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3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卷·2019届重庆市第十八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2017
重庆市第十八中学 2017~2018 学年高二(上)期中 历 史 试 卷 (时间:90 分钟 总分 100 分) 一、单选题(24 个小题,每题 2 分,共 48 分) 1.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由己”。朱熹对“克己”作如下解释:“克”意为 “胜”,“己”指的是“身之私欲”。这种解释( ) A.将人性置于天理之上 B.以满足个人欲望为目标 C.完全曲解孔子的本意 D.与孔子本意不完全一致 2.在对天、君、民关系的认识上,原始儒学以孟子为例,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屈 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材料表明,董仲舒( ) A.继承了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 B.背离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 C.背离了原始儒学的仁爱思想 D.摒弃了原始儒学的德治主张 3.老子认为“无为无不为”,因为天地万物,都有一个独立不变、周行不殆的道理, 用不着神道作主宰,更用不着人力去作安排。该思想( ) A.源自对社会现实的反思 B.批判了诸子百家思想 C.希望重建等级社会秩序 D.否定了自然法的思想 4.“和谐”是春秋战国百家思想关注的一个重要主题,涉及人与自然、人与人、民与 君、君与君等方面。其中关注君与君“和谐”的是( ) A.孔子的“仁” B.孟子的“仁政” C.墨子的“非攻” D.庄子和“齐物” 5.学者萧公权称:“先秦儒家重视家族,然其意在以孝悌之伦理为修身立政之基础, 非欲以家族中之亲亲,而以政治上之尚贤。”该学者意在强调先秦儒学( ) A.主张依靠血缘维系政治 B.坚持德治突出纲常伦理 C.规范社会秩序强化君权 D.崇尚贤能反对爵禄世袭 6.《礼记》中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代统治者提出了“惟命不 于常”(《康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尚书》)和“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 民听”等思想。殷周天命观的发展实质上体现了( ) A.政权神秘化色彩不断加强 B.早期民主政治的特征 C.对于天命神意的批判否定 D.一定程度的理性色彩 7.平王东迁后,在各封国之间逐渐形成了一种险恶的国际关系。他们都了解国王的 权力和荣光已经一去不复返,唯有凭借自身力量才能生存。下列孟子的哪一言论与其 背景相近( ) A.“地方百里而可以王”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舍生而取义者矣” D.“教亦多术矣” 8.“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失礼则入刑,相为表里者也”。东汉时的这一说法反映出当时 ( ) A.礼制观念淡化 B.儒法两家结合加深 C.崇尚法家思想 D.儒学独尊地位动摇 9.范蠡和张良被誉为“功成身退”的典范。传统观点则看重的是二人在“身退”之 前的“功成”,即他们都曾建立了盖世功业,而元曲重在强调二人在“功成”后的“身 退”。这说明元曲( ) A.深刻揭露和批判社会现实 B.受到陆九渊“本心论”的影响 C.体现了对传统观念的反思 D.重视儒家“修齐治平”的理念 10.汉文帝时始设五经博士,晁错、张生、欧阳生因通《尚书》为博士。另外,《论 语》《尔雅》等也都设置了博士。这些做法( ) A.有利于巩固儒学正统地位 B.说明汉初治国理念的变化 C.为儒学地位提升奠定基础 D.重视官员文化水平的提升 11.有人认为,“篆”代表了远古时期的人们对大自然(天)的敬畏感,所以篆字图 形犹如天上的星辰;隶书则代表了人开始进人了自身的生存环境,对大地广裹的思考; 而楷书出现的时期就是被认为人类自身开始觉醒的时期。其意在说明( ) A.古代书法具有“天人感应”的精神内涵 B.三种字体演变是古人对科学发展的认识 C.社会进步推动了古代人文意识的发展 D.楷书演绎了古人的理性思镌和科学精神 12.宋僧人契嵩说:儒教“大有为”而“治世”,佛教“大无为”而“治心”,二者皆 “圣人之教也,其所出虽不同,而同归于治”。这反映了( ) A.佛教主动适应社会现实 B.儒、佛开始出现合流 C.佛教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D.儒学统治地位发生动摇 13.自称“读书破万卷”,言下不无自矜之意,然而到了宋代,读破万卷书的文人为 数不少。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造纸技术的发展 B.印刷技术的进步 C.君主专制的完善 D.宋代理学的传播 14.活字印书在明代弘治至万历初年曾经盛极一时,这大体上已经成为海内外学术界 高度一致的共识。但北京大学辛德勇教授的最新研究指出,由于明朝铜资源的紧张与 铜原料的昂贵,以及铜的硬度太高,中国过去缺乏大量刻制铜字的技术手段,事实上 明朝并不存在铜活字印刷,中外学术界流行多年的传统看法难以成 立。对此理解正确 的是( ) A.历史研究依赖于人的主观判断 B.研究者立场影响对历史的解释 C.历史研究的结果无法达成共识 D.