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3 发布 |
- 37.5 KB |
- 1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试题(解析版)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 12月月考试题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1.周公将从远古到殷商的礼仪进行了大规模的整理、改造和规范化,孔子也一再强调自己“梦见周公”“吾从周”。但后世普遍认为儒家思想的开创者是孔子而非周公,这主要是基于孔子 A. 将血缘纽带注入到政治秩序之中 B. 更加注重等级规范和尊卑秩序 C. 高扬道德自觉并关注人伦亲情 D. 将礼乐制度改造为封建统治秩序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强调“克己复礼”,即约束自己,使言行符合于礼,由此可以得出其强调道德自觉,以维护周礼,C正确;A项与孔子无关;B项“更加注重”说法不准确,排除;孔子处于奴隶社会时期,其维护的是奴隶主阶级的利益,与“封建统治秩序无关”,D错误。 2.张汤是汉武帝时实行严刑峻法的重要人物。司马迁评价“汤为人多诈,舞智以御人”,将其列入《史记·酷吏列传》。东汉初年的班固则评价“汤虽酷烈,及身蒙咎,其推贤扬善,固宜其后”,将其独立列入《汉书·张汤传》。这一变化反映出 A. 东汉执政理念存在去法家化倾向 B. 评价历史人物受儒家思想影响 C. 班固对张汤的评价比司马迁客观 D. 东汉政治环境比西汉更加恶劣 【答案】B 【解析】司马迁认为张汤多诈,列入酷吏列传,班固肯定张汤推贤扬善,说明班固受儒家思想扬善从善思想影响,故B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班固“去法家化倾向”,排除A;司马迁和班固都认为张汤残酷,不能说明班固对张汤的评价比司马迁客观,排除C;D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 3.据史书记载:“唐、宋之间仅相隔短短半个世纪的分裂,已成为中国以后历史的模式。国家再也没有像在汉朝崩溃以后那样,经历长达数世纪的混乱局面。其原因是,自唐朝起,中国文明规模巨大,根深蒂固,不可能形成长期分裂的状态。……中国人自己认为分裂和随之而来的混乱是反常的,不幸的。有句古话说道:‘犹如一个天空不能有两个太阳,中国不能有两个国家或两个皇帝。’”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 隋唐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基础 B. 经济的发展消除了割据的经济基础 C. “大一统”民族心理及对稳定的追求使分裂局面不能长久 D. 君权神授和专制主义的极端加强对维护国家统一作用巨大 【答案】C 【解析】从材料中“中国人自己认为分裂和随之而来的混乱是反常的,不幸的”“犹如一个天空不能有两个太阳,中国不能有两个国家或两个皇帝”可以看出,在中国人心中分裂是不正常的,一个统一的国家符合全国人民的愿望,这与“大一统”的民族心理相关,故C正确;唐后期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并未消除地方分裂割据的政治基础,故A错误;BD项与材料信息没有关联,排除。 4.自元代起直至清末废科举,“四书”始终与“五经”并列,而且被视为“六经之阶梯”,为初学者所必读,而其实际地位和影响则是凌驾于“五经”之上的。“四书”地位的提升 A. 巩固了孔孟在儒学中的地位 B. 冲击了孔子在儒学中影响 C. 源于程朱理学地位的官方化 D. 削弱了“五经”在科考中的地位 【答案】C 【解析】宋朝理学产生,朱熹编著《四书集注》,为宋代朱熹最有代表性的著作之一,受到历代统治者的推崇,科举考试对题目的解释必须以《四书集注》为标准,故C正确;孔孟在儒学中的地位在战国时期即已确立,并非通过“四书”地位的提升来巩固,排除A;“四书”属于儒家经典,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其中《论语》主要记载孔子的言论,“四书”地位的提升不会冲击了孔子在儒学中的影响,排除B;“四书”始终与“五经”并列,都是科举考试的内容,D错误。 5.在明晚期最受大众欢迎的劝善书,是经道教传人佛门,再转手至儒门的《功过格》。它是一种将日常道德行为量化的实践手册,由晚明至清,乃至民国时期一直流传不息。明代晚期以功过格为表征的劝善思潮的兴起,从侧面反映了 A. 统治者强化思想控制 B. 宋明理学的现实实践 C. 现实社会的世风日下 D. 宗教信仰追求实用性 【答案】C 【解析】材料信息反映的不是统治者在加强对人们的思想控制,排除A项;宋明理学的现实实践不是从侧面反映的,而是直接反应的,排除B项;劝善思潮出现,实质上说明现实社会中非善思想的出现,世风日下的特征,故C正确;材料叙述的主旨不是在说宗教的实用性,排除D项。 6.明末清初,王夫之斥责李贽“不恤君亲,不顾人伦”,其书其人宜“亟诛绝之”;五四时期,李贽被认为是反对封建礼教和封建专制的时代先驱;改革开放以后,李贽思想研究呈多元化倾向。据此,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A. 明末清初距李贽所处时代最近,其评价更具可信性 B.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没有统一的标准 C. 综合多人评价即可还原历史人物 D.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观念 【答案】D 【解析】材料表明明清时期的王夫之、五四运动和改革开放以后对李贽存在不同的评价,说明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观念,故D正确;对历史人物的评价,由于评价者的立场等的不同,也会存在不同的评价,无法体现可信性,A错误;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客观公正,并非没有统一的标准,排除B;由于时代、阶级立场、观点等的不同,对同一个人的评价可能存在完全不同的评价,综合多人评价不一定能还原历史人物,排除C。 