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5 发布 |
- 37.5 KB |
- 2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小说阅读学案(1)
专题一 掌握关键的整体阅读能力 一、小说基本概念和“三要素” 小说是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典型的环境描写来塑造具有典型性格的人物、多角度多层次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是一种与诗歌、散文、戏剧并列的叙事性文学体裁。 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是小说必须具备的三要素。在三要素中,人物是小说的核心,情节是小说的骨架,环境是小说的依托。 二、小说的种类 1.按篇幅分:长篇小说(深刻广泛地反映社会生活)、中篇小说(展示人生长河中的一个片段)、短篇小说(截取一个生活片段,以小见大)和小小说(也叫微型小说,聚焦生活中的一个小“镜头”,见微知著)。 2.按题材分:历史小说、现代小说、科幻小说、推理小说、神魔小说、言情小说、侦探小说、武侠小说等。 3.按体制分:章回体小说、日记体小说、书信体小说、自传体小说。 4.按表现手法分:现实主义小说、浪漫主义小说、现代主义小说。 5.按语言形式分:文言小说、白话小说。 6.按国别分:中国小说、外国小说。 三、高考所选小说体裁的文体特征 1.微型小说 微型小说也叫小小说、超短篇小说。它篇幅短小,情节单一,人物仅三两个,多取材于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形象地表现一个简单的主题。其特点有:①篇幅短小,②立意奇特,③选材小中见大,④情节完整,⑤结局出人意料。 千字左右的微型小说是高考常考的体裁之一。阅读时除要抓住小说的三要素外,还要重点品读小说的结尾,它往往是小说情节的匠心之处、主题的集中表达之处。 2.散文化小说 散文化小说(也称抒情小说),是介于散文与小说之间的一种小说文体,是中国现当代小说的新样式。这类小说情节散文化(或淡化情节),结构散化,不以曲折的故事情节取胜,也少有冲突,缺乏悬念,呈现给读者的多是日常生活的自然状态,主张“不装假,事实都恢复原状,展示生活的本色”,叙述者的情致,自然地融注、浸洒在色调平淡的描写中。 四、小说与散文的文体区别 1.散文所述的事件不要求情节完整,而小说一般有相对完整的情节。 2.散文在叙事的时候饱蘸情感;而小说的情感则主要由人物体现出来,不需作者明确抒发。 3.散文中的人物是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进行剪裁加工,写意式的描绘;而小说要求努力塑造典型人物形象,典型人物往往是作者虚构出来的。 4.写景状物对于散文而言,即运用描写、抒情、记叙等表达方式来表达作者对某些景物或事物的赞美以及自身情感,最重要的是突出景物的特点;写景状物对于小说而言,是小说的环境描写,主要起交代时间、地点、写作背景,烘托心情,渲染气氛,推动情节发展,深化主题等作用。 五、小说的阅读要领 阅读小说,要看到小说三要素之间的渗透和相互作用。人物塑造是小说创作的核心任务。人物在这三要素中居于第一重要地位。情节的设置和环境的描写,都是为塑造人物服务的。人物常常是情节和环境的核心和主体,而情节则应该看作人物性格的延伸和发展史,环境则是人物和情节发展的舞台。没有环境,情节则不可能发生,人物也不可能存在。不要把这三要素割裂或孤立起来看待,而应该把它们看作是一个有机的活生生的整体。这样,你就会真正地感觉到小说中情节和环境的任何一笔描写都与人物息息相关,而不是多余的叙述。 小说的阅读,需要注意三点。第一,要了解小说所反映的社会背景,作品写作、发表时的社会背景及作者的写作意图,在此基础上领会小说所揭示的主题思想。第二,要认真分析人物形象:一是揭示人物的典型意义,二是简要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通过对有关描写方法的研究,剖析人物形象,理解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从而深入领会小说的思想和艺术。第三,要研究小说的故事情节、线索、结构是怎样为塑造形象、表达主题服务的。 一、考场小说整体阅读的要求和方法 考场阅读与平时阅读有所不同,一般分为两步阅读:第一步是整体阅读,第二步是带题阅读。第一步整体阅读至关重要。一篇文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读一篇文章如果没有着眼于全篇的目光,没有整体把握的意识,其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只有整体把握了全文,将文章 的骨骼、精髓看得透彻、明白,才能把命题人的命题指向、意图看得清楚、明晰,才能快速而准确地答题。 整体阅读的要求在于快速阅读,整体把握。所谓快速阅读,就是要求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对一篇千字文读两遍。它是考生必须练就的本领,只有在平时有意识地训练快速阅读,才能在考场上方寸不乱,成竹在胸。快速阅读的目的在于整体把握。所谓整体把握,就是能初步把握小说情节,初步认识人物形象,初步概括小说主题。 1.初步把握小说情节 小说本质上也是一种记叙文,可以按照记叙文阅读先明确记叙的对象、事件及其前因后果,把握事件“发生——经过——结果”的完整过程;也可以按照小说情节的基本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来把握。无论选择哪种方式,都必须划分层次,概括层意。 2.初步认识人物形象 通过情节的发展及人物自身的言行心理描写,初步判断人物的身份、地位、职业,生活的具体环境,他有哪些言行和想法,他与其他人有着怎样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初步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 3.初步概括小说主题 小说好读不好懂,这“不好懂”主要体现在对小说主题的把握上。且不说小说主题本身就具有多义性、复杂性、模糊性,单就文本本身的表现,它不像散文主题,作者可以在文中以直接议论、抒情的方式表达出来。在小说中,作者不能直接告诉读者写作意图,至多可以借侧面告诉,其主题只能靠读者自己借助情节、人物等感悟出来。从这个角度来说,概括小说主题的具体方法有: (1)从题材内容看主题 小说的作者选取怎样的题材来反映怎样的生活,来传达怎样的感情,来表现怎样的思想,是在小说创作之前就拟定好的。所以从小说的题材着眼,可以把握其主题方向。具体需“两抓”: ①抓标题。有的小说的标题除了表面意思外,还有比喻象征义或双关义,隐含着小说的主题,如《祝福》。 ②抓主要事件。小说叙述的主要事件把人物、环境、作者的看法等都包括其中,把握住故事的主要事件,也就确定了小说的主题方向。 (2)从人物塑造看主题 在小说中,由于作者把浓墨重彩皆泼洒在人物身上,因此,主要人物也就是“主题性人物”。在故事小说中,主要人物是故事的主角,他的际遇遭逢、命运归宿常常联系着社会生活的本质,显示着作品的主题。在性格小说中,主要人物是某种典型性格的代表与化身。这种典型性格及其生成发展的历史,是作品主题所要展现的内容。如《水浒传》中林冲的性格转变就暗示了主题。 ①寻找小说中主要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要素。这些要素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主要人物的性格走向和人物所处的社会生活的本质关联着。 ②寻找作者对人物的介绍评价。作者对人物的介绍评价很明显地带有作者主观情感的倾向性,蕴含着作品主题的重要信息。 ③辨析小说中的人物关系。小说中的人物关系如何,为什么要这样安排人物,这都和表现主题有关联。 (3)从情节发展看主题 小说的某些典型情节,常常有揭示主题的作用。情节的发展变化是矛盾冲突发展的体现,分析小说的情节时必须抓住主要的矛盾冲突,通过分析典型情节的阶段性意义,所涉及的人物关系、人物的心理状况等等,可以领悟情节的主题内涵。 (4)从环境看对主题的暗示 环境描写最终是为表现主题服务的。