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5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四川省宜宾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测试语文试卷(PDF版)
语文试题 第 1 页 共 8 页 宜宾市 2016 级高三第一次诊断测试题 语 文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 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文学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似乎有些“平淡”,一个表征就是能够引起公众广泛热议的 作品并不多见。这是一个充满矛盾的情形。因为无论是传播手段还是营销方式,当下都要 远胜历史上任何时期,并且伴随着高等教育渐趋普及,读者受众群体也大幅度增加。按照 常理,如果品质过硬的作品出现,不敢说产生轰动效应,至少在某个阶段会成为引发公众 热议的话题。然而,这样的情况并不多。是我们时代的文学作品数量衰减、质量衰退了吗? 显然也不是。情况可能恰恰相反,当代文学尤其是小说创作汲取现代以来各种文学流派、 思潮、方法与观念的滋养,较之 20 世纪文学,无论从思想观念还是从手法更新上都已取 得长足进步乃至超越。在纸质期刊、出版和网络介质上,作品的发表数量更是呈指数级攀 升。 那么,为什么文学热门作品反倒少了呢?这意味着一定有某种文化格局和结构发生变 化。我们可以从文学的内部、外部以及文学与生活之间的交互作用探讨此种现象的原因。 从文学内部发展而言,新时期文学自上世纪 80 年代中期“向内转”之后,逐渐形成 一套“纯文学”话语,倡言文学的自律性和主体性。这本来是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但至 其极致和新世纪以来的末流,则出现三种较为突出的特征:专事注重技巧的形式主义,与 公共性脱离的个人主义以及娱乐取向的消费主义,它们共同指向思想性和主体性价值的缺 失。这无疑会导致对重大社会议题的忽视乃至无视,使一部分创作者日益走向半封闭的圈 子,自然不可能产生广泛影响。 从小说创作、流通与接受的外部环境来看,无疑也在发生持续性裂变。以媒体而言, 从口头文学形态的人际互动,到超越地域和时间限制的书面印刷文学,再到全媒体时代全 球范围内“全民写作”式的即时交互,传统认知中的“小说”在这种语境中只是人类抒情、 达意、叙述、反思的诸多方式之一,不再处于审美艺术形式的中心地带,更多新型表述方 式已经出现。 从文学与生活的互动而言,现实社会生活无疑决定文学的形态。其中处于核心位置的 无疑是人,随着生产、传播和阅读样式的改变,创作者和接受者在交互语境中发生移形换 位或者说互为主体,作者的权威在消失;读者的参与和介入,让文化消费的自由度和多样 性得到彰显;读屏时代的到来,让沉潜涵咏具有反刍意味的阅读方式转向快捷、直观、感 受体验主导的阅读方式。当然,作为精神性产品,文学具有反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人 们的文化观念、美学趣味、伦理道德和价值立场。但它持续受到来自轻阅读、消费娱乐性 文化产品多方挤压,除非真正意义上叙述新的经验,发明新的形式或者说树立新的价值, 否则不可能从中胜出。 (摘编自刘大先《文学也期待静水流深》,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语文试题 第 2 页 共 8 页 A.文学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趋于“平淡”,这和传播手段的变化、读者受众群体增加、 文学作品数量衰减、质量衰退等有密切关系。 B.新时期文学自上世纪 80 年代中期逐渐形成一套“纯文学”话语,表现出三种突出 的弊端,即形式主义、个人主义以及消费主义。 C.小说创作、流通与接受的外部环境在发生持续性裂变,新型表述方式已经出现,传 统“小说”不再处于审美艺术形式的中心地带。 D.从文学与生活的互动而言,读者的参与和介入,导致作者的权威消失,从而彰显了 文化消费的自由度和多样性。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先提出问题,分析背景,再探究其原因,由表及里,论证深入,论证结构清晰。 B.