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江西省九江市七校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段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地理·江西省九江市七校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段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全*品*高*考*网, 用后离不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 ‎1.成都某校学生沿铁路线经宝鸡、兰州至酒泉考察,沿途依次呈现的地带性植被类型是( )‎ A.落叶阔叶林、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 B.常绿阔叶林、针叶林、荒漠草原、草原 C.落叶阔叶林、针叶林、草甸、荒漠 D.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草原、荒漠 ‎2.2015年11月4日,我国首个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在酒泉启动建设,该地建风电基地的有利条件是( )‎ ‎①可利用周围未利用土地 ②距冬季风源地近,风力强劲 ‎③人口众多,经济发达 ④能源短缺,需求量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1.D ‎2.A ‎【解析】‎ 试题分析:‎ ‎【考点定位】我国西北地区地理环境特征 ‎【名师点睛】风力发电。‎ 读我国部分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3.图中序号表示的区域( )‎ A.①降水稀少,河流均为内流河 ‎ B.②光照充足,植被类型为荒漠 C.③雨热同期,主要为湿润和半湿润区 D.④水热充足,主要为热带和暖温带地区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到②地势由第一级阶梯到第二级阶梯 B.②到③由畜牧业过渡到种植业为主 C.③到④人口密度逐渐递增 D.④到⑤的植被变化体现了经度地带性规律 ‎【答案】‎ ‎3.C ‎4.B ‎【解析】‎ 试题分析:‎ ‎3.‎ 图中①地位于贺兰山以西,降水稀少,河流以内流河为主,但也有外流河;②地是我国半干旱区,植被类型是草原;③地是温带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是湿润和半湿润区,C正确;④地位于秦岭淮河以南,主要为亚热带和热带地区。‎ 区城是客观存在的,具有一定的范围和界线,有的界线明确,有的具有一定的过渡性或模糊性,如图所示。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5.下列属于区域的重要特征的是( )‎ A.内部的相对一致性 B.内部的地理差异性 C.范围的可变性 D.政区的一致性 ‎6.下列关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开发早期,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低下,稠密的水系成为人们交通的阻隔。‎ B.当船作为交通工具广泛使用时,稠密的水系为扩大交通联系提供了天然水道 C.我国历史上人口从北方至南方几次大规模的迁移,为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水稻种植业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D.在农业生产走向规模化、专业化、机械化的今天,长江中下游平原作为全国“粮仓”的地位已超过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成为全国最大的商品粮供应地 ‎7.下列关于地理环境对其它生产活动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长江三角洲的轻工业发展依托于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 B.长江三角洲商业贸易发达依托于优势的地理位置 C.松嫩平原发展重化工业依托于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周围地区的煤、铁等资源 D.