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3 发布 |
- 37.5 KB |
- 2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秋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课时作业:单元质量检测卷(三)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单元质量检测(三)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和”文化辨析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顺着“和”的思维去认识和实践自然以及社会对象,形成了独特的“和”文化思想理念,并贯穿到整个中国文化发展的脉络当中。“和”文化思想与思维方式深刻塑造了中华民族的心态。“家和万事兴”“和气生财”“和睦和美”等“贵和”思想深入百姓的日常生活。普通百姓也以“和”为贵,信守“平和”“和气”“和谐”,乃至造反也要贯之以“义和”,从而使“和”文化思想观念渗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和”铸就了中国的文化与文明,有研究者认为:“我们中国、中国人是从哪里来的?说到底,我们是从‘和’而来的。‘和’是中国文化传统的精髓。”“和”文化对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社会的安定、文明风尚的养成、政德政风的淳化等都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直到今天,贯穿其中的精神理念仍然是中国文化的重要价值取向,“和”成为处理各类体之间相互关系的重要准则。“和”的,大多都在进步、发展;反之,则退步、滞后,甚至给国家、民族和人类带来灾难。许多事实都证明,世界上大多争执只要采取了“和”的谈判协商方式,就能够得以“和平”解决。凡万事万物的产生与变化,都可以用“和”文化来化解、包容、理解。面对价值多元、矛盾复杂的当今世界,用“和”文化思维方式去解决、处理矛盾,都会得到比较圆满的结果。 当然,中国推崇“和” - 23 - 文化思想理念并不是否认或不承认个体的差异以及矛盾的对抗。差异和矛盾是绝对存在的,“和”文化思想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它强调冲突的多元性和矛盾的多样性。也正是由于矛盾和差异不断产生,不断变革和斗争,才使得各类体之间的矛盾得以化解与“中和”,这也是“和”不断升华的过程。“和”的核心就是“和谐相处、和而不同”——和谐又不千篇一律,不同又不相互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 在当代世界走向全球化的进程中,在多元文明冲突与融合的背景下,中国“和”文化能够契合“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因此,若要实现心灵、家庭、社会以及世界的安定、和谐、进步与发展,中国“和”文化是最应予以重视和发扬的文化。 中国与时俱进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中国正在谋求建立一个和谐的心灵空间、自然空间和社会空间,力求实现天地人伦的和谐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命题就是要正确认识、科学运用中国传统的“和”文化。 “和谐发展”理念成为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人类共同意识。全球化时代精神的召唤与中国的和谐发展理念,都要求创造性地发展和利用中国的“和”文化。中国的“和”文化也有着无穷的活力与魅力,它能够为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提供中华民族的哲学智慧,在人、自然、社会、自我等诸多关系中建构起文化桥梁,以开辟人类和谐发展的新境界。 (选自马泽文著《中国的光荣与梦想》,有删改) 1.下列关于中国“和”文化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和”文化思想理念是中国人顺着“和”的思维去认识和实践自然以及社会对象而形成的,其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 23 - B.