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5 发布 |
- 37.5 KB |
- 1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试题(解析版)
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 10月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公元前632年,晋文公召集齐、秦等国军队打败了楚国。战后,召集诸侯盟会,还派人把周天子召到温地。孔子编撰《春秋》时,违背秉笔直书的史书传统,将此事记载为“天王狩于河阳”。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 《春秋》作为史书是不可信的 B. 孔子想以此维护周天子的尊严 C. 孔子反对一味地固守传统做法 D. 孔子意在强调晋文公遵守礼制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孔子认为晋文公把周天子召到温地是僭越分封制的行为,为了维护周天子的权威,孔子只好违背秉笔直书的史书传统,将此事记载为“天王狩于河阳”,故B项正确。《春秋》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史料价值很高,记载的内容基本是可信的,但是却不完备,排除A。材料反映孔子的做法是固守传统的体现,排除C。孔子将此事记载为“天王狩于河阳”,意在反对晋文公的僭越行为,排除D。 2.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尊礼,主张“国以礼”;道家“非礼”,认为“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法家否定礼治,提倡法治。这从本质上反映出当时 A. 私学兴起,民间思想异常活跃 B. 礼崩乐坏,需要重建社会秩序 C. 思想自由,百家争鸣局面形成 D. 诸侯争霸,分封秩序开始瓦解 【答案】B 【解析】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社会大变革的局面,学术下移,“士”阶层崛起,他们针对当时礼崩乐坏的社会局面,提出了不同的政治主张:儒家尊礼,倡导恢复礼乐秩序;法家推崇中央集权,倡导变法,强调法治;道家从“道”这一本源出发,强调无为而治,否定礼(“非礼”),认为“礼”是社会动荡的根源。这些争论反映出当时百家争鸣的局面,但其本质还是传统社会秩序渐趋崩溃在思想领域的反映,B项符合题意,故选B;A、C、D三项是表面现象,并非本质内涵,排除。 3.以黄老之学为官学的稷下学官,是齐国君主问政及学者议论国事的场所。孟子曾两次来齐,在稷下治学,“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后来,荀子却在稷下学官三为祭酒(学宫之长)。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 孟子秉持性善学说 B. 黄老之学退出历史舞台 C. 荀子忠实儒学正宗 D. 儒学在争鸣融合中发展 【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儒家学者到以道家为核心的稷下学宫讲学,体现了儒道在百家争鸣中出现融合的趋向,D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孟子的性善论观点,A不正确;B与史实不符;C与材料主旨无关,材料不在于突出儒学正宗。 4.孔子说,君子在与他人保持和谐友善的同时还能坚持独立思想而不苟同于人,小人习惯于附和苟同别人的观点,但内心深处却并不友善。后世儒者经常以此诫勉君臣,这体现出儒学 A. 具有调节政治关系的功能 B. 具有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 C. 倡导与人为善、社会和谐 D. 重视人格独立和思想自由 【答案】A 【解析】从材料来看,孔子的思想被应用到君臣关系上,这说明孔子的儒学思想在政治领域具有一定的调节功能,故本题选择A选项。B选项材料没有体现出对社会的影响;C选项材料没有体现;D选项不是材料要传达的含义。 5.老子谴责“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的现象;墨子怒斥“今王公大人至其国家之乱,社稷之危”;孟子认定推翻暴君是正义行动;韩非子则对“上无道揆,下无法守”的现实给予抨击。这些言论反映了当时 A. 民众渴望统一的强烈愿望 B. 诸子思想日益趋向于统一 C. 诸子的政治立场各不相同 D. 政治及思想权威尚未树立 【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了不同学派对君主的不仁、不道行为都进行了抨击,说明春秋战国时期君主的绝对权威尚未树立,故D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民众渴望统一的愿望,排除A;材料仅仅反映了不同学派反对君主的不仁、不道行为,无法体现诸子思想日益趋向于统一,排除B;孟子和韩非子都代表地主阶级,故C错误。 6.董仲舒曾说:“仁之美者在于天,仁也。天覆育万物,既化而生之,有养而成之,事功无己,终而复始,凡举归之以奉人。察于天之意,无穷极之仁也。”