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理)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理)试题

哈三中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 高二学年第一学段地理(理科)试卷 第Ⅰ卷 选择题(满分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60分)‎ 人口迁移受许多因素影响,有些来自迁出地,有些来自迁入地,还有些是来自中间障碍因素。同时人口的迁移过度可能会给迁入地带来巨大的压力,产生一系列环境问题。‎ 读“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吸引大量民工迁入的主要原因 A. ① B. ② C. ③ D. ⑤‎ ‎2. 近些年来,叙利亚居民大量外迁的主要原因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⑤‎ ‎【答案】1. C 2. D ‎【解析】‎ ‎【1题详解】‎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改革开放早,经济发展快,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经济收入,吸引大量民工迁入,③正确;我国处于和平氛围中,战争不符合我国国情,⑤错误;①②不是主要因素。故C正确,A、B、D错误。‎ ‎【2题详解】‎ 近些年来,叙利亚国家政局动乱,造成连年战争,为躲避战火,居民大量外迁。故D正确,A、B、C错误。‎ ‎【点睛】第一小题因注意题干要求---主要原因;第二小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了解时政。‎ ‎3.从由西安开往上海的火车上四位旅客的谈话中,判断谁属于人口迁移(   )‎ A. 甲说:“我此次是去上海旅游观光。”‎ B. 乙说:“我被上海交通大学录取,现去学校报到。”‎ C. 丙说:“我到上海为公司洽谈业务。”‎ D. 丁说:“我是去上海采购。”‎ ‎【答案】B ‎【解析】‎ ‎【详解】人口迁移是指长期变更定居地的空间流动行为,而短期旅游、参观、业务洽谈、采购,定居地没有发生长期改变,不属于人口迁移,到上海去上大学,定居地发生了长期改变,属于人口迁移,故选B。‎ ‎4.在人口增长模式中,具有高死亡率的是 A. 原始人口增长模式 B. 传统人口增长模式 C 过渡人口增长模式 D. 现代人口增长模式 ‎【答案】A ‎【解析】‎ ‎【详解】原始人口增长模式为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传统人口增长模式为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过渡型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是人口出生率已经开始下降但水平还是较高、死亡率很低、自然增长率较高的一种模式。可以简化为: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现代人口增长模式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故A正确,B、C、D错误。‎ 读“木桶效应”(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图。‎ 回答下列各题。‎ ‎5. 下列关于“木桶原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根据“木桶原理”,地球的环境承载力可以无限制地扩大,因此不必担心人口过多的问题 B. 如果木桶代表环境人口容量,则在一定历史阶段内人口容量具有相对确定性 C. 如果桶板代表资源,则长板决定了人口容量的大小 D. 如果桶板代表资源,则各板平均长度共同决定了人口容量的大小 ‎6. 以某地的四类要素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 8000、10000、6000、 4500,则该地的人口容量为 A. 8000 B. 10000 C. 6000 D. 4500‎ ‎【答案】5. B 6. D ‎【解析】‎ 试题分析:‎ ‎【5题详解】‎ ‎“木桶效应”指的是木桶容纳水量的多少取决于短的桶板,如果木桶代表环境人口容量,则在一定历史阶段内人口容量具有相对确定性,B正确。‎ ‎【6题详解】‎ ‎“木桶效应”指的是木桶容纳水量的多少取决于短的桶板,该地的人口容量取决于供养最少人口数量4500,D正确。‎ ‎【考点定位】人口的合理容量 ‎【知识拓展】当一只木桶的桶底面积确定后,木桶能容纳多少水,主要取决于组成木桶的桶板究竟有多长,如果各块桶板的长度并不相等,那么木桶容纳水量的多少取决于最短的桶板,这就是“木桶效应”。‎ ‎7.城市化的主要标志是 A. 城市用地扩展 B. 第二、三产业发展和集聚 C. 城镇密度加大 D.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上升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城市化的标志。‎ ‎【详解】城市化的标志有: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数量增长;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上升;人口由乡村向城市集中。其中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上升是城市化的主要标志,选D。