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6 发布 |
- 37.5 KB |
- 1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苏省扬州市红桥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扬州市红桥高级中学 2020-2021 学年第一学期 12 月质量测试 高一语文 试卷满分:150 分;考试时长 150 分钟; 2020.12.21 一、现代文阅读(28 分) (一)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电影《少年的你》热映,引发了观众关于原著小说抄袭与否的热烈讨论,“融梗”一词 也随之进入大众视野。所谓“融梗”,通常是指网络文学创作过程中汇集各方创意,在作品 人物设定、故事套路等方面借用他人智力成果的行为。有的创作者倾向于用“借鉴”来解释 这种行为,有的批评者则指责其实质为抄袭。“融梗”究竟是不是抄袭?是否应该受到法律 惩戒?这些疑问集中凸显网络文学生产传播过程中有关原创与模仿的界定难题。 “原创”是著作权制度的核心概念,和这一概念相连的是现代意义上的作家形象:基于 灵感和生命体验,从无到有地进行创作,通过消耗自己的智力劳动,创造独一无二的精神产 品。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关于“作家”和“原创”的认识,在面对互联网时代的类型文学写 作时受到挑战。网络文学生产从发展之初就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模仿和借用,这种现象不能简 单理解为法律保护不够到位,在更深层面上是与网络类型文学生产机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比如,类型的决定作用。类型套路是网络文学的典型特征,包括穿越、玄幻、修仙在内 的几十种大类型,不计其数的小类型,是网络文学 20 年发展的重要收获。类型绝大多数并 非由单个作者独立创造,而是由初始设定出发,经由大量写作者前后相继,才得以陆续展开。 再如,读者前所未有的参与性。网络作家的工作通常不再是“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思”,而 是归属于一个复杂的交流网络。作者和读者之间存在大量互动,读者反馈至关重要,读者对 创作的参与性也大大增强,作者和读者共同汇聚创意,实现类型的创造、更新和进化。在这 样一种创作机制之下,“套路”和“梗”的反复使用常难以避免。 对于类型化的网络文学创作,“融梗”只是关于写作资源使用的经验式描述,本身并不 具备道德或法律上的贬义,但这不意味着,抄袭是可以容忍的。《少年的你》和其他网络文 学影视改编作品所引发的抄袭与否的讨论,恰恰提醒我们,网络文学绝不是著作权的法外之 地,必须找到一条既能保护写作者合法权益又能保持网络文学创作活力的道路。 (摘编自储卉娟《网络文学:既要秩序也要活力》) 材料二: 网络小说的类型化现象日益受到关注,人们经常把它归结为资本驱动下的商业性产物, 或是通俗流行文化的一种表征,而网络小说呈现类型化形态的根本缘由、网络小说的创造性 则被漠视。 类型化的网络小说,在大众读者的热情推动下不断成型,其发生发展的根本缘由在于人 类对各种生命情感的内在需求。类型小说对人类的情感需求做出分门别类的回应与安置。读 者缺少或向往某种情感体验,就会去欣赏能提供某种情感体验的“类型小说”或“类型电 影”,在幻想中代入、融合故事主人公的情感体验,以达到心理的补偿、平衡与满足,产生 愉悦感,恢复积极的心态。 有些小说类型中的情感体验似乎与快感体验相对立,比如惊悚、恐怖小说,它们通向恐 惧、紧张、焦虑等情绪体验。这些负面情绪,人皆厌恶,但惊悚、恐怖小说却很流行,它不 仅说明人们对每一种情感体验的顽固寻求,更能体现小说类型发生发展的原因。太平岁月, 人对危险的警觉水平下降,所以会本能地从文艺作品中寻找恐怖刺激的情景,寻求紧张体验, 得到生存经验的补偿,这些紧张感、焦虑感、恐惧感获得释放之后,读者会为自己现实的安 全处境感到松弛愉悦,这种心理需要就刺激了相关类型小说、电影的发展。 随着人类社会的变迁,小说的类型不断被发明、扩展、更新,以创造人类情感体验的新 天地,比如科幻、侦探、推理、悬疑等都是晚近的发明,而有数百年发展史的武侠、历史、 玄幻则是在原有基础上的创新。每种小说类型,都聚集着大量为之着迷的读者。我们必须强 调,优秀的网络小说受到追捧的原因,主要在于其类型定势之后,总是呈现出的作者个人的 独创性。人类对于新鲜事物的需求具有与生俱来、永难满足的本能,而情感体验的情景、方 法却永远在求新求变。 玄幻小说是网络小说中成绩最为显著的部分,这种类型的兴起受到了西方玄幻小说、好 菜坞电影的启示,并且在寻求“想象的本土化”这一动机支配下,链接了中国古代神话、历 史文化典籍、明清小说等资源。在作者与读者求新求变的欲望推动下,玄幻小说呈现出强烈 的个性化面貌,既有《恶魔法则》《佣兵天下》等创造性地运用西方玄幻小说的魔法、龙、 精灵、天使与魔鬼等元素,也有《盘龙》《神墓》等混合了东方神魔小说与西方玄幻小说诸 种神力元素,更有《间客》打通了玄幻小说与科幻小说的类型界线,另开小说类型的局面。 这些小说,创造了独特的生命、社会文明与宇宙景观,具有文本价值的独一性,丰富了人类 的想象力,应该予以充分的肯定。 (摘编自康桥《网络小说的类型化与独创性》)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电影《少年的你》引发了关于原著小说抄袭与否的讨论,但从法律的角度看它不是抄袭, 不应该受到法律惩戒。 B. 网络小说的创作过程离不开作者和读者的交流互动,网络小说类型化的产生发展也离不 开大众读者的热情推动。 C. 人类对包括恐惧、紧张、焦虑等情绪在内的各种生命情感的内在需求,是网络小说呈现 类型化形态的根本原因。 D. 