长江三角洲发展重工业依托于当地丰富的矿产资源 ‎【答案】‎ ‎5.A ‎6.D ‎7.D ‎【解析】‎ ‎【考点定位】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方法总结】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由于目的不同,所用的指标和方法不同,人们划分出的区域类型也不同。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有的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如行政区;有的区域的边界具有过渡性,如干湿地区。区域内部特征相对一致,如湿润区的多年平降水量都在800mm以上。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下图是拍摄于北京时间11月20日20时,位于21°W,极圈附近某海域的卫星云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8.图中天气系统( )‎ A. 会发展成强台风 B. 带来强雨雪天气 C. 为北半球反气旋 D. 生成于太平洋面 ‎9.可快速获取该天气系统影响下需要转移人口的区域范围的技术是( )‎ A.遥感(RS) B.北斗导航系统(BDS)‎ C.全球定位系统(GPS) D.地理信息系统((GIS)‎ ‎【答案】‎ ‎8.B ‎9.D ‎【解析】‎ ‎【考点定位】‎ ‎【名师点睛】地理信息技术是指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地理空间信息的现代技术的总称,主要包括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三者既各自独立发展又相互联系、相互促进。遥感主要用于地理信息数据的获取,全球定位系统主要用于地理信息的空间定位,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用来对地理信息数据进行管理、查询、更新、空间分析和应用评价。‎ 伴随着亚马孙雨林的大面积被毁,全球环境在恶化,气候在变暖,与此不同的是我国西双版纳地区的雨林地区却在发展生态农业。人们运用光在林中垂直衰减的原理,模拟雨林结构,建立起多层次的人工经济林,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充分利用光照,达到一地多用、增加收益的经济效果。比较亚马孙雨林与我国云南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发展现状,完成下列小题。‎ ‎10.我国云南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地区发展的是生态农业,对此描述正确的是( )‎ A.充分利用光照资源和土地资源 B.模拟了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 C.片面强调经济效益 D.环保却不经济 ‎11.下列热带雨林开发方式中,不利于热带雨林保护的是( )‎ A.雨林观光 B.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 C.生态旅游 D.发达国家保护本国资源与采伐亚马孙雨林相结合 ‎【答案】‎ ‎10.A ‎11.D ‎【解析】‎ ‎【考点定位】热带雨的开发与保护 伏尔加河是欧洲最长的河流,读伏尔加河流城简图和河流大坝模式图,回答下列小题。‎ ‎12. 伏尔加河流域的特征是( )‎ A.以积雪融水补给为主,春季为汛期 B.多山地,落差大,水能丰 C.无结冰期,主要参与海陆间循环 D.常年盛行西风,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 ‎13. 伏尔加河流域梯级开发采用低坝模式的原因最可能是( )‎ A.调节洪水能力强 B.节约土地资源 C.有利于水生生物生长 D.溃坝的威胁性小 ‎【答案】‎ ‎12.A ‎13.B ‎【解析】‎ ‎【考点定位】伏尔加河流域特征、河流梯级开发 下图是不同国家单位GDP能源消耗变化,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4.美国与日本相比( )‎ A.美国早期能耗增长比日本缓慢 B.美国单位GDP能耗一直高于日本 C.两国从高能耗到低能耗同步过渡 D.美国能源利用率高于日本 ‎15.目前,发展中国家单位GDP能耗超过发达国家的主要原因是( )‎ A.持续开发能源资源,能源丰富 B.人口持续增长,能源紧张 C.生产粗放,能源利用效率低 D.工业发展迅速,大量进口能源 ‎【答案】‎ ‎14.B ‎15.C ‎【解析】‎ 试题分析:‎ ‎14.美国与日本相比,美国早期能耗增长比日本快;美国单位GDP能耗一直高于日本,B正确;美国从高能耗到低能耗早于日本;美国能源利用率低于日本。‎ ‎15.