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5 发布 |
- 37.5 KB |
- 2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内蒙古赤峰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王守仁在《咏良知四首示诸生》一诗中写道:“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边寻。”从哲学上看,诗人的观点属于 A. 客观唯心主义 B. 不可知论 C. 朴素唯物主义 D. 主观唯心主义 【答案】D 【解析】 【详解】D:“万化根源总在心”认为万物的根源在于人的内心,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D符合题意。 A:客观唯心主义是把客观精神作为世界的本原,A不符合题意。 B:不可知论是指人的思维不能正确认识存在,B不符合题意。 C:朴素唯物主义是认为水、气、火等具体物质是世界的本原,C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点睛】唯心主义: (1)根本观点:认为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2)基本形态: ①主观唯心主义:把把人的主观精神(人的感觉、经验、观念、目的、意志、心灵等)作为唯一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 ②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绝对观念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 2.有些学理、工、农、医的青年认为,搞自然科学的,学不学哲学关系不大,不懂哲学也一样发明创造。这种观点 A. 认为具体科学完全可以取代哲学的地位和作用 B. 否定了真正的哲学是自然科学发展的基础 C. 不懂得科学的世界观需要哲学的熏陶才能形成 D. 忽视了真正的哲学能为自然科学的研究提供指导 【答案】D 【解析】 【详解】A:“学不学哲学关系不大,不懂哲学也一样发明创造”没有表达“具体科学完全可以取代哲学”的意思,A不合题意。 B: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B错误。 C:科学的世界观不一定需要哲学的熏陶才能形成,科学的哲学有助于科学世界观的形成,C错误。 D:搞自然科学的,学不学哲学关系不大,不懂哲学也一样发明创造,这种观点忽视了真正的哲学能为自然科学的研究提供指导,D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3.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认为,原子和虚空是世界的本原;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认为,人的认识只能停留于现象界,自在之物是认识达不到的。这两个观点都是在讨论( ) A. 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 B.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C. 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D. 思维和存在能否相互转化的问题 【答案】B 【解析】 【详解】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两个方面: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以及思维和存在是否有同一性的问题。 B: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认为,原子和虚空是世界的本原,属于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主要围绕何者为世界本原进行讨论。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认为,人的认识只能停留于现象界,自在之物是认识达不到的。他的观点主要是在讨论人是否能够认识自在事物,即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因此,这两个哲学家都在讨论哲学的基本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B符合题意。 AC:都只是片面地反映了题干中的观点,排除AC。 D:两人是在探讨思维和存在谁是世界本原的问题,不是能否相互转化的问题,故排除D。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4.中国共产党自成立时起就高度重视在思想上建党.重视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和武装全党。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过程.就是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过程。重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因为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结合 ②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出发才能理解周围的世界 ③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③④:中国共产党自成立时起就高度重视在思想上建党,重视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和武装全党。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它正确反映了物质世界的本质和规律,它的全部理论都来自实践,又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③④符合题意。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而不是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结合,①排除。 ②:马克思主义哲学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坚持从实际出发认识周围的世界,②错误。 故本题选D。 5.2019年11月10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今天,中国经济发展健康稳定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生产要素条件没有改变,长期稳中向好的总体势头没有改变。展望未来,中国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具备充足支撑条件。这一论述表明 ①人的意识是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②静止是物质世界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③运动是物质固有的存在方式和唯一特性④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体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②④:《人民日报》对中国经济变与不变这一论述,表明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体,静止是物质世界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②④符合题意。 ①:材料强调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关系,不体现人的意识是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①与题意不符。 ③:运动是物质固有的属性和存在方式,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点睛】 任何物质都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动和静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6.2019年11月17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的方式成功将全球多媒体卫星系统α阶段A、B卫星(KL-α-A、KL-α-B)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任务获得圆满成功。