文章从文化格局和结构变化的角度,分析了文学热门作品反倒变少的原因。 C.文章从三个方面探讨文学热门作品不多见的原因,并就三个方面的关系进行了论证。 D.文章最后一段阐述了一系列社会生活的变化,旨在论证现实社会生活决定文学的形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如果创作者忽视乃至无视重大社会议题,走向半封闭的圈子,作品自然不可能产生 广泛影响。 B.在新的语境中,传统认知中的“小说”只是人类抒情、达意、叙述、反思的诸多方 式之一。 C.随着生产、传播和阅读样式的改变,创作者和接受者在交互语境中可以移形换位, 互为主体。 D.读屏时代,阅读方式发生了改变,文学作品注定不敌轻阅读、消费娱乐性文化产品。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一瓶过期的酱油 刘琛琛 一直觉得,母亲不是那么爱我。在她心里,我甚至比不上一瓶酱油。 七岁那年,刚好是打酱油的年龄。家里来了一桌客人,母亲给我两毛钱,命令我去打 一瓶酱油。 抱着打好的酱油快走到家门口时,我学人家玩三棒鼓,一抛,接住了,再一抛,眼睁 睁地看着它从手指缝漏了下去。 我蹲在碎掉的酱油瓶旁边,无助地哭泣。哭声把母亲和一位女客招出来了。 女客拉起我,笑眯眯地说,哎哟,酱油瓶打破了呀,没事,让妈妈再买一瓶。 我仰起头,小心翼翼地看着母亲,母亲比女客更笑眯眯地说:“哭啥呀,不就是两毛 钱吗?再打一瓶就是。” 我紧张的心情顿时放松下来,那天在饭桌上,表现得格外活泼。以至于客人都走了, 我还沉浸在那种被赦免的狂喜中。 这种赦免是假象。 事后,我挨了一顿胖揍,母亲大骂我是败家子。 上班没多久,父亲去世,我无可奈何地接了母亲来散心。母亲一进家门,那种儿时的 压抑感便伴随着她一同袭上了我心头。 她打量着我的家,不停地絮叨着:“你看你,东西乱摆乱放,哪像有人住的样子!” 有母亲的话撑腰,那些乱摆乱放的东西一个个闯进我眼帘。 母亲撸起袖子,系上围巾,大干特干起来。扔掉了我收藏许久的造型可爱的空酒瓶。 扯掉了挂在浴室里的美女图。把放在室内的花花草草都移到室外,说植物招蚂蚁。甚至把 毛绒绒的马桶垫也拆了下来,说:“屁股能有多尊贵?” “妈,你准备呆多久?”我耐着性子问。 语文试题 第 3 页 共 8 页 “这个嘛,要看你的表现,对我好,我就多呆一阵。对我不好,我扭头走人,别以为 我没地方伸脚!”母亲满意地拍着手,看着被她整理的焕然一新的卧室。 母亲有了地方伸脚,我却没了地方伸手。 插不上手的我冷冷看着母亲自以为是地忙东忙西。 厨柜的角落里,母亲找出一个黑乎乎的瓶子。 哪壶不开提哪壶。瓶子里,装的不知道是哪年哪月遗留下来的酱油。 “这么好的酱油,就被你放过期了,和小时候一样,真是个败家子!”母亲劈头盖脸 地骂我。 在她心里,我依旧比不上一瓶酱油。 随便她!我出门上班去了。 晚上,母亲忽然上吐下泻,折腾了一宿。 我问她:“要不要上医院?” 她说:“不去,扛一扛就好了。” 母亲的身体一向硬朗,便喂了她几颗感冒药,赶紧去休息。 明早,还有个大案子要查,由我牵头主办的,正进入白热化阶段。 第二天一早,母亲没有像往常一样起来准备早餐。喊了母亲好几声,都没答应。到房 间一瞧,她脸色苍白,头冒冷汗,人已经昏迷不醒。 我中断所有工作,紧急将她送到医院,陪护了整整一星期。 好在,抢救及时,医生将她从鬼门关里拉了回来。 “食物中毒。”医生诊断说。 “瞎吃什么了?”我咆哮着问母亲。 “见你忙得没空回家吃饭,我一个人就炒了些剩饭剩菜,顺便搁了点酱油。”母亲轻 描淡写地说。 “那瓶过期的酱油?”我虎着脸问。 “你败家,我得替你节省啊!”母亲到这会了还振振有词。 “谁才是败家子?为了节省一瓶酱油,你知道医疗费花了多少钱吗?你知道我好不容 易争到的大案子,移交给了别人吗?” 我的质问像连梭子弹,突突地向母亲射去。 出院那天,坐在副驾驶上的母亲对我说:“送我回乡下吧!” 我一怔:“谁赶你走了?” 母亲口气怏怏地:“留在你家里,我就是一瓶过期的酱油,除了添乱,啥也不成。” 从后视镜里,我看见母亲的脸大了一圈,像泄了气。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有删改)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小说开头写“我”打翻酱油,挨了一顿胖揍,母亲大骂我是败家子。这一情节为 后文母亲用一瓶过期的酱油热剩菜剩饭作铺垫。 B. “在她心里,我依旧比不上一瓶酱油”,这句话在文中反复强调,表明母亲不那 么爱我,“我”对母亲怀有深深的怨恨。 C. 小说围绕酱油选材,以物为线,串联全文;标题“一瓶过期的酱油”一语双关, 内涵丰富,折射出不同人物不同的生活态度。 