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3 发布 |
- 37.5 KB |
- 2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卷·2018届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高二5月月考生物(理)试题(解析版)
太原五中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阶段性检测 高 二 生 物(理) 一、选择题 1. 下列图示中能反映DNA溶解度与NaCl溶液浓度之间关系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已知DNA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溶解度不同,在0.14moL/mL的NaCl溶液中DNA的溶解度最小,在2moL/mL的NaCl溶液中DNA的溶解度最大。随着NaCl溶液浓度的增大,DNA在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先减小后增大,如C图所示,故选C。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能记清楚在0.14moL/mL的NaCl溶液中,DNA的溶解度最小,才能准确解答该题。 2. 在DNA粗提取和鉴定实验中,如果用马血代替鸡血,其他步骤相同,那么实验结果将是 A. 和用鸡血一样的效果 B. 比用鸡血的效果好 C. 和用鸡血比,效果差的很多 D. 比用鸡血的效果差一点 【答案】C 【解析】DNA粗提取和鉴定实验的材料要求细胞中含DNA较多,而马等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不易提取到DNA,因此与用鸡血比,实验结果效果差的很多,故选C。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理清鸡血与马血中的成熟的红细胞结构的区别,鸡血成熟的红细胞中含有细胞核,能用来提取DNA,但马等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不能用来提取DNA。 3. DNA粗提取和鉴定实验中,如果实验材料是植物细胞,需要加入洗涤剂并搅拌,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加入洗涤剂是为了溶解细胞膜和核膜 B. 要快速搅拌产生泡沫以加速细胞膜的溶解 C. 先加入洗涤剂搅拌研磨后再加入食盐 D. 加洗涤剂是为了清洗植物细胞表面的污垢 【答案】A 【解析】实验材料是植物细胞,需要加入洗涤剂,洗涤剂能够瓦解细胞膜和核膜,有利于释放出DNA,故选A。 4. 下表是关于DNA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所使用的材料、操作及其作用,其中表述正确的是 试剂 操作 作用 A 柠檬酸钠溶液 与鸡血混合 防止DNA凝固 B 蒸馏水 与鸡血细胞混合 保持细胞形状 C 蒸馏水 加入到溶解有DNA的NaCL溶液中 析出DNA丝状物 D 冷却的酒精 加入到过滤后的DNA的NaCL溶液中 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柠檬酸钠溶液是抗凝剂,与鸡血混合后可防止血液凝固,故A错误;第一次使用蒸馏水是让蒸馏水与鸡血细胞混合,作用是让血细胞吸水膨胀,加速血细胞破裂,故B错误;第二次使用蒸馏水是将蒸馏水加入到溶解有DNA的2mol/L的NaCl溶液中,作用是使NaCl溶液的浓度降低至0.14 mol/L,此时DNA在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最小,从而使DNA析出,故C正确;DNA不溶于酒精溶液,但是细胞中的某些物质则可以溶于酒精。利用这一原理,可以进一步提取出含杂质较少的DNA,故D错误。 5. DNA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有三次过滤: (1)过滤用蒸馏水处理过的鸡血细胞溶液, (2)过滤含黏稠物的0. 14mol/L的NaCl溶液,(3)过滤溶解有DNA的2mol/L的NaCl溶液。以上三次过滤分别是为了获得 A. 含核物质的滤液、纱布上的黏稠物、含DNA的滤液 B. 含核物质的滤液、滤液中的DNA黏稠物质、含DNA的滤液 C. 含核物质的滤液、滤液中的DNA黏稠物、纱布上的DNA D. 含较纯的DNA滤液、纱布上的黏稠物、含DNA的滤液 【答案】A 【解析】过滤用蒸馏水稀释过的鸡血细胞液是为了滤取含DNA的滤液,过滤含黏稠物的0.14 mol/L的NaCl溶液是为了促进析出完整DNA分子,过滤溶解有DNA的2 mol/L的NaCl溶液是为了含DNA的滤液。 6.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操作正确的是 A. 取制备好的鸡血细胞液5~10 mL,注入烧杯中,迅速加入物质的量浓度为0.14 mol/L的NaCl溶液20 mL,同时用玻璃棒沿同一方向快速搅拌5 min,可使血细胞破裂,释放出DNA B. 整个DNA提取过程中,两次加蒸馏水的目的,都是为了降低溶液中NaCl的浓度,使DNA分子的溶解度达到最低,析出DNA分子 C. 析出DNA粘稠物时缓缓加蒸馏水,用玻璃棒轻缓搅拌,以保证DNA分子完整 D. DNA鉴定操作中,只要向溶有DNA的NaCl溶液中加入4 mL的二苯胺试剂,即可出现蓝色 【答案】C 【解析】0.14 mol/L的NaCl溶液目的是使得DNA析出,加蒸馏水才能使得血细胞破裂,A错误; 实验过程中两次用到蒸馏水,第一次目的是使成熟的鸡血红细胞涨破释放出DNA,第二次加蒸馏水的目的是稀释氯化钠溶液的浓度,使DNA析出,B错误;操作时用玻璃棒轻缓搅拌以保证DNA分子的完整,C正确;DNA溶液中加入二苯胺试剂,加热后才能产生蓝色,D错误。 【点睛】解答D选项,关键能记清楚用二苯胺试剂鉴定DNA分子的条件需要加热。 7. 关于DNA的复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DNA聚合酶不能从头开始合成DNA,只能从5′端延伸DNA链 B. 细胞内的DNA复制不需要引物 C. 