7.下表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不同时期的法律条文,这反映了中国古代 法律条文 出处 子告父母,:告威公(公婆),奴婢告主”则“勿听而弃告者市” 汉《仁年律令告律》 告祖父母、父母者,绞 《唐律疏议斗论律》 弟不证兄,妻不证夫,奴婢不证主 《大明律》 亲属相为容隐 《大清律例刑律诉讼》 A. 血缘关系不断强化 B. 宗法制度逐步淡化 C. 等级秩序日益固化 D. 法律的儒学色彩加强 【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一些法律条文对血缘孝亲关系的维护,说明儒家伦理的法律化,故D正确;血缘关系逐渐强化,没有体现法律的作用,故A错误;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一些法律条文对血缘孝亲关系的维护,这正是宗法制的反映,故B错误;材料无法体现等级秩序日益固化,故C错误。 8.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颜真卿真迹《祭侄文稿》(见下图)因借展日本而引发各方关注。颜氏真迹所属书法特征是 A. 字形方正,规矩严整 B. 平衡对称,整齐安定 C. 工整清晰,飞洒活泼 D. 变化丰富,奔放跃动 【答案】C 【解析】依据图片和所学可知,《祭侄文稿》被成为“天下第二行书”,该书法作品的艺术风格是行书,C是行书的特点,故选C;A项是楷书的特点,B项是隶书的特点,D项是草书的特点,AB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9.下图是南宋杭州灵隐寺的一幅漫画,描绘了济公头戴破帽、手持破扇、脚穿破鞋,不受戒律拘束,貌似疯癫的形象。这反映了当时 济公像 A. 儒家正统观念被画家抛弃 B. 心学重建了儒家精神信仰 C. 市民阶层率性直爽的心态 D. 道家“顺其自然”的思想 【答案】C 【解析】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存在的反映,“南宋杭州灵隐寺的一幅漫画”“不受戒律拘束,貌似疯癫的形象”反映了南宋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广大市民的文化需求,故C正确;结合所学,宋朝时,儒学发展到理学,儒家思想仍然是正统思想,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心学”,排除B;济公是南宋佛教高僧,故D错误。 10.学者将唐诗与宋诗的区别概括为“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封建君主喜好的改变 B. 中枢权力重心的转移 C. 传统经济政策的瓦解 D. 社会思潮变动的影响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高峰期,这时期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社会开放,国家稳定,而宋代理学兴起,民族战争不断,国家积贫积弱,体现在文学上有不同的创作风格,即“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故本题答案选D项。 A、B两项与材料主旨无关 ,排除;唐宋时期仍然坚持重农抑商的传统经济政策,C项表述错误,排除。 11.清代帝王多有禁查小说之举,嘉庆皇帝曾晓谕内阁:“愚民之好勇斗狠者,溺于邪慝,转相慕效,纠伙结盟,肆行淫暴,概由看此等书词所致。”道光皇帝也曾指出:“刑讼之日繁,奸盗之日炽,未必不由于此。”这从侧面说明 A. 清代小说冲击了理学的正统地位 B. 通俗小说在社会上的影响力日增 C. 小说是导致社会混乱的主要原因 D. 文化专制阻碍了清代小说的发展 【答案】B 【解析】由材料“愚民之好勇斗狠者……概由看此等书词所致”“刑讼之日繁,奸盗之日炽,未必不由于此”可知,嘉庆、道光皇帝都认为小说影响了民风,导致社会上违法乱纪现象增多,说明小说在社会影响力增加,故B正确;理学一直是宋以后的官方哲学,故A错误;材料只体现小说影响民风,并未体现社会混乱,故C错误;材料表达的是清代查禁小说的原因是影响民风,未体现文化专制阻碍小说发展,故D错误。 12.道光二十二年,林则徐在谪戍伊犁途中给书友的信中称,剿匪(侵华英军)八字要言是“器良技熟,胆壮心齐”,但他同时叮嘱友人此信不要给外人看。这反映了林则徐 A. 反抗侵略的爱国主义情怀 B. 强调采取实际行动学习西方 C. 不谙熟近代国际外交规则 D. 受制于天朝上国的传统心态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材料中的林则徐只是将与英国的战争称之为剿匪,认为中英之间只是军事上的差距,这明显是天朝上国的观念作祟,故D项符合题意;在林则徐眼中,与英国的战争还不能上升到反侵略的地位,排除A;材料说明林则徐在观念上意识到了中西之间的某些差距,但却并未上升到主动采取实际的行动来学习西方的程度,故才会有八字要言中的“胆壮心齐”之一说,这也是许多守旧派坚决排外、认为战败纯属意外的重要理由之一,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如何与西方进行外交的问题,排除C。 13.1861年冯桂芬在《校那庐抗议》中提出“君民不隔不如夷”之说,他提出的制儒官、复乡职、公选举以及复陈诗等论,都立足于“通上下之情起见”,体现了西方的公举和公论的某些色彩。该主张 A. 属于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思想 B. 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体用的落篱 C. 为戊戌变法提供了理论基础 D. 