目前发展中国家单位GDP,能耗超过发达国家的主要原因是,生产粗放能源利用率低,C正确;影响单位GDP能耗的因素是技术,能源利用率的高低低,其他因素影响较小。‎ ‎【考点定位】学生获取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 ‎ (2016·江苏春)图8为某地区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6.以下图层组合最适合用遥感(RS)技术信息的是( )‎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③④⑥ D.②③⑥‎ ‎17.进行农业适宜性评价可以利用的图层组合是( )‎ A.①②④⑤ B.②③④⑤ C.②③④⑥ D.①③⑤⑥‎ ‎ 【答案】‎ ‎16.A ‎17.C ‎【解析】‎ ‎【考点定位】遥感技术、农业区位因素 ‎ 读某区域地理要素变化统计图,回答下列小题。‎ ‎18. 1937——2008年,该区域( )‎ A.荒漠化面积扩大到近5倍 B.人均耕地面积增大 C.载畜量和荒漠化面积增加幅度相当 D.人口总量大致翻了一番 ‎19. 导致该区域荒漠化形势的根本原因是( )‎ A.自然环境的变迁 B.耕地面积的变化 C.放牧强度的变化 D.人口数量的变化 ‎【答案】‎ ‎18.C ‎19.D ‎【解析】‎ ‎【考点定位】坐标系图的判断、荒漠化的原因 ‎【名师点睛】荒漠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人类活动常常起决定性作用。调查表明,在西北地区现代荒漠化土地中,有90%‎ 以上是人为因素所致。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原因,一方面来自于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使用。‎ 内蒙古鄂尔多斯东胜矿区,水土流严重,被国内外专家公认为“世界水土流失之最”。读下图,回答下列小题。‎ ‎20.东胜矿区水土流失类型内部分化显著,其成因分异主要表现为( )‎ A.泊尔江海子镇以水力侵蚀为主 B.哈巴格希大部兼具水力、风力侵蚀双重特征 C.铜川镇以风力侵蚀为主 D.东胜城区以水力侵蚀为主 ‎21.下列措施有利于治理东胜矿区水土流失的是( )‎ A.在铜川镇沟道两侧缓坡修筑水平沟、鱼鳞坑等防护工程 B.在哈巴格希东部沟道两侧陡坡种植油松、沙棘、拧条为主的混交林 C.在泊尔江海子镇荒漠化地区发展灌溉农业增加植被覆盖率 D.严格控制小煤窑开采,采矿固体废弃物堆弃沟道以降低地表崎岖度 ‎【答案】‎ ‎20.B ‎21.B ‎【解析】‎ ‎ 21.水土流失治理中,缓坡可修梯田;沟道两侧陡坡种植油松、沙棘、拧条为主的混交林,B正确;荒漠化地区应先恢复自然植被。‎ ‎【考点定位】水土流失及治理措施 ‎ (2015·厦门期末)下图示意我国南方某流城,下表为该流域四个河段平均坡度表。读图表完成下列小题。‎ ‎22.落差是指河段两端之间的水面高程差。下列河段中落差最大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3.关于①②③④河段开发的重点是( )‎ A.①—水产养殖 B.②—水土保持 ‎ C.③—内河航运 D.④—梯级开发 ‎【答案】‎ ‎22.A ‎23.B ‎【解析】‎ 试题分析:‎ ‎22.平均坡度=落差/水平距离,可推出落差=水平距离*平均坡度,从图中可看出 ‎①水平距离较大,且平均坡度也较大,因此图中河段落差最大的为①,A正确。‎ ‎23.从图中看②段坡度陡,易出现水土流失,应建水土保持林,B正确。‎ ‎【考点定位】流域的综合开发 ‎【方法总结】山地是河流的发源地,其生态环境直接影响河流的水量和水质,因此应保护好它的植被生态;河谷平原是人类活动比较集中的地区,因此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河流是流域中开发利用的主要部分,在利用过程中要注意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水质的保护。‎ 读汉江流域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24.若在汉江流域①区域大力发展种植业,可能会出现的情况是( )‎ A.丹江口水库加速萎缩 B.①区域土地荒漠化、盐碱化加剧 C.汉江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减小 D.汉江下游地下水位下降,部分植被枯萎 ‎25.为缓解汉江流域②区域人地矛盾,符合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 A.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 B.