这表明董仲舒 A. 强调“天”是至善道德的化身 B. 认为三纲五常完全来自天意 C. 充分论证了封建皇权的永恒性 D. 认为君民关系等同于天地关系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天哺育万物,表现了天的仁德之性,故强调“天”是至善道德的化身,A项正确。“三纲五常”来源于先秦儒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伦理思想和仁义道德的说教,董仲舒为论证其合理性和永衡性,用“天人感应”给“三纲五常”披上了神学外衣,排除B。董仲舒提出“天不变道亦不变”的理论,充分论证了封建皇权的永恒性,与材料不符,排除C。D项是董仲舒天人感应思想的体现,与材料不符,排除。 7.孔子时代,儒家比较侧重强调“仁”和“礼”,汉代儒家比较侧重强调“孝”,并有“汉以孝治天下”之说。据此推知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儒学深受黄老之学的影响 B. 察举制取代了军功授爵制 C. 汉武帝采取诸多尊儒措施 D. 汉代巩固统治的现实需要 【答案】D 【解析】汉代儒学又称为经学,通经致用是其显著特点之一,它脱胎于先秦儒学又不同于先秦儒学,这中间的变化原因主要在于社会背景的变化。汉武帝时期,内有相权过大威胁皇权、王国尾大不掉之势以及因土地兼并而导致的社会矛盾尖锐等问题,外有北方匈奴威胁,因此急需一套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思想理论,同时小农经济条件下小农已成为社会基本细胞,所以,把“孝”这种家庭伦理观念放大,就可以用来规范社会秩序和政治秩序。故答案为D项。A项,材料并非说明儒学所受到的影响因素,同时也不能说明儒学深受黄老之学影响,排除;B项,察举制也是深受汉代治国思想变化的影响,排除;C项,汉武帝采取的诸多尊儒措施是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排除。 8.东汉时期,士人尊儒成风,高门世族累世经学,而魏晋时“公卿士庶罕通经业”,曹魏皇族更对“孔子之术”进行毫不容情的质疑。该变化反映出 A. 门阀世族喜好决定世风转移 B. 正统思想随王朝兴替而变化 C. 时代变迁影响价值观念选择 D. 佛道思想强烈冲击儒学地位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依据材料中东汉时期“尊儒成风”,而魏晋时“公卿士庶罕通经业”,曹魏皇族更对“孔子之术”进行毫不容情的质疑,反映了从东汉到魏晋时期对儒学态度的变化。结合所学可知从汉末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处于战乱之中,社会动荡不安,士人对儒学思想开始产生了怀疑。这说明了时代的变迁影响着价值观念的选择。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门阀士族喜好对世风的转移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无法起决定作用;B选项错误,从汉朝到清朝古代中国正统思想一直是儒家思想,并没有随王朝兴替而变化;D选项错误,材料中未涉及佛道思想对儒学地位的冲击。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9.宋宁宗庆元年间(1195-1200年)以朱熹为代表的“道学(理学)”,不仅被视为“伪学”遭到打击,而且当年科举取士也将“《论语》《孟子》《大学》之书”列为禁书。这表明 A. 新旧儒学思想冲突激烈 B. 儒学主流地位受到动摇 C. 道学背离了儒学价值观 D. 道学缺乏应时趋新精神 【答案】A 【解析】以朱熹为代表的“道学(理学)”被视为“伪学”,将“《论语》《孟子》《大学》之书”列为禁书,说明宋朝新旧儒学思想冲突激烈,故A正确;儒家思想自西汉以来一直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B错误;道学属于儒学范畴,C错误;以朱熹为代表的“道学(理学)”是融合佛道思想形成的新儒学,适应了当时封建统治的需要,故D错误。 10.宋理学家追求“平天下”,即建立以“均平”为特征的至理、至公、至正的理想社会;陆九渊提出“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主张。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 “平天下”体现了理学家的济世精神 B. 理学家的追求超越了他们的阶级属性 C. 宋金对峙成为“平天下”的思想源泉 D. 陆九渊的自信超越了当时的知识分子 【答案】A 【解析】由材料““平天下”,即建立以“均平”为特征的至理、至公、至正的理想社会”,可见“平天下”体现了理学家的济世精神,故选A;理学家代表地主阶级利益,维护封建专制统治,排除B;早期儒学思想是“平天下”的思想源泉,排除C;陆九渊的自信也受当时时代和阶级的限制,没有超越当时的知识分子,排除D。 11.《家礼》为南宋朱熹所作,全书以宗法理念为核心,围绕日常生活和冠、婚、丧、祭等现实中的重大事件,设定了详尽细致的礼仪规范。《南赣乡约》是明王守仁在巡抚南、赣、汀期间,以南赣乡民为适用对象,制定并颁布的民间规约。二者制定的礼仪规范 A. 具有“经世致用”的思想色彩 B. 实现了理学对乡村的自主管理 C. 