明确提出学习西方的民主政治 【答案】B 【解析】据材料“君民不隔不如夷”之说,是要求统治者和人民不能隔绝,要有沟通和互动; “他提出的制儒官、复乡职、公选举以及复陈诗等论,都立足于通上下之情起见”,即实行民主政治;据上分析,此论点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中体西用”的范畴,B正确;据所学可知“1861年冯桂芬在《校那庐抗议》中提出”信息可知,此时洋务运动处于兴起之时,材料更强调的是“西方的公举和公论”,即兴民权,因此A理解片面;材料强调的冯桂芬“之说”,据所学可知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故C错误;据材料提出“君民不隔不如夷”之说、立足于“通上下之情起见”等信息,不能判断其明确提出学习西方的民主政治,D错误。 14.1918年,《新青年》因销售不畅考虑停刊。1919年2~3月间,坚持使用古文体的林琴南以小说形式诋毁《新青年》,同时社会上“宣传教育部有训令达大学,令其将陈(独秀)钱(玄同)胡(适)三氏辞退”,《新青年》声名大振,销量大增。这反映出当时 A. 观念碰撞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B. 五四运动推动了社会观念转变 C. 思想启蒙开始成为时代主题 D. 白话文运动易被大众普遍接受 【答案】A 【解析】材料表明新文化运动在开展过程中受到封建守旧观念的抵制,新旧观念在不断的碰撞中让更多的人了解了新思想,也宣传了新思想。“《新青年》声名大振,销量大增”也说明了这一点,因此A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到五四运动,排除B项;C项是指新文化运动的开展,与材料的主旨不符,排除C项;从材料“《新青年》因销售不畅考虑停刊”,而坚持使用古文体的林琴南的小说却十分畅销,可以看出白话文运动未并大众普遍接受,故D项错误。 15.有人把中国前期近代化的各种方案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治疗”“猛药重治”“开颅洗脑”。其中“开颅洗脑”的意义是 A. 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启蒙运动 B. 是移风易俗的社会革新运动 C. 真正意义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D. 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答案】D 【解析】“开颅洗脑”应当是指思想解放运动,并且是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极大冲击的思想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使知识分子接受民主和科学的洗礼,猛烈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故答案为D项。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启蒙运动是维新变法,排除A项;“开颅洗脑”的意义重在解放思想,而不是移风易俗,排除B项;辛亥革命是真正意义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排除C项。 16.李大钊在1920年说:社会主义理想“因各地、各时之情形不同,务求其适合者行之,遂发生共性与特性结合的一种制度(共性是普遍者,特性是随时随地不同者),故中国将来发生时,必与英、德、俄……有异。”张太雷1921年指出:要“把国际无产阶级政党的纲领和方法正确地运用于各国具体特点的基础之上。”恽代英1924年指出:“解决中国的问题,自然要根据中国的情形,以决定中国的办法。”这些观点主要反映了当时共产党人认识到 A. 要摆脱苏联革命道路模式的束缚 B. 普遍接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张 C. 开始走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D. 把马克思主义结合国情的必要性 【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中“社会主义理想‘因各地、各时之情形不同,务求其适合者行之,遂发生共性与特性结合的一种制度……故中国将来发生时,必与英、德、俄……有异’”可知,李大钊强调的不是社会主义理想的特点,而是侧重于中国有其“特性”;依据材料中“把国际无产阶级政党的纲领和方法正确地运用于各国具体特点的基础之上”“解决中国的问题,自然要根据中国的情形,以决定中国的办法”强调的都是运用理论时要根据自己国家的国情。根据以上分析,结合材料中的时间“1920年”、“1921年”“1924年”可知,当时处于新文化运动后期,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中国人在努力宣传马克思主义。故答案为D项。AC项,根据所学可知,“苏联革命道路模式”是城市中心论,而中国在1927年秋收起义后才改变这种模式而逐渐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创建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是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排除;B项,仅从李大钊、张太雷、恽代英几个中国人的观点不能得出普遍接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张的结论,排除。 17.1919年五四运动的发生,使中国人对民主的理解由新文化运动时期对欧美民主政治的单一性理解转变为对民主政治的不同追求,如陈独秀对“民主”内容的新认识,孙中山对“民权”道路的新探索,胡适力主从“问题”入手实现“民主”等,五四运动后,对民主认识的变化表明先进的中国人 A. 对救亡图存道路的探索更加深入 B. 民族民主意识有了进一步觉醒 C. 彻底放弃了对欧美式民主的追求 D. 对民主的认识更加辩证和科学 【答案】A 【解析】1919年五四运动使中国人对民主的理解转变为对民主政治的不同追求,反映了先进的中国人对救亡图存道路的探索更加深入,故A正确;材料反映了先进中国人的民主意识增强,无法体现民族意识觉醒,排除B;C表述太绝对,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辩证和科学”,排除D。 