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4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一轮复习苏教版现代文阅读作业(13)
2020届一轮复习苏教版 现代文阅读 作业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职 业 汪曾祺 文林街一年四季,从早到晚,有各种吆喝叫卖的声音,大人小孩都听得很熟了。 “有旧衣烂衫找来卖!” 我一辈子也没有听见过这么脆的嗓子,就像一个牙口极好的人咬着一个脆萝卜似的。这是一个中年的女人,她的声音很高,拉得很长,一口气。 “有人买贵州遵义板桥的化风丹?……” 我好像只看见这人走来走去,吆喝着,没有见有人买过他的化风丹。这位贵州老乡,你想必是板桥的人了,你为什么总在昆明呆着呢?你有时也回老家看看么?黄昏以后,直至夜深,就有一个极其低沉苍老的声音,很悲凉地喊着: “壁虱药!虼蚤药!” 壁虱即臭虫。他这时候出来吆卖是有道理的。白天大家都忙着,不到快挨咬,或已经挨咬的时候,想不起买壁虱药、虼蚤药。在这些耳熟的叫卖声中,还有一种,是: “椒盐饼子西洋糕!” 卖椒盐饼子西洋糕的是一个孩子。他斜挎着一个腰圆形的扁浅木盆,从早到晚,穿街过巷,吆喝着。这孩子也就是十一二岁,如果上学,该是小学五六年级。但是他没有上过学。 我从侧面约略知道这孩子的身世。非常简单。他是个孤儿,父亲死得早,母亲给人家洗衣服。他还有个外婆,在大西门外摆一个茶摊卖茶,卖葵花子。他长大了,得自己挣饭吃。母亲托人求了糕点铺的杨老板,他就做了糕点铺的小伙计。晚上发面,天一亮就起来烧火,帮师傅蒸糕、打饼,白天挎着木盆去卖。这孩子是个小大人。他非常尽职,毫不贪玩。遇有唱花灯的、耍猴的、耍木脑壳戏的,他从不挤进人群去看,只是找一个有荫凉、引人注意的地方站着,高声吆喝。 每天下午,在华山西路、逼死坡前要过龙云将军的马。他每天都是这时经过逼死坡,他很爱看这些马。黑马、青马、枣红马。有一匹白马,真是一条龙,高腿狭面,长腰秀颈,雪白雪白。他站在路边看不厌,但是他没有忘记吆喝: “椒盐饼子西洋糕!” 饼子和糕卖给谁呢?卖给这些马吗?他吆喝得很好听,有腔有调。若是谱出来,就是: 放了学的孩子也觉得他吆喝得好听,爱学他。但是他们把字眼改了,变成了: 昆明人读“饼”字不走鼻音,“饼子”和“鼻子”很相近。他在前面吆喝,孩子们在他身后模仿:“捏着鼻子吹洋号!”这又不含什么恶意,他并不发急生气,爱学就学吧。这些上学的孩子比卖糕饼的孩子要小两三岁,他们大都吃过他的椒盐饼子西洋糕。他们长大了,还会想起这个“捏着鼻子吹洋号”,俨然这就是卖糕饼的小大人的名字。 这一天,上午十一点钟光景,我在一条巷子里看见他在前面走。这是一条很长的、僻静的巷子。穿过这条巷子,便是城墙,往左一拐,不远就是大西门了。我知道今天是他外婆的生日,他是上外婆家吃饭去的。他跟杨老板请了几个小时的假,把卖剩的糕饼交回到柜上,才去。虽然只是背影,但看得出他新剃了头,换了一身干净衣裳。我第一次看到这孩子没有挎着浅盆,散着手走着,觉得很新鲜。他高高兴兴,大摇大摆地走着。忽然回过头来看看。他看到巷子里没有人,忽然大声地、清清楚楚地吆喝了一声: “捏着鼻子吹洋号!……” (有删改) 1.在写卖糕饼的孩子的叫卖声之前,作者还写了好几种叫卖声,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 答: 2.文中称卖糕饼的孩子“是个小大人”,这里“小大人”是什么意思? 