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黑河市嫩江县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黑龙江省黑河市嫩江县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历史试卷 注意事项:‎ Ⅰ、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Ⅱ、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Ⅲ、考试结束后,将答题纸交回 一、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1.《汉书•董仲舒传》中有“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宜”等记载,由此可知董仲舒的思想( )‎ A. 强调“春秋大一统” B. 背离了先秦传统儒学 C. 趋向“三教合一” D. 糅合了多学派思想 ‎2.有学者认为,董仲舒完成了儒学形态和内容的重大转折。这种转折指( )‎ A. 用法家思想来替代仁义学说 B. 将儒学神学化并为君权辩护 C. 以君权神授否定为政以德 D. 确定天理体系取代黄老之学 ‎3. 在对天、君、民关系的认识上,原始儒学以孟子为例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材料表明董仲舒( )‎ A. 继承了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 B. 背离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 C. 背离了原始儒学的仁爱思想 D. 摒弃了原始儒学的德治主张 ‎4.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说:“从汉代起,我们可以说中国历史上的政府,既非贵族政府,也非军人政府,又非商人政府,而是一个‘崇尚文治的政府’,即士人政府。” “士人政府”形成的思想条件主要是( )‎ A. 君主专制制度的建立 B. 黄老之学被推崇 C. 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D. 宗法制度的形成 ‎5.张岱年、方克立在《中国文化概论》中指出:“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下面能够论证此观点的是( )‎ A.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 B.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C. “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D.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6.宋代理学家们一方面借鉴佛教和道教在哲学本体论方面的成果,主张“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一方面在传统儒学中寻找能够利用的因素,提出了许多富有特色的儒学概念,并给予系统的哲学论证。这说明宋代理学( )‎ A. 改造儒学的天命思想 B. 弘扬关怀现实的传统 C. 重视儒学思想思辨化 D. 遏制人们的自然欲求 ‎7.钱穆先生认为:“朱子之所谓理,同时即兼包有伦理与科学之两方面。”下列朱熹的观点中最有可能体现“理”有“科学”之含义的是( )‎ A. “仁”是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 B. 通过“格物”获得知识 C. “三纲五常”是道的价值内涵 D. “正君心”才能天下平 ‎8.周公要求统治者“敬天保民”,孔子主张“德治”,孟子提出“仁政”,董仲舒提倡“天人感应”、“郡守、县令,民之师帅”,朱熹强调“正君心”。材料表明,儒家主张为政者应该( )‎ A. 发挥楷模和教化作用 B. 顺应天意,无为而治 C. 统一信仰和社会规范 D. 用礼义道德遏制人欲 ‎9.“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六袓慧能的佛偈,其修炼的意境与下列哪种哲学吻合( )‎ A. 孔孟之学 B. 程朱理学 C. 陆王心学 D 格物致知 ‎10. 广东省新会县城城隍庙的庙门上镌刻着一副楹联:女无不爱,媳无不僧,劝天下家婆,减三分爱女之心而爱媳;妻何以顺?亲何以逆?愿世上人子,将一点顺妻之意以顺亲。这副楹联实质上说明了( )‎ A. 忠恕孝梯是巩固家庭和睦的前提 B. 维护家庭和睦是重大的社会责任 C. 血缘关系是维系家庭和睦的纽带 D. 宗法观念是维护家庭和睦的基础 ‎11.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2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对于中国而言,最能体现这一特征的现象是( )‎ A. 百家争鸣 B. “焚书坑儒”‎ C. 独尊儒术 D. 崇儒尚佛 ‎12. 《尚书·酒俈》云:“人无于水监(照镜子),当于民监。”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 )‎ A. 兼爱尚贤 B. 严刑峻法 C. 道法自然 D. 以民为本 ‎13.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学生来自士农工商各阶层。这一做法 A. 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 B. 