在大多数情况下,环境描写可能主要是为展示人物行动和命运及刻画人物性格创造必要的条件,提供生动的衬景,但同时也是以间接的形式表现主题,有时可能带有象征或隐喻性质,可以从中揣摩主题。具体需要“一分一抓”: ①分析环境的特点。小说中的环境为小说的人物提供了活动的背景,怎样的环境生成怎样的性格,怎样的性格决定人物怎样的命运,而小说人物的命运蕴含作品的主题。分析环境的特点可以窥见人物的性格,进而能揭示主题。如《祝福》中祥林嫂的命运。 ②抓背景介绍。小说中故事的发生离不开它的社会土壤,把故事放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去理解,才能准确把握作品的主题。抓背景时要关注文章后的注释和写作时间等。 (5)从文中重要语句挖掘主题 小说主题虽然不能像散文那样靠议论、抒情句直接表现出来,但借助文中重要语句还是能或多或少地表现出来的。如一些感情强烈的句子、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句子等。 二、整体阅读示例 示例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掌 眼 刘志学 ①好字画的陈四仙,是骑河镇上唯一的看病先生。因为诊病、进药、买字画一类的事儿,常到七十里外、黄河对岸的省城开封去,因而,很多外边的消息,都是陈四仙带到镇上来的。比如说京城里的宣统爷退位、从陈州府起家的洪宪大皇帝被气死、冯玉祥打下开封等等,但这次,陈四仙却从城里带来了一个旗人。 ②旗人是陈四仙多年的老朋友,汉名叫金辨芝,三十多岁,随手端着一个银制的大水烟袋,说起话来,一口的“里城音儿”,一听就知道是从北京城里出来的。金辨芝的高祖是穿四爪正蟒袍的贝勒爷,到他这一辈儿,才搬来开封府。金辨芝见多识广,过手的名人字画不 计其数,自小练成了一双法眼。开封城里的官宦商贾,手里有了货又拿不准时,都要请金辨芝去一眼。前段日子,陈四仙用古方治愈了自己的肺痨,一高兴,去大相国寺后头的寺后街捡漏,花二百现洋买了一幅徐渭的《古道青藤图》,正有心想请金辨芝给看看,碰巧冯玉祥在开封遣散旗营,于是,俩人就到了骑河镇。 ③好茶好酒为伴儿,与金辨芝神聊了几日后,陈四仙终于挂出了那幅《古道青藤图》:“辨芝兄,您给搭个眼儿。” ④金辨芝端着自己那个大水烟袋,咕噜咕噜地抽了几口烟之后,在那幅画前踱来踱去,眯着眼睛,看款识,看笔韵,看墨色;再踱一阵,再看…… ⑤陈四仙屏着气,看金辨芝走来走去,只看不语,顿时呼吸粗了起来。 ⑥终于,金辨芝扭过身来,咕噜咕噜又抽了几口烟,问:“四哥,您多少钱到手的?” ⑦“二……二百块现洋!”陈四仙伸出俩手指,冲金辨芝晃了晃,另一只手抚着胸口,嗓子里嘶嘶地开始发喘。 ⑧“缘分!能在这小镇上见到徐渭神品,缘分啊!”金辨芝这些话出口后,陈四仙嗓子里的嘶嘶声渐渐落了。 ⑨在骑河镇小住了几个月后,金辨芝要走了。临走,他要了陈四仙灸病用的几根银针,说:“四哥,行里规矩,替人掌眼,不能落空。这针,算是我的酬劳吧。” ⑩金辨芝这一走,陈四仙就再也没见过他。听开封城行里人说,他去了天津卫。 ⑪十六年过去了,日本人打开封,从黄河北岸调兵,在骑河镇以南的贯台口架浮桥。骑河镇被日本人占了后,镇上的人都逃了,但陈四仙被日本人扣了,要他给受伤的日本兵治刀枪伤。日本人在搜查他的诊所时,发现了那幅《古道青藤图》。陈四仙见了,胸口忽地一闷,嗓子嘶嘶地响,肺痨犯了。 ⑫一个日军大佐看到那画时,立即惊呼:“徐渭,支那明朝大画家!金辨芝的,有请!” ⑬一听“金辨芝”三个字,陈四仙心里咯噔一下,刺疼! ⑭不一会儿,一个日军下士跑来,伏在大佐耳朵上说了一通陈四仙听不懂的日本话之后,大佐的脸色突然变了。 ⑮等陈四仙再见到金辨芝时,他已经瞎了,但他手里,依然端着那个银制的大水烟袋。 ⑯夜里,陈四仙和金辨芝被关在一起,这才知道,还在天津卫的时候,金辨芝就被日军抓住来为他们劫得的古玩珍宝掌眼,一路到了骑河镇,他听说日军掠了《古道青藤图》,就趁人不备,用当年从陈四仙这儿拿走的银针刺瞎了双眼。 ⑰“辨芝兄弟,你这是……”陈四仙不解。 ⑱“我如果说实话,他们就会杀了你!”十余年没见,金辨芝还是一口的“里城音儿”。 ⑲“啊?!”陈四仙猛咳了几声,吐出一口血来。 ⑳“那幅画,是新活儿!”金辨芝忽然说。 “你说啥?!那你当年……”陈四仙忽然觉得心里一阵轻松,呼吸也畅快了不少。 “我那时要说实话,你肺痨刚好,又花了二百块现洋,会经受不起,有性命之虞。”金辨芝一只手捂着还在作疼的眼睛,另一只手托着水烟袋,慢吞吞地说。 “那这次,你何苦刺目?还那样说,不就得了?”陈四仙已经不喘了,他抚摸着老友的盲眼。 金辨芝苦笑了一声,说:“这次?日军中也有不少行家。我说实话,你一个人活不成;我说假话,咱俩都得送命!唉……掌眼,掌眼,给畜生掌眼,不如瞎掉!” 陈四仙长叹一声,落下泪来。(有删改) 1.标段画句:标出段数,画出有关人物、情节、环境、主题方面的关键性句子。(见文中画波浪线处) 2.梳理情节:划分层次,概括层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全文共25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2段):介绍陈四仙及金辨芝的身份、职业,引出陈四仙请金辨芝为自己鉴画。 第二部分(3~10段):金辨芝鉴定陈四仙所购《古道青藤图》为真品。 第三部分(11~25段):金辨芝刺瞎自己的双眼,拒绝为日本侵略者鉴画,在狱中告诉陈四仙当年鉴画的真相。 3.感知形象:金辨芝是怎样的一个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金辨芝是位旗人,见多识广,在鉴画方面有一双法眼;他重友情,有民族大节。 4.探知主题:请初步概括小说主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小说通过鉴画高手金辨芝两次为朋友鉴画的故事,赞扬了中华民族儿女在侵略者面前不屈的大节,以及纯真的友情。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随手端着一个银制的大水烟袋”“一口的‘里城音儿’”等描写充分体现了旗人金辨芝的风采神韵。 B.金辨芝为《古道青藤图》“搭个眼儿”时“只看不语”这一细节为小说结尾揭示画作是“新活儿”埋下了伏笔。 C.金辨芝擅长鉴定字画,明知画作是赝品,却做出了违心的判别,是出于对朋友的保护,怕陈四仙得知真相后有性命之虞。 D.小说写金辨芝有“一双法眼”,看画也看人,到最后“刺瞎了双眼”,在照应题目的同时, 塑造了金辨芝的光彩形象。 答案 A 解析 “充分”不确切,金辨芝的风采神韵主要是通过两次“掌眼”情节表现出来的。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着重描写了陈四仙的呼吸,请逐一分析其内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第一处:表现出陈四仙听到画被鉴定为真品后的放松。第二处:表现出陈四仙对古画落入日本人手中的担心。第三处:表现出陈四仙得知真相之后的释然。 3.有人认为小说结尾金辨芝刺瞎双眼这一情节的设置并不合理,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一)合理。(1)从情节看:前文金辨芝向陈四仙要银针已埋下伏笔,“刺眼”应是情节发展的必然结果。前后呼应,结构谨严。(2)从人物形象看:金辨芝重友情,讲义气,爱国家,在“掌眼”和“刺眼”之间,必然选择后者。(3)从主旨看:“刺眼”这一情节彰显了对在外来侵略者面前坚持民族气节的精神的褒扬。 (示例二)不合理。(1)从情节看:“日军中也有不少行家”,说明金辨芝的“刺眼”于事无补。(2)从人物形象看:“刺眼”这一鲁莽的举动不符合金辨芝人情练达的形象特点。(3)从主旨看:金辨芝的无奈的“刺眼”之举无法表现人物在侵略者面前的斗争智慧和民族血性。 示例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亮丽家园 [加拿大]爱丽丝·门罗 ①花园宫的一切是如此的完美无瑕,每座房子的表情都骄傲地指出了这一点。在新盖的大房子中间,经常还能看见另一种屋子,那就是老城区像富勒顿太太那样的老房子。这些幸存下来的老房子阴沉沉的,被围困着,显示出岁月长短不同的沉积。它们的无序和突兀、不协调的屋顶角度和斜坡,露出某种近似原始的气息,与这些街道格格不入。 ②一群邻居家的女人坐在起居室里,还有一些男人也在。玛丽知道她们在说富勒顿太太的房子。她绝望地看着窗户外头,或者盯着自己的膝盖,想方设法地找出几句漂亮的解释中止这个话题。