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卷·2018届贵州省铜仁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2017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卷·2018届贵州省铜仁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2017

铜仁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年级第二学期半期考试 历史试题 ‎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48分)‎ 一、 选择题(本题共32个小题,每题1.5分,共48分。)‎ ‎1、孔子说“学而优则仕”,而他的弟子曾参要求“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这表明儒家(  )‎ ‎ A.强调学养与修养并重             B.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 ‎ C.以“仁”为思想核心            D.注重追求功名的官本位思想 ‎2、日本学者冈田武彦将中国古代的人生哲学分为三系:现实主义,主张以“力”和“术”为手段去绝对地支配和控制对立的另一方;理想主义,以人本来具有道义性这一道德人生观为基础;超越主义,强调入是相对的存在,只有通过顺从那超越于人的东西,才能摆脱这一命运的束缚。材料中的“三系”分别是(  )‎ ‎ A.法家、儒家、道家             B.法家、墨家、道家 ‎ C.法家、墨家、儒家              D.道家、儒家、墨家 ‎3、唐到北宋,养老院基本上由政府筹建。宋金对峙后期,金国汉人刘厢遣散家中奴婢,拿出全部财产建“孤老院”。此后,宗祠集资的民间养老院在宋金多地兴起。民间养老院兴起的主要原因是(  )‎ ‎ A.等级观念的淡泊              B.儒学复兴的影响 ‎ C.经济重心的南移              D.政府强制的结果 ‎4、“心外无物,心外无理”是王阳明提出的心学思想,意思是要了解宇宙的奥秘,达到对事物真相的认识,只须返视探求自己的心性良知即可。以下思想或认识与其一致的是(  )‎ ‎ A.格物致知                 B.实践出真知 ‎ C.存天理,灭人欲               D.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 ‎5、朱熹认为,君主“虽以制命为职,然必谋之大臣(宰相),参之给(给事中)舍(中书舍人),使之熟议,以求公议之所在……比古今之常理,亦祖宗之家法也”。这体现了朱熹(  )‎ A.反对君主独裁   B.反对君主制度   C.提倡格物致知   D.提倡尊君卑臣 ‎6、顾炎武认为修史的目的在于通过“鉴往”而达到“训今”,否则修史就丧失其价值所在。这表明顾炎武主张( )‎ ‎ A.保家爱国 B.博通经史 C.发扬儒学 D.经世致用 ‎7、《淮南子.本经》记载:“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对上述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 ‎ ‎① 引文中的“书”为甲骨文 ② 材料反映了仓颉造字的传说 ③材料属于神话传说,毫不可惜 ④引文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汉字发明的影响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8、就我国古代的物理学而言,力学知识是与农耕技术、都邑建筑、铁制工具、水利工程、船舶制造、材料选配等紧密相连的,光学知识则与古镜研制、自然现象的观察、对天然晶休的考察等息息相关。材料表明我国古代科技发展具有的特点是( )‎ A.寻求物理规律 B.重视实用性 C.是经验的总结 D.领先于世界 ‎9、明清时期小说创作出现了繁荣局面,在唐传奇、宋话本所载故事基础上形成了《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等名著,“桃园三结义”“大闹天宫”等情节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明清小说繁荣的主要原因是( )‎ A.商品经济繁荣与市民阶层扩大 B.民族融合加强和中外交流广泛 C.君主专制加强与理学的思辨化 D.社会识字率提高,印刷成本上升 ‎10、19世纪末20世纪初“天演”、“物竞”、“淘汰”、“天择”等渐成报纸文章的熟语和爱国志士的口头禅,许多人用这些名词命名。这主要反映了( )‎ ‎ A.知识分子队伍的壮大 B.报刊业发展迅速 ‎ ‎ C.崇洋媚外渐成社会风尚 D.民族危机的加深 ‎11、近代某思想家说:“然则必欲予民权自由,何必定出于革命乎?革命未成,而国大涂炭,则民权自由,且不可得也。”这表明,该思想家属于( )‎ ‎ A.资产阶级革命派 B.资产阶级维新派 C.封建顽固派 D.地主阶级洋务派 ‎12、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人物胡适认为:“文学的生命全靠能用一个时代的活的工具来表现一个时代的情感与思想。”据此判断,胡适( )‎ ‎ A.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B.提倡民主与科学 ‎ C.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D.