“和”文化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体现,如百姓中有“贵和”思想,他们以“和”为贵,信守“平和”“和气”“和谐”。 C.“和”文化对国家的统一、社会的安定、文明风尚的养成等起着重要作用,现在已成为处理各类体之间相互关系的重要准则。 D.在价值多元、矛盾复杂的当今世界,“和”文化思维方式能彻底解决问题,无疑是化解各类矛盾的最佳方式。 解析:“能彻底解决问题”与文意不符,原文只是说“会得到比较圆满的结果”,并不意味着总能彻底解决问题。“最佳方式”于文无据。 答案:D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和”文化思想与思维方式深刻塑造了中华民族的心态,“家和万事兴”“和气生财”“和睦和美”等思想深入民心。 B.“和”是中国文化传统的精髓,铸就了中国的文化与文明,诠释了中国、中国人从哪里来这一问题。 C.“和”文化思想承认冲突的多元性和矛盾的多样性,对个体的差异和矛盾有极大的包容性。 D.“和而不同”的意思是和谐又不千篇一律,不同又不相互冲突。矛盾就是在不断产生、变革、斗争的过程中化解。 解析:“诠释了中国、中国人从哪里来这一问题”曲解文意。文章只是说中国、中国人是从“和”而来,并不等于说“和”诠释了中国、中国人从哪里来这一问题。 答案:B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坚持以“和”的思 - 23 - 想解决问题,往往能取得进步、发展。世界上很多争执就是通过“和”的方式解决的。 B.中国“和”文化在以“和平与发展”为时代主题的当下,能促进心灵、家庭、社会以及世界的安定、和谐、发展。 C.中国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并建成了和谐的心灵空间、自然空间和社会空间。 D.现在,“和谐发展”已成为人类的共同意识,人们应该运用“和”文化这一哲学智慧,开辟人类发展的新境界。 解析:变未然为已然。 答案:C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什么清华北大,不如胆子大。”近日,某位名人在演讲中的一句话一下子又成了网络热点话题。 话说得有些极端,但放在演讲的语境里,也并无不可,无非是劝说年轻人在创新创业过程中要有胆量,不必唯学历是举。但舆论纷纷中,难免有人对这番话进行歪解,有的甚至从中推演出了一个极端的结论:读书无用。 的确,这些年来,大学教育的日益普及让大学生不再是“天之骄子”。如单把“有用”等同于物质上的成功,老实说,想通过读书上大学来实现“挣大钱”的梦想,的确没那么简单。同时,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也给普通人创造了很多机会,即使没有大学学历,只要敢闯敢干,一路坚持下来也能有不小的斩获。但这是否说明,我们就不需要读书了? 读大学,不仅在于学习知识,为将来的职业生涯储备“资本”, - 23 - 还有其更高的价值:养成终生读书的习惯,培养训练自我学习的能力。与其说大学教育教给学生的是具体专业的学科知识,不如说是一种可以受益终生的技能。读书的“有用”,就在于丰富个人素质。大学教育能使人视野宏阔、见识丰盈,并塑造人的价值观,其“回报”未必能用量化的金钱体现。 当然,“读书无用论”的回潮也值得社会反思:我们的社会,通过知识获得的上升通道是不是变得更狭窄了?但在这个越来越需要通过知识来创新发展的时代,我们无论如何都不能对读书丧失信心。 (选自《人民日报》,2017年1月18日) 材料二 在1月3日晚上的直播中,两个90后网红姑娘原本只是在盘点近日收到的生日礼物,最后演变成为撕书直播。她们对礼物中的书本不屑一顾,并表示读书没用,自己从来不读书,照样做老板开跑车,给自己打工的都是大学生。 如今,“读书无用论”渐渐流传,一是因为不少辛辛苦苦读书的年轻人,进入社会后取得的经济效益还不如不怎么读书的人多;二是因为读书多年,一朝进入社会,大部分知识内容都会忘记。 读书有何用?对于这个问题,有个外国网友的回答很有意思:“当我年轻的时候,我吃下了许多的食物,它们中的大多数对我来说已经消失并忘记了,但我确定其中有一部分变成了我的骨血。我想,阅读也是一样的事情。” 读书学知识,或许不能直接赚到钱,但是之所以要学,不仅我们学,下一代也要学,是因为这些知识是正确的。 所以,网红们读不读书真的不重要,“你”读不读书才重要。 (选自“红网”,2017年1月4日) - 23 - 材料三 “读书无用论”在不少农村贫困地区大有市场。但让人惊诧的是,有极个别的农村走出了成百上千名大学生,成为远近闻名的“高考名村”。