‎ ‎8.影响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因素是 A. 人口迁移 B. 自然条件 C. 人口数量 D. 经济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社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因此影响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因素就是经济发展,即选D。‎ ‎9.从经济因素考虑,城市各功能区由市中心到郊区依次为 ( )‎ A. 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 B. 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 C. 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 D. 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影响城市功能分布的因素,属于基础性试题。理解经济因素在城市功能分区中的作用和地租在城市中的分布规律是解题关键。‎ ‎【详解】从经济因素的考虑,商业区要布局在人流量最大的市中心,能获取最大利润;工业区占地面积大,要选择在地价最低的城市外缘;住宅区要选择在即方便上下班,又方便购物的地点,即选择在商业区和工业区之间;因此,城市功能区从市中心到郊区依次为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故答案选D。‎ ‎【点睛】城市地租分布一般是离市中心越近,地租越高,反之越低;商业区一般占地面积较小,需要在人口流动量最大的地区,因此往往布局在市中心或者街角路口等;工业区占地面积大,为了降低成本,只好分布在城市外缘的交通便利处。‎ 下图为南亚某区域简图,甲地位于恒河下游。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 甲地雨热充足,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A. 水稻 B. 玉米 C. 高粱 D. 小麦 ‎11. 甲地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是:‎ A. 商品率高 B. 小农经营 C. 机械化程度高 D. 单位面积产量低 ‎【答案】10. A 11. B ‎【解析】‎ 试题分析:‎ ‎【10题详解】‎ 读图可知,甲地位于印度东北部恒河三角洲地区,该地区地形平坦,水热资源丰富,适宜水稻种植,故选A。‎ ‎【11题详解】‎ 甲地的农业地域类型为季风水田农业,商品率低,A错。小农经营,生产规模小,B对。季风水田农业,机械化程度低,C错。单位面积产量高,D错。故选B。‎ ‎【考点定位】印度的农业地域类型及特点 ‎12.近年来,我国迅速发展的大棚蔬菜生产主要改变的生产条件是 ( )‎ A. 光热条件 B. 市场条件 C. 地形条件 D. 土壤条件 ‎【答案】A ‎【解析】‎ ‎【详解】大棚蔬菜生产通过搭建塑料大棚,可有效地提高大棚内的气温(塑料大棚有利于阻挡外界冷空气,并能阻挡地面长波辐射,减少热量损失),使蔬菜生长的热量条件更好,因此主要改变的生产条件是光热条件,A对;搭建大棚并不能改变市场、地形和土壤条件,B、C、D错。‎ ‎【点睛】温室大棚内部温度高于外部的原因是:太阳短波辐射可以穿过玻璃到达地面,太阳辐射到达地面被地面吸收后地面长波辐射却不能穿过玻璃,所以又被反射回地面(热量只进不出);封闭的空间,阻隔了外界冷空气。‎ 下图是某类型产业转移过程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 日本、韩国的企业迁入我国的主要原因是 A 日本、韩国污染严重 B. 我国劳动力工资水平较低 C. 我国第三产业发达 D. 日本人口数量剧减 ‎14. 关于这种产业转移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阻碍了迁入地的城市化进程 B. 导致迁入地失业人口增加 C. 加剧了迁出地的环境污染 D. 加剧了迁入地的环境污染 ‎【答案】13. B 14. D ‎【解析】‎ ‎【13题详解】‎ 目前国际转移的产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我国有丰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这是吸引日本、韩国的企业迁入我国的最主要原因,故B正确。本题应考虑我国吸引日、韩企业的条件,而日本、韩国污染严重是两国企业外迁的原因,与题干要求不符;第三产业是否发达与企业迁入我国关系不大;日本人口数量剧减不符合日本国情。故A、C、D错误。‎ ‎【14题详解】‎ 对于迁出地,产业转移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并一定程度上降低环境污染、减轻生态环境压力;对迁入地,能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化进程,增加就业机会,但会加剧了迁入地的环境污染。故D正确,A、B、C错误。‎ ‎15.下图是“我国华北某城市的工业布局规划图”。你认为规划合理的是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工业布局的环境因素。‎ ‎【详解】化工厂是对水源和大气有污染的企业,要布局在河流下游,同时布局在常年盛行风向的下风地带或最小风频的上风向或与盛行风垂直的郊外。