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一箭双星”的发射活动具有客观物质性 ②发射任务圆满成功佐证了事物运动的规律能够被掌控 ③全球多媒体卫星投入使用将改变天地之间的固有联系④尊重客观规律是卫星能够成功进入预定轨道的前提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④: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即实践的主体、对象和手段都是客观的。全球多媒体卫星系统发射升空,让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表明“一箭双星”这一实践活动具有客观物质性,①正确。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卫星能够成功进入预定轨道的前提在于能尊重客观规律,①④符合题意。 ②:发射任务圆满成功佐证了事物运动的规律能够认识和利用,但不能被掌控,因为规律是客观的,②说法错误。 ③:联系具有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全球多媒体卫星投入使用不能改变天地之间的固有联系,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7.出门在外,靠一台智能翻译机就可以实现与外国友人语言沟通无障碍;在家中,可以通过智能语音遥控器边做饭边娱乐甚至边购物;在学习过程中,智能学习机帮助学生精准找到薄弱点,轻松高效学习。由此可见,人工智能 ①能延伸人类的认识器官②具有模拟人类思维活动的能力 ③已经进化为具备独立意识的物质系统④其意识来源于人脑,是人脑的产物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 ①②:人工智能实现与外国友人语言沟通、边做饭边娱乐甚至边购物等都说明了人工智能能延伸人类的认识器官,具有模拟人类思维活动的能力,①②符合题意。 ③: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③说法错误。 ④:意识来源于实践,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8.在国庆节阅兵式上,徒步方队整齐划一、气势如虹,让人热血沸腾。但许多人不知道士兵们背后难以想象的付出:40秒不眨眼,2小时军姿不晃动,还有每天2万余次踢腿、3万多步行进……他们用意志练就了铮铮铁骨,用血性铸就了威武之师。这表明( ) ①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②意识的自觉选择性是人们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 ③只有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引起质变 ④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要求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国庆阅兵的训练十分艰苦,士兵们背后有许多难以想象的付出,但他们用意志练就了铮铮铁骨,用血性铸就了威武之师,他们用坚定的信念给我们展示了完美的阅兵,这表明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催人上进,使人奋进。①正确。 ②: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选项说法错误,同时,材料并无涉及认识世界的活动,②排除。 ③:士兵们经过一点一滴的努力,40秒不眨眼,2小时军姿不晃动,还有每天2万余次踢腿、3万多步行进……最终才能向我们展示整齐划一、气势如虹的徒步方队。可见,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只有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引起质变,③正确。 ④:材料强调的是意识的能动作用,无涉及一切从实际出发,④排除。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点睛】意识的能动作用 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 ②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A.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 B.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9.马克思说:“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理论的价值取决于国家需要的程度 ②理论能否有效地指导实践是判断其价值大小的重要标准 ③实践的需要始终是衡量理论正确与否的标准 ④理论若不能为实践服务就失去了它的实际意义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材料表明理论的实现取决于国家的需要,而不是理论的价值取决于国家需要的程度,故①错误。 ②:“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表明理论能否被采用,是否正确,取决于理论对这个国家需要的满足程度,即理论能否有效地指导实践是判断其价值大小的重要标准,故②正确。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而不是实践的需要,故③错误。 ④:“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表明理论最后要服务于国家的发展,即理论若不能为实践服务就失去了它的实际意义,故④正确。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点睛】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处于主观和客观的交汇点上,能够把主观认识与实践产生的结果加以对照);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10.昆虫传粉被认为是白垩纪中期被子植物大爆发的一个关键因素。尽管这一时期昆虫和被子植物的种类已经较为丰富,但被子植物虫媒传粉的直接证据却一直缺失。2019年11月,中国古生物学学家们与美国学者合作,发现了一枚为被子植物传粉的昆虫标本,该发现直接将昆虫传播花粉的历史向前推进了5000万年。由此可见( ) ①认识通过实践在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实现 ②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 ③真理以正确的认识为起点 ④实践是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中国古生物学学家们与美国学者合作,发现了一枚为被子植物传粉的昆虫标本。昆虫标本的发现不是源自科学家的想象,而是通过合作研究,最终推动了新发现的产生,认识是通过实践在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①正确。 ②:人们对昆虫传粉的认识由过去的“被子植物虫媒传粉的直接证据却一直缺失”到新的发现,直接将昆虫传播花粉的历史向前推进了5000万年。认识具有上升性,人们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②正确。 ③:真理以实践为起点,说法错误,排除③。 ④:认识的唯一来源是实践,但获得认识的途径不是唯一的,有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说法错误,排除④。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11.在散粒噪声的工程学测试过程中,有一个极限叫标准极限量,工程学领域的人认为这就是它的极限,是无法超越的。但在量子学领域,用压缩态和纠缠态,这个极限则是可以被突破的。这表明( ) ①真理是具体的,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②散粒噪声的复杂性决定了人们对其认识的反复性 ③不同学科领域对同一问题的认识难有共性 ④对于确定的认识对象,正确的认识可能不止一个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②:由题意知,工程学领域的人认为这就是标准极限量,是无法超越的。但在量子学领域,用压缩态和纠缠态,这个极限则是可以被突破的。不同领域对于这个极限的认识不同,这表明真理是具体的,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①正确。认识具有反复性,我们之所以对这个极限在不同领域的认识不同,正是因为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②正确。 ③:不同学科领域对同一问题的认识既有共性又有个性,“难有共性”说法有误,③排除。 ④:真理具有客观性,对于同一个认识对象,真理只有一个。选项说法错误,④排除。