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5 发布 |
- 37.5 KB |
- 2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地理】江苏省启东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解析版)
江苏省启东市2019-2020学年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60分。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方框内填涂) 2017年12月15日,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公布开普勒太空望远镜最新的“重大发现”,确认开普勒—90星系第8颗行星“开普勒—90i”存在。“开普勒—90i”距离地球约2545光年,质量为地球的1.3倍,且具有固态的岩石表面。下图为开普勒—90星系和太阳系轨道比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开普勒—90星系 A. 类似于太阳系,位于河外星系中 B. 类似于银河系,位于河外星系中 C. 类似于地月系,位于银河系中 D. 类似于太阳系,位于银河系中 2. 依据材料信息推测,开普勒—90i不利于生命存在的主要原因是 A. 表层温度高 B. 昼夜温差大 C. 大气厚度薄 D. 星球密度小 【答案】1. D 2. A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以NASA公布的最新太空发现为背景,考查天体系统的级别和层次。银河系直径约8万光年,而该星系距离地球约2545光年,说明在银河系内,又以某一颗恒星为中心组成的恒星系,类似于太阳系。所以选 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生命存在的条件及原因。从材料看,开普勒-90i 距离恒星近,表层温度高,具有固态的岩石表面,星球密度估计与地球类似,大气层状况无法确定。所以选 A。 读“火星和地球相关数据”表,完成下面小题。 3. 与地球相比,火星的 A. 公转周期较短 B. 表面均温较高 C. 体积质量较大 D. 平均密度较大 4. 与地球“液态水存在”密切相关的是 ①昼夜更替适中 ②质量体积适中 ③宇宙环境安全 ④日地距离适中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3. D 4. D 【解析】 【3题详解】 A. 材料显示,与地球相比,火星的公转周期较长,故A错误。 B. 火星与太阳的距离更远,所以表面均温较低,故B错误。 C. 材料显示火星的体积质量较小。故C错误。 D. 材料显示火星的平均密度较大。故D正确。 本题正确答案为D。 【4题详解】 ①昼夜更替适中,有利于形成适宜的温度,从而形成液态水。故①正确。 ②质量体积适中,形成适宜呼吸的大气。故②错误。 ③宇宙环境安全,是地球形成生命的外部条件。而液态水则属于内部条件。故③错误。 ④日地距离适中,形成适宜的温度,从而形成液态水。故④正确。 综上,正确的是①④。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之后,月球车“玉兔二号”开始在月面上巡视探测。下左图为月球绕地球公转示意图,下右图为“月兔二号”留下的第一道痕迹影像图。完成下列各题。 5. 图中,嫦娥四号探测器经历高温考验的时段是 A. T1~T2时段 B. T2~T3时段 C. T3~T4时段 D. T4~T1时段 6. “月兔二号”留下的痕迹说明月面上存在着较厚的“月壤”(岩石风化物),影响“月壤”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A. 生物 B. 风力 C. 流水 D. 温度 【答案】5. A 6. D 【解析】 【5题详解】 月球上没有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月球处于图中近日点时(图中T1~T2时段),太阳辐射强,温度高。图中,嫦娥四号探测器经历高温考验的时段是T1~T2时段,A正确,其余时段距离太阳较远,温度较低。 【6题详解】 由于月球表面不存在大气、生物及水源,因此月球岩石被风化的外力作用主要来自温度。由于长期极大的昼夜温差,使岩石被风化成颗粒较小的物质覆盖在月球表面。所以选D。 读我国某地某日太阳直接辐射变化曲线图(虚线为理论数值,实线为当日实测数值),完成下面小题。 7. 据图,当日9-10时间该地最有可能经历的是 A. 耀斑爆发 B. 黑子增多 C. 日食 D. 磁暴 8. 当日理论数值曲线和实测数值曲线都表明太阳直接辐射日落大于日出,推测其最可能的影响因素是 A. 纬度 B. 海陆 C. 海拔 D. 地形 【答案】7. C 8. D 【解析】 【7题详解】 磁暴是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耀斑爆发、黑子增多等都是太阳活动,与太阳辐射没有关系,而日食发生时月球挡住了太阳,太阳辐射的实测数值一定会明显小于理论数值。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8题详解】 该地在日出日落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同,该地的海拔高度也相同,所以ABC错误。