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辽宁省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ww.ks5u.com 辽宁省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期中阶段测试 高一(历史)试卷 ‎ 考试时间:60分钟 试题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70分)‎ ‎1.考古学家在北京人遗址发现四层面积较大且较厚的灰烬层。这一发现,说明当时北京人的生产生活状况是(  )‎ A. 种植水稻 B. 会使用火 C. 烧制彩陶 D. 铸造青铜器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较大且较厚的灰烬层”可知,灰烬是用火的痕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过着群居生活,会使用天然火,故B符合题意。根据材料“较大且较厚的灰烬层”可知,灰烬是用火的痕迹,而与是否种植水稻无关,故A选项错误;北京人遗址上发展灰烬层说明这时期已经开始使用火,无法得出烧制彩陶的使用,故C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青铜器开始出现于夏朝时期,并且材料内容无法得出这时期已经出现青铜器,故D选项错误。‎ ‎2.我国水稻栽培历史悠久,水稻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被列为五谷之首。袁隆平先生成功培育出优质杂交水稻,为人类解决“温饱”问题作出重大贡献。目前已知水稻种植最早出现于下列哪一地区?‎ A 黄河中游 B. 长江下游 C. 珠江三角洲 D. 辽河流域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生活在距今(2019年)7000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水稻,而河姆渡文化位于长江下游,我国由此成为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国家,故选B项;河姆渡原始居民最早种植水稻,位于长江下游,ACD项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目前已知水稻种植最早出现”,联系所学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水稻的史实分析解答。‎ ‎3.《三字经》中有云:“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其中“五霸”中最早出现的霸主和“七雄”中最后胜出的诸侯国分别是 A. 秦穆公 楚国 B. 晋文公 齐国 C. 齐桓公 秦国 D. 楚庄王 秦国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所学可知,春秋“五霸”是齐桓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战国七雄分别是齐、楚、燕、韩、赵、魏、秦;故“五霸”中最早出现的霸主和“七雄”中最后胜出的诸侯国分别是齐桓公、秦国,C正确;A、B、D错误。‎ ‎4.周的政治体制中实权下放、虚权保留的模式,在彼此矛盾激化、亲情疏远的情况下,自然不再温情脉脉,春秋时代也便有且只有僭越频发的可能。材料中评价的政治体制为 A. 分封制 B. 宗法制 C. 郡县制 D. 礼乐制度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分封制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实权下放、虚权保留的模式”、“矛盾激化、亲情疏远”、“有僭越频发的可能”可判断该政治体制是分封制,在分封制的背景下,受封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较大的独立性.随着诸侯势力强大,西周晚期出现了“僭越频发的可能”,故A正确;宗法制是按血缘远近以区别亲疏的制度,与题意无关,故排除B;郡县制是春秋战国以后,与题干时间信息不符,故排除C;礼乐制度与材料信息不符,故排除D。故选A。‎ ‎5.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正处于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历史转折时期。决定这一历史转折的根本因素是 A. 诸侯争霸 B. 土地私有制的出现 C. 生产力的发展 D. “初税亩”的出现与推广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铁犁牛耕的使用,土地私有制产生,井田制走向瓦解,建立在以井田制为经济基础上的分封制度走向崩溃,各国相继进行变法,确立土地私有制,推动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故C项符合题意;A项,诸侯争霸是分封制崩溃的结果,不是根本因素,排除;B项,土地私有制的产生得益于生产力发展,故不是根本因素,排除;D项,“初税亩”的出现与推广是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排除。‎ ‎6.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选郡县制度,郡守和县令的产生方式是 A 世代相袭 B. 考试选拔 C. 皇帝任命 D. 地方推荐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小。结合所学,郡县制是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其主要长官由皇帝任免调遣,C选项符合题意;A 是世官制的特点,排除;B是科举制的特点,排除;D是察举制的特点,排除。