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3 发布 |
- 37.5 KB |
- 1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解析版)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 期末考试试题 Ⅰ卷(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 1.战国后期,“舍短取长,则可以通万方之略”成为各家学说努力的共同方向,学术思想的发展逐渐呈现出交融、趋同的态势。这一趋势 A. 标志着“百家争鸣”的结束 B. 与历史发展趋势相一致 C. 利于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D. 阻碍了学术思想的发展 【答案】B 【解析】由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百家之学在互相诘难、批驳中彼此吸收、融合,在很多问题上逐步形成了共识,学术思想的发展呈现出趋同的态势,这与当时诸侯列国通过兼并战争逐渐走向统一的趋势是一致的。故答案为B项。A项,秦始皇“焚书坑儒”,标志着“百家争鸣”局面的结束,排除;C项,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是在汉朝,且材料并未涉及儒学的地位,排除;D项,学术思想的交融和趋同并不会阻碍其发展,反而更有利于其繁荣,排除。 2.《墨子·公孟》中举出儒家“足以丧天下”的诸多情形:坚持厚葬,父母死后实行三年之丧,浪费了人民的财富和精力;强调音乐,造成同样后果;相信前定命运,造成人们懒惰。这反映出 A. 儒家不受当政者重视的根源 B. 儒墨社会关注点存在差异 C. 墨家代表平民阶级的立场 D. 墨子经世致用的思想主张 【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坚持厚葬,父母死后实行三年之丧,浪费了人民的财富和精力;强调音乐,造成同样后果;相信前定命运,造成人们懒惰”可知,墨家反对厚葬,爱惜民力,代表了平民阶级的立场,故C正确;材料不能体现儒家不受当政者重视的根源,排除A;B是表面现象,排除;材料反映墨家反对厚葬,爱惜民力,未体现“经世致用”,排除D。 3.汉代君主尊儒习经后,诏书中征引儒经之风渐盛,据粗略统计,《汉书》诸帝纪保存西汉诏书约180篇,这些诏书共征引经文35次;《后汉书》诸帝纪保存东汉诏书约120篇,共征引经文约50次。这说明汉代 A. 儒家治国之道与君主政治相结合 B. 君主的政治举措皆发自经典本义 C. 君主施政拘泥于儒学的基本原则 D. 儒学对专制皇权形成了制衡机制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汉代君主尊儒习经后,制诏诰令中征引儒经之风渐盛”,即通过儒学思想巩固君主专制,说明汉代将儒家治国之道与君主政治相结合。故答案为A项。B项说法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CD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 4.宋明时期的设计文化,由汉唐时代追求的雄浑壮美,转向静寂典雅、精致内敛的意境之美,讲究秩序稳定,公正规范,并逐步成为一种时代风尚。这一变化反映出 A. 理学思想影响社会文化生活 B. 商品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C. 门阀士族喜好决定世风转移 D. 传统文化价值观被屏弃 【答案】A 【解析】由宋明时期的设计文化与汉唐时代明显不同,侧重追求“静寂典雅、精致内敛”的意境之美,讲究“秩序稳定,公正规范”等,结合所学可知A项正确;商品经济繁荣与追求“静寂典雅、精致内敛”不符,B项错误;“门阀士族”决定世风与宋明的史实不符, C项错误;宋明时期,传统文化价值观并没有被摒弃,D项错误。 5.朱舜水是浙江余姚“四先贤”之一,他曾说:“为学之道,在于近里著己,有益天下国家,不在乎纯弄虚脾,捕风捉影。”这一观点与下列哪种主张最为接近 A. 春秋以人随君,以君随天故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 B. 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一物道理 C. 君子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雕虫篆刻,又何益哉 D.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则无伦物矣 【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朱舜水强调的是经世致用思想,结合所学分析选项内容可知,A选项属于董仲舒的新儒学,错误;B选项属于朱熹的格物致知思想,错误;C选项属于经世致用思想,正确;D选项属于李贽的异端思想,错误。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6.我国的佣书业是指写本时代图书文献再生产和出版的行业,它是以社会上一个贫穷的、有文化的群体为主力军,受雇为政府、私人、书商、寺观等抄书,以此获取报酬的一种行业,它肇始于汉代,兴盛于六朝,至唐代逐渐式微。我国佣书业式微的主要原因是 A. 造纸术的发明 B. 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C. 商品经济的发展 D.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答案】B 【解析】佣书业是我国古代受雇为政府、私人、书商、寺观等抄书的行业,唐朝雕版印刷的发明,使佣书业逐渐式微,故B正确;造纸术发明于西汉,无法说明直到唐代佣书业逐渐式微的原因,排除A;商品经济的发展与佣书业逐渐式微没有直接联系,排除C;北宋发明活字印刷术,时间不符合“唐代”,排除D。 