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13、1921年9月1日,《新青年》刊登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出版社的办社宗旨:“指示新思潮的趋向,测定潮势的迟速,一面为信仰不坚者祛除根本上的疑惑,一面和海内外同志图谋精神上的团结.”材料反映中共办社的目的是( )‎ A.主张摒弃中国传统文化的弊病 B.指明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方向 C.寻求国际上的进步力量以援助中国革命 D.为推动革命发展需要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 ‎14、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早期以推翻清土朝的封建专制主义为主要内容,辛亥革命后以反对帝国主义,追求中华民族独立为核心,“五四”运动以后则以“济弱扶倾”,支持全世界弱小民族独立为目标。这说明孙中山的民族主义( )‎ A.始终围绕着民族独立的主题进行着 B.是随着民主革命的发展不断丰富的 C.以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根本目标 D.把反对封建专制和民族独立相对立 ‎15、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大致经历了国民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四个阶段。在第二阶段,毛泽东的理论贡献是( )‎ A.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B.系统完整地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 C.形成了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D.首次明确指出农民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 ‎16、1987年,邓小平会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理时说:“我们过去同守成规、关起门来搞建设,导致的结果不好……很长时间处于缓慢发展和停滞的状态,人民的生活还是贫困……这才迫使我们重新考虑问题。”上述言论表明( )‎ A.对外开放是发展中国经济的唯一出路 B.改革开放的实施推动了人们思想的解放 C.邓小平注重利用国际交流发展本国经济 D.民生问题是邓小平思考问题的出发点 ‎17、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是一次关键性的讲话,正如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南方谈话’使我们在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上的认识有了新的重大突破。”这表明南方谈话( )‎ A.使对外开放出现一个新局面 B.肯定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取得的成就 ‎ C.彻底结束“左”倾思想的束缚 D.为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指明了方向 ‎18、1952年,中央有关部门统一集中建立了第一批八所单一的专科性高等学院,分别是北京航空学院、北京地质学院、北京矿业学院、北京林学院、北京钢铁学院、北京石油学院、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北京医学院,这就是“八大学院”的由来。中央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 A.培养经济建设专门人才 B.提高国民的科技素质 C.全而借鉴苏联教育经验 D.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 ‎19、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利用行政力量,强制推行一种风格、一种学派,禁止另一种风格、另一种学派,我们认为会有害于艺术和科学的发展。艺术和科学中的是非问题,应当通过艺术界、科学界的自由讨论去解决。”此决定( )‎ ‎ A.是新中国政治民主化的体现 B.有利于“双百”方针贯彻执行 ‎ C.方便了文学领域的统一领导 D.提高了文艺工作者的社会地位 ‎20、电影《高考1977》反映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考试。如果让你来设计这场考试的场景,可能出现的是( )‎ A.入场:考生年龄参差不齐,很多考生已三十六七岁 B.外景:考场门口悬挂着“改革开放送春风”的横幅 C.内景:考场中张贴有“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标语 D.特写:作文题目“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21、就我国某项重大科技成就外媒纷纷发表评论:《真理报》以红色标题《中国有了自己的加加林》表示祝贺,并说这一成绩证明了毛泽东说过的一句话,即“社会主义好”;《汉诺威汇报》则称“中国人进入太空的事实证明了这个经济迅速崛起的围家的实力”。这项科技成就是( )‎ A.将“东方红一号”卫星送人预定轨道 B.成功发射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 C.“神舟5号”宇宙飞船往返成功 D.向南太平洋海域发射远程运载火箭 ‎22、东方圣人孔子和古希腊著名思想家苏格拉底有许多相似的地方,苏格拉底生于公元前469年,正是孔子死后十年,因此有人将他说成是孔子在西方的再生。