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6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河北省沧县风化店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
2017-2018学年河北省沧县风化店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从政治角度讲,有为百姓而“鸣”,有为统治者而“鸣”, 冯天瑜曾指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其中为百姓而“鸣”的民本思潮和为统治者而“鸣”专制主义分别是 A.墨家、儒家 B.法家、道家 C.儒家、法家 D.道家、儒家 2.有人把春秋战国时期比拟为“第一次五四运动”,认为是“社会的转变”促成了这一时代的“百家争鸣,群花怒放”。这一时期“社会的转变”不包括 A、 分封制崩溃,井田制瓦解 B、各种政治力量异常活跃 C、 各种思想交相辉映 D、中央集权制度已经确立 3.天坛是明清皇帝用来祭天、祈谷的地方,其建筑“反映出天地之间的关系”“还体现出帝王将相在这一关系中所起的独特作用”。最早把天、地、人的关系上升到理论并被统治者所接受的儒家人物是 A、 孔子 B、 孟子 C、 董仲舒 D、黄宗羲 4.《礼记》有载:在中国古代城市管理制度中,“有以高为贵者,天子之堂九尺,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这反映的是哪一思想 A.法家“严明法度” B.儒家“礼” C.道家“无为而治” D.墨家“尚同” 5.观察右图(汉画像石“讲经图)场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这一现象最早应该出现在汉武帝时期 B.代表了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方向 C.这一局面的出现推动了儒学的传播和发展 D.“讲经”主要是讲儒学《四书》 6.董仲舒说:“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对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宣扬“天人感应”学说 B.要求君主遵循天道,施行仁政 C.反映了董仲舒对儒学的新发展 D.君主的地位不是不可动摇的 7.斯塔夫里阿诺斯提出:“促成中国文明的内聚性的最重要因素,也许是通称为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和文学、思想方面的文化遗产。”这里的“道德准则”主要是指 A.天人感应 B.和谐中庸 C.三纲五常 D.民贵君轻 8.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 A、天体运行法则 B、 社会发展规律 C、 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D、“天人感应”理论 9.《汉书·元帝纪》载:宣帝曾经训斥太子与儒士们的关系过于密切,“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宣帝所说的“自有制度”的实质是 A、仁政爱民 B、无为而治 C、严刑峻法 D、儒表法里 10.古代有一个佛偈故事:庙前佛幡随风而动,方丈以此考问众徒。甲徒曰:“风吹幡动!乙徒曰:“幡何动?分明是你心动!心动才有幡动!”下面的思想与乙徒相近的是 A、“万物皆只有一个理” B、“有理而后有气” C、“宇宙便是吾心”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11.明末清初的政论家唐甄在《潜书·明鉴》中说“自古有五伦,我独缺一伦焉,君臣之伦不达于我也。”此处唐甄批判的是 A.儒学礼教的虚伪 B.发达的君主专制 C.封建的等级制度 D.封建官吏的腐败 12.有学者认为:“明清之际一些思想家以前所未有的犀利笔锋对正统儒学做出了总结性批判,从儒学内部逐渐发展出一个脱离程朱理学樊篱的、异质新思想系统。”材料中的“异质” A.彻底否定传统儒家思想 B.抨击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政体 C.体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诉求 D.蕴含了近代 “民主、法制”思想 13.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天下有道,则庶民不议,然则政教风俗,苟非尽善,即许庶民之议矣。”下列主张与这一观点最接近的是 A.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 B.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C.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矣 D.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14.下表为广州某校高三同学整理的“晚清时期翻译西学书籍简表”。从表中可以看出,这一时期学习西学的趋势是() 类别 1860——1899年 1902年—1904年 数量 比重 数量 比重 哲学、社会科学 123种 22% 327种 61% 自然科学 162种 29% 112种 21% 应用科学 225种 41% 56种 11% A、从侧重科技到侧重人文 B.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追求 C.从持续高涨到趋于停滞 D.从全盘西化到中西结合 15.马克思曾说:“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的发明这些都是资产阶级发展的必要前提。”卡特指出:“欧洲文艺复兴初期四种发明的流入传播,对现代世界的形成,曾起重要的作用。”培根也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他们都看到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A.促进了欧洲社会制度的转型 B.奠定了中国世界文明古国的地位 C.推动了欧洲工业革命的开展 D.打破了世界各地彼此隔绝的状态 16.下图是南宋赵孟坚的《墨兰图》。画中自题诗曰:“六月衡湘暑气蒸,幽香一喷冰人清。曾将移入浙西种,一岁才发一两茎。”诗中流露了作者借物抒怀,孤芳自赏,清高拔俗的情趣。该画属于 A.风俗画 B.宫廷画 C.文人画D.山水画 17.日本学者内藤湖南认为宋代的中国是一个平民兴起的社会。下列哪些文化现象能佐证上述观点 ①印刷术的改进,推进了文化的普及工作 ②词成为文学的主流形式 ③京剧、昆曲等剧种成为民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④《清明上河图》等市井风俗画的出现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8.“它的历史从侧面展示了精英文化与通俗文化是如何相互作用的,同时也展示了元代中国有文化修养的精英阶层在促进这种相互作用时的新作用。”