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6 发布 |
- 37.5 KB |
- 2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仁市凤凰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ww.ks5u.com 兴仁市凤凰中学2022届高一第一次月考试卷历史科 满分:100分 测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2010年4月5日上午,来自海内外的万余名中华儿女聚集在黄陵县黄帝陵前,共同祭拜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轩辕黄帝。与之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A. 分封制 B. 宗法制 C. 皇帝制度 D. 郡县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每年一度的拜祭大典表达了中华儿女对人文始祖的崇敬之情,这源于建立在血缘关系基础之上的宗亲关系。材料中“拜祖”可以体现出这一点,B选项符合题意。分封制是在保障周王室强大的基础上,将王族、功臣、先代贵族分封到地方建立国家、拱卫王室的制度,与祭拜黄帝无关,A选项排除。皇帝制度有三个特点:皇权至上、皇帝独尊和皇位世袭,与祭拜黄帝无关,C选项排除。郡县制是中央集权的产物,与祭拜黄帝无关,D选项排除。 【点睛】宗法制是古代贵族凭借血缘关系对族人进行统辖管理的制度,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对维护统治,稳定社会起到积极作用,对后世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族谱、祭祀、清明节祭祖、中国传统重大节日等) 2. 下列史实符合西周确立的宗法制继承原则的是 ( ) A. 唐太宗通过玄武门之变继位 B. 宋太宗继承兄长宋太祖之位 C. 明太祖因太子亡指定嫡长孙继位 D. 清康熙帝死后皇四子继位 【答案】C 【解析】 【详解】西周确立的宗法制继承原则是嫡长子继承制,即王位和财产必须由嫡长子继承,在这一制度下太子亡就应该由太子的嫡长子,也就是明太祖的嫡长孙继承王位。故C正确。 3.《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公元前213年,博士淳于越进言:“臣闻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上文中的“师古”指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世袭制 【答案】B 【解析】 据材料“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淳于越主张效仿殷周分封制巩固秦朝统治,故“师古”指分封制,故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禅让制的内容,故A项错误;“封子弟功臣”也不是郡县制,故C项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世袭制的内容,故D项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学生对于“封子弟功臣”可以正确理解出分封制的知识,据此即可正确判断。 4. 下列选项与西周分封制没有直接联系的是( ) A. “周公……立七十一国” B. 山东素称“齐鲁大地” C. “裂都会而为之郡邑” D. “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选择否定项,考查西周分封制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周公……立七十一国”反映了分封制,故A正确,排除。山东素称“齐鲁大地”,齐鲁源于分封制国家名称,故B正确,排除。“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反映了郡县制实行,故C错误,符合题意。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反映了分封制内容,故D正确,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分封制 【详解】 5.周代的用鼎制度为“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但考古人员在河北省平山县挖掘战国时期中山国遗址时,却有两套九鼎出土。这从本质上反映了 A. 考古存在造假嫌疑 B. 郡县制的消亡 C. 中山国的地位较高 D. 分封制的瓦解 【答案】D 【解析】 “考古人员在河北省平山县挖掘战国时期中山国遗址时,却有两套九鼎出土”反映了中山国破坏了等级森严的分封制,表明分封制的瓦解,故D正确;考古出土文物是可信的一手史料,A错误;B与材料无关,排除;中山国是诸侯国,材料反映的是中山国破坏了等级森严的分封制,并非中山国的地位较高,排除C。 【名师点睛】 本题考查西周的分封制,解题关键是对材料“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的准确理解。 6.典故“指鹿为马”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该典故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 司马迁讽刺秦二世无能 B. 实行丞相制度不合时宜 C. 丞相位高权重威胁了皇权 D. 秦朝面临着被灭亡的危险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体现了身为丞相的赵高权力较大,群臣附和赵高,指鹿为马,可见丞相位高权重,威胁皇权,选项C正确;选项A并不是本质问题,排除;丞相制度是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一部分,在当时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选项B排除;选项D与题无关,排除。 