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5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湖北省枣阳市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 地理 Word版
绝密★启用前 湖北省枣阳市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组 下图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国际上有两类城市化扩容模式:一类是“外延式”,该模式建筑密度较低,主要在两维空间内扩大城市空间容量;另一类是“内涵式”,该模式既保持城区较高的建筑密度,又充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若图中的B-E阶段,“内涵式”为其城市化扩容的主要模式,则该国家可能是 A. 美国、日本、德国 B. 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 C. 日本、韩国、新加坡 D. 加拿大、俄罗斯、巴西 2.图中E-F阶段反映的是 A. 城市化进程进入加速阶段 B. 城市化进程进入衰退阶段 C. 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D. 城乡差距扩大 下图为世界石油、天然气某主要产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3.不需要从图示地方进口原油的国家是 A. 美国 B. 中国 C. 俄罗斯 D. 日本 4.图示地区最大产油国向我国供应石油时所需要经过的海峡是 ①霍尔木兹海峡 ②直布罗陀海峡 ③曼德海峡 ④马六甲海峡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读“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图”,完成5-6题。 5下列对“环境容量”的理解错误的是( ) ①环境容量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承载能力 ②随着生产的发展,环境容量在不断地加大 ③人类可以局部地改造环境,从而可使人口数量超越环境容量 ④生态环境的平衡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人类改造自然的基础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按照人与环境关系的理想程度由高到低排列,三种模式的顺序依次为( ) A.Ⅰ、Ⅱ、Ⅲ B.Ⅱ、Ⅰ、Ⅲ C.Ⅲ、Ⅱ、Ⅰ D.Ⅰ、Ⅲ、Ⅱ 下表为中国、印度、美国、澳大利亚1997—1999年耕地利用情况,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下列各题。 国家 耕地总面积(千公顷) 人均耕地面积(公顷/人) ① 176950 0.67 ② 51885 2.68 ③ 95467 0.08 ④ 297319 0.30 世界 13379680 0.24 7.表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国家依次是 ( ) A. 澳大利亚、美国、中国、印度 B. 美国、澳大利亚、中国、印度 C. 美国、澳大利亚、印度、中国 D. 印度、澳大利亚、中国、美国 8.①国的国土面积比③国小,但耕地面积却比③国大得多,原因是( ) A. ①国河流众多,为广阔的冲积平原 B. ①国受季风气候影响,干旱区面积小 C. ③国山区面积广大,耕地比重小 D. ③国人口众多,人均耕地面积小 9.③④两个国家发展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相同的是 ( ) A. 山地、沙漠广布 B. 水旱灾害频繁 C. 人均耕地面积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D. 水热组合不好 读“沿10°E经线所作的地形剖面图”,回答下列各题。 10.下列关于A、D两山脉和B、E两海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A山脉以东多峡湾地形 B. B海峡表层海水由西向东流 C. D山脉所在地是冬季滑雪胜地 D. E海沿岸多为海洋性气候 11.下列关于C平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同纬度的120°W地区也有广阔的平原 B. 该平原土壤肥沃,河流稀少,且有较长的结冰期 C. 该平原上人口稠密,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D. 