18.外国记者到延安采访时,发出这样的感叹:“原来还有另一个中国啊!”称延安是“思想工厂”。这里的“思想”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 A. 揭示了中国革命的前途问题 B. 发表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 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D. 解决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等问题 【答案】A 【解析】从材料信息来看,这一时期属于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描绘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蓝图和前景,揭示了中国革命的前途问题。故答案为A项。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毛泽东发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排除B、C项;1949年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解决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等问题,排除D项。 19.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在1957年提出“赶英超美”的口号,发动了“大跃进”运动;1978年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的主张;进入21世纪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 A. 适应国际形势由两极向多极化变化的趋势 B. 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由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 C. 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不断发生变化 D. 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入成熟 【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讲是1957年到1978年,中国共产党治国口号的变化,从1957年的“赶英超美”,到“发展是硬道理”,再到“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些口号的变化,充分说明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入成熟。故答案为D项。A项,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与本题所述时间跨度不符,排除;B项,题目中未涉及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由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的变化过程,排除;C项,“建设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不断发生变化”的说法错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一脉相承的,本质上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不同时期的继承、发展,不存在“变化”一说,排除。 20.“毛泽东的调查研究,从一九五六年二月十四日开始,到四月二十四日结束。共听取国务院三十四个部门的工作汇报”“这是毛泽东在建国后乃至在他一生中所作的规模最大、时间最长、周密而系统的经济工作调查”。通过这一调查,毛泽东 A. 开辟了适合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B. 提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式 C. 积累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建设经验 D. 致力于理顺经济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关系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1956年的时间,结合在全国范围的调查,可得出这主要是致力于理顺经济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关系,是对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的经验的总结,故D正确;A项是邓小平理论,排除;材料中并没有涉及以矛盾的处理,排除B;这一调查主要是要积累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排除C; 21.“我们应该深刻地注意群众生活的问题,从土地、劳动问题,到柴米油盐问题。一切这些群众生活上的问题,都应该讨论,应该决定,应该实行,应该检查。要使他们从这些事情出发,了解我们提出来的更高的任务,革命战争的任务,拥护革命,把革命推到全国去,接受我们的政治号召,为革命的胜利斗争到底。”这直接体现了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 A. 坚持群众路线 B. 重视经济建设 C. 强调实事求是 D. 开展武装斗争 【答案】A 【解析】根据“我们应该深刻地注意群众生活的问题”“一切这些群众生活上的问题,都应该讨论,应该决定,应该实行,应该检查。