她没有成功。 ③“要是我住她隔壁,”史蒂夫表情愉快而温和,显然在期待随后的笑声,“我把孩子带过去,让他们带上火柴。” ④伊迪斯道:“亲爱的,你在开玩笑,我却努力做了点什么,我给市政厅打过电话了。我说,他们至少可以让她刷刷墙,或者把那些棚屋推掉一些。” ⑤“还有那些鸡。”贾妮·英奇说,“我的天哪,那个味道。我知道我们住在边远地区,但怎么也没想到,我们隔壁就是家畜棚。” ⑥“街对过可比住隔壁更糟糕。我都纳闷,我们干吗费半天劲儿要景观窗。”另一个女人说。 ⑦史蒂夫竟然说:“按规定市政厅得给我们修条路,她的房子正好挡在我们的必经之路上。只要我们现在让市政厅通路,这样,她就得走。这是法律。”愉快的笑声响起来。 ⑧玛丽开口之前,希望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正常,既不要感情用事,也不要哆哆嗦嗦。“不过,你们想没想过,她在这里住了很久了。我们大部分人还没生出来的时候,她就已经住在这里了。” ⑨她拼命地想找一些别的话,比现在这些话更有力、更理智的话,但她就是找不到一句。他们的话从四面八方向她侵袭。棚屋。扎眼。肮脏。私有产权。价格。 ⑩“她的时代已经走了。”卡尔说,“不管你明白不明白,这栋房子压低了这条街每一座房子的价格。我做这行,我知道。” ⑪另外一些声音也参与进来。愤怒的情绪在他们之间蔓延,在他们的声音中散发,如同一股狂热的洪流席卷了他们。 ⑫“我们现在已经争取到每一个人了,”史蒂夫说,“用不着一家一家跑了。”道路申请书开始在他们手中传来传去。 ⑬玛丽跪在地板上,和丹尼的拉链斗争了半天,然后站了起来,穿上外套,理了理头发,戴上手套,随即又摘了下来;她再也想不到什么能做的了,于是走向餐厅的桌子,那是通往大门的必经之路。卡尔把笔递给了她。 ⑭“我不能签字。”她回答。她的脸刷地红了,声音战栗。“我不觉得我们有这个权利。我们没有权利。” ⑮“玛丽,你不在乎这里的环境吗?你也住在这里呀。” ⑯“哦,我,我不在乎。”想象之中,每当你支持什么的时候,总是会声音洪亮,而周围的人被你惊醒,感到羞愧不安。但,在真实生活里却不是这样。你所做的一切,不过是让自己变成大家下次一起喝咖啡时的笑料。 ⑰“大家不是为了好玩才想赶她走。”卡尔说,“这很不幸,我们都知道。但我们得为社区着想。” ⑱“没错。”玛丽回答道。但是,她把双手塞进了外衣口袋,她突然想到了,他们是对的,为了他们自己,这都是他们必须做的。玛丽带上丹尼,走出了门。 ⑲现在,你什么也做不了,除了把手插进口袋里,保留一颗不打算服从的心以外。(有删改) 1.标段画句:标出段数,画出有关人物、情节、环境、主题方面的关键性句子。(见文中画波浪线处) 2.梳理情节:划分层次,概括层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全文围绕着富勒顿太太的老房子拆迁的问题,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①段):写富勒顿太太的老房子与花园宫崭新、完美的建筑格格不入,为故事的展开提供背景。 第二部分(②~⑫段):写玛丽同邻居们据理力争,试图说服邻居们改变要求拆掉富勒顿太太的老房子的决定。 第三部分(⑬~⑲段):写玛丽拒绝在道路申请书上签字而走出家门。 3.感知形象:玛丽是怎样的一个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玛丽是一位普通的家庭妇女,她温柔而坚定,富有良知与同情心。 4.探知主题:请初步概括小说主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小说通过玛丽在邻居富勒顿太太的老房子拆迁的问题上同其他邻居的争论、拒绝签字的故事叙述,歌颂了人性的美好,揭示了人性中的自私、冷漠,希望邻里之间宽容友善,和谐相处。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段以对比手法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写出了新旧城区截然不同的面貌,暗示了两个城区间的矛盾对立,为下文故事的发展设置了背景。 B.故事情节主要靠简单的对话和心理描写推进,情节看似平淡实则波澜涌动,各个人物的形象特点慢慢凸显,即便未正面出场的富勒顿太太也形象鲜明。 C.小说文笔简洁细腻,背景设定只是一个社区,情节发展只在一间房里,人物不多,写作空间有限,但却在限定的空间里写出了丰富的意味,富有创意。 D.小说通过玛丽写出了个人在群体面前的无力与坚持,凸显了她的善良,展现了新旧城区对峙时矛盾双方为各自的生活方式和利益激烈斗争的社会现实。 答案 D 解析 “展现了新旧城区对峙时矛盾双方为各自的生活方式和利益激烈斗争的社会现实”概括有误,富勒顿太太并未加入斗争,争论的双方是玛丽和她的邻居们,她们都是在新城区。 2.小说的最后写了两次玛丽把手塞进外衣口袋的细节,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心理描写上,表现了玛丽发现无法改变邻居们的决定之后放弃争辩的心理;(2)情节发展上,表现了玛丽内心的抗拒和坚决,她不会服从邻居们的决定;(3)人物形象上,塑造了玛丽温柔、坚定、富有良知和同情心的女性形象。 3.结合全文,概括说明小说的题目“亮丽家园”有什么丰富的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内容上:玛丽生活的花园宫是新兴建的漂亮美丽的社区,隐含了对生活在其中的旧房子老居民的排斥与嫌恶。(2)人物形象上:住在“亮丽家园”的邻居们有的却显露出了自私刻薄的丑陋人性,他们对待富勒顿太太既不友善也不宽容,题目隐含了对这些人的批评和讽刺。(3)主题上:真正的“亮丽家园”应该是居民们都如玛丽那样宽容和友善,彼此尊重,和谐相处,题目隐含了作者的希望。 专题二 掌握关键的高考真题研究能力 [考点要求] 同第二章专题二“考点要求”。 一、(2016·全国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锄 李 锐 拄着锄把出村的时候又有人问:“六安爷,又去百亩园呀?” 倒拿着锄头的六安爷平静地笑笑:“是哩。” “咳呀,六安爷,后晌天气这么热,眼睛又不方便,快回家歇歇吧六安爷!” 六安爷还是平静地笑笑:“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 “咳呀,锄了地,受了累,又没有收成,你是图啥呀你六安爷?” 六安爷已经记不清这样的问答重复过多少次了,他还是不紧不慢地笑笑:“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 斜射的阳光明晃晃地照在六安爷的脸上,渐渐失明的眼睛,给他带来一种说不出的静穆。六安爷看不清人们的脸色,可他听得清人们的腔调,但是六安爷不想改变自己的主意,照样拄着锄把当拐棍,从从容容地走过。 百亩园就在河对面,一抬眼就能看见。一座三孔石桥跨过乱流河,把百亩园和村子连在一起,这整整一百二十亩平坦肥沃的河滩地,是乱流河一百多里河谷当中最大最肥的一块地。西湾村人不知道在这块地上耕种了几千年几百代了。几千年几百代里,西湾村人不知把几千斤几万斤的汗水洒在百亩园,也不知从百亩园的土地上收获了几百万几千万斤的粮食,更不知这几百万几千万斤的粮食养活了世世代代多少人。但是,从今年起百亩园再也不会收获庄稼了。煤炭公司看中了百亩园,要在这块地上建一个焦炭厂。两年里反复地谈判,煤炭公司一直把土地收购价压在每亩五千块。为了表示绝不接受的决心,今年下种的季节,西湾村人坚决地把庄稼照样种了下去。煤炭公司终于妥协了,每亩地一万五千块。这场惊心动魄的谈判像传奇一样在乱流河两岸到处被人传颂。一万五千块,简直就是一个让人头晕的天价。按 照最好的年景,现在一亩地一年也就能收入一百多块钱。想一想就让人头晕,你得受一百多年的辛苦,流一百多年的汗,才能在一亩地里刨出来一万五千块钱呐!胜利的喜悦中,没有人再去百亩园了,因为合同一签,钱一拿,推土机马上就要开进来了。 可是,不知不觉中,那些被人遗忘了的种子,还是和千百年来一样破土而出了。每天早上嫩绿的叶子上都会有珍珠一样的露水,在晨风中把阳光变幻得五彩缤纷。这些种子们不知道,永远不会再有人来伺候它们,收获它们了。从此往后,百亩园里将是炉火熊熊、浓烟滚滚的另一番景象。 六安爷舍不得那些种子。他掐着指头计算着出苗的时间,到了该间苗锄头遍的日子,六安爷就拄着锄头来到百亩园。一天三晌,一晌不落。 现在,劳累了一天的六安爷已经感觉到腰背的酸痛,满是老茧的手也有些僵硬。