那么这就引出了一系列问题:“读书无用论”在农村到底有多大的市场?一些村子为何能够如此重视教育?有何经验可供其他地区借鉴? 这些“高考名村”的村民并非毫无缘由地对教育“情有独钟”。有两点需要引起注意:一是,这些“高考名村”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出过大学生,他们成为“知识改变命运”的鲜活案例,促使后人争相效仿;二是,尽管生活贫穷,但这些地区的村民并没有外出打工,而是过着简单的生活,全力供应孩子读书,并时常向他们灌输“教育改变命运”的思想。 要想彻底铲除“读书无用论”的土壤,需要教育部门在制度层面上,均衡城乡教育资源的分配。诸如高校自主招生、校长推荐、名校联合招生等教育改革举措,应该向农村考生重点倾斜,从而疏通贫寒子弟向上层流动的通道。这些“高考名村”所取得的经验,也在警示我们,要重塑贫困阶层对教育的信仰,既要树立和宣传正面典型人物,也要重点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选自《中国青年报》,2016年3月1日) 4.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3分)( ) A.某位名人认为读书无用,因为在他看来,对于年轻人来说,在创新创业的过程中,胆量是很重要的,学历不如胆量。 B.外国网友对“读书有何用”这一问题的回答十分巧妙,运用类比的方法说明读过的一些书会变成我们的一部分。 C.网红们读不读书不重要, - 23 - 因为他们不需要读书就可以成功;我们读不读书很重要,因为我们如果不读书,就没有出路。 D.“读书无用论”在不少农村贫困地区很有市场,但有些农村却成为“高考名村”,因为这些地方20世纪80年代曾出过大学生。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项,“某位名人认为读书无用”错误,从材料一来看,这位名人只是想表明“不必唯学历是举”;C项,“因为我们如果不读书,就没有出路”错误,从材料二来看,之所以要读书学知识,是因为这些知识是正确的;D项,从材料三来看,“这些地方20世纪80年代曾出过大学生”只是原因之一。 答案:B 5.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材料一以某位名人在演讲中的话作为引子,引出话题“读书无用论”,论述后指出,在这个时代需要读书。 B.材料三以农村地区出现“高考名村”这一事件引出讨论,认为这些地区对教育“情有独钟”,有丰富的经验可供借鉴。 C.三则材料关注的都是“读书无用论”问题,都分析了“读书无用论”出现的原因,并强调了读书的有用性。 D.三则材料来源不同,有专业报纸,有门户网站,但都针对当前“读书无用论”流行的现实进行报道,议论性较强。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项,“都分析了‘读书无用论’出现的原因,并强调了读书的有用性”错误,材料三并没有分析“读书无用论”出现的原因,也没有强调读书的有用性。 答案:C 6.根据上述材料,谈谈应该如何解决“读书无用论”的问题。(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3 - 解析:本题考查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这是一个针对三则材料提出的问题,综合性较强,需要从三则材料中筛选信息;同时,还需明确,这是一个探究性题目,不能将从材料中筛选出的信息直接作为答案,需要有个人的理解归纳。 答案:①宣传“读书有用论”,使人们正确认识读书的价值,明确读书不仅能学到知识,还能提升个人能力等;②拓宽通过知识获得的上升通道,使有知识者有施展才华、获得收益的舞台;③均衡城乡教育资源的分配,重塑贫困阶层对教育的信仰。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麦 季 袁省梅 吃晚饭时,爸说:“我腰疼得不行,你替我看场去吧。”我不吭声,自顾耷着眉眼吃饭。爸又说:“半大小子了,该替换替换我了,看人家大斌子,接上他老子的力了,不上学,一天能挣好几个工。” 我还是没说话,可我听出了我爸话里的黯然、无奈、恨铁不成钢的味道。后来,只要一想起我爸,我总是会想到多年前他对我无奈的样子,穿越时光的尘埃,扑面而来,让我莫名地心疼。 大斌子,那时也是十七八岁的年龄,长得却壮实,一副大人的模样。吃了晚饭,我去喊了大斌子,捏了手电筒,去麦场。 生产队的麦场在村子的西边,旁边就是麦地,一片连着一片,朦胧的夜色里,空旷、饱满。