两人思想的共同点是(  )‎ ‎ A.批判原有社会秩序                 B.倡导个性自由 ‎ C.蕴含人文色彩                   D.维护君主权威 ‎23、在政治主张方面,智者学派提倡过激的民主政治,要求最大限度地提高公民的政治权利;而苏格拉底则主张有德行的少数人治国,并不反对有条件的寡头政治。这说明苏格拉底( )‎ A.反对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希望建立专制独裁统治 B.反对过激的民主,认为权力应该掌握在哲学家手中 C.希望建立一种理性的民主制度,注重道德建设 D.希望建立一种理性的资本主义专制,实施仁政 ‎24、一位宗教领袖宣称:“一场严肃的祷告,同样可以在草屋中或者猪圈里进行。……有说话声音的地方,就是上帝的所在、他的家。……只有在最后一个穷人得到照应后,才能考虑兴建教堂。至于教堂的建造、风格和装饰都无关紧要。”对此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 A.旨在冲破封建专制制度的束缚 B.使人获得灵魂自救的自主权 C.使人们开始谴责封建神学统治 D.构筑了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 ‎25、但丁《神曲》中的主人公贝亚特里丝是一位银行家的女儿,她以“超凡人圣”的形象担当了引导但丁进入天堂的向导,取代了掌管天国钥匙的圣徒彼得的位置。薄伽丘的《十日谈》更是用“市井琐事”和“市民情调”表达对市民社会风俗的积极倡导。可见,二人的文学作品( )‎ A.突出人文主义的思想主题 B.反映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基督教 C.已从质朴走向高雅和精致 D.仍是中世纪神学影响下的文学 ‎26、他的墓志铭上写着这样的话:他以超乎寻常人的智力,用他所发明的数学方式,第一个证明了“行星的运动和图像,彗星的轨道和大海的潮汐……”此人( )‎ A.提出了太阳中心说 B.创立了自由落体运动 C.推导出万有引力定律 D.发现行星沿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的规律 ‎27、斯塔夫里阿诺斯说:“尽管达尔文主义受到宗教界和其他集团的敌视,它还是对西方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根本原因在于它对最适者生存和生存斗争的强调极妙地与时代倾向相适应。”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进化论学说( ) ‎ A.迎合了列强对外侵略扩张的需要 B.增强了西方列强征服世界的能力 C.鼓吹强国征服弱国的合理性和必然性 D.被附会到经济生活和列强侵略扩张上 ‎28、下面是1850~2000年全球能源消费历史趋势图,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 ‎ ‎ A.固体燃料的消费开始于1850年       B.2000年液体燃料完全取代固体燃料 ‎ C.科技进步带动燃料的发展更新        D.蒸汽时代人类使用液体、气体燃料 ‎29、“由于蒸汽机的使用,使机器的构件发生了本质变化。比如珍妮纺纱机原来是木质的,如果用蒸汽机带动的时候,木头就不行了,它就需要用铁来制造,这样对铁的需要就非常大了。”这表明蒸汽机的使用( )‎ A.推动了棉纺织业的技术革新 B.推动了钢铁冶炼技术兴起 C.推动了机器制造业的发展 D.使木制材料退出英国市场 ‎30、19世纪中叶,世界文学领域以批判现实主义风格为主。这类作品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深刻揭露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和弊端,并对之进行了剖析和强烈批判。下列作品属于这一风格的是( )‎ ‎ A.《悲惨世界》 B.《红与黑》 C.《海燕》 D.《百年孤独》‎ ‎31、‎ ‎《梅杜萨之筏》是泰奥多尔·籍里柯于1819年创作的油画。画面的构图.光线.色彩到人物的动态表情以及丰富的想象力,都是无与伦比的。画家以金字塔形的构图,把事件展开在筏上仅存者发现天边船影时的刹那景象,刻画了遇难者的饥渴煎熬.痛苦呻吟等各种情状,画面充满了令人窒息的悲剧气氛。 《梅杜萨之筏》属于( ) ‎ A.现实主义美术作品 B.浪漫主义美术作品 ‎ C.印象主义美术作品 D.现代主义美术作品 ‎32、毕加索的画作《格尔尼卡》代表着一种空前重视“自我感受”“自我表现”的美术倾向。下面四幅作品中,与《格尔尼卡》属于同一艺术流派的是( ) ‎ ‎①梵高《星空》‎ ‎②萨尔瓦多·达利《记忆的永恒》‎ ‎③米勒《牧羊女》‎ ‎④《乡村》‎ ‎ ‎ ‎ ‎ ‎ ‎ A.① B.② C.③ D.④‎ 第II卷(非选择题 52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3、34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5、36、37题为选考题,学生根据要求作答。‎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 材料一 在春秋战国时期,民本思想的主要特征是思想家们将“民”的概念正式引入政治思维,活跃于当时思想界中的诸子百家中的各派,大多都有关于民本思想的论迷。……‎ 明末清初,思想家们积权评议时政,对传统的民本思想进行了理论的升华,使其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水平。‎ ‎ ——摘编自《民本与民主的比较研究》‎ ‎ 材料二 第一次中英鸦片战争的前夜,中国思想界虽有过明清之际黄宗羲、龚自珍等思想家的民主启蒙,但专制的大旗一直难以撼动。随着民族危机的加重,资产阶级力量的日益兴起,近代仁人志士们开始在中国掀起了几千年来前所未有的“民主启蒙”‎ ‎。