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3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版)人教版
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一、单选题(24题,每题2分,共48分) 1.嫡长子继承制度是封建社会一种成熟的皇位继承制度。但有学者根据二十四史的本纪对中国古代的皇位继承做了计量学分析,得出结论,在中国秦到清2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只有大概2/5的皇帝是依靠嫡长子继承制登上皇位的。对此现象的解读正确的是( ) A.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的不一致性 B.历史结论的发展性和历史认识的多元性 C.制度的原则性和实行的灵活性 D.史实的客观性和历史解释的主观性 2.殷人祭祀祖先的主要目的是想通过取悦先王先公等获得庇护,避免灾难。与此相比周人有着明显的不同:“夫圣王之制祀也,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商周祀祖制度的演变( ) A.反映出上古时期帝王创立祀祖制度旨在社会教化 B.表明商周等早期政权日益重视以神权维护世俗权 C.显示出早期宗教文化中越来越多的人文理性因素 D.推动了战国时期崇尚君主集权的法家思想的诞生 3.有学者曾提到,秦始皇为何不以大规模的人像代替数目繁多的兵俑?为何不用超人的神像,每座几丈高,有如今日俯视阿斯旺水坝的努比亚大神像?或者制造出来三头六臂,有如印度教的传统?兵马俑的这些独有特色,反映了秦朝( ) A.皇权的至高无上 B.神权色彩明显 C.按军功授予爵位 - 12 - D.人文气息浓厚 4.钱穆在《中国传统政治》中说:“魏晋时代的九品中正制,乃因当时地方骚乱,交通阻梗,中央政府行使职权能力有限,全国选举难于推行,乃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这段史料可以用来说明( ) A.国家政治制度的创建体现了时代特征B.选官制度体现中央与地方权力的博弈 C.制度的设计要与社会经济水平相一致D.九品中正制有利于各地区人才的选拔 5.唐代有“出将入相”的惯例,人们认定“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宋代民间则流行“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的俗语,宋人认为“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逐强敌于穷漠,凯歌劳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可及矣。”这表明( ) A.唐朝的大多数官员来源于武将 B.宋代文化相对于唐代更为发达 C.社会观念与政治环境关系密切 D.科举制度提高了文人社会地位 6.2017年4月1日,中央设立河北雄安新区,其“副首都”的城市定位使京津冀一体化取得重大进展。追溯历史,元明清三代都对京津冀实行中央政府直接管辖。元代河北为腹里之地,明清此地区为北直隶辖地,承担了首都的部分政治和社会管理职能。该历史现象表明( ) A.历史发展具有区域差异 B.城市发展受制于行政因素 C.地方行政区划一脉相承 D.地理环境决定城市的发展 7.唐中宗任命品级较低的豆卢钦望为尚书省长官,故意不加“同三品”的头衔,观察他的反应。豆卢钦望果然徘徊在宰相集体议事的政事堂外而不敢进入。后来加了“平章军国重事”衔,豆卢钦望才真正参议政事。材料主要表明,三省六部制( ) A.提高了唐朝中央的行政效率 B.降低了三省长官的行政级别 C.是行政权力高度集中的表现 D.使官僚机构形成完整的体系 - 12 - 8.民间信仰中城隍是由死去的名人或者有功劳者担任的,并必须是公正无私者。宋代,祭祀城隍列入国家祀典,城隍庙普及各府、州和县。明太祖朱元璋对城隍特别崇敬,更册封京师、府、州、县四级城隍,各地最高官员需定期主祭。这反映出( ) A.朝廷利用神道为政治服务 B.中国古代信仰的多样性 C.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 D.宋明两代多任用正直大臣 9.苏格拉底说:“雅典民主政体把权力交给所有的公民,不需要国家管理者具有专长。一个国家应当由既有专业知识又有道德的人去治理。统治不是有王笏的人,不是偶然选中的人,不是攫取财富的人,不是使用强术骗术的人,而是有统治知识的人。”据此苏格拉底认为( ) A.