历史研究的史学结论可以争鸣 15.宋代学者研究儒家经典,往往撇开旧注,自抒新意,有很大胆的见解,对经典本 身,也有人怀疑。这一现象表明( ) A.商品经济勃兴带动文化繁荣 B.私学教育发展培养思辨精神 C.民族矛盾尖锐影响学术风气 D.程朱理学推动儒学实现复兴 16.明代思想家王夫之在批评理学“损人欲以复天理”的同时,提出了弱“理欲一 体”、“以性正情,以义制利”的主张。这说明王夫之( ) A.彻底否定理学的“理欲”观 B.意在提倡“尊公轻私”思想 C.极力批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D.认为私欲是理的物质基础 17.中国历朝历代政治文化的传播,从内容来看是相差无几的,从形式来看也没有明 显的变化。明清两代充分继承了前代的政治文化,又显现出一些其时代的特征。下列 属于明清独特政治文化的是( ) A.君权神授 皇权至上 B.推崇理学 剪除异端 C.忠孝伦理 家国同构 D.先富后教 开明统治 18.有学者认为:“清初三大儒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哲学思想是对明末道德人 心危机的坚强回应。他们不约而同地批评程、朱、陆、王……他们全部的哲学努力, 既不是什么启蒙,也不是对理学的接着讲,而是扬弃或终结理学,以呼唤儒家基本价 值观念的重新回归。”从中可知( ) A.理学不利于约束道德人心 B.儒学在危机中努力重建 C.理学失去了传统主流地位 D.清代儒学回归孔孟本源 19.薄伽丘的《十日谈》中有一则故事:一个马夫冒充国王,国王察觉此事后,不动 声色地把马夫侦查出来,趁他在睡梦中剪去他一把头发。不料马夫在发觉后急中生智 把别人的头发也同样都剪了,因此逃过了惩罚。除此以外还有不少类似的故事,这些 故事反映出( ) A.封建贵族压制个人的努力 B.人文主义者对封建特权不满 C.薄伽丘思想充满理性色彩 D.人文主义者主张推翻君主制 20.有学者认为,西洋(欧洲)在中古的政治局面很像中国的春秋时代,文艺复兴以后 的政治局面很像我们的战国时代,但就其影响而言,也有很大的不同,西洋(欧洲) 出现了( ) A.浓烈的家族意识 B.经济新形态萌芽 C.意识形态的斗争 D.深刻的民族观念 21.基督教徒之所以是自由的,是因为他们“因信称义”,不再受善功律的支配,他 们通过自己的信仰而与基督建立了新的关系,信徒不必依靠教会极其繁琐的宗教礼 仪,只凭对上帝的虔诚的信仰即可得救。路德的这些思想( ) A.强调信奉上帝的必要性 B.否定了宗教并推动社会进步 C.有助于民族教会的创建 D.有利于打破宗教思想的束缚 22.美国耶鲁大学教授阿克曼说:“‘我们人民’是美国立国之根基,但美国的政治智 慧在于并没有像法国卢梭以及大革命那样把‘人民’推演到极端,而美国人民的幸运 和政治精英的睿智也在于他们总是恰如其分地达到了某种平衡。”这说明美国政体 ( ) A. 未受卢梭民主思想影响 B. 体现自由与共和的政治精神 C. 旨在维护人民主权 D. 寻求代议制下的权力制衡 23.康德说:“通过一场革命或许很可以实现推翻个人专制以及贪婪心和权势欲的压 迫,但却绝不能实现思维方式的真正改革。而新的偏见也正如镜子一样,将会成为驾 驭缺少思想的广大人群的圈套。”这一观点强调( ) A.政治革命,推翻专制 B.批判质疑,理性思考 C.主权在民,人人平等 D.信仰自由,社会契约 24.熊彼特在《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一书中提出:民主“本身不能是目的”, 而是“一种政治方法,是为达到政治——立法的与行政的——决定而作出的某种形式 的制度安排”, “在这种安排中,某些人通过争取人民选票取得作决定的权力”, 熊彼特将民主看作一种形式与方法,在这个定义中,民主的本质特征是( ) A.人权至上 B.自由平等 C.民主选举 D.议会主权 二、材料解析题(3 个小题,共 52 分) 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 分) 材料一 早期先民的祭祀活动仪式是中国古代戏曲的原型。无论是悲剧还是喜 剧,都保持了传统文学“哀而不伤、婉而多讽”温存敦厚的美学风格。直到盛唐,古 代戏曲一直处于羸弱病态中,被视为非儒家知识分子所为的旁门左道,难登庙堂。南 宋时,中国戏曲终于拥有完备形态。元杂剧标志着古代戏曲达到顶峰。中国古代戏曲 经历千余年的融合与发展,见证着历史,传承着文化。 ————摘编自韩彩英、范秀峰《略论中国古代戏曲的原型和早期发展》 材料二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中国社会动荡,思想骤变,传统的农耕社会逐 步向现代社会演进。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和中国文学界的革命,戏曲文化出现了全面 转型。1897 年,严复提出戏曲“使民开化” 的主张。1903 年,欧榘甲呼吁改革戏曲, 开通民智。中国戏曲改良拉开帷幕。思想家、文学家和学者积极参与其中,思考戏曲 的社会价值,探讨戏曲的改良理论,使传统戏曲从内容到形式上都产生了诸多的变化。 ————摘编自刘梅兰《近代戏曲改良运动探析》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戏曲的特点。(4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近代戏曲改良运动开启 的原因。(8 分)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戏曲的认识。(4 分)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 分) 材料一 有子(孔子弟子)曰:“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论语·学而》 材料二 约之二:吾族务要恪遵祖训,以伦理为纪纲,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 妇和顺;一家雍睦(和睦),端由于此。