应选A。‎ 点睛:抓住“希腊思想之复活”“原始基督教复活”,联系所学知识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发展进行分析解答。‎ ‎13. “教皇的财富今日远超过最富有的财富,他为了建筑一个圣彼得教堂,为何不用自己的钱,而要用贫穷信徒的钱呢?”——《九十五条论纲·第86条》材料反映的作者的态度是 A. 认同教皇聚敛财富 B. 天主教徒应该忠实于自己的信仰 C. 喜欢欧洲教会热衷于建造教堂 D. 反对教会的腐朽贪婪和经济掠夺 ‎【答案】D ‎【解析】《九十五条论纲》是欧洲宗教改革人物马丁·路德的战斗檄文,对天主教和教皇进行揭露和批判。从材料“为何不用自己的钱,而要用贫穷信徒的钱呢”看,涉及天主教会的经济掠夺,作者显然对此持反对态度,故D正确,A错误;B、C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 点睛:根据关键信息“为何不用自己的钱,而要用贫穷信徒的钱呢?”可知,作者反对教会的腐朽贪婪和经济掠夺。‎ ‎14. “人民的议员就不是、也不可能是人民的代表,他们只不过是人民的办事员罢了;他们并不能作出任何肯定的决定。凡是不曾为人民所亲自批准的法律,都是无效的;那根本就不是法律。”这段话体现了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 A. 卢梭 B. 伏尔泰 C. 孟德斯鸠 D. 康德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分析材料可知主要阐述的是社会契约论的思想,依据已学知识可知伏尔泰的思想主张君主立宪制,他提倡“天赋人权”、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孟德斯鸠反对君主专制,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康德认为主权属于人民,自由和平等是人生来就有的权利。卢梭是社会契约论的集大成者。故选A。‎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启蒙运动·卢梭 ‎15.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理学并不仅仅是对前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部分是全新的创造。”“全新的创造”是指 A. 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且凸显人性的尊严 B. 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了新儒学 C. 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哲理化、思辨化 D. 强化了儒家的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宋明理学。依据所学可知,A项是先秦、秦汉儒学的共性,不属于创新;B项是董仲舒新儒学的特点;D项是对儒家思想的继承,不属于理学的创新。理学是在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基础上形成的全新的儒学体系,完成了哲理化、思辩化的过程。所以选C。‎ 考点: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宋明理学•特点 ‎16. 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大,以至于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学派,没有一个显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这里所说的影响主要是指 A. 奠定了中国文明古国的地位 B. 打破了世界各地彼此隔绝的状态 C. 推动了欧洲工业革命的发展 D. 促进了欧洲社会制度的转型 ‎【答案】D ‎【解析】印刷术、火药、指南针传入欧洲,分别在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开辟新航路方面起了重要作用,这系列事件共同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和封建社会的衰落,故D正确;A、B、C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17. 近代化在思想上的表现是思想文化的大众化和科学化。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民主、科学观念与中国封建思想──儒家思想之间的一场严峻的斗争。这场斗争反映了 A.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 中西文化观念的激烈碰撞 C. “尊孔复古”逆流泛滥 D.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新文化运动高举的民主、科学两面大旗是从西方引进的,属于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而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因此它们的斗争实质是中西文化观念的激烈碰撞。B符合题意。AC是斗争的原因,D是新文化运动的作用。‎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实质 ‎18. 邓小平理论是在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思想、集中全党全国人民智慧的基础上创立的。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理论的发展性主要体现在 A. 实事求是的思想原则 B.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国情的结合 C. 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D. 满足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可知,邓小平的主要功绩是使中国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而区别于毛泽东时代封闭发展的计划经济,C符合题意;AB两项是邓小平理论是继承毛泽东思想的重要体现,是二者的共同点;D项是继承了中共八大关于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内容,不是发展。‎ 考点: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贡献 ‎19. 