当日理论数值曲线和实测数值曲线都表明太阳直接辐射日落大于日出,推测其最可能的原因是西侧有山地,在太阳还未真正到达地平线以下时就被山地阻挡,导致日落时太阳辐射大于日出。 本题正确答案为D。 日全食是日食的一种,即在地球上的部分地点太阳光被月亮全部遮住的天文现象。下图为某国外摄影师拍摄的号称日全食最牛的一张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太阳辐射的主要作用是 ①促进地球上的水循环、大气运动 ②产生“磁暴”活动的主要原因 ③影响了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 ④太阳内部核聚变反应的能量来源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10. 日全食照片中未被遮住的这一层在太阳大气剧烈活动时产生的影响可能是 A. 青藏高原气温异常升高 B. 到达地球的太阳辐射减弱 C. 海洋中正在航行的轮船导航失灵 D. 高纬地区的流星现象增多 【答案】9. D 10. C 【解析】 【9题详解】 ①太阳辐射是地球上的水循环、大气运动的主要能源。故①正确。 ②太阳活动中耀斑的爆发会导致“磁暴”,与太阳辐射无关,故②错误。 ③太阳辐射给人类提供能源,影响了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故③正确。 ④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核聚变反应。故④错误。 综上,正确的是①③,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D。 【10题详解】 日全食照片中未被遮住的这一层是色球层,色球层的太阳活动是耀斑。耀斑爆发时会使地球磁场受到扰动,产生磁暴,使得海洋中正在航行的轮船导航失灵。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下图示意某一等高面。P1、P2为等压线,P1、P2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①~⑧是只考虑水平受力,不计空间垂直运动时,O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1. 若该图表示北半球高空,且P1数值小于P2数值,则O点的风向可能为 A. ③ B. ④ C. ⑦ D. ⑧ 12. 若该图表示南半球近地面,且P1数值大于P2数值,则O点的风向可能为 A. ③ B. ④ C. ⑥ D. ⑦ 【答案】11. C 12. C 【解析】 【11题详解】 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垂直等压线,P1数值小于P2数值,①为水平气压梯度力,北半球风向向右偏,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O点的风向为⑦,C正确。 【12题详解】 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垂直等压线,P1数值大于P2数值,⑤为水平气压梯度力,南半球风向向左偏,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斜交,O点的风向为⑥,C正确。 雅丹地貌是一种典型的风蚀性地貌,又称风蚀垄槽。读雅丹地貌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3. 下面雅丹地貌景观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土墩和凹槽相间排列 ②垄槽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垂直 ③地表千沟万壑 ④土墩奇形怪状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③ D. ①④ 14. 下列地区中最有可能广泛分布雅丹地貌的是 A. 东北平原 B. 云贵高原 C. 塔里木盆地 D. 江南丘陵 【答案】13. D 14. C 【解析】 【13题详解】 ①图中显示,雅丹地貌的特征是土墩和凹槽相间排列,故①正确。 ②垄槽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一致。故②错误。 ③地表千沟万壑是黄土高原的特征,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故③错误。 ④图中显示,雅丹地貌的土墩奇形怪状。故④正确。 综上,正确的是①④。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D。 【14题详解】 材料显示,“雅丹地貌是一种典型的风蚀性地貌,又称风蚀垄槽”。东北平原、云贵高原、江南丘陵均为湿润半湿润地区,主要以流水作用为主,而塔里木盆地位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风力作用为主,所以最有可能广泛分布雅丹地貌。 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C。 下图为某区域地壳厚度等值线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5. 