体现了儒家倡导的社会责任感 D. 践行了儒家通俗化的价值理念 【答案】A 【解析】从材料叙述发现,“南宋朱熹所作”“《家礼》”对于“日常生活和……现实中的重大事件”的“礼仪规范”“设定”“详尽细致”,“明王守仁”的“《南赣乡约》”中则“制定并颁布”“民间规约”,结合所学可知,以上是反对空谈义理的表现,主张改革,是对理学的批判,反映了当时的思想具有“经世致用”的色彩,故A项符合题意;“实现了”的说法明显不符合史实,此项为干扰项,故B项排除;材料强调的是对“日常生活和……现实中的重大事件”“民间规约”的规范,与社会责任无关,故C项排除;材料反映了南宋、明代思想家对北宋以来空虚迂阔的理学进行了反思,转而向与社会实际联系更紧密的实学发展,这是儒家学者自觉适应于社会现实而表现在理想诉求方面的变化,不是儒家通俗化的价值观念的表现,故D项排除。 12.战国赵括“纸上谈兵”,两晋学士“虚谈废务”,历来是治国理政的大忌。今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与之最为接近的思想是 A. 汉代儒学的主张 B. 明清之际活跃儒家思想主张 C. 陆王心学的思想 D. 程朱理学思想 【答案】D 【解析】材料讲求的是实干精神,实事求是精神,这与程朱理学的格物致知最为接近,所以答案选D; 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学正统地位,排除A;明清之际思想家主张经世致用,排除B;陆王心学主张知行合一,排除C。 13.明清时期一位思想家被人称作“快口直肠,目空一世,愤激过甚”,自称“不信道,不信仙释,故见人则恶,见僧则恶,见道学先生则尤恶。”下列属于其思想主张的是 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②反对以圣人之言作为判别是非的标准 ③“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④批判礼教的虚伪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D 【解析】“愤激过甚”“不信道,不信仙释”说明是离经叛道思想的李贽,李贽反对以圣人之言作为判别是非的标准,反对理学提出“存天理、灭人欲”思想,倡导“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同时批判礼教虚伪,②③④正确,“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顾炎武思想,①排除,选择D项正确。 14.顾炎武认为,唯有合理配置天子与公卿大夫、百里之宰之间的各种权力,充分发挥朝臣和各级政权的作用,才会有利于富国裕民,才能真正把天下大权归于天子,从而使天子的地位更加尊崇。该思想 A. 体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B. 动摇了儒学在思想上的统治地位 C. 发展了“民贵君轻”的思想 D. 强调了尊重君权前提下的“分治”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唯有合理地配置天子与公卿大夫、百里之宰之间的各种权力,充分发挥朝臣和各级政权的作用,才会有利于富国裕民,才能真正地把天下大权归于天子,从而使天子的地位更加尊崇”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强调了尊重君权前提下的“分治”。故答案为D项。A项,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材料是对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排除;C项,“民贵君轻”和材料无关,排除。 15.“智者们关心的是如何运用他们精彩美妙的演讲来使他们的听众获得实际的效用,他们的演讲并非真理性的,而是效用性的,在他们光辉伟大的形象背后,却埋藏着深刻的危机。”材料意在说明智者们 A. 适应社会需要且实用效能高 B. 过分追求功利而忽视道德 C. 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 D. 否定绝对权威和敢于创新 【答案】B 【解析】从材料“使他们听众获得实际的效用”“他们的演讲并非真理性的,而是效用性的”中可以看出,智者学派重视人的作用却忽视道德,过分追求功利而忽视道德,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智者运动缺陷,故A项排除;材料没有反映出人的地位,故C项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到否定权威,故D项排除。 16.《审判雅典:西方思想中的民主传统》的作者J.T.罗伯兹说,西方历史上绝大多数时间,雅典民主都臭名昭著。苏格拉底说,雅典民主掌握在无知的群氓而不是贤人手中。柏拉图将政权分为五个类型,民主制仅好于暴君制,连寡头制都不如,他认为普通人没有能力管理国家。亚里士多德甚至认为,民主作为平民政体“包含着专制君主的特质”,“不能算是一个政体”。材料主要表明 A. 现代民主是在雅典民主基础上发展而来 B. 雅典民主与君主专制制度的实质差不多 C. 雅典民主是狭隘的、少数人的当家作主 D. 