由西向东,降水逐渐减少,气温年较差逐渐变大 下图为“四个地区的地理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下列各题。 12.在四幅图中出现的地跨两大洲的国家有 (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13.图中字母所示地点位于世界主要地震带上的有 ( ) A. a、b B. a、c、d C. b、c、d D. a、b、c、d 在地图上取消陆地和海洋,仅画出人类密集地区,面积较大的人类密集区被称为人类大陆。世界上共有四个人类大陆。读“世界人口分布的人类大陆图”,回答下列各题。 14.D处只形成了一个孤岛的原因是 ①D处深居内陆,环境承载力小,难以形成大面积人口稠密区②D处地处沿海,寒流强大,高温干燥,人烟稀少③D处利用高山冰川融水发展绿洲农业,形成人口稠密区④D处高温多雨,环境承载力强,形成人口稠密的孤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5.对图中A处西部大洲人口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人口密度居各大洲之首②老龄化问题严重③城市化水平高,农村劳动力过剩④死亡率较高⑤城市化速度减缓,出现逆城市化现象⑥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过渡型 A. ①④⑥ B. ②③④ C. ③⑤⑥ D. ②④⑤ 读某岛国地理环境要素关系图,完成下面小题。 16.该国地形形成中主要的外力作用是( ) A. 风力侵蚀与沉积作用 B. 流水侵蚀与沉积作用 C. 冰川侵蚀与沉积作用 D. 海浪侵蚀与沉积作用 17.该国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是( ) A. 亚热带纬度范围界线低于其他国家 B. 同种植物在各地开花日期大体相同 C. 山脚森林茂密,山顶白雪皑皑 D. 一年四季降水量总是东岸大于西岸 18.适宜该国的经济发展方式是( ) A. 以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业为主 B. 以出口林矿产品为经济支柱 C. 以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为主 D. 以发展资源能源型工业为主 读某地区略图,完成下列各题。 19.决定巴拉那河上游水电站密度的主要因素是( ) A. 技术水平 B. 水能蕴藏量 C. 能源需求量 D. 工业结构 20.甲地区是世界某经济作物的主要分布区,影响该经济作物布局在甲地最主要的社会经济因素是( ) A. 沿海人口稠密,劳力充足 B. 靠近对外贸易港口 C. 开发早,种植经验丰富 D. 靠近城市,需求大 下图为两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1.甲、乙两地附近的气候状况是( ) A. 甲地受信风、山脉的影响,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B. 甲地深受洋流、山脉的影响,气候带成南北狭长分布 C. 乙地主要受海陆热力性质的影响,夏季降水丰沛 D. 乙地受东北信风、山脉的影响,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22.甲、乙两地沿海海域的洋流流向大致相同时,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 A. 长江正值汛期 B. 澳大利亚西北部吹西北风 C. 墨西哥湾沿岸台风活动频繁 D. 开普敦温和多雨 2011年7月9日,南苏丹独立。南苏丹石油、木材、有色金属等自然资源非常丰富,但能源短缺,工农业生产基础十分薄弱。结合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23.下列关于图中区域地理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苏丹由于深居内陆,海洋水汽很少到达,境内形成大面积的沙漠 B. 南苏丹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形成热带季风气候 C. 从朱巴到喀土穆的气候变化体现了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D. 朱巴位于东非高原上,受地形影响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24.下列关于南苏丹今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最可行的是( ) A. 利用丰富的石油资源发展石油加工业 B. 