该地位于我国华北地区,夏季盛行东南风,冬季盛行西北风,因此化工厂要布局在西南侧或东北侧,结合图示分析河流流向为东北——西南,因此应布局在西南部,故选C。‎ ‎16. 区位宜接近原料产地的工厂是 A. 葡萄酒厂、毛纺厂、水果罐头厂 B. 造船厂、飞机制造厂、电子装配厂 C. 服装厂、毛纺厂、水果罐头厂 D. 钢铁厂、服装厂、家具厂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葡萄酒厂、毛纺厂、水果罐头厂宜接近原料产地,A正确;电子装配厂、服装厂、家具厂是劳动力导向型工业,应布局有丰富廉价劳动力的地方。‎ ‎【考点定位】工业区位因素 ‎【方法总结】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很多,而某一因素对其影响最大,我们称之为主导因素。在主导因素的影响下,工业的区位选择就趋近于这个因素,因而形成五种导向型工业。现将其比较分析如下:‎ 导向类型 ‎ 主导 因素 ‎ 工业特点 ‎ 部门举例 ‎ 区位选 择原则 ‎ 效益 ‎ 原料导向型工 业 ‎ 原料 ‎ 原料不便于长途运输或运输原料成本较高的工业 ‎ 甜菜、甘蔗制糖厂、水产品加工厂、水果罐头加工厂等 ‎ 接近原料产地 ‎ 节省运费,减 少损失 ‎ 市场导向型工业 ‎ 市场 ‎ 产品不便于长途运输或运输产品成本较高的工业 ‎ 啤酒厂、汽水厂、家具厂、印刷厂、石油加工厂、棉布厂等 ‎ 接近消费市场 ‎ 节省运费和减少损失 ‎ 动力导向型工业 ‎ 动力 ‎ 需要消耗大量能量的工业 ‎ 电解铝工业、化学工业等 ‎ 接近火电厂、水电站 ‎ 减少能源输送过程中的损耗 ‎ 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 劳动 力 ‎ 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的工业 ‎ 服装工业、电子装配工业等 ‎ 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 ‎ 技术要求不高,工资低, 成本低 ‎ 技术导向型工业 ‎ 知识 与技 术 ‎ 技术要求高的工业 ‎ 飞机、集成电路、精密仪表等工业 ‎ 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地区 ‎ 技术高利于开发新产品 ‎ ‎17.我国从中亚大量进口石油和天然气,最适宜的运输方式是 A. 铁路运输 B. 航空运输 C. 海洋运输 D. 管道运输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管道运输运具和线路合二为一,运量大、损耗小、安全性能高、连续性强、管理方便,石油和天然气最适宜的运输方式是管道运输,D正确。‎ ‎【考点定位】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18. 图所示聚落空间形态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内河航运和公路运输的发展 B. 工业生产和金融贸易的发展 C.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 D. 城市管理方式和环保的要求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图中看原城区沿河分布,新城区主要沿铁路分布,聚落空间形态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选择c。‎ ‎2014年12月26日上午,兰州铁路局开通兰州至乌鲁木齐首趟动车,这标志着世界上一次性建设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全线开通运营。与原有兰新铁路相比,兰新高铁在设计时更接近城镇,居民出行也更加方便。下图是“兰新铁路线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 影响兰新高铁选线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 气候 B. 社会经济 C. 地形 D. 技术 ‎20. 兰新高铁开通运营的积极意义是 A. 利于沿线地区的环境保护 B. 加快新疆油气资源的开发 C. 增加沿线地区商业网点密度 D. 增进民族团结,促进沿线旅游业的发展 ‎【答案】19. B 20. D ‎【解析】‎ ‎【19题详解】‎ 根据材料,兰新高铁在设计时更接近城镇,居民出行也更加方便。所以选址的主导因素是社会经济因素,故B正确。气候、地形、技术不是接近城镇的原因,故A、C、D错误。‎ ‎【20题详解】‎ A、兰新高铁开通运营不利于沿线地区的环境保护,A错误;‎ B、新疆油气资源使用管道运输,因此高铁开通对新疆油气资源的开发无影响,B错误;‎ C、沿线地广人稀,而且高铁沿线停靠站点少,因此高铁开通不会使商业网点显著增加,C错误;‎ D、兰新高铁开通,有利于加强区域交流,增进民族团结,促进沿线旅游业的发展, D正确。‎ 故选:D。‎ ‎【点睛】“兰新高铁在设计时更接近城镇,居民出行也更加方便”是第1小题解答的关键。‎ 我国西北地区受海陆位置影响,形成干旱的自然地理环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 西北地区自然景观以草原和荒漠为主的根本原因是 A. 地形起伏大,高原山地广 B. 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稀少 C. 江河湖泊少,蒸发作用小 D. 植被稀少,蒸腾作用差 ‎22. 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问题趋于严重。要想改变荒漠化,下列措施中最可行的是 A. 发展高科技产业 B. 