西方有反民主政治的精英主义思想传统 【答案】D 【解析】材料没有反映现代民主义雅典民主的关系,排除A;雅典民主与君主专制制度的本质不同,排除B;材料主旨并不是反映雅典民主的狭隘性,故C排除;由材料“雅典民主掌握在无知的群氓而不是贤人手中”“普通人没有能力管理国家” “包含着专制君主的特质”,可知材料强调 政治精英主义思想,故选D。 17.据史书记载,在中古时期,制作一本《圣经》需要200只羊皮;能够阅读《圣经》并与上帝直接对话的,主要是教阶制度中的上层人物,其他人特别是普通老百姓无缘自由阅读《圣经》;由此可知 A. 文化的发展具有时代性 B. 教皇限制人民自由阅读《圣经》 C. 教阶制度提高了教皇的地位 D. 教会垄断了《圣经》的解释权 【答案】A 【解析】材料强调的是中古“时期”的文化发展问题,强调的是文化的发展是具有“时代”性的,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不是教皇限制人民自由阅读《圣经》而是受时代的限制,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自身正确但材料未体现教皇的地位问题,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强调的是《圣经》的阅读权而非解释权,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18.1598年,汤显祖的《牡丹亭》塑造了不顾生死追求爱情的杜丽娘的经典形象。约三年后,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借主人翁之口说出“人是多么了不起的杰作!”这一历史现象能够说明( ) A. 爱情故事是中西方表达思想自由的共同题材 B. 16世纪末17世纪初中英两国商品经济发达 C. 戏曲表演是中西方传播人文思想的首要方式 D. 这一时期中西方文明都出现人性解放的追求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哈姆雷特》是人文主义的代表作,核心是突出人和人性,没有突出爱情,故A项错误;《哈姆雷特》反应的是资本主义要求反对神学的要求,代表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故B项错误;中西方传播人文思想的方式有很多种,戏剧只是其中的一种,故C项错误;《牡丹亭》塑造了不顾生死追求爱情是人性的体现,“人是多么了不起的杰作!”也是人性的体现,故D项正确。 19.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通过文学、艺术及其他形式对天主教会的腐败现象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揭露;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则是用神学的理论与话语表达自由、平等的人文主义思想。由此可知,该学者强调 A. 两者都摆脱了宗教的束缚 B. 前者反封建的力度更彻底 C. 两者斗争的目标大相径庭 D. 后者有更广泛的社会基础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文艺复兴对天主教会的腐败现象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揭露,但此运动只限于社会上层,宗教改革表达自由、平等的人文主义思想,其主要深入到社会下层,故宗教改革比文艺复兴更有更广泛的社会基础,D项正确;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都没有摆脱宗教束缚,A项错误;两者都是反对天主教教会的神权统治,都是人文主义的表现,材料未体现谁反封建的力度更彻底,B项错误;文艺复兴主要利用绘画和文学形式,宗教改革主张信仰方式改变,其目标都共同指向天主教会神权统治,故C项错误。故选D。 20.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伊拉斯谟,他的人生目的是回归真理的源泉,在他那个时代首先就是“把几个世纪曲解了的《圣经》复其原貌,还其本意,并以他对真理探索的精神把智慧之光传给世人”。这说明他 A. 着眼现世生活的幸福 B. 意在复兴古典文化 C. 拯救了人类信仰危机 D. 彰显了人文主义精神 【答案】D 【解析】复原《圣经》,对“真理探索”的精神即理性,将“智慧之光”就是理性“传给世人”,有利于人的发展,彰显了人文精神,所以选择D项,《圣经》与现实幸福不符,A项错误;“复兴古典”是形式不是目的,B项错误。文艺复兴时期宣传新文化,相对于天主教旧思想是破坏,C项不符合史实。所以正确答案是D项。 21.启蒙运动时期欧洲文化水平进步情况表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 A. 启蒙思想推动法国基础教育发展 B. 文化教育进步有助于启蒙运动发展 C. 欧洲贵族推动法国启蒙思想传播 D. 出版业是欧洲文化水平进步的动力 【答案】B 【解析】由表中数据看出,17-18世纪,法国有阅读能力的人所占比例和妇女的识字率都明显提高,说明文化教育有利较大发展,同时欧洲出版新书和普通人藏书量都有较大增长,这有利于启蒙运动传播新思想,故B正确;材料反映文化教育进步有助于启蒙运动发展,A错在因果倒置,排除;材料信息没有涉及“欧洲贵族”的信息,排除C;社会发展推动文化进步,而不是出版业推动文化进步,D表述不恰当,排除。 