他蹲下身子摸索着探出一块空地,然后,坐在黄土上很享受地慢慢吸一支烟,等着僵硬了的筋骨舒缓下来。等到歇够了,就再拄着锄把站起来,青筋暴突的臂膀,把锄头一次又一次稳稳地探进摇摆的苗垅里去。没有人催,自己心里也不急,六安爷只想一个人慢慢地锄地,就好像一个人对着一壶老酒细斟慢饮。 终于,西山的阴影落进了河谷,被太阳晒了一天的六安爷,立刻感觉到了肩背上升起的一丝凉意。他缓缓地直起腰来,把捏锄把的两只手一先一后举到嘴前,轻轻地啐上几点唾沫,而后,又深深地埋下腰,举起了锄头。随着臂膀有力的拉拽,锋利的锄刃闷在黄土里咯嘣咯嘣地割断了草根,间开了密集的幼苗,新鲜的黄土一股一股地翻起来。六安爷惬意地微笑着,虽然看不清,可是,耳朵里的声音,鼻子里的气味,河谷里渐起的凉意,都让他顺心,都让他舒服。银亮的锄板鱼儿戏水一般地,在禾苗的绿波中上下翻飞。于是,松软新鲜的黄土上留下两行长长的跨距整齐的脚印,脚印的两旁是株距均匀的玉茭和青豆的幼苗。六安爷种了一辈子庄稼,锄了一辈子地,眼下这一次有些不一般,六安爷心里知道,这是他这辈子最后一次锄地了,最后一次给百亩园的庄稼锄地了。 沉静的暮色中,百亩园显得寂寥、空旷。六安爷喜欢这天地间昏暗的时辰,眼睛里边和眼睛外边的世界是一样的。他知道自己正慢慢融入眼前这黑暗的世界里。 很多天以后,人们跟着推土机来到百亩园,无比惊讶地发现,六安爷锄过的苗垅里,茁壮的禾苗均匀整齐,一颗一颗蓬勃的庄稼全都充满了丰收的信心。没有人能相信那是一个半瞎子锄过的地。于是人们想起六安爷说了无数遍的话,六安爷总是平静固执地说,“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有删改) 1.标段画句:标出段数,画出有关人物、情节、环境、主题方面的关键性句子。 答案 略。 2.梳理情节:划分层次,概括层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全文以六安爷给百亩园庄稼锄草为线索,可分为五个层次。 第一层次(开端)(1~7段):写六安爷去百亩园锄地。 第二层次(插叙)(8~10段):交代百亩园的变迁。 第三层次(高潮)(11~12段):写六安爷最后一次给百亩园锄地。 第四层次(结局)(第13段):写六安爷融入黄昏的暮色中。 第五层次(尾声)(第14段):乡人对六安爷锄过的地表示震惊。 3.感知形象:六安爷是怎样的一个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六安爷是一位老农民,眼睛不太好使,精通农事,勤劳朴实,温和固执,热爱土地和劳动,对传统的农耕生活充满眷恋。 4.探知主题:请初步概括小说主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小说以抒情的笔调描述了六安爷一天的锄地生活,表现了以六安爷为代表的传统农民对土地的热爱,对农作生活的留恋,展现了中国农民在失去土地和失去世世代代的生活方式、生活环境后的茫然、创痛和决绝。反映了时代变迁中,传统农耕文明逐渐消逝引发的无奈的叹惋和深刻的思考。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小说开头寥寥几句对话,六安爷这个勤劳而孤僻的老农形象已经跃然纸上,同时,他与村人的分歧也开始显露,并为下文情节发展埋下了伏笔。 B.西湾村人与煤炭公司“惊心动魄的谈判”,是小说中隐约可见的叙事背景,也是深刻的社会背景,巧妙地将六安爷的个人感受跟时代的变化连接起来。 C.小说中写到百亩园将要变成焦炭厂,往日的田园风光将会为“炉火熊熊、浓烟滚滚”的景象所取代,深化了作者关于生态问题的思考及小说的环保主题。 D.关于六安爷锄地的描写生动而富有诗意,传达了六安爷在百亩园劳作时惬意舒畅的感觉,这样的写法强化了小说所表达的人与土地分离的悲凉感。 E.综合全文来看,六安爷的“平静固执”,说明他作为一个老人,一方面已经饱经沧桑,看透世事变迁,另一方面也难免思想保守、无法与时俱进。 答案 BD 解析 A项“孤僻”分析错误,应是“固执”。C项“深化了作者关于生态问题的思考及小说的环保主题”分析错误,小说的主题并不是环保问题,而是对在时代的发展大潮下,土地日益减少的伤感与思考。E项“思想保守、无法与时俱进”不妥帖,有其保守的一面,但更多是对土地的留恋。 2.小说以“锄”为标题,有什么寓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答题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认真审题,题干要求分析标题的寓意,注意结合全文简要分析。②梳理文本,确定答题点,阅读时要结合文本内容、人物形象和小说主题综合思考。一般而言,对小说标题内涵的分析要从表层含义与深层含义两个基本角度进行思考。从表层含义看,显然“锄”应指六安爷带着锄坚持去百亩园为苗锄地的这一举动,也指六安爷手中的农具。从深层含义看,六安爷坚持去锄地却不是为了收成,而是为了“过瘾”,因为百亩园就要被占用,再也没有机会锄地了,那么“锄”则有更深层的精神意义:成了六安爷对土地的热爱和对曾经的生活的怀念。从全文的主旨来看,作者表现了农业文明在与工业文明的冲突中,逐渐被“锄掉”的过程,所以从社会层面讲,“锄”这一动作有“替代”的象征意义。③明确答题规范,注意按分设点,注意理解的层次,由浅入深。 形成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锄作为一种农具,象征六安爷的人生和精神;②锄喻示劳动者与土地的亲密关系;③锄意味着传统的农业生产和生活方式;④锄作为一种劳作行为,蕴含着六安爷对土地的热爱,又暗含着他对土地的告别。 题型归类:标题含义理解分析题 对应考点:D—(1) 3.小说较为夸张地连续使用“几万”“几百万”之类的词语描述百亩园的历史,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答题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认真审题,它虽然是一道词语理解分析题,但应特别注意“这样写”的暗示性。“怎么写的?”题干已暗示了“夸张”“反复”(连续使用),因此,该题实际上要求分析词语中夸张、反复手法的表达效果,兼及上下文的结构分析。②梳理文本,确定答题点。作者在描述百亩园的历史时,用“几万”修饰人们流的汗水,“几百万”修饰百亩园产的粮食,内容上突出百亩园的历史悠久和重要性,多次重复在情感上也表现了村里人对百亩园的依赖与不舍之情,百亩园的重要性与后文被卖后将被毁形成对比,同时也为后文六安爷不顾劳累锄地做铺垫。③明确答题规范,注意夸张的作用是强调突出,对百亩园作用的强调突出,对百亩园的农作生活形成强化突出,使与后文的对比更加鲜明突出。还要注意按分设点。 形成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强调百亩园是西湾村人安身立命的物质基础;②将百亩园抽象为一种生活方式的象征;③与下文百亩园的一朝被毁构成鲜明尖锐的对比。 题型归类:表达技巧(修辞手法)分析题(词语作用分析题) 对应考点:C—(2) D—(1) 4.“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这句话,既是理解六安爷的关键,也是理解小说主旨的关键。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答题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认真审题,题干指出“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这句话是“理解六安爷”和“理解小说主旨”的关键,也就指明,答题要从人物形象塑造和小说主旨表达两个方面进行分析。②梳理文本,确定答题点,阅读时要结合人物形象“六安爷”和小说主题去探究这句话在文本中的深层含意。“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在文中三次出现,已经成为小说的点题句,更是理解以六安爷为代表的传统农民的精神情感的核心。这句话多次出现,一方面表现了六安爷的固执性格和对土地的温情与热爱,另一方面因为六安爷处于半瞎状态,加之百亩园即将消逝,再也没有机会锄地了,所以要“过瘾”,也突出了六安爷对失去耕地的无奈与悲凉。从主旨角度看,六安爷个人的“过瘾”不仅是一种简单的劳作,因为再也没有机会了,所以更有精神寄托的内涵。