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质量评估试题 历史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南省南阳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质量评估试题 历史

www.ks5u.com ‎2019年秋期高中一年级期中质量评估 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满分100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 ‎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框。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 4.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卡。。‎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0小题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良夜颐宫奏管簧,无端锋火均弯苍。可怜到国奔驰苦,止博褒奴笑一场。“诗中体现当时实行的政治制度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嫡长子继承制 D.世装制 ‎2.西周一诸侯的妻室和子嗣状况见下表,能继承该诸侯爵位的应是 ‎3.学者徐增阳朔:“在农民心目中,理想的国家政治关系成了家族关系的自然放大,官吏被称为“父母官”,理想的皇帝就是“爱民如子”的慈父。”这主要 A.宗法血缘关系 B.安士重迁理念 C.中央集权意识 D.家国同构观念 ‎4.《史记泰始皇本纪》载:“(二十六年)分天下以为三十六群,“明代张岱所著《夜航船》也记载:“始皇初并天下,罢诸侯,置守尉,逐分天下为三十六郡,每郡置一守、一丞、两尉以典之。”由此可知秦 ‎ A.废除贵族特权 B.加强中央集权 C.加强君主专制 D.设置三公九卿 ‎5. 为解决下图所反映的问题,当时政府所采取的措施是 A.实行郡县制 B.设立中朝 ‎ C.颁布“推恩令” D.设立藩镇 ‎6.“君主近臣,代起执政,品住既高,退居闲曹。”这是汉武希为加强皇权而实行的一项措施。关于这一措施叙述正确的是 A.剩夺三公权限,扩大尚书台权力 B.虽置三公,事归台阁 C.实行三省体制,相权一分为三 D. 由近臣组成决策机构 ‎7.一位历史学家曾说“类似西方的分权制衡的政体,在(中国)古书上,赤未常无相类的制度。他所指的制度是指 A.西周宗法制 B.西周分封制 C.唐朝三省六部制 D.清朝军机处 ‎8.下图是古代中国某朝代中枢机构示意图(局部),这朝代应该是 A.秦朝 B.西汉 C.唐朝 D.宋朝 ‎9.元代《中庵集》卷十五中记载:“天子理万物,不能独为,责之中书。中书,所以行天子之令,而制裁天下者也,其事权不可不专。”这反映了元朝 A. 皇权被削弱 B.中书省独揽大权 C. 相权得到加强 D.中书省职能专一 ‎10.“此法实我先民千年前之一大发明也。自此法行,而我国贵族、寒门之阶级永消灭;自此法行,我国民不待劝而竞于学。“此法”应为 A.世官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11.有学者认为:“极端中央集权并不是古代中央与地方权力结构的最佳模式。最理想的中央与地方权力结构应该是,既能保证中央政府有足够的力量统治好全国,又能保障地方有适度的权力建设好地方。”最为符合这看法的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郡国并行制 D.行省制 ‎12.某中学某应同学自编自导了一部历史剧,剧中我国古代的一些著名帝王穿越历史隧道谈论起自己的丰功伟绩。其中的台词有与史实不符的地方,它是 A. 泰始皇:“我首创了一套沿用2000多年的政治制度,功高盖世!”‎ B.唐太宗:“我三分相权,相互监督,确保了我的独尊地位。”‎ C.明太祖:“我设立内阁,感到大权在握的踏实。”‎ D.雍正帝:“我设置了军机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了我的手中。”‎ ‎13.翰林院始设于唐朝,原本是政府同罗各色艺能人士的机构,明清时期,翰林院地位迅速上升,进士前二甲方能入翰林院,翰林学士多为皇室子弟侍读,内阁或军机重臣也皆出翰林。翰林院职能的演变 A.是对科举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B.是皇权极端加强的重要原因 C.促使了明初丞相制度的废除 D.适应了中枢权力机构的调整 ‎14.《荀子·君道》:“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用也;而人主(君主)之中司(官吏),运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咯知也”。引文认为,君主应当 A.建立上传下达的邮驿制度 B.加强对中央与地方官员的监察 C.深入民间体察民情 D.经常巡游天下 ‎ ‎15. 徐中约指出,“这样一种高度的集权,在康熙、雍正和乾隆辈足智多谋的君主统治下尚能运转良好,一旦最高首脑踌躇徘徊时,这艘国家之舟便放任自流了”。