‎ ‎7.某思想家曰:“天地无人推而自行,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为之也,何劳人为乎?人之所以生、所以无、所以荣、所以辱,皆有自然之理、自然之道也。”这主要反映了 A. 孔子“仁”和“礼”的思想 B. 庄子“齐物”的自由精神 C. 老子一切要顺应自然的思想 D. 墨子“节用”“兼爱”的主张 ‎【答案】C ‎【解析】‎ ‎【详解】抓住两个关键词“无人”“自然”可知,“某思想家”强调一切要顺应自然,提倡清静无为、知足寡欲,这体现了道家思想,故C正确;孔子的“仁”“礼”思想、墨子的“节用”“兼爱”思想关注的是社会秩序,主张人的积极有为,与材料主张不符,排除A、D;庄子“齐物”主张体现自由逍遥的精神状态,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 ‎8.战国中后期,荀子主张“礼法兼用”,韩非子也尝试为法治寻找“道”的依据,《吕氏春秋》一书则兼容了儒、墨、道、法诸家言论。这种现象表明当时 A. 儒家思想备受秦国重视 B. 法家地位有所下降 C. 思想领域出现融合倾向 D. 思想专制局面形成 ‎【答案】C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并没有受到秦国的重视,秦国重视的是法家思想,故可排除A;战国中后期,法家思想逐渐受到统治者们的重视,所以B的说法违背了史实,故排除B;依据材料中的“《吕氏春秋》一书则兼容了儒、墨、道、法诸家言论”这一信息可知,在战国中后期思想领域出现融合的趋势,故选C;思想专制局面形成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可排除D。‎ ‎9.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中记载:“周以后的秦朝尽管存在时间短暂,却用一个组织得很严密的帝国结构取代了周朝的制度……所有这些使中国得到了世界上最稳定、最持久的统治。”秦朝在地方上取代了周制的“帝国结构”是指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郡国并行制 D. 行省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为加强封建统治,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中央设立三公九卿,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因此秦朝在地方上取代了周制的“帝国结构”指的是郡县制,故选B项;分封制为西周时期政治制度,郡国并行制为汉初推行的制度,行省制首创于元朝,排除A、C、D三项。‎ ‎10.汉景帝中元六年(前144年),梁王刘武薨,景帝“立梁孝王子明为济川王,子彭离为济东王,子定为山阳王,子不识为济阴王”。梁国由此一分为五,封四侯。汉景帝的做法 A. 扩大了地方王国势力 B. 废黜了梁国的王国地位 C.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D. 结束了郡、国并存局面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本题材料从“梁国由此一分为五,封四侯”可知梁国的势力被削弱,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故C项正确。ABD都不符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郡国并存制 ‎【详解】‎ 请在此输入详解!‎ ‎11.在中国古代孝道是很受推荐的,有史料记载:“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减食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郭巨因此而被荐举为孝廉。这一史料反映的是 A. 科举制 B. 察举制 C. 刺史制度 D. 九品中正制 ‎【答案】B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举孝廉”是汉代察举制的标准之一;从材料中“郭巨被荐举为孝廉”可以得出是汉代的察举制,故B项正确;A项是依考试城市为标准的,排除;C项具有监察功能的官员,排除;D项依据门第高低为标准,排除。‎ 点睛:材料“郭巨被荐举为孝廉”是解题的关键;从中分析出正确答案。‎ ‎12.东汉崔瑗曾经说:“方不中矩,圆不中规。抑左扬右,望之若欹。兽跂鸟跱,志在飞移;狡兔暴骇,将奔未驰”。材料体现的书法是 A. 楷书 B. 草书 C. 行书 D. 隶书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中国古代书法艺术。依据材料“方不中矩,圆不中规。抑左扬右,望之若欹。兽跂鸟跱,志在飞移;狡兔暴骇,将奔未驰”结合所学可知这反映的是草书的特征,草书把中国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极致,变化丰富,奔放悦动,最能表达和抒发书法家的感情,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楷书字形方正,规矩严整,与题意不符;C选项错误,行书兼有草书和楷书的长处,既工整清晰,又飞洒活泼,与题意不符;D选项错误,隶书字形宽扁,横画长竖画短,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与题意不符。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13.探究不同时期的社会现象,有助于加深我们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匈奴左贤王刘宣等私议:“今司马氏骨肉相残,四海鼎沸,兴邦复业,此其时矣。”