引进雨林 C. 推广水稻种植 D. 退耕还林还草 ‎【答案】21. B 22. D ‎【解析】‎ ‎【21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西北地区气候干旱,自然景观以草原和荒漠为主。气候干旱的根本原因是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稀少,故B正确。“地形起伏大,高原山地广”是影响气候的重要原因,不是根本原因,故A错误;“江河湖泊少”与“植被稀少”是气候干旱的结果,而不是原因,故C、D错误。‎ ‎【22题详解】‎ 绿色植物具有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的作用,因此退耕还林还草有助于改变荒漠化,故D正确。发展高科技产业与改变荒漠化关系不大;当地气候干旱,不适宜引进雨林和推广水稻种植。故A、B、C错误。‎ 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堪称世界典范。完成下面小题。‎ ‎23. 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核心环节是 A. 梯级开发 B. 旅游 C. 航运 D. 灌溉 ‎24. 为了有效控制田纳西河洪水灾害,当地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 兴建大坝,疏通河道 B. 保护环境,发展旅游业 C. 建设和完善航运网络 D. 发展畜牧业,改善气候 ‎【答案】23. A 24. A ‎【解析】‎ ‎【23题详解】‎ 梯级开发既可发电又可以促进旅游、航运的发展,同时也解决了洪涝和农田灌溉问题,因此 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核心环节是梯级开发,故A正确,B、C、D错误。‎ ‎【24题详解】‎ 兴建大坝,疏通河道,可以调蓄洪峰,有效减少洪涝灾害,故A正确;保护环境,发展旅游业,有利于产业结构多样化,促进经济发展;建设和完善航运网络是开发田纳西河航运功能的措施;发展畜牧业,改善气候,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但三项内容对有效控制田纳西河洪水灾害作用不大,不是主要措施,故B、C、D错误。‎ 下图是“我国山西和德国鲁尔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5. 两区域共同的特征有 ‎①煤炭资源丰富 ②水土流失严重 ③水资源丰富 ④重化工业为主要工业部门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6. 与鲁尔区相比,山西省较匮乏的自然资源是 A. 水资源 B. 铁矿资源 C. 劳动力资源 D. 煤炭资源 ‎【答案】25. D 26. A ‎【解析】‎ ‎【25题详解】‎ 我国山西和德国鲁尔区两地都是煤炭资源丰富,都以重化工业为主要工业部门,①④正确;山西省位于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区,淡水资源缺乏,③错误;德国鲁尔区水土流失不严重,②错误。‎ 故选:D。‎ ‎【26题详解】‎ 山西省位于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区,淡水资源缺乏;德国鲁尔区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向温带大陆性气候过渡区,深受西风影响,降水较多。故A正确。两地铁矿资源均不丰富;与鲁尔区相比,山西省劳动力资源、煤炭资源更充足。故B、C、D错误。‎ ‎2016年6月2 5日是第二十六个全国“土地日”,今年全国土地日宣传主题确定为“节约集约用地,切实保护耕地”。下图为1998~2005年全国耕地面积变化图,‎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7. 耕地面积减少速度最快的年份是 A. 1999~2000年 B. 2000~2001年 C. 2001~2002年 D. 2002~2003年 ‎28. 下列对耕地减少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①道路、水利工程建设和城市扩张;‎ ‎②农村有大量土地闲置;‎ ‎③地方政府盲目发展经济而出让大量土地;‎ ‎④遭受水蚀、风蚀和沙漠侵吞等;‎ ‎⑤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A. ①③⑤ B. ①②④⑤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⑤‎ ‎29. 为确保我国18亿亩耕地“红线”,除严格限制耕地占用外,补充部分耕地也是重要措施。以下补充耕地的措施合理的是 A. 将废弃土地整理、复垦 B. 将山区的林地砍伐开垦成耕地 C. 大力围湖造田以扩大耕地 D. 将发展畜牧业的草地开垦为耕地 ‎30. 监测耕地面积变化主要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 GPS B. GIS C. RS D. 数字地球 ‎【答案】27. D 28. D 29. A 30. C ‎【解析】‎ ‎【27题详解】‎ ‎1999~2000年、2000~2001年、2001~2002年、2002~2003年耕地面积减少的数量分别为0.14亿亩、0.1亿亩、0.25亿亩、0.38亿亩,故D正确,A、B、C错误。‎ ‎【28题详解】‎ 我国耕地减少的原因主要有:道路、水利工程建设和城市扩占用大量土地;农村有大量土地闲置;地方政府盲目发展经济而出让大量土地;遭受水蚀、风蚀和沙漠侵吞;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占用耕地(由于农产品价格走低,农民增收相对缓慢,农民种粮积极性降低,大片耕地被改为果园、茶园等)。