在此, 徐中约着重强调 A.皇帝勤政事关国家存亡 B.康乾盛世值得后世铭记 C.皇权专制暗含统治危机 D.晚清君主统治脱离国情 ‎16. 斯科特·戈登曾提醒人们,“当一个人谈到雅典政治制度时,其所指的雅典实际上是一个边界至多不超出阿提卡城邦范围的一个城邦国家”。这实质上反映了 A.小国寡民是雅典城邦政治的决定因素 B.雅典民主政治的原则只适用于古代城邦 C.城邦特征影响到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D.雅典城邦超不出阿提卡城邦范围 ‎17.‎ 在希波战争中,雅典军队列成方阵,这种军阵由十二列步兵密集组成,前面的战士倒下了,后面的就自动补位,直到全部阵亡。结果此战雅典以一万步兵战胜了十万波斯军队。从中可以体会到的雅典政治特色是 A.法律至上 B.公民意识 C.直接民主 D.轮番而治 ‎18.“公元前5世纪,经过平民的长期千争,罗马颁布了一些新的法案,其中规定贵族与平民之间缔结的婚约应是合法的。“这些新法案的制订,其目的在于 A.健全法律体系,维护贵族特权 B.缓和民族矛盾,巩固罗马帝国统治C.缓解阶级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D.取消罗马帝国法律的阶级性 ‎19. 公元2世纪的维件家阿里斯春地赞关罗马:“无论海洋还是陆地上任何的同隔距离都不能将一个人排斥于公民身份之外。”他赞扬的是罗马的 A.《十二铜表法) B. 公民法 C.万民法D.自然法 ‎ ‎20.西塞罗说:“人类法律受自然指导,惩罚邪恶者,保障和维护高尚者”,“罗马法的发展主要是凭裁判官审判实践和法学理论,在改造和继承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这表明 A.自然法为罗马法注入了血液和灵魂 B.公平,正义、开放、灵活是罗马法的价值追求 C.罗马法充分体现了法律公平和正义的原则 D.罗马法维系帝国,影响深远,缓和了矛盾 ‎21.在其他国家,现代政治似平与中世纪制裂,中间缺少平稳的街接:‎ 产生于传统之中,显得如此自然,如此吻合。“材料中,口口最可能是A.英 B.美国 C.法国 D.德国 ‎22.“光荣革命”后国王仍能独立行使行政权。18世纪初,英国王来自德意志,不谙英国事务,很少出席内阁会议。这样,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成为惯倒。这现象促使英国 A.颁布(权利法案》 B.确立君主立宪制 C.形成责任制内阁 D.进行议会改革 ‎23.历史学习中,某同学创作了一 幅“思维导图” (如图)。该思维导图说明英国民主政治的确立具有 A.多祥性 B.渐进性 C.曲折性 D.偶然性 ‎24.《联邦党人论集》 中指出“如果美国继续推持当时"权力首先是地域性的“‎ 政治结构,美洲必然被列强所瓜分,从而丧失独立战争的成果,“为此,美国实行 A.三权分立 B.共和制 C.联邦制 D.两党政治 ‎25.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法官任职终身,除固违法失职经国会弹动程序子以罢免之外,总统和其他机关均不得任意将其免职。“这说明A.美国建立了总统制共和国 B.美国宪法规定实行三权分立 C.美国用司法独立保障民主 D.美国总统权力在最高法院之下 ‎26. 18世纪下半叶兴起的美国是“择其善者而从之”的能手,利用既有的政治智慧,依靠全新闻阐释的社会契的平地建国,连达成了政治、经济,社会的三翼齐飞。美国“择其善者而从之”在政治上的主要体现是 A.行政、立法、司法相互制约的原则 B.总统和议员由民选产生的原则 C.政治体制上贯穿“分权制衡”的原则 D. 中央和地方实行分权的原则 ‎27.反映以下三项特征的法律文件是 A. 英国《权利法案》 B.美国《1787年宪法》‎ 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D.《德意志帝国宪法》‎ ‎28.“法国人从美国那里拿来的是他们发动革命的理论而不是他们切割又缝合政府的理论。”该观点 A.旨在说明法国共和政体建设的曲折B.高度赞扬了1875年宪法的先进性 C.肯定了法国以美国为民主仿效对象 D.批判了美国宪法允许奴隶制度存在 ‎29.某同学在学习“西方代议制民主政治”课题时,制作了某国政治体制示意图,对该国体制表述正确的是 A.国家元首仅是国家爱的象征B.立法权与行收救独立平等 C.帝国议会所起的作用很小 D.宰相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 ‎ ‎30.下表来内容与各国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的进程有关、左侧是史实陈述,右侧是对史实的推论。其中表述正确的是 ‎31. 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宽法、法国1875年宪法、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都标志者本国资产阶级民主代议制政体的建立。这说明 A.国家元首任命内阁成员是历史的必然 B.从“人治“到”法治”是近代社会的突出特征 C.共和政体的确立是历史的进步 D.《权利法案》世界上第一都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32.