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3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多悦高级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多悦高中2022届高一下半期考试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马的历史,非常悠久。甲骨文中就有马的形象。据史书记载,商周时贵族出行多乘马车或骑马。贵族死后,作为陪葬的马匹也占据着一席之地。霍去病墓的石雕群,唐太宗的昭陵六骏,无不显示出统治者对马的重视。也正是马在古时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以及帝王对良马的喜爱,在客观上促进了“马艺术”发展。汉武帝不惜重金和发动战争来换取汗血宝马。马成为汉代绘画和雕塑中经常出现的题材和内容。唐太宗属马,也特别爱马。 ②在我国石雕艺术史上,汉代霍去病墓石雕群、唐太宗的昭陵六骏树起了意象造型与写实造型的艺术风格几乎不可逾越的高峰。同一表现对象的马在各朝艺术家的艺术创作中呈现出各式面貌,虽然霍去病墓石雕群与昭陵六骏这两组马的石雕艺术品是在不同时代的特殊风格下成就了它们各自独特的艺术面貌,但它们之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相通之处。 ③一是意象造型与写实造型的统一。虽然历史上大多把霍去病墓石雕群归为写意的类别,而唐昭陵六骏则被看作写实的代表,但在具体的形象塑造方面,这两种艺术手法相互渗透。昭陵六骏继承了霍去病墓的创作手法,采用象征手法,表现重大的历史事件。这两组石雕虽然都刻画的是战马,实质是反映人的勇敢和战争的惨烈。因此不管是霍去病墓石雕还是昭陵六骏,不仅是对帝王将相的颂歌,也是无数英勇将士的历史丰碑。霍去病墓纪念性石雕的重要特点,是将独特的艺术构思和石料的选取相结合,因石而得形,因形而造意,因意而施工。《马踏匈奴》是霍去病墓石雕群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件作品。作品中战马威武雄健,傲然挺立,敌人蜷缩于马下,垂死挣扎,与整个马的轮廓浑然一体。而在整个雕塑的关键部分,如马下胡人的特征运用线刻和浮雕的手法刻出相对写实的形象。这样,将大写意与细微写实的造型手法相结合来表现精妙传神的形象。就马的造型而论,汉马偏于写意,蹄细体肥,外形流畅简洁;唐马偏于写实,注重马体解剖结构的表现。像昭陵六骏,因为皆属初唐时代,故马体的肥臀细腿等特征颇有汉风孑遗,但较之于汉马,显然更写实精确,更注重形体的结构变化,像面部的筋脉、胸肌、蹄筋等皆细致入微,在生动传神上,与汉马有异曲同工之妙。 ④ - 15 - 二是静态与动态的统一。《马踏匈奴》是我国最早的纪念碑式的大型圆雕,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和浪漫主义手法,表现了霍去病征服入侵者、取得胜利的那一刹那,被踏于马下的匈奴首领手持弓箭仰卧在马腹之下作垂死挣扎状的场景。静静站立的战马与挣扎的胡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大权在握的静态与垂死挣扎的动态形成了完美统一。昭陵六骏表现上颇多写实性,刻画出骏马的飞驰、屹立、徐行三种姿势,表现出六骏共同的雄健俊美的外形和勇往直前的气势,显示出它们的情谊,是古代以形传神的成功范例。这两组石雕形象选取了动态和静态中的马的形象,并将其协调统一地安排在同一个整体中。 (摘编自肖顺、李雪松《汉唐石雕中“马”的艺术形象与成就》)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马的历史非常悠久。商周时代,马与贵族生活联系密切,贵族出行多乘马车或者骑马,贵族死后,马匹是比较重要的陪葬品。 B. 统治者对马的重视于唐太宗的昭陵六骏可见一斑;帝王对良马的喜爱,马在古代社会的特殊地位等,对“马艺术”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C. 虽然汉武帝、唐太宗都爱马,但他们各自的审美趣味不同,导致同一表现对象的马在汉、唐两代艺术家的创作中呈现出不同的面貌。 D. 霍去病墓石雕群、唐太宗的昭陵六骏是中国石雕艺术史上几乎不可超越的作品,艺术风格不尽相同,前者重意象造型,后者重写实造型。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 不同时代的艺术风格对艺术创作的影响是深广的,汉代霍去病墓石雕群、唐代昭陵六骏这两组马的石雕艺术品代表了两个时代独特的艺术面貌。 B. 在艺术形象塑造方面,意象造型与写实造型两种艺术手法可以相互渗透,表现为二者的统一性,霍去病墓石雕群、唐昭陵六骏就是典型例子。 C. 虽然唐昭陵六骏被看作写实的代表,但在塑造形象时,它也继承了霍去病墓石雕群的创作手法,采用象征手法,表现重大的历史事件。 D. 霍去病墓石雕群是对帝王将相的颂歌,也是英勇将士的历史丰碑,它突出的创作特色是将艺术构思与石料选取相结合,据意取材。 - 15 -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马踏匈奴》是霍去病墓石雕群中一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它将大写意与细微写实的造型手法相结合,以表现精妙传神的战马和人物形象。 B. 昭陵六骏有汉马之遗风,但它显然更写实精确,更注重形体的结构变化,面部的筋脉、胸肌、蹄筋等细致人微,因此,形象比汉马更加生动传神。 C. 《马踏匈奴》表现霍去病战胜入侵者的情景,静立的战马与挣扎的胡人形成鲜明对比,静态与动态达到了完美统一,表现出非凡的想象力。 D. 昭陵六骏在表现上颇多写实性,它刻画骏马的飞驰、屹立、徐行三种姿势,将动态、静态的马的形象安排在六骏的整体之中。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戈壁听沙 韩少功 ①六十年代末,一小群中学生曾想瞒着父母去新疆参加军垦——其中便有我这个初中生。那次逃窜未遂的记忆被悠悠岁月洗刷模糊之后,直到去年,我才寻得一机会西出边关。 ②据说我去得不是时候,草原已枯萎,河流已干涸,葡萄园已凋零,肃杀寒风把梦境中的缤纷五彩淘洗一尽,只留下一片沙海。沙丘,沙河,沙地,沙窟,举目茫茫,大地干净。不管什么时候在车上醒来,疲乏地探头远眺,看见的很可能仍是一片单调的灰黄,无边无际又无声无息,让人觉得车子跑了几天却仍留在原地。 ③人们不喜欢沙。其实细想一下,葡萄和哈密瓜适宜在沙土里生长,坎儿井这种特异的水利工程也是沙漠特产。因为多沙缺水,人们洗手靠铜壶吝惜地浇淋,脏水也被铜盏承接留备它用,这才有了精湛的铜品工艺。因为尘沙扑面,妇女们都习惯戴轻柔的头巾和面纱——而且很可能基于同一原因,她们多有长长的睫毛,这才给戈壁添上了神秘的妩媚。沙的严酷,使人们更为勤勉和勇敢,于是市场上有了丰富的羊奶、羊皮以及寒光闪闪的英吉沙匕首。沙的单调,使人们向往热烈,于是荒原上有了更多的彩裙、冬不拉和月下奔放的歌舞。那林立的清真寺,那显目的油绿色彩和新月图案,也许是对黄沙烈日的补充;而充满着对自然和命运敬畏感的孤零零的祈祷呼号,也许更易于出现在风暴里和荒凉的沙海之中吧。 - 15 - ④我想,壮丽的西部文化是不是从我手中这一捧沙砾中流出来的? ⑤西部汉人不少,他们与西部各民族一道,真正开始了对沙的征服。据说当年解放军为投资军垦,节省军费,每人每年少发一套军服,而且军服都没有衣领和口袋,省下一寸算一寸。白日汗淋全身,夜晚围炉取暖。中央知道官兵太苦,曾给他们一人补发了几百块钱。但他们手里的光洋叮当响,就是买不到什么东西。 ⑥一位医院护士还向我说起她以前的一些知青伙伴。她们初入疆时,怕野兽,怕鬼,晚上不敢上厕所。于是她们只能紧闭着门,一个人哭起来,女伴们就陪着哭一夜。有位女子想妈妈,实在忍不住了,带着一个提包独身而去,结果迷路在大沙漠中。找到她时,发现她双腿已经冻坏,只得将大哭大闹的她送往医院,锯掉双腿…… ⑦在乌鲁木齐,在喀什和石河子,我在陌生的人影中默默地寻找,想知道谁是当年那位锯去双腿的城市姑娘。我甚至想,要是十六年前我来到这里,我会是这人海中的谁呢?是那位蹲在墙角咬着羊肉串,不时用油光光的袖口抹嘴的大胡子吗? ⑧戈壁滩收纳了太多的血汗和眼泪,但这一切流入疏松沙土,很快就渗漏了,无影无踪了。一捧捧沙粒,竟全是同样的灰黄色,没有任何痕迹。 ⑨远古时期的戈壁似乎是较为繁荣的,西域早就是中国版图中重要的一部分,考古工作者还证明,这里存在过石器时代,而东亚很多民族与这石器有着奇妙的关系。一些土家族史学家认为土家族为伏羲之后,源于甘肃,并以龙山县彭何两姓均自称“陇西堂”为证。研究古代服装的沈从文先生,认为今天的苗装,可能保留了西部原始民族的服饰特征。王国维的《读史》诗则开篇就是:“回首西陲势渺茫,东迁种族几星霜?何当踏破双芒鞋,却向昆仑望故乡。”又说:“自是当年游牧地,有人曾号伏羲来。” ⑩如果这些古代民族曾一度被西部的山川所养育,那戈壁滩真是一个孕生中华民族的巨大子宫。上下几千年,它输送了一个又一个的种族远去,自己却枯缩了,干瘪了,只剩下一片静静的黄沙,还有几声似乎沙化了的鸦噪。 ⑪我静静地听着屋外呜呜咽咽的风沙声。那是戈壁在哭泣吧,是思念它孕育的东亚亿万子孙而哭泣吧——戈壁滩如此干枯,以致没有泪水,只有这呜呜咽咽的哭泣。 ⑫我突然想起,十六年前我鬼使神差地要远赴西域,一定是在睡梦中听到了这哭泣,有一种孩子对母胎下意识的眷恋和向往。 ⑬ - 15 - 我离开新疆时没有坐飞机,目的之一是想更多地看沙和听沙。火车昏昏沉沉地摇晃着,因为路基多沙,不宜高速。坐在对面的是一位维族青年,他告诉我,政府正在考虑运用日本专家在中东治理大沙漠的经验,来绿化戈壁。当然,这需要很多很多的钱。但我们会有钱的——他笑着说,抽了口莫合烟。 ⑭我点点头。这时,车头长啸了一声,拉着列车掠过张掖,向河西走廊的出口奔去,我感到我正在从母腹中第二次诞生下来。 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第④段用一个问句,独立成段,强调了沙与壮丽的西部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 B.作者之所以用很多笔墨描述军垦战士和援疆知青,主要是因为童年未实现的军垦梦。 