关于图示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地壳厚度自南向北增加 B. 地壳厚度最大的地区海拔最高 C. 断层分布的区域均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 D. 两地地壳厚度的差异不等于其相对高差 16. 若绘制地壳厚度剖面图,其10 km处可以表示 A. 海平面 B. 莫霍界面 C. 岩石圈底面 D. 古登堡界面 【答案】15. D 16. 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球的内部圈层,意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及地理图表的分析判断能力,总体难度一般。 【15题详解】 两地相对高差是指海拔的差值;地壳厚度是莫霍界面之上的高度,而不同地区的地壳厚度不同,则地壳厚度的差异不等于其相对高差。故选D。 【16题详解】 莫霍界面平均深度约17 km,大陆部分平均深度约33 km,海洋部分平均深度约6 km。则10 km处可以表示莫霍界面。故选B。 读“地球内部圈层局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7. 图中正确表示岩石圈的序号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8. 关于图中①②③之间的关系,表示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17. C 18. D 【解析】 【17题详解】 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所以图中正确表示岩石圈的序号是③。 本题正确答案为C。 【18题详解】 ①为地壳,②为地幔,③为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④为地幔中不属于岩石圈的那部分。根据以上分析,本题正确答案为D。 下图东亚部分地区 500 百帕等压面的高度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 上海 5 610 米高空的风向是 A. 偏西风 B. 偏南风 C. 偏东风 D. 偏北风 20. 海平面气压由低到高排序是 A. 青岛、上海、长沙、昆明 B. 昆明、重庆、长沙、台北 C. 台北、长沙、重庆、昆明 D. 昆明、重庆、上海、北京 【答案】19. A 20. D 【解析】 【分析】 考查风向的判读,等压面的判读。 【19题详解】 从图中看上海5610米高空气压值为500百帕,上海以南地区500百帕气压分布海拔高,说明上海以南地区5610米高空气压高于500百帕,水平气压梯度力由南指向北,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北半球风向向右偏,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风向为偏西风,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0题详解】 从图中看上海5610米高空气压值为500百帕,上海以南地区500百帕气压分布海拔高,说明上海以南地区5610米高空气压高于500百帕,高空气压由南向北递减,近地面气压与高空气状况相反,海平面气压由南向北递增,海平面气压由低到高排序为昆明、重庆、上海、北京,D正确,ABC错误。故选D。 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市区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热岛强度是用市区和郊区两个代表性观测点的气温差值来表示的。下图为北京市四季热岛强度平均一天内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1. 夏季一天中热岛效应最强的时间段是 A. 6时~8时 B. 10时~12时 C. 12时~16时 D. 0时~4时与22时~24时 22. 北京热岛强度冬季大于夏季,其原因可能是 A. 冬季交通车辆比夏季多 B. 冬季取暖释放热量比夏季多 C. 冬季城市地面吸热更快 D. 冬季风力较小,城市散热较慢 【答案】21. D 22. B 【解析】 【21题详解】 “热岛强度是用市区和郊区两个代表性观测点的气温差值来表示的”,所以气温差值越大,代表热岛效应越强。据图可以看出夏季一天中热岛效应最强的时间段是0时~4时与22时~24时。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D。 【22题详解】 A. 冬季天气太冷,夏季天气太热,人们出行大多选择乘车,所以冬季交通车辆和夏季差不多。故A错误。 B. 北京冬季气温低,燃煤取暖释放热量比夏季多,所以热岛强度冬季大于夏季。故B正确。 C. 冬季太阳辐射比夏季弱,城市地面吸热更少。故C错误。 D. 冬季风力更大,城市散热较快。故D错误。 本题正确答案为B。 下图中两条曲线为我国某绿洲与周围沙漠两天内气温日变化示意图(晴天),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3. 该图所示的月份可能为 A. 1月 B. 3月 C. 7月 D. 11月 24. 下列关于图中情况叙述正确的是 A. 第一天9:00-15:00之间地面风从沙漠吹向绿洲 B. 