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点睛】真理的客观性、条件性和具体性 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是客观的;对同一确定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 ②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 ③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12.有研究显示,将可食用明胶制成特定形状、尺寸的纳米纤维,这种纤维模拟天然肌肉组织的细胞外基质,可以供肌肉细胞“攀附”生长。研究者在该支架培育了兔子和牛的肌肉细胞,得到了质地与天然肉相似的人造兔肉和牛肉。该研究结果表明( ) ①人为事物联系比自在事物的联系更高级、更复杂 ②联系就是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③人造肉与天然肉存在某种联系 ④人们能够根据自在事物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事物的联系就其与实践的关系来看,可以分为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因此两种联系主要是与实践的不同关系而进行的划分,没有高低优劣之分,认为“人为事物的联系比自在事物的联系更高级、更复杂”观点有误,①排除。 ②:联系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不仅仅指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关系,②排除。 ③④:由题意知,将可食用明胶制成特定形状、尺寸的纳米纤维,这种纤维模拟天然肌肉组织的细胞外基质,可以供肌肉细胞“攀附”生长。研究者在该支架培育了兔子和牛的肌肉细胞,得到了质地与天然肉相似的人造兔肉和牛肉。可见,人造肉与天然肉存在某种联系,人们能够根据自在事物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人造肉是在利用天然肉的基础上制造出来的。③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点睛】联系的客观性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在事物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 方法论:①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②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 区块链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时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据此完成洗下面小题。 13. 当前,区块链技术给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带来巨大发展机遇,全球主要国家都在积极加快布局区块链技术发展,但其发展尚处于早期阶段,运行安全面临挑战,可能给国家政治安全、意识形态安全、金融安全等带来诸多风险。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在科技发展过程中,不宜热情支持和包容新事物 ②科技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但道路是曲折的 ③科技的发展是新旧事物共同由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④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才能把握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4. 2019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第十八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明确主攻方向,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下列关于习总书记的要求与蕴含的哲理对应正确的是( ) ①把区块链作为重要突破口——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②加大投入力度——改造世界的效果取决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程度 ③明确主攻方向——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④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13. C 14. D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区块链技术的发展为背景,考查《生活与哲学》的有关知识。本题组难度中等,旨在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点的掌握和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13题详解】 ①:事物发展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鼓励、支持、保护新事物,促使其成长壮大。“不宜热情支持和包容新事物”说法有误,排除①。 ②: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区块链技术作为新事物,代表着科技发展的方向,给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带来巨大发展机遇,但发展道路是曲折的,其发展尚处于早期阶段,运行安全面临挑战,故②正确。 ③: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发展要经历一个从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选项中“新旧事物共同由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说法错误,排除③。 ④: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区块链技术给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带来巨大发展机遇,但可能给国家政治安全、意识形态安全、金融安全等带来诸多风险。区块链技术作为新事物,应抓住其主要方面,把握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④正确。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14题详解】 ①: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区块链技术是科技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是主要矛盾,没体现抓主要方面。同时,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的,故①错误。 ②:加大投入力度是重视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但“改造世界的效果取决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程度”说法错误,故②错误。 ③:明确主攻方向,体现了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決定作用,要抓重点,抓关键,故③正确。 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区块链技术作为科技的发展趋势,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有利于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故④正确。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点睛】如何区分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 ①从外延来看:相对“许多矛盾”而言,主要矛盾一般只有一个,次要矛盾有多个。“同一矛盾”而言,主次方面都只有一方。 ②主次矛盾的关键词:抓重点、关键、中心、突破口;矛盾主次方面的关键词: 主流和支流、性质、利弊、大局、主体等。 ③主次矛盾适用于办事情,解决问题,矛盾的主次方面适用于看问题,判断事物性质、分析问题。 