C.文章追述戈壁源远流长、繁荣灿烂的文化,是为了表现戈壁滩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D.文末对维族青年的描述,展现了西部人治沙的信心,表达作者对西部人民精神的赞美。 5.文章第⑨段引用王国维的《读史》诗有何作用?(6分) 6. 请解释“有一种孩子对母胎下意识的眷恋和向往”的含意。(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教育游戏是电子游戏与教育应用结合的产物。近年来,以个性化和游戏化为主线,芬兰对基础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该国将课程全面游戏化、活动化和项目化,结果让学业负担减轻的同时,芬兰学生依旧保持了极为强劲的学业竞争力,充分证明了教育游戏的可行性。人们意识到,学生是可以在玩中学并且学好的,使用教育游戏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之一。教育游戏列为义务教育类中的一种优质教育资源,要求“对学生巩固相关学科知识,培养、训练判断推理等必备能力有一定的支持与促进作用”。 - 15 - 从开发的角度,国内不乏教育游戏的精品之作。但与电子游戏产业本身的发展势头相比,教育类的电子游戏在整个产业当中处于绝对弱势地位。教育游戏的弱势表现原因众多。从使用者角度看,如果学生、家长、教师没有在技术能力和观念上做好准备,会妨碍和延迟教育游戏推广。从市场角度来说,教育游戏盈利模式不够明确,导致企业不愿投入研发。从设计角度来说,所谓“设计裂痕”是核心原因。这一现象是由于缺乏核心设计理念以及与之相应的技术,往往通过简单的动画将知识组合起来,导致教育游戏的质量难以保障。 (摘编自《教育游戏:让教学“如鱼得水”》) 材料二 : “一带一路”是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合作的顶层设计、中国教育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路线图,是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推进教育国际合作交流的重要抓手。陈宝生指出,要坚持需求导向,将国际合作双方的需求放在“大外交”格局,放在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人民满意教育的要求中统筹考虑,摸清各自家底,平衡双方需求。既要坚定不移地走出去,又要考虑到资源、时间、精力的制约,将决策、措施统一到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上来,着眼于合作质量,稳步推进共建。 截至目前,我国已与24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署高等教育学历学位互认协议。 2018年,共有31.72万沿线国家留学生来华留学,占来华留学总人数的64.85%。 (摘编自《全面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 材料三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教育事业攻坚克难,建立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保障了亿万人民群众受教育的权利。公平,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底色,在中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中起到了“稳定剂”作用。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促进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开启了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时代,内涵发展成为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力点。学前教育方面:国家提出,到2020年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后,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将达到80%。义务教育方面:指向教育过程公平及资源配置的“均衡发展”成为新标尺。职业教育方面:如何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技能人才,成为职业教育转型发展必须面对的新问题。 (摘编自《中国教育的时代抉择》) 材料三: - 15 -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芬兰基础教育改革的成果,充分证明了教育游戏的可行性。