网络小说类型不是固定不变的,既有与人类新的情感体验相适应的晚近的发明,又有在 原有类型基础上的创新。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 网络小说难以避免反复使用“套路”和“梗”,这导致网络小说创新性不足,网络文学创作活 力逐渐丧失。 B. 人们如果不缺少某种类型的生命情感体验,就不会通过阅读某种类型化的网络小说来获 得类似的情感体验。 C. 玄幻小说的成就启示作者,网络小说创作既要从传统文化中寻求资源,又要从西方文学 作品中获得借鉴。 D. 网络小说类型化虽然能满足读者对各种生命情感的内在需求,但也阻碍着网络小说独创 性作品的产生。 3. 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3 分) A. “悬念巧妙设置,故事环环相扣,情节紧张曲折,主人公充满个性魅力,是网络小说吸引 读者的常用方式。” B. “现实生活中缺失获取情感体验的机会,生命体就驱动人们创造或进入艺术情境,在想象 中形成情感经验。” C. “大多读者不关心网络文学作品是否完成从无到有的创造,而是聚焦于作者是否完成既有 类型的接续和延展。” D. “必须正视网络文学特殊的生产机制和阅读机制,探索一种客观公正的评价体系,从而保 护和激发创造性。” 4. 请简要梳理材料二的行文脉络。(4 分)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月下美人泪 肖建国 惠州城有两大养花高手,一个叫黄金,一个叫季献民。 称得上高手的,总得有点绝活。 先说黄金。 从黄金记事起,他家就是花匠。别人养花大都为了观赏,而黄金家是为了生活。他家以 种花卖花过日子,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全靠花。所以黄金从小就跟着家人干养花 的活。八岁,黄金去上小学。刚好学校的校园在翻整,墙角要种一排花。有员工过来问,种 什么花?校长沉吟一会说,种白鹤仙吧,陆游不是说过“芳兰移取偏中村,余地何妨种玉簪” 吗? 校长对古诗词有研究,这玉簪就是白鹤仙。 黄金一听,就说不行不行。这玉簪不能种墙根,炕都会炕死。少儿雌黄,校长哪放在心 上。果然种上不多久,这玉簪全都晒死了。 校长对黄金刮目相看.黄金读到初二,辍学了。他成绩不好,整天就想着如何侍弄花草。 校长说,你回去也好,花草有本心,说不定能让你黄金万两。 校长也真说对了。十多年后,黄金成了惠州城花卉行业的大佬。他不种一般的花,只种 奇花异草。比如兰花走俏时,惠州城里的花匠都去养。春兰、蕙兰、建兰、寒兰、墨兰,你 方唱罢我登场。朝京门的王胡子竟养出了猴脸小龙兰。一茎一花一雷公,粉面蒜鼻红头发。 嘿,奇了。轮到黄金出手,养的是蝴蝶兰。品种虽一般,可花蕊里包含着一只展翅欲飞的白 鸽!栩栩如生,绝了。 再比如,养昙花,也叫月下美人。 黄金能让昙花在白天开放。这个,稍有养花经验的人都会。将昙花用黑布蒙起来,不让 其见光。到了晚上,则用射灯对着照,照得昙花“阴阳颠倒”。一个星期后,昙花彻底蒙了, 不得不顺从人意,在白天开放。 虽然都会,然而都没黄金的昙花开得艳,开得大,开得多。黄金的诀窍在哪里?据王胡 子说,黄金爱搞嫁接,不是一类的花,也硬要把它们“嫁上”。 黄金的昙花供不应求。为防假冒,他在每盆花上都系个标牌:黄金之花。王胡子有次在 黄金家喝了点酒,对他说,你养花虽好,可比不过季献民。黄金心里咯噔一声。 季献民是教书匠,退休后回到家里,开始养花。他只养四种花,梅花、兰花、昙花、菊 花。可能因为竹子不方便“院养”,就换成了昙花。他养的花不卖,只送人。 送人也看对象。王胡子同季献民认识多年,也只得到过一盆。 季献民养花好在哪里呢?黄金想去看看。 季献民家住在东江边,门前有棵木棉树,老干横枝,雄姿英发。据说每到春天,木棉花 开,这树冠就成了燃烧的火焰山。 有同行来访,季献民忙迎出屋外。黄金开口便说,听说你的花种得很好,特来向你请教。 按照黄金的想法,若季献民不愿意,稍稍皱下眉头,他寒喧两句便走。毕竟有技艺的都怕外 露。 没想到季献民非常高兴,连说岂敢岂敢,今日你来得正好,晚上我有昙花盛开,正好一 起品赏。 季献民的花种在后院,有三四个屋地大小,木架上按品种分类,养的全是花。有幼苗, 有成品,有的正热热烈烈地开放。花香扑鼻。 黄金仔细嗅了嗅,这花香与他那里香得不一样。香得纯粹,甘甜。真是奇怪了。 再看昙花,黄金更为惊讶。有很多盆都是他家的,“黄金之花”标牌还在呢。季献民说, 这都是别人丢掉的,我捡回来重新修整。昙花期短,可它命长。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救花一命,它知感恩。 这高论,黄金第一次听说。晚上,季献民刷牙漱口、洗面洗手,清理好自身,才进入后 院.后院里没有灯,星月辉映,影影绰绰。黄金莫明地感到一阵心虚。 就这样赏花? 对。不过,你坐着,我还要做点事,来,看着这盆昙花,今晚她将为我们绽放。季献民 边说边拿出一管笛子来.黄金发现今晚要观赏的,正是从前他的昙花。 笛声响起,婉转悠扬,伴随习习凉风,如清水般掠过黄金心田。黄金不懂旋律,更不懂 诗文,但此刻,这如怨如慕的笛声让他觉得身心变空,身体在变轻盈,有一种想飘起来的感 觉。 醉了,还是晕了?黄金想不明白。他只想随着这笛声向上走,向上飘,最好能飘到云端 去,再也不回来。然而,笛声戛然而止。 昙花开了。 在月光的映照下,悄悄然,昙花的花蕾慢慢翘起。随着笛声的缠绵,昙花如同少女一般, 很害羞地将淡紫色的外色慢慢打开。一层层,一片片,有序地展现洁白芬芳的玉体。当花心 褪到最后一层时,忽地,满院飘香,如雪般的大花朵就这样猝不及防地绽放了。最让人惊奇 的是,每朵花片上都凝聚一滴晶莹的泪,在月光下闪着温润的光,并当着黄金的面滴落而下。 有的落到了黄金的膝盖上,沁人心脾的凉! 黄金彻底呆了。好久,他才醒悟过来。 月偏西,黄金告辞季献民回家。转身,他发现季献民家门口贴了副很显眼的对联: 相看何须尽解语 爱花最是惜花人 这联,进去时怎么没看到呢?黄金自言自语。 (选自《百花园》2018 年第 5 期) 5.