15.2019年11月5日 ,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讲话时指出:“长江、尼罗河、亚马孙河、多瑙河昼夜不息、奔腾向前,尽管会出现一些回头浪,尽管会遇到很多险滩暗礁,但大江大河奔腾向前的势头是谁也阻挡不了的。”材料蕴含的哲理与下列名句蕴含的哲理一致的是( ) 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②心病终须心药治,解铃还须系铃人 ③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④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题意知,习近平主席发表讲话“长江、尼罗河、亚马孙河、多瑙河昼夜不息、奔腾向前,尽管会出现一些回头浪,尽管会遇到很多险滩暗礁,但大江大河奔腾向前的势头是谁也阻挡不了的”,说明事物是不断在发展的。 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原意为翻覆的船只旁仍有千千万万的帆船经过;枯萎树木的前面也有万千林木欣欣向荣,比喻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体现了发展的观点,①符合题意。 ②:“心病终须心药治,解铃还须系铃人”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②不符合题意。 ③:“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意思是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会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体现了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③符合题意。 ④:“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告诉人们不管好的坏的,终将过去,体现了自然界的变化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16.泰山半腰有段平路叫“快活三里”,游人爬累了,喜欢在此歇脚。然而,挑山工一般不在此久留,因为休息时间长了,腿就会“发懒”,再上“十八盘”就更困难了。挑山工在“快活三里”不歇脚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①只有保持事物场所的不断变更才能引起质变 ②事物实现质态的飞跃依赖于持续的量的积累 ③保持定力、注重量变才能为质变开辟新的道路 ④持之以恒的量的积累是事物发生质变的条件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②④:由题意知,挑山工一般不“快活三里”久留,因为休息时间长了,腿就会“发懒”,再上“十八盘”就更困难了。可见,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事物的质变依赖于持续的量的积累,我们要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客观事物质变创造条件。②④正确。 ①: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场所的变更,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保持事物场所的不断变更”会引起事物的量变,而非质变,①说法错误。 ③: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量变才能为质变开辟新的道路”说法错误,排除③。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点睛】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事物发展的状态) ①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②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状态。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③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买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17.下侧漫画《请过来坐》的哲学寓意是( ) A. 矛盾的同一性不能脱离矛盾的斗争性而存在 B. 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 C. 矛盾的同一性推动事物发展,斗争性阻碍事物发展 D.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答案】A 【解析】 【详解】A:漫画《请过来坐》描述了两个人处在一根平衡杠上的两端,如果伊人过去“坐了”,两者都将灭亡,形象地说明了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矛盾斗争性和同一性相互依赖的关系,矛盾的同一性不能脱离矛盾的斗争性而存在。A符合题意。 B: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B说法错误。 C:矛盾双方的斗争性和同一性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发展。C说法错误。 D:漫画讲的是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对立而存在,没有涉及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转化, 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点睛】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 ①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②矛盾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矛盾双方的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是包含着差别的同一; ③矛盾的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干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 ④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18.某学者在阐述对中国货币政策的思考时说,在宏观经济层面上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一定是而且一直是政府调节中最关心的问题。货币政策如果只是宏观的总量调节就有局限性,宏观微观应该并重,要强调货币政策总量调节和结构调节的结合。该学者意在强调货币政策的运用应当( ) ①善于从事物的普遍性中概括出解决微观问题的特殊办法 ②重视矛盾分析法,坚持两点 ③既要重视量变,又要重视内部结构优化 ④坚持从微观的结构调节出发,实现宏观调控论的最佳效果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②③:由题意知,在宏观经济层面上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一定是而且一直是政府调节中最关心的问题。这体现了我们要重视量变。某学者认为要实现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货币政策如果只是宏观的总量调节就有局限性,必须宏观微观应该并重,要强调货币政策总量调节和结构调节的结合。这体现了我们要坚持两点论,统筹全局,优化系统内部结构。故②③正确。 ①: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我们要善于从事物的特殊性中概括出解决微观问题的普遍办法,①说法错误。 ④:我们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选项中“坚持从微观结构调节出发”说法有误,排除④。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19. 近年来,一些国际机构和智库的调查报告显示,中国人对未来更自信、更乐观。支撑这一调查结果的,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由此可见 A. 社会意识归根结底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B. 中国共产党是创造社会历史奇迹的主体 C.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D. 