从社会层面讲,小说揭示了农业耕地被工业生产挤占的现状,通过六安爷这一人物形象表现了人们对赖以生存的土地的眷恋与不舍,从而表现出作者对工业化社会到来的深沉思考。 形成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六安爷层面: ①六安爷用这句话来回应村人的劝阻,由此能感受到他温和而又固执的性格特征;②百亩园即将不复存在,六安爷的眼睛也快要失明,他要过在百亩园劳作的“瘾”,由此能体会到他内心的隐痛。 小说主旨层面: ①在大地上劳作是一种“瘾”,即劳动者的精神需要;②随着传统的农业生产、生活方式的结束,耕种的意义只剩下“过瘾”,令人叹惋又发人深思。 题型归类:探究句子深刻意蕴题 对应考点:D—(2) F—(1) 二、(2017·全国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天 嚣 赵长天[注] 风,像浪一样,梗着头向钢架房冲撞。钢架房,便发疟疾般地一阵阵战栗、摇晃,像是随时都要散架。 渴!难忍难挨的渴,使人的思想退化得十分简单、十分原始。欲望,分解成最简单的元素:水!只要有一杯水,哪怕半杯,不,一口也好哇! 空气失去了气体的性质,像液体,厚重而凝滞。粉尘,被风化成的极细极小的砂粒,从昏天黑地的旷野钻入小屋,在人的五脏六腑间自由遨游。它无情地和人体争夺着仅有的一点水分。 他躺着,喉头有梗阻感,他怀疑粉尘已经在食道结成硬块。会不会引起别的疾病,比如矽肺?但他懒得想下去。疾病的威胁,似乎已退得十分遥远。 他闭上眼,调整头部姿势,让左耳朵不受任何阻碍,他左耳听力比右耳强。 风声。丝毫没有减弱的趋势。 他仍然充满希望地倾听。 基地首长一定牵挂着这支小试验队,但无能为力。远隔一百公里,运水车不能出动,直升机无法起飞,在狂虐的大自然面前,人暂时还只能居于屈从的地位。 他不想再费劲去听了。目前最明智的,也许就是进入半昏迷状态,减少消耗,最大限度地保存体力。 于是,这间屋子,便沉入无生命状态…… 忽然,处于混沌状态的他,像被雷电击中,浑身一震。一种声音!他转过头,他相信左耳的听觉,没错,滤去风声、沙声、钢架呻吟声、铁皮震颤声,还有一种虽然微弱,却执着,并带节奏的敲击声。 “有人敲门!”他喊起来。 遭雷击了,都遭雷击了,一个个全从床上跳起,跌跌撞撞,竟全扑到门口。 真真切切,有人敲门。谁?当然不可能是运水车,运水车会揿喇叭。微弱的敲门声已经明白无误地告诉大家:不是来救他们的天神,而是需要他们援救的弱者。 人的生命力,也许是最尖端的科研项目,远比上天的导弹玄秘。如果破门而入的是一队救援大军,屋里这几个人准兴奋得瘫倒在地。而此刻,个个都像喝足了人参汤。 “桌子上有资料没有?当心被风卷出去!” “门别开得太大!” “找根棍子撑住!” 每个人都找到了合适的位置,摆好了下死力的姿势。 他朝后看看。“开啦!”撤掉顶门棍,他慢慢移动门闩。 门闩吱吱叫着,痛苦地撤离自己的岗位。当门闩终于脱离了销眼,那门,便呼地弹开来,紧接着,从门外滚进灰扑扑一团什么东西和打得脸生疼的砂砾石块,屋里刹时一片混乱,像回到神话中的史前状态。 “快,关门!”他喊,却喊不出声。但不用喊,谁都调动了每个细胞的力量。 门终于关上了。一伙人,都顺门板滑到地上,瘫成一堆稀泥。 谁也不作声。谁也不想动。直到桌上亮起一盏暗淡的马灯,大家才记起滚进来的那团灰扑扑的东西。 是个人。马灯就是这人点亮的。穿着毡袍,说着谁也听不懂的蒙语。他知道别人听不懂,所以不多说,便动手解皮口袋。 西瓜!从皮口袋里滚出来的,竟是大西瓜!绿生生,油津津,像是刚从藤上摘下,有一只还带着一片叶儿呢! 戈壁滩有好西瓜,西瓜能一直吃到冬天,这不稀罕。稀罕的是现在,当一口水都成了奢 侈品的时候,谁还敢想西瓜! 蒙古族同胞利索地剖开西瓜。红红的汁水,顺着刀把滴滴嗒嗒淌,馋人极了! 应该是平生吃过的最甜最美的西瓜,但谁也说不出味来,谁都不知道,那几块西瓜是怎么落进肚子里去的。 至于送瓜人是怎么冲破风沙,奇迹般地来到这里,最终也没弄清,因为谁也听不懂蒙语。只好让它成为一个美好的谜,永久地留在记忆中。(有删改) [编者注] 赵长天(1947—2013),浙江宁波人,中国作协委员,上海市文联副主席,《萌芽》杂志主编,代表作有《外延形象》《伽蓝梦》《身份》等。 1.标段画句:标出段数,画出有关人物、情节、环境、主题方面的关键性句子。 答案 略。 2.梳理情节:划分层次,概括层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全文共30段,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1~10段):写科研试验队员在戈壁滩上遇到风沙,严重缺水,濒临绝境。 第二层次(11~29段):写科研试验队员听到门外微弱的求助敲门声后竭尽全力地打开门,意外地发现来者竟是前来为他们送瓜的蒙古族同胞。 第三层次(第30段):结尾留下一个没有谜底的美好的谜。 3.感知形象:科研试验队员是怎样的一群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他们不畏环境恶劣,奋战在试验工作岗位上,高度尽职尽责,与少数民族相处融洽;②自己身陷绝境,却勇于救助他人。 4.探知主题:请初步概括小说主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小说通过一支科研试验队员身陷戈壁滩绝境却神奇获救的故事叙述,歌颂了蒙古族同胞善良友爱的美好品质,凸显了军民团结、民族和谐的主题,揭示了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这一朴素的人生道理。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头不仅形象地描写了风沙的狂暴,也细致具体地表现了人物的直觉印象与切身感受,烘托并渲染了“天嚣”的恐怖气氛。 B.被困队员深陷绝境却调动起所有能量开门救助敲门人,送瓜人在被困队员生死关头奇迹般地出现,这都说明生命奇迹无法解释。 C.小说善于运用细节表现人物,开门前试验队员一句“桌子上有资料没有?当心被风卷出去”,就体现了科研工作者高度的责任意识。 D.试验队被困队员与素不相识的送瓜人之间的故事,不仅令人感动,还揭示出一个朴素而有意味的人生道理:帮助别人,也是帮助自己。 答案 B 解析 “这都说明生命奇迹无法解释”错误。小说突出了“帮助别人,也是帮助自己”这一主旨,并奏响了各族人民支持祖国科研工作这一主旋律。 2.小说以“渴”为中心谋篇布局,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 答题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题干要求分析鉴赏以“渴”为中心谋篇布局的好处,首先要认识小说的谋篇布局涉及情节结构的处理、人物形象的刻画、环境描写的作用和突出主题等几个方面,然后围绕这几个方面展开阅读、思考。 ①与环境关联。队员们的“渴”是“天嚣”的环境使然,炎热干燥、风沙肆虐的天气加剧了他们的“渴”。②与情节关联。因为“渴”到极点,队员们才濒临绝境;因为自己的“渴”,他们才更能理解“求助者”等待救援的急迫,因而调动起所有能量开门救助敲门人。蒙古族同胞同样也知道,如此天气环境中,队员们如果“渴”下去得不到救援会有怎样严重的后果,这才冲破风沙为科研试验队员们送来了救命的西瓜。可以说,小说的主要情节围绕“渴”而展开,借助“渴”来推动,这样处理,使情节既合乎逻辑也更为集中。③与人物形象关联。塑造人物形象需要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和心理来实现。小说集中描写了试验队员“他”和队友们“渴”的生理状态和心理感受。如“渴!难忍难挨的渴……只要有一杯水,哪怕半杯,不,一口也好哇!”“他躺着,喉头有梗阻感,他怀疑粉尘已经在食道结成硬块。会不会引起别的疾病,比如矽肺?”这些都是人在“天嚣”这种特定环境中的生理状态和心理感受,描写真实而细腻。④与主题关联。因为“渴”,队员们才需要帮助;因为“渴”,队员们才知道敲门人也需要帮助;因为帮助了敲门人,队员们才最终得到了帮助。因此,小说借助“渴”更好地揭示出一个朴素而有意味的人生道理——帮助别人,也是帮助自己,凸显了思想主题。 形成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省去许多不必要的叙述交代,使情节更简洁;②集中描写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状态与感受,使主题更突出。 题型归类:艺术构思鉴赏题 对应考点:D—(2) 3.