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作者有意识地通过主人公的名字暗示其形象特点,取名“黄金”暗示他追求物质;取名“献 民”表明他追求精神境界。 B. 校长对古诗词很感兴趣,季献民是退休老师;但校长是故弄风雅,不懂装懂,目的是通 过对比衬托季献民的养花的技艺高超。 C. 标题“月下美人泪”中的“泪”至少有两层意味,其一是对黄金对昙花的践踏的一种无声的批 判;其二是对季献民对昙花的尊重的感激。 D. 小说最后,作者借黄金的自言自语,来暗示“黄金”在季献民家里收获了养花的技艺的精 髓。 6. “称得上高手的,总得有点绝活。”黄金的“绝活”体现在哪儿?请结合文章具体说明。 (6 分) 7. 王胡子认为黄金养花虽好,可比不过季献民。你从中悟出了哪些人生道理?请结合文意 分析。(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课外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汤显祖,字若士,临川人。(1)少善属文,有时名。张居正欲其子及第,罗海 内名士以佐之。闻显祖及沈懋学名,命诸子延致。显祖谢弗往,懋学遂与居正子嗣修 偕及第。显祖至万历十一年始成进士。授南京太常博士,就迁礼部主事。 十八年,帝以星变严责言官欺蔽,并停俸一年。显祖上言曰:“言官岂尽不肖, 盖陛下威福之柄潜为辅臣所窃,故言官向背之情,亦为默移。御史丁此吕首发科场欺 蔽,申时行(人名)属杨巍劾去之。御史万国钦极论封疆欺蔽,时行讽同官许国远谪 之。一言相侵,无不出之于外。于是无耻之徒,但知自结于执政。所得爵禄,直以为 执政与之。纵他日不保身名,而今日固已富贵矣。给事中杨文举奉诏理荒政,征贿巨 万。抵杭,日宴西湖,鬻狱市荐以渔厚利。给事中(官名)胡汝宁攻击饶伸,不过权 门鹰犬,以其私人,猥见任用。夫陛下方责言官(谏官)欺蔽,而辅臣欺蔽自如。夫 今不治,臣谓陛下可惜者四:朝廷以爵禄植善类,今直为私门蔓桃李,是爵禄可惜也。 群臣风靡,罔识廉耻,是人才可惜也。辅臣不越例予人富贵,不见为恩,是成宪可惜 也。陛下御天下二十年,前十年之政,张居正刚而多欲,以群私人,嚣然坏之;后十 年之政,时行柔而多欲,以群私人,靡然坏之。此圣政可惜也。乞立斥文举、汝宁, 诫谕辅臣,省愆(过错)悔过。”帝怒,谪徐闻(地点)典史。稍迁遂昌知县。ニ十 六年,上计京师,投劾归。又明年大计,主者议黜之。李维祯为监司,力争不得,竟 夺官。家居二十年卒。 显祖意气慷慨,善李化龙、李三オ、梅国桢。后显祖建言之明年,福建佥事李琯 奉表入都,列时行十罪,语侵王锡爵。言锡爵敢恣睢故时行益贪戾请并斥以谢天下帝 怒削其籍甫两月时行亦罢。 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 ( ) (3 分) A.言锡爵敢恣睢故/时行益贪戾/请并斥/ 以谢天下/帝怒/削其籍/甫两月/时行亦罢 B.言锡爵/敢恣睢故/时行益贪戾/请并斥以谢天下/帝怒/ 削其籍甫两月/ 时行亦罢 C.言锡爵敢恣睢/故时行益贪戾/ 请并斥以谢天下/帝怒/ 削其籍/甫两月/时行亦罢 D.言锡爵敢恣睢/故时行/ 益贪戾/请并斥/以谢天下/帝怒/削其籍甫两月/时行亦罢 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 ) (3 分) A.万历,是明神宗朱翊钧的年号,明朝使用此年号共 48 年,为明朝所使用时间最长的年 号。帝王年号纪年法是我国古代纪年法之一。 B.博士,古代学官名。六国时有博士,秦因之。汉武帝设置五经博士,唐有太学博士、算 学博士等,皆教授官。明清仍继之,稍有不同。 C.礼部,中国古代官署之一。北魏始置,隋朝以后为中央行政机构六部之一,掌管五礼之 仪制及学校贡举之法等。 D.出,被调出京城任官职。古代任免或调任官职的词语有很多,本文的黜、夺、罢与致仕、 致事、致政等表示免官。乞骸骨、乞归等表示辞官退休。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 分) A.汤显祖年轻时就擅长写文章,张居正非常想招致当时有名气的汤显祖陪其子读书。 B.汤显祖认为是皇帝赐予大臣们的权力为辅臣所窃,致使言官无所适从。 C.汤显祖认为不论是张居正还是申时行任宰相,都没有尽职,致使圣政可惜。 D.听了汤显祖的上言后,皇帝把申时行发配到徐闻任典史,后又调任遂昌任知县。 11.少善属文,有时名。张居正欲其子及第,罗海内名士以佐之。(翻译)(5 分) 12.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翻译)(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3~14 题。 汉水伤稼(并序) 【唐】许浑 此郡虽自夏无雨,江边多穑,油然可观。秋八月,天清日朗,汉水泛滥,人实为灾。轸 念疲羸,因赋四韵。 西北楼开四望通,残霞成绮月悬弓。 江村夜涨浮天水,泽国秋生动地风。 高下绿苗千顷尽,新陈红粟万廒空。 才微分薄忧何益,却欲回心学钓翁。 【注】《汉水伤稼》所写的是某年秋八月诗人在郢州(汉水北岸)任刺史经历的一次严重水 灾。 1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诗歌首联写出了汉水泛滥前“天清日朗”,一点迹象也没有,加之“自夏无雨”,故人们 放松警惕,毫无思想准备。 B.一夜之间,连天无际的洪水把郢州变成一片泽国,绿苗淹没殆尽,粮食转眼成空,损失 惨重。 C.诗歌颔联和颈联运用夸张手法,从直接描写的角度,准确写出了汉水之大、来势之猛。 D.整首诗对仗工整,风格苍凉悲壮,诗人运用现实主义笔法十分逼真地描摹了一幅汉水伤 稼图。 14.尾联包含了哪些思想情感,请作简要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5.(1)曹操在《短歌行》中引用《诗经》中的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两句来表 达自己对贤才的渴望,就如同女子对情人的思念一般热烈。