要使他们从这些事情出发”体现出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故A正确;B、D与材料无关;“强调实事求是”不能从材料直接体现出来,排除C。 22.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这个阶段,有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这一认识 A. 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借鉴 B. 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C. 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D. 表明新中国已经摆脱了苏联模式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毛泽东对社会主义阶段的划分可知,毛泽东认为中国现在处于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说明这时他对中国国情还存在比较清醒的认识,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借鉴,A选项符合题意。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B选项排除。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是在邓小平执政时期,C选项排除。五六十年代,新中国还没有摆脱了苏联模式,D选项排除。 23.1930年,国民党新军阀因为军队编制问题引发的争执演化成蒋介石和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等派系的内战。中共中央决定利用国民党内战的机遇扩大革命成果把组织工人罢工、组织地方起义、组织兵变等作为革命的中心策略来抓。这表明当时的中共中央领导人 A. 并未认清中国革命的对象 B. 善于把握时势夺取胜利 C. 未能正确判断革命形势 D. 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答案】C 【解析】从材料中“把组织工人罢工、组织地方起义、组织兵变等作为革命的中心策略”可以看出当时党的工作重心依然是中心城市暴动,这不符合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A选项错误,中国革命的对象包括他们;B选项说法错误,与实际情况相悖;D选项错误,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 24.1978年3月,全国人大五届一次会议把“双百”方针写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国家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以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这一法律规定出台的主要原因是 A. 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决策 B. 邓小平提出了“三个面向”的教育思想 C. 建国以来的“左”倾错误得到全面纠正 D. 总结社会主义时期文艺工作的经验教训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全国人大五届一次会议之所以强调将“双百”方针写进宪法,使其具有了法律效力,是因为“双百”方针在文革时期遭到破坏,中国的文艺科技事业遭受到了极大的打击,即总结社会主义时期文艺和科技工作的经验教训,故选D。1978年3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并未召开,排除A;“三个面向”的教育思想的提出是在20世纪80年代,排除B;十一届三中全会并未召开,全面纠正“左”倾错误的说法并不符合材料的时间点,排除C。 25.如下图是2012-2017年留学回国人数统计图。据此可知,新时期的中国 A. 教育已领先于发达国家 B. 就业创业环境极大改善 C. 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 D. 教育成为社会关注重点 【答案】B 【解析】材料表明,2012年以来留学回国人数不断增加,说明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就业创业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故答案为B项。AC项,材料没有涉及中国与世界发达国家教育发展程度比较、国内高等教育发展规模的信息,排除;D项,材料展现的是留学回国人数的不断增加,不能说明教育是否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排除。 26.1975年中国艺术表演团体共2836个,1980年增加到3566个,其中戏曲剧团最多,有2224个;最少的是乐团、合唱团,仅有11个。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A. 文艺领域的发展布局趋于平衡 B. 文化体制改革已深入开展 C. 文艺界仍然受“左”倾错误影响 D. “双百”方针得到全面贯彻 【答案】C 【解析】中国艺术表演团体类型占比,传统类绝对主导,西式类很小。这是非正常现象,是不合理的。说明改革开放初期,“左”倾思想影响仍然存在。故答案为C项;A项说法违背材料体现的发展不平衡,排除;材料信息反映了文化体制改革尚未深入开展,B项排除;过于注重发展本国传统类的文艺团体,出现极端不平衡,说明“双百”方针尚未得到全面贯彻,D项排除。 二,据此推导其原因或影响是关键。例如,文艺界仍然受“左”倾错误影响。 27.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答案】C 【解析】董仲舒写作《春秋繁露》等书,形成了新儒学,儒家思想确立了正统地位。