第一天0:00-6:00之间地面风从绿洲吹向沙漠 C. 第二天9:00-15:00之间地面风从沙漠吹向绿洲 D. 第二天0:00-6:00之间地面风从沙漠吹向绿洲 【答案】23. C 24. D 【解析】 【23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该地白天最高气温可以达到30℃以上,故可知该地此时应为夏季,我国夏季在每年的6、7、8月份,可知ABD错误,故 C正确。 【24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沙漠的比热容比较低,白天升温速度较快,其温度较高,而绿洲的比热容比较大,白天升温速度较慢,其温度较低。由图中可知在12:00左右时,虚线的气温比较高,可知虚线表示沙漠的气温,实线表示绿洲的气温。第一天和第二天9:00-15:00之间沙漠气温较高,垂直方向盛行上升气流,近地面形成低压,此时绿洲区域形成高压,此时近地面的风是从绿洲吹向沙漠的,故AC错误;读图可知第一天0:00-6:00之间,在此时段绿洲的温度是高于沙漠的,此时绿洲的气压低于沙漠,这种情况下近地面风是从沙漠吹向绿洲的,故B错误;读图可知第二天0:00-6:00之间绿洲温度是高于沙漠的,此时绿洲的气压低于沙漠,可知此时近地面的风是从沙漠吹向绿洲的,故D正确。 2016年9月25 日,全球最大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在贵州平塘喀斯特洼坑“大窝凼”中建成启用。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25. 下图为“喀斯特洼坑形成过程中不同时期的地质状况示意图”。能正确反映大窝凼形成过程的是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②①④③ D. ①②③④ 26. 关于喀斯特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与流水的沉积作用无关 B. 只有在石灰岩分布地区才能形成 C. 只分布在广西、云南、贵州等省区 D. 喀斯特分布地区地表崎岖 【答案】25. B 26. D 【解析】 【25题详解】 喀斯特地貌为流水的溶蚀作用形成的,多地下暗河和地下溶洞,随着时间的推移,地下溶洞的空间应该越来越大。具体来说,首先形成地下溶洞,顶部受流水溶蚀作用逐渐扩大,然后顶部变薄坍塌,最后形成底部凹陷的天坑。所以正确的顺序是②①③④。 本题正确答案为B。 【26题详解】 A. 材料中显示“河流沉积物”,可见与流水的沉积作用有关。故A错误。 B. 一般可溶性岩石分布地区都可以形成喀斯特地貌。故B错误。 C. 不仅广西、云南、贵州等省区,其他地区受流水溶蚀作用也可能形成喀斯特地貌。故C错误。 D. 喀斯特分布地区由于流水溶蚀作用导致地表崎岖。故D正确。 本题正确答案为D。 下图是“亚洲东部某区域两个时刻的等压线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7. 左图中A处等压线的数值可能为: A. 1004或1006 B. 1006或1008 C. 1008或1010 D. 1004或1008 28. 在图示时间内,关于风速变化的叙述,符合图中实际情况的是: A. 珠江口风速明显变大 B. 长三角风速变小 C. 环渤海风速明显变小 D. 台湾岛风速变大 【答案】27. B 28. C 【解析】 【27题详解】 根据等值线判读方法,闭合等值线的数值等于相邻等值线的高值或者低值。相邻两条等值线数值可能相等,也可能大于或小于一个等值距离。A线与1006和1008两条等值线相邻,取两种情况下A线可能值的交集可得出A处等压线的数值可能为1006或1008。据此分析选B。 【28题详解】 对比两幅图,可以看出环渤海地区的等压线在这段时间内变稀疏,因此风速明显变小;其他选项可通过对比等压线的疏密变化来判断可以推知,珠江口风速变化不大,长三角风速变大,台湾岛风速变小。据此分析选C。 河漫滩是指河谷底部在洪水期才被淹没的部分,由河流的横向迁移和洪水的沉积作用形成,下图为某河漫滩东西方向剖面示意图,该剖面位于自南向北河流的平直河段上。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9. 图中四位置,河水流速最快、侵蚀较强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30. 据材料分析,河漫滩发育较好的河流是 A. 山区水位季节变化小的河流 B. 山区水位季节变化大的河流 C. 平原水位季节变化小的河流 D. 平原水位季节变化大的河流 【答案】29. A 30. D 【解析】 【29题详解】 A. 由图可知,甲处水位较深,侵蚀强烈,流速快,并且位于河流的表层,流速是最快的,故A正确。 B. 乙处水位较深,但是河流的底层比表层流速慢,所以B错误。 C. 丙处位于河漫滩一侧,水量少,流速慢,沉积作用为主,侵蚀作用弱。故C错误。 D. 丁和丙一样位于河漫滩一侧,流速慢,侵蚀弱。故D错误。 本题正确答案为A。 【30题详解】 A. “河漫滩是指河谷底部在洪水期才被淹没的部分,由河流的横向迁移和洪水的沉积作用形成”山区水位季节变化小的河流,洪水期不明显,河流的横向迁移和洪水的沉积作用不明显,不利于河漫滩发育,故A错误。 B. 山区水位季节变化大的河流,虽然洪水期明显,但是坡度大,水流速度快,沉积作用不明显,也不利于河漫滩的发育。故B错误。 C. 平原水位季节变化小的河流,洪水期不明显,洪水的沉积作用不明显,不利于河漫滩的发育。