利用气候优势发展农牧业 C. 利用丰富的木材资源发展高级家具制造业 D. 利用有色金属资源发展有色金属冶炼业 图为世界某区域等高线(单位:米)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5.关于该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乙两河流的流向一致 B. 地势西高东低,地形以丘陵为主 C. 河流冬季封冻期长,航运不发达 D. 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甲河流量变化比乙河小 26.关于该区域所在国家人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农业以畜牧业为主,大牧场放牧业发达 B. 制造业发达,核电比例世界最高 C. 中小城市合理布局发展,人口总数近年逐渐减少 D. 地中海沿岸阳光沙滩,游人流连忘返 读加拿大主要铁路和城市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27.与加拿大铁路和城市分布规律类似的还有( ) ①植被覆盖率 ②水源分布 ③种植业区 ④工业区⑤人口分布 A. ①②③ B. ③④⑤ C. ①②④ D. ②③⑤ 28.有关加拿大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河流封冻期长有凌汛,主要靠积雪融水和雨水补给 B. 由南向北,自然带由亚寒带森林带逐渐变为草原带 C. 海岸线漫长,海运、河运发达 D. 越往北,土壤层越深厚,有机质含量越高 29.读“法国农业分布图”关于P、Q、M、三地农业区位及特征的分析正确的是 A. 与Q地相比,P地种植葡萄的优势是鲜果上市早 B. Q地农业发展的最主区位条件是海运便利 C. M地的农业地域类型生产规模大,劳动力投入多 D. 影响M地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饲料和市场 30.左图是世界某区域图,右图是左图中三个城市的年降水量和冬雨率柱状图。读图,造成旧金山、洛杉矶、圣迭戈三个城市年降水量和冬雨率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海陆位置、山脉走向 B. 纬度位置、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C. 沿岸洋流、植被覆盖率 D. 地势起伏、人类活动 下图示意某岛屿等高线(单位:米),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1.下列关于乙丙一线,说法正确的是( ) A. 此线可能穿越河流 B. 此线穿过一个山脊,没有穿过山谷 C. 某人沿此线行走,总行走路程约120千米 D. 此线上总有一个地方可同时看到甲、丁和戊三点 32.下列关于该岛气温和降水的分布中,叙述正确的是( ) A. 全岛各地气温和降水量都相差不大,因为该岛面积小 B. 全岛各地气温相差不大,因为该岛南北纬度相差不大 C. 全岛降水量由西南向东北递减,因为受纬度差的影响 D. 全岛各地气温和降水量都相差较大,因为受地形的影响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 33.欧洲的冰川中心有阿尔卑斯冰川中心和斯堪的纳维亚冰川中心,其对地表形态的塑造明显。图1中的黄土为第四纪冰期时,冰川对地表岩石研磨成的碎屑,后经风力搬运沉积而成;图中①~④分别为第四纪冰期时的四个冰期范围线(时间先后顺序是③④②①)。读图1、图2和表1、表2,回答下列各题。 (1)比较甲、乙两河河流特征的主要异同点。 (2)根据图示信息判断明显影响该区域的主要冰川中心并简述第四纪冰期对该区域地表形态的影响。 (3)从俄罗斯资源状况简析其对第一、第二产业的影响。 34.读美国本土年降水量分布及棉花带范围图,回答下列问题。 (1)依据图中信息,评价美国棉花带分布区的自然条件。 (2)描述美国西部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参考答案 1.C 2.C 【解析】 1.“内涵式”,该模式既保持城区较高的建筑密度,又充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该类城市发展空间小,人口多应是地狭人稠的国家,如日本、韩国、新加坡。选C正确。 2.E-F阶段城市人口比重下降,应是城市发展到成熟阶段,城市化速度放缓,城乡差距缩小,出现逆城市化现象。选C正确。 【点晴】 以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为代表的“外延式”,人口密度较小,该模式建筑密度较低,主要在两维空间内扩大城市空间容量;以日本、新加坡和中国香港为代表的“内涵式”,人口密度大,该模式既保持城区较高的建筑密度,又充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 3.D 4.C 【解析】 3.