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2020届高三3月过程检测试题(实验班A卷)(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2020届高三3月过程检测试题(实验班A卷)(解析版)

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2020届高三3月过程检测历史试题 ‎(实验班A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对人的后天教育方面,孟子强调“仁政”,主张要以礼仪教之;荀子认为要实行法治,重刑罚,从而使社会得到治理。二者的不同表明 A. 仁政与法治成为争鸣的焦点 B. 儒法在治国主张上渐趋合流 C. 孟子完全继承了孔子的思想 D. 荀子思想更具现实性的一面 ‎【答案】D ‎【解析】‎ 孟子强调“仁政”,主张要以礼仪教之;荀子重刑罚,主张实行法治。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荀子的思想更加适应当时诸侯争霸、富国强兵的社会现实,故D正确;材料不能说明争鸣的焦点,故A错误;儒法在治国主张上分歧较大,故B错误;“完全继承”说法绝对,故C错误。‎ ‎2.汉代饮宴遵循先秦传统, 为一人一席的分坐分餐方式,入席脱屦, 以示敬意和正式。汉末,逐渐过渡为多人围合进餐方式, 遂有了桌次和席次尊卑之别,主宾关系以与主宴者的距离远近及左右方位差异来体现。这一变化反映了 A. 社会人伦秩序得到强化 B. 礼仪习俗观念趋向成熟 C. 社会风气日益开放开明 D. 民众生活受到严格约束 ‎【答案】A ‎【解析】‎ 古代中国,由一人一席的分坐分餐方式过渡为多人围合进餐方式,更加强调桌次和席次尊卑之别。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体现了儒家伦理对用餐方式的影响,故A正确;汉末的礼仪习俗观念还未成熟,故B错误;材料信息不能体现出社会风气的开放开明,故C错误;材料主旨不是强调约束民众生活,故D错误。‎ ‎3.宋代民事立法较之唐代有大规模发展,内容广泛,条文细密,涉及所有权、债、财产继承、契约关系等十几个方面。宋代民事立法发展表明 A. 社会治理体系实现法制化 B. 经济发展强化私有权观念 C. 政府对经济活动控制加强 D. 私有财产权得到法律保护 ‎【答案】B ‎【解析】‎ 宋代民事立法涉及所有权、债、财产继承、契约关系,这说明宋代的私有权观念比唐代有所加强,即经济发展强化私有权观念,故B正确;此时的社会治理体系远未实现法制化,故A错误;材料主旨不是说明政府对经济活动的控制,故C错误;古代社会不是法治社会,故D说法错误。‎ ‎4.明代中期以后皇帝多不见大臣,不去内阁。据记载,万历皇帝 24 年不上朝,从宪宗到熹宗前后竟有 160 余年没有召见大臣。皇帝与阁臣间的联系只能依靠太监,使得太监得以上下其手,从中弄权。这反映出明代政治 A. 宦官专权加速政治腐败 B. 高度集权导致大权旁落 C 皇帝腐朽削弱中央集权 D. 内阁失去中枢机构地位 ‎【答案】B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明代中期以后宦官专权的根源是明代废丞相、设内阁后皇权空前强化,皇帝与阁臣间的联系只能依靠太监。因此宦官专权反映出明代高度集权导致大权旁落,故B正确;宦官专权加速政治腐败是结果,故A不符合题意;材料信息不是强调中央集权,故C错误;内阁依然是中枢机构,故D错误。‎ ‎5.1872-1875 年间,清政府先后派出 4 批共 120 名学生赴美国留学。这些留美生回国的 94 人中,从业分布情况如下:‎ 工矿、铁路、电报业 教育事业 外交行政 商业 海军 ‎30 人 ‎5 人 ‎24 人 ‎7 人 ‎20 人 此可以推断,清政府的这次留学活动 A. 是实业救国思潮的必然要求 B. 旨在全面推进中国的近代化 C. 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 D. 标志着中国教育近代化起步 ‎【答案】C ‎【解析】‎ 由材料数据可知,1872-1875 年间,清政府派出的留美生回国后主要集中在工矿、铁路、电报业、海军等器物行业。由此可以推断,清政府的这次留学活动是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的,故C正确;实业救国思潮兴起是在甲午战后,故A 错误;显然,这不是全面近代化,故B错误;材料主旨不是强调中国教育近代化,故D错误。‎ ‎6.