小说以一个没有谜底的“美好的谜”结尾,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答题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题干要求赏析小说结尾的艺术效果,首先要判断结尾的特点,作为小小说,最重要的部位就是结尾,它具有“欧·亨利式”结尾的特点:出人意料,合乎情理。其次要掌握阅读、思考的角度:艺术结构、文体特色、艺术魅力和审美取向等方面。这篇小说截取了科研试验队员在戈壁滩遭遇狂风肆虐时,因缺水而陷入绝境,后“救助”了一个带着西瓜的蒙古族同胞而解困的故事。故事以美好圆满的“美好的谜”为结尾,“至于送瓜人是怎么冲破风沙,奇迹般地来到这里,最终也没弄清,因为谁也听不懂蒙语。只好让它成为一个美好的谜,永久地留在记忆中”。小小说的特点就是精练,因为谁也听不懂蒙语,所以这个“谜”显得很真实;故事至此戛然而止,强化了小说的神秘氛围;打破了读者的心理预期,给人留下了更多想象回味的空间。 形成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小说人物“他”所知有限,这样写很真实;②故事戛然而止,强化了小说的神秘氛围;③打破读者的心理预期,留下了更多想象回味的空间。 题型归类:结尾艺术探究题 对应考点:F—(1) 一、(2016·全国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战 争 [美]迈尔尼 1941年9月,我在伦敦被炸伤,住进了医院。我的军旅生涯就此黯然结束。我对自己很失望,对这场战争也很失望。 一天深夜,我想给一位朋友打电话。接线生把我的电话接到了一位妇女的电话线上,她当时也正准备跟别人通话。 “我是格罗斯文诺8829,”我听见她对接线生说,“我要的是汉姆普斯特的号码,你接错了,那个倒霉蛋并不想跟我通话。” “哦,我想是。”我忙插嘴。 她的声音很柔和,也很清晰,我立刻喜欢上了它。我们相互致歉后,挂上了话筒。可是两分钟后,我又拨通了她的号码,也许是命中注定我们要通话,我们在电话中交谈了20多分钟。 “你干吗三更半夜找人说话呢?”她问。 我跟她说了原因,然后反问:“那么你呢?” 她说她老母亲睡不好觉,她常常深夜打电话与她聊聊天。之后我们又谈了谈彼此正在读的几本书,还有这场战争。 最后我说:“我有好多年没这样畅快地跟人说话了。” “是吗?好了,就到这里吧,晚安。祝你做个好梦。”她说。 第二天整整一天,我老在想昨晚的对话情形,想她的机智、大方、热情和幽默感。当然还有那悦耳的口音,那么富有魅力,像乐曲一样老在我的脑海里回旋。到了晚上,我简直什么也看不进。午夜时,格罗斯文诺8829老在我脑海里闪现。我实在难以忍受,颤抖着拨了那个号码。电话线彼端的铃声刚响,就马上被人接起来。 “哈罗?” “是我,”我说,“真对不起,打扰你了,我们继续谈昨晚的话题,行吗?” 没说行还是不行,她立即谈起了巴尔扎克的小说《贝姨》。不到两分钟,我们就相互开起玩笑,好像是多年的至交。这次我们谈了45分钟。午夜时光和相互的不认识,打破了两人初交时的拘谨。我提议彼此介绍一下各自的身份,可是她婉言谢绝了。她说这会把事情全弄糟,不过她留下了我的电话号码。我一再许诺为她保密,直到战争结束。于是她说了一些她的情况,17岁时她嫁给一个自己不喜欢的男人,以后一直分居。她今年36岁,唯一的儿子在前不久的一次空袭中被炸死了,年仅18岁。他是她的一切。她常常跟他说话,好像他还活着。她形容他像朝霞一样美,就跟她自己一样。于是她给我留下了一幅美丽的肖像。我说她一定很美,她笑了,问道:“你怎么知道的?” 我们越来越相互依赖,什么都谈。我们在大部分话题上看法相似,包括对战争的看法。我们开始读同样的书,以增加谈话的情趣。每天夜晚,不管多晚,我们都要通一次话。如果哪天我因事出城,没能通话,她就会埋怨说她那天晚上寂寞得辗转难眠。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愈来愈渴望见到她。我有时吓唬她说我要找辆出租车立刻奔到她跟前。可是她不允许。她说如果我们相见后发现彼此并不相爱,她会死掉的。整整12个月,我是在期待中度过的。我们的爱情虽然近在咫尺,却绕过了狂暴的感情波澜,正平稳地驶向永恒的彼岸。通话的魅力胜过了秋波和拥抱。 一天晚上,我刚从乡间赶回伦敦,就连忙拿起话筒拨她的号码。一阵嘶哑的尖叫声代替了往日那清脆悦耳的银铃声,我顿时感到一阵晕眩。这意味着那条电话线出了故障或者被拆除了。第二天仍旧是嘶哑的尖叫。我找到接线生,请求他们帮我查查格罗斯文诺8829的地址,起先他们不理睬我,因为我说不出她的名字。后来一位富有同情心的接线小姐答应帮我查查。 “当然可以。”她说,“你好像很焦急。是吗?嗯,这个号码所属的那片区域前天夜里挨了炸弹,号码主人叫……” “谢谢,”我说,“别说了,请你别说了。” 我放下了话筒。(沈东子译,有删改) 1.标段画句:标出段数,画出有关人物、情节、环境、主题方面的关键性句子。 答案 略。 2.梳理情节:划分层次,概括层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全文以一位受伤退役的士兵与一位陌生女子多次打电话为线索,可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开端)(1~10段):写“我”和陌生女子第一次通话,谈论战争。 第二层次(发展一)(11~14段):“我”和女子的第二次通话,谈论文学和家庭生活。 第三层次(发展二)(15~16段):在坚持通话中,“我”和女子产生了爱情。 第四层次(高潮、结局)(17~20段):写“我”和女子的通话被战争毁灭。 3.感知形象:小说中的“我”是怎样的一个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我”是一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受伤退役的盟军士兵,“我”厌倦战争,热爱和平;②“我”渴盼爱情,热爱生活;③“我”喜欢读书,热爱文学。 4.探知主题:请初步概括小说主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小说描述了在战争的背景下一位受伤退役的战士以通话的方式和一位陌生女子产生了爱情最终却又被战争无情毁灭的悲剧故事,表达了对亲情、爱情等美好人性的高度赞美,控诉了战争的残酷和毁灭一切美好事物的罪恶。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小说以“1941年9月,我在伦敦被炸伤”开头,不仅是为了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更是为了强调这是作者的一段亲身经历。 B.“我有好多年没这样畅快地跟人说话了”,话中有话,既委婉地表达了“我”对女主人公的喜爱之情,又为两人进一步交往做了铺垫。 C.得知事情真相时“我”只说了句“别说了,请你别说了”,就放下了话筒,这看似不合常情的表现,背后传达的却是难以言说的悲哀。 D.接线生的失误让两人相识,心灵的需要让他们相恋,无情的轰炸让他们永别,小说情节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设计自然而又精巧。 E.小说不仅描写了战时一对普通恋人的悲欢离合,也以真实的笔触,描绘了一幅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画卷,表现了民众的必胜信念。 答案 CD 解析 A、E两项都有明显错误。A项说开头写“我”被炸伤,更是为了强调作者的一段亲身经历,是错误的。“更”是表明战争给“我”带来的伤害。E项说小说“描绘了一幅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画卷,表现了民众的必胜信念”,几乎与小说没有什么关系。B项属于不完全不准确,“我有好多年没这样畅快地跟人说话了”,首先是一种礼节性的赞美,其次表明初交有了好感,是不是一定就到了“喜爱之情”,不能夸大也不能提前肯定。 2.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题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认真审题,题干要求概括性格特点,要求简要分析。②梳理文本,确定答题点。人物性格的概括,基本上是从人物的言行举止及心理活动等方面归纳概括,有时还要参考情节及别人的评价等因素。