故C错误。 D. 平原水位季节变化大的河流,洪水期沉积作用明显,且坡度小,流速较慢,沉积作用更强。故D正确。 本题正确答案为D。 下图示意某河流上游河段的单侧断面。该河段两岸依次分布着海拔不同的四个平坦面T0、T1、T2、T3,平坦面上均堆积着河流沉积砾石。砾石的平均砾径T3>T0>T2>T1。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T0。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1. 面积仍在扩大的平坦面是 A. T0 B. T1 C. T2 D. T3 32. 该断面河流流速最大的时期为 A. T0形成时期 B. T1形成时期 C. T2形成时期 D. T3形成时期 【答案】31. A 32. D 【解析】 【31题详解】 “平坦面上均堆积着河流沉积砾石”说明平坦面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在四个平坦面中,只有T0靠近水面,仍然受到流水的沉积作用,所以面积仍在扩大。 本题正确答案为A。 【32题详解】 河流流速越大,搬运能力也越强,沉积砾石的粒径也应该更大。图中显示T3平坦面的砾石粒径最大,由此判断T3形成时期河流流速最大。 本题正确答案为D。 扇三角洲是由邻近高地推进到稳定水体中的冲积扇,下图为某扇三角洲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3. 如图所示扇三角洲中,甲地与乙地沉积物的粒径大小规律是 A. 两地沉积物的粒径均值相似 B. 乙地无大孩粒沉积物 C. 乙地比甲地沉积物粒径均值大 D. 甲地比乙地沉积物粒径均值大 34. 如果图示扇三角洲前缘每年向水体方向推进0.5米,则说明 A. 图示河流年输沙量稳定 B. 图示河流含沙量稳定 C. 图示水体水位上升 D. 图示河流年输沙量增加 【答案】33. D 34. D 【解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考生对流水沉积作用的理解程度和对信息的提取与分析能力。 【33题详解】 根据流水沉积的规律判断,甲地坡度大,河水流速快,沉积较大颗粒的沉积物A、C错;而乙地坡度小,河水流速慢,沉积较小颗粒的沉积物,但由于有时水量较大,河流的搬运作用强,可能有颗粒较大的沉积物,B错误、D正确 【34题详解】 解题关键是对图像信息进行提取和分析。据图可知,扇三角洲前缘越往前推移,前缘线越长,水体深度越深,需要的泥沙越多,D正确。 牛轭湖,在平坦地区流淌的河流,河曲发育,随着流水对河面的冲刷与侵蚀,河流愈来愈曲,最后导致河流自然截弯取直,河水由取直部位径直流去,原来弯曲的河道被废弃,形成湖泊,因这种湖泊的形状恰似牛轭,故称之为牛轭湖。牛轭湖又称河迹湖,是由于河流的变迁或改道,曲形河道自行截弯取直后留下的旧河道形成的湖泊,其形成过程如下图所示。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5. 下列关于牛轭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水质一般较差 B. 牛轭湖水较深 C. 与河流下切侵蚀强有关 D. 牛轭湖在山区也较多 36. 在牛轭湖的形成过程中,通过人工“裁弯取直”,能加快水流速度,减少泥沙淤积,缩短航运里程,但不少地方又开始恢复河流的弯道,不属于其主要目的是 A. 降低河流流速和洪水峰值 B. 增加生物多样性 C. 增强河流对污染的净化能力 D. 减轻洪涝灾害 【答案】35. A 36. D 【解析】 【35题详解】 A.“牛轭湖又称河迹湖,是由于河流的变迁或改道,曲形河道自行截弯取直后留下的旧河道形成的湖泊”,这里地形平坦,水位浅,没有补给水源,与河流水没有交换,所以水体的自然更新速度慢,因此水质一般较差。故A正确。 B. 这里地形平坦,可推知湖水较浅。故B错误。 C.根据其成因可知,牛轭湖主要与河流侧蚀有关。故C错误。 D. “在平坦地区流淌的河流”说明牛轭湖主要出现在地形平坦的地方。故D错误。 本题正确答案为A。 【36题详解】 A. 恢复河流的弯道会降低河流流速和洪水峰值,因为本题选“不属于其主要目的是”,根据要求A错误。 B. 恢复原来河道,有利于恢复原来的生态环境,从而增加生物多样性。故B错误。 C. 恢复原来河道,增强原牛轭湖湖水与外界的水流交换,有利于增强河流对污染的净化能力。故C错误。 D. 弯曲的河道不利于汛期的排洪泄洪,可能会加重洪涝灾害。所以D不属于恢复河流的弯道的主要目的。故D正确。 本题正确答案为D。 下图为某次长江洪水过程洞庭湖入、出湖径流量的变化曲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7. 洞庭湖补给长江的时段是 ①甲之前②乙到丙③丙到丁④丁之后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38. 洞庭湖水位上涨变慢的时段是 A. 甲之前 B. 甲→乙 C. 乙→丙 D. 丙→丁 【答案】37. C 38. C 【解析】 【37题详解】 当出湖径流大于入湖径流时,洞庭湖湖水补给长江,符合该情况的时段是①甲之前③丙到丁。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38题详解】 入湖径流大于出湖径流时,洞庭湖水位会上涨,入湖径流大于出湖径流的前期,水位上涨变快,后期水位上涨会变慢,符合该情况的时段是乙→丙。 本题正确答案为C。 