即同宗相处,须要安分守己,尊莫凌卑,强 莫欺弱;卑幼者不许冒犯长上,富贵者宜怜穷困。循规蹈矩,宗族称孝,乡党称弟(悌)。 ——何兹全《中国文化六讲·训约十四条》 材料三 欧洲汉学家们称 18 世纪的欧洲为“中国之欧洲”。当时欧洲的思想精 英,尤其是启蒙思想家们对中国的概念主要是通过文字获得的。法国启蒙运动的先驱 培尔断定中国人无神论最彻底,并试图以此为例,证明“由清一色的无神论者所组成 的社会是可能存在的”,认为一个健全的社 会不一定需要宗教的维系。伏尔泰认为, 中国的宗教(儒学 )是一种普世性的人道的、理性的宗教。以奎奈为代表的重农学 派认为中国实行的一种自然法。德意志启蒙思想家莱布尼茨深信,中国合乎理性的道 德规范是救治人类罪恶的良药,并将中国描绘为一个致治的理想国。莱布尼茨的学生 因为在大学作《关于中国人道德学的演讲》而被解除了教授职务,还被勒令在 48 小 时内离开国境。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仁的根本;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有关仁的 政治主张。历代许多家训体现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伦理,根据材料二,归纳儒家伦理 的主要内容。(10 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文化与欧洲启蒙运动的关系,并分 析形成这一关系的原因。(10 分)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 分) 材料一 同一时代的中国和希腊思想家们流传下的著名观点或名言 国别 人物 泰勒斯 赫拉克里特 普罗泰格拉 苏格拉底 孔子 孟子 荀子 观点或名言 万物皆源于水 万物的本原是火 人是万物的尺度 认识你自己 “仁者爱人” “克己复礼” 人之初,性本善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希腊 中国 材料二 历史家无从否定理学家增强了以后中国儒生的正直观念和坚决的态 度……在这前提之下,他们的主静与主敬,和西方文艺复兴时的人物观感不同。后者 自由思想之展开,与当日趋向商业化的运动同时。与之相较,宋朝的哲学家和他们无 数的僚友全穿着中国官员之袍服,他们是官僚的教师。 一一摘自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古希腊思想家和中国思想家的研究内容有何异同。(4 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朝理学和西方文艺复兴的不同,并简要分析造成这种不同的 阶级和经济原因。(12 分) 重庆市第十八中学高二2017—2018(上期)半期历史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D B A C D D A B C C C A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B D B D B B B D D D B C 25、(16分) (1)特点:起源较早,历史悠久;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古代戏曲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地位长期不高,发展缓慢。(4分) (2)原因:列强的侵略,民族危机空前严峻;西方先进文化的传入;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维新思想的兴起,推动民众思想的解放;先进中国人的提倡与积极探索。(8分) (3)认识:戏曲艺术记录了中华民族所特有的社会、生活、情感,吸收并传承着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戏曲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历程;戏曲的发展应与社会发展相适应。(4分,言之有理即可) 26、(20分) (1)根本:孝悌(2分)。主张:为政以德(以德治民或德治);实施仁政(2分)。内容:家庭和睦;宗族团结;乡里和谐。(6分,照抄材料不能得分) (2)关系:中国古代文化成为欧洲启蒙思想家们的思想资源,他们创造性地借用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来表达欧洲新兴资产阶级的经济、政治诉求。(4分,任意2点即可) 原因:中国传统文化有无神论、宗教宽容、崇尚德治、人道主义等理性品质:当时欧洲多数国家的宗教专制和封建君主专制仍然严重:法国还有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欧洲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6分,任意3点即可) 27、(16分) (1)相同:都重视对人类自身或人性的研究。(2分) 不同:古希腊思想家还重视对自然或客观世界的研究。(2分) (2)不同:宋朝理学以儒家道德压制个人欲求;西方文艺复兴提倡思想自由,个性解放。(4分) 原因:中国的理学服务于封建地主阶级官僚政治,以农耕经济为基础;文艺复兴服务于新兴资产阶级,以资本主义经济为基础。(8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