瓦解了宗法分封制度 C. 动摇了周王室的统治基础 D. 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 ‎14.孔子主张人在修养的过程中,其来自内部的自由、自律和来自外部的他由、他律,应当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孔子主张的“他律”指的是( )‎ A. 君主意志 B. “爱人”之心 C. 内心自省 D. 礼乐规范 ‎15. “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子》《庄子》,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从中可以看出儒家思想的特点是( )‎ A. 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 B. 注重研究社会现实 C. 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 D. 重视研究人的前世 ‎16. 孟子发扬孔子开创的儒学,主张涵养“浩然之气”,倡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后世影响极大。孟子这些言论所强调的是( )‎ A. 努力完善个人品德 B. 坚持个人独特性格 C. 勇于突破礼制束缚 D. 敢于反抗专制暴政 ‎17. 牟复礼在《中属思想之渊源》中论述战国某学派时指出:“嘲讽礼仪和正名,申谴俗例,它呼吁一种自我中心的个人主义。”这一学派应是( )‎ A. 儒家 B. 墨家 C. 法家 D. 道家 ‎18.《史记·商君列传》中关于商鞅说服秦孝公变法记载:“吾说公以帝道,其志不开悟矣。”“吾说公以王道而未入也。”“吾说公以霸道,其意欲用之矣。”其中关于“帝道、王道、霸道”对应的思想分别是( )‎ A. 法家、道家、儒家 B. 道家、儒家、法家 C. 墨家、法家、道家 D. 儒家、法家、墨家 ‎19.有学者研究《论语》后认为,孔子很少从群体的角度来看仁。该学者进而认为战国时有一位思想家的学说弥补了孔子很少讨论的“群体的仁”。这位思想家最有可能是( )‎ A. 老子 B. 墨子 C. 荀子 D. 韩非子 ‎20. “天有春生夏长冬杀,人也有仁慈德爱刑罚,天有是理,人有此行。”材料主要论述( )‎ A. 大一统思想 B. 万物的本原是道 C. “天人感应”思想 D. “君权神授”理论 ‎21.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之一,宋朝的程朱理学是新兴的儒学。以下观点中属于程颢、程颐的是( )‎ A. “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 B. “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 C. “心即理也”“心外无物” D. “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22.王阳明认为:“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出自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李贽也主张不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并强调人的正当私欲。这说明他们( )‎ A. 否定传统权威,倡导个性自由 B. 没有辩证看待孔子历史作用 C. 反对盲信孔子,主张顺时而变 D. 批判了儒学对人们思想的禁锢 ‎23. 明清时期,“重农抑商”的传统思想受到了尖锐的挑战,“工商皆本”的学说被广泛地提出。出现思想转变的根源是( )‎ A. 土地兼并严重 B. 对外贸易发达 C. 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 D. 社会性质的变化 ‎24.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怀种族之奇耻,究兴亡之要因,于是排斥夷狄,批评专制”。上述观点表明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 A. 从明亡中反省君主专制 B. 认识到改朝换代的必要性 C. 主张民主反对君主专制 D. 反对排斥夷狄的落后思想 ‎25. 有学者认为:“明清之际……一些思想家以前所未有的犀利笔锋对以往正统宋明理学做出了总结性批判,从儒学内部逐渐发展出一个脱离程朱理学樊篱的、异质的新思想系统。”材料所说的“异质”( )‎ A. 没有突破先秦儒家思想的范畴 B. 体现了新兴市民阶层的诉求 C. 是封建晚期“西学东渐”产物 D. 对当时中国的社会转型影响巨大 ‎26.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类社会逐步告别“小国寡民”时代,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下列项中,与“小国寡民”相关的是( )‎ ‎①老子向往的理想社会 ②屈原追求的“美政”理想 ‎③罗马法的基础 ④雅典民主制的重要条件 A. ①②③B. ①③④ C. ①④ D. ③④‎ ‎27.雨果曾说:“‎ 像印刷术、大炮、气球和麻醉术这些发明,中国人都比我们早。可是有一个区别,在欧洲,有一种发明,马上就生气勃勃地发展成为一种奇妙的东西,而在中国却依然停滞在胚胎状态,无声无息。中国真是一个保存胎儿的酒精瓶。”作者旨在说明中国古代的发明( )‎ A. 促进了西欧社会制度的转型 B. 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的面貌和状态 C. 