引物与DNA模板链通过碱基互补配对进行结合 D. DNA的合成方向总是从子链的3′端向5′端延伸 【答案】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PCR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8. PCR一般要经过三十多次循环,从第二轮循环开始,上一次循环的产物也作为模板参与反应,由引物Ⅰ延伸而成的DNA单链作模板时将 A. 仍与引物Ⅰ结合进行DNA子链的延伸 B. 无需与引物结合,在酶的作用下从头合成子链 C. 同时与引物Ⅰ和引物Ⅱ结合进行子链延伸 D. 与引物Ⅱ结合进行DNA子链的延伸 【答案】D 【解析】当由引物Ⅰ延伸而成的DNA单链作模板时,此单链引物固定端为5′端,因此与它互补的子链从另一端开始合成,即与引物II结合进行DNA子链的延伸,故选D。 9. 复性温度是影响PCR特异性的较重要因素。变性后温度缓慢冷却至40~60 ℃,可使引物和模板发生结合。PCR的结果可不考虑原来解旋开的两个DNA模板链的重新结合,原因不包括 A. 由于模板DNA比引物复杂得多 B. 引物和模板之间的碰撞结合机会远远高于模板互补链之间的碰撞 C. 加入引物的量足够多而模板链数量少 D. 模板链加热解旋已经变性不可能再次结合 【答案】D 【解析】DNA分子在94 ℃左右的温度范围内双螺旋结构解体,双链打开,在DNA分子复制时提供模板,这个过程称为变性。当温度缓慢降低到40~60 ℃时,两条解聚的单链分别与引物结合,称为退火,故D项阐述错误。 10. 下列有关PCR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A. PCR技术利用了 DNA的热变性来控制DNA的解聚与结合,不需要解旋酶 B. DNA聚合酶不能从头开始合成DNA,而只能从引物的3′端延伸DNA链 C. PCR的引物的基本单位是一定脱氧核苷酸 D. 扩增DNA时,需要加入两种引物 【答案】C 【解析】PCR扩增中双链DNA解开不需要解旋酶,高温条件下氢键可自动解开,A正确;DNA聚合酶不能从头开始合成DNA,而只能从引物的3′端延伸DNA链,B正确;引物是一段单链DNA或RNA,因此其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或核糖核苷酸,C错误;采用PCR技术扩增DNA时,需要加入两种引物,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要注意以下几点:1、PCR扩增DNA,不需要解旋酶,因为高温能自动解开DNA双链。2、DNA聚合酶不能从DNA分子的起点开始复制DNA,需要引物。3、引物的化学本质是DNA或RNA。 11. 鉴别下列各种物质时,一定需要加热(含水浴加热)的是 A. 还原性糖 B. 脂肪 C. DNA D. 蛋白质 【答案】A 【解析】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50-65℃的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A正确;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不需要水浴加热,B错误;二苯胺和甲基绿都可以用来鉴定DNA,用二苯胺鉴定DNA时,需要水浴加热,但用甲基绿鉴定DNA时,不需要加热,C错误;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不需要加热,D错误。 【点睛】本题易错选C,认为鉴定DNA分子需要加热,其实甲基绿也可以用来鉴定DNA,但不需要加热。 12. 在PCR扩增DNA的实验中,根据设计,一分子DNA经30次循环后,应得到230个DNA分子,但结果只有210个DNA分子。出现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①实际循环次数不够 ②TaqDNA聚合酶活力不够或其活性受到抑制 ③部分引物不能与模板链结合 ④系统设计欠妥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PCR扩增仪中的复制原料有限等,导致DNA复制提前停止,实际循环次数不够,①正确;DNA复制过程相关的酶活性减弱或受抑制,则该酶催化的过程速率减小,从而使DNA复制的效率下降,②正确;如果引物不能与模板链结合,则不能进行DNA的复制过程,③正确;系统设计欠妥,可能导致DNA复制效率下降,④正确,故选D。 13. 在PCR反应中,以一个DNA分子作为初始模板,经过两次循环后,含引物Ⅰ的DNA单链占DNA总链数的 A. 1/2 B. 1/4 C. 3/8 D. 1/8 【答案】C 【解析】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是在人为条件下进行的DNA分子复制技术,而DNA复制为半保留方式,经过2次循环即复制2次,则合成22个DNA拷贝,故最终可得到1×22=4个DNA分子拷贝,共8条单链,而含有引物Ⅰ的DNA单链有3条,含有引物Ⅱ的DNA单链也有3条单链,不含引物的单链只有2条单链,因此含引物Ⅰ的DNA单链占DNA总链数的3/8,故选C。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能理解循环的概念,循环一次其实就是指复制一次,再结合复制的特点-半保留复制,就能准确解答本题。 14. 玫瑰精油提取的过程是 A. 鲜玫瑰花+水→水蒸气蒸馏→油水混合物→分离油层→除水 B. 鲜玫瑰花+水→油水混合物→水蒸气蒸馏→分离油层→除水 C. 鲜玫瑰花+水→油水混合物→除水→分离油层 D. 鲜玫瑰花+水→油水混合物→水蒸气蒸馏→除水 【答案】A 【解析】提取玫瑰精油常用的方法是水蒸汽蒸馏法,实验流程是:鲜玫瑰花瓣+清水→水蒸汽蒸馏→获得油水混合物→分离油层→除水→玫瑰精油,故A正确。 15. 下列对胡萝卜素提取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A. 在把新鲜的胡萝卜切成米粒大小的颗粒置于烘箱中烘干时,温度越高、干燥时间越长,烘干效果越好 B. 在萃取过程中,在瓶中安装冷凝回流装置是为了防止加热时有机溶剂挥发 C. 在浓缩干燥前,没有必要进行过滤 D. 将滤液用蒸馏装置进行蒸馏,要收集蒸发出去的液体,蒸发出去的是胡萝卜素,留下的是有机溶液 【答案】B 【解析】在把新鲜的胡萝卜置于烘箱中烘干时,温度越高、干燥时间越长,胡萝卜素会分解,A错误;在萃取过程中,为了防止加热时有机溶剂挥发需要在瓶中安装冷凝回流装置,B正确;在浓缩干燥前,需要进行过滤出去萃取液中的不溶物,C错误;将滤液用蒸馏装置进行蒸馏,要收集蒸发出去的液体,蒸发出去的是有机溶液,留下的是胡萝卜素,D错误。 【考点定位】从生物材料中提取某些特定成分 16. 