7.宋代的官僚士大夫是书法名画的消费主体,更将之作为标榜身份的象征:新幅起的富民阶层因没有政治特权,基于书画作为精神类奢侈品的特性,也广泛加入书函消费行列;平民阶层消费的书画类型多以通俗类为主,但一些小工商业者对书画艺术品的追捧也蔚然成风这种现象表明 A. 宋代的社会阶层差异逐渐消失 B. 书画消费只为满足精神文化 C. 商品经济的发展使文人画成为主流形式 D. 书画消费成为社会身份建构的重要手 【答案】D 【解析】材料中提到官僚士大夫阶层是书画消费的主体,书画就成为士大夫阶层的一个象征,成为上层高雅文化的符号,部分富民、平民和工商业对书画消费的崇尚实际上是对于这种以书画为代表的社会上层文化的推崇,是其社会身份建构的手段,D选项符合题意;宋朝的社会阶层分化并未消失,A选项排除;社会各阶层均对书画消费十分热衷,不能说明书画消费具有分层的功能,B选项排除;材料没有任何信息涉及到商品经济与文人画之间存在关联,C选项排除。故答案为D。 8.希腊英雄传说起源于对祖先的崇拜,这类传说中的主人公大都是神与人的后代,半神半人的英雄。他们体力过人,英勇非凡,成为古希腊人集体力量和智慧的化身。这反映出古希腊人 A. 征服自然的顽强意志 B. 崇尚武力并热衷殖民扩张 C. 重视城邦的集体荣誉 D. 具有朴素的人文主义观念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希腊英雄是人与神结合后孕育出的半人半神,由此推断出希腊神话中的诸神具备人神同形共性的特征,这体现了一种朴素的人文主义观念,选项D正确;选项A脱离材料主旨,排除;古希腊的英雄是集体力量的和智慧的化身,并不意味着其仅仅崇尚武力征服,选项B排除;选项C与题无关,排除。 9.十四世纪以来,画家能够把自己的形象画入宗教作品中,一方面是生动地表明创作者的身份,另一方面是这一时期画家享有一定程度的“自由创作”权利,他们可以像赞助人一样出现在重大宗教场合,表现了他们与赞助人一样高贵的想法。材料表明了这一时期 A. 以人为中心的自我意识日益强烈 B. 自画像成为普遍的艺术表现手法 C. 人与人的社会经济地位日趋平等 D. 教会的神权统治受到了沉重打击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十四世纪”文艺复兴的艺术家们开始,“把自己的形象画入宗教作品”,享受着创作自由并提高个人社会地位,体现了西欧社会以人为中心的自我意识复苏并日益强烈,A项正确;材料提到的是为赞助人创作的宗教画,不是自画像,B项错误;材料体现了“赞助人”影响绘画,地位高贵,而不是经济地位的平等,C项错误;绘制宗教题材的作品,不能说明神权统治受到了“沉重”打击,D项错误。 10.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的倡导者和19世纪末的中国维新思想宣传者的手段都很高明。两者的“高明”之处是 A. 利用宗教反对封建思想 B. 建立政党宣传政纲 C. 借助传统文化外衣 D 组织团体宣传新思想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了文艺复兴和中国的维新思想宣传。根据所学内容可知,中国的维新思想宣传没有利用宗教,故排除A项;文艺复兴的倡导者和中国的维新思想宣传者都没有建立政党和组织团体,故排除B、D项;文艺复兴借助复兴古希腊罗马思想来宣扬资产阶级思想,中国的维新思想宣传则借助儒家思想的外衣,都是借助了传统文化的外衣,故选C。 11.1520年,马丁路德发表了《论基督教徒的自由》一文指出:“经上所记‘义人必因信而得生’。我们的得救,无需借助机构来实现。”对此理解最恰当的是 A. 讲诚信的人一定会因为他的信义而重新被他人认可 B. 有信义的人一定会因为其信义获得新生 C. 得救与否,取决于上帝的事先安排 D. 世间俗人直接对话上帝,灵魂就可得到拯救 【答案】D 【解析】马丁·路德宗教主张的核心思想:每个人可以凭自己的虔诚信仰得到拯救,个人信仰建立在自己对《圣经》的独立理解上。即“因信称义”。 实际上是要求尊重人,尊重每个人自己对信仰的理解,每个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判断,而不是盲目服从教会的说教。因此选D。AB是对马丁·路德宗教主张的曲解;C是出自加尔文的先定论。 12.近代以来,西方的个人经历了一个逐级的解放过程,先是从神的权威下解放,再从人的权威下解放,个人逐步从外在束缚中得到了解放。其中“从人的权威下解放” ( ) A. 实现了人与上帝的直接沟通 B. 描绘了理性王国的蓝图 C. 确立了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 D. 揭示了宇宙运行的奥秘 【答案】B 【解析】材料“先是从神的权威下解放”应是指文艺复兴确立了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精神;“再从人的权威下解放”应是指启蒙运动则强调人摆脱专制统治和宗教愚昧的束缚,确立起民主、平等、法治的价值观念;人与上帝直接沟通是宗教改革运动,但与材料中“从人的权威下解放”不符,故A项排除;启蒙运动奠定了理性的主体地位,描绘了理性王国的蓝图,与材料中“从人的权威下解放”相符,故B项正确;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与“从人的权威下解放”不符,故C项排除;宇宙运行的奥秘是科学而非个人的解放,与材料中“从人的权威下解放”不符,故D项错误。 13. 在《物种起源》发表后不久,一些学者就以达尔文理论为依据,批评现代社会庇护“不适应环境”的成员,使他们免受自然选择。进化论的法则甚至曾经被解释为胜利属于最强者,它是社会进步的必要条件。这说明进化论 A. 其进步意义超出生物学领域 B. 可用于解释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C. 无益于其他科学领域的进步 D. 在社会科学领域被曲解和误用 【答案】D 【解析】本题材料提到,一些学者就以达尔文理论为依据,批评现代社会庇护“不适应环境”的成员,使他们免受自然选择。