据统计:1890 年湖北省各项财政收入为 510 万两,1909 年1718 万两;1880-1896 年每年解款(上缴中央)平均约 440 万两,占全部收入的85%左右,1909-1911 年,上缴中央和协款他省的款项为 439.1 万两,占比25.5%。四川省 1894 年财政收入 576 万两,上缴中央 281.5 万两,占总收入的 49%;1909 年对应数字分别为 1730 万两、360 万两、20.8%。这种状况 A. 有利于地方民族工业的发展 B. 反映了两省经济地位的下降 C. 表明江浙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D. 削弱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 ‎【答案】D ‎【解析】‎ 由材料数据可知,辛亥革命前夕,湖北省和四川省上交中央财政都大大减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种状况说明了当时中央集权的弱化,即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削弱,故D正确;材料没有地方民族工业的信息,故A错误;材料得不出两省经济地位下降,故B错误;材料没有江浙的数据,故C项无法得出。‎ ‎7.‎1920 年 5 ‎月 1 日,北京、上海、广州、九江、唐山等各城市的工人、群众纷纷举行了集会游行,《北京大学学生周刊》《新青年》等杂志纷纷出版“劳动节纪念专号”,发表了李大钊、陈独秀的《五一运动史》《劳动者底觉悟》等文章,这是中国首次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这种现象表明 A. 中国工人运动成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B. 推进中国民主革命发展的社会条件逐渐成熟 C. 马克思主义已经成为工人运动的指导思想 D. 中国工人阶级已经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 ‎【答案】B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涉及的这些活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唤醒了工人的觉悟,从而推进了中国民主革命发展的社会条件逐渐成熟,故B正确;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工人运动成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中国工人阶级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故AD错误;材料不能体现出马克思主义成为工人运动的指导思想,故C错误。‎ ‎8.1935 年 12 ‎ 月,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政治局会议,决定把苏维埃工农共和国改为苏维埃人民共和国。次年9 月,中共中央根据形势的发展,又将“人民共和国”改为“民主共和国”。此举旨在 A. 适应抗日救亡运动高涨的新形势 B. 巩固陕北根据地的苏维埃政权 C. 团结中间阶层孤立反共顽固势力 D. 推进根据地政权的民主化建设 ‎【答案】A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由“苏维埃工农共和国”到“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再到“民主共和国”的转变,是为了适应抗日救亡运动高涨的新形势,争取更多的抗日力量,以扩大统一战线,故A正确;巩固陕北根据地不是主要目的,故B错误;材料主旨不是为了孤立反共顽固势力,故C错误;根据地政权的民主化建设是在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故D错误,‎ ‎9.下文摘自毛泽东在某次会议上的报告。该次会议召开的背景最有可能是 A. 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 ‎ B. 遵义会议重新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 C. 抗日根据地军民开展对日寇的大反攻 ‎ D. 