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3 发布 |
- 37.5 KB |
- 3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二轮复习:专题十一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1978年至今现代史(课件)(共34张)
专题十一 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 ----1978 年至今 时空定位 知识体系 阶段特征 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时段特征 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 (1978 年至今 ) 是中国全面改革开放新时期。这一时期是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最突出的时期,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发展、完善的时期。 政治上: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得到恢复和发展,“一国两制”促进了祖国统一大业的发展。外交领域成就突出,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经济上: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逐渐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外开放从范围上不断扩大,从层次上不断深化,逐渐形成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 思想上: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思想指南。 文化上:科技、教育、文艺等全面繁荣,生活时尚、思想开放成为新时期人们精神面貌的主要特色。 知识梳理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和外交 1 .民主与法制建设 (1)“ 依法治国” ① 1978 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 ②颁布了 1982 年宪法,并进行了多次修订。 ③相继出台了 《 选举法 》《 民事诉讼法 》《 行政诉讼法 》 等各种法律法规,逐步建成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基础。 ④1999 年 3 月,“依法治国”被正式写入宪法,中国进入建设法治化社会的新时期。 (2) 恢复与完善民主:平反冤假错案的同时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改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完善政治协商制度,加强基层政权和基层民主建设。 (3) 基层民主选举:包括农村村民自治制度和城市居民自治制度,是我国改革开放后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一环。 2 .“一国两制”的理论、含义与实践 (1) 理论: 1984 年“一国两制”的方针在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上通过,正式成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 (2) 含义: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两种制度长期共存,这是实现祖国统一的必经之路。 (3) 实践 ① 1997 年 7 月 1 日,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② 1999 年 12 月 20 日,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③在“一国两制”的指导下,海峡两岸关系得到发展,两岸交流不断增强。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重要的外交活动 (1) 政策调整:邓小平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反对霸权主义具体表现为不结盟政策。 (2) 中美建交: 1979 年 1 月,中美正式建交。 (3) 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①发挥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作用。 ②代表第三世界国家,倡导建立公正合理、平等互利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③展开反恐外交。 (4) 活跃在地区性国际组织中 ①积极参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活动。 ②重视发展与东南亚国家联盟的关系。 ③保持同欧盟的友好关系,建立起面向 21 世纪的长期稳定的建设性伙伴关系。 (5) 领导创立“上海合作组织”,积极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确立 1 .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 确定党和国家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 2 .经济体制改革 (1) 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①内容: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各农户使用,农业集体生产变为分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②意义: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村开始了历史性的变革。 (2) 在城市进行国有企业改革 ① 1984 年以后,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②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 ③中共十四大后,国有企业改革进入以产权制度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制度创新阶段,推进建立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 ④意义:增强了企业竞争力,有利于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3 .对外开放 (1)20 世纪 80 年代,先后建立经济特区、沿海港口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 (2)1990 年国务院作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决定。 (3)2001 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全面与世界接轨。 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1992 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1992 年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1997 年中共十五大,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4) 到 21 世纪初,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 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 .邓小平理论 (1) 形成: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中国人民开始走上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2) 发展 ① 20 世纪 80 年代,创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②中共十三大系统地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制定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3) 深化 ① 1992 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阐明了社会主义本质。 ②中共十四大正式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③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 提出:世纪之交,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 地位确立:在中共十六大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3) 意义: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的强大思想武器。 四、改革开放后社会生活的变迁 1 .物质生活 改革开放以后,党和政府把实现小康作为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人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 .交通事业 (1)2006 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给拉萨的旅游业和商业带来繁荣。 (2) 改革开放后,取消了对乘飞机的许多限制,中国现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 3 .通讯事业 2003 年末,中国拥有的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数量跃居世界第一位。 4 .大众传媒 1994 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学习和娱乐方式。 五、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 1 .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成就 (1) 载人航天: 2003 年,我国“神舟 5 号”飞船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2) 信息技术:改革开放后,我国“银河”系列电子计算机研究取得突破。 (3) 生物技术: 20 世纪末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2 .文学与学术的发展 (1) 坚持贯彻“双百”方针。 (2)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文学艺术重新焕发了青春,形式多样化,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3 .