进化论的法则甚至曾经被解释为胜利属于最强者,它是社会进步的必要条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进化论在社会科学领域被曲解和误用。故选D。ABC都不符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排除。 14.罗兰·斯特龙伯格在《西方现代思想史》中评价一种文学艺术流派时说:“(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理解为对启蒙运动的一种反抗……启蒙运动推崇理性主义……不喜欢强烈的激情、主观性和混乱无序……人的精神是镜与灯,它照亮通往真理之路,而不仅仅是反映真理,人的精神天生具有想象力与创造性,实际上能够塑造外部世界。”这里评价的文学艺术流派是 A. 古典主义 B. 浪漫主义 C. 现实主义 D. 现代主义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从材料中给出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理解为对启蒙运动的一种反抗”,可以看出它反对理性。再根据“人的精神天生具有想象力与创造性,实际上能够塑造外部世界”,强调的是人的想象和创造,因此应为浪漫主义,故本题选B选项。A选项时间在启蒙运动之前,所以谈不上对启蒙运动的反抗;C项主张写实,不强调想象和创造力;D选项主要特点是用荒诞的手法来表现问题,材料中没有叙述出这一特点。 15.《发明简史》一书将人类文明进程中的发明共归类为十四章,其中四章的标题分别为“科学理论反哺科技发明”“先造仪器,再谈科技”“科技发明是把双刃剑”“以人为本,面向未来”。下列选项中,属于题干中所述“先造仪器,再谈科技”一章的发明的是 A. 蒸汽机 B. 无线电 C. 原子弹 D. 移动电话 【答案】A 【解析】“先造仪器,再谈科技”说明仪器先于科技产生,二者并未紧密结合。依据所学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以蒸汽机为代表,发明了一系列近现代仪器,但是发明者大多都是工匠,以个人的经验为指导,并未与科技相结合,因此A选项符合题意;BCD选项都属于科学和技术结合的产物,排除。故答案为A。 16.1841年,魏源参与浙江抗英,失败后愤而著述《圣武记》,颂扬清朝开国以来重大的军事行动,总结武备之道。此后又撰述《海国图志》,倡导“师夷长技以制夷”。这说明魏源主张向西方学习是基于 A. 对天朝上国观念的痛斥 B. 对清王朝统治的维护 C. 对中国抗英失败的反思 D. 自身思想的根本转变 【答案】B 【解析】魏源是地主阶级抵抗派,“师夷长技以制夷”不是对天朝上国观念的痛斥,归根结底也是为了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故排除A,选择B。《圣武记》没有反思抗英失败,排除C。D错在“根本转变”,说法绝对,D错误。 17.1896年,梁启超在代总理衙门起草的《筹议京师大学堂章程》中指出:“夫中学体也,西学用也,二者相需,缺一不可。”1898年张之洞出版《劝学篇》,提出:“新旧兼学,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为旧学;西政、西艺、西史为新学,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不使偏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中体西用”是当时中国各政治派别普遍接受的主张 B. 张之洞把西政作为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其思想与维新派思想趋同 C. 19世纪末,“中体西用”是中国近代化发展的强劲动力 D. 梁启超与张之洞宣扬“中体西用”都有救亡图存的目的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 “夫中学体也,西学用也,二者相需,缺一不可”“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不使偏废”表明梁启超与张之洞宣扬“中体西用”,都以救亡图存为目的,D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当时中国各政治派别有不同的救国主张,排除。B项错在“其思想与维新派思想趋同”,张之洞和维新派各自代表的阶级立场不同,其思想不会趋同,排除。甲午中日战争失败,标志洋务运动“中体西用”的失败,故证明不是中国近代化发展的强劲动力,排除C。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D。 18.有学者指出,尽管维新变法运动中的思想激荡之势包含各种各样的思想,但他对国家富强的广泛要求,呈现出一种激进的倾向,打击了传统政治秩序的思想基础。这显示出维新思想 A. 内部存在着严重分歧 B. 具有思想启蒙的特征 C. 因激进而难以被接受 D. 打破了传统政治秩序 【答案】B 【解析】根据“他对国家富强的广泛要求,呈现出一种激进的倾向,打击了传统政治秩序的思想基础”可知,该学者认为维新思想冲击了旧思想,具有思想启蒙的特征,故B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严重分歧”,排除A;材料无法体现维新思想难以被接受,排除C;维新思想的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没有实现,没有打破传统政治秩序,D错误。 19.有学者对《新青年》杂志中“科学”“民主”两词的出现频率作计量统计,“科学”一词出现1913次,而“民主”仅305次。据此,作者认为新文化运动更注重 A. 宣传社会科学重要性 B. 摆脱保守愚昧的旧思想 C. 赞赏西方文明的新内涵 D. 