风从树上掠过,簌簌响。小虫子在土里,唧唧叫。经了一天的日晒,麦秸垛和麦地散发着一种好闻的气味,热烈、干燥,青草和新麦的香很浓了,让人感到莫名的欢腾。 - 23 - 马灯下,大斌子掏摸出一把旱烟和几张窄的纸条,说“吃烟”就把一根粗大的烟卷塞到了我手里。现在想起,我的抽烟是从那晚开始的,月亮出来了,我看见大斌子学着大人的样子,猛地吸一下,忽地吐出一团白的烟雾,很享受的样子。我只一口,就“咔咔”地咳嗽了半天。大斌子就笑,笑得肆意、畅快。 突然,我们听见麦地里传来剪麦穗的声音,“嚓嚓”“嚓嗪”,迅疾,慌乱。我一下就慌了,脖子木头般僵硬得不能动。大斌子不叫我发出声响,倏地摁亮手电。一束光在晦明的月色下,虚弱、模糊,却照亮了那人。 竟是老王头。月亮银白水样明,老王头讪讪地,手遮着眼睛,说:“没动麦捆子,就捡点麦穗。”大斌子仰头看看天,哈哈大笑:“是捡麦穗的好时候,不热。” 我劝大斌子放过老王头,别让队长来了看见。大斌子不理我,踢着老王头脚边的布袋子:“眼神挺好啊,捡得不少嘛。” 我知道,大斌子恨老王头。老王头是我们的老师,他不止一次地批评过大斌子,还揍过大斌子。那时,哪个男生没挨过老师的打呢?多年以后,想起这些事,倒觉得老王头下手太轻。大斌子还没停学时,就扬言要收拾老王头,当然也收拾过。给老王头扣在宿舍窗台上的碗下放只青蛙,给老王头的烟筒里塞半截砖。 大斌子抓过布袋子,冷冷地说:“人可以走,赃物得留下。”月下,老王头佝偻着腰,搓着手,嗫嚅着,不知说了句什么,低下头走得风快,简直是小跑了。大斌子哈哈大笑:“慢点啊王老师,别摔了您的老腰。” 月亮隐在了云后,有风吹来,潮润、燠热。大斌子叫我去场院,自己走了。过了好一会儿,他才来,手里却不见了老王头的布袋子。 - 23 - 谁也没想到,第二天晚上大斌子偷了半袋子碾好的新麦,刚出了场院,让队长撞见了,大斌子说是想用麦子换甜瓜吃。队长气得一跳脚,骂他家贼难防,叫来他爸。大斌子挨了一顿狠揍。 天黑时,大斌子来找我,瘸着腿骂他爸:“下手真狠啊,好像我不是他亲儿子。昨晚倒霉,今晚你给我放哨,偷回来。”那晚,他顺利地偷出半袋子新麦。朦胧的夜色下,他的两条长腿舞得飞快,在小巷子穿来穿去。我追得气喘,也不敢喊。谁知他竟然把袋子放到了老王头家的柴房子前。 我问他:“昨晚的也是给老王头?”他说:“你认为呢?”我说:“那前几天的布袋子还老王头了?你不是恨他吗?”他说:“你喜欢他?那天我是想把布袋子交给队长,从他门口过时就听见他媳妇在屋里骂他犟驴,说屋里都揭不开锅了还窝在学校不挣钱。老王头一句不吭,我听着就心软得不行了。” 谁知,我跟大斌子刚把半袋子麦子放到老王头的柴房子前,老王头“呼哧”从柴房子出来了。他扯住大斌子叫把麦子拿走,他说:“我偷你们不能偷,小小年纪可不能沾染了这坏习气,你们得走正道。” 大斌子“噗”地吐了口唾沫,甩开他要走,老王头死拽住就是不让走。大斌子没法子,只好背起袋子,也不理我,气呼呼地走了。 我悄悄地叫他把麦子藏起来,明天换甜瓜吃,大斌子哼了一声:“吃吃吃,就知道吃。”大斌子把麦子倒到了场院,说:“这个老王头,看我以后怎么整他吧。”一会儿,他又说:“老王头说的也没错,嗨,这个老王头!” 后来,大斌子和老王头成了铁哥们,我跟老王头也成了铁哥们。 7.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的开头说“我不吭声,自顾耷着眉眼吃饭” - 23 - ,面对父亲的要求,我似乎有些叛逆,年轻时期的“我”,不懂得父亲的艰辛和无奈。 B.文中第四段有关农村夏夜的环境描写,主要是为了突出两位年轻人内心的躁动不安,也为下文写大斌子捉住偷麦的老王头这一故事情节做铺垫。 C.“那时,哪个男生没挨过老师的打呢?”小说中委婉地批评了老王头性格暴躁的特点,也为后面大斌子报复、嘲讽老王头做了很好的注脚。 D.“老王头说的也没错,嗨,这个老王头!”这句话表现出大斌子被老王头拒绝后的矛盾的心理,一方面对老王头恨之入骨,“看我以后怎么整他吧”,另一方面似乎也理解了老师的内心世界。 解析:B项,“突出两位年轻人内心的躁动不安”文中无依据;C项,小说中写老王头批评、“揍”学生的事主要是为了写他对学生要求严格,小说的最后也很好地强调了这一点;D项,“对老王头恨之入骨”不符合作者的表达意图,小说的后半部分,大斌子已经改变了对老师的看法。 答案:A 8.请概括大斌子这一人物的性格特点,并简要分析塑造大斌子所采用的最突出的艺术手法。(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粗鲁顽劣,正直倔强,朴实仗义,善良宽容。 (2)前后对比(欲扬先抑)。前面写大斌子抽烟、捉弄老师、偷麦子,让人感觉他很坏,结尾写他为了帮助老师,甘愿挨打和背负罪名。前后对比鲜明,使人物形象突出,也使读者印象深刻。 9.