泾惠渠是一个从陕西省泾阳县泾河仲山口引水的自流灌溉工程 (引水主要用于农作物灌溉),地处陕西省关中平原中部。读泾惠渠灌区水循环系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9. 泾惠渠灌区引河流水灌溉 A. 改变了降水的季节变化 B. 增大了灌区地下水位变化幅度 C. 增加了灌区原有的水循环强度 D. 改变了灌区的水循环类型 40. 有人建议泾惠渠灌区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减少高耗水作物的种植,从而达到减少灌区用水的目的。这种做法将使灌区 A. 作物蒸腾水量减少 B. 大气降水量增加 C. 地下水水位上升 D. 地表径流量增加 【答案】39. C 40. A 【解析】 【39题详解】 A. 灌溉不会改变降水的季节变化,故A错误。 B. 引河流水灌溉补充地下水位,使干旱时地下水水位不至于下降太多,减小了灌区地下水位变化幅度。故B错误。 C. 引河流水灌溉后,水资源增加,会使得灌区原有的水循环强度增强。故C正确。 D. 地区的水循环类型不受人类活动影响。故D错误。 本题正确答案为C。 【40题详解】 A. 高耗水作物的减少,使灌区作物蒸腾水量减少,故A正确。 B. 当地的大气降水量主要与大气环流有关,故B错误。 C. 减少高耗水作物的种植,会使灌区引水减少,下渗水量减少,地下水水量减少,地下水水位下降。故C错误。 D. 减少高耗水作物的种植会使灌区用水量减少,地表径流量也会随之减少。故D错误。 本题正确答案为A。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题,共计40分。) 41.读“太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八颗行星中,A是 星,E是 星。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有 性、近圆性和 性。 (2)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关系密切,说出此图所反映的有利宇宙环境是 。 (3)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自身条件中,图中能反映出来的是 。 (4)宇宙那么广阔,星球的数量比地球上的沙子还多,大多数科学家相信宇宙中是有着不少地外文明的,那么为什么我们没有发现这些地外文明呢?请你说出两个可能的原因。 【答案】(1)水 木 同向 共面 (2)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相对安全的宇宙环境中 (3)日地距离适中,有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条件。 (4) 我们人类的科学技术还不够发达,对宇宙的观测能力、航天探测能力还不够强;(其他言之有理即可,例如:地外文明很可能选择了隐藏自己;地外文明(高等文明)不屑于和我们人类建立联系;地外文明对我们人类文明采取了一种不打扰、不干预、不现身、不联系的态度等) 【解析】 【详解】(1)根据位置可以判断A是水星,E是木星。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有同向性、近圆性和共面性。 (2)图中显示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相对安全的宇宙环境中。 (3)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自身条件,包括日地距离适中,有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条件;地球的质量体积适中,有适合呼吸的大气;有液态水。图中能反映出来的是日地距离适中,有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条件。 (4)本题主要从两个角度分析,一是我们人类自己的能力问题,而是地外文明的问题。具体来说,原因如下:我们人类的科学技术还不够发达,对宇宙的观测能力、航天探测能力还不够强;地外文明很可能选择了隐藏自己;地外文明(高等文明)不屑于和我们人类建立联系;地外文明对我们人类文明采取了一种不打扰、不干预、不现身、不联系的态度等 42.下图甲为五种外力作用相关示意图,图乙和图丙为两种地貌景观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甲中a表示 作用、b表示 作用、c表示 作用。 (2)图乙所示地貌是 ,其主要分布于 ,主要特征是 (3)图丙所示地貌是 ,指出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答案】(1)风化 搬运 堆积 (2)三角洲 河流入海口 多呈三角形,地势平坦,河网密布,河道分汊顶点向海洋呈放射状,多沙洲、沙岛发育。 (3)风蚀蘑菇 风力侵蚀 【解析】 【详解】(1)风化侵蚀作用的产物,经过搬运、堆积和固结成岩作用,最后形成沉积岩,所以图甲中a表示风化作用、b表示搬运作用、c表示堆积作用。 (2)根据位置和形态,可以判断图乙所示地貌是三角洲,其主要分布于河流入海口,主要特征是多呈三角形,地势平坦,河网密布,河道分汊顶点向海洋呈放。 (3)根据形态可以判断图丙所示地貌是风蚀蘑菇,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风力侵蚀作用。 43.