人民解放战争已经转入战略进攻阶段 ‎【答案】D ‎【解析】‎ 由材料信息“先夺取小城市、中等城市和广大乡村,后取大城市”“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力求在运动中歼灭敌人”可知,这是解放战争转入战略反攻阶段后的作战方针,故D正确;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是在土地革命时期,故A错误;遵义会议重新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是在长征时期,故B错误;抗日根据地军民开展对日寇的大反攻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故C错误。‎ ‎10.‎1983 年 4 月 24 日,国务院批转财政部制定的《关于国营企业利改税试行办法》,将国营企业原来给国家上缴利润的办法,改为按国家规定的税种和税率向国家缴纳税金。《办法》的实施 A. 推动企业积极追求经济效益 B. 改变了平均主义的分配体制 C. 促进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D. 有利于统一全国的财政经济 ‎【答案】A ‎【解析】‎ 材料信息是,1983年开始,国务院将国营企业给国家上缴利润的办法改为向国家缴纳税金。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措施的实施会大大推动企业积极追求经济效益,故A正确;这不涉及分配体制,故B错误;1984年开始,国企改革涉及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故C错误;材料主旨不是强调统一全国财政经济,故D错误。‎ ‎11.斯巴达国王曾问伯利克里政敌修昔底德,他和伯利克里摔跤谁胜谁负。修昔底德不无风趣地说道:“我把他摔倒了,但是他辩称他没有摔倒,结果在场的观众被他说服了,所以应该是他赢了。”修昔底德此语旨在 A. 肯定公民积极参与政治的热情 B. 抨击伯利克里操弄雅典的政治 C. 讥讽雅典政治易受情感支配 D. 尊重雅典公民大会的民主程序 ‎【答案】C ‎【解析】‎ ‎“我把他摔倒了,但是他辩称他没有摔倒,结果在场的观众被他说服了,所以应该是他赢了”,在此,修昔底德点出了直接民主的弊端,即雅典政治容易受情感支配,故C正确;材料主旨不是强调公民积极参与政治、伯利克里操弄雅典的政治和公民大会的民主程序,故ABD错误。‎ ‎12.在英国议会下院对政府提交的议案进行审议时,如有必要,政府通常可以给下院强加一个时间表,或半天、一天不等,到时截至审议。这一规定 A. 提高了议会的决策效率 B. 削弱了议会下院的立法权 C. 体现了内阁对议会负责 D. 表明立法权与行政权的合并 ‎【答案】B ‎【解析】‎ 英国政府有时给下院强加一个时间表,让其对议案进行审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规定旨在削弱议会下院的立法权,故B正确;提高议会的决策效率不是此规定的主要目的,故A错误;这体现不出内阁对议会负责,故C错误;材料不涉及立法权与行政权的合并,故D错误。‎ ‎13.以下为一幅没有注记的地图。判断该图的标题应该是 A. 16 世纪的西班牙、葡萄牙殖民帝国 ‎ B. 19 世纪大英“日不落帝国”的繁荣 C.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创始成员国分布 ‎ D. 20 世纪 80 年代的北约组织成员国 ‎【答案】A ‎【解析】‎ 依据地图中的美洲、欧洲的西班牙和葡萄牙等信息可知,该图的标题应该是新航路开辟后的西班牙、葡萄牙殖民帝国,故A正确;地图中的欧洲没有英国,故B错误;由美洲地图可知,此时的美国还未独立,故CD错误。‎ ‎14.启蒙主义文学是盛行于 18 世纪的欧洲的一个文学流派。其基本特征是 A. 以充满激情的夸张手法表现理想与愿望 ‎ B. 用历史的、具体的人生图画反映社会生活 C. 富有政论性、批判性和哲理性,崇尚真实自然 ‎ D. 从人的心理感受出发表现生活对人的压抑和扭曲 ‎【答案】C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启蒙主义文学是以启蒙民众为目的文学,其目的是打破传统的陈规陋习,破除迷信,提倡理性的批判精神,普及知识,把民众从无知中解放出来,因此富有政论性、批判性和哲理性,故C正确;浪漫主义充满激情的夸张手法,表现理想与愿望,故A错误;现实主义用历史的、具体的人生图画反映社会生活,故B错误;现代主义从人的心理感受出发表现生活对人的压抑和扭曲,故D错误。‎ ‎15.1954 年,美国拿出 25 万美元,用其中的 20 万美元支持联邦德国和西柏林建立供东西德青年娱乐、思想交流的基础设施;5万美元在柏林自由大学设立了恩斯特·罗伊特纪念奖学金,用来资助东部地区的优秀学生到联邦德国学习。到 1954 年,已有 4000 ‎ 名民主德国学生获得了这样的学习机会。