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发展趋势 【答案】A 【解析】 【详解】A:支撑“中国人对未来更自信、更乐观”这一调查结果的,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这说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归根结底是社会存在的反映,A符合题意。 B: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B错误。 C:材料没有体现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C不合题意。 D: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发展趋势,D说法正确但没有体现,排除。 故本题选A。 【点睛】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中,社会存在的决定作用是第一位的,社会意识的反作用是第二位的。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基本依据。历史唯物主义既反对抹杀社会意识的反作用的形而上学机械论,又反对把这种反作用加以夸大的历史唯心主义。 20.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近年来,我国大力优化营商环境。2019年10月24日,世界银行发布《全球营商环境报告2020》,中国全球营商便利度排名跃升15位,位居全球第31位,连续两年跻身全球优化营商环境改善幅度最大的十大经济体。我国大力优化营商环境的哲学依据是 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要适合经济基础②生产关系是生产方式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 ③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必须通过社会改革来实现④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 ①:我国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这体现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要适合经济基础。①符合题意。 ④:我国大力优化营商环境,连续两年跻身全球优化营商环境改善幅度最大的十大经济体。这说明了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④符合题意。 ②: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②说法有误。 ③: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可以通过社会改革或革命来实现,③说法有误。 故本题选B。 【点睛】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 ①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它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 ②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体现了两者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这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21.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推进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这是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①作为先进的社会意识规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 ②为人们的道德实践提供了具体的方法 ③可以帮助人们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④可以引导人们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③④: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导向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正确的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起促进作用,帮助人们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故③④正确。 ①: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社会意识无法规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①说法错误。 ②: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导向作用,但不能为人们的实践提供具体方法,②说法错误。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22.自古以来,“鸿鹄志”就被用来形容志向远大。陈胜自诩有鸿鹄之志,一心想当“王侯将相”:项羽看见秦始皇出行时的威风,心中便想!“取而代之”。相比起来,孔子的“天下大同”,岳飞的“还我河山”,戊戌六君子的“血荐轩辕”,境界则要高得多。对中国共产党人而言,“鸿鹄志”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对此,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①站在不同的立场上,人们会形成不同的价值取向 ②受所处时代的局限,不同个体的“鸿鹄志”会截然不同 ③不同时代的“鸿鹄志”并无根本的衡量尺度和标准 ④“鸿鸪志”具有社会历史性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④:自古以来,“鸿鹄志”就被用来形容志向远大。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主体对“鸿鸪志”的理解存在差异,这说明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站在不同的立场上,人们会形成不同的价值取向,①④符合题意。 ②:“鸿鹄志”受所处时代的局限,但不同个体会截然不同说法绝对,②错误。 ③:不同时代的“鸿鹄志”也有根本的衡量尺度和标准,必须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③错误。 故本题选B。 23.劳动教育成为2019年教育领域的高频热词:劳动教育纳入教育方针,“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劳动教育不仅是党和国家对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社会发展对教育现代化的重要要求。从哲学角度看,重视劳动教育是基于( ) ①劳动者价值的实现完全依靠个人的努力奋斗 ②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③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 ④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 ②③:劳动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活动,是人的存在方式。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是创造美好生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②③正确。 ①: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在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完全依靠个人的努力奋斗”说法错误,排除①。 ④:积极投身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24.2019年9月29日,中国女排以11连胜夺得世界杯冠军。习近平在发给中国女排的贺电中指出:“你们成功卫冕,为祖国和人民赢得了荣誉。你们在比赛中不畏强手、敢打敢拼,打出了风格、赛出了水平,充分展现了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女排精神。”这启示我们 ①人是价值的创造者,也是价值的享受者②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坚定信念、砥砺奋进 ③人生价值的全部内容是为社会作出贡献④精神财富的创造是最具价值的创造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②:“你们成功卫冕,为祖国和人民赢得了荣誉。