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5 发布 |
- 37.5 KB |
- 2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年春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6短文两篇教学课件新人教版
教学课件 语文 七年级下册 RJ 第四单元 16 短文两篇 陋室铭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 得,唐代洛阳(现在属河南省) 人,著名诗人。唐顺宗时,曾 参加王叔文集团的政治革新运 动,不久失败,被贬为朗州司 马。后又连任连州、夔州、和 州等地刺史。晚年回洛阳任太 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作品有 《刘宾客集》等。 作者介绍 刘禹锡热心支持王叔文的政治革新, 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政治革新失 败后,他被贬官降职多次。这篇《陋室 铭》是他被贬为和州刺史时在任上写的。 背景介绍 重点词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 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 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 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译文]山不一定要高,有仙 人(居住)就有名;水不一定要 深,有龙(居住)就有灵气了。 这间简陋的房子,好就好在主人 有美好的德行。苔藓给石阶铺上 绿毯,芳草将帘内映得碧青。说 说笑笑的是学问渊博者,来来往 往的没有粗鄙的人。 ①名: ②灵: ③斯: ④馨: ⑤鸿儒: ⑥白丁: 出名。 灵异 这 香气,这里指品 德高尚 博学的人。鸿, 大。儒,有学问 的人。 原意是平民,这 里指没有学问的 人。 文白对译 重点词语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 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 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文]可以弹奏素朴的古 琴,浏览珍贵的佛经。没有 (嘈杂的)音乐扰乱耳朵,没 有(成堆的)公文劳累身心。 (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草庐, 西蜀扬雄的玄亭。孔子说:有 什么简陋的呢? ①调素琴: ②金经: ③丝竹: ④案牍: ⑤劳形: ⑥庐: ⑦何陋之有: 弹琴。调,调弄。 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佛经。 琴瑟、箫管等乐器。 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官府的公文。 使身体劳累。 茅庐。庐,房子。 有什么简陋的呢? 请把文章划分为三部分,并概括每部分的段意。 第一部分:从“山不在高”到“惟吾德馨”。 开头运用类比立论,以“斯是陋室,惟 吾德馨”概括全文主旨。 第二部分:从“台痕上阶绿”到“案牍之劳形”。 写居室环境、交往人物和日常生活。 第三部分:从“南阳诸葛庐”到“何陋之有”。 奇峰突起,连举三个古人,来证明“陋 室”不陋。 整体感悟 1.文章的题目是《陋室铭》,但是作者并没有直接写陋 室,而是从什么写起? 2.本文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作者的“惟吾德馨”的? 3.作者为什么写诸葛庐、子云亭?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 手法? 4.末句引用孔子的话,作用是什么? 合作探究 1.文章的题目是《陋室铭》,但是作者并没有直接写陋 室,而是从什么写起? 从山水写起。“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是说山不 在乎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了。“水不在深,有龙则 灵”,水不在乎深,有蛟龙就会显灵。 2.本文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作者的“惟吾德馨”的 ? 草 色 入 帘 青 苔 痕 上 阶 绿 环境清幽宁静 谈 笑 有 鸿 儒 往 来 无 白 丁 对比 与人交往 高雅脱俗 衬托自己 的“德馨” 可以调素琴, 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 正面——实写 反面——虚写 高雅 脱俗 不慕 富贵 3.作者为什么写诸葛庐、子云亭?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 作者采用了类比的表现手法,用历史上诸葛亮和扬 子云的名室和自己的陋室相比,暗示南阳诸葛庐、西蜀 子云亭原来也是陋室,由于它们的主人德才兼备而闻名 天下,那么我的陋室不也如此吗?除此之外,还隐含着 自己的远大志向,要做一个像他们一样的人。 南阳诸葛庐 西蜀子云亭 远大抱负 类比 政 治 上 建 功 立 业 的 伟 大 抱 负 文 学 上 万 古 流 芳 的 高 远 志 趣 4.末句引用孔子的话,作用是什么? 总结全文,说明陋室不陋。作者以古代名贤自喻, 表现了高雅的志趣。 山 水 引 景 人 事 描 庐 亭 赞 陋室铭 (不陋) 托 物 言 志 淡泊名利 安贫乐道 (德馨) 学习了《陋室铭》,我们看到了作 者那种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是不是要 想达到较高的精神境界就必须放弃物质 上的追求呢?请发表你的看法。 拓展延伸 爱莲说 周敦颐 周敦颐(1017~1073)宋代著 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字茂叔,道 州营道人。