材料中“司马氏骨肉相残”是指(  )‎ A. 八王之乱 B. 七国之乱 C. 牧野之战 D. 国人暴动 ‎【答案】A ‎【解析】‎ ‎【详解】八王之乱是西晋统治集团内部历时16年之久的战乱。先后有八个分封为王的贵族,为了争夺中央政权,进行大规模混战,这次战乱,严重地破坏生产,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故选A项;B是汉朝的,排除;C是商朝末年,周武王与商军决战,排除;D是周厉王时期,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 ‎14.“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包括(  )‎ ‎①自然条件优越 ②北人南迁 ③社会安定 ④南方的生产工具比北方先进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东晋南朝时江南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东汉末年以来,许多北方人为躲避战乱,逃往江南地区,西晋后期以来,更多北方人迁往江南,给南方地区带去了劳动力、生产技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此外,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江南地区的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南北方劳动人民的共同努力等也是重要因素。故①②③表述正确;南方的生产工具比北方落后,④表述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C;ABD不符合题意,排除。‎ ‎15.晋室南迁,衣冠南渡,为了仰仗随司马氏东迁的中原士族,司马皇族极力拉拢世家大族如王姓大族,“王与马共天下”。上层士族通过九品官人法不断掌控朝政,占据高位,寒门庶族只能居于下位,成为门阀政治的代表时期。这反映出当时 A. 古代政治制度不断进步 B. 豪强大族对政治的影响 C. 选官重视家族经济基础 D. 考试选官制度已经确立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王与马共天下”“上层士族通过九品官人法不断掌控朝政,占据高位…成为门阀政治…”可知东晋时期世家大族受皇族重用,并且垄断仕途、干预朝政,故B项正确。A项,门阀政治加强了阶层固化,不利于封建国家扩大统治基础,故不能体现政治制度上的进步,排除。C项,材料提到九品官人法即九品中正制度,其选拔依据是门第出身而非经济基础,故排除。D项,材料中九品官人法以家世门第为标准,考试选官为科举制的特点,故排除。‎ ‎16.大运河连接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连接了两个文明。使黄河流域、长江流域逐渐成为一体。“鸿恩大德,前古未比”。那么,隋朝修建大运河所起的最深远的影响是(  )‎ A. 满足隋炀帝游江都的愿望 B. 加强北部边防 C. 加强南北经济的交流 D. 巩固隋朝的统治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征发几百万人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纵贯南北全长两千多公里的大运河,自北向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它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答案为C;A是开凿大运河的原因,排除;大运河的开凿有利于交通和经济的发展,不能加强边防,B错误;巩固隋朝的统治是开凿大运河的目的,而不是影响,D错误。‎ ‎17.日本学者认为,与依靠强权将诸民族夷为平地的“罗马和平”不同,唐王朝在处理诸民族关系上则较为灵活、开放和包容,而且还承认他们的“自立”。下列选项最能体现这一说法的是(  )‎ A. “天可汗”的由来 B. 羁縻府州的施行 C. 均田制度的推广 D. 遣唐使船的往来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唐王朝在处理诸民族关系上则较为灵活、开放和包容……承认他们的‘自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实行羁縻府州,这与内地一般府州不同,中央政府并不对其实行直接的统治,而以当地少数民族首领为都督。故答案为B项。A项受唐代羁縻政策影响,北方各族纷纷入朝,尊唐太宗为“天可汗”,排除;C项材料所述与土地制度无关,排除;D项材料强调的是唐代的少数民族政策,而不是对外政策,排除。‎ ‎18.钱穆说:“隋唐后通过科举考试来选拔人才,以德行和学识为依据,体现了平等的原则而非专断独占的作风”。据此可知钱穆认为科举制 A 有利于强化君主专制 B. 加强了思想文化控制 C. 重视官员的综合素质 D. 抑制了世族门阀势力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以德行和学识为依据”“体现了平等的原则”可知,科举制选拔标准的公平公正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门阀势力,故D项正确;钱穆提及科举制的选拔标准和原则,未提及对君主集权的作用,故A项错误;德行和学识成为科举的主要依据,但并未体现出思想文化的控制,故B项错误;德行和学识只是官员素质的一个组成部分,故C项错误。‎ ‎19.唐代名臣范祖禹说:“中书造命,门下审覆,尚书奉行,机事往往留滞,上意亦颇以为悔。”由此可知,范祖禹认为三省六部制 A. 易形成冗官现象 B 降低了行政效率 C. 减少了决策失误 D. 