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中,辛弃疾对百姓安于异族统治、忘却国耻的沉痛之 情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的景象描写中。 (3)《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强调只有每天省察自己,才会见识明达, 行为没有过错。 三、语言文字运用(13 分) 1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对酒当.歌(对) 绕树三匝.( 周、 圈 ) 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依次产生的 情况) B.烟涛微茫信.难求(实在) 低眉信.手续续弹(随意) 暮去朝来颜色..故 (容颜 ) C.惟觉.时之枕席(醒) 熊咆龙吟殷.岩泉(震动) 弟子不必..不如师(不需要) D.如听仙乐耳暂.明(暂时)势拔.五岳掩赤城 (超过 ) 秋月春风等闲..度(平常) 17.诗歌中的景物常隐含另一种意蕴,下列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3 分) A.曹操的《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这四句是来启 发天下贤才,不要三心二意,要善于择枝而栖,赶紧到自己这边来。 B.白居易的《琵琶行》中,“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是用船舫无声、江心泛 月这样的景色烘托赏乐时的心情,从而表现了琵琶女的高超技艺。 C.李清照的《声声慢》中,“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既是诗人眼中所见,也是诗人当时 自身的写照。 D.杜甫的《登高》中,“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一句,用能归之飞鸟反衬自 己漂泊他乡不得归的羁旅之愁。 18. 下列对课文的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拿来主义》通过细小的、人们熟悉的事物进行比喻来阐明抽象的道理,也是本文写作上 的一大特点。比如将文化遗产比作“大宅子”,将文化遗产中的糟粕比作“鸦片”,既能给人 以深刻的启示,又能使人得到艺术的愉悦。 B.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词的结尾处用一句“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词人以廉颇自 比,概括了自己一生的坎坷遭遇,又表现了词人有心杀敌报国,却力不从心的苦闷心情。 C.《故都的秋》中作者描写故都的秋景,详写故都旧院的秋,故都旧院在北平最具居家的代 表意义,它固有的清、静以及沧桑味,配合着北国自然的秋景,秋意也就更为浓烈与普遍。 D.《荷塘月色》中的《西洲曲》本是用来描写一个青年女子思念情人的痛苦,作者朱自清在 文章的结尾处借用它来表达对自己妻子的深深思念之情,委婉含蓄。 19. 下面是一封邀请函的初稿,其中有四处不得体的表达,请找出并作修改。(4 分) 尊敬的周阿根老师: 我们文学社寻思于 2020 年 12 月 26 日(周六)在“味之源”大酒店搞个对联创作研讨 会,想让您就对联创作的现状与发展聊聊高见,敬请拨冗出席。 顺祝健康! 扬州市广陵区红桥高级中学紫荆文学社 邀请人:杜子腾 2020 年 12 月 18 日 四、整本书阅读(15 分) 20.对《乡土中国》中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乡土社会实际上是熟人社会、礼俗社会,而现代社会是陌生人组成的社会、法理社会,两 者的人际交往原则有别。 B.“江西医生在南极种菜”、“中国维和部队在非洲种菜”,中国人喜欢种菜是因为“中国社 会是乡土性的,我们的民族是和泥土分不开的。”从深层次上也可看出“以土为生”是中国 精神之“根”。 C.我们的籍贯不是取自我们的父亲的,而是根据自己所生或所住的地方,所以我们可以说籍 贯没有受到血缘的影响。 D.中国古代传统结构中,每一家以自己为中心,周围划出一个“圈子”,凡是拉得上亲戚的都 包容得下。在乡下家庭可以很小,而有钱的地主可以大到像个小国。其根源是以宗法血缘为 依据的贵贱有序。 21.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里说,中国乡土社会的基层结构是“差序格局”,是一个“一 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请据此解释下面这个材料中的现象,不超过 100 字。(4 分) 一个捷克的留学生朋友,有一次跟我聊天,他小心翼翼地问我:“在中国,每个人都用 微信‘朋友圈’吗?”我告诉他,几乎每个人都在用。他皱着眉头一脸疑惑,表示“朋友圈” 的规则简直是不可思议的——因为它只能在朋友间可见,而且评论必须在互为好友的人之间 才可见。然后他举了 Facebook 的例子,说他更习惯于广场式的社交软件。 22.在《论语 ·卫灵公》中,孔子认为做人要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自己都不想做的,就 不要希望别人也能做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分) 23.在《呐喊》中,“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这句话出自_______________之口。“我 要什么就是什么,我欢喜谁就是谁。”出自_______________之口。