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练习16: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中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练习16: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2020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练习16: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 一 ‎、选择题 下列最可能用于牛、羊的一组名词是( )‎ ‎ A、一级消费者、第一营养级 ‎ B、二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 ‎ C、二级消费者、第一营养级 ‎ D、一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 有研究表明,一些生活在阔叶树上的食叶甲虫是落叶林中的重要生物。假如没有这些甲虫,落叶层将严重堆积,最终导致落叶林生长不良。以下分析有误的是 (  )‎ A.食叶甲虫属于营养结构中的第二营养级 B.食叶甲虫属于该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C.食叶甲虫对落叶林的物质循环有促进作用 D.食叶甲虫在能量金字塔中不应位于最底层 科研人员对某海洋食用生物进行研究,得出了与种群密度相关 ‎ 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并绘图如右,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 ‎ 误的是 ( )‎ ‎ A.B点表示种群的增加量最大 ‎ B.D点表示种群密度最大 ‎ C.从O点到D点,种内斗争越来越激烈 ‎ D.D点时进行捕捞有利于该种群的持续生存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当狼吃掉一只兔子时,就获得了这只兔子的全部能量 B、当狼捕食兔子并经同化作用合成了自身的有机物时,能量就从第一营养级流入了第二营养级 ‎ 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了有机物时,能量就由非生物环境流入了生物群落 ‎ D、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往复循环的 下列实例可以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的是(  )‎ A.植食性动物数量增加,导致植物数量减少,从而引起植食性动物数量增长受到抑制 第 6 页 共 6 页 B.豆科植物供给根瘤菌有机养料,并从根瘤中获得含氮养料 C.山区植被遭到破坏后造成水土流失 D.废弃耕地上杂草丛生 土壤动物具有趋暗、趋湿、避高温的习性,下图A、B、C、D 4种土壤微型节肢动物分离收集装置中,最合理的是(  )‎ 有关“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动态变化”的实验,正确的叙述是(  )‎ A.改变培养液的pH值不影响K值(环境容纳量)大小 B.用样方法调查玻璃容器中酵母菌数量的变化 C.取适量培养液滴于普通载玻片后对酵母菌准确计数 D.营养条件并非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唯一因素 如图代表某一生态系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 A.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及食物链、食物网 ‎ B.生产者和分解者缺一不可 ‎ C.能量流动沿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进行 ‎ D.图示细菌与植物间的箭头指向,表明生态系统中物质与能量均可循环利用 下列做法不属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是 (  )‎ A.捆扎稻草人驱赶稻田里的鸟类 B.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有害昆虫 C.利用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 ‎ D.播放集群信号录音招引鸟类 第 6 页 共 6 页 稻→鸭→萍共作是一种新兴的生态农业模式。其中,水生植物红萍(满江红)适生于荫蔽环境,可作为鸭子的饲料;鸭子能吃有害昆虫并供肥,促进水稻生长。对以此模式形成的生态系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B.鸭子既是初级消费者,又是次级消费者 C.生物群落由水稻、红萍、鸭子和有害昆虫组成 D.水稻和红萍分层分布,能提高光能利用率 如图所示Ⅰ和Ⅱ两种生物在温度变化时消耗O2量的变化曲线图,Ⅰ和Ⅱ在生态系统成分中最可能的情况是(  )‎ A.Ⅱ是生产者,Ⅰ是消费者 B.Ⅰ是生产者,Ⅱ是消费者 C.Ⅰ和Ⅱ既可是消费者也可以是生产者 D.