树立自然科学的权威性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科学’一词出现1913次,而‘民主’仅305次”可知,新文化运动此时更认可科学而非民主共和,反映出在当时中国思想界认为急需科学扫荡封建保守愚昧的落后思想,故B正确;由“‘科学’一词出现1913次,而‘民主’仅305次”可知,新文化运动较为看重社会科学的价值,但是深层次的寓意是借科学名义扫荡封建落后思想,故A错误;仅仅从“科学”“民主”两词出现频率不能推断得出新文化运动赞赏西方文明的新内涵,排除C;材料无从体现树立自然科学的权威性,排除D。 20.日本学者福泽谕吉的《文明论概略》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按此次序排列,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出现的代表人物应该是 A. 曾国藩——蔡元培——孙中山 B. 孙中山——康有为——曾国藩 C. 康有为——孙中山——曾国藩 D. 蔡元培——孙中山——曾国藩 【答案】D 【解析】新文化运动属于思想解放运动,符合“变革人心”;辛亥革命主张改革政治制度,符合“改变政令”;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属于物质文明,符合“有形物质”。故选D项。 21.毛泽东义利观主要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在物质和精神的关系上,它更多地强调精神;邓小平的义利观形成于改革开放时期,他认为:“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由此说明两人的义利观 A. 都反映了社会现实 B. 各自具有片面性 C. 都是为了发展经济 D. 从根本上是对立的 【答案】A 【解析】根据“毛泽东义利观主要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在物质和精神的关系上,它更多地强调精神”,说明毛泽东义利观强调牺牲精神,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社会需要,“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表明邓小平主张兼顾牺牲精神和物质利益,适应了改革开放时期社会现实,A正确;两人的义利观都反映了社会现实,都具有合理性,B错误;毛泽东义利观适应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革命形势,不是为了发展经济,排除C;邓小平兼顾牺牲精神和物质利益,两人的义利观不是根本对立的,D错误。 22.科幻片《星际穿越》是对“以一种全新的模式重建了宇宙体系,物体不只是三维空间,而是四维的,长、宽、厚与时间组成四维的时空连续统一体”科学理论的具体形象的表达。该理论的提出 A. 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B. 为人们发现海王星提供了理论依据 C. 为经典力学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D. 大大加强了人类对微观世界的研究 【答案】A 【解析】根据“长、宽、厚与时间组成四维的时空连续统一体”等信息可知材料体现的是相对论的内容。相对论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故A项正确;B项为人们发现海王星提供了理论依据的是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C 项为经典力学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础的是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和实验研究法。D项加强了人类对微观世界的研究的是量子力学。排除BCD项。 23. 1946年,中国高等院校中工科学生仅占在校生总数的18.9%,到1952年达到35.4%,为各科学生之首。1947年,政法科在校生占大学在校学生总数的24%,到了1952年这一比例下降到2%,20世纪80、90年代,工科院校在大学体系中的地位尤为突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人才的培养有其时代特点 B. 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即将展开 C. 贯彻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成果 D. 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初步形成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教育事业的发展。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不同的时代需要不同的人才,中国高等院校也就会改变培养出相应的人才,即人才的培养有其时代特点,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即将展开在时间上不适合1946年,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是强调全面发展教育方针而是强调不同的时代需要不同的人才,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D在材料中无从体现,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24. 1956年5月26日,中宣部长陆定一在阐述毛泽东提出的一项方针时指出:“文艺工作,如果‘一花独放’,不论那朵花怎么好,也是不会繁荣的。