你们在比赛中不畏强手、敢打敢拼,打出了风格、赛出了水平,充分展现了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女排精神。”体现了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坚定信念、砥砺奋进,人是价值的创造者,也是价值的享受者。①②符合题意。 ③:为社会做出贡献只是人生价值的部分内容,人生价值还包括个人价值,③说法有误。 ④:精神财富的创造和物质财富的创造都是非常具价值的创造。④说法有误。 故本题选A。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适应新形势审议通过的重磅文件。 2019年4月3日,文件起草组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文件起草工作正式启动。4月7日 ,党中央发出通知,就全会议题征求各地区各部门意见和建议。文件起草组成立6个多月来,深入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领导全党全国人民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实践成果、制度成果,整理消化各方面反馈的意见和建议,开展专题研究,反复讨论修改《决定》稿。9月《决定》征求意见稿发党内一定范围征求意见;9月25日,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当面听取意见。文件起草组逐条分析各方面所提意见和建议,力求做到能吸收的尽量吸收。《决定》稿起草期间,中央多次召开会议进行审议,形成了提交这次全会审议的《决定》稿。 调查、起草、再调查、再起草,把调查研究工作贯穿起草工作始终,是《决定》起草工作的一个重要特点。 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决定》制定的合理性。 【答案】(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经过调查、起草,再调查、再起草,将全面总结的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领导全党全国人民推进国家治理的成功经验写入《决定》内容,保证了《决定》内容的合理性。 (2)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决定》在深入分析形势的基础上提出新要求,能够为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积极指导。 (3)作为认识基础的实践是变化发展的,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总会受到各种条件限制,因此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对全会议题与各方面意见和建议开展专题研究,多次审议、反复修改,形成《决定》征求意见稿,推动《决定》草案不断完善,达成了各方共识。 【解析】 【分析】 本题以《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制定过程为背景材料,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题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详解】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决定》制定的合理性。 本题的知识范围是运用认识论的有关知识,问题指向是结合材料,分析说明《决定》制定的合理性,属于原因、意义类主观题。 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结合材料中的有效信息运用认识论的有关知识来组织答案: 可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角度分析说明经过调查、起草,再调查、再起草,将全面总结的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领导全党全国人民推进国家治理的成功经验写入《决定》内容,保证了《决定》内容的合理性。 从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角度分析说明《决定》在深入分析形势的基础上提出新要求,能够为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积极指导。 从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角度分析说明对全会议题与各方面意见和建议开展专题研究,多次审议、反复修改,形成《决定》征求意见稿,推动《决定》草案不断完善,达成了各方共识。 【点睛】做哲学主观题一定要仔细的地审清考查的知识范围,看看是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还是历史唯物主义,还要了解每一块的具体知识,清楚把握每一个具体知识。同时,我们要善于分析材料,条分缕析,将学到的知识细化,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国庆节期间,《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攀登者》三部中国式大片,以8天50亿元票房的成绩创造了“史上最强国庆档”。 从艺术创作角度来看,三部中国式大片讲的是中国故事,致敬的是中国英雄,弘扬的是中国精神,内容情感契合国庆期间广大观众的爱国热情,与社会情绪同频共振。在艺术创作上,从平凡人物、平民视角体现宏大主题,成为艺术性、思想性和观赏性俱佳的优秀作品;从市场角度来看,三部电影均制作精良,从故事情节到演员表演,从台词到音乐,都体现出匠心和品质,吸引了更多的人走进影院,从而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从文化发展角度来看,市场上的各类公司“各显神通”,积极组织专业团队、专业制作完成作品,以满满的正能量引领了中国式大片的创作生产。 (1)结合材料,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知识,分析中国式大片成功的原因。 (2)结合材料,运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的知识,说明中国式大片的成功是遵循艺术创作规律的结果。 【答案】(1)①尊重事物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中国式大片契合了观众的爱国情感,是遵循艺术创作规律、市场规律和文化发展规律的结果。②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各类公司“各显神通”,三部电影均制作精良,体现出匠心和品质,使中国式大片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2)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②三部中国式大片遵循艺术创作规律,从平凡人物、平民视角体现宏大主题,讲述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坚持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统一,成为艺术性思想性和观赏性俱佳的优秀作品。 【解析】 【分析】 本题以中国式大片的成功为背景材料,要求结合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知识回答相关问题。两个小问分别属于原因类和说明类主观试题,考查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等知识和结合材料的分析阐释能力。 【详解】(1)本题为原因类试题,知识限定为: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结合材料,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知识,分析中国式大片成功的原因。本题知识限定明确具体,解答本题,首先要叙述基本原理,然后找准材料结合材料分析说明即可。根据材料“讲的是中国故事,致敬的是中国英雄,弘扬的是中国精神,内容情感契合国庆期间广大观众的爱国热情。”体现了尊重事物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材料中“市场上的各类公司‘各显神通’,积极组织专业团队、专业制作完成作品,以满满的正能量引领了中国式大片的创作生产。”体现了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2)本题为启示类主观题,要求学生运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说明中国式大片的成功是遵循艺术创作规律的结果。