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卷·2018届甘肃省甘谷县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2017-09)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卷·2018届甘肃省甘谷县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2017-09)

甘谷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三第一次检测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 (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有宋以来,接地气的词、小说、戏曲的兴盛,促成了中国文化的下移,由此导致官方意识形态传播的因时而变。在承袭固有的诗文传播之外,如何使词、小说、戏曲担负起像诗文一样宣传正能量的职责,不仅要突破“诗文为贵,词曲为卑”的陈旧文体观念,更要面对的是文化下移带来的意识形态有效传播途径的探索。‎ 戏曲与意识形态的传播虽有深刻的关联,但官府因其“不登大雅之堂”而疏于管理。随着戏曲从业人员的壮大,题材内容思想的拓边扩界,“优孟衣冠”式的宫廷娱乐逐渐转为勾栏瓦肆的演出,这导致“违规越礼”之事时时有之。如《墙头马上》,剧中李千金与裴少俊在后花园违规越礼,颇为大胆。此类传播有违儒家教化,这一现象逐渐引起官府的警觉,于是针对戏曲的法律条文也多了起来。“诸妄撰词曲,诬人以犯上恶言者处死”等条文在《元史•刑法志》中有明确的记载。明承元风,逐渐强化。《御制大明律》云:“凡乐人搬做杂剧、戏文,不许装扮历代帝王后妃、忠臣烈士、先圣先贤神像,违者杖一百;官民之家,容令装扮者与之同罪。其神仙道扮及义夫节妇、孝子顺孙、劝人为善者,不在禁限。”‎ 明初,朱元璋盛推《琵琶记》。《琵琶记》出现之前,蔡伯喈、赵五娘的故事已在社会上广为流传,但内容多为蔡伯喈应试及第,抛亲弃妻,被暴雷轰死。高明感于蔡伯喈行为有违教化,故在“休论插科打诨,也不寻宫数调,只看子孝与妻贤”创作动机的驱使下,把原本负心题材的故事,演绎成“有贞有烈赵贞女,全忠全孝蔡伯喈”的教化剧。‎ 朱元璋之子朱权,潜心戏曲,援引“治世之音安以乐”,为《太和正音谱》的戏曲文献整理鸣锣开道,并云“杂剧者,太平之胜事,非太平则无以出”。理学家丘濬继承高明戏曲遗风,言“借他时世曲,寓我圣贤言”。清初流传甚广的《桃花扇》与《长生殿》,更是接续“资治通鉴”之史家意识,使情摆脱了晚明一己自由之立场,而放到一己之情与国运相关的宏大叙事之中。‎ 戏曲传播的一个重要特性是易知易晓。丘濬在《伍伦全备记》开场白中直言,经书所载三纲五常,不如诗歌吟咏性情,容易感动人心。近世以来做成南北戏文,人人观看,皆能通晓,尤易感动人心,使人手舞足蹈不自觉。在感发人心这点上,丘濬不但看到了卑体戏曲与尊体诗歌的一致性,而且体悟到“性情”传播的个体差异性。‎ 戏曲传播的另一个特性是剧场的群体接受。戏曲批评界崇尚场上之曲,鄙弃案头之书,这种批评旨趣反映了舞台性之于戏曲的重要,而对舞台性的衡量离不开台下受众的接受。丘濬著作中曾记录群体受众的面部表情:“座中观者不下数百人,往往有感动者,有奋发者,有追悔者,有恻然叹息者,有泫然流涕者。”相较于诗文的个体阅读接受,戏曲之剧场的群体接受,更显示出戏曲传播的宽度及其演员、观众互动的特殊性。‎ ‎(选自《有宋以来戏曲传播的有效利用》,有删改)‎ ‎1.下列对官方重视戏曲传播原因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戏曲虽然地位不如诗文尊贵,但与意识形态的传播有着深刻的关联,是意识形态传播的途径之一。‎ B.戏曲从宫廷娱乐逐渐转为勾栏瓦肆的平民演出,文化下移也迫使官方重视意识形态传播途径的改变。‎ C.戏曲不登大雅之堂,且妄撰词曲,在演出中常有违规越礼之事,未能充分发挥意识形态传播的功效。‎ D.戏曲传播易知易晓,且受众广泛,传播面大,可以成为有效而广泛地传播官方意识形态的重要载体。‎ ‎2.下列表述,不属于官方重视戏曲传播举措的一项是(  )‎ A.元明时期拟定了针对戏曲的法律条文,以法律形式对戏曲进行禁限和倡导。‎ B.创作者怀着“只看子孝与妻贤”的创作动机,改编戏曲内容以宣扬教化。‎ C.明朝统治者盛推能宣扬儒家伦常、实现传播教化的经典戏曲,如《琵琶记》。‎ D.明朝朱权认为杂剧是“太平之胜事”,支持《太和正音谱》的戏曲文献整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折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虽然有“诗文为贵,词曲为卑”的陈旧文体观念,但在感发人心上,卑体戏曲与尊体诗歌具有一致性。