他是古代有影响的唯物 主义哲学思想家,宋代理学的创始 人,对宋明的哲学思想有很大影响。 周敦颐非常博学,而且人品很高, 胸怀磊落,为官清正,深得民心, 为百姓所爱戴。 作者介绍 《爱莲说》是周敦颐在商康郡任职时写的。此间, 他曾亲率属下在郡府署一侧挖地种莲,名曰“爱莲池”。 池上建赏莲亭,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披霞含露,亭亭 玉立。他凭栏放目,触景生情,想宦海之沉浮,爱莲花 之高洁,写下了这篇著名的《爱莲说》。 背景介绍 重点词语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 人甚爱牡丹。 [译文]水上、地上各种草木 的花,可爱的很多。晋朝的陶渊 明唯独喜欢菊花。自唐朝以来, 世人很喜欢牡丹。 ①之: ②甚: ③蕃: ④独爱: ⑤盛: 结构助词,的。 很。 多。 唯独喜爱。 很。 文白对译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 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 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 玩焉。 重点词语 [译文]我则惟独喜爱莲 ──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 却不受泥的沾染;它经过清 水洗涤,却不显得妖艳; (它的茎)内空外直,没有 (缠绕的)蔓,(也)没有 (旁逸的)枝;香气远播, 更显得清芬;它笔直地洁净 地立在水中,(只)可以从 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 弄啊。 ①淤泥: ②染: ③濯: ④清涟: ⑤妖: ⑥不蔓不枝: ⑦亭亭净植: ⑧亵玩: ⑨焉: 河沟或池塘里积存的污泥。 沾污(污秽)。 洗涤。 水清而有微波,这里 指清水。 美丽而不端庄。 不生枝蔓,不长枝节。 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 亭亭,耸立的样子。植,立。 玩弄。亵,亲近而不 庄重。 助词。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 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 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 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重点词语 [译文]我认为,菊是花 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 贵者,莲是花中的君子。唉! 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 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的爱 好,像我一样的还有谁呢? 对于牡丹的爱,那当然是有 很多的人了! ①隐逸: ②君子: ③噫: ④菊之爱: ⑤同予者何人: ⑥宜乎众矣: 指隐居的人。在封建社 会,有些人不愿意跟统治者 同流合污,就隐居避世。 指品德高尚的人。 叹词,相当于现代 汉语的“唉”。 对于菊花的喜爱。 像我这样的 还有什么人呢? 人该是很多了。 宜,应当。 1.请在文中找出描写莲的形象的句子。 2.作者从哪些方面来描写莲的形象的?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 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从生长环境、外形、气质三个方面来描写莲的形象。 整体感悟 莲花的形象有什么象征意义 ? 这是一种艺术概括方式,用联想把莲的形象与君子的形象融 为一体。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香远溢清 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纯洁 质朴 正直 芳名远播 庄重 生长环境 气质 外形 一、欣赏文中的形象之美 合作探究 1.作者爱“莲”,仅仅写“莲”不就行了吗?为什么要写菊和 牡丹呢? 运用衬托的手法,突出莲的超凡脱俗。 水陆草木 之花 菊花 牡丹 正面衬托 反面衬托 莲 二、涵泳文章的意蕴之美 品行高洁 超凡脱俗 不慕名利 衬托:用 一个事物 来陪衬另 一个事物, 以使后者 更突出。 2.试分析托物言志手法在本文中是如何运用的? 托物言志是在文学、艺术作品中借用事物、景物 (如花草树木等)来寄托思想感情或理想的手法。 荷花 不慕名利、洁身自好 野草 顽强的生命力 托物 言志 二、涵泳文章的意蕴之美 课文的语言美表现在哪些方面 ? 简洁、生动、形象,有韵味。 文章的语言美,表现在语音美、句式美、表达方式 美。语音美在听读课文时已充分感受到,文章音调和谐, 节奏明快;句式美表现在句子长短错落,整散结合,既 凝练流畅又错落有致。表达方式美表现在仅仅百字短文 中,融叙述、描写、议论、抒情于一炉。一个“爱”字 连贯全文,文笔简洁,情感丰富。 三、品析文章的语言之美 莲 出淤泥而不染 濯 清 涟 而 不 妖 中 通 外 直 不 蔓 不 枝 香 远 益 清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亭 净 植 生长 环境 体态 香气 风度 气质 菊、牡丹 (衬托) 托物言志 本课小结 某市在确定市花的活动中,居于民意调查前三名的 是兰花、梅花、桂花。如果让你从这三种花中选择一种, 你赞成哪种花?并谈谈理由。 示例一:赞成兰花,兰花无论处于何处都是 默默无闻地绽放,默默散发出幽香,具有纯 朴高雅,不张扬、不媚俗的品质。 示例二:赞成梅花,“梅花香自苦寒来”, 梅花能凌霜傲雪,展示了逆境中奋进、战胜 困难的精神。 拓展延伸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