【点睛】解题关键是认识到群臣赞成丞相,说明当时丞相权力较大,威胁皇权。 7.“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玉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材料反映了 A. 秦朝时期人民以金玉为印 B. 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C. 秦以前玉玺为皇帝独行 D. 皇权为民,与民共享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说明了秦始皇创立帝制后,为强化皇权和尊显皇权至上而加强了对社会生活的控制和管理,答案选B项,A项是表面现象而非实质,C D两项说法错误。 考点:秦代皇帝制度 点评:秦代皇帝制度的突出特征是皇权至上,皇帝独尊和皇权世袭,这一制度为秦王嬴政始创,故称秦始皇,他是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开始。秦代为强化中央集权在中央设立了三公九卿制度,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 8.秦朝郡县制是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的制度,其依据主要在于: A. 郡县官吏必须对上一级负责 B. 郡县代表中央行使地方行政权力 C. 郡县长官与皇帝形成了臣君隶属关系 D. 郡县完全由中央控制,官吏由皇帝任命不能世袭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郡县长官由中央统一任免,不能世袭,郡县完全由中央控制,这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的制度,故D项正确;郡县官吏直接对皇帝负责,故A项错误;郡县代表中央行使地方行政权力、郡县长官与皇帝形成了臣君隶属关系都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但是不是最佳选项,故BC错误。 9.秦朝“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和教化,郎中令掌宫廷警卫,少府管皇家财政及官府手工业,宗正管皇室宗族事务等。这反映了古代中国政体的本质是 A. 职分细化,各负其责 B. 化国为家,君权至上 C. 选贤举能,唯才是用 D. 官员众多,政务繁杂 【答案】B 【解析】 【详解】秦朝的“三公九卿”中的一些职位是专为皇帝事务所设,即皇帝事务与国家事务同等对待,反映出古代中国政体的本质是化国为家,皇权至上,答案为B;材料反映的是这些职位与皇室的关系,A不符合材料主旨;材料没有涉及官员产生方式,C错误;材料没有反映D内容,排除。 10.一位西方学者评价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与教育。”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政治转向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 A. 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B. 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 C. 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 D. 从地方分权向中央集权转变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中的“世系”是指血缘政治体制,秦始皇创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开创了官僚政治的体系,A正确;材料中的“世系与教育”不是军功政治,B错误;材料中“世系与教育”也不是分权政治体系,C错误;材料论述的是官僚政治代替贵族政治,不是从地方分权向中央集权转变,D错误。 11.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在实行分封制还是郡县制以及有关封禅和“焚书”等重大问题上,秦始皇都交给群臣讨论,最后由皇帝裁决。这种议事制度被称为朝议制度。下列关于这种制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朝议有助于提高决策水平 B. 朝议是一种民主决策形式 C. 朝议有助于减少君主决策的失误 D. 朝议对君主专制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实行分封制还是郡县制以及有关封禅和‘焚书’等重大问题上,秦始皇都交给群臣讨论”可知大臣之间互相商议,群策群力,一定程度上减少决策的失误,提高了执政水平,A、C两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秦始皇让大臣进行讨论,听取大臣意见,但决策权最终掌握在皇帝手中,属于君主专制,并非民主,B错误,符合题意,故选B;材料“秦始皇都交给群臣讨论,最后由皇帝裁决”体现国家最高决策权归皇帝,但朝议对皇帝的权力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D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 【点睛】抓住关键信息“秦始皇都交给群臣讨论,最后由皇帝裁决”,结合所学秦朝建立的专制主义制度的知识分析解答。 12. 历史学家黄仁宇认为:“新朝代首先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有些地区秦朝所设郡县原封不动地任其存在,其他地区则派遣新任命的王侯,世守为业。