‎ B.《御制大明律》中的“义夫节妇、孝子顺孙、劝人为善者,不在禁限”,体现了官府借戏曲传播意识形态的意愿。‎ C.清初流传的《桃花扇》与《长生殿》,将一己之情与国运相融合,不但具有教化功能,而且接续了史家意识。‎ D.诗文是个体的阅读接受,戏曲是剧场的群体接受,因此戏曲比诗文更能打动受众,更具有传播的广泛性。‎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冲击世界尖端,必须舍弃必须付出 我干任何事情,我要作哪些牺牲,事先我都要想通了。我总觉得,搞我们这一行,就是世界尖端,搞世界尖端的东西,就必须得舍掉些什么。如果我认为亲情、友情、金钱对于我很重要,我就不干排球。我选择干,必须把这些全放下。我回来接手女排,放弃家庭,放弃女儿,一定要放掉,我想好了才回来干。我知道一旦回来,又回到从前,就是排球,一点一线:体育馆——食堂——宿舍,哪儿也别想去,等于没有生活。‎ 这种“等于没有生活”的生活,在郎平十七八岁、二十来岁的时候要去经历,要去承受,似乎还不是太困难,因为,在那个年代,大的环境是这样,大部分人的生活也这样单调和艰苦。但是,郎平回国执教是1995年,她在美国,已经有一幢三百多平方米、带两个院子的房子,而回到国家训练局,她这个主教练的宿舍和女排队员一样,一间十平方米的小屋,小屋里一张单人的、矮矮的小铁床,国家训练局运动员的洗澡房,竟然比一般工厂的浴室还简陋:外间有一排放衣服、放鞋子的铁架,而里间的淋浴设备,就是一圈水管上装着一个个水龙头。‎ 郎平早有思想准备,回来就是“回到最初当运动员的生活”。她最初拿到的一套两室的房子,就是她当运动员时北京市委奖励她的,那房子被一片自由市场包围着,从早到晚闹哄哄,她的一扇防盗铁门也防不住强盗,先后被撬了两次。女儿从美国回来探亲,母亲来帮郎平带小孩,一老一小经常睡地铺。1996年,郎平的美国挚友劳尔来北京,去郎平家做客,看到她住这样的房子,一连问了好几声:“詹妮,你就住在这里?就住这里?你回来工作,国家没给你房子?”‎ ‎1998年,郎平才搬进新房子,房子大了许多,是广东丽珠药业集团解决了郎平的住房问题,也聊表这个企业对中国体育事业的支持。‎ 我刚回来,早有人提醒我,劝告我:“你已经是‘五连冠’功臣,你那么辉煌了,再回来干什么,女排是这个状况,你还是保住你自己那点名气算了,别把那点荣誉路毁了。”这次世界锦标赛,打成现在这局面,似乎要被这些“提醒”和“劝告”说中了。‎ 因为我有海外八年的生活经历,我已经把自己这个“世界冠军”‎ 一脚一脚地踩到地上了,踩得很踏实,身上早就没有了“五连冠”的包袱,倒是大家还在把“五连冠”当一回事。我可以想象,如果我没有经历过出国后“一文不名、一无所有”的生活,一直留在中国,我的心态肯定也降不下来。但我拥有起起落落、沉沉浮浮的感受,使我的心理承受能力又成熟了许多,我不会再受外界干扰,去计较别人会怎么看我。这次冲世界锦标赛就算不能如愿,我们可以从失败中学到东西,不能把我四年的工作一笔勾销,我竭尽全力,也敢于向自我挑战,这不也是一种成功?‎ 输给了古巴队,我还是要求队员们去认真观看韩国队与保加利亚队的比赛,要准备下一场我们和保加利亚队的对阵。我还是重申这句话:进不了前四,也要争取第五!‎ ‎(摘自郎平、陆星儿《郎平传》等)‎ 相关链接 排球协会一个电传一个电传的发到郎平工作的新墨西哥大学,郎平犹豫着。直到球类司司长给她发来电传:郎平,祖国真的需要你!‎ ‎“作为一个人,我们其实都很渺小.但是,当有人代表国家对你说——国家需要你!你还能无动于衷吗?”郎平说道。‎ 和签约球队解约,赔偿了违约金,房子、院子、汽车都留给了丈夫和女儿,郎平发现自己忙了十年,忙得两手空空,只有两个装行李的箱子。在回国的飞机上,郎平把脸埋在美国好友送的玫瑰花束里,泪落如雨。‎ ‎(选自《郎平的眼泪》)‎ ‎4.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郎平做事认真严谨,她在干一件事情之前,都要想通了,即使有所牺牲,只要想通了,就会果断做出决定,并全力以赴。‎ B.郎平回到国家女排队任主教练,又回到了最初运动员三点一线的生活,仍然居住在北京市委奖励给她的房子里。‎ C.受大环境的影响,郎平在年轻的时候可以承受那种“等于没有生活”的生活,但是她1995年回国执教就难以忍受这种生活了。‎ D.郎平得到朋友和企业的关心。美国朋友劳尔对她的住宿条件表示惊讶,因此,广东丽珠药业集团决定解决她的住房问题。‎ ‎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 A.在郎平平舍弃了国外优越的生活条件。