下列橘皮精油提取操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是 ①橘皮在石灰水中浸泡时间为10小时以上 ②橘皮要浸透,压榨时才不会滑脱 ③压榨液的黏稠度要高,从而提高出油率 ④压榨时加入0.25%的小苏打和5%的硫酸钠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C .................................... 考点: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用压榨法提取橘皮精油的相关知识。掌握橘皮精油的提取方法和用压榨法提取橘皮精油的过程及注意事项是解题的关键。 17. 植物芳香油是天然香料,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植物芳香油是从植物不同器官提取的 B. 植物芳香油易溶于有机溶剂,具有挥发性 C. 植物芳香油组成简单,主要由苯组成 D. 用玫瑰提取的玫瑰油是植物芳香油的一种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植物芳香油可以来自于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各器官都可以提取,A正确;植物芳香油具有较强的挥发性,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具有特殊植物香味,B正确;植物芳香油组成复杂,主要包括萜类及其衍生物,其气味芳香,能使人神清气爽,不是由苯组成的,C错误;用玫瑰提取的玫瑰精油属于植物芳香油,是植物芳香油的一种,D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芳香油的提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8. 用蒸馏法提取玫瑰油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蒸馏温度高,水和玫瑰油挥发得就容易,所以在高温下蒸馏效果好一些 B. 为了充分蒸馏玫瑰油,应该在较低温度下延长蒸馏时间 C. 在乳浊液分离的时候,为了有利于水和油层分开,向乳化液中加入氯化钠,增加盐的浓度 D. 水和油层分开后,应在初提取的玫瑰油中加入适量的无水硫酸钠吸去残留的水,放置过夜,经过滤除去固体硫酸钠后,就可以得到玫瑰油 【答案】A 【解析】蒸馏温度太高、时间太短,玫瑰油的品质就比较差,如果要提高品质,就需要在较低温度下延长蒸馏时间,A错误、B正确;向乳化液中加入氯化钠,增加盐的浓度,有利于水和油分层,通过分液漏斗排去下层的水,得到初提取的玫瑰油,再加入适量的无水硫酸钠吸去残留的水,放置过夜,经过滤除去固体硫酸钠后,就可以得到玫瑰油,CD正确。 【考点定位】玫瑰油的提取 19. 制备橘皮精油的过程,需先后进行A、B两次过滤过程,则橘皮精油为 A. 经过A后的滤液 B. 经过A和B后的滤液 C. 经过B后的滤液 D. 经过A后静置处理的上清液和B后的滤液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提取橘皮精油时,为了提高出油率,首先将橘皮去水干燥,然后用石灰水浸泡,经漂洗、压榨得到压榨液后,用布袋过滤除去固体物和残渣(第一次过滤,即A过滤),对滤液进行离心进一步除去较小的残留固体物,再用分液漏斗或吸管将上层的橘皮精油分离出来,然后在5℃~10℃ 下静置5~7天,使果蜡等杂质沉淀,用吸管吸出上层澄清橘皮油,其余部分滤纸过滤(第二次过滤,即B过滤),滤液与吸出的上层橘油合并后成为最终的橘皮精油,即橘皮精油是经过A过滤后静置处理的上清液和B过滤后的滤液,故选:D。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制备橘皮精油的过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0. 将提取的胡萝卜素滤液装入试管中,让一束白光穿过该滤液后经三棱镜对光进行色散,颜色明显减弱的光谱是 A. 绿光 B. 红光和绿光 C. 蓝紫光 D. 黄光 【答案】C 【解析】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让一束白光穿过该滤液后再经三棱镜对光进行色散,吸收了蓝紫光,因此颜色明显减弱的光谱是蓝紫光,故选C。 21. 下列关于生物科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通过纸层析对提取的胡萝卜素粗品进行鉴定 B. 研究碳在代谢中的转化途径时,用同位素标记法 C. 检测亚硝酸盐含量时,可以用比色法 D. 发酵液中加入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若变黄则证明果酒发酵成功 【答案】D 【解析】对提取的胡萝卜素粗品进行鉴定的方法为纸层析法,A正确;研究碳在代谢中的转化途径时能够用同位素标记法,如卡尔文用同位素标记法标记二氧化碳中的碳原子,研究出了碳在光合作用中的转化途径(即二氧化碳→三碳化合物→有机物),B错误;泡菜制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可以用比色法测定,因为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的反应产物能与N-1-萘基乙二胺偶联成玫瑰红色化合物,C正确;发酵液中加入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若变黄则证明发酵液中含有二氧化碳,酵母菌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分解有机物均能产生二氧化碳,所以不能证明果酒发酵是否成功,D错误。 22.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石油醚、醋酸乙酯、乙醚、苯和四氯化碳这几种有机溶剂中,石油醚的沸点最高,在加热萃取时不易挥发,所以石油醚最适宜用作萃取剂 B. 乙醇和丙酮不能够用于胡萝卜素的萃取,虽然它们也是有机溶剂,但它们与水混溶 C. 对提取出的胡萝卜素进行纸层析鉴定时,可用滴管吸取少量的样品进行点样 D. 对提取出的胡萝卜素进行纸层析鉴定时,样品点不能浸泡在层析液中 【答案】C 【解析】石油醚的沸点最高,在加热萃取时不易挥发,所以石油醚最适宜用作萃取剂,A正确; B、萃取剂应该具有较高的沸点,能够充分溶解胡萝卜素,并且不与水混溶,B正确;为保证色素经过纸层析后,色素点清晰,易于鉴别和区分,点样时圆点尽量细小,所以应选用最细注射器的针头,吸取少量的溶液进行点样,而且点样过程要快速细致,C错误;对提取出的胡萝卜素进行纸层析鉴定时,样品点不能浸泡在层析液中,否则色素会溶解到层析液中,在滤纸上分离不到胡萝卜素,D正确。 