这一做法 A. 造成地方势力威胁中央统治 B. 为后世完善地方行政制度提供了经验 C. 加强了皇帝的君主专制权力 D. 正确吸取了前朝灭亡的历史教训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汉初郡国并存制。从材料“有些地区秦朝所设郡县原封不动地任其存在,其他地区则派遣新任命的王侯,世守为业”可以判断是汉初郡国并存制。汉初郡国并存制造成地方势力威胁中央统治,汉武帝采取削藩政策,故A正确,BC错误;秦朝灭亡的原因不是郡县制的弊端,而是秦朝的暴政,汉初没有正确吸取前朝灭亡的历史教训,排除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郡国并行制 13.《汉书》载:“偃说上曰:‘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这一记载反映出汉统治者 A. 推行郡国并行制 B. 强化君主专制 C. 加强中央集权 D. 解决土地兼并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材料主要讨论的是“推恩令”,其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子弟分割王国部分土地为列侯,列侯归郡统辖。 允许诸侯王推“私恩”把王国土地的一部分分给子弟为列侯,因此王国析为侯国,就是王国的缩小和朝廷直辖土地的扩大。推恩令下后,王国纷请分邑子弟,“于是藩国始分,而子弟毕侯矣。”朝廷“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武帝以后,王国辖地不过数县,其地位相当于郡。这样,就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C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推恩令 【详解】 14. 据《汉书》记载,某一官员“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这一官员的身份应是 A. 刺史 B. 郡守 C. 州牧 D. 丞相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这位官员的职责“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可以排除D;从时间上,该事件发生在西汉;从空间上,这位官员“周行郡国”,可以排除B;《汉书》记述了汉代的监察制度,某一官员的职能是在地方上的监察,具有这一职能的是刺史,其他选项的职能不是监察,故A项正确,C项错误;所以答案选A。 考点: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刺史 15. 汉武帝统治时期,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制度较秦始皇统治时期有了发展,主要表现在( ) A. 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和诸卿 B. 让身边工作人员等参与军国大事 C. 实行察举制度 D. 实行郡县制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秦始皇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括皇帝制、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所以A、D属于秦朝的内容,应该排除;汉武帝为削弱相权,加强皇权,让身边工作人员参与军国大事,故B正确;察举制度是选官制度,C不符合本题题干要求。 16.有史学家认为:从秦汉起,官僚体制就是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问题,而这个核心问题又可以分成两个大的子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隋唐时期统治者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重要举措是 A. 废分封,置郡县 B. 废丞相,设三司 C. 确立三省六部制 D. 实行科举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隋唐时期统治者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重要举措是确立三省六部制,使三省之间相互制约,故C符合题意;A是秦朝时期实行的,故A不符合题意;B是明朝朱元璋采取的措施,B不符合题意;实行科举制是为了解决官僚的选拔问题,而不是为了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D不符合题意。 17.按唐制,中男(男丁16岁以上至21岁为中男)不服兵役,成男(男丁22岁以上为成男)才服兵役。某次,封德彝提出中男服役的建议,得到太宗许可。但是,魏征不肯签署文件,并指出这是竭泽而渔的做法。最终此提议没有通过。据此可知,当时魏征供职于 A. 中书省 B. 尚书省 C. 兵部 D. 门下省 【答案】D 【解析】 【详解】隋唐时期实行的三省六部制的职权和运行机制是:中书省掌决策,草拟颁发诏令;门下省掌审议,可以驳回中书省的诏令,如审议通过再交给尚书省执行。材料中封德彝提出中男服役的建议,得到太宗许可。但是,魏征不肯签署文件,最终此提议没有通过。由此可以判断封德彝供职于中书省,魏征供职于门下省,故选D。 A和B项错误,兵部属于六部,属于尚书省下属机构,故C项错误。 【点睛】 18.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对全国人口进行统计,那么这项事务实施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A. 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户部 B.