儒学思想融合佛教、道教成为系统的理论体系是指宋代的理学,故A项错误。“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说明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而不是对外政策。故B项错误。1978年的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打破了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路线,为开创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奠定了思想基础。故C项正确。1983年中国第一台巨型计算机“银河—1”型机的诞生,标志着中国进入了世界研制巨型计算机的行列,D项“领先于世界”说法错误,排除。 28.生活于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悲剧家欧里庇得斯认为,命运就在人自己身上,人同命运的矛盾实质上就是人自身内在的斗争。据此可知古希腊 A. 人们认为可以掌控自身命运 B. 命运观中蕴含人文主义精神 C. 摆脱了宗教神学对人控制 D. 否定了人的个性与自由意识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欧里庇得斯认为命运在人自己身上,强调了“人”本身的重要意义,体现了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B项正确;材料中“人同命运的矛盾实质上就是人自身内在的斗争”并不能说明人一定可以掌控自身的命运,故A项错误;古希腊时期民众尚未摆脱宗教神学对人的控制,C项错误;材料强调命运在人自身,恰恰凸显了人的个性与自由意志,排除D项。 29.阿伦·布洛克在评价西方某一运动时说:“古人世界的重新发现释放了新的能力,刺激了想象力,最后发现了新的真理,创造了新的形式,而不仅仅是恢复了过去已被淹没或歪曲的许多价值。”该运动 A. 复制了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内核 B. 诠释了全新的文化体系 C. 导致了西方社会人文精神的诞生 D. 推动了理性时代的到来 【答案】B 【解析】根据“古人世界的重新发现释放了新的能力,刺激了想象力,最后发现了新的真理,创造了新的形式”,结合所学可知,文艺复兴是打着恢复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宣传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诠释了全新的文化体系,故B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运动实质是宣传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并非复制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内核,排除A;C指的是古希腊时期西方社会人文精神的起源,不符合题意,排除;启蒙运动推动了理性时代的到来,不符合题意,排除D。 30.16世纪,英格兰教育家马尔卡斯特说,“我爱罗马,但更爱伦敦,我虽仰慕拉丁语,但更崇拜母语”;同一时期,马丁·路德创造了“德语”,他的翻译为人民提供了对抗天主教会的武器。据此推断,这一时期的欧洲 A. 民主思想广泛传播 B. 民族意识逐步形成 C. 文艺复兴渐入高潮 D. 宗教改革纵深发展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并结合材料文字“更崇拜母语”“马丁·路德创造了‘德语’”“他的翻译为人民提供了对抗天主教会的武器”可知,宗教改革时期,将《圣经》翻译为本国民族语言的做法促进民族意识逐步形成。故答案为B项。A项,根据所学可知,民主是针对专制而言的,材料强调的是要热爱自己的民族语言,而且宗教改革时期尚未进行政治制度方面的建构,民主思想广泛传播的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根据所学可知,翻译《圣经》为民族语言的做法是宗教改革时期而不是文艺复兴时期,排除;D项,宗教改革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族语言的发展,但不是纵深发展。根据所学可知,英国宗教改革进入纵深发展的阶段,改革的重点转向教义及宗教仪式,但不是材料要表达的主旨,排除。 31.美国学者特林考斯在其著作《意大利人文主义思想中的人性与神性》中,对早期意大利人文主义者思想中的宗教取向做了细致而全面的分析,得出重要结论:“意大利的人文主义是一种基本在寻求将基督教义与世俗思想做出更紧密相连之神学综合的思想运动。”该观点主要 A. 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仍是宗教信仰虔诚的时代 B. 反映了基督教义与人文主义精神具有融合共同性 C. 表明意大利的人文主义源于宗教改革运动的推动 D. 表明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比中世纪思想更为“人性” 【答案】B 【解析】由材料“意大利的人文主义是一种基本在寻求将基督教义与世俗思想做出更紧密相连之神学综合的思想运动“可知,早期人文主义依附于基督教,两者有许多融合的共性,故选B。文艺复兴批判宗教神权,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要求将人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排除A;宗教改革运动开始于16世纪,意大利的人文主义要早于这个时间,排除C;材料强调的是基督教义与人文主义的共通性,而非差异性,排除D。 32.16、17世纪欧洲一些国家的大学分布范围有所扩大,欧洲大学的世俗化和民族化进程加快,大学不再是教会的附庸,逐渐成为世俗政权的工具,并为国家政权服务,除此之外,大学学术自由开始萌芽。这些变化主要得益于 A. 基督教精神信仰的崩塌 B. 唯物主义思想产生 C. 宗教世俗化运动的开展 D. 