美国此举是为了 A. 维护美国在西欧的霸主地位 B. 缓和冷战带来的紧张对峙 C. 对社会主义进行“和平演变” D. 推进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 ‎【答案】C ‎【解析】‎ 美国支持联邦德国和西柏林建立供东西德青年娱乐、思想交流的基础设施,设立奖学金用来资助东部地区的优秀学生到联邦德国学习。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此举是为了通过娱乐、思想文化的交流来实现对民主德国的“和平演变”,故C正确;显然,维护美国在西欧的霸主地位不是此举的目的,故A错误;材料主旨不是为了缓和冷战,故B错误;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和民主德国无关,故D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5 题,共 55 分。‎ ‎16.古代王朝都有各种恤贫救荒的措施,以帮助民众维持基本生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后汉书·光武帝纪》记载,建武六年春诏曰:“往岁水旱蝗虫为灾,谷价腾跃……其命郡国有谷者, 给禀(送给)高年、鳏、寡、孤、独、无家属贫不能自存者,如《律》。”‎ ‎《文献通考》记载,宋朝灾情不严重时,开当地仓廪放粮或是平粜(平价卖粮),如果不够的话再转运其他地区的粮食,如果还不够就从当地富人中募捐粟米。倘若灾情严重,地方力量不足以救济,便动用中央库存金帛。1098 年,朝廷颁布居养法,“诏鳏寡孤独贫乏不能自存者,以官屋居之,月给米豆,疾病者仍给医药。”‎ ‎——摘自《论唐宋时期社会救助机制的变化及特点》‎ 材料二 本文所依据的史料包括:其一是唐宋时期的档案文献,如《唐六典》《唐会要》《唐大诏令集》《宋大诏令集》等;其二是正史,如新旧《唐书》《资治通鉴》《宋史》等。‎ ‎——摘自《论唐宋时期社会救助机制的变化及特点》‎ ‎(1)根据材料一,指出宋朝的救灾方式出现的新变化,简析古代中国救灾方式进步的历史条件。‎ ‎(2)试评析材料二中两种史料的价值。‎ ‎【答案】(1)变化:中央与地方相配合,官方与社会力量相结合;除救济粮食之外,还提 供居所、医疗救助等。‎ 条件:中央集权的加强;社会经济、交通状况的发展;民本思想的影响等。‎ ‎(2‎ ‎)当朝的历史档案属于第一手史料,一般无人为因素,史料价值较高;正史史料价值也较高,但后人修撰,会有编撰者的思想意志和价值理念,属于二手史料。‎ ‎【解析】‎ ‎(1)“新变化”,根据材料一信息“开当地仓廪放粮或是平粜(平价卖粮)……如果还不够就从当地富人中募捐粟米……地方力量不足以救济,便动用中央库存金帛”得出:中央与地方相配合、官方与社会力量相结合;由材料信息“诏鳏寡孤独贫乏不能自存者,以官屋居之,月给米豆,疾病者仍给医药”得出:除救济粮食之外,还提供居所、医疗救助等。‎ ‎“历史条件”,依据所学知识从中央集权的加强、社会经济的发展、交通状况的发展、民本思想的影响等角度分析。‎ ‎(2)“评析”,依据材料二信息“其一是唐宋时期的档案文献,如《唐六典》《唐会要》《唐大诏令集》《宋大诏令集》等;其二是正史,如新旧《唐书》《资治通鉴》《宋史》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当朝的历史档案属于第一手史料,一般无人为因素,史料价值较高;正史史料属于二手史料,价值也较高,但后人修撰,会有编撰者的思想意志和价值理念等角度分析。‎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洪武三年(1370 年),朱元璋将诸子分封于边塞重镇及内地各重要城市为王。规定“天子之臣,贵至太师丞相公侯,不得与讲分礼,伏而拜谒。子孙后代嫡长子袭封,余子皆降等袭爵”“凡王所居国城,及境内市井乡村军民人等敢有侮慢王者,即拿赴京……治罪”“凡王所守者祖法,如朝廷之命合于道理,则惟命是听。不合道理见法律篇十二条”“如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则亲王训兵待命,天子密诏诸王,统领镇兵讨平之”。各王府配备三护卫,约 16000 人,众子“据名藩,控要害,以分制海内”,并节制地方驻军。亲王禄米万石,郡王 2000 石…… 子孙后代按亲疏由国家负责供养,宫室造作、婚丧嫁娶亦由政府负责,王府官员亦由政府支给禄俸。‎ 材料二 明成祖规定,藩王不得离开封地,不得拥有私兵,王府按朝廷规定配置一定数量的护卫,超员当罚。藩王及其后代不得出仕做官,不得干涉地方政务,不得考取功名。对有过王府,收回其护卫军,并欢迎王府主动献还。永乐一朝,被收缴护卫军的王府已占半数。