奠定了中国古代文明古国的地位 D. 未推进中国社会的根本性变革 ‎28.西晋文人傅威曾经如此评价某项发明:“夫其为物,厥美可珍。廉方有则,体洁性真。含章蕴藻,实好斯文。取彼之弊,以为己新。”该发明( )‎ A. 对军事和经济,特别是航海事业的发展意义重大 B. 使信息的记录、传播和继承都有了革命性的进步 C. 将人类带入热兵器时代,推动资产阶级打败骑士阶层 D. 15世纪经由波斯传到西方,推动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 ‎29.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一文中指出:“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这说明三大发明( )‎ A. 打破了世界各地彼此隔绝的状态 ‎ B. 奠定了中国古代文明古国的地位 C. 推动了欧洲工业革命的发展 ‎ D. 为欧洲经济政治和文化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30.下列有关宋代理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而形成的新儒学 B.南宋的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 C.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唯物主义思想 D.其本质目的是为封建等级制度辩护 二、非选择题 ‎31、材料一 “仁者爱人。”“克己复礼。”‎ 材料二 ‎ ‎ 吾将以教主尊孔子……而教主不足以尽孔子。教主感化力所及,限于其信徒……举中国人,虽未尝一读孔子之书者,而皆在孔子范围中也……吾将以教育家尊孔子……而教育家不足以尽孔子。教育家之主义及方法,只能适用于一时代、一社会,而孔子之教育,则措四海而皆准,俟百世而不惑也……吾将以政治家尊孔子……而政治家不足以尽孔子。食政治家之赐者,不过一国……不过百年,而孔子之因时的政治,可以善当时之中国,可以善二千年迄今之中国……‎ ‎——梁启超《世界伟人》‎ 材料三 下面图片是“仁”字小饰品和北京街头的“仁”字广告牌。‎ ‎(1)材料一中,“仁”在孔子思想中有何地位?在孔子看来,“礼”是指什么?‎ ‎(2)材料二从哪些方面评价了孔子?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作者评价的主要依据。‎ ‎(3)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仁”还寄托着现代国人怎样的期盼?‎ ‎27.儒家学说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 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 ‎ 朱熹生活的南宋时代,统治阶级生活奢侈无度,官员以“受贿为生,往往致富”,朝野上下普遍信奉佛教禅宗。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之说。朱熹区分了“欲”和“人欲”,以为“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他认可“饥而欲食”“渴而欲饮”的正常的“欲”,他要灭的是“物欲”或“嗜欲”。朱熹还根据当时国家和朝野的现实状况提出了“格物致知”和“正心诚意”之说。‎ ‎——摘编自洪映萱《另一种声音——对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等理学观念的反思》‎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孔子与董仲舒的思想核心,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两种主张在当时的遭遇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三,分析理学思想的进步之处。‎ ‎(3)综合以上材料,说明儒家思想能长期居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地位的原因。‎ 历史答案 参考答案:‎ 1- ‎-5 DBBCD 6--10 CBACB 11--15 ADADB 16--20 ADBBC ‎ ‎21--25 DACAB 26--30 CDBDC ‎31、【答案】(1)“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最高的道德准则。“礼”是指周礼。‎ ‎(2)儒学创始人,中国人深受孔子思想影响;教育家,其教育思想影响深远;政治家,孔子的政治主张不受时代的限制。‎ ‎(3)尊老爱幼,与人为善,崇尚正义,社会有序,和谐发展。‎ ‎32、【答案】(1)孔子主张“仁”。被冷落。因为其不适应当时诸侯争霸需要。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大一统。被汉武帝采纳,并使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因为其适应了汉武帝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 ‎(2)进步:理学思想具有忧患意识,关注国家政治;崇尚道德,强调道德对社会的重要性;强调实践,具有务实倾向。‎ ‎(3)原因:儒家能不断吸收其他学说,丰富自己的思想;儒学能不断改造,适应时代发展和统治阶级的需要。‎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