23. 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目的基因和受体细胞均可来自动、植物或微生物 B. 限制酶和DNA连接酶是两类常用的工具酶 C. 人胰岛素原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胰岛素原无生物活性 D. 载体上的抗性基因有利于筛选含重组DNA的细胞和促进目的基因的表达 【答案】D 【解析】目的基因可来自动植物和微生物,受体细胞也可来自动植物或微生物,A正确;基因工程常用的工具酶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B正确;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不能对胰岛素原进行加工,因此人胰岛素原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胰岛素原没有生物活性,C正确;载体上的抗性基因是可用于筛选含重组DNA的细胞,但不能促进目的基因的表达,D错误. 【考点定位】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 【名师点睛】1、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原核细胞中,转录和翻译在相同时空中进行,而真核生物的转录和翻译过程在不同时间和空间进行. 2、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步骤主要包括四步:①目的基因的获取;②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③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④目的基因的检测与表达.其中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该过程需要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24. 下列关于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常用原核生物作为受体细胞,是因为原核生物繁殖快,且多为单细胞,遗传物质相对较少 B. 受体细胞所处的一种能吸收周围环境中DNA分子的生理状态称为感受态 C. 感受态细胞吸收DNA分子需要适宜的温度和酸碱度 D. 感受态细胞吸收重组表达载体DNA分子的液体只要调节为适宜的pH即可,没必要用缓冲液 【答案】D 【解析】基因工程中细菌等原核生物作为受体细胞,是因为原核生物繁殖速度快、遗传物质相对较少、多为单细胞,操作简便,A正确;当受体细胞是微生物细胞时(如大肠杆菌),常采用感受态细胞法,即首先用Ca2+(或CaCl2)处理微生物细胞,使其处于一种能吸收周围环境中DNA分子的生理状态,这种细胞称为感受态细胞,B正确;感受态细胞吸收DNA分子需要适宜的温度和酸碱度才能完成转化过程,C正确;感受态细胞法,即先用Ca2+处理细胞,使细胞成为感受态细胞,再将重组表达载体DNA分子溶于缓冲液中与感受态细胞混合,在一定的温度下促进受体细胞吸收DNA分子,完成转化过程,D错误。 25. 如果通过转基因技术成功改造了某血友病(一种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女性的造血干细胞,使其凝血功能全部恢复正常,那么她与正常男性婚后所生子女中 A. 儿子、女儿全部正常 B. 儿子、女儿各有一半正常 C. 儿子全部有病,女儿全部正常 D. 儿子全部正常,女儿全部有病 【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科学家通过转基因技术,成功改造了某女性血友病患者的造血干细胞,但没有改变其它体细胞的基因型,尤其是卵原细胞的基因。所以,该女性(XhXh)与正常男性(XHY)结婚后所生男孩的基因型都是XhY,表现型为患病;所生女孩的基因型都是XHXh,表现型为正常,故选C。 【点睛】本题易错选,误认为通过转基因技术成功改造某血友病女性,其体内的基因也全恢复正常,但卵原细胞的基因没有改变,从而才能准确解答该题。 26. 下图为通过DNA分子杂交鉴定含有某特定DNA的细菌克隆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根据培养皿中菌落数可以准确计算样品中含有的活菌实际数目 B. 外源DNA必须位于重组质粒的启动子和终止子之间才能进行复制 C. 重组质粒与探针能进行分子杂交是因为DNA分子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 D. 放射自显影结果可以显示原培养皿中含有特定DNA的细菌菌落位置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稀释涂布平板法可以测定活菌数量,但如果菌种之间的距离较小时会有多个活菌种共同形成一个菌落的现象,菌落数只能大约推测出活菌数,因而往往不准确。启动子与终止子之间的部分是基因转录区段,只有在复制子下游,就可以复制,与启动子无关。所有DNA分子都是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是共性,不同的碱基序列才是DNA分子的特异性,DNA分子杂交原理是相应碱基序列的互补配对。显然D项正是本题的结论:通过DNA分子杂交鉴定含有某特定DNA的细菌克隆。因为放射性标记的DNA探针能与相应的DNA杂交,而产生放射自显影,而只有特定的DNA才与探针相结合,所以可以显示原培养皿中含有特定DNA的细菌菌落位置,D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细菌培养和基因工程等有关知识,选修内容回归选择题,难度适中。 27. 有关基因工程与蛋白质工程的说法正确是 A. 基因工程需对基因进行分子水平操作,蛋白质工程不对基因进行操作 B. 基因工程合成的是天然蛋白质,蛋白质工程合成的可以不是天然存在的蛋白质 C. 基因工程是分子水平操作,蛋白质工程是细胞水平(或性状水平) D. 