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6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第九单元第4讲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作业
课时跟踪练(三十三)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60分) 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由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所以营养级越高则所同化的能量就越少 B.由于散失的热能不能被生产者重新固定,所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单向不可循环的 C.充分利用作物秸秆等可以提高能量传递的效率 D.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渠道都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解析: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一般不能人为改变,充分利用作物秸秆只能提高能量利用率而不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C错误。 答案:C 2.(2019·邯郸模拟)生态系统中存在食物链“马尾松→松毛虫→杜鹃”,如图表示松毛虫摄入能量的流动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食物链中的生物在数量上呈正金字塔模型 B.松毛虫和杜鹃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可用表示 C.由松毛虫流入分解者的能量可用C+D+F表示 D.若迁走全部杜鹃,松毛虫的种群数量将呈“J”型增长 解析:该食物链中的生物在能量上呈正金字塔型,而数量上松毛虫的数量多于马尾松,不呈现正金字塔形,A 错误;据图分析,松毛虫的同化量是A,杜鹃的同化量是E,能量传递效率可用表示,B正确;由松毛虫流入分解者的能量可用D+F,C表示松毛虫粪便量,属于马尾松的能量,C错误;若迁走全部杜鹃,但由于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松毛虫的种群数量将呈现S型曲线,D错误。 答案:B 3.(2019·汕头模拟)研究者对某水域浮游生物群落进行调查,绘制出如下能量金字塔,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群落共有4个营养级,各营养级之间的生物是捕食关系 B.该群落中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在10%~20% C.调查该群落中浮游生物的数量一般用的方法是抽样检测法 D.该水域受到酱油厂的污染后,生产者的数量最先增加 解析:该群落只有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个营养级,分解者不在食物链中,A错误;根据图中数据计算,第一、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42÷8690)×100%=1.63%,第二、三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2÷142)×100%=8.45%,B错误;该群落中浮游生物的体积较小,一般采用抽样检测法调查其数量,C正确;该水域受到酱油厂废水的污染后,导致水体污染,生产者的数量可能会明显地减少,D错误。 答案:C 4.如图表示某池塘生态系统中饲养草鱼时的能量流动过程示意图,a~i表示能量值,下列有关该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工投放饲料的类型不影响的大小 B.该生态系统中,高营养级的能量可能比低营养级的多 C.第一、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D.草鱼产生的粪便也包含能量,该能量属于第一营养级 解析:题图示为某池塘生态系统中饲养草鱼时的能量流动过程示意图,其中植物的同化量为a,草鱼从植物处同化的能量为h,同时草鱼还同化了部分饲料中的能量,即g。人工投放饲料的类型会影响的大小,A错误;由于人工投放饲料,该生态系统中,高营养级的能量可能比低营养级的多,B正确;第一、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C错误;草鱼产生的粪便也包含能量,该能量不是草鱼同化的能量,属于第一营养级和饲料,D错误。 答案:B 5.下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模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代表生产者,①可以代表化能合成作用 B.在食物链中占有碳元素最多的营养级可能是甲 C.该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为乙、丙 D.碳元素在甲、乙、丙、丁间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 解析: 据图分析,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丁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则①表示呼吸作用,A、C错误;根据能量传递的逐级递减的特点可知,甲含有能量最多,则其含有的碳元素也最多,B正确;碳元素在甲、乙、丙间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而与丁之间的传递形式是二氧化碳,D错误。 答案:B 6.如图是生态系统中某元素循环的模式图,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缺少的生理过程在线粒体中进行 B.温室效应主要由过程②③④造成的 C.增加图中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可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D.④是微生物的有氧呼吸 解析:图中缺少A→CO2的呼吸过程,该过程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进行,A错误;温室效应主要由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燃烧造成的,B错误;增加图中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会使营养结构更加复杂,这样可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C正确;微生物的异化类型包括好氧型、厌氧型及兼性厌氧型,因此④表示微生物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D错误。 答案:C 7.(2019·泸州质检)生态系统中M、N、P、Q四个种群组成食物链M→N→P→Q(M是生产者) ,某时间测得四个种群的有机物总量分别是m、n、p、q。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种群P同化量大于种群N同化量的0.2倍时可能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B.生产者M从无机环境获得的能量一定大于有机物总量m含有的能量 C.第一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等于(n÷m)×100% D.生态系统中,M、N、P、Q的相互影响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部分原因 解析:储存在种群的有机物总量只是同化量的一部分,不包括通过呼吸作用散失的部分,因此无法计算第一、二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由此判断C项错误。 答案:C 8.下列有关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碳从动物流向分解者的形式为有机物 B.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C.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为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D.能量流动推动了物质循环,物质循环不利于能量的流动 解析:物质是能量的载体,所以物质循环有利于能量的流动,能量流动推动了物质循环,D错误。 答案:D 9.(2019·衡水模拟)南方地区普遍釆用在荔枝园内养鸡的生产模式,总收益约是普通荔枝园的2倍。下图为该模式的结构与功能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模式实现了对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 B.鸡粪中所含的能量流入果树,促进果树的生长 C.与普通荔枝园相比,该模式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 D.