永乐元年(1403 年),命有司“自今王府非得朝命,不得擅役一军一民及领一钱一物,听从者有罚。自永乐三年至十五年,齐、晋、谷、代、岷诸王相继因罪被废。但是,明成祖及其后世却没有改变“眷亲支之厚”的祖制,反而对藩王大加赏赐,鼓励他们掠夺土地。据记载,洪武时宗室人口共计 58 人;嘉靖八年(1529 年)“宗室载属籍者 8203 人”;至万历四十年(1612 年),据大学士李廷机、叶向高疏称“万历三十二年,玉牒宗支共计一十五万七千余位,今袭封新生已逾十四年,又有六十余万位。”‎ ‎——以上材料均摘自朱永嘉《明代分封宗藩制度之设计及实施结果》等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朱元璋所实行的分封制给明朝社会政治带来的隐患。‎ ‎(2)据材料二,概括明成祖对待藩王政策的特点,说明其影响。‎ ‎【答案】(1)藩王在政治、经济上具有极高的地位,拥有庞大的军事力量,并且赋予藩王以违反朝廷命令,甚至对朝廷动兵的权力。容易助长藩王成为割据势力,破坏中央政府的权 力。‎ ‎(2)特点:在政治、军事上严格限制、削弱藩王的势力,在经济上进一步厚待藩王。影响:一方面解除了藩王对中央的威胁,同时由于宗室人口的日益膨胀,政府的财政负担加 剧,导致人民负担沉重。‎ ‎【解析】‎ ‎(1)“隐患”,据材料一信息“天子之臣,贵至太师丞相公侯,不得与讲分礼,伏而拜谒”“凡王所居国城,及境内市井乡村军民人等敢有侮慢王者,即拿赴京……治罪”“亲王禄米万石,郡王 2000 石……子孙后代按亲疏由国家负责供养”得出:藩王在政治、经济上具有极高的地位;由材料信息“各王府配备三护卫,约 16000 人……并节制地方驻军”得出:拥有庞大的军事力量;由材料信息“如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则亲王训兵待命,天子密诏诸王,统领镇兵讨平之”得出:赋予藩王以违反朝廷命令,甚至对朝廷动兵的权力;依据所学知识从容易助长藩王成为割据势力,破坏中央政府的权力的角度补充。‎ ‎(2)“特点”,据材料二信息“藩王不得离开封地,不得拥有私兵,王府按朝廷规定配置一定数量的护卫,超员当罚”概括得出:在政治和军事上严格限制、削弱藩王的势力;由材料信息“明成祖及其后世……反而对藩王大加赏赐,鼓励他们掠夺土地”得出:在经济上进一步厚待藩王。“影响”,依据材料信息“玉牒宗支共计一十五万七千余位,今袭封新生已逾十四年,又有六十余万位”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一方面解除了藩王对中央的威胁,另一方面加剧政府的财政负担,导致人民负担沉重等角度分析。‎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880 年12月到 1881年2月间,清廷内部掀起铁路大论战,直接起因,一是唐廷枢于本年10月间开始兴建唐胥铁路,以满足运输开平煤炭之需,论战随之而起;二是本年中、俄关于伊犁问题的交涉急骤紧张,修筑铁路巩固国防成为当务之急。‎ 刘铭传进京上奏是引发此次争论的导火索。他指出:造铁路“显露自强之机,则气势立振……不独俄约易成,日本窥伺之心亦可从此潜消矣。” ‎ 刘背后的操纵者是李鸿章。李很清楚,修建铁路最大的阻力来自意识形态层面的“道义”,所以奏折开篇即努力“证明”修建铁路与圣贤之道是相通的:修铁路,与圣人们“济不通”“利天下” 本质相同。接着陈述了建造铁路的九大好处,如沟通南北物流,利于国计民生;利于军队输送,巩固国防;于救灾物资运输大有裨益……‎ 反对者以通政使参议刘锡鸿为典型,并得到重臣李鸿藻、翁同龢等人的支持。在他看来,对清帝国统治的稳定,四书五经所规范的意识形态远胜过实实在在的火车。他认为,守国之道在于人和,并兼重地形之险,而不在铁路; “圣朝之生财自有大道,岂效商贾所为”,与修铁路无关;修筑铁路将使“山川之神不安,即旱潦之灾易召”,更会引发民乱……‎ 最终,刘锡鸿的“精神火车”战胜了李鸿章们的实体火车。朝廷的旨意是:刘铭传的建议,“毋庸再议”,搁置起来,不必再提。‎ ‎——据腾讯历史《转型中国第 17 期:铁路之殇:以爱国之名窒息改革之路》‎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晚清这场有关修造铁路问题的论战进行评述。(要求:表述成文,史论结合,逻辑清晰,结论明确)‎ ‎【答案】清末关于修建铁路问题的讨论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一方面,随着洋务派兴办近代企业的需要发展近代交通,边疆地区的危机需要修筑铁路以加强国防。另一方面,朝廷内 部守旧势力强大,他们排斥先进科技。洋务派的势力不敌保守势力,导致这场争论以修建铁 路的主张被搁置。