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20届高三9月月考物理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20届高三9月月考物理试题

‎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物理科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其中1-7小题为单选题,8-12小题为多选题,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一粒石子和一泡沫塑料球以相同初速度同时竖直向上抛出,泡沫塑料球受到的空气阻力大小与其速度大小成正比.忽略石子受到的空气阻力,石子和塑料球运动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其中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 ‎【答案】D ‎【解析】‎ 忽略石子受到的空气阻力,石子只受重力,加速度恒为g,v-t图象是向下倾斜的直线.对于泡沫塑料球,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上升过程有,下降过程有,又,得,则上升过程中,随着v的减小,a减小;,则下降过程中,随着v的增大,a减小;所以a不断减小,方向不变,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 ‎2.某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速度由v0变为(k>l),位移大小为x。则在随后的4t内,质点的位移大小为 A. B. C. D. ‎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目已知条件可以做出以下图形 ‎ ‎ 由v-t图象所围成的面积为位移可得,用时t的位移为;5t时间内的位移为  ,因此,所以,即随后4s内的位移为 ,故A正确,BCD错误。‎ ‎3. 如图所示,用一轻绳将光滑小球P系于竖直墙壁上的O点,在墙壁和球P之间夹有一矩形物块Q,P、Q均处于静止状态,现有一铅笔紧贴墙壁从O点开始缓慢下移,则在铅笔缓慢下移的过程中( )‎ A. 细绳的拉力逐渐变小 B. Q将从墙壁和小球之间滑落 C. Q受到墙壁的摩擦力逐渐变大 D. Q受到墙壁的弹力逐渐变大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对P分析,P受到重力、拉力和Q对P的弹力处于平衡,设拉力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根据共点力平衡有:拉力,Q对P的支持力 ‎.铅笔缓慢下移的过程中,θ增大,则拉力F增大,Q对P的支持力增大;对Q分析知,在水平方向上P对Q的压力增大,则墙壁对Q的弹力增大,在竖直方向上重力与摩擦力相等,所以Q受到的摩擦力不变,Q不会从墙壁和小球之间滑落,故D正确.‎ 考点:考查了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名师点睛】在处理共点力平衡问题时,关键是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然后根据正交分解法将各个力分解成两个方向上的力,然后列式求解,如果物体受到三力处于平衡状态,则可根据矢量三角形法,将三个力移动到一个三角形中,然后根据角度列式求解 ‎4.如图所示,在同一竖直线上有A、B两点,相距为h,B点离地高度为H。现从A、B两点分别向P点安放两个光滑的固定斜面AP和BP,并让两个小物块(可看成质点)从两斜面的A、B点同时由静止滑下,发现两小物块同时到达P点,则 A. OP间距离为 B. OP间距离为 C. 两小物块运动到P点速度相同 D. 两小物块的运动时间均为 ‎【答案】A ‎【解析】‎ ‎【分析】‎ 物块沿光滑斜面下滑,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求出下滑的加速度,用底边OP的长度表示斜面的长度,运用运动公式求解时间关系式,由于时间相等,则可找到边长时间的关系;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判断物块滑到P点的速度关系;对比自由落体运动的时间判断选项D.‎ ‎【详解】AB.设斜面的倾角为θ,则物体下滑的加速度为a=gsinθ,设OP的距离为x,则 ‎,因两物体在斜面上下滑的时间相等,则sinθcosθ相等,由图可知:,解得,选项A正确,B错误;‎ C.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mgH1=mv2可知,两物块开始下落的高度H1不同,则下落到底端的速度不同,选项C错误;‎ D.是物体从A点做自由落体运动到O点的时间,可知两小物块的运动时间均大于,选项D错误;‎ 故选A.‎ ‎5.如图所示,倾角为α的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斜面上有两个质量均为m的小球A、B,它们用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相连接,现对A施加一个水平向右大小为的恒力,使A、B在斜面上都保持静止。