文艺复兴走向质朴 【答案】C 【解析】由材料“16、17世纪欧洲”、“逐渐成为世俗政权的工具”可知,欧洲大学的变化与宗教改革有关,因为宗教世俗化运动的开展导致欧洲大学世俗化和民族化的进程也逐步加快,故选C。迄今为止基督教都未出现精神信仰崩塌的状况,排除A;唯物主义思想早在古希腊时期就已产生,这无法解释16、17世纪欧洲大学的变化,排除B;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在16、17世纪逐步地从质朴走向了高雅、精致,排除D。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33.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受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莎士比亚的作品把新兴市民阶层的喜怒哀乐和他们的故事搬上舞台,通过对人的尊严、价值和力量的热情讴歌,确立了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念。莎士比亚创作初期,英国正处于伊丽莎白女王的统治时期,当时英国是世界上的海军强国,经济繁荣,文学璀璨辉煌。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君主往往是反面角色,尽管如此,伊丽莎白女王并不阻扰莎士比亚创作,反而支持莎士比亚剧院。莎士比亚戏剧在17世纪陆续传入德、法、意、俄和北欧诸国……形成全球范围的西方戏剧文化圈。随着英语覆盖地域的剧增,莎士比亚戏剧迅速膨胀为世界性的戏剧遗产。 材料二 受当时反理学、反传统、反专制的异端思想影响,汤显祖的代表作《牡丹亭》“以情反理”,《南柯记》《邯郸记》充满了对社会现实秩序的批判意识和否定精神。汤显祖的戏剧题材范围比较狭窄,作为一个正统的士大夫文人,他的表现对象只是其熟悉的科举官宦生活,表达的是传统儒人的思想感情,其作品影响力局限于文人圈。汤显祖遵循曲牌体戏曲规范进行创作,按照严格的曲律格范进行曲牌填词,运用的是雅化的文言曲词工具,其作品受到同时代和后世文人的极高赞誉,但在广大普通民众中难以产生共鸣。莎士比亚有着熔铸生活词汇的天赋,广泛采用当时蓬勃兴起的市井民间语言:民谣、俗语、俚语、古谚语等。 ——摘编自《汤显祖和莎士比亚——16世纪戏剧双星的文化际遇》 (1)根据材料一,概括莎士比亚进行戏剧创作的有利条件。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汤显祖和莎士比亚戏剧作品的主要不同。 【答案】(1)条件: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国家富强稳定,有利于戏剧创作;莎士比亚女王的宽容和支持。 (2)不同:①汤显祖的作品主要受反理学、反传统、反专制思想的影响;莎士比亚的作品反映市民阶层的喜怒哀乐;②汤显祖的作品题材范围狭窄,代表士大夫文化,影响力有限;莎士比亚的作品则包罗万象,代表市民文化,深受社会各阶层喜爱。③汤显祖的作品遵循戏剧规范进行创作,属于雅文化;莎士比亚的作品广泛采用市井俚语,通俗易懂 【解析】 (1)依据材料“受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可以得出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英国正处于伊丽莎白女王的统治时期,当时英国是世界上的海军强国,经济繁荣,文学璀璨辉煌”可以得出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国家富强稳定,有利于戏剧创作;“伊丽莎白女王并不阻扰莎士比亚创作,反而支持莎士比亚剧院”可以得出伊丽莎白女王的宽容和支持。 (2 )汤显祖和莎士比亚戏剧作品的主要不同,依据材料“受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莎士比亚的作品把新兴市民阶层的喜怒哀乐和他们的故事搬上舞台,通过对人的尊严、价值和力量的热情讴歌,确立了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念”、“受当时反理学、反传统、反专制的异端思想影响”、“按照严格的曲律格范进行曲牌填词,运用的是雅化的文言曲词工具,其作品受到同时代和后世文人的极高赞誉,但在广大普通民众中难以产生共鸣。莎士比亚有着熔铸生活词汇的天赋,广泛采用当时蓬勃兴起的市井民间语言:民谣、俗语、俚语、古谚语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取材的不同、反映的内容不同、语言风格的不同等多角度分析。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胡适在《当代中国的文化走向》系列演讲中,开篇即指出新文化运动“与欧洲的文艺复兴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其后胡适提出新文化运动有“使人想起欧洲的文艺复兴”的“三个突出特征”首先,它是一场自觉的、提倡用民众使用的活的语言创作的新文学取代用旧语言创作的古文学的运动;其次它是一场自觉地反时传统文化中诸多观念、制度的运动,是一场自觉地把个人从传统力量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的运动。它是一场理性对传统,自由对权威,张扬生命和人的价值对压制生命和人的价值的运动;最后,很奇怪,这场运动是由既了解他们自己的文化遗产,又力图用现代新的、历史的批判与探索方法去研究他们的文化遗产的人领导的。在这个意义上,它又是一场人文主义的运动。 ——据胡适《中国文艺复兴》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围绕“新文化运动和文艺复兴”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选取一个或多个角度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答案】示例:论题:新文化运动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都是反传统的运动。 