(2 分) 24.《呐喊》中多篇小说都有关于“辫子”的重要情节,请举两例,写出作品的名称、主要 人物并简述相关情节。(4 分) 五、作文(60 分) 25.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惠书敬悉,迟复为歉!”古人懂得道歉,复信晚了要表示歉意;得罪了他人要负荆请 罪。懂得道歉,是一种美德,体现着君子风度;学会道歉,能够化解矛盾,补救错误。道歉 与羞耻心相关,与人的修养相连。然而在生活中有些人认为动不动道歉,太没面子;也有人 认为口头道歉意义不大,重要的是行动。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相关的经历和体验吗?请展开联想,写一篇记叙文...。要求:自选角 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参考答案 【答案】1. A 2. C 3. B 4. 采用总分结构,开篇提出网络小说呈现类型化形态的根本缘由、网络小说的创造性受到 漠视,接着阐述了网络小说类型化的根本缘由在于人类对各种生命情感的内在需求,最后阐 述应充分肯定网络小说的独创性。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 要求,如“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 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 A 项,“但从法律的角度看它不是抄袭,不应该受到法律惩戒”无中生有,原文材料一说 “‘融梗’究竟是不是抄袭?是否应该受到法律惩戒?这些疑问集中凸显网络文学生产传 播过程中有关原创与模仿的界定难题”,并没有说“从法律的角度看它不是抄袭,不应该受 到法律惩戒”。 故选 A。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分析概括内容要点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 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一项”或“两项”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材料相关 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 一进行比对。 A 项,“网络小说难以避免反复使用‘套路’和‘梗’,这导致网络小说创新性不足,网络 文学创作活力逐渐丧失”错误,材料一说“类型套路是网络文学的典型特征……在这样一种 创作机制之下,‘套路’和‘梗’的反复使用常难以避免”,但其目的是为了突出“抄袭” 无法容忍,需要保护写作者合法权益,并没有指出是“套路”和“梗”“导致网络小说创新 性不足,网络文学创作活力逐渐丧失”,选项无中生有。 B 项,“人们如果不缺少某种类型的生命情感体验,就不会通过阅读某种类型化的网络小说 来获得类似的情感体验”错误,材料二说“读者缺少或向往某种情感体验,就会去欣赏能提 供某种情感体验的‘类型小说’或‘类型电影’,在幻想中代入、融合故事主人公的情感体 验”,如果“不缺少”,还可能会因为“向往”而阅读类型化网络小说,获得情感体验。 D 项,“但也阻碍着网络小说独创性作品的产生”无中生有,材料二说“随着人类社会的变 迁,小说的类型不断被发明、扩展、更新,以创造人类情感体验的新天地……优秀的网络小 说受到追捧的原因,主要在于其类型定势之后,总是呈现出的作者个人的独创性。人类对于 新鲜事物的需求具有与生俱来、永难满足的本能,而情感体验的情景、方法却永远在求新求 变”可见,类型并未阻碍独创性作品的诞生,相反正被独创性发明、扩展、更新着。 故选 C。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 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 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 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材料二的观点是“类型化的网络小说……发生发展的根本缘由在于人类对各种生命情感的 内在需求”以及“网络小说的创造性”“应该予以充分的肯定”; A 项,是网络小说吸引读者的方式,与材料二的观点无关; B 项,是阅读者之所以会沉浸进虚拟故事中获取情感经验的原因,符合材料二的论述; C 项,是读者对网络文学作品的关注重点在“完成既有类型的接续和延展”,不符合材料二 中读者“缺少或向往某种情感体验,就会去欣赏能提供某种情感体验的‘类型小说’”的特 点; D 项,是保护网络文学的方式,与材料二的“肯定”网络文学的价值不一致。 故选 B。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行文思路以及归纳概括的能力。解答时,阅读全文,理清文本层次,依据作者 的行文思路去分析,看写作的先后顺序和内容间的关联,在文中找到题干信息,将相关内容 概括出来。 材料二第一段首先提出观点“络小说呈现类型化形态的根本缘由、网络小说的创造性则被漠 视”; 接着就分别从“根本缘由”和“网络小说的创造性”两方面论述,先指出“类型化的网络小 说,在大众读者的热情推动下不断成型,其发生发展的根本缘由在于人类对各种生命情感的 内在需求”“读者缺少或向往某种情感体验,就会去欣赏能提供某种情感体验的‘类型小 说’……在幻想中代入、融合故事主人公的情感体验,以达到心理的补偿、平衡与满足,产 生愉悦感,恢复积极的心态”; 最后指出“这些小说,创造了独特的生命、社会文明与宇宙景观,具有文本价值的独一性, 丰富了人类的想象力,应该予以充分的肯定”,即要肯定网络小说的独创性。 