‎ 这场讨论及其结局表明,由于保守势力的阻碍,中国近代化阻力重重。思想观念的解放 使社会进步的先导,推进中国的近代化,首先需要推进思想解放。‎ ‎【解析】‎ 本题是开放性试题,解题的思维过程是:首先,认真阅读材料信息,提炼出晚清有关修造铁路问题的论战;然后,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清末关于修建铁路问题的讨论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这场讨论结局的影响及启示等角度分析,表述成文,史论结合,逻辑清晰,结论明确即可。‎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27 年 11 月,宋庆龄等人在莫斯科以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的名义发表《莫斯科宣言》,表示继承孙中山遗志,建立农工的平民政府,坚持反帝反封建斗争,实现孙中山的革命三民主义。‎ ‎1928 年春,谭平山等人开始以中华革命党的名义进行组织和政治活动,外界称其为“‎ 第三党”。‎ ‎1930 年 8 月,决定党名为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通过《政治主张》,指出党的目的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地主和反动资本家的统治,建立以农工为中心的平民政权,实行耕者有其田,由国家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 临时行动委员会认为“农工大众是革命政权的核心,而被军阀官僚压迫抽剥的工商业者在对抗官僚军阀的斗争中,应该可以附随在工农大众的周围。”主张不以暴力没收为方式,而以“消灭寄生剥削的大小地主,使不耕作的不能保有土地”“使从事耕作的人民随时可以得到土地”“从事耕作的人民”包括地主和富农。‎ ‎1935 年 11 月,改党名为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会议通过《临时行动纲领》“主张团结全国,对日作战, 土地革命,实行民主”。会议通过《告同志书》“提出组织反日阵线的建议;确定以抗日、联共、反蒋为党的总方针,以推动抗日为党的中心工作;号召学习马列主义,参加革命的联合战线。‎ ‎1949 年 2 月,决定改党名为中国农工民主党,再次明确了以社会主义为农工党的奋斗目标和加强与中共的全面合作。9 月,章伯钧等先后到达东北解放区参加新政协的筹备工作。11 月,在《政治决议》中明确规定:“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思想教育全党”“以《共同纲领》为本党的行动纲领”。‎ ‎——据刘明辉《中共和中国农工民主党关系的历史考察》‎ 根据材料,说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农工民主党关系演变的阶段性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原因。‎ ‎【答案】土地革命时期:中共和临时行动委员会都反对南京国民政府统治,但政治主张不同。‎ 原因:双方在革命的主要力量和土地革命方式上存在分歧(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中共左倾错误影响。‎ 抗日战争时期:双方走向合作,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在政治主张上逐步向中共靠拢。 原因:民族危机日益严重(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革命任务变化)。‎ 解放战争时期:农工民主党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原因:共同反抗国民党统治;中共统一战线理论的成熟;农工民主党对中共认识的深化;建设社会主义的共同目标等。‎ ‎【解析】‎ ‎“阶段性变化”,根据材料信息“指出党的目的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地主和反动资本家的统治,建立以农工为中心的平民政权,实行耕者有其田,由国家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主张不以暴力没收为方式”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土地革命时期,中共和临时行动委员会都反对南京国民政府统治,但政治主张不同。