如“我”与女主人公通过电话,就对她有“机智、大方、热情和幽默感”的感受。这从侧面表现了她的性格。从言行举止,可以较容易地概括出“理性克制”和“热爱生活”这两条。③明确答题规范,概括要准确、全面,不可将一个要点分成两条,或者把两个要点合成一条。 形成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大方热情、机智幽默,懂得及时化解生活矛盾;②乐观向上、热爱生活,战争和不幸都不能阻止她对美好生活和爱情的追求;③善良真诚、理性克制,有责任感,关心母亲,思念儿子,真诚待“我”。 题型归类:人物形象分析概括题 对应考点:D—(2) 3.小说以“电话”为枢纽连接人物、安排情节,这样处理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题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认真审题,题干要求分析小说的物象“电话”的作用,应注意简要分析。如何分析题干已给出的“人物”“情节”两个角度。②梳理文本,确定答题点,阅读时要关注与电话有关的情节和与电话相关的人物描写的内容。鉴赏时要注意联系情节,结合人物形象,兼顾小说主旨。③明确答题规范,答题角度一般包括情节、形象、环境和主题四类。答题时要结合小说具体内容分析。 形成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一个电话将两人命运连在一起,偶然与必然交错,凸显了战争背景,强化了戏剧性情节;②主人公言行主要通过电话聊天呈现出来,便于透露人物心声,使人物形象更真实;③电话交流的限制性给小说留下较多空白,丰富了人物与主题的想象空间。 题型归类:艺术构思鉴赏题 对应考点:D—(2) 4.小说写的只是战争中的一个小故事,却用了“战争”这样一个大题目,你认为这样处理合适吗?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 答题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认真审题,题干要求分析小说的标题“战争”的合理性,注意观点要明确。②梳理文本,确定答题点,阅读时对文本的标题作深度思考,要注意思考的切入角度,一般标题拟定的切入角度多为环境、人物、情节、主题、情感、艺术手法、读者等。这篇小说的标题“战争”,从环境看,战争是故事情节发生的环境背景;从人物形象看,在战争中才能更好地体现 人物的不幸与坚强;从情节构思看,以“战争”为题,正好体现以小见大的艺术构思;从主题看,战争是小说的悲剧根源,小说表达的正是对战争的思考。③明确答题规范。一是答题格式,答案由观点和理由两部分组成,观点要在前面,理由写在后面,应分开写。突出观点。观点要明确,回答“合适”或“不合适”。理由要分条陈述。二是理由的构成。可以从小说的主题、情节、人物及读者等方面列举理由。 形成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观点一:合适。 ①小故事冠以大题目,对比鲜明,强化了艺术张力;②战争是故事发生的契机与悲剧的根源,是小说构思的基础;③小说写的虽是爱情故事,但主题却是对战争的“失望”与反思。 观点二:不合适。 ①小故事冠以大题目,故作高深,不符合写作的一般原则;②小说的艺术感染力源自战争中的爱情,而不是战争;③小说情节设置以小人物的坚强与不幸为主干,战争只是引起情节变化的背景。 题型归类:探究标题的合理性题 对应考点:F—(3) 二、(2016·全国Ⅲ)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玻 璃 贾平凹 约好在德巴街路南第十个电杆下会面,去了却没看到他。我决意再等一阵,踅进一家小茶馆里一边吃茶一边盯着电杆。旁边新盖了一家酒店,玻璃装嵌,还未完工,正有人用白粉写“注意玻璃”的字样。 吃过一壶茶后,我回到了家。妻子说王有福来电话了,反复解释他是病了,不能赴约,能否明日上午在德巴街后边的德比街再见,仍是路南第十个电杆下。第二天我赶到德比街,电杆下果然坐着一个老头,额头上包着一块纱布。我说你是王得贵的爹吗,他立即弯下腰,说:我叫王有福。 我把得贵捎的钱交给他,让给娘好好治病。他看四周没人,就解开裤带将钱装进裤衩上的兜里,说:“我请你去喝烧酒!” 我谢绝了。他转身往街的西头走去,又回过头来给我鞠了个躬。我问他家离这儿远吗,他说不远,就在德巴街紧南的胡同里。我说从这里过去不是更近吗,老头笑了一下,说:“我不走德巴街。” 他不去德巴街,我却要去,昨日那家茶馆不错。走过那家酒店,玻璃墙上却贴出了一张布告—— 昨天因装修的玻璃上未作标志,致使一过路人误撞受伤。 敬请受伤者速来我店接受我们的歉意并领取赔偿费。 我被酒店此举感动,很快想到王有福是不是撞了玻璃受的伤呢,突然萌生了一个念头:既然肯赔偿,那就是他们理屈,何不去法院上告,趁机索赔更大一笔钱呢?我为我的聪明得意,第二天便给王有福打电话,约他下午到红星饭店边吃边谈。 红星饭店也是玻璃装修。我选择这家饭店,是要证实他是不是真的在酒店撞伤的。他见了我,肿胀的脸上泛了笑容,步履却小心翼翼,到了门口还用手摸,证实是门口了,一倾一倾地摇晃着小脑袋走进来。 “我没请你,你倒请我了!”他说。 “一顿饭算什么!”我给他倒了一杯酒,他赶忙说:“我不敢喝的,我有伤。” “大伯,你是在德巴街酒店撞伤的吗?” “你……那酒店怎么啦?” “这么说,你真的在那儿撞的!” “这……” 老头瓷在那里,似乎要抵赖,但脸色立即赤红,压低了声音说:“是在那儿撞的。”一下子人蔫了许多,可怜得像个做错事的孩子。 “这就好。”我说。 “我不是故意的。”老头急起来。“我那日感冒,头晕晕的,接到你的电话出来,经过那里,明明看着没有什么,走过去,咚,便撞上了。” “你撞伤了,怎么就走了?” “哗啦一声,我才知道是撞上玻璃了。三个姑娘出来扶我,血流了一脸,把她们倒吓坏了,要给我包扎伤口,我爬起来跑了。我赔不起那玻璃呀!” “他们到处找你哩。” “是吗?我已经几天没敢去德巴街了,他们是在街口认人吗?” “他们贴了布告……” 老头哭丧下脸来,在腰里掏钱,问我一块玻璃多少钱。 我嘿嘿笑起来。 “不是你给他们赔,是他们要给你赔!” “赔我?” “是赔你。”我说,“但你不要接受他们的赔偿,他们能赔多少钱?上法院告他们,索赔的就不是几百元几千元了!” 老头愣在那里,一条线的眼里极力努出那黑珠来盯我,说:“你大伯是有私心,害怕赔偿才溜掉的,可我也经了一辈子世事,再也不受骗了!” “没骗你,你去看布告嘛!” “你不骗我,那酒店也骗我哩,我一去那不是投案自首了吗?” “大伯,你听我说……” 老头从怀里掏出一卷软沓沓的钱来,放在桌上:“你要肯认我是大伯,那我求你把这些钱交给人家。不够的话,让得贵补齐。我不是有意的,真是看着什么也没有的,谁知道就有玻璃。你能答应我,这事不要再给外人说,你答应吗?” “答应。” 老头眼泪花花的,给我又鞠了下躬,扭身离开了饭桌。 我怎么叫他,他也不回头。 他走到玻璃墙边,看着玻璃上有个门,伸手摸了摸,没有玻璃,走了出去。 我坐在那里喝完了一壶酒,一口菜也没吃,从饭馆出来往德巴街去。趁无人理会,我揭下了那张布告:布告继续贴着,只能使他活得不安生。顺街往东走,照相馆的橱窗下又是一堆碎玻璃,经理在大声骂:谁撞的,眼睛瞎了吗?! 我走出了狭窄的德巴街。(有删改) 1.标段画句:标出段数,画出有关人物、情节、环境、主题方面的关键性句子。 答案 略。 2.梳理情节:划分层次,概括层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小说以玻璃墙伤人事件为中心,以“我”与王有福的三次见面为线索,可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开端)(第1段):“我”与王有福第一次见面未果。 第二层次(发展)(2~4段):“我”与王有福第二次见面。 第三层次(高潮)(5~35段):“我”与王有福第三次见面,“我”建议王有福打官司索赔被他拒绝。 第四层次(结局)(36~37段):“我”揭下布告,走出德巴街。 3.感知形象:王有福是怎样的一个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王有福是生活在现在社会转型期的一位普通农民,他性情谦卑,胆小怕事,有些狡黠,有些固执,缺少法律意识,但不失善良本分。 4.探知主题:请初步概括小说主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小说以玻璃墙伤人事件为中心,围绕“我”与王有福是否状告酒店的不同态度,揭示了社会转型期交织伦理观念、法治观念、诚信意识等不同理念的矛盾、困惑和冲突的现实,反映了现代文化对传统价值观的冲突。