【答案】5 B 6. ①8 岁时,能准确判断学校校园墙角不适合种“白鹤仙”赢得校长的刮目 相看,可谓“绝活”。②养品种一般的蝴蝶兰,花蕊里包含着一只展翅欲飞的白鸽,栩栩如 生,可谓“绝活”。③黄金能让昙花在白天开放,并通过“嫁接”的方式,让昙花比别人的 开得艳,开得大,开得多,可谓“绝活”。④黄金搞嫁接,即便不是一类的花,也可以把它 们“嫁上”,可谓“绝活”。 7. ①人生更需要有精神追求。黄金养花是为了生活,而季献民是为了观赏;黄金养花是为了 卖给别人,而季献民养花不卖,只送人。②无私共享技艺不仅能促进技艺的提高而且也能给 自己和他人带来精神上的愉悦。黄金担心养花的技艺外露,而季献民是高兴地愿意和别人共 赏技艺。③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才是最美的。黄金养花是通过人工干预让昙花白天开放、 通过嫁接的方式改变花木本性、追求新奇;而季献民是顺应花木本性,赢得花儿的最美开放。 ④人生应懂得感恩,感恩身边的一切事物。黄金把养花当作谋生的手段、花木是其赚钱的工 具,不存在感恩;季献民尊重花木,认为花木有灵,懂得感恩。⑤要尊重并珍惜自己拥有的 事物。黄金养花不懂得尊重或爱惜花;而季献民则是用爱和珍惜在养花,是真正尊重并珍惜 花的人。 【解析】 【5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解答本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 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 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人物、语言、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B 项, “但校长是故弄风雅,不懂装懂,目的是通过对比衬托季献民的养花的技艺高超”理解有误。 “校长是故弄风雅,不懂装懂”说法想当然,文中校长和季献民不存在对比反衬关系。故选 B。 【6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此类概括题,可先在文中找到相关 的语句,然后通过摘取关键词的方法进行概括。题干要求分析黄金的“绝活”体现在哪儿, 可通过文中叙述黄金与一般人不同的地方进行概括。如(1)黄金一听,就说不行不行。这 玉簪不能种墙根,炕都会炕死。少儿雌黄,校长哪放在心上。果然种上不多久,这玉簪全都 晒死了。校长对黄金刮目相看。(2)轮到黄金出手,养的是蝴蝶兰。品种虽一般,可花蕊里 包含着一只展翅欲飞的白鸽!栩栩如生,绝了。(3)黄金能让昙花在白天开放。虽然都会, 然而都没黄金的昙花开得艳,开得大,开得多。(4)据王胡子说,黄金爱搞嫁接,不是一类 的花,也硬要把它们“嫁上”。概括的时候要简洁,突出“绝活”。 【7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作品意蕴、人文精神的发掘。题干要求分析王胡子 认为黄金养花虽好,可比不过季献民。你从中悟出了哪些人生道理?请结合文意分析。体会 文中蕴含的人生道理可从文中的具有总结性和感悟性的语句中去总结,也可通过具体的事情 去感悟人生道理。本文总结性具有感悟的句子不多,如“昙花期短,可它命长。救人一命, 胜造七级浮屠;救花一命,它知感恩”、“相看何须尽解语,爱花最是惜花人”表达了人生 应懂得感恩,感恩身边的一切事物的情感。黄金把养花当作谋生的手段、花木是其赚钱的工 具,不存在感恩;季献民尊重花木,认为花木有灵,懂得感恩。题干中的“王胡子认为黄金 养花虽好,可比不过季献民”暗含有两者比较的意思,所以可从季献民和黄金所做的事情, 通过对比感悟人生。如(1)文中说季献民“养的花不卖,只送人。送人也看对象”,而黄 金养花是为了生活,两相比较可得出人生更需要有精神追求。(2)“按照黄金的想法,若季 献民不愿意,稍稍皱下眉头,他寒喧两句便走。毕竟有技艺的都怕外露。没想到季献民非常 高兴,连说岂敢岂敢,今日你来得正好,晚上我有昙花盛开,正好一起品赏”这件事比较可 知,黄金担心养花的技艺外露,而季献民是高兴地愿意和别人共赏技艺。(3)“晚上,季献 民刷牙漱口、洗面洗手,清理好自身,才进入后院.后院里没有灯,星月辉映,影影绰绰”、 “季献民边说边拿出一管笛子来”可见季献民尊重并珍惜自己拥有的事物。黄金养花不懂得 尊重或爱惜花;而季献民则是用爱和珍惜在养花,是真正尊重并珍惜花的人。(4)“季献民 说,这都是别人丢掉的,我捡回来重新修整”、“黄金发现今晚要观赏的,正是从前他的昙 花”、“当花心褪到最后一层时,忽地,满院飘香,如雪般的大花朵就这样猝不及防地绽放 了” 季献民为昙花所做的这些事,可见其顺应、尊重自然,所以顺应自然规律开出的花才 是最美的。而黄金养花是通过人工干预让昙花白天开放、通过嫁接的方式改变花木本性、追 求新奇。还可有其他感悟,言之成理亦可。 8.答案:C(言锡爵敢恣睢,故时行益贪戾,请并斥以谢天下。帝怒,削其籍。甫两 月,时行亦罢。) 9.答案:D(致仕、致事、致政是表示辞官或退休。) 10.答案:D(“皇帝把申时行发配到徐闻任典史”错。应是把汤显祖谪贬 为徐闻典史。) 11.(1)年轻的时候擅长写文章,在当时很有名气。张居正想让自己的孩 子科举中选(意思相近即可),于是搜寻天下有名气的学士帮助他儿子准 备科举考试。(“属文、时名、及第、罗、佐”各 1 分) 12 于是创作了这首七言诗,作歌来送给她,总共六百一十六个字,命名为 《琵琶行》(“因为,歌,凡、言、命”各一分) 【参考译文】汤显祖,字若士,临川人。年轻的时候擅长写文章,在当时 很有名气。张居正想让自己的孩子科举中选,于是搜寻天下有名气的学士 帮助他儿子准备科举考试。听说汤显祖和沈懋学的名气很大,于是让他的 孩子去邀请来。汤显祖谢绝不去,懋学于是和张居正的儿子一起读书治学, 一同科考中选。汤显祖到万历十一年オ考取了进士。被授予南京太常博士 的官职,升任礼部主事。万历十八年,皇帝因为(谏官没有从接连发生的) 日蚀星变上预测出灾祸,严责谏官欺骗蒙蔽圣上,并罚停止俸禄一年。