加强了君主专制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冗官是指官员人数超出实际需要,机构职能重叠,导致行政效率低下,材料中没有体现出人数过多和机构重叠的信息,故A项错误;按照材料信息“机事往往留滞”,意指三省分权并相互牵制,有可能导致相互之间的扯皮,进而耽误国事,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减少决策失误的信息,故C项错误;材料的侧重点在于三省六部制的弊端,没有表达关于加强君主专制的意思,故D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三省六部制。‎ ‎20.孟子说:“有布缕之征,粟米之征,力役之征。”后世出现的一种赋税制度,同时采用了三种征取方式,却被史学家评价为中国历史上最为轻徭薄赋、项目分明的赋税制度。这种制度是 A. 两税法 B. 初税亩 C. 租调制 D. 租庸调制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材料“有布缕之征,粟米之征,力役之征。”并结合所学可知,这是隋唐时期实行的租庸调制。租庸调制规定,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交纳一定量的谷物,叫做“租”;缴纳定量的绢和布,叫做“调”,服徭役的期限内不去服役的可以拿绢和布代替,叫做“庸”,故D正确;两税法是指一年分夏秋两季征税,与材料不符,A错误;初税亩是指春秋时期的鲁国规定,不论公田、私田,一律按田地的实有数目纳税;与材料不符,B错误;租调制是北魏实行的,但其没有“力役之征”,与材料不符,C错误。‎ ‎21.晋代葛洪在道教典籍《抱朴子》中说:“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这反映了(  )‎ A. 儒学正统地位的巩固 B. 儒道思想的融合 C. 儒本道末的指导思想 D. 道教危机的出现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信息“道教典籍”、“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表明这一时期道教典籍中吸收了儒家思想,这反映了儒道思想的融合,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道教的发展情况,得不出儒学正统地位的巩固,故A不正确;材料反映的是道家学说发展中吸收了儒家思想,不能得出儒本道末的结论,故C不正确;材料没有体现道教危机的内容,故D不正确。‎ ‎【点睛】在中国古代思想的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了明显的思想融合的趋势,各家各派,为了满足统治者的需求,以便被统治者采纳,或多或少的都吸收了别的学派的优秀成果,为此出现了相互吸收融合的局面。‎ ‎22.魏晋至隋唐时期,修造了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和甘肃敦煌莫高窟等石窟。这反映出 A. 儒学正统地位削弱 B. 道教文化的广泛传播 C. 佛教影响范围扩大 D. 北方经济影响力上升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魏晋至隋唐时期”“修造……石窟”反映是魏晋至唐时期修建了大量的佛教石窟,这说明了当时佛教影响扩大,故C项正确;从西汉武帝时期儒学一直占据正统地位,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佛教的传播,故B项排除;从魏晋开始南方经济不断发展,北方经济影响力有所下降,故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点睛】“魏晋至隋唐时期”“修造……石窟”是关键信息。‎ ‎23.“在中国古代社会集权专制的氛围中,他狂放不受拘束的纯真个性风采,无疑有着巨大的魅力。当然,他诗歌豪放飘逸的风格、变幻莫测的想象、清水芙蓉的美,对后世的诗人也有很大的吸引力。”“他”是 A. 屈原 B. 李白 C. 杜甫 D. 柳永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在中国古代社会集权专制”“狂放不受拘束”“诗歌豪放飘逸的风格、变幻莫测的想象、清水芙蓉的美”反映的是一位封建社会的浪漫主义诗人;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李白是唐朝浪漫主义诗人,故B项正确;A项是战国时期的诗人,故排除;C项是唐朝现实主义诗人,故排除;D项是宋朝词人,故排除。‎ ‎【点睛】“在中国古代社会集权专制”“狂放不受拘束”“诗歌豪放飘逸的风格、变幻莫测的想象、清水芙蓉的美”是解题的关键。‎ ‎24.“有容乃大”是唐朝超越前期的特有文化气派。以下能体现唐朝“有容乃大”的是 ‎①玄奘到天竺学习佛学 ‎②吐蕃与唐朝“和同为一家”‎ ‎③日本多次派出使者来唐朝学习 ‎④马可波罗来中国经商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②③都符合唐朝“有容乃大”的文化气派,故选A;马可波罗来中国经商是在元朝,无法反映唐朝的“有容乃大”,排除④,故排除BCD三项。‎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唐朝‘有容乃大’”,联系所学唐朝文化繁荣的史实分析解答。‎ ‎25.“五代十国后建立的北宋王朝能够稳定下来的法宝,就是对所有事情都要预先防范,委曲周全地进行制约。”材料意在说明北宋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是 A. 重文轻武 B. 强化皇权 C. 分权制约 D. 控制地方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委曲周全地进行制约”说明了宋朝的政治制度的一大特征是政治机制注重预防和制约,结合所学不难得出宋朝政治制度强化分化事权,故C项正确。重文轻武不符合材料主旨思想,故A项错误。材料主要是分散官职职权,不是强化皇权,故B项将错误。