你认为本文的主要人物是大斌子还是老王头?请结合文本说明理由。(6分) - 23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一)大斌子。①小说从正面运用动作、语言描写等手法塑造了大斌子粗鲁顽劣、正直倔强、朴实仗义、善良宽容的人物形象。②用“我”来烘托大斌子的形象,使其性格更加鲜明。③小说中写老王头对学生严格要求、为生活所迫偷麦子的事,都是为了衬托大斌子的性格特点。④从大斌子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人性的闪光点,这也是小说要表达的主题。 (示例二)老王头。①老王头是作者精心刻画的主要人物,小说通过正面和侧面描写刻画了这一形象。②在小说中,老王头虽然着笔不多,但他善良、严厉,淡泊名利、注重尊严的形象被刻画得栩栩如生。③小说的结尾写老王头让大斌子把麦子带走,宁愿挨饿也不让学生变坏,正是小说要表达的主题——突出人性中的善良美。④小说写大斌子性格的改变,正是老王头言传身教的结果,写大斌子主要是为了衬托老王头。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向拱字星民,怀州河内人。少倜傥负气。弱冠,闻汉祖在晋阳招致天下士,将往依之。中途遇盗,见拱状貌雄伟,意为富家子,随之,将劫其财。拱觉,行至石会关,杀所乘驴市酒会里中豪杰,告其故,咸出丁壮护拱至太原。以策干汉祖,汉祖不纳,客于周祖门下。 周祖即位,授宫苑使。并人领马步十五都来侵拱与巡检陈思让逆战于虎亭南杀三百余人擒百人获其帅王璠曹海金又败其军于壶关师还会征慕容彦超命为都监即日遣行,贼平,命为陕州巡检。 显德二年,世宗亲征淮南,以拱权东京留守兼 - 23 - 判开封府事。时扬州初平,南唐令境上出师,谋收复。时周师久驻淮阳,都将赵晁、白廷遇等骄恣横暴,不相禀从,惟务贪滥,至有劫人妻女者。及拱至,戮其不奉法者数辈,军中肃然。 时周师围寿春经年未下,江、淮草寇充斥,吴援兵栅于紫金山,与城中烽火相应。而舒、蕲、和、泰复为吴人所据。拱上言欲且徙扬州之师并力攻寿春,俟其城下,然后改图进取。世宗从之。拱乃封库,付扬州主者;复遣本府牙将分部按巡城中。秋毫不犯,军民感悦。及师行,吴人有负糗粮以送者。 宋初,太祖征李筠,拱迎谒至汜水,言于上曰:“筠逆节久著,兵力日盛,陛下宜急济大河,逾太行,乘其未集而诛之,缓则势张,难为力矣。”帝从其言,卷甲倍道趋之。筠果率兵南向,闻车驾至,惶骇走泽州城守,遂见擒。 拱尹河南十余年,专治园林第舍,好声妓,纵酒为乐,府政废弛,群盗昼劫。太祖闻之怒,移镇安州,命左武卫上将军焦继勋代之。雍熙三年,卒,年七十五。赠中书令。 (选自《宋史·向拱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并人领马步十五都/来侵拱/与巡检陈思让逆战/于虎亭南杀三百余人/擒百人/获其帅王璠//曹海金/又败其军于壶关/师还会征慕容彦超/命为都监/即日遣行 B.并人领马步十五都/来侵拱/与巡检陈思让逆战/于虎亭南/杀三百余人/擒百人/获其帅王璠//曹海金/又败其军/于壶关师还/会征慕容彦超/命为都监/即日遣行 C.并人领马步十五都来侵/拱与巡检陈思让逆战于虎亭南 - 23 - /杀三百余人/擒百人/获其帅王璠//曹海金/又败其军于壶关/师还/会征慕容彦超/命为都监/即日遣行 D.并人领马步十五都来/侵拱与巡检陈思让/逆战于虎亭南/杀三百余人/擒百人/获其帅王璠//曹海金/又败其军/于壶关师还/会征慕容彦超/命为都监/即日遣行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文言断句类试题,首先要理解文句大意,然后根据语句中的重要信息,如人物、地点、语句结构特点以及重要的虚词等进行正确判断。就本题而言,人物有“并人”“拱”“陈思让”等,地点有“虎亭南”“壶关”等,主虚词有“与”“于”等。“于虎亭南”这一介词结构做“逆战”的状语,“于”前不能断开,故可排除A、B两项。“拱”“陈思让”做“逆战”的主语,“逆”前不能断开,故可排除D项。 答案:C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人,因体犹未壮故称“弱冠”。 B.高祖是古代帝王的谥号。著名人物有汉高祖刘邦、隋高祖杨坚、唐高祖李渊等。 C.显德,年号,指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亦可以用来表示年份)。 D.兼,古代官职用词,指兼任两种或两种以上官职,如“余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常识识记、理解。B项,高祖是古代帝王的庙号。