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产生的变异都是不可遗传的 【答案】B 【解析】基因工程需对基因进行分子水平操作,蛋白质工程是通过修改基因或创造合成新基因来改变生物的遗传和表达形状,合成新的蛋白质,A错误;基因工程合成的是天然蛋白质,蛋白质工程合成的可以不是天然存在的蛋白质,B正确;基因工程是分子水平操作,蛋白质工程也是分子水平操作,C错误;蛋白质工程的实质是改造基因,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产生的变异都是可遗传的,D正确。 28. 北极比目鱼中有抗冻基因,其编码的抗冻蛋白具有11个氨基酸的重复序列。该序列重复次数越多,抗冻能力越强。下图是获取转基因抗冻番茄植株的过程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过程①需要的工具酶是RNA聚合酶 B. 多个抗冻基因依次相连成能表达的新基因,不一定能得到抗冻性增强的抗冻蛋白 C. 过程②构成的重组质粒缺乏标记基因,需要转入农杆菌才能进行筛选 D. 应用DNA探针技术,可以检测转基因抗冻番茄植株中目的基因的存在及其完全表达 【答案】B 【解析】过程①是通过逆转录法获取目的基因,所以需要逆转录酶,A错误;将多个抗冻基因编码区相连形成的能表达的新基因不再是抗冻基因,改变了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所以得到的蛋白质不一定具有抗冻功能,B正确;②是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过程,基因表达载体通常由启动子、目的基因、终止子和标记基因构成,其中标记基因的作用是筛选目的基因,所以过程②构成的重组质粒不能缺乏标记基因,导入农杆菌的是含有标记基因的重组质粒,这样培养农杆菌才能进行筛选,C错误;应用DNA探针技术,可以检测转基因抗冻番茄植株中目的基因的存在及其是否转录,要检测是否翻译合成蛋白质,需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D错误。 29. 下面是5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对DNA分子的识别序列和剪切位点图(↓表示剪切点、切出的断面为黏性末端) 请指出下列哪组表达正确 A. 限制酶2和4识别的序列都包含4个碱基对 B. 限制酶3和5识别的序列都包含5个碱基对 C. 限制酶1和3剪出的黏性末端相同 D. 限制酶1和2剪出的黏性末端相同 【答案】C 【解析】限制酶4识别的序列包含6个碱基对,A错误;限制酶3识别的序列包含6个碱基对,B错误;限制酶1和3剪出的粘性末端相同,均为GATC,C正确;限制酶1和2剪出的黏性末端不同,D错误。 30. 甘薯种植多年后易积累病毒而导致品种退化。目前生产上采用茎尖分生组织离体培养的方法快速繁殖脱毒的种苗,以保证该品种的品质和产量水平。这种通过分生组织离体培养获得种苗的过程不涉及细胞的 A. 有丝分裂 B. 分化 C. 减数分裂 D. 全能性 【答案】C 【解析】A、离体的器官、组织和细胞,培养一段时间后,脱分化,通过有丝分裂形成愈伤组织,A错误; B、愈伤组织继续培养,可重新分化形成胚状体,进而形成完整植株,B错误; C、植物组织培养属于无性繁殖,不涉及减数分裂,减数分裂是有性生殖过程中特有的一种分裂方式,C正确; D、由离体的器官、组织和细胞经过植物组织培养形成完整植株的过程,体现植物细胞的全能性,D错误。 【考点定位】植物培养的条件及过程 【名师点睛】由题意可知,快速繁殖脱毒的种苗用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植物组织培养过程包括脱分化和再分化,细胞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利用的原理是植物细胞全能性,该技术没有减数分裂的过程,属于无性生殖的范畴。 31. 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中灭菌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外植体可以用酒精消毒 B. 镊子等器械需酒精灭菌 C. 操作前手需酒精消毒 D. 培养基需高压蒸汽灭菌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植物组织培养需要严格的无菌操作,包括:操作前外植体应浸泡在酒精中杀菌;A正确。镊子等器械灼烧灭菌,B错误。手需用酒精消毒,C正确。培养基需要用高压蒸汽灭菌, D错误。 考点:植物组织培养中灭菌操作 32. 下列各项培育植物新品种的过程中,不经过愈伤组织阶段的是 A. 通过植物体细胞杂交培育白菜——甘蓝杂种植株 B. 通过多倍体育种培育无子西瓜 C. 通过单倍体育种培育优质小麦 D. 通过基因工程培育抗虫棉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愈伤组织是植物组织培养的中间结构。植物体细胞杂交需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多倍体育种不需利用植物组织培养;单倍体育种中花药离体培养利用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基因工程培育抗虫棉需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所以B项不经愈伤组织阶段。 考点:考查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 点评:难度中等,理解育种的过程。 33. 要将胡萝卜韧皮部细胞培养成完整植株,不需要 A. 具有完整细胞核的细胞 B. 离体状态 C. 导入外源基因 D. 一定的营养物质和激素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即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潜能。植物细胞表现全能性的条件:①细胞离体并保持完整和适宜的外界条件(如适宜温度、适时的光照、 pH和无菌环境等)。②一定的营养(无机、有机成分)和植物激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所以选ABD。 考点:植物细胞工程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植物细胞工程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植物组织培养条件及过程的理解。 34. 