D. 本文多用短句,叙事简洁;语言口语化、生活化,亲切自然,率真不做作;人物 对话鲜活真实,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 5. 小说中的“母亲”形象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 分) 6. 请简析划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语文试题 第 4 页 共 8 页 材料一: 2018 年上半年,我国人工智能政策不断落地,技术应用商业化进程加快。十八大以 来我国的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互联网用户数量跃居世界第一,信息领域核心技术进步深 刻改变了人们生活的诸多方面,而人工智能技术和应用飞速发展,带来更为持久深刻的思 维与变革。政策层面,国务院发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到 2030 年,使 中国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在我国国家战略规划中,人工智能已超越技术概 念,上升为国内产业转型升级、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发展立足点和新机遇;行业应用层面, 巨大的行业应用需求场景、研发能力积累与海量的数据资源、开放的市场宏观环境有机结 合,形成了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独特优势,依靠应用市场广阔前景,推动技术革新,形成 技术和市场共同驱动。预计 2018 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达到 238.2 亿元。 (摘编自中商产业研究院《2018—2023 年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分析研究报告》) 材料二: 作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人工智能正在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生活产生 深刻影响,也带来方方面面的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 调,要整合多学科力量,加强人工智能相关法律、伦理、社会问题研究,建立健全保障人 工智能健康发展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伦理道德。 人工智能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也是一道治理考题。以无人驾驶技术为例,在全球范 围内已出现多起事故,甚至造成人员伤亡,然而,并没有法律对此作出明确规定。当人们 向算法让渡了部分决策权,也会让归责成为难题。在这个意义上,技术进步是一柄“双刃 剑”,一方面可以造福人类,另一方面在缺乏规范和制约的情况下,也有可能损害社会公 语文试题 第 5 页 共 8 页 共利益。处理好人工智能在法律、安全等方面提出的新课题,需要完善治理,让技术创新 运行在制度的轨道上。 事实上,如何对人工智能进行规范,在世界范围内还未形成共识。在不少国家,无人 驾驶领域的立法一直在讨论中,看法不一;在中国,无人驾驶的汽车能否上路、是否符合 道路交通安全法,也引发了一系列讨论。欧盟最新发布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中,也没 能对人工智能涉及的隐私风险、数据保护风险做出符合大众期待的回应。每当一种新技术 出现,都会有关于旧的治理规则是否适用、是否需要升级,以及是否需要制定新的治理规 则的讨论。面对日新月异的人工智能技术及其引发的问题,如何用法律条文探寻最佳应对 方案、凝聚对未来的共识,是一项艰巨挑战。 (摘编自《 人民日报·发展人工智能,治理需跟上(新论)》) 材料三: 各地关于AI伦理的法律探讨: 联合国 2016 年 8 月,COMEST发布“机器人伦理初步报告草案”,机器人不仅需要尊 重人类社会的伦理规范,而且需要将特定伦理准备嵌入机器人系统中。 