22. 1649年1月,英国国王查理一世在审判中自我辩护道:“我是你们的国王,你们法定的国王!……我拥有上帝对我的委任,这是出自古老的合法血缘,我绝不会背叛我的出身,绝不回答一个非法的新权威的提问!”请问下列四位思想家的观点中,能最有力反驳查理一世的是 A. 伏尔泰的天赋人权说 B. 盂德斯鸠的三权分立 C. 卢梭的人民主权说 D. 康德的人要自律的观点 【答案】C 【解析】分析材料可知,查理一世宣扬“君权神授”。而国王的权力并不是上帝对国王的委任,而是人民所赋予的,这是卢梭“人民主权说”的核心观点。所以,四位思想家的观点中,最有力反驳查理一世的是C项。 23.宗教问题是启蒙思想家关注的焦点问题。洛克认为人人皆应选择自己的救赎之道,教会对此没有垄断权;伏尔泰认为,现世中的人对于宗教和来世应有信其所愿的自由。据此可知,他们 A. 肯定宗教的意义 B. 认可因信称义理论 C. 都信奉唯物主义 D. 主张宗教宽容政策 【答案】D 【解析】洛克认为人人皆应选择自己的救赎之道,伏尔泰认为现世中的人对于宗教和来世应有信其所愿的自由,都体现了对宗教信仰宽容的政策,故D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宗教信仰的问题,不是强调宗教的意义,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信仰自由问题,无法体现因信称义,排除B;洛克和伏尔泰主张信仰自由,信仰宗教,是唯心主义,排除C。 24.当传教士把中国文化带回欧洲后,欧洲的启蒙思想家就感觉到这是一个以道德为本的、以人的自我提升为主的文化。中国和西方的传统宗教文化完全不一样,是以人为本的。由此可知 A. 西方近代人本主义源自中国文化 B. 中国文化孕育着西方近代人文精神 C. 中国古代文化逐渐摒弃了神秘色彩 D. 启蒙运动从中国文化中汲取了营养 【答案】D 【解析】材料只是反映西方近代人本主义受中国文化的影响而已,排除A;中国文化可以为西方近代人文精神提供借鉴,排除B;材料没有反映中国古代文化逐渐摒弃了神秘色彩的信息,排除C;材料表明,启蒙运动从中国文化中汲取了营养以宣传启蒙思想,故选D。 二、主观题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世界)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中国有孔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虽然远隔万里,但却有许多相通的地方。 ——雅思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 材料二 古代中国不重神权的思辨哲学及对伦理道德的强调,与追求理性主义的启蒙运动相符,因此,一些启蒙思想家对以中国文化为代表的东方文化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著名思想家伏尔泰在其著作《风俗论》中提到,如果说某些历史具有确实可靠性,那就是中国人的历史。伏尔泰还对中国古代政治、法律制度和道德加以称颂。孟德斯认为,中国的统治者因为严格遵守礼教而取得成功。除了实现精神文化方面的推崇外,中国的园林建筑、服饰、风俗等也被当时的欧洲人所仿效。 ——周晚菲《启蒙运动时期的“中国热”》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苏格拉底和孔子所塑造文化传统,并分别概述其思想演进和政治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启蒙思想家们推崇中国文化的历史背景。 (3)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东西方文明的认识。 【答案】(1)文化传统:孔子创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儒家思想;苏格拉底的思想是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思想演进和政治影响:孔子开创的儒家思想经过孟子、荀子、董仲舒等人的改造,日益成熟,到西汉时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并成为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苏格拉底的思想在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的继承和发扬下,彰显了人文主义的精神,成为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思想源头。 (2)历史背景: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神权和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中国儒家思想适合于他们作为批判封建制度的武器。 (3)认识:文明没有优劣之分,东西方文明都创造了辉煌的成就;不同文明间的交流有利于世界文明的发展;文明发展应该体现出继承性、包容性和开放性等。 【解析】 (1)第一小问“文化传统”,根据所学分别得出孔子、苏格拉底所创造文化传统。