如果斜面和两个小球的摩擦均忽略不计,此时弹簧的长度为L,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弹簧的原长为 B. 斜面的倾角为α=‎ C. 撤掉恒力F的瞬间小球B的加速度为0‎ D. 撤掉恒力F的瞬间小球A的加速度为0‎ ‎【答案】C ‎【解析】‎ ‎【详解】AB.对小球B进行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可得 kx=mgsinα 解得:‎ 所以弹簧的原长为 对小球A进行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可得:‎ Fcosα=mgsinα+kx 解得:‎ 故AB错误;‎ C.撤掉恒力F的瞬间,弹簧弹力不变,B球所受合力不变,B球的加速度为零,故C项正确;‎ D.撤掉恒力F的瞬间,对A进行受力分析,可得 mgsinα+kx=maA 小球A此时的加速度 aA=g 故D错误。‎ ‎6.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A、mB的A、B两物块紧靠在一起放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两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用始终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恒力F推A,使它们沿斜面匀加速上升,为了减小A、B间的压力,可行的办法是(  )‎ A. 减小倾角θ B. 减小B的质量 C. 减小A的质量 D. 换粗糙程度小的斜面 ‎【答案】B ‎【解析】‎ ‎【详解】设摩擦因数为μ,对AB整体受力分析有:‎ ‎ ‎ 对B受力分析有:‎ 由以上两式可得:‎ ‎ ‎ 可知,为使FAB减小,应减小推力F,增加A的质量,减小B的质量。‎ A.减小倾角θ,与分析不符,故A项错误;‎ B.减小B的质量,与分析相符,故B项正确;‎ C.减小A的质量,与分析不符,故C项错误;‎ D. 换粗糙程度小的斜面,与分析不符,故D错误。‎ ‎7.如图所示,一固定杆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将一质量为m1的滑块套在杆上,通过轻绳悬挂一个质量为m2的小球,杆与滑块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若滑块与小球保持相对静止以相同的加速度a一起运动,此时绳子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β,且θ<β,则滑块的运动情况是(  )‎ A. 沿着杆加速下滑 B. 沿着杆加速上滑 C. 沿着杆减速下滑 D. 沿着杆减速上滑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把滑块和球看做一个整体受力分析,沿斜面和垂直斜面建立直角坐标系得,若速度方向向下,则沿斜面方向:(m1+m2)gsinθ-f=(m1+m2)a 垂直斜面方向:FN=(m1+m2)gcosθ 摩擦力:f=μFN 联立可解得:a=gsinθ-μgcosθ,‎ 对小球有:若θ=β,a=gsinβ 现有:θ<β,则有a>gsinβ 所以gsinθ-μgcosθ>gsinβ gsinθ-gsinβ>μgcosθ 因θ<β,所以gsinθ-gsinβ<0,但μgcosθ>0‎ 所以假设不成立,即速度的方向一定向上.由于加速度方向向下,所以物体沿杆减速上滑,故D正确.‎ 故选D.‎ 考点: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名师点睛】分析多个物体的受力时,一般先用整体法来求得共同的加速度,再用隔离法分析单个物体的受力,求得物体的受力情况,本题就是典型的应用整体隔离法的题目。‎ ‎8.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科学家们采用了许多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下列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 质点体现了等效替代的思想 B. 利用速度-时间图像求位移运用了微元法 C. 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采用了控制变量法 D. 牛顿第一定律是利用逻辑思维对事实进行分析的产物,能用实验直接验证 ‎【答案】BC ‎【解析】‎ ‎【详解】A.质点是采用的是理想模型法,故A错误;‎ B.速度一时间图象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时,取时间很短,则当作匀速直线运动,从而从通过“微元”分析整体,使用了微元法,故B正确;‎ C.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三者关系的实验中,应用了控制变量法,控制其中一个量不变,确定另两量的关系,故C正确;‎ D.牛顿第一定律是利用逻辑思维对事实进行分析的产物,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故D错误。‎ ‎9.