与传统的有性杂交法相比,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最大优点是 A. 可使两个亲本的优良性状组合到一起 B. 可以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C. 可以培育出高产、性状明显的新品种 D. 可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答案】B 【解析】传统的有性杂交和植物体细胞杂交都可使两个亲本的优良性状组合一起,A错误;植物体细胞杂交可以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能够打破物种生殖隔离的限制,传统的有性杂交则不能,B正确;传统的有性杂交也能培育出高产性状明显的新品种,C错误;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复杂,生产成本较高,D错误。 35. 利用植物组织培养能大幅度提高粮食产量的原因是 A. 改变了作物品种 B. 培养周期短、繁殖率高 C. 无性繁殖,保持了亲本性状 D. 有利于提高光合效率 【答案】B 【解析】植物组织培养属于无性繁殖技术,保持亲本性状,不会改变作物品种,A错误;植物组织培养培养周期短,繁殖率高,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短期内培育出所需要的植物新个体,故该技术能大幅度提高粮食产量,B 正确;植物组织培养属于无性繁殖技术,保持亲本性状,这不是大幅度提高粮食产量的原因,C错误;植物组织培养不能提高光合效率,D错误。 36. 某种花卉感染了植物病毒,叶子出现疱状,欲培育出无病毒的后代,应采取的方法是 A. 用种子培养后代 B. 用无明显症状部分的枝条扦插 C. 用茎尖进行组织培养诱导出植株 D. 用叶表皮细胞进行组织培养诱导出植株 【答案】C 【解析】对植物刚分裂形成的分生组织还没有受到病毒的侵染,对其进行培养,所以C选项正确。 37. 对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正确理解是 A. 该技术已相当成熟并在实践中应用 B. 通过杂交技术形成的细胞含有两个细胞核 C. 亲本细胞之间亲缘关系越远,越不易形成杂交 D. 目前已经培育出“地上结番茄,地下结土豆”的新植株 【答案】C 【解析】该技术不是很成熟,只在部分领域的实践中应用,A错误;通过杂交技术形成的细胞含有一个细胞核,B错误;亲本细胞之间亲缘关系越远,越不易形成杂交,C正确;目前还没有培育出“地上结番茄,地下结土豆”的新植株,D错误。 38. 下图是人工种子的结构简图,对其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人工种子的人工胚乳中含有胚状体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B. 人工种子可以工业化生产,播种人工种子可节省大量粮食 C. 人工种子克服了有些作物品种繁殖能力差、结子困难或发芽率低等问题 D. 人工种子胚状体还未分化出胚芽、胚轴和胚根等结构 【答案】D 【解析】 人工种子的胚乳中含有胚状体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质,A正确;人工种子可以工业化生产,播种人工种子可节省大量的粮食,B正确;人工种子具有很多优点,如解决有些作物品种繁殖能力差、结籽困难、发芽率低等问题,C正确;人工种子的胚状体已经分化出胚芽、胚轴和胚根等结构,D错误。 39. 肺细胞中的let-7基因表达减弱,癌基因RAS表达增强,会引发肺癌.研究人员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let-7基因导人肺癌细胞实现表达,发现肺癌细胞的增殖受到抑制,研究发现,let-7基因能影响癌基因RAS的表达,其影响机理如图所示.则肺癌细胞增殖受到抑制的原因最可能是 A. 癌细胞中的RAS基因减少了 B. 癌细胞中的RAS mRNA增多了 C. 癌细胞中的RAS蛋白减少了 D. 癌细胞中的RAS mRNA减少了 【答案】C 【解析】据图可以看出,let-7基因转录产生的mRNA能与癌基因RAS转录产生的mRNA发生部分杂交,从而阻止了癌基因RAS转录产生的mRNA的翻译过程,最终表现出阻止了癌基因RAS表达,使癌细胞中的RAS蛋白减少,故选C。 40. GDNF是一种神经营养因子。对损伤的神经细胞具有营养和保护作用。研究人员构建了含GDNF基因的表达载体(如图1所示),并导入到大鼠神经干细胞中,用于干细胞基因治疗的研究。经酶切后的载体和GDNF基因进行连接,连接产物经筛选得到的载体主要有三种:单个载体自连、GDNF基因与载体正向连接、GDNF基因与载体反向连接(如图1所示)。为鉴定这3种连接方式,选择HpaI酶和BamHI酶对筛选的载体进行双酶切,并对酶切后的DNA片段进行电泳分析,结果如图2所示。图2中第几泳道显示所鉴定的载体是正向连接的。 A. ① B. ② C. ③ D. 无法判断 【答案】B 【解析】泳道①仅有一种条带,属于载体自连;泳道②有两种条带,且长度分别与质粒和GDNF基因长度相同,为正向连接;泳道③有两种条带,长度与BamHⅠ酶切后结果相同,为反向连接,故选B。 二、非选择题 41. 利用紫外线诱变选育高产β-胡萝卜素的三孢布拉霉负菌(单细胞真菌),未突变菌不能在含有浓度为10-5M的β-紫罗酮的培养基上生长。菌体随β-胡萝卜素含量增加从黄色加深至橙红色。图甲为选育及提取获得β-胡萝卜素流程。 (1)三孢布拉霉负菌与细菌共同具有的细胞器是________。 (2)培养基中的葡萄糖为菌体生长提供_________________;为选出高产突变菌种,还应在培养基中添加_____________。 (3)进行③过程时,应选取________色的菌落接种至液体培养基。为筛选纯化β-胡萝卜素产量高的菌种,采取重复________(填图甲中数字)过程。 (4)固体平板培养基经过程②接种培养后的菌落分布如图乙所示。该同学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只有少数菌能生长形成菌落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过程⑥是______________,用纸层析法鉴定提取的胡萝卜素粗品,结果发现颜色较浅,导致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萃取时,萃取剂使用量_________,提取的色素少。 (6)选取胡萝卜韧皮部细胞进行植物组织培养时,应先对外植体进行________。 【答案】 (1). 核糖体 (2). 碳源 (3). 