第二小问“思想演进和政治影响”,孔子的思想演进和政治影响强调经孟子、荀子、董仲舒等人改造并在西汉确立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苏格拉底的思想经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继承、发扬,更加彰显了人文主义精神,成为西方民主政治思想的源头。 (2)根据所学得出: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神权和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根据材料“古代中国不重神权的思辨哲学及对伦理道德的强调,与追求理性主义的启蒙运动相符”得出:中国儒家思想适合于他们作为批判封建制度的武器。 (3)“认识”为开放性问题,言之有理即可。主要强调文明无优劣之分,异彩纷呈;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对各自的发展都是有利的;文明、文化应该具备继承性、包容性、开放性等特点。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人有祖宗,犹水木之有本源,不可忘也。父母罔极之恩,同于天地。 ——摘自黄庭坚家族《黄氏家规》 父之所责者,慈也;子之所贵者,孝也:兄之所贵者,友也;弟之所贵者,恭也。 ——摘自《朱子家训》 睦宗族,和乡邻。禁凌暴,守击纪。戒争讼,莫为非。宣圣谕,敦族义。圣谕指明太祖朱元璋的“圣谕六言”即“孝顺父母,恭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 ——节选自《中国古代家规族约》 材料二 晚清是家训的革新时期。曾国藩在给儿子曾纪泽的信中认为“中国自强之本在立机器局,开翻译馆,造地球仪,皆是也。”李鸿章在《谕玉侄》中说“吾国自古相传之伦理曰君臣曰父子曰夫妇曰兄弟曰朋友,此五者之纲纪,在家族封建时代似可通行,然已不甚适当……大地交通,国家种族之竞争愈烈,故吾之伦理,愈不适应于当世,而吾国人犹泥之,此地方所以不发达,邦国之所以日受人侮也”。左宗棠教育子女“读书只要明理,不必坚以科名,子孙贤达,不在科名有无迟早……终日读书,而所行不逮一村农野夫,乃能言之鹦鹉耳,纵能掇巍科、跻通显,於世何益?於家何益?非惟无益,且有害也。”张之洞在《与子书》中说:“方今国事扰攘,外寇纷来,边境累失,腹地亦危。振兴之道,第一即在治国,治国之道不一,而练兵实为首端……因送汝东渡。当今既入此,应努力上进,尽得其奥,务必养成一军人资格。勿忘!勿忘!” ——摘编自陈延斌《洋务派家训初探》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家规、家训”内容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家规、家训”有何积极作用? (2)据材料二,指出晚清家训对中国传统家训“革新”的表现,并结合时代背景作简要评析。 【答案】(1)特点:宗法观念浓厚;强调儒家伦理道德;重视教化;借助圣谕管理家族。 作用:传承发扬传统美德;调节家庭关系,凝聚宗族力量;稳定社会秩序。 (2)革新表现:主张向西方学习;对以儒家伦理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反思;提倡经世致用;具有强烈的爱国救亡意识。 评析:随着封建制度的进一步衰落、民族危机日益加深、近代经济的发展、西学的传播等,家训增加了新的符合时代精神的内容;家训内容的变化体现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寻求强国御辱之道,挽救民族危机的愿望,顺应了历史潮流,有利于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从时代背景入手展开评析,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1)第一小问,由材料“人有祖宗,犹水木之有本源”,可见宗法观念浓厚;由材料“慈也……孝也……友也……恭也”,可见强调儒家伦理道德,重视教化;由材料“圣谕六言”,可见借助圣谕管理家族。第二小问,由强调儒家伦理道德,可见有利于传承发扬传统美德;由重视教化,可见有利于调节家庭关系,凝聚宗族力量;由借助圣谕管理家族,可见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 (2 )第一小问,由材料“中国自强之本在立机器局,开翻译馆,造地球仪,皆是也”,可见主张向西方学习;由材料“此五者之纲纪,在家族封建时代似可通行,然已不甚适当”,可见对以儒家伦理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反思;由材料“读书只要明理,不必坚以科名,子孙贤达,不在科名有无迟早”,可见提倡经世致用;由材料“方今国事扰攘,外寇纷来,边境累失,腹地亦危。振兴之道,第一即在治国,治国之道不一,而练兵实为首端”,可见具有强烈的爱国救亡意识。第二小问,近代中国,封建制度进一步衰落,随着列强侵略,民族危机日益加深,但也客观上有利于近代经济的发展、西学的传播等,家训增加了新的符合时代精神的内容。而家训内容的变化体现了先进的中国人挽救民族危机的愿望,顺应了历史潮流,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