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山东省德州市夏津一中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卷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山东省德州市夏津一中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卷

‎2019-2020学年山东省德州市夏津一中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70分)‎ ‎1.央视《探索发现》栏目曾播放过专题片《我们的祖先是怎样生活的》.通过这部专题片我们不可能看到的原始人类生活场景有 ( )‎ A元谋人使用石器劳动 B北京人用火御寒照明 C北京人使用磨制石器猎取动物 D山顶洞人用穿孔骨针缝制衣物 ‎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中国人强调姓所反映的实质是 ( )‎ A. 男尊女卑思想严重 B. 家族宗法观念浓厚 C. 个人观念淡漠 D. 专制王权强大 ‎3.从甲骨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商王求丰年和降雨的卜辞,但奇怪的是他们不是直接向他们心目中的最高神——“帝”请求,而是托祖先转达。据此我们可以判定商代 ( )‎ A. 祖先的地位高于神 B. 国家大事完全通过占卜来决定 C. 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D. 崇拜祖先的宗法观念已经形成 ‎4.《尚书大传》说:周公摄政,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作礼乐,七年致政成王。对“四年建侯卫”“六年制作礼乐”解读正确的是 ( )‎ A. 建侯卫就是实行郡国制,制作礼乐是为了维护郡国制 B. 建侯卫就是实行分封制,制作礼乐是为了维护宗法等级制 C. 建侯卫就是推行宗法制,制作礼乐是为了用来代替分封制 D. 建侯卫就是实行郡县制,制作礼乐是为了丰富周人的生活 ‎5.在中国古代,褒扬官员德行和政绩,往往称其人为‘民之父母’”,官员亦以“为民父母”“爱民如子”作为执政的理想境界。这一现象反映出 ( )‎ A. 宗族关系已成为执政的基础 B. “家天下”观念的政治影响 C. 官员考核主要依据民本思想 D. 官员之间具有共同政治诉求 ‎6.孔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孟子曰:“如欲乎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这反映当时的儒者 ( )‎ A适应社会转型之努力 B经世济民的担当精神 ‎ ‎ C重构礼乐纲常的愿望 D不受重用的愤懑之情 ‎7.战国时期,墨家将孔子塑造成乱贼形象,道家学派在《庄子》中发挥想象将孔子描绘成道家代言人,法家学派在《韩非子》中将孔子法家化。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 A. 战国时期思想界出现了统一趋势 B. 儒家思想受到人们普遍认可 C. 孔子思想与各派学说有交叉之处 D. 人们的思想在当时比较自由 ‎8.美国著名历史学家费正清说:“(秦朝)在证明法家思想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的灭亡)也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这个“正确的思想”是指 ( )‎ A.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B.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C.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9.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诸子百家“其官虽殊,譬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仁之与义,敬与和,相反而皆相成也”。这反映了诸子百家 ( )‎ A. 在理论上求同存异 B. 最终达到殊途同归 C. 均为稳定统治服务 D. 有相互融合的特点 ‎10.《庄子·天道篇》:“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荀子·天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两者都强调 ( )‎ A.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B.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 C.世间万物都是相对的 D.天人感应,天人合一 ‎11.某学者评价“百家争鸣”时指出:“正是这一时期(战国时期)的政治混乱才迫使那些思想者不断反思社会的本质以及人民所应该承担的角色,一些人试图找到能够恢复政治和社会秩序的法则。”由此可见 ( )‎ A. 