……有了对独立思考的鼓励,有了自由讨论,学术就能迅速发展。春秋旧中国时代同现在的情况是大不相同的。”从中可以看出,当时提出这一方针的主要目的是 A. 继承和发扬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 B.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 C. 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学艺术水平 D. 指出文艺工作要为工农阶级服务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双百方针的目的,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的能力。根据题干中“有了对独立思考的鼓励,有了自由讨论,学术就能迅速发展”可知政府提出双百方针主要目的是促进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符合题意的是B项,ACD项不是主要目的。 25.恩格斯说:“梭伦揭开了一系列所谓政治革命”,“随着有产阶级日益获得势力,旧的血缘亲属团体也就日益遭到排斥;氏族制度遭到了新的失败”。恩格斯在这里高度肯定的是梭伦改革 A. 颁布“解负令”,保障下层平民掌握土地 B. 废除债务奴隶制,以法律保障平民人身自由 C. 按照财产多少划分社会等级,打破贵族政治特权 D. 创立四百人议事会和公民法庭,扩大公民权 【答案】C 【解析】解题的时候要注意题干中对这项改革措施的评价“有产阶级日益获得势力,旧的血缘亲属日益遭到排斥”、“氏族制度遭到新的失败”。这说明这项改革措施使有产阶级权力增加,传统的氏族贵族权力受到遏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这应该是梭伦改革中“按照财产划分社会等级,并分配政治权力”的措施导致的,C符合史实和题意;ABD虽然均属于梭伦改革的措施,但不符合题意,排除。 26.商鞅变法使秦国向封建化过渡的决定性步骤是 A. 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 B. 建立县制,实行中央集权制度 C.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发展小农经济 D. 奖励军功,按功授爵,废除贵族特权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实质上废除了奴隶制的经济基础,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因此A选项是使秦国向封建化过渡的决定性步骤,正确。B选项是政治方面的措施,不是决定性的步骤;C选项是在A选项的基础是形成的;D选项是政治方面的措施,不是决定性的步骤。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27.北魏至唐朝中叶,政府按性别、年龄把土地分配给农民,这些土地大部分只能使用,不准买卖。受田农民必须向国家交纳租税,服徭役、兵役。这一措施 A. 有利于抑制土地兼并 B. 动摇了封建土地制度 C. 加重农民的赋役负担 D. 消除了土地买卖现象 【答案】A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北魏至唐朝中叶实行的均田制,均田制下“土地的大部分只能使用,不准买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地兼并。故答案为A项。B项说法夸张,排除;均田制的实行与赋役负担轻重没有必然联系,排除C项;土地私有制仍然存在,土地买卖现象不可能消除,排除D项。 28.马丁•路德反对罗马教廷,宣扬因信仰而得救。他倡导的改革运动得到农民、手工工匠、下层僧侣的支持,推动了宗教民族主义的发展。王公贵族为扩大自身政治权力,也纷纷建立其辖区官方教会。这主要说明宗教改革 A. 使社会各阶层有了共同目标 B. 扩大了世俗贵族权力 C. 有利于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 D. 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 【答案】D 【解析】题干说马丁路德因信称义的主张得到了农民、手工业者和下层僧侣的支持,王公贵族也用实际行动在支持其主张,所以说明宗教改革的到了社会各阶层的广泛关注,故选D。 29.1901年~1906年间,中国翻译的西方的书籍,译著来自日本的占62.2%,而来自英国的减少到10.7%,美国的占6.7%。在573部译著中,社会科学占25.5%,历史地理占24%,自然科学占21%,应用科学占10%。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中国民众对日本文化认同感逐渐增强 B. 中国对西方的学习侧重于自然和科技 C. 日本近代化的巨大成就对中国的刺激 D. 日本迅速崛起及英美综合国力的衰退 【答案】C 【解析】根据时间考虑历史背景,日本在明治维新完成、甲午战争战胜中国、日俄战争日本取胜等近代化进程中成就巨大,中国知识分子阶层把学习的目光更多地投向近邻日本,表现在介绍外国书籍领域上日本书籍占主导,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日本近代化对中国的影响,没有体现出民众对日本文化的认同感,故A项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到中国向西方学习的侧重点,故B项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到西方列强的综合国力的变化,故D项排除。 30.希腊的《对话录》与中国《论语》都记录了一代大师与其众徒之间的谈话,但《对话录》中的苏格拉底始终是辩证和批判的,而《论语》中的孔子却是以他伟大的人格所产生的权威说服他的弟子。