10-5M的β-紫罗酮 (4). 橙红 (5). ③④ (6). 稀释涂布平板法 (7). 基因突变频率低和不定向性 (8). 浓缩 (9). 过少 (10). 消毒 【解析】试题分析:分析图甲:图中过程①表示利用紫外线诱导基因突变,过程②表示微生物接种(结合图乙可知,平板中的菌落均匀分布,应采用了稀释涂布平板法),过程③④表示选择培养,过程⑥表示浓缩。 (1)三孢布拉霉负菌为真核细胞,细菌为原核细胞,它们共同具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过程①的原理是基因突变,用紫外线诱导可以提高基因突变频率。 (2)培养基中的葡萄糖为菌体生长提供碳源(碳源和能源);由于未突变菌不能在含有浓度为10-5M的β━紫罗酮的培养基上生长,所以为选出高产突变菌种,还应在培养基中添加10-5M的β━紫罗酮。 (3)菌体随β━胡萝卜素含量增加从黄色加深至橙红色,所以进行③过程时,应选取橙红色的菌落接种至液体培养基。为筛选纯化β━胡萝卜素产量高的菌种,采取重复③④过程。 (4)固体平板培养基经过程②接种培养后的菌落分布如图乙所示,所以该同学的接种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只有少数菌能生长形成菌落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频率低和不定向性,只有少数基因突变的菌才能生长、繁殖。 (5)过程⑥是浓缩,用纸层析法鉴定提取的胡萝卜素粗品,结果发现颜色较浅,导致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萃取时,萃取剂使用量过少,提取的色素少。 (6)植物组织培养失败最常见的原因是被微生物污染,因此选取胡萝卜韧皮部细胞进行植物组织培养时,应先对外植体进行消毒。 42. 植物甲具有极强的耐旱性,其耐旱性与某个基因有关,若从该植物中获得该耐旱基因,并将其转移到耐旱性低的植物乙中,有可能提高后者的耐旱性。 回答下列问题: (1)理论上,基因组文库含有生物的__基因;而cDNA文库含有生物的__基因。 (2)若要从植物甲中获得耐旱基因,可首先建立该植物的基因组文库,再从中筛选出所需的耐旱基因。将耐旱基因导入农杆菌,并通过农杆菌转化法将其导入植物__的体细胞中,再经过___________得到再生植株.要确认该耐旱基因是否在再生植株中正确表达,应检测此再生植株中该基因的__,如果检测结果呈阳性,再在田间试验中利用 ________环境进行鉴定。 (3)假如用得到的二倍体转基因耐旱植株自交,该耐旱基因在受体细胞染色体上不同的整合情况会使得子代中耐旱与不耐旱植株的数量比有所不同,若耐旱基因整合到同源染色体的一条上,则子代中耐旱与不耐旱植株的数量比为_______;若耐旱基因整合到同源染色体的两条上,则子代中耐旱与不耐旱植株的数量比为_______;若耐旱基因整合到两对同源染色体的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上,则子代中耐旱与不耐旱植株的数量比为_______。 【答案】 (1). 全部 (2). 部分 (3). 乙 (4). 植物组织培养 (5). 表达产物 (6). 干旱 (7). 3:1 (8). 1:0 (9). 15:1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通过分析基因文库的种类和基因工程的具体操作步骤及相关细节,并区别两种基因文库,结合题中问题能准确答题。 (1)基因文库是指将含有某种生物不同基因的许多DNA片段,导入到受体菌的群体中储存,各个受体菌分别含有这种生物的不同基因,基因组文库包含某种生物所有的基因;部分基因文库包含某种生物的部分基因,如:cDNA文库。 (2)由于植物乙的耐旱性低,因此将耐旱基因导入农杆菌,并通过农杆菌转化法将其导入植物乙的体细胞中;经过植物组织培养得到再生植株;要确认该耐旱基因是否在再生植株中正确表达,应检测此再生植株中该基因的表达产物,如果检测结果呈阳性,即目的基因正常表达,再在田间试验利用干旱环境,检测植株的耐旱性是否得到提高。 (3)假如用得到的二倍体转基因耐旱植株自交,若耐旱基因整合到同源染色体的一条上,则符合杂合子(Aa)自交后代的结果,即子代中耐旱与不耐旱植株的数量比为3:1;若耐旱基因整合到同源染色体的两条上,则符合杂合子(AA)自交后代的结果,即子代中表现为全是耐旱型;若耐旱基因整合到两对同源染色体的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上,则符合杂合子(AaBb)自交后代的结果,即子代中不耐旱植株(aabb=1/16),耐旱植株的概率为1-1/16=15/16,即子代中耐旱与不耐旱植株的数量比=15:1。 43. 降钙素是一种多肽类激素,临床上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等。人的降钙素活性很低,半衰期较短。某科学机构为了研发一种活性高、半衰期长的新型降钙素,从预期新型降钙素的功能出发,推测相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并人工合成了两条72个碱基的DNA单链,两条链通过18个碱基对形成部分双链DNA片段,再利用Klenow酶补平,获得双链DNA,过程如下图。 在此过程中发现,合成较长的核苷酸单链易产生缺失碱基的现象。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Klenow酶是一种________酶,合成的双链DNA有________个碱基对。 (2)将获得的DNA的两条链用15N标记后进行PCR扩增,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不做标记,循环3次,则在形成的子代DNA中含有15N标记的DNA占________。如果模板DNA分子中含有胞嘧啶50个,则需要加入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___________个。 (3)PCR中由碱基错配引起的变异属于________。假设对一个DNA进行扩增,第一次循环时某一条模板链上发生碱基错配,则扩增若干次后检测所有DNA的扩增片段,与原DNA相应片段相同的占________。 (4)PCR获得的大量DNA经EcoRⅠ(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为—G↓AATTC—)和BamHⅠ(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为—G↓GATCC—)双酶切后插入到大肠杆菌质粒中,筛选含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并进行检测。 ①要进行重组质粒的鉴定和选择,需要大肠杆菌质粒中含有________。 ②设计EcoRⅠ和BamHⅠ双酶切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上述制备该新型降钙素,运用的现代生物工程技术是________。 【答案】 (1). DNA聚合酶 (2). 126 (3). 25% (4). 532 (5). 基因突变 (6). 50% (7). 标记基因 (8). 保证目的基因和载体定向连接 (9). 蛋白质工程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图分析,新型的降钙素食通过蛋白质工程生产的。蛋白质工程的实质是改造基因,生产人类需要的蛋白质。在人工合成了两条72个碱基的DNA单链,两条链通过18个碱基对形成部分双链DNA片段,再利用Klenow酶催化,以4种游离的脱氧核糖核苷酸为原料,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获得双链DNA,但合成较长的核苷酸单链时,容易产生缺失碱基的现象。 (1)由图可得知,是以DNA一条链为模板、4种游离的脱氧核糖核苷酸为原料合成双链DNA,此过程所用的酶是DNA聚合酶。合成的双链DNA含有的碱基对有(72-18)×2+18=126个碱基对。 (2)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如果把模板DNA的两条链用15N标记,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不做标记,经过3次复制,则在形成的子代DNA中含有15N标记的DNA占2/23=25%;如果模板DNA分子中含有胞嘧啶(C)50个, 因DNA分子中C+T=50%,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该DNA分子含有胸腺嘧啶126-50=76个,则该DNA复制3次,需要加入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76×(23-1)=532个。 (3)碱基对的错配使基因结构发生改变属于基因突变;假设对一个DNA进行扩增,第一次循环时某一条模板链上发生碱基错配,由于DNA分子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则以正常链为模板复制所得子代都正常,以异常链为模板扩增所得子代都异常,即与原DNA相应片段相同的占50%。 (4) ①重组质粒中含有标记基因,标记基因可以鉴别受体细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 ②限制酶具有特异性,一种限制酶只识别一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切割特定的位点。为了防止目的基因和载体在酶切后产生的末端发生任意连接或保证目的基因和载体定向连接,将获得的双链DNA经EcoRI和BamHI双切割。 (5)据试题分析可知,上述制备该新型降钙素,运用的现代生物工程技术是蛋白质工程。 44. 现有甲、乙两个烟草品种(2n=48),其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这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且在光照强度大于800勒克司时,都不能生长,这是由于它们中的一对隐性纯合基因(aa或bb)作用的结果。 取甲乙两品种的花粉分别培养成植株,将它们的叶肉细胞制成原生质体,并将两者相混,使之融合,诱导产生细胞团。然后,放到大于800勒克司光照下培养,结果有的细胞团不能分化,有的能分化发育成植株。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烟草品种花粉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 (2)将叶肉细胞制成原生质体时,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破除细胞壁。 (3)在细胞融合技术中,常用的促融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细胞融合后诱导产生的细胞团叫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大于800勒克司光照下培养,有______种细胞团不能分化,能分化的细胞团是由_________的原生质体融合来的(这里只考虑2个原生质体的相互融合)。由该细胞团分化发育成的植株,其染色体数是___________,基因型是___________。该植株自交后代中,在大于800勒克司光照下,出现不能生长的植株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 【答案】 (1). aB (2). 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3). 聚乙二醇 (4). 愈伤组织 (5). 2 (6). 甲、乙 (7). 48 (8). AaBb (9). 7/16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学生地单倍体育种和细胞事例技术的了解情况,以及对基因人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的应用能力。在只考虑两个原生质体相互融合的情况下,任意两个原生质体(aB与ab、an和Ab、aB和Ab)融合后细胞的基因型可能为aaBb、Aabb和AaBb,其中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细胞团在大于800 Lux光照下培养,不能分化,基因型为AaBb的细胞团则能分化发育成植株,该植株为二倍体(2n=48)。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中,在大于800 Lux光照下不能生长的植株,即含有一结以上隐性基因(aaB_、A_bb和aabb)的植株,出现的概率为1/4×3/4+3/4×1/4+1/4×1/4=7/16。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