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户部 C. 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吏部 D. 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吏部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唐朝三省六部制的运行机制是中书省起草诏书,门下省负责审核诏书,尚书省负责执行,其中涉及人口统计属于户部职能,因此运作程序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户部,选项B正确;根据上述分析可知,选项A、C、D所列运作程序不符合唐朝三省六部制度运行顺序,排除。 【点睛】准确记忆三省六部制的运行程序即可。 19.下图所示中央机构的作用是 ①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②提高中央机构办事效率 ③加强皇帝权力 ④提高宰相的地位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的是中央机构,不涉及对地方的控制,排除①;三省六部制分工明确,有利于提高中央机构的办事效率,②正确;三省六部制使得宰相权力一分为三,相权分散,皇权得到强化,③正确;三省六部制将相权一分为三,削弱了相权,而不是提高宰相地位,排除④。故选②③组合,排除ABD,C符合题意。 20.宋初为削弱宰相的权力,采取的措施有: ①实行中书门下和枢密院并行的“二府”机制 ②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 ③设三司使管理财政,分割宰相的财权 ④削弱地方节度使的权力,派文臣做地方官 A. ①④ B. ①②③ C. ②③ D. ①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宋初实行“二府”机制,就是利用枢密院来分割宰相的权力,宋初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三司使管理财政,分割宰相的财权,①②③正确;派文臣做地方官不是削弱相权,④错误,答案为B;ACD不符合题意,排除。 21. 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 ) A. 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 B. 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 C. 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 D. 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 【答案】C 【解析】 明初废丞相制度以后权分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军国大事全由皇帝一人裁决,为了解决政事繁多的问题而设置内阁,作为皇帝的秘书班子,职责与功能就是辅政的;清初军机处初名军需房,是雍正年间为了方便对西北用兵而设置的,地点在隆宗门内,成员都是皇帝亲信的臣子,或手握重权的人,军机大臣只对皇帝一人负责,皇权大大的得到加强。 22.据史书记载:明代内阁大学士通过“面对”“密揭”“票拟”等形式参与中枢决策,因而阁权在国家权力运作机制中,体现出了一定程度的决策权。当这种决策权得到皇权支持和批准后,就可以影响甚至左右政局的发展。这种现象 A. 表明内阁大臣地位很高却无权 B. 说明内阁大学士与皇帝共同决策 C. 体现阁臣利用专制皇权的效能 D. 反映内阁大臣延续历代宰相职权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内阁大臣地位不高也无权,内阁大学士不能与皇帝共同决策,决策权只属于皇帝一个人,内阁大臣也不是延续历代宰相职权,“可以影响甚至左右政局的发展”足以证明阁臣是能够利用专制皇权的效能的。故本题答案选C项;A项与“体现出一定程度的决策权”不符;B项与“当这种决策权得到皇权支持和批准后”不符;D项本身说法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内阁 【名师点睛】在做此类试题时首先审准题目的设问明确答题的方向,其次审清题目的时间和空间信息,因为其实好多选择题都是在设问、时间和空间等信息上设置陷阱,特别注意有些隐性的时空信息,必要时可以用笔画出来。然后正确理解有关概念的含义、注意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全面分析和把握影响历史发展的各种因素、在做题时要准确把握题干与备选项之间的逻辑关系。 【详解】 23. 电视剧《宰相刘罗锅》播出之后,人们认识了清朝官吏刘墉。但是,有历史学家认为这个电视剧犯了历史性错误,其最有可能的理由是 A. 刘墉不是驼背,所以不能称为“刘罗锅” B. 丞相制度在明太祖时已被废除,称“宰相刘罗锅”会误导观众 C. 刘墉既不是驼背,也不是宰相,所以剧名错误 D. 当时宰相的权力已经大大削弱,电视剧夸大了宰相的权力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能力和与材料的联系能力,明朝初年,明太祖以丞相胡惟庸“专权”为由,诛杀胡惟庸,废除丞相制度,并诏令以后子孙后代不许设立丞相。故明朝以后不再有丞相一职,刘墉生活在清朝时期,不可能是宰相,所以称“宰相刘罗锅”会误导观众,故B项正确,D项错误;AB项错误。所以答案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宰相制度 24.清代一位军机大臣用一首诗来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该诗直接说明了 A. 军机大臣在皇帝心目中毫无地位,完全被视为走卒 B. 军机大臣接替丞相职权,替皇帝处理政事 C. 军机处的设置,意味着封建专制制度已经衰败 D. 