汤 显祖上言说:“谏官难道都是没有才德吗?是皇帝威福权力暗中被辅臣窃取, 所以谏官拥护和反对的态度也暗中动摇(无所适从)。御史丁此吕首先揭发 考场舞弊,申时行嘱托(属:委托;嘱咐)杨巍弹劾罢免了他。御史万国钦 极力表奏边疆欺蒙之事,申时行又暗示同官许国把他贬谪到很远的地方。 一旦言论冒犯(侵:冒犯),(京官)没有不被外放出任地方官的。于是那 些无耻之人,只知道自己与那些主持政事的人勾结。所得到的爵位俸禄, 也只认为是主持政事的人给的(直:只,只是)。就算以后家身名气不在, 但是如今也一定已经大富大贵了(固:一定)。給事中杨文举奉皇上旨意 治理荒废的政事,却沿途征收贿赂巨万。到达杭州,每天在西湖设宴,在 诉讼案件、荐举人才方面进行买卖交易来掠取优厚的利益(鬻:卖;狱: 诉讼案件)。给事中胡汝宁攻击饶伸,也不过是权贵人家的爪牙,因为是 他们的家臣,オ得以随意被任用(猥:随便,苟且。《陈情表》猥以微贱, 当侍东宫。猥:谦词,鄙贱的意思。)。陛下方才责备谏官欺骗蒙蔽,然 而辅臣们更是放任欺骗蒙蔽。如果现在不治理的话,我认为陛下会有四点 可惜之处:朝廷用官爵厚禄培养有用的人,如今却只是为那些权贵培养门生 (蔓:繁衍,滋生),这是官爵厚禄的可惜之处;大臣们随风一边倒向他们, 不识廉耻,这是人オ的可惜之处;辅政大臣不违背先例给予人富贵,人不被 施以恩惠,这是既定的法令的可惜之处。陛下治理天下二十年,前十年的 政事,张居正强硬并且私欲多,与有权势的亲朋私交聚结在一起(私人: 有权势人的亲朋、私交),喧扰不宁,败坏朝政;后十年的政事,申时行软 弱而私欲多,也是与有权势的亲朋私交聚结在一起,使大臣倒向他们跟从 他们,败坏了朝政。这些是圣上政事的可惜之处。请求圣上立刻斥责杨文 举、胡汝宁,特此诏告其他辅政大臣,反省、悔改过失。”(愆:罪过, 过失。同《窦娥冤》: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念窦娥身首不完全。《氓》: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愆:延误,失误。)皇上大怒,把汤显祖谪贬为徐 闻典史。后来又逐渐升为遂昌知县。万历二十六年,汤显祖趁任满赴京考 核的机会,呈递弹劾自己的状文,回去了。第二年又考核政绩,主事者讨 论罢免他。李维祯担任监司,极力争取没能保住,最终削夺了他的官籍。 汤显祖返家居住了二十年后去世。 汤显祖志气刚正不阿,与李化龙、李三オ、梅国祯交好。汤显祖献上谏言 的第二年,福建佥事李琯送表入京,列举申时行的十条罪行,言语冒犯了 王锡爵。说王锡爵敢暴戾狂妄任意胡为,所以申时行就更加贪婪跋扈。请 一并斥责以谢罪天下。皇帝大怒,削去他的官籍。刚两个月,申时行也被 罢免。 13.C(“从直接描写的角度”不正确,应是“从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的角度”) 14.①“忧何益”,表达了作者对水灾给百姓带来的苦难感到十分担忧、同情; ②“才微分薄”,表达了作者为自己面对现实无能为力而深感自责与无奈; ③“却欲回心学钓翁”,表达了作者想要辞官归隐的想法。 15.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 佛狸祠下 一片神鸦社鼓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矣而行无过 16.B.(A 项“次第”为“光景,情形”C 项“不必”为“不一定”D 项“暂”为“忽然, 一下子”) 17.D(“鸟飞回”并不是指“归鸟”,而是指鸟在疾风中飞舞盘旋) 18.C. (A. “鸦片”比喻文化遗产中既有害又有益的一类事物。B. “力不从心的苦闷心情” 的说法明显错误。作者借廉颇自比,充分体现了自己还有足够的实力报国。D.《荷塘月色》 中没有对妻子的思念,妻子就在身边。)( 19【答案】①将“寻思”改为“决定”;②将“搞个”改为“举办”;③将“让”改为“恭 请”;④将“聊聊”改为“发表”。 【解析】【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 ①“寻思”是口语,不符合语体要求;另外,“寻思”的意思是“思索、考虑”,而材料中 “于 2019 年 9 月 21 日在圣地大酒店搞个民间文学理论报告会”是已经定下来的事,故应改 为“决定”。 ②“搞个”是口语,意思是“举办一个”,不符合邀请函语体要求,应改为“举办”。 ③“让”是口语,材料中用来邀请教授参加会议,对教授不够尊重,且不符合邀请函语体要 求,应改为“恭请”。 ④“聊聊”是口语,就是“谈一谈”的意思,材料中用来指教授的发言,不得体,当改为“发 表”。 【点睛】语言得体一般有两种,一是文体得体,即文章或话语要符合文体的要求,主要表现 为要符合文体的特殊格式和语言要求,比如口语中一般不要用文言词语等。一是语体得体注 意说话人的身份、场合,主要表现为用语的褒贬、谦敬词语运用的的当等。 20.C (我们的籍贯是取自我们的父亲的,并不是根据自己所生或所住的地方,而是和 姓一般继承的,那是“血缘”,所以我们可以说籍贯只是“血缘的空间投影”。 21.示例:朋友圈就是“差序格局”的社会结构,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 中心”。微信正是如此,当我们发了一条朋友圈之后,这种影响力便由内而外扩散到我 们的圈子中,我们以自己为中心而与朋友互动。(4 分) 2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 分) 23,夏瑜 阿 Q 24.(1)《阿 Q 正传》,假洋鬼子,用手杖打阿 Q;阿 Q,盘辫参加革命被阻止;(2)《风波》, 七斤,因为进城被革命党剪辫,后闻听皇帝又要坐龙庭而心生恐慌,后发现时虚惊一场;(3 分)赵七爷,听到复辟就放下辫子耀武扬威,事情过去就盘起辫子(3)《头发的故事》,N 先生,因为剪辫而遭致责骂,直到第一个“双十节”后。