答: 3.赏析卖糕饼的孩子的人物形象。 答: 4.说说这篇小说的结尾的妙处。 答: 5.小说以“职业”为题是不是太大了?改为“卖糕饼的孩子”好不好?为什么? 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最后一位客户 周海亮 他静静地坐在办公室里,等待他的客户。那客户将会带过来15万元现金。他们合作过好多次,彼此早以兄弟相称。好像这并不夸张,因为客户对他已经深深信任。 他的公司开了好几年,似乎一直运转良好。只有他知道问题的严重性;只有他知道自己赔了多少钱,又欠下多少债;只有他知道自己已经接近崩溃;只有他知道,明天,公司就将不复存在。现在他等待的,只有这最后一位客户。他将收下这位客户的15万元现金,然后在黄昏,携款潜逃。他知道他肯定可以做到,因为这位客户对他毫无戒备。他知道这是犯罪,他知道后果的严重性,可是他想博一把。 客户在约好的时间敲响了门。他把客户让到沙发上,递烟递茶,聊些无关紧要的话。太阳在窗外从容且温暖地照着,他却不停地打着寒战。终于他们聊到了正题,客户打开密码箱,他看到15摞码得整整齐齐的百元钞票。 这之前,他见到过太多次15万元。每一次都代表着一笔不错的生意。可是这一次不同。这一次,他没有生意可做。他根本不打算、更没有信心完成这单生意。他只想骗下这15万元钱,然后,开始东躲西藏的日子。 他已经订好了机票。他知道自己一旦跟客户说了谎话,就将变成贼,就将开始逃离。可是他认为自己没有别的办法。他认为自己只能这样做。 客户问,“这次有问题吗?” 他说,“没问题。明天早晨,您过来提货”。 这时电话响了。很突然的声音,把他吓了一跳。是母亲打来的。上一次他和母亲通电话,还是一个月前。 母亲问,“你还好吗?” 他说,“还好”。 母亲说,“晚上回家吃饭吧。我买了很多菜。排骨已经炖好了,晚上回回锅就行”。 他说,“不了。今晚,忙……” 母亲问,“生意不顺心吗?” 他说,“没有。生意很好。刚接了一笔大单子,15万”。 母亲说,“那就好。晚上回来吧,你已经一个多月没有回家吃过饭了”。 他说,“怕真的没时间”。 母亲在那边沉默了很久,然后,母亲突然问,“是不是生意不顺心?” 他说,“没有。刚接了一笔大单子……” 母亲说,“你骗不过我的。上次你回家,看你唉声叹气的,就知道肯定是生意遇到了麻烦。如果撑不下去了,别硬撑,回家歇一段日子……不管如何,家永远欢迎你”。 他抹一下眼睛,说,“生意没事”。 母亲说,“我给你攒了些钱,也许能帮上你的忙。晚上你回家吃饭时,我把钱给你”。 他问,“多少?” 母亲说,“5 000块”。 他终于流下眼泪。今晚,他将携15万元巨款潜逃,母亲却将一直守在饭桌前,等他回家吃饭。为了赚钱,他在酒店里宴请生意伙伴,花掉很多个5 000块;而他的母亲,为了他的公司,却悄悄地攒下5 000块钱,并幻想用这5 000块钱,将他的公司挽救。 他握着电话,流着泪,久久说不出话来。 母亲说,“晚上回家吃饭吧,我等你”。然后,电话挂断了。 其实,家与公司,相距不足二十里。 他慢慢踱到窗前,看窗外的阳光。阳光下人流如织,好像所有的人都是快乐的。他想他们之所以快乐,是因为他们走在阳光里;他们之所以快乐,是因为他们心中没有阴暗;他们之所以快乐,或许,只因为他们今天能够回家,吃一顿母亲做的晚饭。 客户被他的样子吓坏了,问他,“你怎么了?” 他说,“没什么”。 客户说,“那我先走了。钱你收好。明天一早,我来提货”。 他喊住了客户。他说,“没有货。我骗了你。我犯下一个无耻的错误,我想骗走你的15万块钱”。 