Ⅱ只能是生产者——绿色植物 如图中a表示的是一种鹰在一个群落中的数量变化情况,那么b可能代表的是(  )‎ A.是该种鹰的天敌的种群 B.与鹰有互利关系的一个种群 C.群落的生产者数量变化的情况 D.是被鹰捕食的一个种群 一 ‎、填空题 棉蚜体型微小,能附着于棉花植株上生活繁殖,以吸取棉花汁液为食。为了对棉蚜虫害进行监测,科研小组从某年6月10日开始对某棉田棉蚜种群数量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 第 6 页 共 6 页 调查 日期 ‎(月-‎ 日)‎ ‎6-10‎ ‎6-15‎ ‎6-20‎ ‎6-25‎ ‎6-30‎ ‎7-5‎ ‎7-10‎ ‎7-15‎ ‎7-20‎ 棉蚜 数量 ‎(只/株)‎ ‎0.42‎ ‎4.79‎ ‎41.58‎ ‎261.73‎ ‎1 181.94‎ ‎1 976.96‎ ‎2 175.63‎ ‎2 171.46‎ ‎2 173.23‎ ‎(1)棉蚜与棉花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 ‎(2)调查棉蚜种群数量可采用________法。据表分析,调查期间棉蚜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呈________型,在________(日期)左右棉蚜种群增长量最大。‎ ‎(3)若长期使用农药防治棉蚜,会导致棉蚜种群的抗药基因频率________(增大、不变、减小)。‎ 飞蝗大发生时,可长途迁徙,所经之处农作物受到严重破坏。研究发现飞蝗种群数量的消长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当雨量充沛、气候潮湿时,真菌、丝虫和蛙等大量繁殖可抑制飞蝗的种群数量;蝗虫的产卵量受相对湿度的影响(见图1),飞蝗的发生量又与降雨量有密切关系(见图2)。‎ 请依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真菌与飞蝗的关系是 ,蛙与飞蝗的关系是 。(将正确的答案前的字母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 A.共生 B.寄生 C.捕食 D.腐生 ‎(2)当雨量充沛、空气相对湿度在70%左右时,飞蝗产卵数量比空气干燥时要 。‎ ‎(3)在干旱的气候下,飞蝗发生量变化趋势是什么?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第 6 页 共 6 页 2020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练习16: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答案解析 ‎ 一 ‎、选择题 D B ‎ D ‎ C A 解析: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能够保持生态系统的稳态,系统内的各种生物的数量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呈动态变化,在一定范围内波动,A选项符合要求;B选项叙述的是生物间的互利共生关系。C、D选项叙述的是环境的破坏引起的变化,调节过程较为复杂。‎ A 解析:A项中的装置可造成类似高温、明亮的效果,对土壤动物造成不利刺激,使其趋向收集瓶,比较而言,是最合理的装置;其他三个装置对土壤动物造成的影响均不如A装置明显。‎ 解析:A项中,改变培养液的pH会影响酵母菌的繁殖,从而影响K值大小;B、C选项中,应用血球计数板对酵母菌数量进行计算;D项中,营养条件、pH、温度等都是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答案:D D ‎ C ‎ 解析: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及理解分析能力。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故A正确;鸭子吃红萍为初级消费者,鸭子又吃有害昆虫为次级消费者,故B正确;水稻和红萍占据不同空间,分层分布,能提高光能利用率,故D正确;生物群落是指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一般应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所以该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除水稻、红萍、鸭子和昆虫外,还应包括多种微生物等分解者,故C错误。‎ 答案:C A 第 6 页 共 6 页 解析:Ⅰ曲线表明,从20℃降到0℃的过程中,氧气的消耗量增多,这是恒温动物才有的特性。Ⅱ曲线表明,从20℃降到0℃的过程中,氧气的消耗量减少,可能是生产者或变温动物(消费者)。‎ D 解析:由图可知b数量大于a,可知选项A错误;由图明显可知,两种群其中之一的增加导致另一种数量下降,而后者数量下降又导致前者减少,a的变化随b的变化而变化,它们之间是一种捕食关系,b是被鹰捕食的一个种群。‎ 一 ‎、填空题 (1)寄生 (2)样方 S 6-30 (3)增大 (1) B C ‎ ‎ (2) 多 ‎ ‎(3)变大;气候干旱,真菌、丝虫和蛙等天敌数量少,会使飞蝗发生量大 ‎ 第 6 页 共 6 页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