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处理军国大事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清朝的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秉承圣意办事,其职能是“跪受笔录,上传下达”,选项D正确;军机大臣是皇帝心腹,地位重要,选项A排除;军机大臣不等于丞相,排除B;选项C表述正确,但脱离材料主旨,排除。 25.自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后,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就成为一个突出问题。下图反映了皇帝与宰相关系的演变过程,从图中可以判断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 君权与相权都逐渐加强 B. 君权与相权都逐渐削弱 C. 君权逐渐加强 D. 相权逐渐加强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的加强。从题中图片信息得知,宰相从最初的可以和皇帝坐着奏事,到要站着奏事,再到最后的必须跪着奏事。这之间的变化表明了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的不断加强,故C选项正确;材料内容体现了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的现象,而不是皇权和相权都加强,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体现了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不断加强的趋势,而不是君权与相权都逐渐削弱,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体现了皇权的加强,相权的削弱,而不是相权的加强,故D选项错误。 26.某人为了让弟弟顺利取得任官的机会,故意在分家时,将优厚的部分归于自己,让弟弟取得贫瘠的土地。乡里民众因此盛赞其弟“能让”,推荐这位弟弟参加政府的任官考试。这个故事里的选官制度最可能出现在哪个朝代 A. 秦朝 B. 两汉 C. 魏晋南北朝 D. 唐宋 【答案】B 【解析】 从材料中“乡里民众因此盛赞其弟”“推荐这位弟弟参加政府的任官考试”等信息可知,材料反映了察举制,这一制度盛行于两汉,故B项正确。A项实行军功爵制,C项实行九品中正制,D项实行科举制,均排除。 点睛:解题此题的关键是“乡里民众因此盛赞其弟”“推荐这位弟弟参加政府的任官考试”;从分析出这是以品行为标准的选官制度;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这种制度,在分析出是哪个朝代。 27.据史料记载:琅琊王氏,从东晋的王导到南齐的王俭,“六世名德,海内冠冕”,当宰相的接二连三,甚至连白痴也可出任高官。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 郡县制的推行 B. 九品中正制的实施 C. 科举制的设置 D. 中央集权制的加强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讲述的主要是选官制度,与郡县制的推行并无关系,故A项错误。从时间上“东晋”到“南齐”处于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的选官制度正是九品中正制,同时九品中正制是依据出身和门第将人划分九品,将出身作为选官的标准,并不考察才干,因而会出现“甚至连白痴也可出任高官”,与题意相符,故B正确。从“东晋”到“南齐”可以看出此现象出现的时间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而科举制的设置是在隋朝,时间上不符;同时题干中“当宰相的接二连三,甚至连白痴也可出任高官”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选官制度并不以才能和考试成绩为标准,而科举制选拔官员是通过考试,选取有才干的人,与科举制不符,故C错误。本题中的现象是由于选官制所导致的,与加强中央集权并无关系,故D错误。 28.“宋沿唐制,亦贵进士科.然唐时犹兼采誉望,不专辞章.宋则糊名考校,一决文字而已.”由此可见,与唐代科举相比,宋代 A. 取士科目有所减少 B. 考试程序更加公正 C. 进士及第尤为尊贵 D. 录取人数大大增加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糊名考校,一决文字而已”说明采用密封考试形式,有利于考试的公平公正性,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及取士科目数量减少信息,故A项错误;材料中说明对进士科的重视,不是尊贵,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录取人数变化,故D项错误。 29.钱穆指出,“总观国史,政体演进,约得三级:由封建而跻统一,一也;由宗室、外戚、军人所组成之政府,渐变而为士人政府,二也;由士族门第再变而为科举竞选,三也。”材料所述的第三级演进使 A. 分封制最终走向了解体 B. 中央集权国家开始出现 C. 考试选拔官员成为定制 D. 官僚政治制度逐渐形成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第三级演进指代的是科举制,科举制以考试成绩作为选拔人才的主要依据,在隋唐时期创立,后一直沿用,成为中国古代选拔人才的重要政治制度,故选C。井田制的崩溃、郡县制的推行使分封制走向了解体,排除A;中央集权国家开始出现是在秦朝,排除B;官僚政治制度逐渐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后秦朝全国推广,排除D。 【点睛】本题学生根据科举制的主要特点即可作出判断。 30.