庙号与谥号虽都是有影响的人死后追加的封号,但庙号与谥号是有本质区别的。 - 23 - 答案:B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向拱年轻时有才智,但求功名未果。向拱听说汉祖招揽人才前去依附他,半路上遇见强盗,强盗想打劫他,他卖驴买酒款待石会关豪杰得到了保护。因汉祖没有采纳他建议,他求取功名的目标没有实现。 B.向拱富有军事才能,多次击退敌军。周祖在位期间,向拱带兵先后击败并人的侵略,征讨慕容彦超获得胜利,后来跟随世宗平定扬州叛乱,消除寿春一带充斥的草寇。 C.向拱治军严厉有方,部属爱护军民。向拱到达军纪混乱、都将违法乱纪的淮阳后,杀掉几个不守法纪的人致使军中严肃谨慎。后来他派遣部属巡查扬州时秋毫无犯,军民感动。 D.向拱晚年疏于政务,触怒了太祖。向拱在担任河南尹的十余年里,不事政务,专心园林住宅建造和声色酒乐,致使府政废弛,盗贼白天抢劫,最终被太祖调离河南。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B项,“后来跟随世宗平定扬州叛乱,消除寿春一带充斥的草寇”不合文意。世宗征伐的是淮南,向拱没有跟从;草寇充斥的是江淮。 答案:B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时周师久驻淮阳,都将赵晁、白廷遇等骄恣横暴,不相禀从,惟务贪滥。(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筠果率兵南向,闻车驾至,惶骇走泽州城守,遂见擒。(5分) - 23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当时后周军队长期驻扎在淮阳,都将赵晁、白廷遇等骄横残暴,相互之间不听命服从,只专心贪污作假。 (2)李筠果然率领军队向南进发,听说皇帝的车马赶到,惊慌害怕逃到泽州城防守,最后被擒获。 参考译文: 向拱字星民,怀州河内人。年轻时性情洒脱而不肯屈居人下。二十岁时,听说汉祖在晋阳招揽天下有才之人,将要前去依附他。半路上遇到强盗,盗贼见向拱身材魁梧,料想一定是富家子弟,就跟随着他,想要抢劫他的财物。向拱发觉后,走到石会关,杀掉所骑的驴子买酒会聚当地的豪杰,告诉他们缘由,这些人都派出壮年男子一直把向拱护送到太原。向拱打算用计略向汉祖求取功名,汉祖没有采纳,向拱就在周祖门下做了门客。 周祖即位,授予向拱宫苑使之职。并人带领十五都的骑兵步兵前来侵犯,向拱与巡检陈思让在虎亭南迎战,杀死并人三百余人,擒获一百人,俘虏他们的统帅王璠、曹海金,又在壶关打败了他们的军队。班师回朝后,恰逢征讨慕容彦超,任命向拱为都监,当日派他出行。贼军平定之后,又任命向拱陕州巡检。 显德二年,世宗亲征淮南,任命向拱执掌东京留守兼任开封府事判官。当时扬州刚刚平定,南唐命令边境派兵,图谋收复。当时后周军队长期驻兵淮阳,都将赵晁、白廷遇等骄横残暴,且相互之间不听命服从,专心贪污作假,甚至有人抢劫他人的妻子女儿。向拱到来后,杀掉了其中几个不守法的人,于是军中出现了严肃谨慎的局面。 当时后周军队围困寿春过了一年尚未攻下,江、淮一带充斥着强盗,吴援兵在紫金山建立营寨,与城中用烽火相呼应。而舒、蕲、 - 23 - 和、泰又被吴人占据。向拱向皇帝上奏想要暂且转移扬州的军队合力攻打寿春,等到这座城被攻下,然后再另想计谋进攻夺取这些地方。世宗听从了他的建议。向拱于是封闭仓库,交给扬州的主管人;又派遣本府牙将分部在城中巡查。秋毫不犯,军民感动喜悦。在军队出发的时候,吴人有背着干粮来送行的。 大宋初年,太祖征讨李筠,向拱到汜水迎接拜见,向皇上禀告说:“李筠叛逆的行为早已显著,兵力越来越强盛,陛下应该赶快渡过黄河,翻越太行,趁他们还未聚集就消灭他们,行动慢了他们的势力就会扩张,就很难消灭他们了。”皇帝听从了他的话,轻装兼程赶赴那里。李筠果然率领军队向南进发,听说皇帝的车马赶到,惊慌害怕逃到泽州城内防守,于是被擒获。 向拱担任河南尹十余年,专心营建园林住宅,喜好声色歌妓,任意饮酒作为快乐,府内政治废弛,大群强盗白天抢劫。太祖听说这样的情况很生气,将其调任安州镇守,任命左武卫上将军焦继勋接替他。雍熙三年,去世,享年七十五岁。追赠中书令之职。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九日登东山寄昌叔① 王安石 城上啼乌破寂寥,思君何处坐岧峣。 应须绿酒酬黄菊,何必红裙弄紫箫。 落木云连秋水渡,乱山烟入夕阳桥。 渊明久负东篱醉,犹分②低心事折腰。 【注】 ①昌叔:王安石妹夫。②分:甘愿。 14.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23 - A.