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1)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2)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完善中高等教育。 (3) 推动西部和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 重点突破 影响现代中国不同发展阶段外交政策调整的国际因素 1 . 20 世纪 50 年代 ( 新中国成立初期 ) 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主要是由于二战后世界形成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对华采取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封锁禁运、军事上包围威胁、外交上孤立的政策。中国只有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才能避免在维护独立与主权斗争中处于孤立。 2 . 20 世纪 70 年代改善与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主要原因在于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苏联陈兵边境给中国造成巨大压力,中美双方都有改善关系的要求。 3 . 20 世纪 80 年代起在美苏关系缓和、第三世界发展壮大等国际形势下,高举反对霸权主义和维护世界和平的大旗,建立同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 4 . 20 世纪 90 年代两极格局瓦解,我国继续坚持和完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把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积极谋求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共同推进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面临的国际形势:两极格局终结,世界进入新旧格局转换的过渡时期;多极化趋势继续发展;冷战思维依然存在,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是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 真题演练 ( 2019 新课标全国卷 Ⅱ ) 1979~1981 年,中国减少粮食播种面积 5000 万亩,有计划地扩大了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在有条件的地方还开始逐步退耕还林还收,鼓励农村在经济合理原则下举办社队企业。这些政策 A .推动了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 B .加快了私营企业发展 C .完善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健全了市场经济体制 【 答案 】A 【 解析 】 结合材料“ 1979—1981 年,中国减少粮食产量,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部分地方退耕还林还牧”可知体现的是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 A 选项符合题意。这一时期仍然以计划经济体制为主, B 选项排除。经济结构的调整并不会对经济体制产生太大影响,排除。 21 世纪初,中国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选项排除。 ( 2018 新课标全国卷 III )表 2 中国乡镇企业行业分布表(单位:万个) 年份 农业 工业 建筑业 交通运输业 商、饮、服 1982 29.28 74.92 5.38 9.58 17 . 01 1988 23.28 773.52 95.58 372.55 623.23 表 2 中的数据变化说明,这一时期我国 A .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 B .城乡一体化逐步实现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建立 D .工业结构趋于合理 【 答案 】C 【 解析 】 表格数据反映了 1982 年到 1988 年我国乡镇企业发展中,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等非农产业迅速增加,这一变化说明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故 A 符合题意。材料反映不出城乡一体化的信息, B 不正确; 1992 中共十四大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C 与史实不符;材料只是反映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情况,不能得出整个国家工业结构是否合理, D 不正确。 ( 2017 新课标全国卷 Ⅰ ) 1990 年,一份提交中央的报告说,理论上的凯恩斯主义和实践中的罗斯福新政,实际上是把计划用作国家干预的一种手段,从那时候起,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据此可知,该报告的主旨是 A .肯定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模式 B .阐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必要 C .主张摆脱传统经济模式的束缚 D .剖析西方经济体制的实质 【 答案 】C 【 解析 】 结合题干信息“实际上是把计划用作国家干预的一种手段”“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与所学知识可知,报告显然与 1992 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和中共十四大的精神一致,即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也可以搞活市场经济,主张摆脱传统经济模式的束缚,故 C 项正确,排除 A ;题干涉及的是经济体制的问题,没有反映阐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必要,排除 B ;“剖析西方经济体制的实质”是材料的部分内容,但不是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排除 D 。 ( 2017 新课标全国卷 Ⅱ ) 1977 年,我国各大专院校录取新生 27 . 3 万人,至 1988 年高校在校生总规模达 206 万人, 2001 年增长至 719 万人。在此期间,高等职业教育和各种形式的成人高等教育的入学人数也有很大增长。由此可知 A .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得到了解决 B .高等教育实现了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 .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 D .恢复统一高考制度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普及 【 答案 】C 【 解析 】 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高校在校生规模的扩大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和要求,说明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适应了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故答案为 C 项。 A 项说法绝对,排除;材料没有反映高等教育如何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排除 B 项;大专院校录取新生人数的增长,并不表明已经实现高等教育的普及,排除 D 项。 ( 2016 新课标全国卷 Ⅲ ) 1980 年与 1975 年相比,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减少 6 884 万亩,总产量却增加 674 亿斤;棉花播种面积减少 53 万亩,总产量增加 652 万担;油料作物和甜菜播种面积共扩大 3 626 万亩,其总产量分别增加 70% 和 150% 。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农民生产自主权的扩大 B .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革命性的改变 C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完成 D .国家取消对农副产品的统销政策 【 答案 】A 【 解析 】 本题考查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意在考查考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B 、 C 两项与历史事实不符, D 项内容出现于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 B 、 C 、 D 三项均排除;从题干信息可知,与 1975 年相比, 1980 年的多种农作物产量有很大提高,这与中共中央要求进一步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关,农民获得生产经营的自主权,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故 A 项符合题意。 1980 年 12 月,我国颁发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份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这表明 A .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开始改变 B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C .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开始实行 D .单一所有制经济结构已被突破 【 答案 】D 【 解析 】 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所有制状况的变革情况。 1980 年 12 月处于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个体户”获得营业执照表明我国开始承认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存在,这一举措突破了单一公有制的经济结构。 D 项正确。 A 项错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公有制为主体的地位不会改变; B 项开始于 1985 年,与题干时间不符; C 项与题干无关。答案为 D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