发展水产养殖和农产品加工工业·‎ C.从②区域向①区域移民 D.修建电站,开发水能资源 ‎【答案】‎ ‎24.A ‎25.B ‎【解析】‎ ‎25.围湖造田会导致湖泊生态效益下降,不利于可持续发展;②区域水域面积大,可发展水产养殖和农产品加工业,B正确;①区域位于河流的上游山区,生态环境更加脆弱;②区域地势低平,不适合建水电站。‎ ‎【考点定位】流域的综合开发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 26.(2016·上海卷)撒哈拉沙漠南缘的11个国家正联手打造一条横穿非洲大陆的绿化带。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这条被称为“绿色长城”的绿化带,计划总长度为7100千米,宽15千米。‎ 材料二:绿化带沿线地区的天然树木旱季落叶。新建的绿化带要求树木种植的密度比较大,且树木旱季不落叶。沿线国家计划在毛里塔尼亚建立一个植物园,为绿色长城项目筛选、引进适应性树种。‎ ‎(1)图示的非洲“绿色长城”大致是沿着哪两种气候类型区的交接带延伸?(3分)‎ ‎(2)解释“绿色长城”沿线荒漠分布的自然原因。(8分)‎ ‎(3)为遏制荒漠化发展,除建设“绿色长城”外,沿线国家还可以采取什么措施?(3分)‎ ‎(4)从气候的角度,分析11个国家研究选择适应性强的树种的原因,并说明该类树种的基因特性。(6分)‎ ‎【答案】‎ ‎(1)热带沙漠气候区与热带稀树草原气候区 ‎【解析】‎ 试题分析:‎ ‎【考点定位】非洲气候类型、荒漠化原因及防治措施。‎ ‎27.澜沧江——湄公河上游地区矿产、森林、旅游资源丰富。2016年春,受强厄尔尼诺现象影响,湄公河三角洲气温较常年偏高,该地遭受了百年以来最严重旱灾。应越南政府请求,中国景洪水电站向下游的泥会河开闸放水。(14)‎ 下图为“中南半岛山河分布示意图”。‎ ‎(1)分析2016年春湄公河三角洲大旱的自然原因。(6分) ‎ ‎(2)从流域综合整治和开发角度分析,澜沧江流域和湄公河下游地区应分别采取哪些措施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8分)‎ ‎【答案】‎ ‎(1)受强厄尔尼诺现象影响(2分);气温较往年偏高,蒸发量变大(2分);冬春季节降水少(2分)‎ ‎(2)(8分) 澜沧江流域:重点开发水能、矿产、旅游等资源(2‎ 分);对现有森林实行保护性经营和开发;积极营造速生林、用材林;保护生态环境(任答1点得2分)‎ 湄公河下游地区:促进商品性农业发展;积极发展内河航运;(任答1点得2分);加强流域内国际合作,合理利用水资源,促进流域内共同发展与繁荣(2分)‎ ‎【解析】‎ ‎【考点定位】河流综合开发利用的措施,干旱的原因 ‎【名师点睛】流域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区域,它的各组成部分之间联系非常密切,构成一个整体。因此对河流进行开发利用,除要考虑河流的特点外,更要考虑流域的整体性特征,进行综合开发。流域的自然背景决定了河流的利用方式和开发方向。‎ ‎28.材料一 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风能资源富集区,拥有全国50%的风能资源,风电产业发展迅猛。下图为我国有效风能和主要风电场分布图。‎ 材料二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2013年发布的《关于做好分布式电源并网服务工作的意见》,对于普通用户自建的发电设施所产生的清洁能源,公司将按国家规定电价予以全额收购。分布式电源是指位于用户建筑附近,单个装机容量不超过6‎ 兆瓦的以自发自用为主的发电设备,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所有清洁能源。‎ ‎(1)描述我国风能资源的总体分布特征。(8分)‎ ‎(2)分析内蒙古东部大力开发风能资源的有利自然区位条件。(8分)‎ ‎【答案】‎ ‎(1)分布不均。由沿海向内陆先减少后增多;主要有两个富集区,即三北(东北、华北、西北)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区。‎ ‎(2)位于西北高原地区,受西北季风影响大,大风日数较多,风力资源丰富;地势平坦,土地充足,地价较低,有利于风电场建设。‎ ‎【解析】‎ ‎【考点定位】我国风能的分布特征及风能的区位条件 ‎【名师点睛】风力发电的优缺点及区位因素:风力发电,成本较低,且不会产生空气污染;但风速稳定的地方少,风力又有季节性和短期变化,且风力丰沛地区不一定是人口密集或经济发达区,因此风力发电存在着储存和输送问题。建设风力发电站对选址的要求是年平均风速高,且比较稳定,土地充足,未利用土地面积大,地价低。‎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