雅典民主政体的缺陷是过于强调平等B.财富成为控制国家管理权的主要手段 C.民主政体最好统治方式是实行僭主制D.雅典公民应该学习专业知识治理国家 10.伯利克里曾说:“法律对于一切人们,不问其个人的差异如何,皆予以平等的正义……但我们在私人关系所享有的一切安逸不应使我们成为不守法的市民。为免陷于这种危险,我们的主要防护措施,即在于教导我们服从裁判官和法律。"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 ) A.法律保护公民平等而轻视自由 B.公民意识等同于法律至上意识 C.法律体系已经达到完备的程度 D.公民的个人才能不被城邦重视 11.学者刘刚在《自由的款式》一书中说:“(雅典)城邦以广场取代王宫作为城邦的标志性建筑,表明城邦的缔造者们已将公民的公共生活置于王权的需要之上;以神庙取代王室作为城邦的精神性标志,表明公民的公共精神已从王权的束缚下彻底解放出来。”对上述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A.城邦民主政治直接取代了王权 B.城邦充分保障公民的个体生活 C.发放观剧津贴与此追求正相悖 D.此状况容易侵犯公民个人权利 - 12 - 12.有学者指出,罗马时代的法律并不直接反映人们的行为,而只是行为的可能性。我们不能设想所有的罗马人都理性地以法律为行为准则。从法律条文中,我们可以看到的只是帝国所需要解决的种种问题以及帝国解决这些问题的意向。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 ) A.罗马法的精华在于其思想和原则 B.罗马法律制度稳固了帝国统治 C.罗马的法律制度无力解决社会纠纷 D.理性是罗马法律制定的指导思想 13.19世纪的英国法学家梅因在其著作《古代法》中指出:“罗马自然法和市民法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它对‘个人’的重视,它对人类文明所作出的最大贡献就在于把个人从古代社会的权威中解放出来。”这说明古罗马自然法( ) A.以反对一切权威为其立法宗旨 B.蕴涵了法律至上的原则 C.要求等级身份让位于个人本位 D.是孕育政治文明的摇篮 14.1840年改革后的英国议会最终以271票对262票的微弱多数通过了侵华战争拨款,维多利亚女王最终同意对华宣战。借此有人认为“1832年英国的议会改革是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催化剂”,此人得出上述结论是因为1832年议会改革( ) A.在对华作战问题上议会达成一致意见B.使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的席位 C.使工人阶级和下层群众获得普选权 D.大大提高了英国国王的权力 15.19世纪末曾任英国首相的格拉斯顿在其回忆录中写道:“君主平时对于她的国务员们商讨与处置方面的影响,总的来说,无疑是巨大的,这使政府的行动臻于永久和巩固。”这反映出当时的英国( ) A.国王对内阁仍有一定的影响 B.国王仍然是政治权力的中心 C.责任内阁制还没有正式确立 D.国王对英国具有广泛的意义 16.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认为,通过一个从公民中挑选出来的机构,对公众的看法加以提炼和进行补充,以这些人的智慧,使他们能最清楚地了解真正国家利益之所在。因此,公众的声音会比他们自己直接表达更符合公共利益。这段话旨在说明( ) A.采用间接民主形式有诸多优势 B.代议制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C.专业人士治国可避免多数暴政 D.国家实行代议制的可能性 17.据金融时报、美国广播公司等外媒报道,当地时间2017年2月3日晚上,西雅图一名联邦法官詹姆斯·罗伯特批准了华盛顿州总检察长鲍勃· - 12 - 弗格森的申请,停止执行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七个穆斯林国家难民和旅行者的禁令,该裁决适用于美国全国范围。这则材料说明( ) A.司法独立于对行政命令监督 B.联邦法院依据宪法干预行政权 C.美国总统难以独立行使行政权 D.联邦法院权力高于美国总统权 18.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缔约任何条约,参加任何同盟或邦联”;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对进出口货物征收任何进口税或关税”“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在和平时期保持军队或战舰。