第一句运用以动衬静的手法,以划破寂静的乌啼声,渲染出秋日傍晚的空寂。 B.三、四两句描写诗人登高赏菊的场景,其中“红”对“绿”、“紫”对“黄”,色彩斑斓,场面欢乐。 C.第五句诗中有画,流云将落木、渡口连成一片,画面开阔,气韵生动。 D.本诗通过写登山所见的实景,以及由此展开的联想,虚实结合,寄托了情思,表达了心志。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B项,三、四两句其实是诗人在登高中想象的与妹夫一起赏菊的场景,既表达了对妹夫的思念,也表达了对高洁志趣的追求。 答案:B 15.这首诗的思想感情较为复杂,请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答案:①对妹夫的思念,对高洁情操的追求;②对美丽景色的喜爱;③对陶渊明的仰慕,甘愿居下位为国效力。 (三)名句名篇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鱼我所欲也》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强调“生命”固然重要,但若遇到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如“义”),“我”是不会苟且偷生的。 (2)《次北固山下》中,与刘禹锡诗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3 - 答案:(1)生亦我所欲 所欲有甚于生者 故不为苟得也 (2)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戏曲既需传承也需创新,这是业内的基本共识。然而,近年来由于一些创新尝试未收到理想效果,有人就将创新和继承对立起来,认为戏曲不必创新。尤其是昆曲等戏曲艺术进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创新在某些人那里几乎成了贬义词。(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戏曲艺术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如果一直固守原有形态,只强调复制和模仿,戏曲恐怕早在数百年前就________了。突破前人、大胆创新,这是各个时代取得伟大成就的艺术家的共性。诚如某戏剧评论家所言,没有一位________的京剧名伶是靠模仿或重复而成就自己的。京剧大师梅兰芳,以坚定的信念和博大的胸怀为京剧改革作出巨大贡献。他眼界开阔,________,除唱腔、表演技巧之外,还从化妆、灯光、服装、舞蹈、剧目创作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可谓“剧剧有创新,剧剧有新腔”。尚小云、荀慧生、于连泉等人,也是因为具有超越前人的理想和切实的努力,不满足于停留在雷池之内 ________,才能够在强大的保守情绪的笼罩下突破藩篱,从而成为新流派的创始人。当然,戏曲的创新必须以传承为基础,是传承中的创新,而不是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 17.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当代戏曲的发展,被创新精神的缺失所制约 B.当代戏曲的发展,因创新精神的缺失而被制约 C.创新精神的缺失,制约了当代戏曲的发展 - 23 - D.创新精神的缺失,对当代戏曲发展起了制约作用 解析:做此类语言衔接题,需要注意语言的连续性,由前文“创新在某些人那里几乎成了贬义词”可以推知后面括号内的主语应与“创新”有关,可排除A、B两项。根据主客体关系,可知应接“制约了当代戏曲的发展”,故选C。 答案:C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寿终正寝 名噪一时 兼容并蓄 照猫画虎 B.无疾而终 名垂青史 兼容并蓄 按图索骥 C.寿终正寝 名垂青史 博采众长 照猫画虎 D.无疾而终 名噪一时 博采众长 按图索骥 解析:寿终正寝:原指老死在家里。现比喻事物的消亡。无疾而终:没有病而去世,指老年人的自然死亡。比喻事物未受外力干扰就自行消灭了,即事情的发展最终走入末路,没有任何结果。名噪一时:一时名声很大。指名声传扬于一个时期。名垂青史:把好的名声和事迹记载在历史书籍上。形容功业巨大,永垂不朽。名声永留史册。此处根据后文列举的“梅兰芳”等艺术家可知用“名垂青史”,可排除A、D。兼容并蓄:把内容不同、性质相反的东西都吸收进来,保存起来。