这里的“它”最有可能是 A.文人山水画 B.杂剧 C.昆曲 D.京剧 19.2010年上海世博会于5月1日至10月31日盛大举行,下图为本次世博会的会徽。其中,汉字书法的“世”字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京”字交相辉映,有异曲同工之妙,其源于汉字书法中的什么字体( ) A.篆书 B.隶书 C.楷书 D.行书 20.某学习小组以“中国印刷术的发展历程”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收集到了历史资料唐代《金刚经》卷子,该资料卷末有“咸通(唐懿宗年号)九年四月十五日王玠敬造”的字样。四位同学各抒已见,你认为其中最恰当的说法是 A.资料卷末的纪年说明唐朝就已有了活字印刷术 B.印刷术是宋代毕升发明的,此件可能是伪造的 C.这一资料证明唐代已开始印刷术的发明与研究 D.佛教的传入是印刷术产生的根本原因 21.时人曾对当时某一著述作如下评论:“百年喜读樽前兆,万里惊看海外文”、“其书罗列甚远之国,指掌形势可谓奇书”、“欲制夷患,比筹夷情,尤为有用之书”。据此推断该书最有可能是 A.《华事夷言》 B.《海国图志》 C.《资政新篇》 D.《天演论》 22.晚晴首位驻外使节郭嵩焘曾说:“舍富强之本图,而怀欲速之心以急责之海上,将谓造船、制器用其一旦之功,遂可转弱为强,其余皆可不问,恐无此理。”据此判断郭嵩焘批判的派别及理由是 A.顽固派,抵制学习西方 B.洋务派,治国方略上坚持“中体西用” C.维新派,坚持与西方商战 D.革命派,要求武力推翻清政府 23.新文化运动的旗手鲁迅说:“汉字不灭,中国必亡,因为汉字的艰深,使全中国大多数人民永远和前进的文化隔离。”陈独秀也说:“中国文字既难传载新事新理,且为腐毒思想之巢窟,废之诚不足惜。”这表明他们( ) A.开始结合中国国情研究实际问题 B.严重脱离群众而提不出科学纲领 C.发现中国古代文明的严重缺陷与不足 D.对传统文化的绝对的否定 24.“一般来说,当帝国的权力来自一个人时,它便软弱;而当它来自千百万人民时则强大……如果学者、商人和老百姓都能关心民族的危险,那么,这样的人民将是聪明的,否则是愚昧的。”这种观点的最早倡导者应是( ) A.鸦片战争中新思想的代表人物 B.甲午战争后的资产阶级维新派 C.辛亥革命时的资产阶级革命派 D.新文化运动中激进的知识分子 25.在近代中国,维新派和革命派都为国家的政治民主化做出了重要贡献。以下关于两个派别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A.针锋相对,势不两立 B.齐心协力,相得益彰. C.异曲同工,殊途同归 D.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26.汉武帝“独尊儒术”,李贽批判孔子,康有为尊孔子为改革先师,袁世凯“尊孔复古”,新文化运动中“打倒孔家店”,“文化大革命”中的“批林批孔”,当前的“孔子热”,这些现象既是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反映,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孔子的命运。以下各项中,能够用来解释孔子“命运”的比较科学的观点是 ( ) A.“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B.“历史就是过去的人和事” C.“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D.“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27.小丽看到一篇短文,摘录部分内容如下:古人叫做“欲”,今人叫做“要” 古人叫做“至”,今人叫做“到” 古人叫做“溺”,今人叫做“尿”本来同一个字,声音少许变了。并无雅俗可言,何必纷纷胡闹?这种文学、风格的盛行,与近代哪一次革新运动有关( ) A.自强运动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新中国成立 28.右图为1833~1915年“共和”、“民主”这两个关键词在中国部分著作和报刊中出现频率的统计图。1905~1913年“共和”出现的频率远远高于“民主”的频率,其原因包括( ) ①维新变法思想的传播②三民主义思想的影响 ③新文化运动的推动 ④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9. 某思想家在20世纪初大声疾呼:“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 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削灭也„„其不能善变而与之俱进者,将见其不适环境之争存,而退归天然淘汰已耳!”从中可见,该思想家主张 A.打破保守观念,为新文化营造空间 B.剔除传统糟粕,重建儒家信仰 C.宣扬改革理念,为康梁变法造声势 D.遵循进化理论,任凭自然选择 30.孙中山曾说:“有了这种以养民为目的的好主义,从前不好的资本制度便可以打破。但是……不能够马上推翻。”材料表明孙中山 A.主张用社会主义思想改造资本主义 B.放弃了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信念 C.以推翻资本主义制度为己任 D.主张用民生主义改良资本主义 31.毛泽东思想形成的主要标志是《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重要文章的产生。因为这些文章从理论上论证了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革命态度 B.农民问题和农民斗争的极端重要性 C.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前途问题 32.2013年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为了纪念毛主席,进行探究性学习,主题是:《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历史进程的论述》,他们最应该选择的参考资料是 A《井岗山的斗争》B《新民主主义论》C《论人民民主专政》D《论十大关系》 33.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文革”结束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两者的根本共同点是 A.坚持党的领导 B.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 C.坚持民主集中制 D.坚持继续革命的思想 34.邓小平指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基本建设,不解决思想路线问题,不解放思想,正确的政治路线就制定不出来,制定了也贯彻不下去……”这段话揭示了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带来的最重要的社会影响是( ) A.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B.