客户愣住了,在确知他没有开玩笑以后,客户思考了很久。然后,客户说,“我可以等你三天。三天里,只要你能备齐货,我还会和你做这笔生意。不过,能不能告诉我,是什么让你放弃了疯狂的举动?” 他说,“是母亲。因为母亲今天晚上,会一直等我回家吃饭……” 那天晚上,他真的回了家,陪母亲吃了晚饭,和母亲拉了很长时间的家常。第二天回来时,他带上了母亲给他的5 000 块钱。他把它们存到银行,将存单镶在镜框里,小心翼翼地摆放在办公桌上,日日擦拭。 三天后,他真的做成了那笔15万元的生意。他的公司竟然起死回生。 他并不避人。他在好几个场合说起过这次经历。每到这时,就会有人感叹说,“多亏了那位客户,如果没有他那笔15万元的生意,如果没有他对你的信任和宽容,你也许不会挺过来,更不可能把公司做到现在”。 他点头。他承认那位善良并宽容的客户给了他很多。可是他认为,真正挽救自己的,是他的母亲。是母亲的5 000块钱,是母亲的那顿晚饭,是母亲的几句问候,甚至,仅仅是母亲关切的眼神。 他坚信,虽然母亲不懂经商,但她永远会是自己最后一位客户。 (选自《绽放:开在瓶子里的温暖》,有删节) 6.通读全文,你认为小说中的“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 7.小说写“他”与母亲交流时是通过什么描写来推动情节发展的? 答: 8.“太阳在窗外从容且温暖地照着”,“他”为何“却不停地打着寒战”? 答: 9.为什么说母亲“永远会是自己最后一位客户”? 答: 10.准备携客户货款潜逃的“他”,却突然对客户说出自己罪恶的想法,你觉得这一情节真实吗?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答: 答案: 1.①各种吆喝声形成了一幅四十年代昆明生活的风俗画;各种忙碌的叫卖声也为小说定调,表现了动荡年代生活的奔波劳碌。 ②描写了卖糕饼的孩子的“同行”们,为卖糕饼的孩子的出场做铺垫。 ③各种职业,各种风格,与卖糕饼的孩子的动听的叫卖声互相衬托,突出卖糕饼的孩子的特点。 2.年纪虽小却有着大人的成熟(或“承受着不该承受的大人的负担,失掉了孩子的天性,没有了玩耍的自由”)。 3.他是一个失怙、失学的儿童,但是少年老成,懂事尽职,在沉重乏味的职业中不失童心童趣。 4.①是游戏,也是对自己的揶揄调侃,表现了卖糕饼的孩子的童心童趣。 ②是幽默,但是有些辛酸,是含泪的笑。 ③意料之外,戛然而止,令人回味。 5.不好。 ①从内容上看,小说写了各种职业的吆喝,卖糕饼的孩子是其中详写的一个点。 ②从主题上看,“职业”是对人的限制,对人的拘束,意味着人的生活模式的固化,这种固化体现在一个孩子身上,格外令人同情。 ③以“卖糕饼的孩子”为题,主题会接近于“失落童年”;而以“职业”为题,小说的内涵更深远,是“人生的艰辛”。 6.知错能改、良心未灭、坦诚。 7.对话描写。 8.因为“他”将做一件为人所不齿的犯罪的事——携款潜逃,所以心里感到害怕。 9.一方面,母亲给了“他”5 000元钱来做东山再起的资本;另一方面,母亲给了“他”做人的资本。 10.(示例)这一情节显得真实。①母亲对“他”无微不至的关心是“他”突然改变想法的关键。“他”没有勇气撇下对自己这么关心的母亲。②“他”的本质并不坏,“他”原本是个诚信的人,从“他”与这位客户几乎成了兄弟可知。③“他”为人向善,从后来“他不避人”,“在好几个场合说起过这次经历”可知“他”发自内心的庆幸。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