英国《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呼吁加强人工智能伦理研究,最大化人工智能的益处,并 寻求最小化其潜在威胁的方法。 美国《国家人工智能研发战略计划》提出开展人工智能伦理研究,研发新的方法来实 现人工智能与人类社会的法律、伦理等规范和价值相一致。 IEEE(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合伦理设计:利用人工智能和自主系统最大化人类 福祉的愿景(第一版)》,鼓励优先考虑伦理问题。 业界 2017 年Asilomar会议提出人工智能 23 条原则,涉及人工智能伦理和价值,推 动人工智能向有益于人类的方向发展,其中提及,将人类规范和道德价值嵌入人工智能系 统。 科幻作家阿西莫夫于 1942 年首次明确提出“机器人三定律”。 第一定律: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个体,或者目睹人类个体将遭受危险而袖手不管; 第二定律: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给予它的命令,当该命令与第一定律冲突时例外; 第三定律:机器人在不违反第一、第二定律的情况下要尽可能保护自己的生存。 (摘编自《新华网·人工智能是否拥有独立人格?》) 7.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2014——2016 年,中国新成立的人工智能企业数呈现持续增长趋势,其中 2015 和 2016 年新建企业数最多。 B.从 2017 年开始,我国新成立的人工智能企业数减少,表明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放缓。 C.我国人工智能企业大部分集中在北京、上海等发达的城市和地区,企业的地域分 布不均衡。 D.数据显示,北京的人工智能企业有 368 家,占中国人工智能企业总数的近 40%, 这与北京经济、文化水平密不可分。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人工智能正在对社会的经济发展和人类生活产生深刻的影响,如果我们能做到不 断创新,人工智能就将在健康的轨道上飞速发展。 B.如何对人工智能进行规范,是全世界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目前,许多国家就这 一问题已经达成共识。 C.人工智能是否拥有独立人格?人工智能是否一定要尊重人类社会的伦理规范?这 些问题值得探讨,但不一定要强行规范。 D.如何用法律条文来应对日新月异的人工智能技术及其引发的问题,并探寻最佳方 案,是一项艰巨挑战。 语文试题 第 6 页 共 8 页 9. 人工智能健康发展存在哪些主要问题?结合上述材料简要概括。(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桓温,字元子,宣城太守..彝之子也。生未期而太原温峤见之,曰:“此儿有奇骨,可 试使啼。”及闻其声,曰:“真英物也!”以峤所赏,故遂名之曰温。峤笑曰:“果尔, 后将易吾姓也。”彝为韩晃所害,泾令江播豫焉。温时年十五,枕戈泣血,志在复仇。至 年十八,会播已终,子彪兄弟三人居丧,置刃杖中,以为温备。温诡称吊宾,得进,刃彪 于庐中,并追二弟杀之,时人称焉。 温豪爽有风概,姿貌甚伟,面有七星。少与沛国刘惔善,惔尝称之曰:“温眼如紫石 棱,须作猥毛磔,孙仲谋、晋宣王之流亚也。”选尚南康长公主,拜驸马都尉,袭爵万宁 男,除.琅邪太守,累迁徐州刺史。 温与庾翼友善,恒相期以宁济之事。翼尝荐温于明帝曰:“桓温少有雄略愿陛下勿以 常人遇之常婿畜之宜委以方召之任托其弘济艰难之勋。”翼卒,以温为都督荆梁四州诸军 事、安西将军、荆州刺史、领护南蛮校尉、假节..。 母孔氏卒,上疏解职,欲送葬宛陵,诏不许。赠临贺太夫人印绶,谥.曰敬,遣侍中吊 祭,谒者监护丧事,旬月之中,使者八至,轺轩相望于道。温葬毕视事,欲修复园陵,移 都洛阳,表疏十余上,不许。进温征讨大都督、督司冀二州诸军事,委以专征之任。 温性俭,每燕惟下七奠柈茶果而已。或卧对亲僚曰:“为尔寂寂,将为文景所笑。” 众莫敢对。既而抚枕起曰:“既不能流芳后世,不足复遗臭万载邪!”尝行经王敦墓,望 之曰:“可人,可人!”其心迹若是。 时年六十二,温薨。皇太后与帝临于朝堂三日,诏赐九命衮冕之服,又朝服一具,衣 一袭,东园秘器,钱二百万,布二千匹,腊五百斤,以供丧事。 (选自《晋书·桓温传》,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桓温少有雄略/愿陛下勿以常人遇之/常婿畜之/宜委以方召之任/托其弘济艰难之勋 B.