故D正确。‎ ‎29题详解】‎ 将废弃土地整理、复垦既能补充我国的耕地资源,又不会对生态环境构成破坏,故A正确。将山区的林地砍伐开垦成耕地易引起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大力围湖造田以扩大耕地会破坏湿地,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将发展畜牧业的草地开垦为耕地以造成土地荒漠化,故B、C、D错误。‎ ‎【30题详解】‎ 遥感(RS)可以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进行应用,可对农作物进行估产、有助于防灾减灾。因此监控耕地面积变化的地理信息技术为遥感技术, 故C正确。GPS主要用于定位、导航;GIS的主要功能有数据采集与输入、数据编辑与更新、数据存储与管理、空间查询与分析、空间决策支持、数据显示与输出;数字地球是数字化方法把信息转化成数据,在网络上传播共享。故A、B、D错误。‎ ‎【点睛】第1、4小题宜采用直选法,第3小题宜采用排除法,第2小题为组合选项中较难的题目,易出现漏选,需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 第Ⅱ卷 综合题(满分40分)‎ 二、综合题(共计40分)‎ ‎31. 下图所示是某城市布局规划图,要在A、B、C、D四地区建火力发电厂、自来水厂、印染厂、服装厂,并在城郊进行绿化建设,从经济效益、环境因素考虑,回答下列问题。‎ ‎(1)自来水厂建在_____处,理由是______________。‎ ‎(2)火力发电厂建在_____处,理由是________。‎ ‎(3)印染厂建在_____处,理由是___________。‎ ‎(4)服装厂建在_____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绿化带布局在城区的______方,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C 位于城区河流上游,污染小,水质较好。‎ ‎(2)D 位于与主导风向垂直的远郊,对城区污染小,并靠近铁路和煤田,接近原料,方便运输 ‎(3)B 位于城区河流下游,不会对城区造成污染 ‎(4)A 地处城区,有大量劳动力并接近市场 ‎(5))西南 绿化带在铁路与城区之间,使城区与铁路、重工业分隔,吸烟滞尘,净化空气,减弱噪声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产业布局。‎ ‎【详解】(1)自来水厂对水质要求高,C 位于城区河流上游,污染小,水质较好,适合建自来水厂。‎ ‎(2)D位于与主导风向垂直的远郊,对城区污染小,并靠近铁路和煤田,接近原料,方便运输,适合建火力发电厂。‎ ‎(3)印染厂水污染大,B位于城区河流下游,不会对城区造成污染,适合建印染厂。‎ ‎(4)服装厂为劳动力密集型工业,A地处城区,有大量劳动力并接近市场,适合建服装厂。‎ ‎(5)绿化带在铁路与城区之间,使城区与铁路、重工业分隔,吸烟滞尘,净化空气,减弱噪声故绿化带布局在城区的西南方。‎ ‎32.下图是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箭头①、②表示我国重要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线路,①为 工程;②工程对我国东部地区的地理环境有何影响?‎ ‎(2)我国南、北部水资源分布差异明显,其中南部地区水资源 ,北部地区水资源 。为改变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状况,我国实施了 工程。‎ ‎(3)字母A、B所在地区,第一产业比重大的是 ,城市化水平高的是 。(填字母) ‎ ‎(4)长江三峡河段,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力资源库之一。1997年三峡大坝截流成功,大坝的修建有利也有弊。请对其利、弊任选其一说出具体表现。‎ ‎【答案】(1)西电东送 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张状况;优化东部地区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刺激相关产业发展,促进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改善大气环境,缓解交通压力 (2)多(丰富) 少(缺乏) 南水北调 (3)A B (4)利:围绕防洪、航运、发电、旅游、养殖、综合国力轮速都可得分。弊:引发地质灾害、破坏文物古迹、影响生物多样性、影响三峡气候、局部水污染加剧、下游泥沙减少 ‎【解析】‎ ‎(1)从图中箭头方向可以判断①为西电东送。②工程为西气东输,对我国东部主要是从提供能源方面回答,‎ ‎ 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张状况;优化东部地区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刺激相关产业发展,促进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改善大气环境,缓解交通压力。‎ ‎(2)水资源南多(丰富)北少(缺乏)。 为改变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状况,我国实施了南水北调工程,‎ ‎(3)A经济不发达,第一产业比重大;B经济发达, 城市化水平高。