读图,根据经纬度及海陆轮廓判断,该区域为波斯湾地区,附近地区有丰富的石油资源,为世界主要石油出口地区,俄罗斯石油资源丰富,是世界能源输出大国,而中国、美国、日本石油需求量大,需要从波斯湾地区进口石油,故选A。 4.读图, 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该区域为波斯湾地区,从该地到我国的海上石油运输航线需要经过霍尔木兹海峡、马六甲海峡,故选D。 5.B 6 A 7.B 8.D 9.B 【解析】 7.四个国家中耕地面积较大的国家是美国和印度,但是人口多,人均耕地面积少,美国人口较少,人均耕地较多,所以①是美国,④是印度,澳大利亚和中国在四个国家中属于耕地面积较少的,中国人口多人均耕地少,澳大利亚人口少,人均耕地面积多,所以②是澳大利亚,③是中国。 8.根据耕地总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大小可得出①是美国,③是中国,美国的国土面积比中国小,但是美国平原面积广大,中国山区面积广大,平原面积狭小,耕地比重小,所以美国耕地面积却比中国大得多。 9.根据耕地总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大小可得出③是中国,④是印度,两国耕地都是主要分布在季风气候区,季风不稳定,水旱灾害频繁多发是两个国家发展农业生产共同的不利条件。 10.C 11.D 【解析】 10.根据图中的经纬度判断,D地区为阿尔卑斯山,A山脉为斯堪的纳维亚山脉,A山脉以西多峡湾地形,波罗的海海水盐度低,D山脉所在地是冬季滑雪胜地。 11.从图中可以看出,C平原为西欧平原,由西向东,降水逐渐减少,气温年较差逐渐变大,所以D正确。 12.D 13.B 【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定位。 12.A为印度尼西亚跨亚洲和大洋洲;b为哈萨克斯坦跨亚洲、欧洲;b的北面是俄罗斯也跨亚、欧两洲;c是土耳其地跨亚、欧两洲;d是美国跨美洲、大洋洲。合计5个国家。 13.a、c、d三点处于板块交界地带多地震。 14.B 15.C 【解析】试题分析: 14.结合图中人类密集区的大陆形状,D处深居亚欧大陆的内陆,环境承载力低,难以形成大面积人口稠密区,①对。D处不临海,寒流强大,②错。D处位于大陆内部,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少,所以利用高山冰川融水发展绿洲农业,形成人口稠密区,③对,④错。所以B对。 15.图中A处人类大陆西部大洲是欧洲,人口密度居各大洲之首的应是A东部,①错。该洲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②对。城市化水平高,农村劳动力人口少,③错。死亡率较高,④对。城市化速度减缓,出现逆城市化现象,⑤对。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现代型,⑥错。C对。 考点:人类大陆分布及成因,人类大陆各大洲的人口特征。 16.B 17.C 18.C 【解析】弧形群岛,多火山地震,是板块消亡边界的地貌特征,在亚洲东部沿海最典型。河流短不、流急,说明地形以山地为主,岛屿面积小。气候类型说明该国位于中纬度范围。因此判断是日本,分析相关地理特征。 16.根据图示信息,该国是弧形群岛,说明位于板块消亡边界,地形形成中的主要内力作用以板块碰撞挤压为主,A错。河流水量丰富,短小流急,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侵蚀沉积作用,B对。海浪侵蚀作用不是主要外力作用,C、D错。 17.根据图示信息,该国应是日本,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是亚热带纬度范围界线高于其他国家,A错。同种植物在各地开花日期不同,B错。山麓森林茂密,山顶白雪皑皑,C对。一年中,夏季降水量总是东岸大于西岸,冬季相反,D错。 18.该国是群岛国家,优良港口多,海运便利。河流短急,说明国土面积小,国内资源短缺。结合气候等特征,该国是日本,适宜该国的经济发展方式是以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为主,C对。A、B、D错。 19.B 20.B 【解析】根据经纬度及海陆轮廓,判断是巴西部分区域。水电站的最主要功能是水能开发,密度由水能蕴藏量决定。技术、需求量、工业结构有重要影响。根据图例信息,判断经济作物是棉花,是主要出口商品,靠近港口,出口便利。 19.水电站的最主要功能是发电,决定巴拉那河上游水电站密度的主要因素是水能蕴藏量,B对。技术水平、能源需求量、工业结构不能决定水电站的密度,不是主要影响因素,A、C、D错。 20.