桓温少有雄略/愿陛下勿以常人/遇之常婿畜之宜委/以方召之任/托其弘济艰难之勋 C.桓温少有雄略/愿陛下勿以常人/遇之常婿畜之/宜委以方召之任/托其弘济艰难之勋 D.桓温少有雄略/愿陛下勿以常人遇之/常婿畜之宜委/以方召之任/托其弘济艰难之勋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3分) A.太守,是秦朝至汉朝时期对郡守的尊称。南北朝以后,太守不再是正式官名,仅 用作刺史或知府的别称。 B.除,在文中是任命官职的意思。在中国古代,表示任命官职的意思的词还有拜、 举、授、征、辟等。 C.假节,假以符节,持节。是皇帝将节赠送给奉命出使的使者,用以威慑一方。它 代表一种荣誉,无等级之分。 D.谥,是对死去的帝、妃、诸侯、大臣以及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 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桓温气度不凡。未满周岁时,受到温峤赏识,被赞“真是英才降世”,所以给他 取名为温。 B.桓温为人孝顺。他为报父仇,枕戈泣血三年;母亲死后,他上疏请求解除官职, 为母送葬。 C.桓温姿貌奇伟。脸上有七颗星印,刘惔称赞他将超过孙仲谋、晋宣王一类的人物。 D.桓温志存高远。他同庾翼友善,经常在一起相约要安定天下,匡国济民。 语文试题 第 7 页 共 8 页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彝为韩晃所害,泾令江播豫焉。温时年十五,枕戈泣血,志在复仇。 (2)温葬毕视事,欲修复园陵,移都洛阳,表疏十余上,不许。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4~15 题。 贺新郎·把酒长亭说 宋·辛弃疾 陈同父自东阳来过余,留十日。与之同游鹅湖,且会朱晦庵于紫溪,不至,飘然 东归。既别之明日,余意中殊恋恋,复欲追路。至鹭鸶林,则雪深泥滑,不得前矣。 独饮方村,怅然久之,颇恨挽留之正是遂也。夜半投宿吴氏泉湖四望楼,闻邻笛悲甚, 为赋《贺新郎》以见意。又五日,同父书来索词,心所同然者如此,可发千里一笑。 把酒长亭说。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何处飞来林间鹊,蹙踏松梢微雪。 要破帽多添华发。剩水残山无态度,被疏梅料理成风月。两三雁,也萧瑟。 佳人重约还轻别。怅清江、天寒不渡,水深冰合。路断车轮生四角,此地行人销 骨。问谁使、君来愁绝?铸就而今相思错,料当初、费尽人间铁。长夜笛,莫吹裂。 14.下列对本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词的开篇盛赞陈亮出淤泥而不染,随后描写残梅、风月,借乐景衬哀情,抒发作 者内心的悲凉。 B.词的上阙“剩水残山”几句,作者明写自然景物,实则暗写南宋朝廷苟且偷安, 只落得山河破败。 C.词的下阙写清江冰合,陆路泥泞,水陆都不可以前行,写出作者追赶友人却无路 可通的极度失望。 D.词的下阙“铸就而今相思错,料当初、费尽人间铁”一语双关,表达了作者心中 异常激烈的感情。 15.结合全词,赏析结尾句“长夜笛,莫吹裂”。(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强调做人要有自己的原则的句子是 , 。 (2)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自省来提升自己的句子是 , 。 (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 ”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 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 中国古代散文伴随社会生活和历史的发展变化,不断演进。从散文到骈文;从先 秦诸子,到秦汉散文,到唐宋八大家,到晚明小品;从汉大赋到东汉魏晋抒情小赋, 到南北朝骈赋、唐代律赋、宋代文赋,这些变化既是文学的演进,又总是与时代生 活 。中国散文和政教联系最为密切,( ),有时对散文的发展起限制的 作用,有时则是正面和负面的作用 。 中国古代散文重视语言修辞。孔子说“言之无文,行之不远”,韩愈强调“惟陈 言之务去”。