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福建省武平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物理】福建省武平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 (解析版)

福建省武平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一、单选题 ‎1.小明同学设计了一个测物体瞬时速度的实验,其装置如下图所示.在小车上固定挡光片,使挡光片的前端与车头齐平、将光电门传感器固定在轨道侧面,垫高轨道的一端.小明同学将小车从该端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获得了如下几组实验数据.‎ 则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 ‎①四个挡光片中,挡光片I的宽度最小 ‎②四个挡光片中,挡光片Ⅳ的宽度最小 ‎③四次实验中,第一次实验测得的速度最接近小车车头到达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 ‎④四次实验中,第四次实验测得的速度最接近小车车头到达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d=vt知,因Ⅳ的时间最小,所以挡光片Ⅳ的宽度最小,由知,时间t越小,其速度越接近瞬时速度,所以是第四次实验测得的速度最接近小车车头到达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故D对,ABC错.‎ ‎2.一质点在半径为R的圆周上从A处沿顺时针运动到B处,则它通过的路程、位移大小分别是 A. 、 B. 、 C. 、 D. 、‎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A处沿顺时针运动到B处时,质点经过了3/4个圆周,所以经过的路程为:‎ s=×2πR=πR,位移是指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所以从A到B的位移为AB之间的直线的距离,大小为:x=R.故B正确,ACD错误.‎ ‎3.两个做直线运动物体,物体A的加速度aA=3m/s2,物体B的加速度aB=-5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A加速度大 B. 物体B加速度大 C. 物体A一定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D. 物体B一定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答案】B ‎【解析】‎ ‎【详解】AB.加速度的正负表示方向,可知物体B的加速度大于A的加速度,故A错误,B正确;‎ CD.由于A、B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未知,则无法断定A、B是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还是匀减速直线运动,故CD错误.‎ ‎4.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但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直至为零,在此过程中(    )‎ A. 速度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 B. 速度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 C. 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将不再增大 D. 速度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达到最大值 ‎【答案】B ‎【解析】‎ ‎【详解】AB.由于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物体做加速运动,所以速度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物体将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故A错误,B正确;‎ CD.由于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所以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不为零,所以位移继续增大.故C错误,D错误.‎ ‎5.A、B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 已知在第3s末两物体相遇,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 B. 出发时A在B前方2 m处 C. 两物体运动过程中,A的加速度小于B的加速度 D. 第3 s末两物体相遇之后,两物体可能再相遇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由速度时间图象的“面积”表示位移可知,两物体在3s内的位移不等,而在第3s末两个物体相遇,可知两物体出发点不同.故A错误;‎ B、A、B两物体在3s内的位移分别为,,已知在第3s末两物体相遇,则出发时A在B前方3m处.故B错误;‎ C、由A图象的斜率小于B图象的斜率,可知A的加速度小于B的加速度.故C正确;‎ D、3s末两个物体相遇后,A的速度始终小于B的速度,所以两物体不可能再相遇.故D错误.‎ 二、多选题 ‎6.甲、乙两物体做直线运动图象如图,由图可知(    ) ‎ A. 乙物体的加速度为 B. 4s末两物体的速度相等 C. 4s末甲物体在乙物体前面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两物体何时相遇 ‎【答案】BD ‎【解析】‎ ‎【详解】A、速度时间图线的斜率等于加速度,则乙物体的加速度为,故A错误;‎ B、4s末两图象相交表示两物体的速度相等,故B正确;‎ CD、速度图象与时间轴所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由图看出在前4s内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但由于出发点的位置未知,条件不足,无法判断两物体的位置关系,也就不确定何时相遇,故C错误,D正确.‎ ‎7.一个物体在直线上运动,下列图象能反映此物体0~2 s内的平均速度为零的是 A. B. C. D. ‎ ‎【答案】ACD ‎【解析】‎ ‎【详解】位移时间图象反映了物体各个不同时刻位置坐标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物体沿x轴正方向前进2m后又返回,根据平均速度公式:,可求得平均速度大小为零,故A正确;速度时间图象反映了物体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图线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表示位移的大小,从图中可以看出位移为2m,根据平均速度公式:,可求得平均速度大小不为零,故B错误;速度时间图象反映了物体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图线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表示位移的大小,从图中可以看出第一秒物体前进1m,第二秒物体后退1m,总位移为零,根据平均速度公式:,可求得平均速度大小为零,故C正确;图线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表示位移的大小,从图中可以看出第一秒物体前进2m,第二秒物体后退2m,总位移为零,根据平均速度公式:,可求得平均速度大小为零,故D正确.所以ACD正确,B错误.‎ 三、实验题 ‎8.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得到一条纸带如图所示,A、B、C、D、E、F、G为计数点,每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 , , , , , .‎ ‎(1)为了达到实验的目的,除了有电磁打点计时器含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纸带、小车、细绳、导线、钩码、长木板外,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有______ ;‎ ‎(2)电磁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为______ V,打点周期为______ s,图中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T=______ s;‎ ‎(3)打点计时器在打B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vB______m/s(计算时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4)采用“逐差法”计算小车的加速度的表达式为 ______ .‎ ‎【答案】 (1). 刻度尺 (2). 4~6 0.02 0.1 (3). 0.14 ‎ ‎(4). ‎ ‎【解析】‎ ‎【详解】(1)为了达到实验的目的,除了有电磁打点计时器(含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纸带、小车、细绳、导线、小木块、长木板外,还需要的仪器有刻度尺,刻度尺用来测量纸带上计数点之间的距离;‎ ‎(2)电磁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为4~6V,打点周期为0.02s,每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所以图中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0.1s;‎ ‎(3)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纸带上B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 ‎(4)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得:,,为了更加准确的求解加速度,对三个加速度取平均值,‎ 得:‎ 即小车运动的加速度计算表达式为:‎ 故答案为(1)刻度尺;(2)4~6,0.02,0.1;(3)0.14;(4) ;‎ 四、计算题 ‎9.如图所示,一小球从斜面中点以初速度(未知),沿斜面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达斜面顶端时速度恰好为零,之后沿斜面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到达斜面底端时速度大小恰好等于,已知斜面长,在斜面上运动的总时间.求:‎ ‎(1)小球沿斜面向上运动和沿斜面向下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之比;‎ ‎(2)小球的初速度v.‎ ‎【答案】(1)2:1(2)2.5m/s ‎【解析】‎ ‎【详解】设小球沿斜面向上运动的加速度为,向下运动的加速度为,由题意可知,沿斜面向上运动有:‎ 沿斜面向下运动时有:‎ 得:;‎ 设小球沿斜面向上运动的时间为t1,向下运动的时间为t2,由题意分析可知,小球沿斜面向上运动时有:‎ 沿斜面向下运动时有:‎ 总时间 得:,‎ 小球沿斜面向下运动时有:‎ 得 ‎10.如图:质量为5kg的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现用与水平方成的力拉物体,使物体由静止加速运动,10s后撤去拉力求:‎ ‎(1)物体在两个阶段的加速度各是多大?()‎ ‎(2)物体从运动到停止总的位移.‎ ‎【答案】(1)物体在两个阶段的加速度各分别是2.6m/s2和2m/s2;‎ ‎(2)物体从运动到停止总的位移为299m.‎ ‎【解析】‎ ‎【详解】(1)物体的受力如图所示,则有:‎ Fcos37°-f=ma;N+Fsin37°=mg; f=μN 联立三式代入数据解得:a=2.6m/s2.‎ 撤去拉力后,加速度为:‎ ‎(2)10s末物体的速度为:v=at=2.6×10=26m/s 则物体的总位移:‎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