史书记载:“始置诸州通判,……故常与知州争权”,反映的朝代是 A. 汉朝 B. 唐朝 C. 宋朝 D. 明朝 【答案】C 【解析】 【分析】 北宋时,州郡长官拥有地方行政权。在州郡长官之下设置通判,有权向朝廷直接奏报,以此互相牵制。故C项正确。 【详解】 请在此输入详解!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31.中国古代历来重视对地方的管辖。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昔周公吊(感怀)二叔之不咸(通“贤”),故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左传》 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西汉初年地方行政区划图 材料三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 ——《朱子语类》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两个制度?这两个制度在当时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2)材料二反映了西汉初年地方上实行怎样的政治制度?为解决这一制度带来的问题,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 (3)简述宋朝是如何“尽夺藩镇之权”的,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其影响。 (4)综合上述信息,说明中国古代中央对地方控制演变的特点。 【答案】(1)分封制,郡县制。分封制的实行扩大了周人的统治范围;郡县制加强了秦朝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 (2)制度:郡国并行制。措施:实行“推恩令”,建立刺史制度。 (3)措施:全国精兵编入禁军,由中央控制;派文臣做知州,设通判监督;地方设转运使,财赋大部分由中央掌握。影响:改变了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造成了“冗官”“冗兵”“冗费”的国家财政危机;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4)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解析】 【详解】(1)制度:根据材料“故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可知指的是分封制;根据材料“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可知指的是郡县制。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分封制前期和郡县制都有加强了国家对地方的统治。 (2)制度: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北海郡、胶东国”等关键信息可以判断出是郡国并行制,郡国并行制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最终酿成了七国之乱。解决:汉武帝通过推恩令、酬金夺爵、附益之法及刺史制度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3)措施:结合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进行分析即可,如全国精兵编入禁军,由中央控制;派文臣做知州,设通判监督;地方设转运使,财赋大部分由中央掌握。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虽然通过分化地方权力加强了中央集权,但是也造成了“三冗”的局面。 (4)结合上述分析可知,从分封制到郡县制再到宋朝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措施可知体现的是中央集权的强化。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武帝时,董仲舒建议,“臣愚以为使者诸侯,郡守、二千石各择其吏民之贤者,岁贡各二人。”其中要求地方郡国每年推举二人。 材料二:今立中正,定九品,高下任意,荣辱在手,操人主之威福,夺天朝之权势。或以货贿自通,或以计协登进。……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慢主惘时,实为乱源。 材料三:此种制度较广泛地向地方各阶层的地主们打开了入仕的途径。因而各地地主特别是过去的寒门,商人地主等……也取得了高官厚禄,参与政权。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历史上选拔人才的什么制度?其选官的标准是什么?与先秦时期的选官制度相比,有何进步性? (2)材料二描述的又是哪种选官制度?其主要弊端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的是什么制度?它产生于什么时期?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该制度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案】(1)制度:察举制;标准:品德、品行、孝廉等;进步性:打破了血缘、世袭。 (2)制度:九品中正制。 弊端:世家大族把持人才选拔,任人唯亲,压制人才。 (3)制度:科举制;隋唐时期影响:①有利于破除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保证政府行政人员的来源,扩大统治基础。②提高官员的素质和政府的行政效率。③促进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有助于提高社会的文化水平④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⑤明清八股取士,束缚了知识分子思想,阻碍中国近代自然科学和思想文化的发展。 