读图,图示国家是巴西,根据图例,甲地区的经济作物是棉花,发展中国家主要出口产品是农、矿等初级产品,影响该经济作物布局在甲地最主要的社会经济因素是靠近对外贸易港口,B对。甲地不临海,不是人口稠密区,A错。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开发晚,种植经验少,C错。主要用于出口,国内需求量小,D错。 点睛:水电站最主要功能是发电,建设密度主要受水能蕴藏量制约。技术、需求不是决定因素,有重要影响。发展中国家出口商品主要是农矿等初级产品,棉花是重要出口商品。甲区域是热带草原区,后来开垦为耕地。 21.B 22.B 【解析】 21.根据经纬度位置和轮廓可知,甲在南美西海岸,受寒流的影响形成热带沙漠气候,受地形的影响,呈条带状分布,排除A,选择B项;乙处位于印度半岛,属于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受风带,气压带影响形成热带季风气候,排除CD。 22.甲处洋流流向由南向北,乙处位于印度半岛,属于北印度洋季风洋流,流流向由南向南是北半球冬季;A,C,D三地现象都不符合。澳大利亚西北部是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后地转偏向力作用形成西北风,选择B项。 23.C 24.B 【解析】利用图示信息,判断该国临海,不是内陆国。根据气压带、风带分布规律,判断水汽少的原因是红海面积小,主要受大陆气团影响。矿产资源的大力开发,不属于可持续发展措施。 23.读图可以看到,苏丹临红海,海洋水汽很少到达,主要是因红海面积小,该地受大陆气团影响,A错。南苏丹受赤道低气压带的影响,形成热带草原气候,B错。从朱巴到喀土穆的气候变化体现了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C对。朱巴位于埃塞俄比亚高原上,受地形影响形成热带草原气候,D错。 24.南苏丹今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最可行的是利用气候优势发展农牧业,B对。石油、有色金属矿是不可再生资源,利用丰富的石油资源发展石油加工业、色金属冶炼业,不是可持续发展措施,A、D错。利用丰富的木材资源发展高级家具制造业,不利于可持续发展,C错。 25.D 26.C 【解析】 25.该地区为欧洲中部,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温带海洋性气候,流量变化小。 26.区域定位:德国的中南部地区,甲为莱茵河的支流,乙为多瑙河的上游。 27.B 28.A 【解析】区域地理特征及分布规律。加拿大纬度高,人口、城市、农业、工业主要集中在纬度较低的南部地区。海岸线封冻期长,航运价值不发达。纬度越高,土壤淋溶作用小 ,土层薄。 27.读图,加拿大的铁路和城市主要分布在领土的南部,与加拿大铁路和城市分布规律类似的还有种植业区、工业区、人口分布,③④⑤对。植被覆盖率、水源分布的规律不相似,①②错。A、C、D错。 28.加拿大纬度高,河流封冻期长有凌汛,主要靠积雪融水和雨水补给,A对。由南向北,自然带由温带落叶阔叶林渐变为亚寒带森林,B错。海岸线漫长,但封冻期长,海运、河运不发达,C错。越往北,土壤层越深薄,有机质含量先降低,后升高,D错。 点睛:根据区域位置特点,南部纬度较低,气温较高,适宜人们生活、生产。所以人口、城市、工业、农业等集中分布在南部地区。 29.D 【解析】试题分析: 与Q地相比,P地纬度较高,鲜果上市晚,A错。Q地农业发展的最主区位条件是气候条件适宜,热量较充足,B错。M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乳畜业,投入的资金、技术多,劳动力投入少,C错。乳畜业是随着城市发展兴起的,所以影响M地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饲料和市场,D对。 考点: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区域农业发展的条件。 30.B 【解析】 读图,三个城市都位于大陆西岸,结合右侧的降水资料图分析,旧金山、洛杉矶、圣迭戈三个城市的冬雨率很高,是地中海气候。北部受西风带影响时间长,年降水量大,南部受西风带影响时间短,年降水量小。三个城市年降水量和冬雨率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B对。海陆位置、植被、人类海运等不是主要因素,A、C、D错。 31.A 32.D 【解析】根据等高线图分析,乙丙线穿过山谷区域,河流主要分布在山谷中。图上距离是直线距离,受地形起伏影响,实际距离更长。在山谷中,受地形阻挡,不能同时看到三点。根据气温、降水资料图分析差异及原因。 31.读图,根据等高线形态,乙丙一线穿过山谷区域,此线可能穿越河流,A对,B错。根据经纬网,纬度1°间隔距离110千米,某人沿此线行走,直线距离约120千米,考虑地形起伏影响,总行走路程远超过120千米,C错。