苏格拉底的哲学具有惟知是德和灵肉对立两个核心,他不爱好观看虚构戏剧,却要读《伊索寓言》,因为他以为一切都需要通过证据,才能清晰、朴真、实证。由此可以看出苏格拉底 A. 反对智者学派追求功利,忽视道德 B. 尊崇理性,批判传统,强调道德作用 C. 提倡怀疑精神,强调人的价值和地位 D. 认为社会中的人应该具备基本的美德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从两个方面来介绍苏格拉底:“苏格拉底的哲学具有惟知是德”(美德即知识)是从其道德认知角度说明;“他以为一切都需要通过证据,才能清晰、朴真、实证”则是从推崇人的理性来说明。因此B符合题意。ACD都没有完整的从两个角度理解苏格拉底。‎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蒙昧中的觉醒·苏格拉底发现哲学意义上的“自我”、 美德即知识 ‎20. 在研究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和启蒙运动时,有学者指出:如果说文艺复兴为人文主义者们“清理了场地”,那么启蒙运动则是“大兴土木”。这里的“大兴土木”是指 A. 摧毁蒙昧和宗教势力 B. 建设工业文明国家 C. 弘扬理性和科学思想 D. 创立民主共和国家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极大的摧毁了蒙昧和宗教势力,而不是启蒙运动,故A错误;根据所学可知,建设工业文明国家是工业革命的任务,不是启蒙运动,故B错误;根据所学可知,启蒙运动弘扬理性和科学思想,描绘了资产阶级的“理性王国”和未来的制度蓝图,属于思想,而非指具体的国家,故C正确,D错误。‎ 点睛:启蒙运动则是“大兴土木”指资产阶级思想的构建,不是具体的国家。‎ ‎21. 德国哲学家歌德曾这样评价伏尔泰和卢梭:“伏尔泰结束了一个旧时代,而卢梭则开辟了一个新时代。”赫尔岑说得更为坦率:“当伏尔泰还在为文明与愚昧无知而战斗时,卢梭却已经在痛斥这种人的文明了。”材料指出卢梭与伏尔泰思想上最大的不同点是 ‎①抨击封建专制制度 ‎②提出三权分立学说 ‎③提出社会契约论 ‎④提出人民主权学说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抨击封建专制制度是卢梭与伏尔泰作为法国启蒙思想家思想上的相同点;提出三权分立学说的是孟德斯鸠;提出社会契约论与提出人民主权说符合卢梭思想主张;故排除①②,③④正确,故选C。‎ ‎22. 今天象棋中有“炮”与“砲”二字。唐代的象棋中使用“砲”字,宋代的象棋中“炮”“砲”二字开始并用,这一变化说明 A. 中国象棋发明于宋代 B. 宋代火药广泛用于战争 C. 宋代发明了火药 D. 洋炮在宋代传入中国 ‎【答案】B ‎【解析】到唐末,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宋元时期各民族政权之间战争不断发生,火药在军事上的应用更为广泛,故B正确;根据题干,唐代已经有中国象棋,故A错误;唐代已经发明了火药,故C错误;题干并没有显示其中的炮就是洋炮,故D错误。‎ ‎23. 康德说:“通过一场革命或许很可以实现推翻个人专制以及贪婪心和权势欲的压迫,但却绝不能实现思想方式的真正改革;而新的偏见也正如旧的一样,将会成为驾驭缺少思想的广大人群的圈套。然而,这一启蒙运动除了自由而外并不需要任何别的东西。”这说明康德认为启蒙运动的本质就是寻求 A. 人身自由 B. 推翻专制 C. 思想自由 D. 主权在民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材料“……思想方式……”“……缺少思想……”等关键词可知,康德所强调的是思想上的自由。所以答案选C。他认为人是自由、平等的;他在卢梭的“人生而自由”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思想的自由:人不是他人的工具,人应该运用自己的理智,独立思考,理性判断。‎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启蒙运动·康德 ‎24. 1912年4月,“泰坦尼克”号客轮在从英国到美国的首航中不幸沉没。某历史兴趣小组搜集了该客轮的背景材料,其中符合史实的是 ‎①使用电灯照明 ‎②豪华客舱配备电视 ‎③航线经过地中海 ‎④用无线电报 与外界联络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1912年,第二次工业革命已接近尾声,当时的新科技成果已经有了电灯、电报、电话等,但在船上只能用电灯和电报,没有移动电话。故①④正确,答案为B项。电视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排除②;从英国到美国直接横渡大西洋即可,不必经过地中海,排除③。因此含有②或③的ACD项不正确,排除。‎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 ‎【名师点睛】第一次工业革命于18世纪60年代在英国爆发,开创了以机器代替手工工具的时代。这场革命以改良蒸汽机被广泛使用为标志,使工厂制代替了手工工场,用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从19世纪中后期开始,所取代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通讯手段的发明和化学工业的建立。其中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显著特点,人类跨入电气时代。两次工业革命对生产力发展均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方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25. 19世纪欧洲有一种被称为“文学上的自由主义”的文学流派,它们特别强调个人感情的自由抒发,有强烈的主观性。这种文学流派是 A. 浪漫主义 B. 现实主义 C. 印象派 D. 现代主义 ‎【答案】A ‎【解析】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是:塑造鲜明人物形象、挖掘人类的感情世界,故A正确;现实主义文学重在揭示社会现实,故B错误;印象画派主要是描述光与色之下的世界万物,故C错误;现代主义文学则主要是以反传统为主要特点,故D错误。‎ ‎26. “人们由此发现,原来整个错综复杂、扑朔迷离的自然界,不过是一个按某种法则运转的巨大的机械装置,而其中并没有上帝的地盘。”上述认识的产生是由于 A. 伽利略自由落体定律的提出 B. 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 C. 普朗克量子力学理论的问世 D. 