控制地方不符合材料主旨,故D项错误。‎ ‎26.北宋初期的政治改革最终形成了“冗官”、“冗兵”、“冗费”的局面,从借鉴的视角,当今政府应 A. 加强军队建设 B. 重视精兵简政 C. 加强民主政治建设 D. 大力发展经济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项为错误项,并且不全面,所以排除A项。C项内容与材料内容无关,材料并未体现。D项也是无关项。材料中的“三冗”问题说明的是北宋改革中导出现了国家财政困难的现象,所以答案选择B项。‎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变法的背景 ‎27.北宋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写道:“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天狼”借指当时与北宋并立的哪一少数民族政权 A. 西夏 B. 大理 C. 金 D. 蒙古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所学可知,当时与北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北方是辽,西北是西夏,故苏轼词《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中的“天狼”是西夏,A正确;据所学可知,大理在西南,故B错误;北宋后期由于辽统治者腐败被后起的金所灭,北方为金所统治,C错误;蒙古政权兴起于南宋时期,D错误。‎ ‎28. 范仲淹曾以“参知政事”的身份主持庆历新政。“参知政事”这一职务相当于( )‎ A. 宰相 B. 副宰相 C. 诸侯王 D. 钦差大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正确解答本题要注意抓住材料信息“参知政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参知政事是唐代开始设立,并明确了这个职位的权力,主要目的是用来削弱宰相的地位,加强皇权,即相当于副宰相,A项错误,排除。C、D两项明显错误,排除。综上,本题正确答案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宋代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历史上重大改革·古代中国改革·范仲淹“庆历新政”‎ ‎29.耶律德光统治时期采取了“蕃汉分治”的政治制度,在中央设南面官和北面官,其出发点是 A. 适应不同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B. 巩固契丹的奴隶制度 C. 为了笼络汉族地主官僚 D. 推行民族分化政策 ‎【答案】A ‎【解析】‎ ‎【详解】“蕃汉分治”是为了适应汉族和契丹族不同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而实施的,故A项正确;B、D两项说法不符合史实;“蕃汉分治”有笼络汉族地主官僚的目的,但不是其出发点,故C项错误。‎ ‎30.“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京洛胡尘满人眼,不知能似浙江不?”。以上诗句反映了两宋之际背井离乡的文人对故土的思念之情。诗中的“胡尘”之“胡”是指 A. 西夏 B. 辽 C. 金 D. 蒙古 ‎【答案】C ‎【解析】‎ ‎1127年,金军攻破东京(今开封),北宋灭亡,故“胡尘”之“胡”是指金,故排除ABD,选C。‎ ‎31. 元朝建立了行省制度,是中国省制的开端。我国现在的各省,在元朝时的称呼与现在相同的是( )‎ A. 辽宁省 B. 山东省 C. 河北省 D. 甘肃省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考查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联系所学元朝的行省图,A辽宁省属于辽阳行省,B山东省和 C河北省属于中央直接管理,D甘肃省属于甘肃行省,根据题目要求“元朝时的称呼与现在相同”,故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行省制 ‎32.元世祖时期,大都城内居民所吃的粮食由粟麦改为以稻米为主,结果每年上百万石的稻米海运至京师。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南北经济交流的日益频繁 B. 跨地区长途贸易发达 C. 国家经济重心的变迁 D. 农作物水稻种植区城扩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元世祖时期,大都城内居民所吃的粮食由粟麦改为以稻米为主”可知,稻米主要产自南方,结合所学知识,中原经过长期的战乱摧残,经济发展缓慢,粮食仰赖南方供给,说明国家经济重心南移,故C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南北经济交流的日益频繁”,只是反映大都城内居民所吃的粮食由粟麦改为以稻米为主,稻米主要由南方海运过来,A错误;明清时期跨地区长途贸易发达,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B;材料无法体现水稻种植区域扩大,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元世祖时期,大都城内居民所吃的粮食由粟麦改为以稻米为主”,联系所学经济重心南移的史实分析解答。‎ ‎33.唐代上流社会家庭喜欢从世家旧族中选择儿媳。在宋代,富家之女是人们选择儿媳的首选,“观今之俗,娶其妻不顾门户,直求资财”(蔡襄语)。这反映出宋代 A. 四民平等关系的确立 B. 门阀贵族势力的没落 C. 商人政治地位的提高 D. 