从魏源对美国民主制度的推崇到洪仁轩的“以收民心公议”……他们虽然来自不同的阶级,各自代表不同的政治派别,都有自己独特的政见和施政方案,但无一例外地共同参与了这场对民主的追求与向往。这反映了近代先进中国人的民主思潮从酝酿到发展,从发展到转型的变迁历程。‎ ‎ ——《中国近代民主思想——传统文化与毛泽东民主思想的逻辑中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先秦时期儒家“民本”思想主张的体现,以及明末清初思想家对传统的民本思想做出的“升华”。(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民主思想的发展历程。(6分)‎ ‎(3)根据上述材料,指出古代民本思想与近代民主思想的本质区别,并简析民主思想在近代中国兴起的必然性。(11分)‎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在技术进阶升级带来“机器代替人”的前几次工业革命中,技术始终是掌握在人手中的工具,“机器”真实地助益了人类的生存和生活。但与此同时,核武器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华学毒品、电脑病毒等等的技术进阶升级,却是整体上加害于人类生存和生活的。这样的技术越是先进,对于人类整体上的加害,越是强烈和彻底,越是危及人类整体的存在。‎ ‎——摘编自陈彩虹《在无知中迎来第四次工业革命》 ‎ ‎(1)从材料一中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世界史相关史实加以阐述说明。(l2分)‎ 请考生在第35、36、37三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3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一 太祖高皇帝的百官而立法,后世不无渐失其旧,全赖中兴之君整顿修复之。……巨愿陛下勿尽泥旧规,凡自宣德、正统以来随时更置,间有不利于国、不使于民者,俱照更革,正德年间事例尽与除去,以复太祖之旧。‎ ‎——《明世宗实录》‎ 材料二 令一应赋役悉遵祖宗旧制,其正德间如潘鹏等所立新法册籍并已刊成书者尽毁之。仍榜谕禁革,有不遵旧制,妾议立法,即坐以紊乱成法之罪。间有于人情土俗不便者,听抚按官从长议处;事体重大者,奏请定夺,不许任情率意,变法扰人。……倾行一条鞭法,十甲丁粮总于一里,各里丁粮,总于一州一县,各州县总于府,各府总于布政司,布政司通将一省丁量均派一省徭役。内量除优免之数,每粮一石,审银若干,斟酌繁简,通融科派,造定册籍,行令各府州县永为遵守,则徭役公平而无不均之叹息。‎ ‎——《明世宗实录》‎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明世宗新政的主要措施。(8分)‎ ‎(2)很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明世宗新政。(7分)‎ ‎36、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15分)‎ 材料一 1954年(日内瓦协议)主要条款:(1)与会国保证尊重印度支那三国的主权、独立、统一和领土宪整;(2)结束在三国的敌对行动;三国不得参加任何军事集团,不容许任何外国在三国的领土上建立军事基地;(3)以17度线、9号公路稍北为军事分界线,越军在线北集结。法军在线南集结;越南在1956年7月内举行全国自由选举,以实现该国在民主基础上的统一;(4)法军在协议规定期限内从印度支那三国领土上撤走。‎ ‎——莫里斯·艾泽曼《美国人眼中的战争》‎ 材料二 1954年4月艾森豪威尔总统公开提出“多米诺骨牌”理论。这一理论后来一直是美国侵越战争的指导方针。……美国拒绝在协议上签字,但美国声明将不使用威胁或武力姑碍协议的实施。美国认定日内瓦协议是一场“灾难”‎ ‎,必须采取行动防止共产党在越南进一步扩张。‎ ‎——赵慧君《国内对1954年日内瓦会议恢复印支和平问题的研究》‎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954年日内瓦会议讨论的主要问题,并分析《日内瓦协议》对国际形势的影响。(7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越南战争是美苏“冷战”在亚洲的发展。(8分)‎ ‎37、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5分)‎ 材料一 蔡元培出身于商贾之家。戊戌变法失败后,他认为革新必先培养人才,于是走上倡导教育救国之路。同年9月,他弃官归里,任绍兴中西学堂监督。20世纪初,他在上海组织教育会气创办爱国女校和爱国学社时,即致力于打破封建专制教育,为反清革命培养人才。1912年他出任中华民国第一任教育总长,对封建教育进行改革,初步建立了资产阶级教育体系。191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后,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对北大进行全面改革,实行民主办校,教授治校等。他非常重视健全人格教育,在《对于新教育之意见》中,提出军国民主义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及美感教育五项主张。蔡元培还先后主持了几次全国教育会议,对学制进行了改革。其一生发表了大量的教育论著,这些都是重要的精神财富,时于我们今天现代化建设,进行人才开发与智力投资,仍有着启发意义和借鉴作用。‎ ‎——摘编自周天度《蔡元培传》 ‎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蔡元培教育改革的主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蔡元培对教育改革作出的贡献。