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创立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强调该科学适用于“整个错综复杂、扑朔迷离的自然界”;且根据“按某种法则运转”可知该科学成就表明自然界运动存在某种客观规律;“其中并没有上帝的地盘”可知其作用是否定了上帝的作用,人们从此认识到自然界的规律,而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是人类认识自然及历史的第一次大飞跃和理论的大综合。它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并对科学发展的进程,以及人类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B符合题意,其他几项与题意不符。‎ 考点: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和革命者·牛顿力学体系的贡献 ‎27. 《新全球史》在评论某一项成果时写道:“一个清楚明白的宇宙已经消失,代之而来的是一个全新的宇宙。在这个宇宙中,现实或真实仅仅是一系列精神概念。”这个“科学成果”是 A. 亚里士多德有关物体运动的观念 B. 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 C. 牛顿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 D.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常识可知“宇”为空间概念,“宙”为时间概念,因此“一个清楚明白的宇宙已经消失,代之而来的是一个全新的宇宙”说明这一成果颠覆了原有的时空观念,结合所学可知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相对论颠覆了人类对宇宙和自然的常识性观念,提出了“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四维时空”、“弯曲空间”等全新的概念。因此D符合题意。‎ 考点: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和革命者·相对论 ‎28. 达尔文的进化论对社会政治工作和意识形态产生的重要影响主要表现在 ‎①促进了欧洲理性主义思潮的萌发 ‎②优胜劣汰的思想影响着被压迫民族的斗争 ‎③沉重打击了宗教神学的世界观 ‎④为中国的戊戌变法提供了思想武器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C ‎ ‎ 考点: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追寻生命的起源·达尔文进化论 ‎29. 瑞士学者荣格这样评述某部小说:“我大概永远不会说我喜欢它,因为它太磨损神经,而且太晦暗了……全书最后那没有标点的四十页真是心理学的精华。我想只有魔鬼的祖母才会把一个女人的心理捉摸的那么透。”下列作品与这部小说属予同一风格流派的应该是 A. ‎ B. ‎ C. ‎ D. ‎ ‎【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的描述,题干指出这部作品具有反传统、反理性的特点,因此这是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等待戈多》属于现代主义文学代表作,故C正确;《安娜·卡列尼娜》属于现实主义文学代表作,故A错误;《巴黎圣母院》属于浪漫主义文学代表作,故排除B;《玩偶之家》属于现实主义文学代表作,故D错误。‎ ‎30.‎ ‎ “……整个世界骤然间都给画家笔下提供合适的题材了。色调的美丽组合,色彩和形状的有趣排布……不论他在哪里有所发现,都能安下画架……摹绘到画布上。‘高贵的题材’、‘平衡的构图’、‘正确的素描’这些古老的魔鬼统统被抛到一边。艺术家在考虑画什么和怎样画时只遵照自己的敏感性,此外对什么都不承担责任。”下列作品中与其风格相似的是 A. 自由引导人民 B. 向日葵 C.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D. 格尔尼卡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强调该绘画艺术的风格是强调“色调、色彩”忽略“题材、构图、素描”,由所学可知为印象主义绘画。从图片来看《自由引导人民》题材高贵;《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具有平衡的构图;《格尔尼卡》虽反传统但是缺少浓郁的色彩,因此只有梵高的《向日葵》是印象派,B符合题意 考点: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碰撞与冲突·印象主义绘画 第II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非选择题(31题15分,32题12分,33题13分,共40分)‎ ‎3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不必尽索之于经文,而必无悖于经义。如其心圣人之心,行圣人之行,以孝悌忠信为德,以尊主庇民为政,虽朝运汽轮,夕驰铁路,无害为圣人之徒也。‎ ‎——张之洞:《劝学篇》‎ 材料二体用者,即一物而言之也。有牛之体则有负重之用,有马之体则有致远之用,未闻以牛为体以马为用者也。中西学之异也,如其种人之面目然,不可强谓似也。故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两立,合之则两亡 ‎——严复:《与外交报主人论教育书》‎ 材料三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西学”指什么?该派别如何实践其思想主张的?‎ ‎(2)材料二是哪一派别的思想?结合材料二与此派别的主张,分析材料一派别认识的不足在哪里?并分析此派别认识变化的原因。‎ ‎(3)材料三中两位先生是指什么?陈独秀等先进的中国人以此为指导思想开展的运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从材料一到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过程呈现出怎样的趋势?‎ ‎【答案】(1)“西学”指西方近代科学技术。‎ 实践:自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 ‎(2)派别:资产阶级维新派。‎ 不足:维新派认为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要建立对在对西方政治制度的学习上才能发挥作用,而洋务派仅仅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是不够的。因此,维新派认为应该主要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原因:①洋务运动扩大了西学的转播;②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③民族危机的进一步加深。