此线上有些地方不可同时看到甲、丁和戊三点,D错。 32.结合右侧气温、降水资料分析,全岛各地气温和降水量都相差较大,主要因为受地形的影响,D对,A、B错。全岛降水量由西南向东北递减,因为受距海远近的影响,C错 33.(1)同:流向,自北向南(2分);春季河流水量大(2分)。 异:水量和流域面积,乙大于甲河(2分);甲河为外流河,乙河为内流河(2分)。 (2)冰川中心—斯堪的纳维亚冰川中心(2分)。冰碛物沉积形成东欧平原波状起伏的地表 (2分)和众多的湖泊(2分);为黄土堆积提供物质来源(2分);多次冰川活动,不断改变地表形态(2分)。(答3点得6分) (3)土地资源丰富,但土地生产力水平低,使其第一产业比重低(2分);煤炭、石油、天然气、金属矿、森林资源丰富,使其重工业和森林工业比重大(2分);轻工业比重较小(2分) 【解析】试题分析: (1)从河流的流域特征和水文特征去比较异同.从流域特征分析,甲乙两河的流向都是自北向南流,但是甲河的流域面积小于乙河;甲河注入黑海,为外流河,乙河注入里海,为内流河;从水文特征分析,两河春季都有积雪融水注入,水量大;而甲河的水量小于乙河。 (2)从第四纪冰期时的四个冰期范围线变化趋势分析,该冰川中心应为斯堪的纳维亚冰川中心;冰川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冰川的侵蚀和沉积作用,冰碛物沉积形成东欧平原波状起伏的地表和众多的湖泊;冰川的侵蚀,为黄土堆积提供物质来源;多次冰川活动使地表形态不断发生变化。 (3)从土地资源分析,面积广阔,但热量不足,土地生产力低,使其第一产业较小;从矿产资源分析,俄罗斯的煤炭、石油、天然气、金属矿等资源丰富,所以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大,其中重工业比重大,轻工业比重较小;森林资源丰富,所以森林工业比重大。 考点:河流、营造地表形态力量、区域资源的开发 34.(1)评价:亚热带湿润性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地形平坦、土层深厚、灌溉水源充足,有利于棉花前期生长但夏秋阴雨天较多,不利于后期收摘,影响棉花产量和质量。 (2)分布特点:大致由沿海向内陆递减少;西北部沿岸降水空间分布差异大。 成因:西部南北走向的高大山脉阻挡了来自太平洋的湿润气流,山脉西侧地处迎风坡,降水多;西部的山间高原盆地,水汽难以进入(或处背风坡),降水稀少。 【解析】(1)美国棉花带分布区属于亚热带湿润性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地形平坦、土层深厚、灌溉水源充足,有利于棉花前期生长。但夏秋阴雨天较多,不利于后期收摘,影响棉花产量和质量。 (2)美国西部年降水量大致由沿海向内陆递减少,西北部沿岸降水空间分布差异大。 主要原因是美国西部南北走向的高大山脉阻挡了来自太平洋的湿润气流,山脉西侧地处迎风坡,降水多。西部的山间高原盆地,处背风坡,水汽难以进入,降水稀少。 点睛: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主要从气候、地形、水源、土壤等自然因素分析。结合图示等降水量线数值,分析区域降水量空间分布特点。 35.(1)地处赤道附近,海拔高,终年温和(凉爽),气候宜人。 (2)意义:中部山区铁路南北延伸,方便南北部人口、城市联系;西部地区东西向铁路有利于联系沿海与内地; (3)①西部地区主要分布热带经济作物种植。优势:地处平原,土地肥沃;水热条件优越,利于生长;临近港口,方便农产品外运。 【或②旱作农业与畜牧业主要分布于中部地区。优势:火山众多,火山灰形成肥沃的土壤;山区降水量较少;多山地草场。或③林业主要分布于东部地区。优势:水热条件优越(热带雨林气候);森林(雨林)广布;树种多样)。】 【解析】(1)读图,根据纬度分析,该国地处赤道附近,位于热带。山地海拔高,终年温和(凉爽),气候宜人。所以人口、城市多分布在山地。 (2)交通建设,主要是利于区域间人口流动、经济的联系。根据图示铁路形态分析,中部山区铁路南北延伸,方便南北部人口、城市联系。西部地区东西向铁路有利于联系沿海与内地。 (3)读图,该国西部地区地处平原,土地肥沃。水热条件优越,利于生长。临近港口,方便农产品外运。所以西部主要分布热带经济作物种植。 中部地区火山众多,火山灰形成肥沃的土壤。山区降水量较少,多山地草场。旱作农业与畜牧业主要分布于中部地区。东部地区水热条件优越,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森林(雨林)广布,树种多样。所以林业主要分布于东部地区。 点睛:根据纬度位置判断位于热带地区,平原地区闷热潮湿,不适宜居住。山区海拔高,气温凉爽,适宜居住。交通发展主要意义是便于人口交流、经济发展。结合材料信息,判断区域农业地域类型。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