由材料信息 “提出组织反日阵线的建议;确定以抗日、联共、反蒋为党的总方针,以推动抗日为党的中心工作;号召学习马列主义,参加革命的联合战线”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抗日战争时期,双方走向合作,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在政治主张上逐步向中共靠拢。由材料信息“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思想教育全党”“以《共同纲领》为本党的行动纲领”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农工民主党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原因”,依据所学知识从双方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中共左倾错误影响等角度讲分析土地革命时期关系的原因;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角度分析抗日战争时期两党关系的原因;从共同反抗国民党统治、中共统一战线理论的成熟、农工民主党对中共认识的深化、建设社会主义的共同目标等角度分析解放战争时期两党关系的原因。‎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750-1900 年世界制造业产量的相对份额。(据英: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1750 年 ‎1800 年 ‎1830 年 ‎1860 年 ‎1880 年 ‎1900 年 英国 ‎1.9‎ ‎4.3‎ ‎9.5‎ ‎19.9‎ ‎22.9‎ ‎18.5‎ 奥地利哈布斯堡 ‎2.9‎ ‎3.2‎ ‎3.2‎ ‎4.2‎ ‎4.4‎ ‎4.7‎ 法国 ‎4.0‎ ‎4.2‎ ‎5.2‎ ‎7.9‎ ‎7.8‎ ‎6.8‎ 德意志诸邦/德意志 ‎2.9‎ ‎3.5‎ ‎3.5‎ ‎4.9‎ ‎8.5‎ ‎13.2‎ 意大利诸邦/意大利 ‎2.4‎ ‎2.5‎ ‎2.3‎ ‎2.5‎ ‎2.5‎ ‎2.5‎ 俄国 ‎5.0‎ ‎5.6‎ ‎5.6‎ ‎7.0‎ ‎7.6‎ ‎8.8‎ 美国 ‎0.1‎ ‎0.8‎ ‎2.4‎ ‎7.2‎ ‎14.7‎ ‎23.6‎ ‎(1)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英国、德国相对份额变化的特点,并扼要指出其原因。‎ ‎(2)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以上份额的变化对 20 世纪初期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 ‎【答案】(1)特点和原因:英国在 19 世纪末以前所占份额逐渐提高,19 世纪末有所下降。‎ 工业革命的推动,国际竞争加剧,占有广阔的殖民地和海外市场等。德国 19 世纪中期前份额较低,19 世纪末份额迅速提高。19 世纪中期前德国处于分裂格局状态,危害了经济发展, 19 世纪末德国统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2)经济发展不平衡,后起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国际关系紧张,导致第一次世界 大战。美国崛起为第一经济强国,国际格局的重心出现向美洲转移的趋势。‎ ‎【解析】‎ ‎(1)“特点”,依据表格数据可知,英国在 19 世纪末以前所占份额逐渐提高,19 世纪末有所下降;德国在19世纪中期前份额较低,19 世纪末份额迅速提高。‎ ‎“原因”,依据所学知识从工业革命的推动、国际竞争加剧、占有广阔的殖民地和海外市场等角度分析英国;从19 世纪中期前德国处于分裂格局状态、19 世纪末德国统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等角度分析德国。‎ ‎(2)“影响”,依据所学知识从带来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进而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国际格局的重心出现向美洲转移的趋势等角度分析。‎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