郭廷以在《近代中国史纲》中说:“过去的中西关系,一切操之于中国,今后是几乎事事由人;过去是中国不以平等待人……现在及今后反以不平等对待中国了。“造成这转折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3.有学者认为:“《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此观点的依据是战胜国 A.要求扩大市场 B.掀起瓜分狂潮 C.扩大资本输出 D.希望利益均沾 ‎34.有学者认为,由于本身的阶级局限性,他们(太平天国)的非理性探索终究没有摆脱宿命的悲剧。能够印证这一结论的史实是 A.定都天京并建立政权 B.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C.刊发《资政新篇》 D.反击英法列强干涉 ‎35.第二次鹅片战争中,成丰皇帝对于被迫签订的条约,表示不必严格守约。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恭亲王夹诉对于办理中外交涉提出,要“以守约为主,以践言为先”。这种变化客观上说明清政府 A.外交政策由灵活转向僵化 B.由捍卫主权转向卖国立场 C.始终利用国际规则维护主权 D.外交政策正逐步与国际接轨 ‎36.甲午中日战争后有一一份《中外日报》指出:“我们在以前(指洋务运动时期)还讲什么自强、求富,现在别再讲那些门面话了,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这表明甲午中日战争失败 A.促成了中国起步迈向近代化 B.刺激了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 C.使清政府从此丧失舆论支持 D.激发起民众盲目排外的心理 ‎37.美国文学家阿德勒认为:“主要由于慈禧大后的阻挠,在1894-1895年因朝鲜问题而引起的中日第一一次战争中,中国军队显得干疮百孔。”这表明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 A.慈镇太后性格的偏执 B.中国军队战斗力弱小 C.战争主要在国外进行 D.清朝政府的腐朽无能 ‎38. 英国(当代评论)刊载:“大沽口有三名正在为各国轮船装部货物的工人……都成了俄军的射击目标。……通州已是死亡之城……白河两岸的房屋被活动一空这些都是那些文明使节的所作所为。”上述事件应发生于 A.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B.甲午中日战争时期 C.八国联军侵华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 ‎39.下列通过解读史实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40.据《申报》载:“鄂垣祸起仓卒。鸣呼,川乱来已,鄂乱又起,何今日祸 其情形之危间粤乱统在沿海,此次川乱临于西隅,今则革命党势力已蔓延于长江流域矣,更非川粤乱可比。”这一记载反映了 A.太平天国定都天京C.北伐战争进展迅速 B.武昌起义的爆发 D.南昌起义的成功 第II卷(非选择题40分)‎ 二、非选择题(41题16分、42题14分、43题10分,共计40分)‎ ‎41.(16分)中国的政治制度自古至今绵延流长,不同时代呈现不同特点,在传承借鉴中发展。‎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 秦帝国以多极简化方式的强力融合, 结束了七大战国的裂土分治,使华夏世界获得了统一治权条件下的空前广闻的发展空间。泰,确实是中国帝国时代的开创者。‎ ‎ ——孙皓晖《大秦帝国》‎ ‎ 材料二汉代宰相是首长制, 唐代宰相是委员制。最高议事机关又称政事堂。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没有政事堂盖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合法地..必得中书、门下二省共同认可,那道教书才算合法。‎ ‎——钱穆 《国史新论》‎ ‎ 材料三 钱穆曾说: “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钱。这一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钱穆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请回答:‎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述秦帝国的建立所产生的积极影响。(6分)‎ ‎(2)如何理解材料二中次代辛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唐代宰相实行委员制有何历史意义? (6分)‎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村料三中政府由一个皇音来独救”的观点。“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载“给中国社会发展带来了什么深远影响? (4分)‎ ‎42. (14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材料一 18世纪英国的立法机构中的代表权是合法政府的基础。 