使用教育游戏是让学生可以在玩中学并且学得好的方法之一。 B.通过“一带一路”,推进教育国际合作交流,既要坚定不移地走出去,又要考虑到资源、时间、精力的制约,统一决策和措施。 C.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建立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而教育公平在中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中起到了“稳定剂”作用。 D. 2018年各级教育生均教育经费总支以及增长幅度各有差距,其中幼儿园和普通高等学校之间的差距最为显著。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分别从开发、使用者、市场、设计的角度分析了教育游戏处于绝对弱势地位的原因,其中“设计裂痕”是其核心原因。 B. 2018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来华人数占留学总人数的一半以上,这是“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发挥实效的具体表现。 C.为促进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政府着眼于内涵发展,从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等方面提出发展目标。 D.政府逐年加大教育经费投人以促进教育发展,但各级教育生均教育经费分配并不均衡。 9.结合以上材料,请从不同的角度概括国家为促进教育发展所作出的努力。(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这篇文言文,完成10—13题。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除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关中自元昊叛,民贫役重,岐下岁输南山木筏,自渭入河,经砥柱之险,衙吏踵破家。轼访其利害,为修衙规,使自择水工以时进止,自是害减半。 徙知徐州。是月既望,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雨日夜不止,城不沉者三版。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 - 15 - 徙知湖州,上表以谢。又以事不便民者不敢言,以诗托讽,庶有补于国。御史李定等摭其表语,并媒蘖所为诗以为讪谤,逮赴台狱,欲置之死。锻炼久之,不决。神宗独怜之,以黄州团练副使安置。轼与田父野老,相从溪山间,筑室东坡,自号“东坡居士”。 四年知杭州。杭本近海,地泉咸苦,居民稀少。唐刺史李泌,始引西湖水作六井,民足于水。白居易又浚西湖水入漕河,自河入田,所溉至千顷,民以殷富。湖水多葑,自唐及钱氏,岁辄浚治,宋兴,废之,葑积为田,水无几矣。轼见茅山一河,专受江潮,盐桥一河,专受湖水,遂浚二河以通漕。复造堰闸,以为湖水蓄泄之限,江潮不复入市。以余力复完六井。又取葑田积湖中,南北径三十里,为长堤以通行者。堤成,植芙蓉、杨柳其上,望之如画图。杭人名为苏公堤。轼二十年间,再莅杭,有德于民,家有画像,饮食必祝。又作生祠以报。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 B. 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 C. 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 D. 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冠又称“加冠”“弱冠”,指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成年时举行加冠的礼仪。后代冠礼虽废,但仍保留“加冠”“已冠”“弱冠”等说法。 B. 元昊,党项族,西夏的开国皇帝,在位时对北宋作战,连续夺得胜利,扩展、确立了西夏的疆域。 C.既望,和苏轼的《赤壁赋》中一样,指农历的十五日。 D. 生祠是古代信仰民俗,指为活着的人建立祠庙,而加以奉祀。 12. 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苏轼家教良好,学识广博。母亲程氏亲口把书上知识传授他,等到弱冠,博通经史,写文章每天可以写数千字。 - 15 - B. 苏轼恪尽职守,不因循守旧。任职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时,百姓贫困差役繁重,衙吏相继破产。苏轼访察其利弊所在,修订衙规,从此害处减少了一半。 C. 苏轼虽受小人陷害,却随缘自适苏轼遭受陷害,被捕入狱,但出狱被贬黄州后,却能与农夫老翁融洽相处,并自号“东坡居士”。 D. 苏轼一心为民,政绩卓著。