荔枝树固定的太阳能是输入该系统的全部能量 解析: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单向的,只能从第一营养级流向第二营养级,再依次流向后面的各个营养级,不可逆转,A项错误;鸡粪中所含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一部分,另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果树只能利用鸡粪被分解者分解后产生的无机物,B项错误;与普通荔枝园相比,该模式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C项正确;该荔枝园还需要给鸡投放饲料,因此,输入该系统的全部能量包括荔枝树固定的太阳能和给鸡投放的饲料,D项错误。 答案:C 10.(2019·惠州调研)科研人员在同一温带草原中选择放牧、割草、围封三种不同利用方式的样地测定湿润年和干旱年的土壤呼吸总量(样地内土壤动物、植被根系和土壤微生物的呼吸总量),结果如下图所示。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本实验的自变量只有降水量 B.割草样地的土壤呼吸对降水状况反应最不敏感 C.土壤呼吸是草原生态系统中碳输出的唯一途径 D.水分对草原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具有明显影响 解析:本实验的自变量还有对样地的利用方式,A错;由柱形图可以看出:割草样地湿润年土壤呼吸总量大于干旱年最明显,故割草样地的土壤呼吸对降水状况反应最敏感,B错;土壤呼吸不是草原生态系统中碳输出的唯一途径,C错;由图可知:无论哪种草原利用方式,湿润年土壤呼吸总量总是大于干旱年,故水分对草原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具有明显影响,D正确。 答案:D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1.(12分)(2019·菏泽一模)碳排放增加形成的温室效应导致北极海冰的覆盖面积减小,对北极当地物种造成严重威胁,如很多兽群之间彼此远离。下图为北极地区的部分生物形成的食物网,请回答下列问题。 注:鳕鱼喜欢捕食浮游动物A (1)已知北极鳕鱼捕食10 kg浮游动物A可增加2.5 kg重量,捕食30 kg浮游动物B可增加2.5 kg重量,但不能推算出第二、三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海冰消失造成浮游动物A的栖息地减少,其K值将________,同时,科学家发现北极鳕鱼大量捕食浮游动物B,这体现了信息传递在该生态系统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一般生态系统相比,北极生态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弱,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碳排放的增加与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有关,化石燃料中的能量在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中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北极鳕鱼捕食浮游动物A或浮游动物B,其增重的量为其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而北极鳕鱼的同化量包括两个去向,即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和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而题目中没有给定也无法推出北极鳕鱼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再者浮游动物A、B的同化量也无法推出,因此不能推算出第二、三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由北极鳕鱼和浮游动物B之间的捕食关系,可体现了信息传递在该生态系统的功能是调节生物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2)由于北极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简单,温度低,分解者分解作用较弱,因此它与一般生态系统相比,北极生态系统的抗干扰能力较弱。化石燃料中的能量是未被分解者利用的能量。 答案:(1)根据捕食情况无法得知北极鳕鱼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不能推出北极鳕鱼的同化量,且无法得知浮游动物A、B的同化量(合理即可) 降低 调节生物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2)营养结构简单;温度低,分解者分解作用较弱(合理即可) 未被利用的能量 12.(14分)(2018·浙江卷)某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部分示意图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字母________表示大气中的CO2,由于许多因素的影响,使其含量夏季________冬季。 (2)CO2被生产者吸收转变成体内物质进入生物群落,再被图中的A、B的________和C的分解作用以及E的燃烧,转变成CO2后再重新循环。若此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处在正常演替过程中,生产者吸收的CO2量________整个生物群落排放的CO2量。 (3)若将本题图修改为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示意图,可将D的含义改为________,其他字母及文字代表的含义不变,还需要修改之处有:增加“光→A”、取消“→E→D”、________。 解析:(1)本题碳循环示意图中A为生产者、B为消费者、C为分解者、D为大气中的CO2、E为燃料。由于冬季天气寒冷,人们通过各种方式取暖,且夏季植物光合作用旺盛,一般情况下夏季大气中CO2含量低于冬季。(2)CO2通过生产者的固定作用进入生态系统,之后可通过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呼吸作用等进入大气。正常演替过程中的生物群落,生产者呼吸的CO2量应大于整个生物群落排放的CO2量,这样有利于演替的正常进行。(3)若将本题图修改为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示意图,则D为热能,为非生物环境,生产者不能利用热能,即取消“D→A”。 答案:(1)D 低于 (2)呼吸作用 大于 (3)非生物环境 取消“D→A” 13.(14分)(2018·江苏卷)某城市河流由于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入,水质逐渐恶化。经过治理后,河水又恢复了清澈。如图表示该河流的能量金字塔(甲、乙、丙为3种鱼,丁为1种水鸟,甲不摄食藻类,箭头指示能量流动方向),如图表示部分能量流动关系(图中数字表示同化的能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所示食物网中,遗漏了一条能量流动途径,该条途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1所示食物网中,次级消费者是________,丁与丙之间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图1分析,除了图2中已经标出的能量去向之外,乙的能量去向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图2分析,图1所示食物网中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能量的传递效率________(在“大于”“小于”或“等于”中选择)7.6%。 (5)经检测,水体中含有某种可被生物富集的农药,推测此农药含量最高的物种是________。 (6)从生态学角度解释,污染物排放导致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根据题意可知,图1中遗漏的能量流动途径是水草→甲→丁。(2)次级消费者属于第三营养级,故图1所示食物网中的次级消费者为丙和丁;丁可以捕食丙,而丁和丙又均可以乙为食,故丁和丙之间的种间关系是捕食和竞争。(3) 乙在图中所示食物链中不是最高营养级,所以乙的能量有三个去向:流向下一营养级(包括丁和丙);流向分解者;自身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4)因为乙同化的能量为1 900 kJ·m-2·a-1,生产者同化的能量为25 000 kJ·m-2·a-1,×100%=7.6%,而生产者同化的能量除了流向乙外还流向了甲,所以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能量的传递效率大于7.6%。(5)由题意可知,该农药可沿食物链或食物网富集,则该农药在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生物体内含量最高。(6)从生态学角度分析,每个生态系统都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如果超过这个调节能力,则生态系统会崩溃。题中由于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入,水质逐渐恶化,说明污染物排放已经超过了河流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答案:(1)水草→甲→丁 (2)丙和丁 捕食和竞争 (3)传递给丙、自身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 (4)大于 (5)丁 (6)河流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自我修复)能力有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