甲、乙两辆小汽车(都可视为质点)分别处于同一条平直公路的两条平行车道上,开始时(t=0)乙车在前甲车在后,两车间距为x 0. t=0甲车先启动,t=3s时乙车再启动,两车启动后都是先做匀加速运动,后做匀速运动,v-t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车加速过程,甲的加速度比乙大 B. 若x0=80m,则两车间间距最小为30m C. 若两车在t=5 s时相遇,则在t=9s时再次相遇 D. 若两车在t=4s时相遇,则在t=1 0s时再次相遇 ‎【答案】BC ‎【解析】‎ A、图像中的斜率表示加速时的加速度的大小,从图像上可以看出乙的加速度大于甲的加速度,故A错误;‎ B、速度相等时两者之间的位移有最小值,从图像上可以看出甲运动过的位移为 ,而乙运动过的位移为: ,则甲乙之间的距离为 ,故B正确;‎ C、若两车在t=5 s时相遇,从图像上可以看出5-9s内甲乙运动过的位移相等,所以甲乙在t=9s时会再次相遇,故C正确;‎ D、若两车在t=4s时相遇,从图像上可以看出4-10s内甲乙运动过位移不相等,则在t=1 0s时不会再次相遇,故D错误;‎ 故选BC 点睛:本题考查了对v-t图像的理解,知道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以及知道图像包围的面积代表物体运动过的位移,结合图像解题可以达到事半功倍 ‎10.如图所示,竖直杆固定在木块C上,两者总重为20N,放在水平地面上。轻细绳a连接小球A和竖直杆顶端,轻细绳b连接小球A和B,小球B重为10N。当用与水平方向成30°角的恒力F作用在小球B上时,A、B、C刚好保持相对静止且一起水平向左做匀速运动,绳a、b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恒为30°和60°,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力F的大小为10N B. 地面对C支持力大小为40N C. 地面对C的摩擦力大小为10N D. A球重为10N ‎【答案】AD ‎【解析】‎ ‎【详解】AD、以B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水平方向受力平衡,有:,解得:,竖直方向受力平衡,则有:,解得:,以A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竖直方向上有:,水平方向:,联立得:,即A球重为10N,故AD正确;‎ BC、以ABC整体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水平方向:,竖直方向:,解得:N=35N,故BC错误。‎ ‎11.三角形传送带以1m/s的速度逆时针匀速转动,两边的传送带长都是2m且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均为。现有两个小物块A、B从传送带顶端都以1m/s的初速度沿传送带下滑,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都是0.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块A先到达传送带底端 B. 物块A、B同时到达传送带底端 C. 物块A、B到达底端时的速率相同 D. 物块A、B在传送带上的划痕一样长 ‎【答案】BC ‎【解析】‎ ‎【详解】AB.对A,因为 A物体所受摩擦力沿斜面向上,A物体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所受摩擦力沿斜面向上,也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两物体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初速度大小相等、加速度大小相等、位移大小相等,则运动的时间相等,故A错误,B正确;‎ C.由于两物体的加速度大小相等,运动时间也相等,由公式,所以物块A、B到达底端时的速率相同,故C项正确;‎ D.对A,划痕的长度等于A的位移减传送带的位移,以A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由运动学公式,得运动时间为:‎ 所以皮带运动的位移为 x=vt=1m 所以A对皮带的划痕为 对B,划痕的长度等于B的位移加上传送带的位移,B对皮带的划痕为 ‎△x2=(2+1)m=3m 所以划痕之比为1:3,故D项错误。‎ ‎12.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楔形物块a,其斜面上有一小物块b,b与平行于斜面的细绳的一端相连,细绳的另一端固定在斜面上.a与b之间光滑,a和b以共同速度在地面轨道的光滑段向左运动.当它们刚运行至轨道的粗糙段时可能正确的是 A. 绳的张力减小,斜面对b的支持力不变 B. 绳张力增加,斜面对b的支持力减小 C. 绳的张力减小,地面对a的支持力不变 D. 