在杭州首次任职时,苏轼就疏通茅山、盐桥二河来通航运,建造了坝堰闸门,用来作为积蓄湖水的枢纽,并且兴建六井,造福百姓。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2) 轼二十年间,再莅杭,有德于民,家有画像,饮食必祝。 (二) 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4—15题。 野望 [唐]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①,南浦清江万里桥②。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③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注】①三城戍:西山三城的堡垒,三城,与吐蕃临界,为蜀边要塞。②“南浦”句:南浦,泛指送别之地。万里桥,在成都杜甫草堂的东边。③涓埃:细流与微尘,比喻微小。 14.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首联由景入题,远望“西山白雪三城戍”,近看“南浦清江万里桥”,景象开阔辽远。 B. 颈联写自己“迟暮多病”“未报圣朝”,抒发了自身功业未就的悲叹之情。 C. 尾联照应题目——“野望” - 15 - ,抒发了作者深为民不堪命,世事日转萧条和自己年老多病,功业未就的隐忧。 D. 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景是情的基础,情是景的生发,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15. 颔联蕴含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 补写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6分) (1)《赤壁赋》中写以夸张的手法侧面表现箫声之悲惋动人的诗句是: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经常说:只要尽力了,就不遗憾。《游褒禅山记》中揭示出这个道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雁门太守行》中从声和色两个方面勾画了一幅激烈的战斗场面,渲染了紧张、沉重、肃杀的氛围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蓝蓝的天空,白云悠悠,草原上各色的野花盛开,牧民__________,载歌载舞……在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之际,人们不难发现,科技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以乌兰察布市兴和县苏木山人工植树造林为例。苏木山位于内蒙古东南,属阴山山脉,平均海拔2000米以上,最高峰黄石崖为2334.7米。如今,( ),但当年植树造林之路并不顺利。刚开始,当地政府并不知道苏木山上适合种什么树种,尝试过很多种树,种植效果都不好。直到偶然发现苏木山脚下有一棵长势良好的华北落叶松,人们才意识到问题所在。后来,当地政府请来林业专家,在专家的指导下,大家开始学习落叶松栽培技术,这才有了今天苏木山的郁郁葱葱。如今,一千多万株树木迎风而立,____________。 而合理利用生态资源更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撑。比如商都县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土壤类型以栗钙土为主,对发展冷凉蔬菜有_________的自然优势。当地_________,依靠农业栽培技术,大力发展冷凉蔬菜、甜菜等特色富民产叶,实行品牌化营销、集团化运作,走出了一条富民之路。还有,乌兰察布市回收草原上的风力资源和日照资源,打造“清洁能源输出基地”,并在集宁区率先采用清洁能源供暖,完成了630万平方米煤改电清洁能源供暖。 - 15 - 17.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乌兰察布市接受草原上的风力资源和日照资源,打造“清洁能源输出基地”,并在集宁区率先采用清洁能源供暖,实施了630万平方米煤改电清洁能源供暖。 B. 乌兰察布市接受草原上的风力资源和日照资源,打造“清洁能源输出基地”,并在集宁区率先采用清洁能源供暖,实施了630万平方米煤改电清洁能源供暖工程。 C. 乌兰察布市利用草原上的风力资源和日照资源,打造“清洁能源输出基地”,并在集宁区率先采用清洁能源供暖,完成了630万平方米煤改电清洁能源供暖。 D. 乌兰察布市利用草原上的风力资源和日照资源,打造“清洁能源输出基地”,并在集宁区率先采用清洁能源供暖,完成了630万平方米煤改电清洁能源供暖工程。 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当地的生态恢复因为这里漫山遍野的松树而起到了重要作用。 