【解析】 【详解】(1)制度:根据材料“臣愚以为使者诸侯,郡守、二千石各择其吏民之贤者,岁贡各二人”可知,这是察举制;标准:根据所学可知,察举制选拔人才的标准是品德、品行、孝廉等;进步性:根据所学可知,察举制根据品行选拔人才,打破了血缘、世袭。 (2)制度:根据材料“今立中正,定九品”可知,这一选官制度是九品中正制。 弊端:根据材料“高下任意,荣辱在手……以货贿自通,或以计协登进。……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可知,九品中正制使得世家大族把持人才选拔,任人唯亲,压制人才。 (3)制度:根据材料“此种制度较广泛地向地方各阶层的地主们打开了入仕的途径”可知,这一制度是科举制。时期:根据所学可知,科举制产生于隋唐时期。影响:根据材料“较广泛地向地方各阶层的地主们打开了入仕的途径”可知,科举制有利于破除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保证政府行政人员的来源,扩大统治基础。根据所学可知,科举制选拔人才的标准是科考成绩,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官员的素质和政府的行政效率。根据所学可知,科举制以学识选拔人才,择优录取,这有利于促进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有助于提高社会的文化水平。从科举考试的程序上来看,其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从科举制发展演变的结果来看,明清时期采取八股取士,束缚了知识分子思想,阻碍中国近代自然科学和思想文化的发展。 3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当代史学家对封建国家权力运行的规律作了如下总结:皇帝从资历较浅、地位不高的心腹近侍或仆从中选拔一些人来承担政务,逐渐演变成正式的辅政机构,当这些辅政机构和官员的权力较重时,皇帝又从更为亲宠的近侍或仆从中另选一些人来承担政务,……每一次循环的结果,都使得中枢机构原权力更分散,皇帝的权力更加强。这种不断地转移与分散,是封建国家权力运行的基本规律。 材料二:废除丞相以后相当丞相地位官职所享有权力范围的变化 时期 职位 所享有权力范围 明代中叶后 内阁首辅 拥有票拟权,但不是合法的宰相,地位常受到挑战 清代 军机大臣 承旨拟写,相当于顾问、秘书班子 材料三 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其《论法的精神》一书中曾这样评价当时中国的君主专制:“中国政府只有在施用棍棒才能让人民做些事情,政府与其说是管理民政,毋宁说是管理家政。中国的专制主义,……用自己的锁链武装了自己,而变得更为凶暴。”“因此,中国是一个专制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的。” 回答问题 (1)材料一中所述的“君主专制国家权力运行的基本规律”反映的是中央集权制度下的哪一对基本矛盾?请结合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列举明清时期中枢机构大循环的表现,并说明其反映的本质问题。 (2)你同意材料三中孟德斯鸠的观点吗?请根据中国君主专制的强化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说明你的理由。 【答案】(1)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表现:明朝废除宰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事;建立内阁制,成为皇帝的内侍机构;清增设军机处,挑选亲信充任。 本质问题:专制皇权加强,发展到顶峰。 (2)同意或不同意不同意的理由: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影响深远;在封建社会前期基本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对维护和巩固国家的统一和安定起了重要作用。 同意的理由: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表明封建制度衰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使中国的民主制度久久不能形成,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钳制了人们的思想,使中国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潮流。也是近代中国落后和被侵略的原因之一。(任选一方面作答即可) 【解析】 【详解】(1)矛盾:根据材料“每一次循环的结果,都使得中枢机构原权力更分散,皇帝的权力更加强”可知,中枢机构的变迁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表现:根据所学知识,表现结合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立军机处解答。 本质问题:根据所学可知,丞相制度废除,军机处的设置,反映出专制皇权加强,发展到顶峰。 ()在表明立场的前提下进行阐述。以同意为例,结合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积极意义进行分析即可;以不同意为例,侧重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国家发展产生的阻碍作用。从政治方面看,君主专制不断强化。从经济角度看,新的经济因素难以成长。从思想角度看,专制主义实行文化专制,钳制了人们的思想,最终导致国家落后。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