战国时诸子百家开始出现 B. 争鸣核心是重建社会秩序 C. 文化的繁荣源于社会混乱 D. “百家争鸣”只关注人际关系 ‎12.战国后期,诸子思潮激荡,交互影响。例如墨者习儒者之学,老庄、申韩学术颇有互通之处……调和折衷之思潮逐渐成熟。吕氏春秋之编纂可视为先秦思潮发展的结局。这种思想局面折射出 A. 思想复杂、流派林立 B. 相互学习、思潮趋一 ( )‎ C. 经济转型、走向统一 D 诸侯争霸、礼崩乐坏 ‎13.有论者认为: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更加广阔的国土上更加彻底地实施郡县制,才使得“车同轨、书同文、钱同币、行同伦、统一度量衡”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得以在全国贯彻落实.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 ( )‎ A. 郡县制利于国家统一 B. 郡县制加强了君主专制 C. 国家统一是郡县制实施的前提 D. 秦始皇是设郡、县的首倡者 ‎14.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丞相吕不韦徒蜀自杀;汉武帝执政53年,先后更换12位丞相,丞相任职的平均时间为4年,被杀的概率约三分之二。这表明 ( )‎ A. 秦汉丞相位高权重 B. 秦汉相权无足轻重 ‎ ‎ C. 相权不能制约皇权 D. 皇帝权力至高无上 ‎15.“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大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分析大量的史实,然后得出科学的结论。下列对郡县制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 ( )‎ A. 它分郡县两级,一郡之内又分若干县 B. 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命 C 开中国单一制国家组织结构先河,影响深远 D. 是中央对地方政权进行有效控制的制度 ‎16. 《荀子·君道》写道:“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为达到这种效果,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是 ( )‎ A. 推行郡县制度,加强地方控制 B. 设立丞相,帮助皇帝处理政事 C. 设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 D. 设立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 ‎17.东汉中后期宦官专权和外戚干政的局面交替出现,继“宗室权落,外戚兴起;外戚势衰,而宦官又盛”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源是 ( )‎ A皇帝权力的渐趋衰弱 B宗室观念的根深蒂固 C君主专制制度的弊端 D地方割据势力的膨胀 ‎18. 唐朝后期“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旧唐书》)这则材料表明 ( )‎ A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B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C文臣与武将的矛盾 D中央与少数民族地区矛盾 ‎19.中国古代某时期制定的选官标准,史称“四科取士”:“一日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日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日明达法令,足以决疑,能案章覆问,文中御史;四日刚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以决,才任三辅令。皆有孝悌廉公之行。”该选官制是 ( )‎ A. 世禄制 B. 征召制 C. 察举制 D. 科举制 ‎20.回顾历史,可以发现,中国古代行政区划在不断变革,下表是秦朝至唐末地方行政建制的梳理,表格内容所反映的主要问题是:秦朝至唐末地方行政建制简表 ( )‎ 秦朝 以郡辖县,地方行政为两级制 两汉 汉武帝把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东汉形成“州—郡—县”三级制 隋朝 废郡,地方行政回到两级制 唐末 形成了道、州、县三级制 A. 古代中国政治的诡秘多变,反复无常 B. 地方行政分层决策中的矛盾与困局 C. 古代王朝执政能力和效率不断提高 D. 从秦朝到唐末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强化 ‎21.北魏均田制规定:凡男年满十五以上授露田四十亩,女二十亩。牛一头授田三十亩,以四牛为限。露田禁买卖,老死还政府。下列关于北魏均田制说法正确的是 ( )‎ A统一分配了全国的土地 B彻底解决了土地兼并 C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 D改变了农业经营方式 ‎22.