历代散文大师都在语言上下了很大 ,司马迁的《史记》把古籍中 的文字,改写得平直易解,改造先秦以前的书面语言,又多方面吸收人民新鲜 活泼的语言。唐代的韩愈、柳宗元提倡古文、反对骈文,继承包括六朝在内的以往具 有生命力的书面语言,又吸收当代口语,熔铸提炼,形成适合于当时社会的流畅生动 的散文语言。宋代欧阳修、苏轼等人也对语言进行的改造、丰富和加工,书面语言更 为平易畅达、生动自然、毫无滞涩窘迫之感。 语文试题 第 8 页 共 8 页 17.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时代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背景,有时推动了散文的发展 B.有时散文的发展,推动了时代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背景 C.散文的发展和时代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背景有密切联系 D.时代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背景,决定了散文的发展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休戚与共 兼容并包 工夫 佶屈聱牙 B.休戚与共 兼而有之 功夫 微言大义 C.息息相关 兼容并包 工夫 微言大义 D.息息相关 兼而有之 功夫 佶屈聱牙 19.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宋代欧阳修、苏轼等人也对语言进行的丰富、加工和改造,形成了更为平易畅达、 生动自然、毫无滞涩窘迫之感的书面语言。 B.在宋代欧阳修、苏轼等人也对语言进行了丰富、加工和改造下,书面语言更为平 易畅达、生动自然、毫无滞涩窘迫之感。 C.在宋代欧阳修、苏轼等人也对语言进行的丰富、加工和改造下,使书面语言更为 平易畅达、生动自然、毫无滞涩窘迫之感。 D.宋代欧阳修、苏轼等人也对语言进行了丰富、加工和改造,使书面语言更为平易 畅达、生动自然、毫无滞涩窘迫之感。 20.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和《红楼梦》,你更喜欢哪一部?请按下列句式要求简述 你的理由。(6 分) 相对于《 》的 ,我更喜欢《 》的 。 理由之一是, 理由之二是, 21.下面是共享单车开锁的原理和工作过程图,请将图转换成一段文字,要求内容完整, 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 100 个字。(5分)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里,总有一些星光穿越时空,闪烁着文明的辉芒,照进我 们的现实,点亮我们的梦想…… 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1· 宜宾市 2016 级高三第一次诊断测试题 语文参考答案 1. C(A项,从第一段可知理解错误,和“传播手段、读者受众群体增加、文学作品数量衰减、质量 衰退”无关。B项,“表现出三种突出的特征”是“但至其极致和新世纪以来的末流”时出现的特征。 D项强加因果。) 2. C(未就三个方面的关系进行论证。) 3. D(说法太绝对。) 4. B(对这句话的理解有误。) 5.(6分) ①勤俭节约:母亲舍不得一瓶过期的酱油。 ②勤劳能干:母亲辛苦地为孩子操劳家务。 ③教子严格:因孩子摔碎一瓶酱油而揍他。 ④自尊要强:母亲面对孩子的责问,说出自己就是“一瓶过期的酱油”,执意回家。 ⑤保守武断(简单粗暴):对孩子的教育中过于严格,对下一代的思想缺乏了解。 (答出 1点 2分,3点满分。) 6. (6分) ①推动情节发展。在我的质问下,母亲感觉自己是一瓶过期酱油,要坚决回乡下。 ②运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写写出我给母亲造成的伤害;表现出“我”的冲动,对母亲良苦用心 的不理解; ③反映了两代人之间因价值观不同而引发隔阂的社会问题,表达了父母与子女都应换位思考、 相互理解的主题思想。 (答出 1点 2分,3点满分。其他理解,言之成理即可。) 7. B(“我国新成立的人工智能企业数减少”和“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放缓”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材料中也没有体现。) 