不得与他州或外国缔结协定或盟约。”这些宪法条文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确保美国国家机构的权威和职能的行使 B.确保美国国会在国家权力结构中的核心地位 C.美国的民主具有虚伪性 D.保证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机制的有效运转 19.“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罗斯福提名了5名自己信任的最高法院法官,并被批准。人们称新法院为‘罗斯福法院’。它在解释宪法是既深刻又迅速,它扫除了一切关于新的社会与经济立法是否合符宪法的怀疑。”这个“罗斯福法院” ( ) A.是罗斯福总统违法宪法的产物 B.虽违宪,但有利于新政的实施 C.反映了总统的实际权利有所扩大 D.是罗斯福总统操作司法权的结果 20.有人认为:“英国政治体制确立得很早,但是因为没有刚性宪法,而只是一些宪法性的法律文件,所以真正最有生命力的就是这部条文并不复杂、也没有面面俱到的美国1787年宪法。”此观点认为,使1787年宪法“最有生命力”的是( ) A.确立了以宪法为中心的宪政体制 B.没有传统束缚且颇具创新能力 C.形成了分权制约的控制平衡机制 D.内容条文简洁但领域广泛 21.在一院制与两院制的多次交替后,法国最终1875年在第三共和国时确定采用两院制议会。对此,戴高乐曾解释说:“直接普选产生的议会的初步动议未必是完全有远见的,所以必须以另一种选举方式再组成一个议会来进行审查、修改和提出建议。”戴高乐对两院制议会的解释,说明( ) A.两院制是世界代议制议会发展的基本趋势 - 12 - B.法国议会制是共和派和君主派妥协的结果 C.法国两院制议会运行遵从民主与理性精神 D.间接、直接民主并存是法国代议制的特征 22.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中写道:“政府既然取代了上帝,每个人出于个人需要,自然就要祈求政府,一旦政府解决事务的能力低于人民的期待,就会激起无论是特权等级还是平民阶级的不满,政府与人民之间便形成了不可调和的矛盾。”这说明法国大革命发生的原因是( ) A.旧君主制下社会矛盾的长期积累 B.旧制度下的中央集权制度 C.法国政府解决事务的能力较低 D.宗教改革使人们的思想得到进一步解放 23.英国史学家彼得在《德国天才》中写道:“德意志帝国尽管已经成为一个工业强国,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工业、科学与思想领域的成功之中,但德国仍然被一小部分传统精英所控制,其中包括土地贵族与军事领袖,而他们的首领正是皇帝本人。”以下推断符合当时德国史实的是( ) A.帝国宪法规定的选举制没有实行 B.帝国宪法没有赋予议会立法权 C.在政治体制上仍然是君主专制 D.经济崛起与政治滞后的错位现象 24. 1871年德意志帝国在讨论制定宪法时,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曾希望自己能称为“德国皇帝”,但却遭到巴伐利亚国王为首的很多国王的反对,因为它意味着正式承认普鲁士国王居于帝国内其他国王之上,最后威廉一世只得接受“德意志皇帝”的称号。这说明德意志帝国( ) A.实行联邦制原则 B.国家统一尚未完成 C.专制主义色彩浓厚 D.皇帝权力受到限制 二、材料阅读(3题,共52分。) 25.(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 12 - 汉初,革秦之弊,废弃了秦代法律的严酷繁杂成分,由萧何制定了崇尚宽简的《九章律》,约法省刑,简易疏阔……汉律特别强调皇权至上,法自君出……其法制的指导思想则为礼法并用,以礼入法,儒家经义成为法理的基础,坚持德主刑辅,先教后刑,奠定了此后法制体系“礼刑一体”的基本框架……废止了部分肉刑,反映了司法的进步。 ——据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 英国是一个法治传统悠久的国家……中世纪的英国,国王和贵族之间维系着一种双向契约关系。中世纪后期,英王不断加强王权,危害到贵族们的封建权益。13世纪初,贵族集团发起了反对英王约翰的武装起义,并迫使英王签署《大宪章》。《大宪章》共63条条款,部分如下:第12、14条:除传统封建捐税外,任何赋税必须经“全国公意许可”,为取得全国公意许可,需召开大会议;第30条:未经自由民同意,任何郡长或执行吏都不得擅取其车马作为运输之用;第61条:贵族须推选出25位代表,监督《大宪章》的落实;第63条:教会应享有自由,英国臣民及其子孙后代充分而全然享受《大宪章》所述各项自由、权利与特权。 ——据程汉大《<大宪章>与英国宪法的起源》等 (1)根据材料,概括汉代法律和英国《大宪章》的特点。(12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代法律和英国《大宪章》的特点产生的原因及其共同的历史价值。(13分) - 12 - 26.(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面是唐、明两个朝代的综合实力评价得分表。 考察一个王朝,应谊注意以下几个要素(总分100) 唐朝(得分:76分) 明朝(得分:68分) 一、政治(清明的时间长短、政局的稳定性)(10分) 8 7 二、文化(思想是否具有活力,是否具有创造性,是否具有朝气、活力)(10分) 9 8 三、风俗(即民德,基层民众的素质、社会主流道德风尚如何)(10分) 4 9 四、经济(民众的生活、商业是否发达,是否按照历史的惯性自然发展)(10分) 8 8 五、国防(是否有强大的武装抵御外来侵略,对外战绩)(10分) 7 7 六、教育(国民教育程度,人才培养)(10分) 9 4 七、制度(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规章科度)(10分) 7 6 八、领土(直接治理面积以及表示臣服的属国范围)(10分) 7 5 九、科技(发明创造、生产力发展水平)(10分) 8 7 十、国际地位(在当时世界上的国际地位,与世界同时期各国的综合国力比较)(10分) 9 7 ——正离子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 12 - 分析材料,对中国古代历史上某一朝代进行打分,并简要说明。(12分)(可以就材料中的朝代,也可以任选一个中国历史上的王朝进行打分和论述;也可以对上述打分进行反驳,只需选取其中三个要素打分,并加以说明或者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选要素并打分,说明须有史实依据。) 请考生从给出的27、28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的题号涂黑,注意选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号一致,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27.(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朱元璋在建立明王朝的同时,正式确立了封藩制。他将自己的诸子和个别宗室封为藩王,让他们率领精兵或驻守边疆,或控制江、淮、河、汉、川等地区,“内资夹辅”。同时规定,在皇帝诸子中,除嫡长子应被立为皇太子外,其余的皇子皆封为亲王;亲王的嫡长子应继承其爵位,其余诸子皆封为郡王,郡王之下又按世系依次封为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奉国中尉,奉国中尉的嫡长予仍袭其爵,其余诸子则称为宗室。皇帝赐予他们一定的庄田、庄佃和奴仆、仪仗、府第等。 明成祖时,有步骤地废革诸藩或大幅度削减他们的军力,强迫迁徙出封地。明成祖及以后几代皇帝一再加强对宗藩的监视、约束和限制,形成了所谓“藩禁”。包括宗藩不得预兵事,亦不许预政事,所有宗室均不许入仕做官,不许从事工商业;对王府的建筑格式、规模以及衣冠礼仪等均有繁琐的具体规定,不准逾制。此外,明朝规定给予宗室一定的“岁禄”以维持生计,谓之为“宗禄”。广大宗室不能从事四民之业。随着宗室人口日益繁衍,形成为一个坐食岁禄的寄生阶层。 ——摘编自韦庆远《中国政治制度史》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封藩制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指出明朝政府对封藩制进行了哪些改革,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9分) 2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 12 - 材料一 道光二十八(1848后)年,由徐继畲撰写的《瀛环志略》刊印。在撰写本书时,徐继畲与来华的各国外交官员、传教士、医生、商人等各阶层人士频繁接触,“每晤泰西人辄披册子考证之,于域外诸图地形时势稍稍得其涯略,乃依图立说,采诸书之可信者,衍之为篇,久之积成卷帙。