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 A.“约好在德巴街路南第十个电杆下会面”,是对地下斗争题材影视作品的模仿,为后文悬念丛生的情节做出铺垫。 B.发现王有福正是受伤的路人后,“我”劝他到法院上告酒店,寻求更多赔偿,因为“我”不仅热心帮助朋友,也有打官司的经验。 C.王有福不情愿承认自己误撞酒店玻璃受伤,主要是因为妻子有病,家庭生活很困难,害怕酒店追究责任,让他赔偿损失。 D.“我”经过照相馆时,见经理面对碎玻璃大骂,这一细节暗示此地这类纠纷不少,王有福担心的“投案自首”之事是经常发生的。 E.玻璃墙伤人事件的背后,交织着伦理观念、法治观念、诚信意识等不同理念的矛盾、困惑与冲突,是转型期中国社会的一面镜子。 答案 CE 解析 A项“‘约好在德巴街路南第十个电杆下会面’,是对地下斗争题材影视作品的模仿”分析错误,两个普通人会面,不是接头,没有必要模仿地下斗争题材影视作品。B项“因为‘我’不仅热心帮助朋友,也有打官司的经验”分析错误,原文并未提及,无中生有。D项“王有福担心的‘投案自首’之事是经常发生的”不够准确,无法根据文本得到确切判断。 2.“我”在小说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答题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认真审题,要求简要分析“我”的主要作用,注意“主要”题眼。②梳理文本,确定答题点,小说中,“我”是故事讲述人,“我”的提议让情节得以发展,“我”的观念又与王有福形成鲜明对比。③明确答题规范,“我”是小说中的次要人物,其作用一般要从推动情节发展、衬托主要人物、烘托气氛、深化主题等方面思考。 形成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讲述故事:小说故事是由“我”叙述出来的,真实可信。②推进情节:“我”是事件的参与者,由于“我”的提议,情节得以发展变化。③衬托人物:小说主人公王有福的性格,由于“我”的存在而更加鲜明。 题型归类:人物形象作用分析题 对应考点:D—(2) 3.小说中的王有福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题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认真审题,题干要求简要分析王有福的性格特点。②梳理文本,确定答题点。小说中与王有福有关的情节有他和“我”的见面;害怕赔偿,不承认撞到了玻璃;被“我”点破后执意赔偿。作者用了大量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来刻画人物形象,如“我谢绝了。他转身往街的西头走去,又回过头来给我鞠了个躬”“老头瓷在那里,似乎要抵赖,但脸色立即赤红, 压低了声音说:‘是在那儿撞的。’一下子人蔫了许多,可怜得像个做错事的孩子”“是吗?我已经几天没敢去德巴街了,他们是在街口认人吗?”“你大伯是有私心,害怕赔偿才溜掉的,可我也经了一辈子世事,再也不受骗了!”“你要肯认我是大伯,那我求你把这些钱交给人家……”,只要抓住小说的情节及人物的语言和动作进行分析,答案不难得出。③明确答题规范。概括要准确、全面,分析要具体,要结合相关情节及人物言行。 形成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性情谦卑,甚至有点窝囊:见了晚辈,也弯腰鞠躬,说话谦和。②胆小怕事,有些狡黠:撞了玻璃偷偷溜掉,别人问起也不敢承认。③有点固执,但不失本分善良:怀疑酒店诚意,承认自己责任,不愿借机发财。 题型归类:人物形象分析概括题 对应考点:D—(2) 4.是否状告酒店,“我”与王有福的态度不同。你更认同谁的态度?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 答题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认真审题,题干明确要求在“我”与王有福的态度间作出选择,并说明理由,且“结合全文”。②梳理文本,确定答题点。认同王有福的,要从文本中选取材料来支撑观点,如王有福存在一定的过错,更多地从责任认定上分析原因;认同“我”的,同样要关注“我”的相关文字,尤其是“我”提出状告的文字,更多地从法律角度谈理由。③明确答题规范。答案由观点和理由两部分组成。观点要明确、鲜明,理由要充分、合理。谈理由一定要依据全文,也可以比较分析。 形成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观点一:认同王有福的态度。①王有福受伤与酒店管理有关,但他是有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应负一定责任;②王有福害怕赔偿溜走,逃避责任在先,索赔的理由不够正当充分;③王有福害怕被骗而拒绝索赔,在当时情况下,未尝不是理性的选择。 观点二:认同“我”的态度。①酒店失误导致王有福受伤,要求赔偿正当合理;②王有福放弃赔偿是担心被骗,说明他缺乏法律意识,更应进行法律启蒙;③王有福式的宽容是对不良行为的纵容,有害无益。 题型归类:探究人物观点态度题 对应考点:F—(3) 1.在完成2016、2017年全国卷真题训练的基础上将两年的小说命题作一比较,你能发现2017年全国卷小说命题有哪些变与不变?其命题趋势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与2016年全国卷小说命题相比,2017年全国卷小说命题以变为主,以不变为辅。 (1)变化点: ①篇幅减少:由原1 500字左右降至1 300字左右。 ②题量减少:由四道题减为三道题,一道客观题两道主观题。 ③分值减少:由25分减为14分。 ④难度有所降低。 ⑤题型有所变化:选择题由“五选二”式变为“四选一”式。 ⑥命题重点有所变化:由过去的标题含义、词语作用、人物形象、艺术构思及个性探究等常规点转为聚焦结构艺术。 (2)不变点: ①小说文本选择:继续选取具有强烈现实感的中国当代小小说,主题注重人性挖掘,赞美淳朴人性,故事情节完整,叙事线索清晰,人物形象鲜明,细节描写精当,1 300字左右。 ②重视“以文化人”的主题价值观。 (3)命题趋势: 在保持2017年全国卷题量、题型、难度等基本不变的情况下,仍以情节结构、人物形象、环境、主题及表现手法为重点,其中审美鉴赏与价值判断是难点。 2.全国卷小说阅读的命题特点对于我们复习备考来说有何启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学好、复习好教材。要学好教材中的小说,树立、强化小说意识,奠定扎实基础,形成并练就阅读能力。近年来,小说命题不仅加强了与教材的联系,而且许多题目与教材中的练习题高度“神似”,所以,要复习好教材。 (2)改变重做题、轻阅读的习惯, 要把重心放在文本的阅读上来,提高自己对小说的整体阅读和精细化阅读能力。全国卷很看重考生对小说的整体把握能力,无论是选择题还是人物形象分析题还是探究题,考查的都是整体。因此,要多做整体阅读训练,如勾画核心句、划分层次、提炼要点、概括主旨、感知形象及特点等,这些工作要常抓不懈。 (3)训练仔细严格的审题与答题规范。全国卷题型较稳定,每道题在审题、答题思路、答题角度上都有一般性的要求。如人物形象分析概括题,其审题、答题都快模式化了,要多练这些规范。同时还要学会变通的方法,做到答题紧扣要求,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讲究答案的层次化,实现要点全覆盖。特别要训练在考场环境情境中的“规范读文本、准确审问题、有序想问题,扣问写答案”的应考能力。 (4)文学即人学,作品即生活,阅读要与生活、思考结合起来。读小说,尤其不能孤立地读,要将小说中的人和事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知人论世,将心比心。或者要将生活中对人的观察、对人性的感悟同小说中的人物及其性格特征、人情人性联系起来,二者相得益彰。读小说,能提高生活的观察和认识能力;提高了生活的观察和认识能力,会更深入地读透小说。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