(9分)‎ 铜仁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年级第二学期半期考试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答案:‎ ‎1—5 BABDA 6—10 DBBAD 11—15 BADBA ‎ ‎16—20 DDABA 21-25 CCCBA 26-30 CDCCB ‎ ‎31-32 BB 二、非选择题答案:‎ ‎33题:‎ ‎(1)体现:孔子的“仁”(或“德治”);孟子的“仁政”“君轻民贵”;荀子的“君舟民水”。(4分,答出两点即可)‎ ‎ “升华”: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限制君主权力。(4分)‎ ‎ (2)历程:从推崇西方民主制度到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再到提倡民主与科学,而后宣传马克思主义。最后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引领中国革命取得胜利。(6分)‎ ‎ ‎ ‎ (3)区别:民本思想是在君主政治下对君民关系的认识;民主思想否定封建君主制,最终形成“主权在民”的认识。(7分)‎ ‎ 必然性:封建制度面临资本主义的挑战;受到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民族危机日趋严重;知识分子的反思和探索。(4分,任答两点即可)‎ ‎34题:(评分说明:只要考生所拟题目合理,阐述有理有据即可酌情赋分)‎ 答案示例一:‎ 观点: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的生活有利有弊(或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2分)‎ 阐述:两次工业革命中,“机器替代人”促进了经济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巨大便捷,但也给人类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带来了诸多难题与困惑,如阶级冲突、失业问题、环境污染等。第三次工业革命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开始了对人脑的部分替代即对人的智力替代,使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但伴随着核武器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化学毒品生化武器、核泄漏、化学武器、电脑病毒等也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和巨大灾难,如二战期间,日本在中国实行细菌战,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投放原子弹等。总之,历史上的每次技术进阶升级都显示过它有益和有害的两面性,应认识到科技是一把双刃剑。(10分,其它言之有理亦可)‎ ‎35题:‎ ‎(1)废除正德年间不利于国家和人民的新法;(2分)下令焚毁正德年间所立新法册籍等;(2分)对妄议立法者治罪;(2分)推行一条鞭法。(2分)‎ ‎(2)明世宗新政一方面利用太祖旧制清除长期积累下来的朝政弊端;另一方面又根据社会变化的情形,将一些不合时宜的旧规祖制予以变革,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4分)新政体现了灵活务实的作风,较好地处理了继承与革新的关系。(3分,若考生评述言之成理即可相应赋分) ‎ ‎36题:‎ ‎(1)主要问题: 和平解决朝鲜半岛和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2分)‎ 影响: 通过和平协商解决了国际争端问题,结束了法国侵略印度支那的战争,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印度支那和平,缓和了亚洲和世界的紧张局势;(3分)维护了印度支那三国的领土和主权的完整,打乱了美国企图扩大侵略亚洲的计划。(2分)‎ ‎(2‎ ‎)从战争起因看,美国向越南渗透力量是担心印度支那、东南亚国家倒向共产主义一边,为了遏制共产主义,导致越南的国内统一战争发展为美国侵越战争;(3分)‎ 从战争过程看,苏联和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对越南进行政治经济军事援助,体现的是美苏两国和两种社会制度的较量;(2分)‎ 从战争结果看,美国最终从越南撤兵,摆脱陷入越战的泥潭和寻求改善中美关系是为了改变美苏争霸中的不利地位。(3分)‎ ‎37题:‎ ‎(1)倡导教育救国;主张打破封建专制教育,培养革命人才;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重视健全的人格教育,提出“五育”并举主张。(6分)‎ ‎(2)蔡元培作为中国近代重要的资产阶级教育家和中国教育改革的先驱,他的教育救国论和组织教育会、主持全国教育会议等实践活动,对推动整个国家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尤其是他全面改革北大,使之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活动基地,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9分,其它言之有理亦可酌情赋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