绳的张力增加,地面对a的支持力减小 ‎【答案】C ‎【解析】‎ ‎【详解】在光滑段运动时,物块a及物块b均处于平衡状态,对a、b整体受力分析,受重力和支持力,二力平衡;‎ 对b受力分析,如图,受重力、支持力、绳子的拉力,‎ 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Fcosθ-FNsinθ=0 ①;‎ Fsinθ+FNcosθ-mg=0 ②;‎ 由①②两式解得:F=mgsinθ,FN=mgcosθ;‎ 当它们刚运行至轨道的粗糙段时,减速滑行,系统有水平向右的加速度,此时有两种可能;‎ ‎①物块a、b仍相对静止,竖直方向加速度为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到:‎ Fsinθ+FNcosθ-mg=0 ③;‎ FNsinθ-Fcosθ=ma ④;‎ 由③④两式解得:F=mgsinθ-macosθ,FN=mgcosθ+masinθ;‎ 即绳的张力F将减小,而a对b的支持力变大;‎ 再对a、b整体受力分析竖直方向重力和支持力平衡,水平方向只受摩擦力,重力和支持力二力平衡,故地面对a支持力不变.‎ ‎②物块b相对于a向上滑动,绳的张力显然减小为零,物体具有向上的分加速度,是超重,支持力的竖直分力大于重力,因此a对b 的支持力增大,斜面体和滑块整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也是超重,故地面对a的支持力也增大.‎ 综合上述讨论,结论应该为:绳子拉力一定减小;地面对a的支持力可能增加或不变;a对b的支持力一定增加;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二、实验题:共14分,每空2分 ‎13.某同学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并测定弹簧的劲度系数。‎ 主要实验步骤如下:将待测弹簧的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然后将毫米刻度尺竖直放在弹簧一侧,并使弹簧另一端的指针恰好指在刻度尺上。当弹簧自然下垂时,指针的指示值记作;弹簧下端挂一个砝码时,指针的指示值记作;弹簧下端挂两个砝码时,指针的指示值记作……;挂七个砝码时,指针的位置如图所示,指针的指示值记作。‎ 已知每个砝码的质量均为50g,测量记录表:‎ ‎(1).实验中,的值还未读出,请你根据上图将这个测量值填入记录表中_________。‎ ‎(2).为充分利用测量数据,该同学将所测得的数值按如下方法逐一求差,分别计算出了四个差值:,,,。根据以上差值,可以求出每增加50砝码的弹簧平均伸长量。用、、、表示的式‍子为_________________。‎ ‎(3).计算弹簧的劲度系数__________。(取9.8)‎ ‎【答案】 (1). 14.05 (14.03~14.07) (2). (3). 28‎ ‎【解析】‎ ‎【详解】(1).毫米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为1mm,估读到0.1mm,L7的读数为14.05mm (14.03~14.07).‎ ‎(2).根据各个差值,可以求出每增加50g砝码的弹簧平均伸长量△L.△L用d1、d2、d3、d4表示的式子为.‎ ‎(3).根据胡克定律有m0g=kL,利用数据可求得.‎ ‎【点睛】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对于实验问题,我们要充分利用测量数据求解可以减少误差.‎ ‎14.为了探究物体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甲、乙两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M为带滑轮的小车的质量,m为砂和砂桶的质量,m0为滑轮的质量.力传感器可测出轻绳中的拉力大小.‎ ‎(1) 实验时,一定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 A.用天平测出砂和砂桶的质量 B.将带滑轮的长木板右端垫高,以平衡摩擦力 C.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打出一条纸带,同时记录力传感器的示数 D.为减小误差,实验中一定要保证砂和砂桶的质量m远小于小车的质量M.‎ ‎(2) 甲同学在实验中得到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两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已知打点计时器采用的是频率为50 Hz的交流电,根据纸带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为___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 甲同学以力传感器的示数F为横坐标,加速度a为纵坐标,画出的a-F图象是一条直线,图线与横坐标的夹角为θ,求得图线的斜率为k,则小车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 A. B. -m0 C.-m0 D. ‎ ‎(4) 乙同学根据测量数据作出如图所示的a-F图线,该同学做实验时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 ‎【答案】 (1). BC (2). 2.00 (3). C (4). 