阐述:新文化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反封建思想的运动。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反对愚昧迷信、反对儒家传统的伦理道德、反对旧文学,倡导西方的自然科学、民主,自由平等的新道德、通俗易懂的新文学。从而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 文艺复兴运动是西方资产阶级借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宣传资产阶级思想的运动。反对中世纪神学思想,肯定人的价值,主张追求现世的幸福,在当时也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 所以,新文化运动与文艺复兴都批判传统权威,具有相似性。 【解析】首先阅读问题,明确题目要求,然后阅读材料,根据“它是一场自觉地反对传统文化中诸多观念、制度的运动,是一场自觉地把个人从传统力量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的运动”,可拟出论题:新文化运动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都是反传统的运动。阐述,结合所学分别阐述新文化运动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主要内容和影响即可。新文化运动可从三提倡三反对和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进行说明,文艺复兴可从提倡人文主义思想以及文艺复兴的实质和影响进行阐述。最后,进行总结,印证论题。 35.教育变革与时代变迁、社会发展需要密切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武帝实施“独尊儒术”政策后,引发了对学校教育的高度重视,使西汉的学校教育系统趋于完善,自隋唐以后,国家教育制度是学校与科举并行。南宋书院发达同理学的盛行有密切关系。明清两代,学校轻而科举重,当时国家全部教育差不多为科举所垄新。 ——程舜英《中国古代教育制度史料》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特点。 材料二 中世纪时英国的教育深深烙上宗教的印记,天主教会控制着几乎一切有组织的教育。16世纪人们相信通过教育可以直接阅读《圣经》从而得救,教育日益走向民众。19世纪英国生产技术的进步客观上要求劳动者必须接受必要的教育。 ——摘编自谢天冰《试论英国教育体制的近代化》 (2)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近代教育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材料三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1999年《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3)根据材料三,归纳中国深化教育改革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时期国家复兴教育的举措。 【答案】(1)特点:政府重视、主导;与科举做官联系紧密;以儒家学说为主要内容。 (2)变化:由中世纪教育被天主教会垄断到近代教育日益平民化。原因: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工业革命的发生,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 (3)目的: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目的;同时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人才。 举措:1983年邓小平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成为新时期教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方针;199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强调坚持以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初步建立起中国教育法律法规体系;随着教育的全方位改革,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多种形式、学科门类基本齐全的高等教育体系。 【解析】 (1)根据材料“汉武帝实施‘独尊儒术’政策后,引发了对学校教育的高度重视,自隋唐以后,国家教育制度是学校与科举并行奖励学术,重儒兴学。一方面大力兴办官学,一方面推重科举,但政府以科举入仕为奖励,社会人士趋之若鹜,于是学校等于虚设,名存而实亡了”从古代学校教育的兴办主体、内容及发展进行概括。 (2 )第一小问,据材料“中世纪时英国的教育深深烙上宗教的印记,天主教会控制着几乎一切有组织的教育。”、“教育日益走向民众。”可以得出英国教育的变化。第二小问,据材料“16世纪人们相信通过教育可以直接阅读《圣经》从而得救,教育日益走向民众。19世纪英国生产技术的进步客观上要求劳动者必须接受必要的教育。”可以得出,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工业革命的发展的推动。 (3)第一小问,据材料“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即可得出。第二小问,结合改革开放以来教育发展的相关史实从教育方针的变化,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和教育法规的完善和教育体系的形成等方面加以回答。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