当既定法律提出时,君主不得自始就擅作变动,但可以同意成反对由两院提出和赞同的交动。而且,没有行政机构的同意,立法机构亦不得剥夺目前行政机构依法获得的任何权力。由此可见,英国政体实有优越之 处,它使各方面互相牵制。‎ ‎ 材料二 美国联邦党人当年设计政治制度的基本精神是什么呢?简单地说,就是两个字——“有街”。政治制度的“有街“包括两层含义: 第一,不同权力之间的相互制衡;第二,不同利益之间的相互均衡。‎ ‎——摘编自虞崇胜《政治文明论》‎ ‎ 材料三 第十一条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李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以帝国的名又宣战与媾和……‎ ‎ 第十五条 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由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年)‎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18世纪政治制度的主要特征。(2 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美国的政治制度,列举“有衡”的具体表现。(6分)‎ ‎(3)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述英、美、德三国议会在国家政权体系中的地位。(6分)‎ ‎43. (10分)写历史小论文,列提纲是项重要的技能工某同学在阅读课文及相关史料后,拟了一份有关辛亥革命的小论文提纲, 请你帮他完成空缺的部分。‎ 南阳市2019年秋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计60分)‎ ‎1—5:AADBC 6—10:DCDCD 11—15:DCDBC 16—20:CBCCB ‎ ‎21—25:ACBCC 26—30:CCACD 31—35:BAABD 36—40:BDCCB 二、非选择题(41题16分、42题14分、43题10分,共计40分)‎ ‎41.(1)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有利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有利于中国疆域的初步奠定;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任答三点6分)‎ ‎(2)汉代实行三公九卿制,宰相为百官之首;唐代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均为宰相。(2分)意义:三省之间分工明确,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提高办事效率;三省之间相互牵制,有利于避免权臣乱政,加强皇权。(4分)‎ ‎(3)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影响:形成了极端君主专制统治,极大地妨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4分)‎ ‎42.(1)主要特征:分权与制衡;代议制;保留国王,实行君主立宪制。(2分)(任答两点即可)‎ ‎(2)具体表现: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分权制衡;大州和小州的制衡;参议院和众议院的制衡;两党相互制约。(任答3点6分)‎ ‎(3)英国:议会权力至上,是国家权力中心(议会掌握国家最高权力)。美国:国会掌握立法权,与总统、最高法院相互制衡。德国:议会不掌握实权,受帝国皇帝控制(或行政权控制立法权)。(6分)‎ ‎43、解析:从材料示例可知,论文提纲由两部分组成:标题和目录。首先,标题部分,联系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可知,辛亥革命具有两面性:成功与失败并存,革命性与妥协性并存,因此标题应包括两方面内容。其次,目录部分,一类目录是观点,如③⑤,作答依据是提炼出的观点,必须与史实相一致;另一类目录是史实,如②④,作答依据是举出的史实必须与观点一致。‎ 答案:标题部分①一次保守与激进的革命(一场未完成的革命或一场不彻底的革命)(2分)‎ 观点部分 ‎③以西方近代文明礼仪取代传统陋习(提倡人人平等)(2分)‎ ‎⑤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新政权没有根本解决原有的社会问题)(2分)‎ 史实部分 ‎②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创立民国)(2分)‎ ‎④袁世凯取代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北洋军阀掌控中央政权)(2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