理学的社会影响势弱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娶其妻不顾“门户”从侧面反映了门阀贵族势力在没落,即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在宋代四民平等关系尚未确立,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错在“政治”地位,不符合题意,排除;在宋代理学的社会影响很强大而非势弱,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抓住关键字眼——不顾“门户”。‎ ‎34.“程门立雪”的典故反映的是宋代学者杨时和游酢向程颐拜师求教的故事。其求教内容最有可能是( )‎ A. “为政以德”‎ B. “万物皆只有一个天理”‎ C. “以法治国”‎ D. “民贵君轻”‎ ‎【答案】B ‎【解析】‎ ‎【详解】“为政以德”是孔子的思想,“以法治国”是韩非子提出的,“民贵君轻”是孟子提出的,程颐的主要思想是“天理”,故排除ACD,B项符合题意。‎ ‎35.元杂剧的作者中,有的是“书会才人”,有的是“职业演员”,更多的是怀才不遇或充任下级官吏的文人。这主要反映出元杂剧 A. 演出角色的多样性 B. 剧本创作的多元性 C. 演出服务的上层性 D. 戏剧内容的娱乐性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材料反映的元杂剧的作者,有“书会才人”、“职业演员”和怀才不遇或充任下级官吏的文人来看,说明元杂剧剧本创作的多元性。故答案为B项。材料反映的是元杂剧剧本创作的多元性,没有反映角色的多元性,排除A项;材料信息没有涉及演出服务的对象,排除C项;材料信息没有涉及戏剧内容,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计30分)‎ ‎3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代的译经、抄经已达到超越前代的新境地。宗教的发达,必然引起对宗教经典的大量需求,只靠抄写显然已不能解决问題。无论是经济文化的发展,还是宗教传播和对外文化交流,都突出地要求供应大量的复本图书。传统的传抄方法再也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了。人们迫切需要一种新型的、高效率的图书复制技术。唐代不仅有了对印刷的迫切需要,而且也具备了印刷术应用与发展的纸、墨、石刻、捶拓等物质基础和技术条件……在社会迫切需要和已具备的物质条件的历史背景之下,雕版印刷在唐代得到应用,并且有了初步的发展。‎ ‎——《中华印刷通史》‎ 材料二 古代雕版印刷技术的发明,曾经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文化传播模式。柳诒徵在《中国文化史》中曾深刻指出:“雕版印刷之术之勃兴,尤于文化有大关系。故自唐室中晚以降,为吾国中世纪变化最大之时期。前此犹多古风,后则别成一种社会。”书籍出版数量的增加,改变了文人的阅读习慣和藏书方式,张舜徽曾分析道:“自印刷之术日新,致用之途益广,便民垂远,为效甚宏。然其影响后世,有利有弊。由于得书甚便,学者多置之不观,苏东坡为《李氏山房藏书记》,即尝慨乎言之。故印刷愈便,而记诵日衰,似故创物造器者之所不任咎也。”‎ ‎——于翠玲《媒介演变与文化传播的独特景观》‎ ‎(1)根据材料一,概括雕版印刷技术在唐代兴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雕版印刷技术的使用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科技进步的认识。‎ ‎【答案】(1)原因:宗教文化发展的推动;文化传播与交流的需要;图书复本需求量增加的促进;旧的手抄图书复制技术的落后;纸、墨等物质和技术条件的进步。‎ ‎(2)影响:改变了文化的传播模式;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和藏书方式;有利于文化的传播和普及;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人对知识的记诵能力。‎ ‎(3)认识:科技是一把双刃剑。科技进步既能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但也能给人类自身带来消极影响;只有正确地对待科技应用,才能趋利避害。(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解析】‎ ‎(1)本题根据材料一“宗教的发达,必然引起对宗教经典的大量需求,只靠抄写显然已不能解决问題。无论是经济文化的发展,还是宗教传播和对外文化交流,都突出地要求供应大量的复本图书……而且也具备了印刷术应用与发展的纸、墨、石刻、捶拓等物质基础和技术条件”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宗教文化、文化传播与交流、图书复本需求、旧的手抄图书复制技术的落后、纸、墨等物质和技术条件等方面概括雕版印刷技术在唐代兴起的原因。‎ ‎(2)本题根据材料二“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文化传播模式……书籍出版数量的增加,改变了文人的阅读习慣和藏书方式”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文化的传播模式、阅读习惯和藏书方式、文化的传播和普及、‎ 人对知识的记诵能力等方面指出雕版印刷技术的使用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 ‎(3)本题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即可从科技的双刃剑作用、正确地对待科技应用等方面回答对科技进步的认识。‎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