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说:“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下列选项与这一观点相符的是 ( )‎ A郡举贤良,擢为百官 B“分王子弟,以为屏藩” C不再重用三省长官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3. “中书、尚书令在西汉为少府属官。在东汉隶属少府。虽典机要,而去公卿甚远。魏晋以来,浸以华重。唐遂为三省官长,居真宰相之任。”这段话意在指出 ( )‎ A. 汉代少府分属九卿,位尊权重 B. 唐代中书令和尚书令是真宰相 C. 中书令和尚书令地位逐渐提高 D. 三省制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 ‎24.隋唐时期,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后来唐朝进一步改革并明确了中书、门下二省为决策机构。尚书省为中央行政核心,尚书省尚书不能参加决策会议,被排除出决策系统。这一变化有助于( )‎ A扩大行政权 B削弱三省权限 C决策的科学化、专业化 D加强皇权 ‎25.自汉代起,皇帝的言行由史官记录,称《起居注》,在位皇帝不能查阅。唐太宗以审查和改正自己过失为由强行破坏这一规矩。宋代史官更将其呈送皇帝御览,明清皇帝则直接指导编写。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 A皇帝和史官对君主形象关注重点不同 B唐太宗的“仁君”形象具有示范作用 C《起居注》因“劝诫”功能备受皇帝重视 D古代皇帝专制集权意识不断得以强化 ‎26.三国时期学者孟康解释“中朝”说,“中朝,内朝也。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也。”汉朝实行中外朝 ( )‎ A.有利于中央权力加强 B 旨在终结丞相制度 C 有助于维护君主专制 D 加速了西汉的灭亡 ‎27.有学者指出:“由于人的种种不同因素的影响与支配,封建统治机器运行机制的外在体现,有时是比较准确的,有时则大打折扣,有时甚至基本没有体现,从而从一个重要角度反映了封建王朝的盛衰兴亡”。材料说明封建统治机器运行机制 ( )‎ A常常受到人为因素干扰 B实际效果背离设计初衷 C具有比较大的不确定性 D是王朝盛衰的根本原因 ‎28.《通典·职官》载:“成帝改御史大夫为司空,与大司马、丞相是为三公,皆宰相也。”汉成帝此举意在 ( )‎ A. 提升司空地位 B. 提高行政效率 C. 抑制丞相职权 D. 完善行政机构 ‎29.史书记载某选官制度:“令诸郡中正以六条举淹滞:一曰忠恪匪躬,二曰孝敬尽礼,三曰友于兄弟,四曰絜身劳谦,五曰信义可复,六曰学以为己。”这一制度形成于 (  )‎ A. 汉朝 B. 魏晋 C. 隋唐 D. 宋朝 ‎30.秦汉时期,丞相是朝廷中掌握行政实权的总理大臣,“门下”是皇帝的侍从机关。魏晋时“门下”发展为侍中寺,凡属重要政令,皇帝都要征求其意见,东晋时,改为门下省,权势渐重;南北朝时,成为与中书省、尚书省鼎足而立的政治核心机关。这一历程反映了 ( )‎ A 门下省成为监察百官的机构 B三省集体议政提高了行政效率 C丞相参与决策的权力逐渐削弱 D宰相逐渐退出了权力中心 ‎31.下列选项中,有关选拔官员的标准与下列选官制度按顺序搭配正确的是夏商周:世袭→秦:军功授爵制→汉代:察举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唐宋:科举制 ( )‎ A. 血缘→功绩→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 B. 功绩→血缘→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 C. 血缘→功绩→门第声望→品行才学→考试成绩 D. 血缘→功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考试成绩 ‎32.自西晋永嘉之乱后,北方经过了长期的战乱,人口凋敝,土地荒芜现象十分严重。公元485年,北魏孝文帝下诏均给天下民田:在土广民稀之处,官府可以把土地借给百姓耕种;地狭之处,可让百姓迁徙到地广之处,不限“异州他郡”,唯不准“避劳就逸”。据此可知,北魏政府( )‎ A已认识到人地矛盾突出 B积极推广传播农耕经验 C意在恢复发展农业生产 D赞许百姓自发开垦荒地 ‎33.你是唐太宗时的一名中书令,为挫败突厥贵族对内地的掠夺,按唐太宗的旨意起草了一份关于如何出兵防御的诏令,接下来你会 ( )‎ ‎①交兵部出兵②交门下省审议③交尚书省处理 A. ①②③ B. ②③① C. ①③② D. ②①③‎ ‎34.唐朝元和年间,中书省丞相皇甫鎛奏请减少内外官俸钱,门下省官员崔祐认为此法不妥,封还诏书,皇帝采纳了崔祐的意见,皇甫鎛的建议作罢。由此可见 ( )‎ A. 唐朝时期的丞相权力大于皇权 B. 唐朝门下省具有审议的职能 C. 唐朝门下省权限高于中书省 D. 唐朝制度具备君主立宪制特征 ‎35.曹魏时期,曹丕命陈群选拔“德充才盛”“贤有识鉴”之人担任中正,按照“家世、道德和才能”三条标准,选拔“俊秀之士”,一时间“儒雅并进”。由此可知当时 ( )‎ A. 九品中正制选拔官员德才并举 B. 古代选官制度有利于中央集权 C. 