她在美国住在大房子里,回到国内和运动员一起住在十平米的宿舍里,生活上也很不方使。‎ B.中国女排输给了古巴队后,郎平要求队员观看韩国队与保加利亚队的比赛,准备下一场对阵,从而保证了中国队进入前五名。‎ C.有人劝告郎平,认为郎平已经是中国排球的大功臣,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再回来执教状态不佳的女排,会毁掉郎平的声誉。‎ D.排球协会给在新墨西哥大学工作的郎平不断发来电传,郎平有些犹豫,但是,她想到中国女排正处于低谷时期,毅然回国。‎ E.郎平认为,祖国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应该有所行动。她回国时,舍弃了很多东西,在飞机上情不自禁地掉泪。‎ ‎6.面对人们的“提醒”和“劝告”,郎平为什么能够放下“五连冠’’的包袱?结合材料简要分析。(5分)‎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苦痛者的天籁 马 德 那两年,逢年过节,养鱼的蔡婆总要给我家送几条新鲜的鱼来。一进院门,她就扯着嗓门喊我:杨小闹,来,取盆,拿鱼。 ‎ 我有点恨父亲。集市上什么鱼都有,为什么父亲偏偏喜欢蔡婆的鱼呢?有一次,我问蔡婆,你咋知道我爸爸喜欢吃你家的鱼哩?蔡婆说,你爸爸呀,是个馋猫,为了吃我的鱼,每天晚上敲我的门。父亲真没出息。 ‎ 父亲在镇里的一家工厂上班,两班倒。但父亲很少上白班。父亲说,他胆大,不怕走夜路。我不相信父亲的话。其实,父亲是想多挣些钱。上夜班,一个月多挣100多块钱呢。 ‎ 父亲每天晚上从镇里回来,要翻过一面坡,再翻过一面坡,七八里路,上坡下梁地要走半天。就在那两面坡中间,有一块洼地,蔡婆的鱼塘就在那里。 ‎ 父亲说,蔡婆不容易。蔡婆的丈夫是个跑买卖的人,后来,生意越做越大,闹着要和蔡婆离婚,蔡婆死活不同意,结果,她的丈夫就跑了,临走的时候,卷走了家里所有的积蓄。只剩下蔡婆,以及三个孩子。 ‎ 为了养家糊口,蔡婆凭着年轻时候养过几年鱼的经验,包了山洼里的鱼塘,并在鱼塘旁盖了间简陋的土房子。然后,把孩子扔给老人,一年四季,蓬头垢面地照看着她的鱼塘。 ‎ 每天晚上,父亲下夜班,骑车路过那鱼塘的时候,总要去敲敲她的门。 ‎ 笃——笃笃——舅奶,睡了没有?蔡婆是父亲的舅奶,父亲一直这么喊她。 ‎ 屋子里亮着油灯,蔡婆还没睡。她便唤父亲进去,有一搭没一搭地说几句话,然后,父亲才走。有时候,父亲下夜班很晚,蔡婆屋子里的油灯早已熄灭了,但父亲依然要去敲敲蔡婆的门。笃——笃笃——舅奶,我下班回来了,你挺好吧。听着屋里的蔡婆在睡梦中含混地应了,父亲才走。 ‎ 我问父亲,为什么要去敲蔡婆的门,是想吃她养的鱼吗?父亲摸摸我的头,笑笑说,你还小,不懂。 ‎ 我已经不小了,都上初中了!我一本正经,又义愤填膺地喊。 ‎ 父亲依旧每晚去敲她的门,蔡婆依旧逢年过节送鱼来。她一进门,依旧扯着嗓门喊我:杨小闹,来,取盆,拿鱼。 ‎ 父亲真是个馋猫。 ‎ 后来,我大学毕业了,父亲退了休,蔡婆也不养鱼了。混得不错的儿女们,把她接进了城里,让她去安享清福。 ‎ 有一次,我和父亲谈起了蔡婆,谈起了那些年的事。父亲突然叹了口气,说,其实啊,这里还有一个故事呢。 ‎ 你奶奶是生你五叔的时候,难产死的。我瞠目结舌,尽管我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奶奶就没了,但从来没有听父亲说过这些。 ‎ 你爷爷受不了这个打击,想不开,几次想寻短见,随你奶奶而去。村里有一个叫杨有贵的人,和你爷爷岁数差不多,就经常来劝他,说,你还有几个孩子呢,就是为了孩子们,你也得活下去啊。 ‎ 但你爷爷还是不能从悲伤中走出来。那一段日子,每天晚上,杨有贵都要来咱家坐坐,或者与你爷爷拉家常,或者聊东说西。有一搭没一搭地找些话说,即便真的没话说了,也要干坐着,一直待到很晚才走。 ‎ 你爷爷后来说,如果没有杨有贵这个人,如果没有他每晚来陪着坐一阵子,也许,咱们家就没有今天。所以,你爷爷临去世的时候,语重心长地和我说:伸出手来可以扶人,拿出钱来可以帮人,人在遭难的时候,就是有人陪着说说话,也是能救人于苦难中的。 ‎ 爸爸深深记住了爷爷说的这句话。那几年,蔡婆不容易,爸爸想帮帮她。于是,每天晚上去敲敲她的门,就是想让她知道,有人在惦记着她,好让她那颗清冷而孤独的心得到温暖,看到希望。 ‎ 是啊,那些夜晚的敲门声,对蔡婆来说,不仅是温暖的,还是敲响在她苦痛心灵里的天籁之音啊!我不失时机地说。 ‎ 父亲笑笑,说,不管怎样,她从困境中走出来了。其实,这个世界还有很多的人,也许不愁吃、不愁穿,却在自我心底里痛苦着、挣扎着。他们所缺少的,也许只是陪他们坐一坐、说说话的人。哪怕,在他们最寂寞的时候,能够听到“笃笃”的敲门声,也是好的。 ‎ 因为,对他们来说,这就是世界上最温暖、最美妙的天籁。 ‎ ‎ (选自《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有改动)‎ ‎7.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  )(4分)‎ A.小说中的杨小闹认为集市上什么鱼都有,父亲却偏偏喜欢蔡婆的鱼,为了吃蔡婆的鱼,每天晚上敲蔡婆的门,真没出息,是个馋猫。这说明杨小闹是一个自私冷漠,对别人不体谅关心的人。 ‎ B.蔡婆把孩子扔给老人,一年四季,蓬头垢面地照看着她的鱼塘,逢年过节送鱼来,总是一进门就扯着嗓门喊。这些细节描写生动地表现了蔡婆不负责任、邋遢粗俗的特点。 ‎ C.小说人物塑造生动传神,文中的杨有贵,虽然没有正面描写,但是通过父亲讲述的故事, 仍然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善良朴实的人,正是他在爷爷遭难的时候,送去了天籁之音。 ‎ D.小说后半部分父亲讲述了爷爷和杨有贵之间的故事,解开了上文父亲每天晚上都要去敲敲蔡婆的门的谜团。故事中的故事,使小说情节更加曲折,主题更加突出,艺术构思颇为精巧。 ‎ E.这篇小说中交叠讲述的两个故事充满着温情和暖意,告诉人们,在别人落寞困难时,伸出手去敲敲门,送给别人的也许会是苦痛者心灵里最美妙的天籁之音。这个主题能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共鸣,对当前人际关系日渐冷漠的社会现实有着积极的意义。 ‎ ‎8.小说中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5分)‎ 答: ‎ ‎9.这篇小说着重塑造父亲的形象,并通过父亲的形象来表现主题,但小说一开始却写道“我有点恨父亲”,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商鞅变法 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鞅少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座为中庶子。公叔座知其贤,未及进。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曰:“‎ 公叔病如有不可讳,将奈社稷何?”公叔曰:“座之中庶子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嘿然。王且去,座屏人言曰:“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王许诺而去。公叔座召鞅谢曰:“今者王问可以为相者,我言若,王色不许我。我方先君后臣,因谓王即弗用鞅,当杀之。王许我。汝可疾去矣,且见禽。”鞅曰:“彼王不能用君之言任臣,又安能用君之言杀臣乎?”卒不去。惠王既去,而谓左右曰:“公叔病甚,悲乎,欲令寡人以国听公孙鞅也,既又劝寡人杀之,岂不悖哉!”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卫鞅曰:“疑行无名,疑事无功。且夫有高人之行者,固见非于世;有独知之虑者,必见敖于民。愚者暗于成事,知者见于未萌。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孝公曰:“善。”甘龙曰:“不然。圣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变法而治。因民而教,不劳而成功;缘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之。”卫鞅曰:“龙之所言,世俗之言也。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所闻。以此两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与论于法之外也。三代不同礼而王,五伯不同法而霸。智者作法,愚者制焉;贤者更礼,不肖者拘焉。”杜挚曰:“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法古无过,循礼无邪。”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节选自《史记•商君列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B.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C.