8. D(A项,要让“人工智能就将在健康的轨道上飞速发展”只是创新不行,还必须要在法律、安全 等方面完善治理。B项,事实上,如何对人工智能进行规范,在世界范围内还未形成共识。在不少国 家,无人驾驶领域的立法一直在讨论中,看法不一。C项,要让人工智能获得良好的发展,尊重人类 社会的伦理规范是必须的。) 9. (6分) ①法律保障问题。面对日新月异的人工智能技术及其引发的问题,法律对此还未作出明确规定。 ②伦理道德规范问题。人工智能需要尊重人类社会的伦理规范,这个问题还未得到很好解决。 ③人类安全问题。人工智能在造福人类的同时,需要保障人类安全,人工智能不得伤害人类个 体。 ④企业质量及技术革新问题。人工智能技术日新月异,还需要进一步解决技术问题,不断革新 和完善。 (答出 1点 2分,3点满分。) 10. A 11. C(是皇帝将节借给执行临时任务的大臣使用,有等级之分。) 12. C(称赞他是仅次于孙仲谋、晋宣王一类的人物。) 13. ·2· (1)桓彝被韩晁害死,泾县县令江播参与了此事。当时桓温十五岁,头枕戈矛,眼流血泪,立 志报仇。 (给分点:为……所、豫、枕戈泣血各 1分,整体 2分。) (2)桓温葬罢母亲后开始视事,想修复园陵,移都到洛陽,奏表上了十余次,朝廷不答应。 (给分点:毕、表疏、不许各 1分,整体 2分。) 译文: 桓温字元子,是宣城太守桓彝的儿子。未满周岁时太原人温峤见了他说:“此儿骨骼不凡,请再 让他哭一下。”等到听了他的哭声,又说:“真是英才降世!”桓彝因为此儿为温峤所赏识,所以给他 取名叫温。温峤笑着说:“果然如此,将来也要改作和我一姓。”桓彝被韩晁害死,泾县县令江播参 与了此事。当时桓温十五岁,头枕戈矛,眼流血泪,立志报仇。到十八岁,碰上江播已死,他的儿 子江彪兄弟三人居丧,把刀放进手杖,用来防备桓温。桓温谎称吊丧客人,得以进入,在守墓的庐 屋里杀了江彪,然后又追杀了他的两个弟弟。时人为之称叹。 桓温为人豪迈爽朗,有雄风高节,姿貌奇伟,脸上有七颗星印。年少时同沛国刘惔友善,刘惔 曾称赞他说:“桓温眼睛像紫石棱,须发如刺猬毛,是仅次于孙仲谋、晋宣王一类的人物。”被选为 南康长公主的夫婿,拜为附马都尉,袭万宁男爵位,授琅王牙太守,屡迁至徐州刺史。 桓温同庾翼友善,经常在一起相约要安定天下,匡国济民。庾翼曾经对晋明帝推荐说:“桓温从 小就有雄才大略,希望陛下不要把他当作平常人看待,也不要当作平常的女婿,应当像周宣王对方 叔、召伯那样,委以复兴重任,让他弘扬大道、匡济时局,完成艰难事业。”庾翼死后,明帝便提拔 桓温为都督荆梁四州诸军事、安西将军、荆州刺史、领护南蛮校尉、假节。 母亲孔氏死了,他上疏请求解除官职,想到宛陵送葬,诏令不准。朝廷赠他母亲为临贺太夫人 印绶,谥号敬,并派侍中吊祭,让谒者监护丧事,不到一月时间,使者到达八次,华丽的官车在路 上前后相望。桓温葬罢母亲后开始上任,想修复园陵,移都到洛陽,奏表上了十余次,朝廷不答应。 晋升桓温为征讨大将军,都督司、冀二州诸军事,专门负责征讨事宜。 桓温生性俭朴,每顿只吃七枚干茶果而已。有一次他躺着对亲信说:“这样寂寞无为,将被文帝 司马昭、景帝司马师所笑。”众人都不敢对答。一会儿又抚着枕头坐起来说:“既然不能流芳后世, 难道就不能遗臭万年吗?”一次经过王敦的墓边,他望着墓说:“真是能干的人!真是能干的人!” 他的心迹就是这样。 桓温去世,终年六十二岁。皇太后和皇帝亲临朝堂三天,下诏赐九命兖冕之服,又赐一套朝服, 衣一袭,还有东园秘器,钱二百万,布二千匹,蜡五百斤,以供丧事之用。 13. A(乐景衬哀情错误,情感理解不正确。) 15. ①以景结情。(2分) ②长夜漫漫,看不到破晓的希望,凄清的笛声,撕心裂肺。全词在悲凉的意境中收束,情深意 永,余音袅袅。(2分) ③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无尽相思之情,以及对南宋统治者采取投降路线的强烈谴责。(2 分) 16.(6分) (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17. A 18. D 19. D 20.(6分)总述 2分;两条理由各 2分。 ·3· 21.(5分) 先打开手机 APP 扫描二维码,手机 APP 向云端服务器请求解锁,(2 分)单车 SIM 卡将车辆状态 和定位上报云端系统,云端系统给车子发送解锁信号,(2 分)最后云端系统把计费结果等信息发送 给手机。(1分) 22. 按照高考作文评分标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