(答对两点即可,每点 2 分) 【答案】例文: 学会道歉 漆黑的天际没有一颗星星,令这无月的晚上更暗淡,令我的心更黯然。 我在这格子里写上真心的字句给他——爸爸。回想起当天我的任性而令他担心,我确实 是不该。还记得那天,“啊!差不多十点钟了!我要走了,否则回到家一定挨骂。”但听到 她们欢乐的笑声,热闹的喧哗声,我真有点舍不得。玩得忘形的我,已把一切的忧虑抛诸脑 后。 凌晨四时,我拖着疲倦的身躯和颤抖的心回家,一踏进屋里的时候,我已看见爸爸呆呆 地看着布满雪花的“公仔箱”。他没有看我一眼,只说了一句话“好自为之”,便转身走了。 但我察觉到在他疲倦的愁容上隐约有两行泪痕,而且他的双眼满布红筋,他真的生气了。 自此之后,爸爸没有以往般和蔼,他除了必要的话会对我说之外,他没有再对我说过什 么。我从没有看过爸爸如此生气,更没有看过他因生气而流下男儿泪。 我竭力地从回忆中清醒过来,用心地完成道歉书,比做家庭作业时更用心。一会儿,我 小心翼翼地折好道歉信,轻轻放在爸爸的床边。看到他花白胡子夹着几条皱纹,岁月痕迹深 深烙印在他的倦容上,这时我终于清楚地看到爸爸的脸,终于清楚地知道爸爸的劳苦,终于 清楚地爸爸对我的关心。 “爸爸,对不起!”这是我衷心的话。 道歉两字在我内心是一个陌生而又抽象的词语,在我脑海里没有一点做错了事要向别人 道歉的意识,直至那一天,我终于发现向别人道歉的重要性。 我的好友来电说:“明天是我的生日,你可否抽空到我家和我庆祝生日?”我当时一口 答应了她。但到了那天我却竟然忘记了那件事,还约了朋友到别处。结果害她白等了一场, 后来她把我骂了一顿,我还假装不知情,不肯认错。后来我一直没有向她道歉。到了她向我 道别时,我也没有讲句“对不起”。临行时她对我说:“你要记着,得罪别人,一定要向人 道歉,否则你会后悔,你身边的人会离你而去。” 当时我就像如梦初醒般,发觉其实讲一句道歉的说话并不是很难。但如果吝啬不说的话, 后果可能很严重。其实“道歉”是一种美德,是认错的行为。得罪了他人,即是负了别人, 应该向人道歉,不论小事或者大事,向好友或者亲人,都应该因错道歉。当我眼看着她的离 去才明白,做人必定要懂得道歉,否则身边的人必定离我而去。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这是一则材料作文,材料的中心话题是“道歉”。材料从正反两个方面呈现了要道歉与不要 道歉的理由。写作时要综合考虑,并联系实际。写作思路一:歉意于口,修养于行。“良言 一句三冬暖”,美德浸润人心,纠纷休止于真情,修养内化于行。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道 歉的文明美德。写作思路二:懂得道歉,真情自显。一句真诚的道歉,展现了谦谦君子风度; 展现了廉颇负荆请罪、刎颈之交的大国将领气概;彰显了汉武帝“轮台罪己,靡费天下”的 贤君圣主风范。写作思路三:不懂道歉,歧路亡羊。在日常生活中,因为不肯道歉,我们失 去了抚平受伤心灵创伤的机会;因为不肯道歉,我们失去了认识错误,改正错误,提高自我 的机会;因为不肯道歉,我们还失去了挽回和改善自己形象的机会;因为不肯道歉,我们甚 至把小事闹大,把简单事变复杂,损失了更多的财富、时间乃至失去生命。学生可以根据材 料进行联想,写记叙文。 参考立意: (1)学会道歉,是一个重要的社会技能; (2)道歉要真诚,方显君子之风; (3)道歉需要勇气; (4)道歉重塑完美自我。 可用素材: (1)心学大师王阳明讲过,要在真诚恻怛。耳熟能详的一句“对不起”可能会起些作用, 也有可能不能让道歉的诚意径入对方走心处。可否辅之以真切的微笑?可否以暖心的文字来 化解误会?可否以一个真诚的约定来一扫积霾。将心比心,感同身受,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我相信,道歉并辅之以真诚,一定能催开最美的花朵。 (2)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在建校 120 周年纪念大会上,将“鸿鹄”的“鹄”错念成“hào”, 引起了广泛关注。翌日,林建华迅即在北大未名 BBS 上发表致歉信,坦言自己“不是一个完 美的人”。林校长公开认错,知错就改,赢得众多网友肯定:知错认错,有君子之风。 (3)何为君子之风?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 皆仰之。”林校长读错字,是“人皆见之”;及时认错致歉,则“人皆仰之”,反成美谈。 (4)明朝首辅大臣徐阶,职务高,学问大,望重朝野。可是,有一次他当主考官,见到一 个考生用了“颜苦孔之卓”之典,他顿觉眼生,百思不得其出处。遂批上两字:“杜撰”。 然后,“置四等”,等于是不及格。后来考生解释说,此典出自《杨子法言》,一查,果然 如此。徐阶连忙从太师椅上站起来作揖认错:“本道不幸科第早,未曾读得此书,承教了!” 然后“改置一等。”徐阶当众认错,并没丢面子,反而使“众情大服”。 (5)1998 年冬季,学者季羨林在《新民晩报》发表《漫谈皇帝》一文说:“生长于高墙宫 院之内,养于宫女宦官之手,对外面的社会和老百姓的情况,有的根本不知道,或者知之甚 少,因此才能产生陈叔宝‘何不食肉糜’的笑话。”未几,学者钟叔河就撰文指出季羡林的 错误:“笑语的主角是司马衷而非陈叔宝。这两个皇帝年代相差多年,中间还隔了东晋、宋、 齐、梁、陈。”很快,季羡林公开表示说:“我错了,感谢批评。”钟叔河认真纠错而没有 嘲讽,季羨林诚恳认错而没有辩解,演绎出一段文坛佳话。 (6)原中央党校教育长宋振庭,也是著名杂文家,博览群书,学问不小。由于他不是科班 出身,没有接受过严谨的文字训练,也偶有文字错误。他曾长期把造诣的“诣”读成(zhǐ), 到了中央党校工作后,他常和一些教授交往,人家看他没有架子,虚心请教,就对他说,你 那个造诣的可能读错了。他后来专门在全校大会上公开认错,并引申出一个道理:职务高不 等于水平高,名气大不等于学问大。宋振庭这种虚怀若谷的坦诚态度,赢得了很多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