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D.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庶孽”指品行邪恶的平民。庶,平民百姓,与“士”相对;孽,邪恶,也指不孝。‎ B.“圣人”指具有最高智慧和道德的出类拔萃的人。‎ C.“三代”夏、商、周三个朝代的合称。‎ D.“五伯”即“五霸”,通常指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商鞅少好刑名,才堪大用。他年轻时喜欢法术之学,辅佐魏国国相公叔座做了中庶子。他的奇才贤能,被公叔座看中并主动向魏惠王举荐。‎ B.商鞅机智过人,终遇明主。商鞅一直没有得到魏惠王的重用,他深知魏惠王无识人之智,便在公叔座劝说下离开魏国,后来获得了秦孝公的信任和重用。‎ C.商鞅举措果敢,信念坚定。当秦孝公担心变更法度会受到天下非议而犹豫不决时,他以高人之行、独知之虑的道理和圣人之举说服了秦孝公。‎ D.商鞅力排众议,主张变法。他认为甘龙所说是世俗的说法,用史实劝谏秦孝公不能与因循守旧的人或拘泥于书本见闻的人共议变革。‎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我方先君后臣,因谓王即弗用鞅,当杀之。王许我。汝可疾去矣,且见禽。‎ 译文: ‎ ‎ (2)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译文: ‎ ‎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虎丘①题壁 陈恭尹②‎ 虎迹苍茫霸业沉,古时山色尚阴阴。半楼月影千家笛,万里天涯一夜砧。‎ 南国干戈征士泪,西风刀剪美人心。市中亦有吹篪客③,乞食吴门秋又深。‎ ‎【注】 ①虎丘,苏州名胜,相传内有春秋时吴王阖闾墓。②陈恭尹,清代诗人。其父陈邦彦为明末岭南抗清主力,后兵败殉国,陈恭尹只身逃脱。③吹篪(chí)客,指伍子胥。春秋时,伍子胥父兄为楚平王所杀,他逃住吴国,吹篪乞食,后为吴国重臣,借吴兵力,雪耻家仇。篪,古代一种用竹子制成的乐器。‎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题壁诗是诗人在墙壁上题写的诗歌,苏轼《题西林壁》、谭嗣同《狱中题壁》都是题壁诗。‎ B.起句写吴王霸业成空的史实,“古时山色”四字暗含着江山未改、人事已非的深沉感慨。‎ C.颔联拓展空间,由虎丘而至整个江南,千家笛声与万里砧声相合,虚实相生,意境阔大。‎ D.颈联以“征士泪”对“美人心”,将士出生入死,闺中美人却不知亡国之恨,犹自做着女红。‎ E.古诗词中的数字有时是实指,有时是虚指,“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中的数字和本诗中“千家笛”“万里天涯”中的数字都是实指。‎ ‎15.“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是杜甫诗《蜀相》的尾联,请和《虎丘题壁》的尾联进行比较,说说这两首诗的尾联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6分)‎ 答: ‎ ‎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 ‎(2)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 ‎(3)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第Ⅱ卷 (表达题,共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①国庆前夕,天高云淡,红叶灿烂,我们一家三口轻装简从,背起行囊,徒步走进一个幽静的山谷,尽情享受大自然的恩赐。‎ ‎②在这里栖息,可以让您找到返璞归真的情趣,体验修身养性的愉悦,享受大自然的绿色恩赐,修复日月在脸上刻下的年轮。‎ ‎③鲁迅先生的作品在当时也是备受排挤的,经过大半个世纪的检验,人们越来越清晰地看到,这些作品才是不废江河的珍品。‎ ‎④消费者入住酒店,最关心的当然是服务质量,酒店管理方和消费者如果能够互相包容,相敬如宾,相关纠纷就不可能发生。‎ ‎⑤今年秋天在省城举办的这次展览,展出的剪纸作品名目繁多,品种多样,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令人目瞪口呆。‎ ‎⑥再回兴义,抚今追昔,往日与胡耀邦同志一同工作过的情景历历在目,于是写下这篇文章,以寄托我对耀邦同志的深深怀念。‎ A.