每得一书,或有新闻,辄窜改增补,稿凡数十易。”美籍华人学者费正清谈到:“徐继畲的《瀛环志略》比较系统。因为徐继畲主管福州商务,所以他能够把他的公务与写作结合起来。这样,他每天写作,历时五年,根据外国资料编成了这部书。” 材料二 徐继畲在《瀛环志略》中介绍了亚、非、欧、关、澳五大洲各个国家的地理、历史概况。他盛赞关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创始人华盛顿“少有大志,兼资文武,雄略过人”,“米利坚合众国以为国,幅员万里,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及之规,公嚣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泰西古今人物,能不以华盛顿为称首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瀛环志略》成书的因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徐继畲被美国《纽约时报》称为“东方伽利略”的原因。 (9分) 永春一中高二年期末考历史科试卷参考答案(2017.07)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A A C B C A A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A C B A A A A C B 题号 21 22 23 24 答案 C B D A 25.(1)汉律:崇尚宽简;强调皇权至上(或皇权高于法律);礼法并用(或刑礼一体);儒家思想成为法律的基础。(6分,答对3点即可) 《大宪章》:法律至上,王权有限(或以法律约束王权);保护私有财产;重视监督和落实;保障臣民自由与权利(6分,答对3点即可) - 12 - (2)原因:汉律:秦律严酷繁杂,吸取教训;汉初经济残破,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为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儒学融合法家等思想形成新儒学,强调礼法并用。(4分) 《大宪章》:英国具有法治传统;中世纪的契约关系、政治协商传统;王权与贵族矛盾激化,臣民反专制,争取民主、自由意识的产生;人文精神的发展。(6分) 价值:对后世都产生深远影响;都有利于缓和矛盾,稳定政局;都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3分,答对1点1分,答对2点3分) 26.示例: 朝代 西汉 要素 政治 制度 领土 分值 8 7 8 说明:西汉总体上来说,政治比较清明;从政局来说,保持稳定的时问相对较长。(4分) 中央官职基本承袭秦制,但地方实行郡县制与分封制相结合的制度削弱了中央集权,造成王国叛乱;采取察举制选官,有一定的进步性。(4分) 汉朝除拥有秦朝的全部疆土外,汉武帝北驱匈奴,西平西域,领土空前广袤,进一步巩同了中国多民族国家的疆域。(4分) 评分参考 分值 要求 10~12 表格填写完整。能够引用1~2个具体史实,进行说明;对史实的分析准确,由此推导出结论顺理成章;论述完整、清晰,逻辑严谨,文字通顺。 7~9 表格填写完整。能够围绕所给要素与分数,借助史实进行分析;所举史实与要素构成逻辑关系;论述较完整、清晰,文字通顺。 4~6 表格填写完整。所运用的史实依据不足,或史实与要素构成逻辑性不强;论述不够严谨,文字较通顺。 0~3 表格填写完整。论述文字与所举要素关系不清,或无关系;结论错误;没有逻辑性,文字不通顺。 27.(1)特点:分封对象为皇帝诸子和个别宗室,驻守要地;封藩体制内层层分封,等级森严;对分封对象提供一定的物质保障。(6分) (2)改革:废藩或削减其军力,强迫迁徙出封地:对宗藩实行“藩禁”。 - 12 - 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增加了政府的财政负担;导致宗室成员整体能力低下。(9分) 28.(1)因素:鸦片战争后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作者自身的努力;作者身为官员有便利条件;外国人大量进入中国及西学传入中国。(6分) (2)原因:伽利略开创了近代自然科学,冲击了神学观念;徐继畲系统介绍世界历史地理并涉及到西方政治制度,开阔了人们视野,冲击了传统观念;赞扬华盛顿受到美国人的肯定。(9分) - 12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