由此反映了 ①孔子注重伦理道德 ②苏格拉底否定道德的作用 ③孔子强调知识实用性 ④苏格拉底倡导理性思维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答案】C 【解析】由材料“《论语》中的孔子却是以他伟大的人格所产生的权威说服他的弟子”可知,孔子致力于加强自身的修养,也就是伦理道德的修养,故①正确;由材料“《对话录》中的苏格拉底始终是辨证和批判的”可知,苏格拉底偏重的是理性,他具有严密的理性思维,注意追求客观真理,故④正确;苏格拉底提倡“美德即知识”,他肯定了道德的作用,故②不符合史实,错误;孔子的教育内容与苏格拉底相比,偏重文事,而轻视科技与生产劳动,自然不会强调知识的实用性,故③错误。综上,C项符合题意,ABD均含有错误选项,排除。 31.下面表格内容为《我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科技类名录项目(部分)》。它反映出我国古代科技的重要特点是 遗产项名称 批准时间 传统桑蚕织技艺 2009年10月 宣纸传统制作技艺 2009年10月 雕版印刷技艺 2009年10月 中医针灸 2010年11月 中国珠算 2013年12月 二十四节气 2016年11月 A. 技艺先进 B. 实用性强 C. 体系完整 D. 注重实验 【答案】B 【解析】从表中的科技项目可知,都与现实社会实践密切相关,注重实用,故B项正确;从表中看不出技艺先进,A项排除;从材料中无法得出“体系完整”,也不符合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故排除C;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不注重实验,故排除D。 32.据史料记载,徐光启在西学东渐之前即运用数学语言和擅长实证研究;顾炎武开始区分天下与国家的概念;王夫之阐明了物质不灭论、能量守恒论、进化史观、文化中心多元论等唯物主义思想;黄宗羲开辟了民主主义政治理念的先路。这说明,明清时期 A. 王朝权力渐趋衰落 B. 传统科技停滞不前 C. 近代化倾向已出现 D. 农耕经济高度繁荣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数学语言和擅长实证研究”、“顾炎武开始区分天下与国家的概念”“黄宗羲开辟了民主主义政治理念的先路”可知明清时期处于社会变革的前夜,近代化的倾向已经出现,C选项符合题意。明清君主专制空前加强,A选项排除。材料与科技停滞无关,B选项排除。顾炎武和王夫之的思想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D选项排除。 33.咸丰十年(1860年),曾国藩上书皇帝说:“驭夷之道,贵识夷情…目前资夷力以助期济运,得纤一时之忧;将来师夷智以造炮制船,尤可期水远之利。“由此可见曾国藩 A. 继承了“师夷制夷”思想 B. 认为应全面向西方学习 C. 强烈的“天朝上国”思想 D. 主张“中体西用”思想 【答案】A 【解析】材料中曾国藩阐述了对“夷”的看法,主张利用“夷力”来帮助清政府剿灭目前国内的叛乱。同时,从长远看,他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来制造炮船,抵御洋人侵略,这体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A选项符合题意;这一时期对西方的学习主要停留在器物层面,B选项说法错误;材料中对西方器物的学习说明已经突破“天朝上国”的思想,C选项排除;材料未涉及“中体”,D选项排除。故答案为A。 34.孙中山在《大总统宣言书》中宣布了合五族共建民国的思路,但1920年《在上海中国国民党本部会议的演说》中说中国不止五族,应该合各族成为一大民族。1921年认为“不能笼统讲五族,应该讲汉族的民族主义,使其他各民族同化为汉族”。1924年又指出,中国应通过联合各宗旅,而成为一个民族。这一变化 A. 适应了中国民族独立与国家统一的时代要求 B. 表明孙中山仍然坚持大汉族主义的狭隘观念 C. 推动了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第一次合作实现 D. 明确了孙中山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立场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1924年又指出,中国应通过联合各宗旅,而成为一个民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认为中国应是一个民族,这是孙中山对旧三民主义的民族主义的发展,适应了当时反帝反封及中国民族独立与国家统一的时代要求,故A选项正确;根据材料“中国应通过联合各宗旅,而成为一个民族”可知,孙中山认为中国是一个民族,这正是改变了旧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的狭隘民族主义观念,故B选项错误;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孙中山民族主义观念的发展,并且国共两党合作不属于民族问题,故C选项错误;材料内容没有涉及到反对帝国主义的内容,故D选项与材料无关。 35.下图是某同学的课堂笔记。据此判断,他学习的主题应是 A.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B.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C. 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 D. 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 【答案】A 【解析】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结合起来,同中国的优秀历史传统和优秀文化结合起来,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又发展马克思主义。