①②④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③⑤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虽然有些城市已经开启跨境电子商务试点,但是其发展依然没有达到预期目标,跨境电子商务要实现发展,重在打破制度壁垒是关键。‎ B.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在吃饭时养成了边吃边用手机上网,然而医生发出警告,这种行为会影响消化,时间长了甚至可能造成消化系统紊乱。‎ C.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公布了方便面桶、奶茶杯、一次性纸杯的调查结果,包括统一老坛酸菜牛肉面在内的多款知名品牌所用的双层纸制品外层纸的荧光性物质含量都超标。‎ D.我国外贸发展环境开始出现国际产业转移放慢、周边国家承接转移加快、生产要素成本上升,因此我国外贸持续多年两位数高速增长的时代不复存在了。‎ ‎19.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我们要提高国家的科学能力,就要克服一些弊端。如我国的教育历来重视对知识的传授,      忽视对创造能力的培养。我们的学生都很能考试,在真正的实际工作中却缺少竞争力。这里有体制方面的原因,      有东方文化的影响。真正的现代教育      靠备课本,      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A.而   但   还   不但   而且 B.却   却   还   不仅   而且 C.而   但   也  不是   而是 D.却   不过   也   不光   还 ‎20. 公交车上,一男乘客掏出百元钞票使劲抽打女孩的脸,逼其让座。事情发生后,很多网友在“事事关心论坛”上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请根据上下文,在横线上分别填上有针对性、有说服力的话。(6分)‎ 黑领一族:这位见义勇为的男乘客有血性,真爷们儿,女孩该打!‎ 自鱿人:你说得对,A ‎ 蓑衣客:我不认同,不让座只是道德问题,主动让座者固然应当得到人们的尊重,但在现代文明社会,同样也要尊重别人不让座的权利。‎ 黑领一族:照你这样说,B ‎ 拈花一笑:没错,打人是法律问题,打人者一定要受到法律的惩罚。‎ 蓑衣客:为了让我们的社会更文明,对拒不让座的女孩,我想劝她的是C ;对打人脸的男乘客,我想劝他的是多学点法律知识,提高自己的法制观念。‎ ‎21.仔细观察下面一幅画面,运用一定修辞方法描写画面的内容(3分),并概括其寓意(2分),不超过85字。(5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每年都有不少人到南美洲的原始森林探险,带路向导都是当地部落的土著人。土著人十分机敏和风趣,他们有一个十分奇怪的习惯,每走一段路就要唤一声自己的名字。土著人说这是为防止自己的灵魂跟不上自己的躯体,他们得唤回自己。‎ ‎  有位哲学家说,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建筑师,只有不断唤醒自己,才能使自己的生命攀上高峰。‎ 请根据你对以上材料的理解与体会,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题自拟,不得抄袭。‎ 高三第一次检测语文参考答案 ‎1.解析 “不登大雅之堂”与官方是否重视无关;“妄撰词曲”“违规越礼”不符合官方意识形态,谈不上“充分发挥”与否的问题。‎ 答案 C(3分)‎ ‎2.解析 B项,为创作者的自觉创作行为,不属于官方举措。‎ 答案 B(3分)‎ ‎3.解析 D项,因果关系牵强,从诗文和戏曲“接受”的差异性,不能推出“更能打动受众”和“广泛性”。‎ 答案 D(3分)‎ ‎4.A(3分)(B.“仍然居住在北京市委奖励给她的房子里”错,是住在国家训练局;C“但是她1995年回国执教就难以忍受这种生活了”错,参见原文“郎平早有思想准备”等信息;D强加因果关系)‎ ‎5.C、E(答出一项给2分,两项给4分)(A“和运动员一起住在十平米的宿舍里”与原文不符,应是单独住在十平米的宿舍里;B“保证了中国队进入前五名”错,这是郎平的愿望;D“她想到中国女排正处于低谷时期”于文无据)‎ ‎6.(5分)八年国外生活经历已经使郎平放下了“世界冠军”头衔,变得踏实了,没有了“五连冠”的包袱。(3分)起起落落、沉沉浮浮的生活使郎平有了更成熟的心理。(2分)‎ ‎7. (各2分)解析 A项,错在“杨小闹是一个自私冷漠,对别人不体谅关心的人”。B项,错在“不负责任、邋遢粗俗”。