没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够 ‎【解析】‎ ‎【详解】(1)本题拉力可以由传感器测出,不需要用天平测出砂和砂桶的质量,也就不需要使小桶(包括砂)的质量远小于车的总质量,故AD错误;实验时需将长木板右端垫高,以平衡摩擦力,故B正确;实验时,小车应靠近打点计时器,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需记录传感器的示数,故C正确.‎ ‎(2)根据,运用逐差法得.‎ ‎(3)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则,a-F图象的斜率,则小车的质量 ‎,故C正确.‎ ‎(4)当F不等于零,加速度a仍然为零,可知实验中没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够.‎ ‎【点睛】解决实验问题首先要掌握该实验原理,了解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数据处理以及注意事项,小车质量不变时,加速度与拉力成正比,对a-F图来说,图象的斜率表示小车质量的倒数.‎ 三、计算题:共38分 ‎15.为备战石室中学第 43 届运动会,某同学在直跑道训练短跑。某次训练可以简化为以下过程:从起点 A 位置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 AB 段加速后,进入到 BC 段的匀速跑阶段,到达 C 位置时总共用时 t 秒,已知: AB 段长为 L1、 BC 段长为 L2。 求:‎ ‎(1)该同学在 BC 段的速度大小;‎ ‎(2)该同学在 AB 段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 ‎【答案】(1)(2)‎ ‎【解析】‎ ‎【详解】(1)设在BC段的速度为v,AB段运动的时间为t1,BC段运动的时间为t2‎ 加速阶段:L1=‎ 匀速阶段:L2=vt2 ‎ 又:t=t1+t2‎ 联立以上三式解得v=;‎ ‎(2)设AB段的加速度为a,则有:v2=2aL1‎ 联立得:a=‎ ‎【点睛】(1)匀速阶段的时间加上匀加速阶段的时间为总时间,匀速阶段的时间可用位移除以速度表示,匀加速阶段的时间可用位移除以平均速度表示,这样可求出速度;‎ ‎(2)在AB段根据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公式v2=2ax,就可求解出加速度.‎ ‎16.某校举行托乒乓球跑步比赛,赛道为水平直道,比赛距离为x.比赛时,某同学将球置于球拍中心,以大小为a的加速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速度达到v0时,再以v0做匀速直线运动跑至终点.整个过程中球一直保持在球拍中心不动.比赛中,该同学在匀速直线运动阶段保持球拍的倾角为θ0,如图所示.设球在运动中受到的空气阻力大小与其速度大小成正比,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不计球与球拍之间的摩擦,球的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 ‎(1)求空气阻力大小与球速大小的比例系数k;‎ ‎(2)求在加速跑阶段球拍倾角θ随速度v变化的关系式;‎ ‎【答案】(1) (2)‎ ‎【解析】‎ ‎【详解】(1) 在匀速运动阶段,有 mgtanθ0=kv0‎ 得:‎ ‎(2) 加速阶段,设球拍对球的支持力为N′,有 N′sinθ-kv=ma N′cosθ=mg 解得:‎ ‎ ‎ ‎17.如图所示,一足够长木板在水平粗糙面上向右运动。某时刻速度为v0=2m/s,此时一质量与木板相等的小滑块(可视为质点)以v1=4m/s的速度从右侧滑上木板,经过1s两者速度恰好相同,速度大小为v2=1m/s,方向向左。重力加速度g=10m/s2,试求:‎ ‎(1)木板与滑块间的动摩擦因数μ1‎ ‎(2)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 ‎(3)从滑块滑上木板,到最终两者静止的过程中,滑块相对木板的位移大小。‎ ‎【答案】(1)(2)(3)‎ ‎【解析】‎ ‎【分析】‎ ‎(1)对小滑块根据牛顿第二定律以及运动学公式进行求解;‎ ‎(2)对木板分析,先向右减速后向左加速,分过程进行分析即可;‎ ‎(3)分别求出二者相对地面位移,然后求解二者相对位移;‎ ‎【详解】(1)对小滑块分析:其加速度为:,方向向右 对小滑块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可以得到:;‎ ‎(2)对木板分析,其先向右减速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以及运动学公式可以得到:‎ 然后向左加速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以及运动学公式可以得到:‎ 而且 联立可以得到:,,;‎ ‎(3)在时间内,木板向右减速运动,其向右运动的位移为:,方向向右;‎ 在时间内,木板向左加速运动,其向左加速运动的位移为:,方向向左;‎ 在整个时间内,小滑块向左减速运动,其位移为:,方向向左 则整个过程中滑块相对木板位移大小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分析清楚小滑块与木板的运动过程和受力情况是解题的前提,应用牛顿第二定律与运动学公式即可解题。‎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