‎ ‎(4)利主要从防洪、航运、发电、旅游、养殖、综合国力提升等综合效益方面分析。‎ 弊主要分析引发地质灾害、破坏文物古迹、影响生物多样性、影响三峡气候、局部水污染加剧、下游泥沙减少。‎ ‎33.下图是美国及我国东北某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两图中阴影所示的农业地域类型为 。甲图阴影所示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 。‎ ‎(2)该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是 、 。‎ ‎(3)乙图所示区域农业发展中出现了哪些环境问题? ‎ ‎(4)请为乙图所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出可行的措施。‎ ‎【答案】(1)商品谷物农业 玉米 小麦 ‎(2)机械化水平高,生产规模大 ‎(3)湿地破坏 肥力下降 化肥农药污染等 ‎(4)退耕还湿 植树种草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发展有机绿色农产品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难度一般。‎ ‎【详解】(1)甲图中的阴影部分为美国的玉米和小麦种植区,乙图阴影部分为我国的三江平原,二者地广人稀,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雨热同期,农业地域类型为商品谷物农业。‎ ‎(2)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为:机械化水平高,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 ‎(3‎ ‎)乙图所示区域三江平原,拥有大面积的沼泽湿地和荒地,在农业发展过程为获取更多的耕地,对沼泽和荒地破坏严重;开发荒地,破坏植被,会引发水土流失,造成土壤肥力下降。发展农业生产,大量施用化肥、农药会污染土壤和水源。‎ 因此乙图所示区域农业发展中出现的环境问题由:破坏湿地、土壤肥力下降、化肥农药污染等。‎ ‎(4)农业可持续发展可行的措施应既提高农业生产的产值,又有利于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从保护生态环境出发,因退耕还湿、植树种草;从经济效益出发,应发展农业技术,培育优良品种,发展有机绿色农产品,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增加附加值;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高效农业等。‎ ‎34.湿地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肾”。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长江中游湿地50年的变迁图。‎ 材料二 200多平方千米的崇明岛东滩,是欧亚大陆东岸发育最完善的河口潮汐型滩涂湿地之一,它具有鲜明的动态性、原生态性以及物种的多样性、稀有性。崇明岛是中国第三大岛,世界上最大的河口冲积岛,曾以每年1300公顷的速度不断增大。然而随着围垦的深入,它今天开始退缩了……‎ ‎(1)湖北省素有“千湖之省”的美誉,从材料一两幅湿地图可以看出,长江中游湿地50年的变化特征是:湿地的总面积___________。‎ ‎(2)湿地的生态环境效益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湿地被破坏的人为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等。‎ ‎(4)三峡大坝建成后,由于长江上游泥沙主要沉积在库区,崇明岛的沉积物________,在海浪和潮沙的侵蚀下,崇明岛的面积有可能________。‎ ‎(5)湿地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 (1). (大面积)减少 (2). 调节气候 (3). 涵养水源 (4). 调蓄洪水;净化水质;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5). 过度开发 (6). 污水排放 (7). 减少 (8). 减小 (9). 退田还湖 (10). 退耕还林 ‎【解析】‎ ‎【分析】‎ 本题为基础性题目,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简单。‎ ‎【详解】(1)两图对比可知,50年来长江中游湿地的总面积大幅减少。‎ ‎(2)湿地生态环境效益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 调蓄洪水、净化水质、保护生物多样性、美化环境等。‎ ‎(3)湿地被破坏包括湿地面积减少和水体污染。主要人为原因表现为:围湖造田、排干湖沼等造成湿地面积减少;污水排放等造成水体污染。‎ ‎(4)长江上游泥沙主要沉积在库区,致使下游河流含沙量降低,崇明岛为冲积岛,位于长江入海口处,因此长江上游泥沙主要沉积在库区,崇明岛的沉积物减少。在海浪和潮汐的侵蚀下,崇明岛的面积有可能减小。‎ ‎(5)湿地破坏包括围湖造田、泥沙淤积等造成的湿地面积减小和排污造成的水体污染。因此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有退田还湖,退耕还林(减少水土流失),控制污水排放等。‎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