博采众长:广泛采纳众人的长处及各方面的优点,或吸取各家的长处。照猫画虎:猫与虎的外形有相似之处,比喻照样模仿而仅得其仿佛。按图索骥:指按照图上画的样子去寻找好马,比喻墨守成规办事;也比喻按照线索去寻求。此处根据前后文的内容可知是不能“照猫画虎”,而是要创新。可排除B项。 答案:C 19.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 23 - 分)( ) A.而不是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这样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 B.而不是令人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这样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 C.而不是令人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 D.而不是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这样我们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 解析:原文“而不是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眼花缭乱”不能直接修饰“创新”,前面缺少成分,可加上“令人”或“让人”,故排除A、D。C项,后半句“探索……之路来”缺少主语,前面应该加上“这样”。故应选B。 答案:B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4个字。(6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剪纸的创作者把他们对生活的感悟以剪纸这种特殊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这是他们内心情感的一种表达,因此,这种艺术表达重在表现神似,②_________________。同时,受剪纸工艺的限制,不宜采取完全写实的手法,只能采用突出表现对象轮廓特征的手法,通过变形、夸张,③____________。因此,夸张和变形成为剪纸中最常用的表达语言之一。 答案:①(民间)剪纸来源于生活 ②而不是表现形似 ③以突出表现对象的特征 - 23 -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 网络丰富了人们的交流形态,满足了人们所有对交流和沟通的渴望。截至2016年年底,我国的微信用户突破7亿。一个庞大的社交网络正在慢慢张开,大家都被粘到这张大网中。按照“六度空间”理论,我们最多通过6个人,肯定能认识世界上任何一个陌生人。 ①网络不可能满足所有人对交流和沟通的渴望。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解答时,应当认真审题,尤其仔细阅读所给文段,明确①句的表达方式,然后再从文段中找出推断错误的地方,从而得出答案。题目中所给①句是针对“满足了人们所有对交流和沟通的渴望”而言,另外两处有问题的语句分别是“一个庞大的社交网络正在慢慢张开,大家都被粘到这张大网中。”“按照‘六度空间’理论,我们最多通过6个人,肯定能认识世界上任何一个陌生人”,因此可以得出答案。 答案:②不可能每个人都被粘到这张大网中。 ③通过6个人不可能能认识世界上任何—个陌生人。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一天,与一位朋友吃饭,恰好父亲来看我,我便接父亲来一起吃。父亲是个寡言之人,吃饭期间,他一直静静地听我们聊天,很少插话。 回家的路上,父亲说:“你这个朋友,不可深交。” 我愕然,问父亲原因。 父亲说:“ - 23 - 虽然我对他不甚了解,但我注意到他夹菜的一个习惯性动作,他总是用筷子把盘子底部的菜翻上来,拣喜欢的菜吃,像是把筷子当成锅铲,把盘子里的菜重新炒了一遍。” 我不以为然:“每个人习惯不同,不可苛求。” 后来发生了一件事,印证了父亲的话:那位朋友为了一点小利,背信弃义,离我而去。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评分标准见高考评分标准。例文略。 - 23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