读地球大气受热过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冬半年霜冻多发生在晴朗的夜晚,其原因是 ,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 过程有关。 (2)多云的白天比晴朗的白天气温低,原因是 。 (3)近地面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原因是 。 (4)分析青藏高原太阳辐射较同纬度地区强的原因。 【答案】(1)晴朗的夜晚云量少,大气逆辐射弱,气温下降快(气温低) 丙 (2)多云的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反射)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 (3)近地面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对太阳辐射吸收很少,但能把地面长波辐射绝大部分吸收(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4)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洁净(晴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 【解析】(1)晴朗的夜晚云量少,大气逆辐射弱,气温下降快,气温低,所以霜冻多发生在晴朗的夜晚。图中甲代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乙代表地面长波辐射、丙代表大气逆辐射,所以上面的原因与图中的丙有关。 (2)多云的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反射)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所以多云的白天比晴朗的白天气温低。 (3)近地面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原因是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离地面越远,获得的地面辐射越少。 (4)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晴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所以青藏高原太阳辐射较同纬度地区强。 4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博斯腾湖(Bosten Lake),维吾尔语意为“绿洲”,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焉耆盆地东南面博湖县境内,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 材料二:博斯腾湖水位高程(湖面的海拔高度)从2002年的1049.39米下降到2013年7月的1045.05米,水位“矮”了4.34米,蓄水量由93.82亿立方米减至50亿立方米,少了43亿立方米,水量减少近半。2014年,博斯腾湖湖面面积萎缩至800多平方公里。 材料三:下图为“博斯腾湖及其周边区域示意图”。 (1)博斯腾湖湖水最主要的直接补给方式为 ,其参与的水循环类型为 。 (2)博斯腾湖及其附近地区有明显的湖陆风现象,其中白天近地面吹 (填“湖”或“陆”)风,原因是 。 (3)图中a处会形成 地貌,该地貌的形成过程体现的水循环地理意义。 (4)材料二反映了博斯腾湖出现的问题是 ,请你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答案】(1)河流水补给 陆上内循环 (2)湖 白天湖面温度低于附近陆地,近地面气压较高,风由湖面吹向附近陆地。 (3)冲(洪)积扇 不断雕塑地表形态 (4)湖泊面积缩小,水资源减少 加强宣传,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合理灌溉,培育耐旱品种,调整农业结构,发展节水型农业;向博斯腾湖调水。流域内水资源合理调度使用。(答出其中3点即可) 【解析】 【详解】(1)图中显示,博斯腾湖湖水最主要的直接补给方式为河流水补给,“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说明其参与陆上内循环。 (2)博斯腾湖及其附近地区有明显的湖陆风现象,白天湖面比陆地增温慢,导致白天湖面温度低于附近陆地,湖面形成冷高压,陆地形成热低压,所以风由湖面吹向陆地,即吹湖风。 (3)图中a处位于山麓地带,受流水沉积作用会形成冲(洪)积扇,该地貌的形成过程体现的是水循环能够不断雕塑地表形态。 (4)材料二中提到“水量减少近半”“ 2014年,博斯腾湖湖面面积萎缩至800多平方公里。”,反映了博斯腾湖出现的问题是湖泊面积缩小,水资源减少。合理化的建议主要从开源和节流的角度考虑。包括加强宣传,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合理灌溉,培育耐旱品种,调整农业结构,发展节水型农业;向博斯腾湖调水;流域内水资源合理调度使用。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