发扬了党的实事求是的优良作用 C.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D.促进了中共政治路线的贯彻执行 35. 1986年,邓小平成为美国《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这句话被摘登在《时代》周刊上,成为世界人民知晓的名言。“白猫黑猫”论所反映的思想核心是 A.独立自主 B.实事求是 C.团结一致 D.戒骄戒躁 二、材料解析题: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本大题共2小题30分。36题16分、37题14分)。 3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食者,民之本也;民者,国之本也;国者,君之本也。——刘安《淮南子·主术训》 【材料二】 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乐。……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三】 朱熹生活的时代,整个社会统治阶级鲜廉寡耻,生活奢侈无度。在此时代背景下,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之说。朱熹说:“须知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仁、义、礼、智便是天理之件数。”朱熹区分了“欲”和“人欲”。欲是正常的,饥而欲食,渴而欲饮,这是正常的欲。朱熹要灭的是“人欲”,又叫“物欲”。…… 朱熹认为当时国之大患根在君王心术已受蒙蔽,应当根据《大学》之教,以正心诚意作为治国平天下的根本。” —洪映萱《另一种声音——对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等理学观念的反思》 【材料四】孔子生长封建时代,所提倡之道德,封建时代之道德也;所垂示之礼教,即生活状态,封建时代之礼教,封建时代之生活状态也;所主张之政治,封建时代之政治也。……其范围不越少数君主贵族之权利与名誉,于多数国民之幸福无与焉。 ——陈独秀《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 请回答: (1)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其政治思想有何异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其思想不同的政治原因。(4分) (2)指出材料二中的经济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思想出现的根源。(3分) (3)分析在汉武帝及材料二、三这三个历史时期儒家思想内涵的演变。(5分) (4)据材料三、四,在对待传统道德上,朱熹和陈独秀的态度有何差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他们思想主张的共同进步性。(4分) 37、(14分)不同时期的文学家代表着不同时期文学发展的特点,阅读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材料四 宋代城市生活丰富,娱乐场所需要大量的歌词。士大夫的词作通过各种途径流传于民间,更有一些词人直接为歌女写词,在歌楼舞榭中传唱。 材料五 在中国文学史上,小说在明清时期终于大踏步地闯入文坛,展示了矫健挺拔和叱咤风云的气魄。明清小说凝聚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精神,要真切地认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精神,明清小说是不可多得的通俗读本。 回答问题 (1)一至三这三则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文学发展的什么趋势,其根本原因是什么?(4分) (2)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分析宋词繁荣的原因。(4分) (3)材料五中,为什么“小说在明清时期终于大踏步地闯入文坛”?(4分) (4) 由宋词到明清小说的发展,你能得到哪些认识?(2分) 选择题答案 1-5 CDCBD 6-10 DCCDC 11-15 BCAAA 16-20CDBAC 21-25 BCDBC 26-30 ACDAD 31-35 CBBCB 36. [参考答案】 (16分) (1)都倡导民本思想(1分)异:黄宗羲批判了君主专制。(1分)原因:西汉时期中央集权制度对社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明清时期君主集权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2分) (2)工商皆本(1分)黄宗羲处于明末清初,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2分) (3)内涵演变:汉武帝时期,传统的儒家思想得到改造,包容了法家等思想;宋朝把儒学上升到哲学高度,提出存天理,灭人欲;明清时期的儒学批判地继承了宋明理学的许多思想观念,并赋予时代新内容,使之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5分) (4)朱熹推崇传统道德,提出“存天理,灭人欲“;陈独秀批判、反对封建伦理道德。(2分)都具有忧患意识,关注国家政治,通过宣扬各自思想达到干预时政的目的。(言之有理即得2分) 37、[参考答案】 (14分) (1) 反映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平民化趋势。(2分) 根本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扩大和需要。(2分) (2)宋词繁荣的原因: (4分) 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城市手工业商品经济繁荣,为词曲的兴盛奠定了物质基础);市民阶层不断扩大; 宋代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 便于歌唱的词更能适应市井生活的需要和反映广阔的社会生活。 (3)明清小说繁荣的原因:(4分) 宋元话本把中国小说发展推向一个新阶段; 明清时期,一方面专制中央集权进入强化阶段政治黑暗,官场腐败; 另一方面经济领域出现新气象,手工业、商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扩大,为小说创作提供丰富素材。 为适应市民阶层的需要,明清小说蓬勃发展。 (4)文学形式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任何文学艺术形式都是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状况的反映。(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2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