B. 当地的生态因为这里漫山遍野的松树而恢复了。 C. 这里漫山遍野的松树对当地的生态恢复起到了重要作用。 D. 这里漫山遍野的松树起到了重要作用,恢复了当地的生态。 19.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衣食无忧蔚为大观得天独厚因势利导 B. 安居乐业蔚为大观得天独厚因地制宜 C. 衣食无忧声势浩大天时地利因地制宜 D. 安居乐业声势浩大天时地利因势利导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今天为什么还要提倡读中国古代的经典?主要是文化传承的需要。如果你不想完全抛弃自己本民族的精髓,那么阅读代表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典范性文本,①_____________________。其意义又不止于此。就个人的修养而言,阅读经典文本是使阅读者经历一番文化濡染的过程,它可以改变人的气质。受传统文化熏陶比较多的人和受熏陶比较少的人,②_______________。很多人都发生气质的变化,一个时代的社会风气就会随之发生变化。所以阅读本民族的文化经典,在个人,可以改变气质风度,对社会而言,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 - 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5分) 北京时间6月14日凌晨3点,2019年法国女足世界杯B组展开第二轮争夺。在巴黎王子公园球场,经过90分钟争夺,中国女足1-0小胜南非女足取得在本届赛事的首胜。第40分钟,李影接张睿传球垫射破门打入全场唯一进球;上半场结束前,王珊珊一次头球击中横梁后打在门线上弹出。北京时间6月18日凌晨0点,中国女足将在小组赛最后一轮与西班牙女足交锋,只要获胜即可稳妥晋级。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余秋雨将他的书集命名为“文化苦旅”,周作人将他的书房取名曰“苦雨斋”“苦茶斋”。生活中苦味的食品也不少,有黄莲、杏仁、莲心、苦瓜,还有苦咖啡。庄周说,不顺其自然就是苦,有为就是苦,无为才能清静而安乐;释迦牟尼说,生老病死都是苦,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泥土的味道是苦涩的,海水的味道是苦咸的,树林中清新的空气也有着一丝苦津津的味道…… 高中学习生活也是“苦役”的代名词,苦题目、苦分数、苦个好大学,一切都是苦。如今的你对“苦”有何看法?请据材料写一篇记叙文,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和见解,也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不少于800个字。③不得抄袭。 - 15 - 半期考试答案 1. C 题中C“但他们各自的审美趣味不同,导致同一表现对象的马在汉、唐两代艺术家的创作中呈现出不同的面貌”表述脱离原文,属于强加因果关系。 【这类题目题干一般是“下列关于……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是……”,答题时注意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 2. D 题中D项中“据意取材”与原文不符,参见原文“因石而得形,因形而造意,因意而施工” 3. B 题中B项中“形象比汉马更加生动传神”曲解文意,原文说“在生动传神上,与汉马有异曲同工之妙”。 4.B 5.①印证上文,从历史角度说明东迁种族为西部山川所养育;②用情感强烈的诗句引出下文对西部山川孕育中华民族的感叹和眷恋;③引用名人诗句,丰富内容,增强了文章的文学色彩和可信性。 6.“母胎”是孩子的诞生地,正如西部文明是中华民族的源头和根脉,“眷恋和向往”表达作者对本源文化的追寻和怀想,这正是作者文化寻根意识的体现。 7.D(“差距最为显著有误”表述不严谨。“经费总支”的差距最大是幼儿园与普通高等学校,“增长幅度”差距最为显著的应是幼儿园与普通小学。) 8.A(“设计裂痕”是设计角度中的核心原因,而不是整个教育游戏处于绝对弱势地位的核心原因。) 9.(1)教学形式(信息技术):将教育游戏列为义务教育类中的一种优质教育资源,改进学习方式,促进教育发展;(2)对外交流:通过“一带一路”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推进教育国际合作交流,取得显著成果;(3)规章制度: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促进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以各级各类教育的内涵发展为发力点,保障教育公平发展;(4)经济投入:政府逐年加大教育经费投入,为教育发展提供资金支持。(每条2分,答满3点6分) 10. C 11. C 12. D 13. ()苏轼住在堤上,路过家门也不进去,派官吏分段防守,最终保全了这座城。 (2)苏轼二十年中第二次到杭州,对百姓有功德,家家有他画像,人们饮食时一定向他祝福 。 14. D D项,“前两联写景”错,首联写景,颔联“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是叙事和抒情,并没有写景,故选D。 - 15 - 【本题考查综合理解分析诗歌内容和情感的能力。诗歌鉴赏考查范围很广,既有形象的鉴赏,如人物、景物、事物,也有语言的赏析,如炼字、炼句、诗眼、语言风格,还有表达技巧的鉴赏,如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也有诗歌内容的理解,如背景、题材、作者等。 常见的设题误区主要有以下几个:意象意境分析不当,基础知识运用错误,词句解说曲解原意,主题情感分析不当,手法分析张冠李戴等等。解答此类题目,读懂诗歌是关键,要关注标题、作者、注释以及关键词等;审清题目要求,细读选项,划出要点,掌握关键信息,最 后通过排除法,选出正确选项。】 15.①忧国之情:“海内风尘”指安史之乱的连年战火,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局势的担忧。②对诸弟的思念:战乱频仍,诸弟分离,长期阻隔,诗人对亲人的无限思念之苦跃然纸上。③漂泊之悲:诗人流落天涯,孤身飘零,“身遥”蕴含无限人世之悲,流离之苦。 16. (1)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2)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3)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17. D A项,“接受草原上的风力资源和日照资源”动宾搭配不当,应改为“利用.....资源”;“ 实施了630万平方米煤改电清洁能源供暖”缺宾语中心词。B项,“接受草原上的风力资源和日照资源”动宾搭配不当,应改为“利用...资源”。C项,“完成了630万平方米煤改电清洁能源供暖”缺宾语,“完成” 后面缺少宾语中心词,如...的工程”。 18. C 这段文字主要是说“漫山遍野的松树”对当地生态恢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应使用主动句,A项,“ 当地的生态恢复因为这里漫山遍野的松树而起到了重要作用”结构混乱,选项把“当地的生态恢复因为这里漫山遍野的松树”和“这里漫山遍野的松树起到了重要作用”两句杂糅到一起了,故排除;B项,“当地的生态因为这里漫山遍野的松树而恢复了”说法过于绝对化,当地生态的恢复不仅仅是因为“这里漫山遍野的松树”,还有别的原因。D项,“这里漫山遍野的松...恢复了当地的生态”表述太绝对。故选c项 19. B “衣食无忧” ,不愁吃穿,形容生活小康,基本生活无忧。“安居乐业”,安定地住在一起,愉快地从事自己的职业,形容社会治理得好,生活生产、思想状况安于正常。第一处,由“蓝蓝的天空,白云悠悠,草原上各色的野花盛开.. ..载歌载舞”这些内容可知,此处应是说牧民生活很安定舒适,应使用“安居乐业”。“蔚为大观”,形容事物美好繁多,给人一种盛大的印象。“声势洁大”,声威和气势非常壮大。第二处是说“如今,千多万株树木迎风而立”,应使用“蔚为大观”。“得天独厚”,独具特殊的优越条件,指所处的环境特别好,也指人的天赋、机遇非常好。“天时地利”,常与“人和”连用,指作战时的自然气候条件、地理环境和人心的向背,引申为成功要具备的条件。第三处是说“比如商都县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土壤类型以栗钙土为主,对发展冷凉蔬菜....自然优势”,这是说所处的环境好,应使用“得天独厚”。“因势利导”,顺着事情发展的趋势,向有利于实现目的的方向加以引导。“因地制宜”,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第四处是说当地根据具体情况制定适合当地的办法,应使用“因地制宜”。 - 15 - 20. (1). 就是传承文化的必要方式 (2). 其气质风度是截然不同的 (3). 可以转变风气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既考查句子的连贯性,又考查学生对文段的总结概括能力,及文段的推断能力。①处,根据上文中“主要是文化传承的需要”和“如果……,那么”可以推断,此处应是说阅读经典是传承文化的举措;②处,根据上文“它可以改变人的气质”和下文“很多人都发生气质的变化”可以知道,此处应是说受熏陶不同气质也是不同的;③处,根据“很多人都发生气质的变化,一个时代的社会风气就会随之发生变化”“在个人,可以改变气质;对社会而言”可以知道,这两处内容是相对应的。 21. 6月14日中国女足在2019法国世界杯小组赛中以1-0取得首胜;李影破门得分;6月18日中国女足将在小组赛最后一轮迎战西班牙队。 22.作文 - 15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