根据材料信息“三部中国式大片讲的是中国故事,致敬的是中国英雄,弘扬的是中国精神,内容情感契合国庆期间广大观众的爱国热情,与社会情绪同频共振”说明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坚持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统一,成为艺术性思想性和观赏性俱佳的优秀作品。 【点睛】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它要求我们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 (2)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绝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用自己的双手接力奋斗创造的。 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三大改造、社会生产建设,到改革开放以后,家庭联产承包、兴办深圳等经济特区、打赢脱贫攻坚战、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转型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在人民群众的拼搏奋斗中创造出“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的雷锋精神、“敢闻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等中国精神,激励着当代国人接续奋斗。 党的十九大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写入报告,明确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一目标及其激发下的生动实践,必将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 (1)人民群众是推动新中国发展进步的力量源泉。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历史的主体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运用正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的知识,分析在民族复兴的历程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意义。 【答案】(1)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我国人民群众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推动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丰富了中国精神,激励着当代国人接续奋斗;实现了70年来我国社会的伟大变革,是推动新中国发展进步的力量源泉。 (2)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自觉站在了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顺应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利于维护人民利益,发挥人民主体作用,调动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我国新中国成立70年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等知识点的把握程度。试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探究和论证事物的能力。 【详解】(1)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历史的主体的知识,说明人民群众是推动新中国发展进步的力量源泉。知识限定明确,回答本题,考生可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以人民为主体有利于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的角度进行说明。 (2)运用正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知识,分析在民族复兴的历程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意义,审题时注意设问的知识范围是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相关知识,属于分析类试题,根据材料中关键句,结合所学知识,从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判断标准:自觉站在了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的角度来分析作答即可。 【点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 1.〖原理内容〗: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2.〖方法论〗:(1)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2)树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我们的基本思想和根本方法。坚决反对脱离群众的倾向和作风。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敦煌文化艺术又称莫高窟文化艺术,被称为东方世界的艺术博物馆。 敦煌研究院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实践“数字敦煌”项目,用数字化技术采集洞窟的壁画、塑像,实现洞窟的全景虚拟漫游。借助这个项目以及VR技术、球幕电影等方式,人们可以身临其境,“走进”珍稀洞窟,感受敦煌魅力。在文化创意和传播上,敦煌研究院既开发了敦煌日历、茶具、丝巾等文创产品,也推出了针对青少年的研学项目、“指尖上的敦煌”等体验活动。其还与腾讯公司合作推出“数字供养人”“敦煌诗巾”“古乐重声”等更为新鲜的计划,让静态的文物“活起来”,留住珍贵的文化遗产,讲好敦煌故事。 (1)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多样性的知识,说明敦煌研究院是如何讲好敦煌故事的。 (2)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请就如何更好地保护敦煌文物提出两点方法论建议。(联系观角度除外) 【答案】(1)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既注重客观条件,又恰当运用主观条件;既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敦煌研究院把握文化与科技的联系,通过数字化技术的运用,创新敦煌文化呈现方式,焕发敦煌文化魅力:重视发挥主观能动性,锐意创新,为游客提供丰富的文创产品和体验活动,扩大了敦煌文化的传播;利用自身文化资源优势并借助外部力量,通过与腾讯公司合作,让静态的敦煌文物“活起来”。 (2)答案示例:①重视量的积累。继续加大对敦煌文物保护的科技攻关力度。②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坚持敦煌文物的开发与保护相结合,将保护放在首位。③坚持辩证的否定观,树立创新意识,探索更加多样的传播方法和形式,丰富敦煌文化艺术的传播内容。(本题为开放性设问,答案符合要求即可给分)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敦煌文化艺术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详解】(1 )本题设问指向为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多样性的知识,说明敦煌研究院是如何讲好敦煌故事的,属于分析说明类主观题。学生首先要明确本题知识限定为“联系的多样性”,属于微观考查。 接着考生可回顾“联系的多样性”的相关知识,即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我们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然后根据原理和材料进行分析即可。 (2)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要求学生就如何更好地保护敦煌文物提出两点方法论建议,属于措施类主观题。学生答题时注意围绕题目主题为“更好地保护敦煌文物”提出方法论建议,可从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等不同角度,言之有理即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