‎ 答案 A B ‎8. (每点2分,3点得5分)答案 ①父亲是一个勤劳的、对家庭有责任感的人。这从他为了能多挣100多块钱,不惜多上夜班,走夜路,上坡下梁地要走半天等情节可看出。②父亲是一个善良的、富有同情心,在别人痛苦困难时愿意伸出援手,给别人送去温暖的人。这从他在蔡婆遭难时每晚都要走上半天去敲敲她家的门,向她买鱼等情节可看出。③父亲是一个不事张扬、善解人意的人。这从他借买鱼为由每晚去敲敲蔡婆的门,以此含蓄地给蔡婆送去温暖、慰藉和希望;在帮助蔡婆的那些年,对“我”的不解从不解说等可看出。 ‎ ‎9.(每点2分,3点得5分)答案 ①小说一开始写“我有点恨父亲”,是由于“我”认为父亲为了吃鱼,每天晚上敲蔡婆的门,父亲没出息,是个馋猫。‎ ‎②这些情节生动地表现出“我”‎ 对父亲举动的不解和困惑,一定程度上设置了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③这一情节与下文父亲跟“我”讲了杨有贵的故事后“我”不由地发出了“那些夜晚的敲门声,对蔡婆来说,不仅是温暖的,还是敲响在她苦痛心灵里的天籁之音啊!”的赞叹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父亲善良、富有同情心,乐于给苦痛者的心灵送去温暖的形象。‎ ‎④“我”对父亲由一开始的不解到后来的理解赞赏的变化,也使小说情节波澜起伏,曲折动人。‎ ‎10.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根据“不可”“而可”的句式判断,应在“而可”前断开,可排除C、D两项。A、B项主要通过“强国”“利民”来排除,这两个是词组,不能从中间断开,故排除A项,答案选B项。‎ 答案 B(3分)‎ ‎11.解析 本题考查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平时多注意积累。“‘庶孽’指品行邪恶的平民”有误。“庶”与“嫡”相对,指非正妻所生的,妾所生的儿子。‎ 答案 A(3分)‎ ‎12.解析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B项,“便在公叔座劝说下离开魏国”与原文不同,从“卒不去”可知,鞅最终并没有离去。‎ 答案 B ‎13.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翻译时应逐字落实,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1)“先、后”,意动用法,以……为先、后;“即”,如果;“疾去”,立即逃走;“见”,表被动。(2)“反古”,反对旧法;“循礼”,沿袭旧礼;“非”,责难,非难;“多”,赞美。‎ 答案 (1)(5分)我当以君为先以臣为后,因而对大王说如果不任用公孙鞅,就该杀掉他。大王答应了我的请求。你可以赶紧逃离,(否则)将被擒拿。‎ ‎(2)(5分)反对旧法的人不能非难,而沿袭旧礼的人不值得赞扬。‎ 参考译文 商君,是卫国国君姬妾生的公子,名鞅,姓公孙,他的祖先本来姓姬。公孙鞅年轻时就喜欢刑名法术之学,侍奉魏国国相公叔座做了中庶子。公叔座知道他贤能,还没来得及向魏王推荐。正赶上公叔座得了病,魏惠王亲自去看望他,说:“你的病倘有不测,国家将怎么办呢?”公叔座回答说:“我的中庶子公孙鞅,虽然年轻,却有奇才,希望大王能把国政全部交给他,由他去治理。”魏惠王听后默默无言。当魏惠王将要离开时,公叔座屏退左右随侍人员,说:“大王假如不任用公孙鞅,就一定要杀掉他,不要让他走出国境。”‎ 魏惠王答应了他的要求就离去了。公叔座召来公孙鞅,道歉说:“刚才大王询问能够出任国相的人,我推荐了你,看大王的神情不会同意我的建议。我当以君为先以臣为后,因而对大王说如果不任用公孙鞅,就该杀掉他。大王答应了我的请求。你可以赶紧逃离,(否则)将被擒拿。”公孙鞅说:“大王既然不能听您的话任用我,又怎么能听您的话来杀我呢?”终于没有离开魏国。惠王离开后,对随侍人员说:“公叔座的病很严重,真叫人伤心啊,他想要我把国政全部交给公孙鞅掌管,又劝我杀了公孙鞅,难道不是糊涂了吗?”孝公任用卫鞅后不久,打算变更法度,又恐怕天下人议论自己。卫鞅说:“行动犹豫不决就不会搞出名堂,办事犹豫不决就不会成功。况且超出常人的行为,本来就常被世俗非议;有独到见解的人,一定会被一般人嘲笑。愚蠢的人事成之后都弄不明白,聪明的人事先就能预见将要发生的事情。不能和百姓谋划新事物的创始,而可以和他们共享成功的欢乐。探讨最高道德的人不与世俗合流,成就大业的人不与一般人共谋。因此圣人只要能够使国家强盛,就不必沿用旧的成法;只要能够利于百姓,就不必遵循旧的礼制。”孝公说:“讲得好。”甘龙说:“不是这样。圣人不改变民俗而施以教化,聪明的人不改变成法而治理国家。