一是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叫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胡锦涛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共同点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答案为A;毛泽东思想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和社会主义革命理论,BC错误;材料列举的毛泽东思想包含有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理论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而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的思想中国特色是社会主义理论,不是最佳答案,没有A全面,故D错误。 36. “青少年不仅喜欢电影,还把电影当成一种学校。他们模仿电影明星,讲电影上的笑话,摆演员的姿势,学习两性之间的微妙举止,因而养成了虚饰的老练。”这段材料表明电影的出现对青少年产生的最为重要的影响是 A. 电影成为青少年重要的娱乐方式 B. 电影是教育青少年积极向上的学校 C. 电影对青少年的生活方式具有引导作用 D. 电影提升了青少年的审美情趣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青少年不仅喜欢电影,还把电影当成一种学校。他们模仿电影明星,讲电影上的笑话,摆演员的姿势,学习两性之间的微妙举止,因而养成了虚饰的老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电影对青少年的生活方式的影响,青少年模仿电影明星的动作反映了电影对青少年的生活方式具有引导作用。故答案为C项。AD项,题干所提供的材料表明青少年模仿的主要是明星的谈吐、姿势、举止,这些都属于日常生活方式,而不是娱乐、审美,排除;B项,明星们在电影中的谈吐、举止未必都是正面的,因此也不能得出“教育青少年积极向上”的结论,排除。 Ⅱ卷(非选择题) 3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黄宗羲那里,改变君权过重,由于皇帝胡作非为而“丧天下”的办法,已开始放弃了二程、朱、王专门要求“正人心”和“格君心之非”,而企望通过建立现实制度来得到保障,这可以看做“内圣”之学有了向外的新开拓。明中叶以来,无论朱学或王学,都有走向现实世界的普遍趋势。近乎科学的实证之风开始吹起,除学术本身的发展逻辑外,商业都市的高度繁荣,各行各业的分化兴起、众多科学论著的出现等,都表明当时社会结构、时代氛围和意识形态开始有了某种重要的变动,这可能是使理学内部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不但是黄宗羲,还有好些人都有“工商皆本”的观念,与自秦汉以来重农抑商的传统思想开始有了离异。 ——摘编自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儒家知识分子群体开始从传统经世的旗帜下走向分化,其派别主要有:试图把经学大义运用到实际政治中去的“通经致用”派;致力于自然科学研究,以科学技术为武器实现富国强兵的“科学技术”派;主张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倡导派留学、译西书、设学堂、兴军工、办实业、练军队,以维护伦纪圣道的“中体西用”派;推行君主立宪,并以此为工具进行变法的“维新变法”派。这一分化,使得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各种思想斗争此起彼伏,影响着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走向与脉络。 ——摘编自郭歌《中国近代经世致用思想及其历史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儒学“新开拓”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鸦片战争后经世致用思想的特点,并说明其意义。 【答案】(1)表现:由强调道德修养转向关注社会现实;主张建立制度限制君权;实事求是的考证学术风气兴起;提出工商皆本思想。 原因:儒学经世思想传统的影响;封建专制统治腐朽;商品经济发展;理学僵化;近代科学的传入。 (2)特点:以救亡图存为穿旨;学习西方;付诸于实践;体现近代化;派别众多。 意义:促进了西学的传播,丰富了中学的内涵;有利于思想解放,推动了救亡图存、近代化运动的开展;加速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明清时期儒学的发展。从明清时期儒学的发展及其原因、鸦片战争后经世致用思想的特点及其意义等方面来分析。 (1)从材料“改变君权过重……而企望通过建立现实制度来得到保障”“无论朱学或王学,都有走向现实世界的普遍趋势”“近乎科学的实证之风开始吹起”“不但是黄宗義,还有好些人都有‘工商皆本’的观念”中可以概括出明清时期儒学“新开拓”的表现。从材料“学术本身的发展逻辑……商业都市的高度繁荣,各行各业的分化兴起、众多科学论著的出现等,都表明当时社会结构、时代氛围和意识形态开始有了某种重要的变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儒学思想的发展、封建制度、商品经济、近代科学的传入等方面来分析原因。 (2)从材料“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倡导派留学、译西书、设学堂、兴军工、办实业、练军队”“通经致用”派、“科学技术”派、“中体西用”派、“维新变法”派并结合鸦片战争后的所学知识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方面来分析出第一小问的答案。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以从西学的传播、思想解放、救亡图存和近代化进程等方面来分析出第二小问的答案。 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随 着基督教的出现,神学国家观逐渐形成,教会提出国家存在是因为人有原罪,国家是减轻原罪所必须的安排,国家是上帝的产物。启蒙运动时期的霍布斯、洛克、卢梭等人都用社会契约论来阐释自己的国家观念。霍布斯认为人生是自私自利且充满恶意的,理性为人们提出一些简单可行的和平契约,每个人都同意把权力和力量转让给主权者,从而形成国家。洛克强调人的自然权利不可让渡、不可剥夺,否则人民将有权革命,强调政府必须实行法治和分权。 ——摘编自《西方文明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启蒙思想家的近代国家观念。 材料二 中国传统的君主统治形式实质是“家天下”,它将家和国联结成一个“共同体”,“家长”是独一无二的权威主体。维新时期,梁启超批判旧的国家观念,介绍西方新观念。他认为当务之急是速养成自己的国家观念以抵抗帝国主义的侵略。他强调只有兴民权才能强国家,人人有自由之权,国事决于公论。他更明确了君、臣、民三者的关系,君和臣都是为民办事者。 ——摘编自《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等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维新时期的国家观念与近代欧洲国家观念内涵的异同。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造成中国与近代欧洲国家观念内涵不同的原因。 【答案】(1)国家产生:社会契约;国家归属:人民主权;国家运行机制:分权而治(三权分立);国家职能:保护人权。 (2)相同之处:兴民权,反对专制(主张实行代议制民主)。 不同之处:欧洲的国家观念基于反教会神学;而中国维新时期的国家观念基于反对君主专制和帝国主义侵略。 (3)原因:甲午战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民族危机加深;通过学习西方转变国家观念,探索强国之路。 【解析】 (1)根据“霍布斯、洛克、卢梭等人都用社会契约论来阐释自己的国家观念”得出社会契约;根据“每个人都同意把权力和力量转让给主权者,从而形成国家”得出人民主权;根据“洛克强调人的自然权利不可让渡、不可剥夺,否则人民将有权革命,强调政府必须实行法治和分权”得出分权而治,保护人权。 (2)相同之处:根据“强调政府必须实行法治和分权”“人人有自由之权,国事决于公论”得出兴民权,反对专制。 不同之处:根据“教会提出国家存在是因为人有原罪,国家是减轻原罪所必须的安排,国家是上帝的产物”得出欧洲的国家观念基于反教会神学;根据“当务之急是速养成自己的国家观念以抵抗帝国主义的侵略”得出中国维新时期的国家观念基于反对君主专制和帝国主义侵略。 (3)原因:结合所学,可从甲午战后民族危机加深、探索强国之路等方面分析总结。 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青苗法者,不过一银行之业耳,……而银行之为业,其性质乃宜于民办而不宜于官办。但使国家为之详定条例,使贷者与借者交受其利而莫能以相病,……而不必直接与人民相贷,则其道得之矣。……在当时,人民既无有设立银行之能力,而举国中无一金融机关,而百业多是凋敝。荆公能察受敝之原,而创此法以救治之,非有过人之识力而能若是耶? ——梁启超《王荆公》 材料二 商鞅变法,废孝弟(悌)仁义,秦先强而后促;王安石变法,专务剥民,宋因以致乱,此变而失者也。商、王之失在残酷剥民,非不可变也,法非其法也。 ——张之洞《劝学篇·变法第七》 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梁启超对于“青苗法”的看法,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青苗法”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张之洞对王安石变法的认识。 【答案】(1)看法:青苗法相当于银行金融业务;政府不宜与人民直接借贷。 作用:农户可以免受高利贷的盘剥;政府可以增加财政收入;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2)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存在偏见,失之片面。只看到变法剥夺民众导致社会动乱的一面;没有看到变法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加强国家军事力量,一定程度上改变北宋积贫积弱局面的重要作用。 【解析】 (1)第一问,据材料“青苗法者,不过一银行之业耳”、“不必直接与人民相贷”即可得出梁启超对“青苗法”的态度。第二问,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回答即可得出:农户可以免受高利贷的盘剥;政府可以增加财政收入;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2)据材料“王安石变法,专务剥民,宋因以致乱,此变而失者也。”可以得出张之洞认为王安石变法加强对人民的剥削,导致宋代社会动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看法比较片面,没有认识到王安石变法的积极意义所在。结合王安石变法的积极意义加以说明即可。查看更多