九品中正制选官侧重门第等级 D. 古代选官制度的标准不断变化 ‎3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自殷以前,天子、诸侯君臣之分未定也……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逮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盖天子、诸侯君臣之分始定于此。‎ 材料二 当经济社会生活的发展消解了贵族对血缘和宗法纽带的神秘感时,政治的危机就会出现。……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普遍进行变法活动,以图加强国家力量,同时中央集权也发展起来。……那种宗法血缘与政治关系互补型的国家形态——分封制已失去了存在的根据,必须对此进行改革,使之向纯粹的以地缘关系为基础的政治社会过渡。而郡县制正是顺应这种大趋势创造并选择的一种新的国家治理方法。 —摘引自王明德《论春秋战国时期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变》‎ 材料三 中国在历史上产生过九个统一全国的大朝代,我们可称秦汉为“第一帝国”,隋唐宋为“第二帝国”,明清则为“第三帝国”。第一帝国的政体还带贵族性格,世族力量强大。第二帝国则大规模和有系统地科举取士,造成新的官僚政治,而且将经济重心由华北的旱田地带逐渐转移到华南的水田地带。……若将第二帝国和第三帝国比较,则可以看出第二帝国“外向”“开放”,带“竞争性”。与明清之“内向”“保守”及“非竞争性”迥然不同……第二帝国带扩张性,而第三帝国则带收敛性。 —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西周制度相比于以前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变化的影响。(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政治转型的原因和表现。(7分)‎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第二帝国”与“第一帝国”相比在中央行政制度和选官制度方面发生的主要变化。(3分)‎ ‎37. 著名学者余英时指出:科举不是一个单纯的考试制度,它将社会结构紧密地联系了起来,形成一个多面互动的整体,一直发挥着无形的统合功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 材料二 渐渐地,这些考试(指科举)开始集中于文学体裁和儒家正统观念,最后的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尊敬和羡慕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只要中国仍相对地孤立在东亚,它就会继续提供稳定性和连续性。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晋时期的选 官制度,并通过与上述选官制度的比较,说明科举制的历史进步性。(6分)‎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举制所具有的政治、思想以及整体的统合功能。(5分)‎ ‎(3)据材料三,说明科举制对于现代人才选拔的历史借鉴价值。(3分)‎ 高一历史10月月考测试题答案 ‎1—5.CBDBB 6-10.BDCDA 11-15.BCADD ‎ ‎16-20.CCBCB 21-25.CACCD 26-30.CCCBC 31-35.DCBBA ‎36、(1)变化:天子由诸侯之长变为诸侯之君,君臣之名分确定。‎ 影响: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控制,巩固了周王室的统治;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维护了西周较长时间的强盛。‎ ‎(2)原因: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各国变法运动的促进;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表现:由分封制向郡县制转变;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3)变化:中央行政制度:由三公九卿制向三省六部制转变。选官制度:由察举制向科举制转变。‎ ‎37(1)选官制度:察举制;九品中正制。进步性:有利于破除结党营私之弊;限制了徇私舞弊的发生;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特权;扩大了官员的来源;提高了从政人员的文化素质。‎ ‎(2)统合功能:加强中央集权;保证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正统);维护文明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3)借鉴价值:人才流动机制;客观公平理念;人才激励机制。‎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