‎ ‎(3)民主和科学。‎ 影响:①动摇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解放了人们思想;②弘扬了民主、科学思想;③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奠定思想基础;④为五四运动的到来作了思想准备;⑤有利于文化、科学发展和繁荣。‎ ‎(4)趋势:①态度上:由被动到主动;②内容上: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③阶级上:由地主阶级到资产阶级再到无产阶级;④对象的性质:由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⑤始终伴随着救亡图存的根本任务。‎ ‎【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比较简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张之洞认为的西学是西方的科学技术。张之洞是洋务派的代表人物,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进行了长达30年的洋务运动。‎ ‎(3)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中可以看出材料三中两位先生是指民主和科学。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4)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知识的总结和归纳能力。从三段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从态度、内容、阶级、对象的性质和根本任务等方面来分析归纳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过程呈现出的趋势:不断深入的学习。‎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思想解放的潮流·向西方学习 ‎32. 东西方对人性的不同态度,导致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价值取向,深刻地影响了以后社会的发展方向。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未有天理人欲夹杂者。学者须是革尽人欲,复尽天理。”‎ ‎——《朱子语类》‎ 材料二彼得拉克认为,人的本性、人生的目的和幸福,应该是研究的主 题。他说:“任何人都不愿成为一个不幸者,这是违背人的本性的。”“应该用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 材料三启蒙思想家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要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理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正义,以及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 ‎——恩格斯 请回答:‎ ‎(1)概括指出材料一的主要观点及其实质。‎ ‎(2)材料二反映出的思想主旨是什么?与材料一相比有何不同?‎ ‎(3)材料三所体现的思想与材料二相比有何发展?‎ ‎【答案】(1)存天理,灭人欲。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2)人文主义思想。材料一是泯灭人性,材料二是提倡重视人性。‎ ‎(3)从人文主义发展到理性主义;从主要批判神学到整个封建专制制度及其宗教思想体系;构筑了未来社会的理想蓝图。‎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西思想的理解。‎ 第(1)问,根据材料即可得出答案。‎ 第(2)问,根据材料,在对材料信息整合、归纳的基础上回答即可。‎ 第(3)问,根据材料结合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相关史实来回答问题。发展主要回答不同的地方。‎ ‎33. 在古代希腊、罗马文明之后,基督教会对西方世界近千年的思想统治,使人们的个人意识受到极大的压制。为此,不同国家、不同领域的杰出人士不顾教会势力的迫害和世俗的误解,在欧洲掀起了三次影响巨大的思想解放潮流,带领人们迈进科学的理性时代。请回答:‎ ‎(1)14—18世纪的西欧,出现了哪三次影响巨大的思想解放潮流?它们能够兴起的相同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三次思想解放潮流产生的共同影响是什么?‎ ‎(3)当欧洲发生前两次解放思想运动时,中国的思想文化领域正在发生什么现象?‎ ‎(4)为什么中国没有出现思想解放潮流?‎ ‎【答案】(1)文艺复兴运动、宗教改革运动、启蒙运动。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2)冲破了宗教神学的思想束缚,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舆论准备。‎ ‎(3)当欧洲发生文艺复兴时,中国思想界理学兴起与发展,占据了统治地位。它宣扬“存天理,灭人欲”,压抑了人性;当欧洲发生宗教改革时,中国明清之际出现了批判君主专制、提倡经世致用的思想,但没有从根本上动摇封建思想;‎ ‎(4)主要原因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没有形成资产阶级;封建专制主义异常强大。‎ ‎【解析】(1)第一问,结合近代欧洲人文主义精神的发展的史实分析回答,有:文艺复兴运动、宗教改革运动、启蒙运动。根本原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思想解放潮流兴起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2)影响可分别从政治、经济、思想三方面分析回答。‎ ‎(3)根据时间判断,当欧洲发生文艺复兴时,中国思想界理学兴起与发展,占据了统治地位。宣扬“存天理,灭人欲”,压抑了人性;当欧洲发生宗教改革时,中国明清之际出现了批判君主专制、提倡经世致用的思想,但没有从根本上动摇封建思想。‎ ‎(4)原因:可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没有形成资产阶级、封建势力强大等方面分析回答。‎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