顺应民风民俗而施教化,不费力就能成功;沿袭成法而治理国家,官吏习惯而百姓安定。”卫鞅说:“甘龙所说的,是世俗的说法啊。一般人安于旧有的习俗,而读书人拘泥于书本上的见闻。这两种人奉公守法还可以,但不能和他们谈论成法以外的改革。三代礼制不同而都能统一天下,五伯法制不一而都能各霸一方。聪明的人制定法度,愚蠢的人被法度制约;贤能的人变更礼制,寻常的人被礼制约束。”杜挚说:“没有百倍的利益,就不能改变成法;没有十倍的功效,就不能更换旧器。仿效成法没有过失,遵循旧礼不会出偏差。”卫鞅说:“治理国家没有一成不变的办法,有利于国家就不仿效旧法度。所以汤武不沿袭旧法度而能王天下,夏殷不更换旧礼制而灭亡。反对旧法的人不能非难,而沿袭旧礼的人不值得赞扬。”孝公说:“讲得好。”于是任命卫鞅为左庶长,终于制定了变更成法的命令。‎ ‎14.解析 ①颈联这两句诗字面上写的是春秋时吴越之战给人们带来的灾难。连年的战争使战士们流尽了血泪;西风中,吴宫的美人西施也心如刀剜,痛苦不堪。实际上,诗人咏史是为了抒发自己的情怀。他是明朝遗民,其父陈邦彦在抗清战争中殉难;国仇家恨,常形诸笔端。两句中的“征士泪”“美人心”都暗指当时南方的抗清斗争和他自己的家国之痛。②“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意为: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诗中的“两”和“一”都是实指,是确切的数字。而本诗中不是实指。‎ 答案:D E(答对一项得3分,两项5分)‎ ‎15.(每点3分)答案 ①《虎丘题壁》以伍子胥自比,侧重写自己身负国难家仇,含蓄表达反清复明的大志。《蜀相》则更多是对诸葛亮的敬仰及对事业未竞的痛惜,和包括自己在内的无数志士的爱国深情。‎ ‎②《虎丘题壁》中“秋又深”三字,使人想见瑟瑟秋风、森森寒气,又表现了诗人于时局艰难之时,又觉前途迷茫。‎ ‎16.(每句各1分)答案: (1)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3)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17. (3分) 解析 ①“轻装简从”指有地位的人出门时行装简单,跟随的人不多。张冠李戴。②“返璞归真”比喻恢复原来的自然状态。使用正确。③“不废江河”形容好作品流传广。使用正确。④“相敬如宾”形容夫妻互相尊敬。使用对象不当。⑤“目瞪口呆”形容因吃惊或害怕而发愣的样子。不合语境。⑥“抚今追昔”指看看现在,想想过去。使用正确。‎ 答案:C ‎18. (3分) 解析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析:A项,句式杂糅,删去“重在”或“是关键”; B 项,成分残缺,缺少宾语中心语,应在“上网”后加“的习惯”;C项,成分残缺,应在“方便面桶”前加介词“对”。‎ ‎ 答案:D ‎ ‎19. (3分)3.解析:本题从4、5两个空中应该选的是“不是……而是……”,就可以将A、B、D排除掉。因为4、5两个空需要选填的是表“肯否并列”的关联词语,而“不仅(不但、不光、不单)……而且(也、更)……”表明的是“肯定了再肯定的递进”关系。‎ 答案:C ‎20. (每句各2分,共6分)答:A.这种违背尊老互助的社会公德,确实令人感到气愤,该打。‎ B.打人应该是一种侵犯人权(或:侵害公民人身安全和健康)的违法暴力行为。‎ C.多学学中国的传统美德,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 解析 A处承接上文讲述女孩该打的理由,B处结合上文“要尊重别人不让座的权力”和下文“没错,打人是法律问题,打人者一定要受到法律的惩罚”可知,应填 “打人是侵犯人权的违法暴力行为”。C处应针对上文分析出来的“拒不让座的女孩”存在道德问题,“打人脸的男乘客”存在的是法律问题进行劝告,劝告“拒不让座的女孩”多学学中国的传统美德,劝告“打人脸的男乘客”多学点法律知识。‎ ‎21. (5分)答:示例:一只肥胖的花猫四脚朝天躺在酒瓶旁边的盘子里,从它那伸出的舌头看,像是又喝醉了。把猫灌醉的两只特大老鼠正在花猫身后眉飞色舞地举杯相碰。(3分)‎ 寓意:监管领域的腐败搞乱了正常的秩序。(2分)‎ 解析 这个画面的主角是一只躺在盘子里的肥猫和两只碰杯的大老鼠,把它们的表情和心理写出来,拟人的修辞方式也就具备了。本题的难点是寓意的概括,猫代表监管者,老鼠代表被监管者。‎ ‎22.(60分)提示:围绕“人为什么需要灵魂”,或者“人容易丢失灵魂,所以需要时时唤醒灵魂”,或者“如何唤醒灵魂”或者兼而有之写作。‎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